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练习:第三课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每课一练(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每课一练(含答案)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房子可以自行设计,旅游可以自定路线,使用手机可以自定铃声……如今,在城镇居民生活中,“定制”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这种消费现象的出现( )①说明求异消费心理的个性化已成为消费的主导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③说明生产者针对顾客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④有利于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节约社会资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
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
这种“面子”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
“面子”消费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3.一种产自山东济南的低度七色玫瑰酒刚上市就引起顾客的浓厚兴趣。
这种包装新奇的七瓶七色套装玫瑰酒采用了男女形体组成的“情”字作为注册商标。
新颖的设计、独特的口味,使七色玫瑰酒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
引发这种玫瑰酒热销的消费心理是( )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4.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的健康长寿60%取决于自身和饮食结构,10%是由于遗传,但不吸烟、少吃盐、合理膳食、常运动等基本常识还远未被国人所接受。
这提示我们( )A.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C.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铺张浪费D.应改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5.下列对适度消费的认识错误的是( )A.适度消费是一种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B.在买方市场情况下适度扩大消费不违背适度原则C.适度消费就要反对超出承受能力的铺张浪费D.适度消费就是要求抑制消费,尽量减少消费需求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启示我们( )A.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加居民收入B.必须坚持勤俭节约,消费要与国情相适应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倡绿色消费7.“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一句温馨的广告语让人们倍感亲切。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不可取!
可取!
做 理 智 的 消 费 者
践行四原则
特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
有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不利: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消费误导经济的良性 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特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
有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不利: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消费误导经济的良性 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 1. 不要盲目随大流,对从众消费要 理性分析; 2. 进来那个避免情绪化购物,保持 冷静,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
特点: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评价: 有利的、理智的消费。 态度:值得提倡。
一、全面分析消费心理
消费 心理
特点
评 利
价 弊
态
度
不健康、不合 健康合理的从 从众 跟风、 理的从众会误 具体分析,盲 众会带动相关 心理 随大流 导经济,不利 目从众不可取 产业的发展 于个人生活 与众不 展示个性,推 求异 代价大,社会 同,标 动新工艺和新 心理 认可度低 新立异 产品的出现 过分标新立异 不值得提倡
选择A──你属于盲目型、非理智的消费者
选择B──你属于攀比型、奢侈型的消费者
选择C──你属于经济型、理智型的消费者 选择D──你属于类似于吝啬鬼类型的消费者
消 费 心 理 面 面 观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特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流行性。 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 业的发展。 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 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 取。
消费 心理
特点
评 利
价 弊
态
度
攀比 夸耀性 心理
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知识扩展】
(1)比较几种消费观点:
原则要求反对注意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
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消费要与国情及家
庭收入相适应,合理
进行消费。
超前消费和过度节俭,手里
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
既不属于超前费,也
不属于滞后消费,而
是一种贴近实际的
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理性消费,健康消费跟风随大流,情绪化消费,
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
费
有利于促进和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
原则要求反对注意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保持人与自然环境
的和谐,以保护消费
者健康、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为主旨,实
现可持续性消费
破坏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
和谐
核心是可持续性消
费,有利于推动可持
续发展,实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
骄奢淫逸为耻,做到
戒奢从俭
铺张浪费,骄奢淫逸是我们提倡的一种
精神,而不是一种具
体的消费方式,更不
是要抑制消费
第1页共2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问题:B是一种怎样的消费心理?你 如何认识?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特点:标新立异
有利:显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 和新产品的出现。 有弊: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 态度:张扬个性不应该过分
问题:C是一种怎样的消费心理?你 如何认识?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特点:夸耀性盲目性
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B绿色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利于 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C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 际,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的质量,有利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和提倡
D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具有从众性,不可能是
C 基于对科学认识的统一性而引发的
单选: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新车 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对我 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 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 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 一种()
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复习导入
●人们的生活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收入水平、商品价格
客观因素
自然条件 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
其它因素
主观因素
消费预期 消费偏好
消费心理
主要问题:消费心理影响和制约消费行为
1、你认识几种消费心理?(是什么) 2、如何评价这几种消费心理?(为什么) 3、要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树立怎样的 正确消费观?(怎么样)
案例分析:我住在单位宿舍。看到学校的车一天天增 多,我也心痒痒的。但我只有三万块积蓄,心理 很犹豫。
A建议我买一部大众车,价格便宜操控方便实用。
B说大众车是国产的,不错,最好选造型比较独特的。
C却认为要买就奥迪之类高档一点的车,不是可以贷 款吗?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习题(精品)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框题运用讲读法、讨论法、事例分析法、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为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接受本框题的内容,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小调查我的消费观1、你的零用钱大都用来做什么?2、通常购物的地方?3、购买商品时看重的是什么?总结: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人们的消费还会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心理测试,学生讨论,结合课本,教师归纳总结这个心理测试体现了人的四种消费心理学生自主学习这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评价、态度一、消费心理面面观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评价: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弊:反之,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的生活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展示图片)评价:利: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炫耀性、盲目性评价: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④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老师:你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考虑哪些因素呢?学生讨论:略老师归纳:是的,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往往就会考虑商品的价格是不是便宜,质量好不好啊,服务到不到位,商品的功能是不是齐全,操作是复杂还是简单等等各方面。
这种就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这种消费是很明智的,因为这种消费是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商品。
特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评价: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生活有利态度:大力提倡情景二:列举80后消费现象,针对现象提出建议。
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二、做理智的消费者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老师:所谓量入为出,就是要求消费者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那些支出无计划,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行为是缺乏理智的。
那怎样的消费才称得上适度呢?是不是说我尽量省,能省就省,这种消费就是好的呢?其实不是的,我们所说的适度,对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和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对于个人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课时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节约杜绝浪费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①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②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③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④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作出批示: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
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
⑤浪费之风务必狠刹!【思维导图】【创新演练】材料一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约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30多年前,温饱问题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即使在今天,不少偏远山区的居民,食物依旧匮乏。
材料二“光盘行动”是由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的公益活动。
该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
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后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提倡节约?(2)我们应如何在消费中做到节约?解析:回答第(1)问既要运用教材的相关论述,也要结合材料内容进行阐述。
回答第(2)问应该结合理性消费的原则来阐释。
答案:(1)①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②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③我国有些地区还存在穷困问题,我们必须提倡勤俭节约。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我国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要发扬光大。
(2)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①要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要坚持绿色消费。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练习: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选择题1.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
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C.适度消费的心理D.盲目从众的心理解析:“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这说明消费者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选B项。
此题易误选C项,适度消费是一种消费行为,而此题要求从消费心理的角度作答。
答案:B2.现在每个大学校园里都不乏追“新”族,追求时尚、追寻潮流,随之而来的是追求奢华消费。
不少大学生上学时拿着父母给的钱花得非常潇洒,消费方式明显由“生存型”向“享乐型”发展。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A.要坚决杜绝贷款消费B.要坚持绿色消费C.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D.要贯彻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从题干可以看出,应该选择适度消费。
B、D两项虽然也是应该坚持的正确消费观,但不符合题意。
A项说法错误,对贷款消费不能一味摒弃,应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个人的收入水平量力而行。
答案:C3.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其核心是()A.可持续性消费B.健康消费C.多元化消费D.适度消费解析:由题中关键词“节约资源”可以看出,绿色消费在注重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可持续性消费。
故应选A项。
答案:A4.你有娇艳花朵,我有常青树木;你爱花鸟鱼虫,我爱瓜果蔬菜……城市中的一丝绿意总是显得弥足珍贵。
某报推出“家有阳台”系列活动,让大家一起“晒阳台”。
提倡营造“绿色阳台”,其支出()①是可持续性消费②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③违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④有利于保护人的健康和减少环境污染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C5.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差钱”也奢侈,为了买心爱的名牌衣物和手包,在“气势”上压倒别人,几乎要用尽所有的工资,平时却只能煮泡面、啃馒头,文化消费更是无从谈起。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消费观(练习)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3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消费观(总分60分,测试时间40分钟)、选择题(每题 4分,11小题,总共44 分)1.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商品使用频率不高,没必要购买,如一些能开启儿童智力但价格昂贵的益智玩具,浪费且不易保管,十分可惜。
从消费的类型看,这类商品试題分析,购买住房、轿车等适合贷款消费,益智玩具下适合,护盼②,③的内容不符合竹肖费类型”这2. 2014年12月24日央视报道,冬虫夏草的价格由 12年前的300元/斤,近日在拉萨卖出了 16万元/斤, 而人们的消费热情还在提高,这就是著名的“凡勃伦效应”,即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凡勃伦效应”说明【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通常情况下,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减少,价格越高消费者越愿意购买是由攀比、炫耀等不正常 消费心理引起的,所以我们要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故③④符合题意,①本身正确,但题干未反映,②与题 目无关,故选C 项。
3 •在宁波,很多人拥有两三套房子,但却不考虑去买一辆小汽车,尽管一套房子的售价可能是一辆车的 四五倍。
但在他们看来,购房是一项投资,是可以增值的。
汽车却是高档消费品,不说用车的费用,一辆 班级姓名 得分孩子玩上几次就不感兴趣了,①是发展资料的消费②适合贷款消费 ④适合不变更商品所有权而拥有一定时期使用权的消费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B【解析】① 商品价格受市场需求的影响 ②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③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④要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A.①②B.②③•③④ D.①③ ③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车本身的价值一年内就掉了30%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C.适度消费D.盲目从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许多人看来,买房子是投资,可以增值,而购买汽车则是高裆消费,只会贬值,这种消费心理较为理•性,属于求实心理,故本题应选B顶。
其余三项均与题蕭不符。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练习
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堂达标•效果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 据了解,“恐怖贺卡” “恐怖玩具”特受中小学生的宠爱。
在孩子们看来能够突出自我,显得与众不同。
这种消费行为是()A.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好奇心理引发的消费D.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解析】选B。
根据题意,题中孩子认为能够突出自我,显得与众不同,很明显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故B当选;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和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故排除A、D;C观点错误,影响消费的心理里面没有好奇心理引发的消费,故排除。
2. 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
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A. 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C.适度消费D.盲目从众【解析】选B。
消费追求实惠,看重质量,属于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B符合题意;A、C、D不是题干反映的道理。
【变式训练】在成为了“卡奴” “房奴”之后,“ 80后” “90后”最近又光荣地成为了“抠抠族”和“海囤族”。
随着日用品价格一天一变,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省钱秘籍,大到省了上万元的房子、车子,小到省了几毛钱的一把青菜、一块肥皂。
这是()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解析】选D。
本题考查消费心理。
针对物价上涨的现实,消费者能够立足自身收入实际进行消费,可见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行为,故答案为D。
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3. 在选购家电时,消费者会对价格、品牌、性能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比较。
这说明消费者在消费时()①追求个性②更加求实③更趋理性④更重环保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选D。
材料表明,消费者在选购家电时,希望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反映了一种求实消费心理和理性的消费观念,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个性、环保问题,①④不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103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10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选择题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新型文化消费观念逐步兴起,国内文化消费需求空间巨大,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美好。
目前,文化消费在人们整体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表明家庭消费 ( )①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过渡②由劳务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转化③由物质生活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过渡④物质生活消费将逐步让位于精神文化消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选C。
新型文化消费观念的兴起,表明我国人民的消费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过渡,由物质生活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过渡,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2.某市一位服装店店主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小洞,使该裙无人问津。
该店主将错就错,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以金边,美其名曰“凤尾裙”。
此裙不仅卖了高价,而且消息一传开,不少女士专门前来购买“凤尾裙”,销量顿时大增。
这位店主能够将一个偶然的失误转化为商机,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消费者的( ) A.求实心理B.从众心理C.攀比心理D.求异心理解析:选D。
该店主将错就错,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的做法体现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因此选D。
3.现在80后、90后的城市白领,越来越热衷于在消费上“不求所有,但求拥有”,改变过去“买—用—扔”的消费方式,引领着“租—用—还”的消费新时尚。
“租—用—还”的消费新时尚( )①会提高商品的价值②会改变商品流通方式③是理智的消费行为④符合绿色消费的原则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B。
“租—用—还”的消费新时尚体现了求实心理,坚持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因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②错误,这种消费新时尚没有改变商品的流通方式。
4.经济学的“土豆效应”指的是在大萧条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练习:第三课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某地盛产一种低度七色玫瑰酒。
这种包装新奇的七瓶七色套装酒采用了男女形体组成的“情”字作为注册商标。
新颖的设计,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
这种玫瑰酒的热销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答案 D解析由题意可知,这种玫瑰酒的热销是因为其新颖的设计,折射的是年轻人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D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均与题意无关。
2.按照中国人的面子观,吃饭讲究“顿顿有余”,好像只有多些、浪费些,才显得大方、有礼貌。
这就导致了平时大行其道的餐桌浪费。
这种消费行为是( )A.从众、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答案 C解析面子观既有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也有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C正确切题。
A、B、D三项都不准确。
3.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学生小张就是“换客”一族。
他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
“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 )①是攀比心理的反映②是勤俭节约的表现③具有正确金钱观的表现④不利于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答案 C解析“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是勤俭节约的表现,是在正确金钱观指导下的一种消费行为,有利于节约资源,②③符合题意;“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是求实心理的反映,不是攀比心理的反映,①说法错误;“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从长远看,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4.漫画《三多一少》告诫人们应坚持(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答案 B解析漫画反映的是当今社会上重物质消费而轻视精神文化消费的现象,告诫人们要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选B,排除A、C、D三项。
5.低碳社区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跟进外,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精选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练习:第一单元 第三课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时下,人们对餐桌上的蔬菜安全问题越来越关心。
有些有机蔬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的3~5倍,甚至十几倍。
尽管有机菜价格高一些,但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
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②有机蔬菜的价格高于普通蔬菜违背了价值规律.③不符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④践行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尽管有机菜价格高一些,但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说明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①符合题意。
人们对餐桌上的蔬菜安全问题越来越关心,有机蔬菜尽管价格高但仍然受消费者欢迎,说明这一消费现象践行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④符合题意。
答案:D2.“月光族”富不过30天,外表光鲜,冷暖自知,但是为了手机比别人更新潮,为了房子比别人更宽敞,也只能豁出去了!.这种消费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解析:本题考查对四种消费心理的区分。
从材料中,超出自己的收入能力,手机、房子和别人比较,可知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选C项。
答案:C3.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拼消费”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算”:“拼车”“拼饭”甚至“拼房”。
“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到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等。
这种时尚(..)①符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②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③属于理性消费.④属于绿色消费A.①②. B.①④C.①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和运用。
从材料中的“精打细算”“节约”等信息看出,这种时尚符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属于理性消费;①③符合题意;②明显错误;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C4.有位著名作家曾说:“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
精选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时训练: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巩固知识点一.消费心理面面观1.“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加多宝凉茶通过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不费吹灰之力就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主要是抓住了消费者的(..)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解析:选A。
企业产品找明星代言或在收视率高的电视节目做广告,通过名人效应、广而告之等方式,让广大观众认识和了解该产品,并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进行的消费,A说法正确;B、C、D与题意不符。
2.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别的同学喝饮料,自己当然不能喝白开水。
别的同学穿“佐丹奴”,自己干脆来套“花花公子”,反正不能比别人差。
这种消费心理是(..)A.求异心理.. B.从众心理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解析:选D。
本题材料中“与别的同学进行吃穿的比较”这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这种消费心理属于典型的攀比心理。
由此可见,D项可以入选,A、B、C 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不能入选。
知识点二.做理智的消费者3.漫画《救救青蛙》给我们的启示是(..).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解析:选C。
本题考查绿色消费。
“倡导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C项符合题意。
A、B、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时的购买力惊人。
许多消费者虽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在消费奢侈品,这是一种“小富即奢”心理。
对于这些消费者,正确的消费心态应该是(..)①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②避免盲目消费,坚持理性消费.③坚持量入为出,减少消费.④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消费观念。
材料中国人大多注重的是奢侈品的品牌价值和表面效应,注重表面效应,即满足向人们炫富的心理需求,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①符合题意;“许多消费者虽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在消费奢侈品”,②符合题意。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三课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的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 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 (2)评价: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1)表现: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 (2)评价: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16-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2)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提倡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 对超前消费和抑制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不 抑制消费。
-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答案C
-20-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21-
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 活和社会发展都有利
值得提倡,值 得发扬
-11-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技巧点拨口诀法区分四种不同的消费心理 (1)人有我有是从众,人有我异为求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攀 比,注重实用为求实。 (2)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不提倡;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 乐融融。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学习目标
核心提炼
1.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某地盛产一种低度七色玫瑰酒。
这种包装新奇的七瓶七色套装酒采用了男女形体组成的“情”字作为注册商标。
新颖的设计,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
这种玫瑰酒的热销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 D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种玫瑰酒的热销是因为其新颖的设计,折射的是年轻人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D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均与题意无关。
2.按照中国人的面子观,吃饭讲究“顿顿有余”,好像只有多些、浪费些,才显得大方、有礼貌。
这就导致了平时大行其道的餐桌浪费。
这种消费行为是( )
A.从众、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 C
解析面子观既有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也有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C正确切题。
A、B、D三项都不准确。
3.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学生小张就是“换客”一族。
他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
“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 )
①是攀比心理的反映②是勤俭节约的表现③具有正确金钱观的表现④不利于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是勤俭节约的表现,是在正确金钱观指导下的一种消费行为,有利于节约资源,②③符合题意;“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是求实心理的反映,不是攀比心理的反映,①说法错误;“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从长远看,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4.漫画《三多一少》告诫人们应坚持(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答案 B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当今社会上重物质消费而轻视精神文化消费的现象,告诫人们要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选B,排除A、C、D三项。
5.低碳社区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跟进外,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使用环保购物袋;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自制果汁,少喝碳酸饮料;选择棉质衣物,少用皮草和化纤材料等。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们的消费行为会受消费心理的影响②低碳社区的建设符合绿色消费的理念③我国消费者已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④建设低碳社区会抑制社会的有效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建设低碳社区,倡导低碳消费,符合绿色消费理念,之所以要转变居民消费观念是因为消费心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①②符合题意。
③说法绝对化,排除。
绿色消费理念会形成新的消费需求,④说法错误。
6.混搭是一门艺术,时尚美观,将古今内涵完美地结合一体,充分利用空间与材料,创造出个性化的家居环境,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这种消费( )
①属于生存资料消费②有时可推动新工艺的出现
③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创造出个性化的家居环境,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表明混搭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心理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的出现。
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7.为了给刚工作无积蓄的儿子买房,工薪阶层的老张夫妇拿出了全部积蓄,还向银行贷款几十万元。
新房钥匙拿到手,短暂的高兴之后,全家人都开始为沉重的债务忧心忡忡。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租赁消费优于贷款消费,这样的家庭应选择租房
B.买房属于最基本的生存资料消费,无需担心
C.家庭消费应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D.工薪阶层买房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可取
答案 C
解析租赁消费与贷款消费各有利弊,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A 错误。
买房所需资金超过自身承受能力,担心是必然的,B错误。
家庭消费应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C符合题意。
D明显错误。
8.下面漫画《粒粒皆辛苦》告诫我们要( )
①节约资源,绿色消费②量入为出,减少消费③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④避免盲从,注重精神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学生食堂中浪费食物的现象,违反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要求,会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可持续消费,故①③是针对漫画的正确要求;②错误,量入为出要求适度消费而不是减少消费,因为减少消费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生产的顺利进行;④在漫画中没有体现。
易错点一不能准确区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
9.心理经济学认为,人们只为自己喜欢的人买单。
透视“姚明现象”,2.26米的身高、幽默的谈吐、良好的潜质、中国国际化的形象成为姚明的比较优势。
正是抓住这种心理,NBA把姚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
人们为体育明星买单体现了( )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③生存资料消费④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NBA把姚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这是利用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①符合题意,排除②;人们为体育明星买单体现了享受资料消费,④符合题意,排除③。
故本题选择D。
易错警示从两方面准确区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①二者实质与目的不同:从众心理的实质是“从”,即“随大流”,缺乏主见,目的不是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攀比心理的实质是“攀”和“比”,往往是低收入消费者模仿高收入消费者,目的是炫耀。
②对两种心理的态度不同:从众心理可以“从”,但不能盲从;攀比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必须反对。
易错点二混淆适度消费与理性消费
10.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约占世界奢侈品购买总数的35%,国内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
对此,我们应当( )
①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③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国内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
对此,我们应当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
的“求异心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④中的“逐步减少消费”说法是错误的。
故本题答案选B。
易错警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强调的是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强调的是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11.(2016·全国卷Ⅲ)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
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试客的购买行为( )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D
解析由题干可知,试客在购买商品前,先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
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这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故D为正确选项。
从众心理表现为盲目地仿效别人,求异心理表现为过分地标新立异,攀比心理表现为炫耀性地向他人看齐,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12.近年来,随着经济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网上购物迅猛发展。
新华社北京2019年2月25日电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等在京发布的《2018家电网购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家电网购市场增长平稳,B2C家电网购市场(含移动端)规模达到5765亿元,同比增长17.5%。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家电网购规模已占到整体家电市场的35.5%,用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小家电实现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2018年“双十一”期间,超七成大学生参与“双十一”网购,部分大学生“买买买”导致陷入经济拮据,接下来只能“吃土”;“双十一”后,堆积如“小山”般的快递背后,也产生了数量众多的纸盒和塑料包装,令人忧虑。
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谈谈你对网购迅猛发展的认识。
答案①网络购物迅猛发展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的提高。
②网络购物迅猛发展有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促进生产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不应盲目排斥抵制。
③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谈谈对网购迅猛发展的认识。
属解答认识类主观试题,首先要说明网购迅速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的解读:随着经济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网上购物迅猛发展,故可以从我国经
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网购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次,要说明网购带来的影响,根据材料,侧重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角度,分析说明我们对待网购的正确态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