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静压试验承载力检测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站前工程HTZQ-Ⅵ标段
桩基静压试验承载力检测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一局沪通铁路工程站前Ⅵ标二分部
二〇一五年九月三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编制目的 (2)
四、试桩工点的选取 (2)
五、试验时间计划 (3)
六、试验方法 (3)
(一)加载装置及设备安装示意图 (3)
(二)荷载堆载材料 (4)
(三)桩头处理及场地要求 (4)
(四)试验加、卸载方法 (5)
七、质量保证措施 (5)
八、安全保证措施 (6)
一、工程概况
1、概况
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站前工程Ⅵ标项目二分部位于上海市嘉定区与江苏昆山市花桥镇境内,线路呈南北走向,分部起始里程为DK125+448.14,终点里程DK130+294.71,段线路总长4.89km,由两座特连续梁桥和简支箱梁组成;其中跨顾浦河连续梁桥跨径为32m+48m+32m,全长113.1m,跨宝钱公路连续梁桥跨径为60m+100m+60m,全长221.5m。
2、地质与地震
1、地质条件
桥址区主要的岩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海冲积、冲海积松散堆积岩,岩土层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及特征从上至下按地层有新至老具体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灰褐色、灰黄色、松散,稍湿,成份以黏性土为主,夹碎石。
(2)1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软塑,σ0=120kPa。
(3)1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σ0=70kPa。
(4)1粉质黏土:褐黄色夹灰绿色,硬塑,σ0=150kPa。
(4)3粉土:黄褐色、灰色,稍密-中密,饱和,σ0=120kPa。
(5)1粉质粘土:灰色、软塑,σ0=90kPa。
(5)2粉砂夹粉土:灰色,中密,饱和,σ0=120kPa。
(5)3粉质粘土:灰色‐灰褐色,软塑,σ0=120kPa。
(7)1粉土:草黄色‐灰色,中密-密实,潮湿,σ0=150kPa。
(7)2粉砂:草黄色‐灰色,中密-密实,饱和,σ0=180kPa。
(7)2-1粉质粘土:灰色,软塑,σ0=120kPa。
(8)1粉质黏土夹薄层粉砂:灰色,软塑偏硬,σ0=150kPa。
(9)1粉、细砂:青灰色,密实,饱和,含云母碎σ0=200kPa。
(10)2粉质黏土:灰色,硬塑,σ0=200kPa。
2、水文条件
地表水发育,主要为河、塘中水。
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0~2.1m,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水位随季节交替略有变化。
下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弱承压水。
3、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桥址15m深度范围内(4)3层粉土为轻微液化土,属本区的主要不良地质,施工时考虑其不利影响。
二、编制依据
1、《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3、《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4、《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5、《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142-2012);
6、《沪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试桩方案》(四设沪通指平安(桥)[2014]03);
7、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跨宝钱公路特大桥施工图》(沪通平安施(桥)—33)
三、编制目的
1、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检验桩基沉降与荷载关系。
2、规范施工过程,保证工程质量。
四、试桩工点的选取
1、根据业主和设计单位确定的试桩工点选取原则:
(1)不受征拆影响,可以先期开工,且有地质钻孔资料;
(2)每个标段至少1组,每组至少3根桩;
(3)地质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段落只做1根试桩;
(4)每座桥至少1根桩。
根据设计院下发的《沪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试桩方案》(四设沪通指平安(桥)[2014]03)工作联系单,本标段确定选取如下墩台号做为桩基承载力检测工点,由试桩单位在所列的墩台号中选取合适的桩基进行试验。
2、选点位置
根据跨宝钱公路特大桥的工程地质特点选取将194-1桩作为试桩点。
194墩位于外冈镇古塘村,设计桩长为61.5m,桩径为1.0m,桩顶标高为-1.206
五、试验时间计划
选取的工点桩基施工完成后,及时组织队伍进行桩头处理和地基加固,在保证龄期达到要求后开展静压试验堆载。
根据业主和设计院的要求,我标段194#墩为近期静压试验工点,安排1个专业施工队伍配合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试验,计划2015年9月15日开始试验,后续墩位根据现场具备情况,尽早安排试验,尽早形成成果报告。
每个墩位开始进行静压试验时,必须提前上报监理站和现场监理工程师,对现场具备条件和机具设备进行验收。
六、试验方法
承载力检测方法:静压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静压加载采用堆载法。
(一)加载装置及设备安装示意图
试验采用堆载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由加载装置与荷载及位移观测装置组成。
试验采用2个QF500型油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安放在待检测桩顶部,千斤顶中心与桩中心重合,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千斤顶油压,实现加卸荷与稳压自动化控制。
用静载测试仪和位移传感器测量桩顶位移,安装在桩顶侧面。
位移测量的基准系统采用钢方管制作的基准桩与基准梁,基准桩与检测桩中心、支墩边三者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拟投入本项目测试设备、仪表
(二)荷载堆载材料
静压堆载采用预制砼块,分为大小两种型号:小块砼块尺寸为1.5m(长)×0.75m(宽)×0.9m(高),体积为1m³,自重2.35t,预制共计220块;大块砼块尺寸为10m(长)×0.4m(宽)×0.6m(高),体积为2.4m³,自重5.64t,预制共计50块。
均采用C20砼预制,砼自重按2.35t/m³计算,堆载前,进行称重,保证荷载重量满足配重要求。
(三)桩头处理及场地要求
1、桩顶应比四周地表高约10-20cm。
2、桩顶应完好、水平。
3、钻孔桩由于桩顶灌注砼疏松,静压前需要对桩头进行处理。
4、桩头处理方法如下:
①待检测桩桩头挖出之后,需凿除桩头浮浆,根据194#情况需将桩头凿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1.5m处(即标高位置在-0.294),然后再在上部补做桩头,补桩头浇筑混凝土时平行于钢护筒向内加入8根长度为1.5m钢筋呈环形均匀布置,补做桩头顶高出地面10cm。
②补做桩头时采用壁厚5mm钢护筒做为模板,同时起周围约束作用,桩头混凝土强度应高于原桩身一个等级。
④桩基钢筋笼主筋在设计长度基础上,预留长度用于补做桩头的连接。
5、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土,不应少于7天;对于粉土,不少于10天;非饱和粘性土不少于15天;饱和粘土不少于25天;
6、试验过程中现场不得有打桩机或其它因素造成的较强震动。
(四)试验加、卸载方法
我标段桩基静压试验由业主招标确定的桩基第三方检测单位负责管理和监测,我方按照要求提供现场配合,试验加卸载方式、荷载分级方式以及沉降观测标准参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要求,按照桩基第三方检测单位编制的桩基检测方案实施。
七、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有关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学习施工图纸、规范、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2、配备具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现场施工人员。
3、在试验前检查所有投入使用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所有仪器和设备齐全并能正常使用。
4、我方将指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与第三方检测单位密切联系、协调,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态势,合理安排各项检测,尽量使多项检测工作穿插进行,尽可能缩短工期,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5、按照检测方案提前做好土方开挖、桩头处理、场地平整的工作。
八、安全保证措施
1、进场前对检测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监督。
2、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业主对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戴安全帽、工作手套、穿防滑鞋等。
3、夜间施工需有足够照明。
注意现场用电安全。
4、检测人员在工程现场不得疲劳工作,禁止饮酒,禁止嬉戏打闹。
现场应设置禁戒提示,非检测人员不应进入检测区域。
5、如遇停电、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应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和仪器设备安全。
必要时暂停检测作业,待安全得到保障后继续进行。
6、一旦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立即停止工作并向现场管理领导汇报,采取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7、静载检测前应平整试桩四周场地,如有软土,应用硬土换填并压实,确保钢梁的稳定性,防止受力偏心失稳。
8、在搭设检测平台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检测作业现场。
检测人员禁止靠近龙门架,禁止在龙门架下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