水文现代化为湖北省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浅析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构想
ojci s a dhgl hso o s ut n ae pee td be t e n ihi t fc nt ci r rsne . v g r o
K y w rs a rm dri tn e od:w t oe z i ; mdl adl e r ce o aj n i r oj te; i l h e n ao i e n o r e hs fH ni gRv ; be i s hg i t d w a a e cv hg s
第三 . 汉江 中下 游有 中央 支 持 这 个 先决 条件 。一 是汉 江 中下游 兴隆 枢
北 省 汉 江 流 域 中下 游 水 利 现 代 化 建
、
设试 点 规 划构 想 》 以下 简 称 《 ( 构想 》 )
在 汉 江 流 域 中下 游 开展
和《 湖北 省汉 江 流域 中下 游水 利现 代
Ha ja g R v r i b iP o ic / hn h hn n in ie n Hu e r vn e Z agZ i eg / c
Abta t u e rvn e m k s ln o nt t g pltpoet fr w tr m d ri t n i h d l a d src:H bi oic a e a pa f iiai i rjcs o ae o e z i n te mide n P in o n ao lw rrah so h aj n ie ai. O t n fpa nn s m d codn l.i m k scer h tw t o e ec e fte H ni g R vrB s a n ul e o ln ig i a e ac rigy t a e n cn t cin i te mide a d lw rrah s o nin i r so l nue f o aey pi d ri i o s u t n h d l n o e ec e fHaj g Rv hud e s r l d sft,o t ao r o a e o —
推进水文和水利信息化事业发展为水利和经济社会提供支撑
电力部联合颁 发《 关于加强水文 【作 意 见的函》 ,提出了加强水文工作 的具 体 措施 。19 9 1年 . 利部颁发 《 水 水文管 理 暂行 办法》 9 4年 , 。19 颁布《 水文 专业有
个 . 遥 测水 位 的站达 到 1 0 能 0多 处 , 0
作会议 提 出发 扬“ 身 、 责 、 实” 献 负 求 的 精神 ,为经济 社会的可持 续发 展提 供 全面优质 服务 。2 0 0 6年全 国水 文工作
会 议 明 确 水 文 总 的 发 展 思 路 :稳 步 推 进 水 文 现 代 化 ,以 优 质 的 水 文 水 资 源
综 合篇
C IA WA E E OU C S 0 8_4 HN T R R S R E 2 0 2
推进水文和水利信息化事业发展 为水利 和经济社会 提供 支撑
水利部 水文局 局长 邓 坚
一
、
改革开放 3 0年 的 水 文
工作的若干意见》水文 ̄0 03 6 ) ( 2 0 13 号 。
水文基 建 累计投 入 4 . 21 7亿元 ,其 中 “ 十五 ”期 间 基建 投 入 2 . 元 , 1 7亿 占
5 .% 。 全 国 水 文 部 门 现 有 各 类 水 文 1 5 测 站 3 2 67 0个 . 括 国 家 基 本 水 文 站 包 313个 ( 其 他 部 门 管 理 的 国 家 基 8 含 本 水 文 站 1 9个 ) 0 7年 , 全 国 水 9 。2 0 《 文 基 础 设 施 “ 一 五 ” 设 规 划 》 到 十 建 得 国 家 发 改 委 的批 复 , “ 一 五 ” 间 为 十 期
有 5个 省 ( 自治 区 ) 台 了 水 文 条 例 或 出 水 文 管理 条 例 , 8个 省 f 治 区 、 辖 自 直 市 ) 民 政 府 出 台 了水 文 管 理 办 法 , 人 大 部 分 省 ( 治 区 、 辖 市 ) 民政府 出 白 直 人 台 了 关 于 加 强 水 文 工 作 的通 知 或 关 于 加 强 水 文 工 作 的意 见 。
水文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
水文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水利部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四大水问题,提出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并对水利现代化提出了基本要求。
水文现代化是水利信息化的基础,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为提高对水文现代化内涵的科学认识,正确把握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任务,稳步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背景。
水文工作是水利工作,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需要超前发展的前期工作。
它的基本任务是为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水问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防治水旱灾害、保护水环境和生态建设提供全面服务。
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水文工作,各地通过多种渠道加大了对水文投入,水文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水文发展的现状与其所承担的任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仍不适应。
2003年12月,在全国水文局长行政管理培训班上,汪恕诚部长明确提出“要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基础”。
2004年又以水文现代化为主题召开了全国水文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发展,稳步推进水文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水文应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增加投入,加快发展与现代化建设,适应与满足水利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水文提出了新要求。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水生态安全。
对水文工作而言,提出了要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解决水问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政府对水资源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全面优质服务的新要求。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文工作的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文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18•【字号】鄂政发[2012]52号•【施行日期】2012.06.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文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2]5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水文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事业。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鄂发〔2011〕1号),进一步加快水文事业发展,强化水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水文基础支撑作用(一)准确把握新时期水文工作的基本定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文工作已从过去主要为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建设服务,发展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各项水利工作提供全面服务;从主要为水利工作服务,拓展到为农业、工业、交通、环保、国土、民政、国防、外交等多个领域及社会公众提供多方位服务。
水文已从传统的行业水文,逐步发展成为立足水利、面向社会提供全面服务的水文行业。
这是对新时期水文工作的基本定位,也是“大水文”发展观的基本理念。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水文工作的这一基本定位,切实转变观念,把思想统一到“大水文”发展理念上来。
(二)强化水文在水利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各级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水文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基础支撑作用,充分发挥水文在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利用好现有的水文站网、水文技术、水文资料和水文队伍,充分发挥水文的监测资源与专业技术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强化水文的社会服务功能。
开展“水文化”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水文现代化做贡献(徐玺银)我为发展做贡献
开展“水文化”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水文现代化做贡献(徐玺银)我为发展做贡献水,民族之源;水,生命之源;水,文化之源,水作为自然资源,生命的依托,万物都离不开的生命之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对自然的认识,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内涵已渗入人类文化思想和意识深层。
人类在创造了辉煌文明和悠久灿烂的水文化的背后,始终跳动着、支撑着,推进和引领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推动着水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始终流淌在水文人的血脉里,体现在水文人战胜困难,奋斗追求的行为中,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孕育和滋养了当代水文化;市场经济的运行操作,磨砺和锤炼了当代水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升华了水文化。
在当代水文化的鼓舞下,水文创造化地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水文化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现代水文化极大地促进了水文加快步伐,推动了事业的发展。
现代水文化极大地激发了水文人创业创新的智慧和勇气,对水文事业起到了推动和支撑作用,成为水文人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现代水文化的鼓舞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发明创造成为水文行业的引领和水文职工的共识,水文人在创业、创新、创造的实践,使劳动、知识、技术、管理中的活力亮相迸发。
现代水文化培育了水文人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意识和理念,水文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创新和总结,发展思路,更加明确,“稳步推进水文现代化,以优质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支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水文工作者的共识。
我们制定的《全国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和《水文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描述了全面提高水文行业整体素质和水文服务的整体功能,建立与现代化国家相造应的水文监测与评价、管理、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为水文系统适应和满足新的治水思路的要求,正确把握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任务,为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步伐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水文复习思考题(学员用)
一、填空题1、水文学是()科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地球系统中水的()、分布、()和循环变化规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与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关系。
2、圣维南方程组为研究()和()洪水运动,以及()汇流奠定了基础。
3、水文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水文()必须跟上()发展的步伐,满足()对()工作的要求。
4、水文现代化是()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水文现代化是()的基础,水利信息化是()的基础。
要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奠定基础。
5、()、全球定位系统、()简称“3S”技术。
6、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简称ADCP)分为()和()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1、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自然观经历了“和谐~对立~再和谐”的认识过程,到(),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初步形成。
A、19世纪初;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2、水文现代化不是(),它必须围绕和服从水利现代化和整个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而推进。
A、唯一的;B、孤立的;C、特有的3、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包括()的输入与编辑、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及图象的显示与输出。
A、基础数据;B、空间数据;C、计算成果三、多项选择题1、在遥感技术中,接收从目标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装置叫做遥感器,而搭载这些遥感器的移动体叫做遥感平台包括()等。
A、飞机;B、固定观测平台;C、地面观测车;D、人造卫星2、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
A、空间部分;B、信息接收部分;C、用户设备部分;D、信息传输部分;E、地面控制部分;3、灌区水文监测站网是一个点多、面广、内容繁多的复杂水文监测体系。
概括起来讲,该体系至少包括地表水水量监测、()以及典型区实验监测等六大类监测站网。
A、河势监测;B、地下水水量监测;C、山洪灾害监测;D、土壤水监测;E、辅助气象要素监测;F、水环境监测四、判断题1、生态和环境是同一个的范畴。
()2、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水文现代化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06•【字号】鄂政发[2012]83号•【施行日期】2012.10.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鄂政发〔2012〕8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10月6日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前言汉江是长江中游最长的支流,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1577公里。
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占全长的55.25%,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89%。
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轴线、连接鄂西北与江汉平原的重要纽带,具有“融合两圈、连接一带,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功能,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带来的历史机遇,探索我国内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培育湖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构建“安澜”、“畅通”、“富饶”、“绿色”、“和谐”汉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茅箭区、张湾区,神农架林区,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荆门市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沙洋县、京山县,随州市曾都区、随县,孝感市安陆市、云梦县、应城市、孝南区、汉川市,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以及武汉市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汉南区等10市(林区)39个县(市、区),流域面积6.3万平方公里。
全国水文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
全国水文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水利部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提出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并对水利现代化提出了基本要求。
为适应与满足水利部新的治水思路要求,提高对水文现代化内涵的科学认识,正确把握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任务,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一)背景。
水文是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
它的基本任务是为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水问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防治水旱灾害、保护水环境和生态建设等提供全面服务。
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水文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加大了对水文投入,水文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但水文发展的现状与其所承担的任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仍不适应。
2003年12月,在全国水文局长行政管理培训班上,汪恕诚部长明确提出"要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时期水文工作要转变思路,更新观念,拓宽水文服务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004年水利部又以水文现代化为主题召开了全国水文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发展,稳步推进水文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二)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
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水文工作要为政府对水资源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三)水文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新时期治水新思路的要求不相适应。
水文工作的特点是站点多、分布广、地处偏远、条件艰苦。
由于长期对水文投入不足,造成历史欠账多,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站网不完善,基础设施薄弱,监测能力较低,预测预报手段相对落后;水文基础研究滞后,水文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水文管理体制、投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水文预报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南民族大学
第一章测试1.水文预报是根据已知的信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水文状态作出()的预测。
A:定性B:定量C:半定量D:定性或定量答案:D2.水文预报可以利用水文现象的()来开展。
A:统计规律B:确定性规律C:相似性规律D:确定性规律和统计规律答案:D3.预见期的长短随( )的不同而异。
A:预报条件B:预报项目C:预报人员D:技术水平答案:ABD4.水文预报的方法有( )。
A:半经验方法B:水文模型方法C:经验方法D:统计预报方法答案:ABCD5.水文预报研究思路与方法包括( )。
A:模拟实验研究B:规律描述方法的物理化研究C:分解研究D:概化研究E:相似性研究答案:ABCDE6.水文预报预见期增长,影响因素增多,偶然性加大,使得预报精度降低。
()A:错B:对答案:B7.洪水预报是防洪的非工程措施之一。
()A:错B:对答案:B8.水文预报方法研究以统计描述方法研究为核心。
()A:错B:对答案:A9.水文预报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对枯水和旱情的分析预报。
()A:对B:错答案:B10.水文预报工作程序分两步:制作预报方案、进行作业预报。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运动路径短,汇集速度快,受流域调蓄作用小,流量过程线陡涨陡落的径流是()。
A:壤中流B:地面径流C:地下径流D:总径流答案:B2.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最本质的差别是()。
A:地下径流产生比例的大小B:流量过程线不对称系数的大小C:土壤缺水量的大小D:降雨强度对产流影响的大小答案:A3.天然流域的蒸散发中最主要的是()。
A:土壤蒸发B:水面蒸发C:植物蒸散发D:截留蒸发答案:A4.蓄满产流计算中采用()来描述流域内土壤缺水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A:流域蓄水容量曲线B:下渗分布曲线C:下渗能力曲线D:自由水蓄量分布曲线答案:A5.超渗产流模式一般适用于()。
A:干旱和半干旱地区B:湿润地区C:东部季风区D: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答案:A6.三层蒸发模式计算的蒸发量大于二层蒸发模式。
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
信 息 化 是 水利 现代 化 的基 础 . 现 在 以 体
下 几个 方 面
11信 息 化 是 实 现 水 利 现代 化 的 需 .
作 中发 挥 了显 著 的作 用 . 全 国 范 围 内 在 初 步建 成 了“ 国家 水 文 数 据库 ” 四是 社 。 会 化 的信 息 服 务 有 了 一 定 影 响 。 水 利 部 、 国水 利 、 利 科 技 、 信 息 网 等信 中 水 水
质 、 合 型 、 用 型 的专 业 人 才 队伍 ; 复 实 通 过 改 革 内 部 管 理 机 制 , 强 活 力 , 造 增 创
指挥 系统 、 国家 水 资 源 管 理决 策支 持 系 统 、 国家 水 质 监 测 和 评 价 信 息 系 统 、 全
国水 土保 持 监 测 与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国 全
我 国水 利 信 息 化 工作 于 “ 五 ” 七 期
间起 步 . 今 已取 得 可 喜 成 绩 , 是 随 至 一 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 国 全
设 的两 个 根本 性 转 变 有 重要 意 义 2水 利 信 息 化 现状 .
造 与 经 济 发 展 和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提 高 相
适 应 的 水 环境 :水 资 源利 用 是 合 理 的 、 科 学 的 :水 资 源 的 配 置 手 段 是 现 代 化 的 : 实 行 水 资 源 统 一 管 理 的 水 务 管 理 要
息 网 站 的 开通 和发 展 . 进 了水 利 系统 推
信息 化和 现 代 化 建设 。 利 系 统信 息 网 水 站 为 宣 传 水 利 、 务 公 开 、 高 办 公 效 政 提
继续教育建设工程(2)课程作业
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加快构建流域区域洪涝统筹体系,核心是()。
A、给水以空间B、给美以空间C、给制度以空间D、给投入以空间答案:A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侧重点在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上,并提出用()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A、3年B、5年C、10年D、15年答案:C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指出“加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城市韧性”,北京成为全国()将韧性城市建设任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
A、首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答案:A4、现在的目标是将全球气温控制在不超过1.5℃,如果达到1.5℃,10年一遇的降雨概率可能增加(),降雨强度也会增加。
A、0.1B、0.3C、0.5D、0.7答案:C5、圣约尔根湖是哥本哈根市区三大内湖之一,将其水位从5.8m降低到2.8m,充分利用滨湖空间进行雨水调蓄,可以节约投资约()元人民币。
A、5亿B、10亿C、15亿D、20亿答案:B6、根据《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或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在其()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
A、1mB、1.2mC、1.3mD、1.4m答案:D7、1961-2013年,我国年累计暴雨天数每10年增长率为()。
A、0.028B、0.038C、0.048D、0.058答案:B8、海绵城市以()为主导思想。
A、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B、排水安全、环境改善、健康循环C、低影响开发D、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答案:C9、200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多起不同程度的城市内涝灾害。
A、140B、200C、160D、170答案:B10、下列哪个城市降雨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A、北京B、杭州C、南京D、深圳答案:A多选题(共10题,每题4分)1、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包括()。
A、源头减排B、管网排放C、蓄排并举D、末端减排E、超标应急答案:ABCE2、根据《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密集场所()的,应依法报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关于推进黄河水文现代化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推进黄河水文现代化的思考与探索摘要:黄河水文测报工作从建站伊始拼人拼力,到近期实现自动半自动化,再到当前逐步推广在线监测,已走过百年,但一线职工与青山为邻、与河川为伴的驻守环境仍无明显改观。
推进水文现代化,满足基层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成为当代黄河水文人的奋斗目标和使命。
关键词:黄河水文;现代化;思考探索1深刻认识水文现代化在水利现代化中的作用1.1“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水文现代化指明新方向“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新阶段黄河水文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赋予了新的内涵。
围绕节水优先,要加强省界断面及灌区引退水监测,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河湖长制监督考核,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围绕空间均衡,要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地下水超采区动态分析评估和预警系统,满足水量分配调度、生态流量管控、地下水超采治理等水资源监管需求。
围绕系统治理,要统筹优化防洪、水资源、水生态、水质监测现代化站网,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以流域为单位提升水情测报能力,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围绕两手发力,要不断提升水文测报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各级政府加强水行政管理、规范涉水社会行为等提供支撑,同时,大幅度增强水文公共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防洪、供水、水生态等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改革发展成果。
1.2建设“幸福河”对水文现代化提出新要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国家“江河战略”进一步确立,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成为明确的黄河保护治理战略目标。
黄河水文作为黄河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支撑“幸福河”建设的职责使命越发凸显,支撑黄河流域管理机构履行防洪、监测、调度、监督等职能的基础定位更加清晰。
通过聚焦主要目标任务,拓展黄河水文服务范围,强化支撑能力。
要补充河源河口水生态监测站点,完善水质监测站网,开展水质水生态监测研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完善水沙监测预报体系,运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提升预测预报水平,保障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科学构建;加强引退水监督性监测,开展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助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化水文数据管理和开发使用,有效提供水量、水质、水生态等多样化产品,支撑流域高质量发展。
水文现代化与水文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水文现代化与水文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作为水文事业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把握好这一契机,乘势而上,加快建设步伐,加强管理,全面推进现代化。
所谓水文现代化是以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水文信息为起点,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水文站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水文资料,用现代科技管理水文工作,全面提升水文信息服务整体水平,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支撑。
这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动态发展过程,体现了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水文现代化;新形式;水文新技术;发展现状引言:水文工作是为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提供服务的基础性事业。
极端天气引起水旱灾害频发,以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传统水文向现代化水文转变,提升水文测报水平,增强水文服务能力,具有很重要意义。
1.推动水文现代化是的必要性水文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水旱灾害防御的安全性及良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需求的日益增长,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补充完善水文监测网络;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需要构建与国家水网相匹配的国家水文站网;复苏河湖生态环境,需要以生态流量和地下水水量(位)水质监测分析评价成果作为依据;推进智慧水利建设,需要有实时动态水文信息作为基础支撑。
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都离不开水文的精准支撑和强力保障,水文现代化已成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
2水文新技术的发展现状近些年,国家持续加大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水文站网布局进一步完善,监测能力得到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水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水文站网不断完善,基本形成完整体系。
我国已建成空间分布基本合理、监测项目比较齐全、测站功能较为完善的水文站网体系,实现了对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有重点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基本覆盖。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湖北省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湖北省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14•【字号】鄂政办发[2011]106号•【施行日期】2011.10.14•【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湖北省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鄂政办发〔2011〕10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今年5月,我省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项目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利现代化唯一流域试点项目。
为了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我省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建设,确保在5至8年时间内完成试点任务,经研究,省政府决定成立湖北省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指导,统筹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组长:赵斌副省长副组长:梅祖恩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忠法省水利厅厅长刘兆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新省财政厅副厅长成员:刘进文省经信委副主任郑春白省科技厅副厅长夏早发省国土整治局局长周歆昕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张学锋省住房建设厅副厅长马立军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周汉奎省水利厅副厅长徐能海省农业厅副厅长刘晓洪省林业厅副厅长彭承波省移民局副局长聂世峰省南水北调局副局长孙亚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曾昭荣孝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曾君荆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铁军荆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启斌仙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平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志鹏天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跃华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歌莺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具体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周汉奎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十月十四日。
水文监测体系现代化标准
水文监测体系现代化标准摘要:一、引言二、水文监测体系现代化标准概述1.现代化水文监测体系的重要性2.现代化水文监测体系的基本要求3.现代化水文监测体系的推进措施三、水文设施现代化提档升级1.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规划实施2.升级改造自动化程度低的水文站3.淘汰落后的高洪测验设备4.优先偏远地区和条件艰苦的测站现代化升级改造四、推进水利工程同步配套建设现代化水文五、全面提高水文测报现代化水平1.提高水文监测数据准确性2.提升水文预报预警能力3.增强水文服务决策支持作用六、结论正文:一、引言水文监测体系是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文监测体系现代化建设显得愈发重要。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时期水文事业发展挑战,我国加快了水文监测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本文将从水文监测体系现代化标准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现代化水文监测体系。
二、水文监测体系现代化标准概述1.现代化水文监测体系的重要性水文监测体系现代化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提高水文服务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保护水环境,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现代化水文监测体系的基本要求现代化水文监测体系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完善的监测站网布局:合理规划水文站、雨量站、墒情站、地下水监测站等站点,实现对水文要素的全面监测。
(2)先进的技术设备:采用先进的水文监测、通信、计算机等技术设备,提高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效率。
(3)高度自动化:实现水文监测、数据处理、信息传输等环节的高度自动化,降低人工干预程度。
(4)信息化管理:建立水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水文数据的实时查询、分析、预测和预警。
(5)预报预警能力:提高水文预报预警能力,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3.现代化水文监测体系的推进措施(1)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规划实施:落实《水文现代化建设规划》和《全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确保各项工程按期完成。
水文现代化在智慧水利中的重要作用
水文现代化在智慧水利中的重要作用摘要:水文现代化是智慧水利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水文现代化的定义和特点,探讨其在智慧水利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水文现代化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科学决策基础,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其次,水文现代化促进了智慧水利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水文现代化为水灾防治和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支持。
本文旨在进一步推动智慧水利的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灾防治的能力。
关键词:水文现代化;智慧水利;数据支持;效率提升;水灾防治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水利成为水利工程领域的热点和趋势。
智慧水利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水文现代化的支撑。
水文现代化作为智慧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以及加强水灾防治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水文现代化的定义和特点,探讨其在智慧水利中的重要作用。
1.水文现代化的定义和特点1.1定义水文现代化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水文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和应用,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的过程。
通过建立现代化的水文监测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水文数据的实时监测和精确预测,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2特点水文现代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水文现代化强调科技手段的运用。
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水文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等,可以实现对水文数据的高效获取和准确分析,提高水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水文现代化注重数据的集成和共享。
通过建立统一的水文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流,避免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提高水文数据的利用效率和价值。
再次,水文现代化追求实时性和精确性。
通过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和预测模型,可以及时获取水文数据,并进行准确的预测和预警,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支撑--访水利部水文局局长刘雅鸣
水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支撑--访水利部水文局局长刘雅
鸣
李计初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03(000)024
【摘要】一年来,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水文部门认真领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治水新思路,贯彻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水文工作座谈会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管理力度,夯实基础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李计初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
【相关文献】
1.贯彻落实大水文发展理念服务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访水利部水文局局长邓坚[J],
2.以水文现代化服务于水利现代化--访水利部水文局局长刘雅鸣 [J], 侯亚东
3.强化水文全面服务支撑水利科学发展——访水利部水文局局长邓坚 [J], 张智吾
4.强化水文和水利信息化建设支撑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访水利部水文局局长邓
坚 [J], 张凯
5.强化水文和水利信息化建设支撑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访水利部水文局局长邓坚 [J], 张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文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原则及方法
水文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原则及方法摘要:水文与经济、人口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水文近代化的最根本的含义,水文近代化的评估应该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进行。
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建立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参考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为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
关键词:水文现代化;评价指标;原则;方法引言:水文现代化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水利发展的需求,使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信息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先进实用的科技水平。
水文现代化不仅是物质基础的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更是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现代化。
水文现代化建设是以推动水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动态发展过程,。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众多,各地气候、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河流水文特性也各不相同,在不同阶段对水文工作的要求也不相同。
在不同的时期和在不同的地区,对水文现代化的理解和要求是不同的。
因此,水文现代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反映了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1水文现代化的内涵水文现代化指的是从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可持续水文的转型,持续强化水文保障能力,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它也是一个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进步的动态发展过程,它还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区域特色。
水文现代化是一种无止境、不断向前发展的观念和进程,它的基本特点表现为:观念现代化、设施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
水文现代化的含义是: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起点,把水调控、水管理、水生态作为一个切入点,构建一个具有较高标准、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应急有力的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工程体系,让洪水可以防御,干旱可以抵抗。
突破资源的制约因素,形成一种配置合理、利用高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构建出一套具有法律健全、管理规范、体制顺畅、机制灵活的管理体制,从而达到对水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使项目能够顺利地运作,使管理工作能够长期有效地进行,使基层的服务能够得到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现代化为湖北省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 提供基础支撑
李 玉 华
( 湖北 省水 文水 资源局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1 )
摘 要 : 水 文 现 代 化 是 水 f t . 现 代 化 的 重 要 支 撑 和 保 障 。 围 绕 着 湖 北 省 汉 江 流 域 水 f t . 现 代 化 , 提 出 了 汉 江 水 文 现 代 化 的 内 涵 和 水 文 站 网 体 系 、 水 文 基 础 设 施 、 水 文 服 务 能 力 、 水 文 人 才 等
然 、 征 服 自然 的 治 7 1 <思 路 转 变 为 人 与 自 然 的 和 谐 相
处 ;实 现 水 利 基 础 设 施 的 现 代 化 , 建 设 设 施 完 善 、
功 能 齐 全 、运 行 可 靠 的 水 利 基 础 设 施 ;实 现 水 利 科
念 , 遵 循 人 与 自 然 和 谐 相 处 的 原 则 , 以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思 路 为 指 导 , 以 水 文 现 代 化 建 设 促 进 水 利 现 代 化 为 目 标 , 以 汉 江 流 域 已 建 成 的 水 文 设 施 和 能 力 建 设 成 果 为 基 础 , 加 快 并 不 断 完 善 水 文 设 施 体 系 , 运 用 现 代 先 进 的 科 学 技 术 、 管 理 手 段 和 高 技 术 装 备 , 以 满 足 汉 江 流 域 水 利 现 代 化 在 洪 水 科 学 管 理 、 水 资 源 优 化 配 置 、 水 环 境 有 效 保 护 和 水 管
湖 北 省 汉 江 流 域 是 湖 北 省 经 济 重 心 所 在 , 沿 江 城 镇 产 业 密 集 , 经 济 相 对 发 达 , 水 利 发 展 基 础 较
的 水 利 信 息 化 手 段 和 先 进 的 技 术 设 施 、 协 调 高 效 的 管 理 方 式 。 其 目 标 是 形 成 布 局 科 学 、 功 能 完 善 、 工 程 配 套 、管 理 精 细 、 水 旱 无 忧 、 灌 排 自如 、 配 置 合 理 、节约 高效 的流域 水 利 发展 格 局 ,展现 “ 河 畅 水 清 、 山 川 秀 美 、碧 水 长 流 ” 的水利 现代 化愿景 。
1 汉 江 水 利 现 代 化 与 水 文 现 代 化
1 .1 汉 江 流 域 水 利 现 代 化 的 基 本 内 涵
建 设 汉 江 流 域 的 水 利 现 代 化 … , 包 括 建 设 完 善 的 防 洪 减 灾 体 系 、 水 资 源 合 理 配 置 与 高 效 利 用 体 系 、 水 资 源 与 水 生 态 保 护 体 系 、 水 利 信 息 化 体 系 以 及 实 现 流 域 高 效 的 综 合 管 理 , 都 需 要 水 文 的 基 础 支
撑 和 服 务 。 因 此 , 要 建 设 流 域 现 代 化 的 水 文 , 为 汉 江 水利现 代化 提供坚 实 的基础 。
1 .3 汉 江 流 域 水 文 现 代 化 内 涵 汉 江 流 域 水 文 现 代 化 , 是 坚 持 以 人 为 本 的 理
以汉 江 流 域 自然 条 件 和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特 点 为 基 础 , 以 现 代 治 水 理 念 和 现 代 治 水 理 论 为 指 导 , 以 现 代 科 学 技 术 为 手 段 , 全 面 推 进 水 利 现 代 化 建 设 , 实 现 治 水 理 念 的 现 代 化 ,调 整 人 水 关 系 , 从 改 造 自
理 改 革 创 新 等 方 面 对 水 义 提 出 的 新 要 求 , 为 流 域 的 水 资源 可持 续 利用 发 展 提供 坚 实 的技术 支 撑 。
作 者 简 介 :李 玉华 ( 1 9 6 6 一) ,女 ,教 授 级 高 级 工程 师 。
水 利发 展研 究
2 0 1 3・ 3
功 能 更 加 完 善 , 布 局 更 加 合 理 , 服 务 更 加 令 向
的水 义 站 网 体 系 , 为 流 域 水 利 现 代 化 打
的 基 础 。
建设 内容 。 关 键 词 : 水 利 现 代 化 ; 水 文 现 代 化 ; 汉 江 流 域 ; 湖 北 省
中 图 分 类 号 :P 3 3+ T V 2 1 3 ( 2 6 3 )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1 4 0 8 ( 2 0 1 3 ) 0 3 — 0 0 7 7 ・ 0 3
使水 利 管理走 上 良性 发展 的轨 道 。其 基 本 特 征是 : 人 水 和谐 的 治 水 理 念 和 治 水 思 路 、安 全 可 靠 的 防 洪 除 涝 减 灾 能 力 和 合 理 高 效 的 水 资 源 配 置 能 力 、科 学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1 2 - 1 0
3汉江流域水文现代化内涵汉江流域水文现代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指导以水文现代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为目标以汉江流域已建成的水文设施和能力建设成果为基础加快并不断完善水文设施体系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和高技术装备以满足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在洪水科学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有效保护和水管水利发展研究2013378理改革创新等方面对水文提出的新要求为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1 . 2 汉 江 流 域 水 利 现 代 化 对 水 文 的 需 求
好 。水利 部在 2 0 1 1年 将 湖 北 省 境 内 的 汉 江 流 域 作 为 全 国 唯 一 的 “流 域 水 利 现 代 化 试 点 ”, 为 汉 江 流
域 水 利 改 革 发 展 迎 来 了新 的机 遇 。 水 文 现 代 化 是 水 利现 " I t化 的 基 础 。
学 技 术 现 代 化 , 在 水 利 建 设பைடு நூலகம்和 管 理 过 程 中 广 泛 运 用
高 科 技 技 术 ,提 高 水 利 科 技 含 量 和 创 新 能 力 ;实 现 5 < 利 行 业 管 理 现 代 化 , 建 立 流 域 管 理 与 区 域 管 理 相 1
结 合 的 管 理 体 制 ,建 立 完 善 的 水 法 律 法 规 体 系 、水 管 理 制 度 、执 法 监 督 机 制 ,促 进 水 务 一 体 化 管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