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平面简单多面体

合集下载

立体几何知识点

立体几何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立体几何知识点一、点、线(直线、射线、线段)、平面1平面的表示方法平行四边形(平面a平面ABCD,平面AC)或三角形二、立体图形的画法斜二测1、x不变、y一半、夹角45度2、斜二测和原图形的面积比为f42直观图2-1直观图的定义:是观察者站在某一点观察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直观图通常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

2-2斜二测法做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⑴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轴Ox、Oy,即取/xOy=90°;⑵画直观图时,把它画成对应的轴O‘x‘、O'y,取/x‘O‘y'=45°或13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⑶在坐标系x‘o'y‘中画直观图时,已知图形中平行于数轴的线段保持平行性不变;平行于x轴的线段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减半。

结论:采用2斜二测法作出的直观图的面积是原平面图形的—4看不到的线用虚线(或者不画)需要有立体感。

(想垂直就垂直,想在里就在里,想在外就在外。

)三、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1点和线的位置关系(点在线上,点在线外)2点和面的位置关系(点在面上,点在面外)3线和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4线和面的位置关系(线在面上,线面平行,线面相交(线面垂直))5面和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重合))四、各种角的范围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3、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4、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取值范围是五、射影定理㈠空间几何体的类型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2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了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棱柱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连接不在同一个面上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面体的对角线.按多面体的面数可把多面体分为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其中,四个面均为全等的正三六、角形的四面体叫做正四面体.旋转体由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叫做旋转体.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棱柱的结构特征一般地,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prism).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底面,简称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棱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可以用表示底面各顶点的字母或一条对角线端点的字母表示棱柱,如下图的六棱柱可以表示为棱柱ABCDEF-A'B‘C‘D‘E'F‘或棱柱A’D.侧棱与底面不垂直的棱柱叫做斜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棱柱叫做平行六面体;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平行六面体叫做直平行六面体.斜棱柱直棱称正棱柱平行六面体七、直平行六面体1棱柱的结构特征1.1棱柱的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直线、平面、简单多面体1.计算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关键是平移(补形)转化为两直线的夹角计算2.计算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作面的垂线找射影,或向量法(直线上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夹角的余角),三余弦公式(最小角定理),或先运用等积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后虚拟直角三角形求解.注:一斜线与平面上以斜足为顶点的角的两边所成角相等斜线在平面上射影为角的平分线.3.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主要依据相关定义、公理、定理和空间向量进行,请重视线面平行关系、线面垂直关系(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桥梁作用.注意:书写证明过程需规范.4.直棱柱、正棱柱、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方体、正四面体、棱锥、正棱锥关于侧棱、侧面、对角面、平行于底的截面的几何体性质.如长方体中:对角线长,棱长总和为,全(表)面积为,(结合可得关于他们的等量关系,结合基本不等式还可建立关于他们的不等关系式),如三棱锥中:侧棱长相等(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相等)顶点在底上射影为底面外心,侧棱两两垂直(两对对棱垂直)顶点在底上射影为底面垂心,斜高长相等(侧面与底面所成相等)且顶点在底上在底面内顶点在底上射影为底面内心.5.求几何体体积的常规方法是:公式法、割补法、等积(转换)法、比例(性质转换)法等.注意:补形:三棱锥三棱柱平行六面体6.多面体是由若干个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棱柱和棱锥是特殊的多面体.正多面体的每个面都是相同边数的正多边形,以每个顶点为其一端都有相同数目的棱,这样的多面体只有五种,即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7.球体积公式。

球表面积公式,是两个关于球的几何度量公式.它们都是球半径及的函数.高考数学备考知识点任一x=A,x=B,记做ABAB,BAA=BAB={x|x=A,且x=B}AB={x|x=A,或x=B}Card(AB)=card(A)+card(B)—card(AB) (1)命题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2)AB,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BA,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AB,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1、集合元素具有①确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2、集合表示方法①列举法;②描述法;③韦恩图;④数轴法(3)集合的运算①A∩(B∪C)=(A∩B)∪(A∩C)②Cu(A∩B)=CuA∪CuBCu(A∪B)=CuA∩CuB(4)集合的性质n元集合的字集数:2n真子集数:2n—1;非空真子集数:2n—2高考数学重要知识点表达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公式运用可用于某些分母含有根号的分式:1/(3-4倍根号2)化简:1×(3+4倍根号2)/(3-4倍根号2)^2;=(3+4倍根号2)/(9-32)=(3+4倍根号2)/-23[解方程]x^2-y^2=1991[思路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求解[解题过程]x^2-y^2=1991(x+y)(x-y)=1991因为1991可以分成1×1991,11×181所以如果x+y=1991,x-y=1,解得x=996,y=995如果x+y=181,x-y=11,x=96,y=85同时也可以是负数所以解有x=996,y=995,或x=996,y=-995,或x=-996,y=995或x=-996,y=-995或x=96,y=85,或x=96,y=-85或x=-96,y=85或x=-96,y=-85有时应注意加减的过程。

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多面体与曲面的特征

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多面体与曲面的特征

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多面体与曲面的特征空间几何是研究物体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而多面体和曲面则是空间几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多面体是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而曲面则可以理解为平面在空间中的延伸。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简单的空间几何多面体和曲面的特征。

一、空间几何多面体的特征空间几何多面体是由一系列平面多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边界特征:多面体的边是由直线段连接多边形的顶点而成。

边界特征决定了多面体的外形和结构。

2. 定点特征:多面体的定点是多边形的顶点,它们是多面体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3. 面特征:多面体的面是由多边形围成的表面。

它们是多面体的外部边界,决定了多面体的外观。

4. 顶角特征:多面体的顶角是由三条边共同形成的角度。

顶角特征直接关系到多面体的稳定性和形状。

二、空间几何曲面的特征空间几何曲面是平面在空间中的延伸,它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局部平面特征:曲面可以局部上看作平面,与平面的性质相似,可以进行平面几何运算。

2. 曲率特征:曲面的曲率决定了曲面的弯曲程度。

曲率特征直接关系到曲面的形状和光学性质。

3. 方程特征:曲面可以通过方程进行表示,不同的曲面方程描述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4. 表面特征:曲面的表面是由一系列点组成,构成了曲面的外观。

表面特征决定了曲面的光滑度和质感。

三、多面体与曲面的联系与区别多面体和曲面都是空间几何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有着联系和区别。

1. 联系:多面体可以被看作是由一系列平面多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而曲面可以通过平面进行延伸得到。

在某种程度上,多面体可以被看作是曲面的一种特殊情况。

2. 区别:多面体由于是由平面多边形组成的,所以它的边界是由直线段连接顶点而成的直线段。

而曲面则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边界可以是曲线、圆弧等。

综上所述,空间几何多面体和曲面是空间几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多面体是由平面多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而曲面是平面在空间中的延伸。

简单多面体欧拉公式

简单多面体欧拉公式

简单多面体欧拉公式欧拉公式是简单多面体的一个基本性质,它由数学家欧拉于18世纪提出。

欧拉公式给出了简单多面体的面(F)、边(E)和顶点(V)之间的关系,具体表述如下:F+V-E=2(其中F、V、E分别表示多面体的面、顶点和边的个数)这个公式虽然简短,却包含了许多有趣的性质和应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欧拉公式及其相关的一些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来证明欧拉公式。

假设一个简单多面体有n个面,m个边和v个顶点,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证明欧拉公式。

1.每个面都是由若干个边围成的,而每个边都是由两个面共享的,所以每个面都至少有3个边。

因此,n个面至少有3n个边。

2.每个边都是由两个顶点连接的,所以每个边都至少连接2个顶点。

因此,m个边至少连接2m个顶点。

3.由于每个顶点都至少有3个边连接,所以v个顶点至少有3v个边。

根据以上三个推论,我们可以得到:3n≤2m2m≤3v将这两个不等式相加,得到:3n+2m≤5m,进一步化简可得:3n+2m≤5m因此,我们有:3n+3m-3m+2m≤5m,整理后得到:3n+3m-5m≤3m,进一步得到:3(n-m)≤3m,即:n-m≤m由于n和m均为正整数,所以n-m≤m一定成立。

将n-m=v代入上式,可以得到:v≤2m再将v代入欧拉公式F+V-E=2中,可以得到:F+(2m)-m=2,化简之后可以得到:F=2+m综上所述,我们证明了欧拉公式F+V-E=2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些与欧拉公式相关的性质和应用。

1.欧拉公式适用于所有的简单多面体,包括凸多面体和非凸多面体。

凸多面体是指其任意两点之间的直线都位于多面体的内部的多面体,而非凸多面体则不满足这一条件。

2.欧拉公式可以用于检验多面体的正确性。

例如,如果在计算多面体的面、顶点和边的个数时,结果不满足欧拉公式,即F+V-E≠2,则说明计算存在错误。

3.欧拉公式可以用于构造简单多面体。

给定一定的面、顶点和边的个数,可以通过欧拉公式来确定是否存在满足这些条件的简单多面体,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构造多面体的方法。

立体几何知识点

立体几何知识点

立体几何考试内容: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平行平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考试要求:(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3)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4)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5)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6)了解多面体、凸多面体的概念,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7)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8)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9)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9(B).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立体几何知识要点一、平面.1.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面.注: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四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2. 两个平面可将平面分成3或4部分.(①两个平面平行,②两个平面相交)3. 过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可以确定1或3个平面.(①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内平行,②三条直线不在一个平面内平行)[注]:三条直线可以确定三个平面,三条直线的公共点有0或1个.4. 三个平面最多可把空间分成8 部分.(X、Y、Z三个方向)二、空间直线.1. 空间直线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异面. 相交直线—共面有反且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共面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一平面内[注]:①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射影一定是相交的两条直线.(×)(可能两条直线平行,也可能是点和直线等)②直线在平面外,指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③若直线a、b异面,a平行于平面α,b与α的关系是相交、平行、在平面α内.④两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图形是一条直线或两条平行线或两点.⑤在平面内射影是直线的图形一定是直线.(×)(射影不一定只有直线,也可以是其他图形) ⑥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长相等,则斜线长相等.(×)(并非是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⑦b a ,是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若b a =,则b a ,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平行或异面.2.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3. 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下图).(二面角的取值范围[) 180,0∈θ) (直线与直线所成角(] 90,0∈θ) (斜线与平面成角() 90,0∈θ)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90,0∈θ)(向量与向量所成角])180,0[ ∈θ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锐角(或直角)相等.5. 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的长度.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况:相交(共面)垂直和异面垂直.21,l l 是异面直线,则过21,l l 外一点P ,过点P 且与21,l l 都平行平面有一个或没有,但与21,l l 距离相等的点在同一平面内. (1L 或2L 在这个做出的平面内不能叫1L 与2L 平行的平面)三、 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1. 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在平面内.2.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注]:①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平行,则a ∥α. (×)(平面外一条直线) ②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相交,则a 与平面α相交. (×)(平面外一条直线) ③若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则α内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a 平行. (√)(不是任意一条直线,可利用平行的传递性证之)④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可能在此平面内)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可能相交)⑥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可能相交或者异面)⑦直线l 与平面α、β所成角相等,则α∥β.(×)(α、β可能相交)3. 直线和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4.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指直线与平面任何一条直线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 若PA ⊥α,a ⊥AO ,得a ⊥PO (三垂线定理), 得不出α⊥PO . 因为a ⊥PO ,但PO 不垂直OA .●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亦成立.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如果平行线中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12方向相同12方向不相同P OA a于这个平面.推论: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注]: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可能相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的一个平面,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5. ⑴垂线段和斜线段长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①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较长;②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射影较长;③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短.[注]:垂线在平面的射影为一个点. [一条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一条直线.(×)]⑵射影定理推论: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四、 平面平行与平面垂直.1. 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2. 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哪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推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注]:一平面间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3.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平行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4. 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一: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则两个平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二:如果一个平面与一条直线垂直,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垂直于这个平面.(“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注:如果两个二面角的平面对应平面互相垂直,则两个二面角没有什么关系.5. 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推论: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平面,则它们交线垂直于第三平面. 证明:如图,找O 作OA 、OB 分别垂直于21,l l ,因为ααββ⊥⊂⊥⊂OB PM OA PM ,,,则OB PM OA PM ⊥⊥,. 6. 两异面直线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θcos 2222mn d n m l +++=(θ为锐角取加,θ为钝取减,综上,都取加则必有⎥⎦⎤ ⎝⎛∈2,0πθ) 7. ⑴最小角定理:21cos cos cos θθθ=(1θ为最小角,如图)⑵最小角定理的应用(∠PBN 为最小角)简记为: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且又比交线夹角补角一半长,一定有4条.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又比交线夹角补角小,一定有2条.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又与交线夹角相等,一定有3条或者2条.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小,又与交线夹角一半小,一定有1条或者没有.五、 棱锥、棱柱.1. 棱柱.⑴①直棱柱侧面积:Ch S =(C 为底面周长,h 是高)该公式是利用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得出的. 图1θθ1θ2图2P αβθM A B O②斜棱住侧面积:l C S 1=(1C 是斜棱柱直截面周长,l 是斜棱柱的侧棱长)该公式是利用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平行四边形得出的.⑵{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 {直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 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垂直底面底面是矩形底面是正方形侧面与底面边长相等⑶棱柱具有的性质:①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的侧棱都相等;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②棱柱的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多边形. ③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注:①棱柱有一个侧面和底面的一条边垂直可推测是直棱柱. (×)(直棱柱不能保证底面是钜形可如图)②(直棱柱定义)棱柱有一条侧棱和底面垂直.⑷平行六面体:定理一: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交于一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 [注]:四棱柱的对角线不一定相交于一点.定理二: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的平方和.推论一: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为γβα,,,则1c o s c o s c o s 222=++γβα.推论二: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个顶点的三各侧面所成的角为γβα,,,则2c o s c o s c o s 222=++γβα.[注]: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斜四面体的两个平行的平面可以为矩形) ②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棱柱一定是正棱柱.(×)(应是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直.棱柱才行) ③对角面都是全等的矩形的直四棱柱一定是长方体.(×)(只能推出对角线相等,推不出底面为矩形)④棱柱成为直棱柱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棱柱有一条侧棱与底面的两条边垂直. (两条边可能相交,可能不相交,若两条边相交,则应是充要条件)2. 棱锥:棱锥是一个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注]:①一个棱锥可以四各面都为直角三角形.②一个棱柱可以分成等体积的三个三棱锥;所以棱柱棱柱3V Sh V ==.⑴①正棱锥定义: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中心.[注]:i. 正四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ii. 正四面体是各棱相等,而正三棱锥是底面为正△侧棱与底棱不一定相等iii. 正棱锥定义的推论:若一个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即侧棱相等);底面为正多边形.②正棱锥的侧面积:'Ch 21S =(底面周长为C ,斜高为'h )③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射影公式:αcos 底侧S S =(侧面与底面成的二面角为α) 附: 以知c ⊥l ,b a =⋅αcos ,α为二面角b l a --.则l a S ⋅=211①,b l S ⋅=212②,b a =⋅αcos ③ ⇒①②③得αcos 底侧S S =.注:S 为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可分别多个三角形的方法).⑵棱锥具有的性质:①正棱锥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②正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正棱锥的高、侧棱、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⑶特殊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位置:①棱锥的侧棱长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②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 ③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④棱锥的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⑤三棱锥有两组对棱垂直,则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三角形垂心.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三角形的垂心.⑦每个四面体都有外接球,球心0是各条棱的中垂面的交点,此点到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半径;⑧每个四面体都有内切球,球心I 是四面体各个二面角的平分面的交点,到各面的距离等于半径.[注]:i. 各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底面是正方形的棱锥是正四棱锥.(×)(各个侧面的等腰三角形不知是否全等) ii. 若一个三角锥,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则第三对角线必然垂直. 简证:A B ⊥CD ,AC ⊥BD ⇒ BC ⊥AD. 令b AC c AD a AB ===,, 得c a c b AD BC c AD a b AB AC BC -=⋅⇒=-=-=,,已知()()0,0=-⋅=-⋅c a b b c a0=-⇒c b c a 则0=⋅AD BC . iii. 空间四边形OABC 且四边长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iv. 若是四边长与对角线分别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是一定是正方形. 简证:取AC 中点'O ,则⊥⇒⊥'⊥'AC AC O B AC o o ,平面=∠⇒⊥⇒'FGH BO AC B O O 90°易知EFGH 为平行四边形⇒EFGH 为长方形.若对角线等,则EFGH FG EF ⇒=为正方形.3. 球:⑴球的截面是一个圆面.①球的表面积公式:24R S π=.②球的体积公式:334R V π=. l ab c B C D A a bcFE HG B C DA O'O r⑵纬度、经度:①纬度:地球上一点P 的纬度是指经过P 点的球半径与赤道面所成的角的度数.②经度:地球上B A ,两点的经度差,是指分别经过这两点的经线与地轴所确定的二个半平面的二面角的度数,特别地,当经过点A 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时,这个二面角的度数就是B 点的经度.附:①圆柱体积:h r V 2π=(r 为半径,h 为高) ②圆锥体积:h r V 231π=(r 为半径,h 为高) ③锥形体积:Sh V 31=(S 为底面积,h 为高)4. ①内切球:当四面体为正四面体时,设边长为a ,a h 36=,243a S =底,243a S =侧 得a a a R R a R a a a 46342334/424331433643222=⋅==⇒⋅⋅+⋅=⋅. 注:球内切于四面体:h S R S 313R S 31V 底底侧AC D B ⋅=⋅+⋅⋅⋅=- ②外接球:球外接于正四面体,可如图建立关系式.六. 空间向量.1. (1)共线向量:共线向量亦称平行向量,指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注:①若a 与b 共线,b 与c 共线,则a 与c 共线.(×) [当0=b 时,不成立] ②向量c b a ,,共面即它们所在直线共面.(×) [可能异面]③若a ∥b ,则存在小任一实数λ,使b a λ=.(×)[与0=b 不成立]④若a 为非零向量,则00=⋅a .(√)[这里用到)0(≠b b λ之积仍为向量](2)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0(,≠b b a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具有唯一性),使b a λ=.(3)共面向量:若向量a 使之平行于平面α或a 在α内,则a 与α的关系是平行,记作a ∥α.(4)①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b a ,不共线,则向量P 与向量b a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x 、y 使b y a x P +=.②空间任一点...O .和不共线三点......A .、.B .、.C .,则)1(=++++=z y x OC z OB y OA x OP 是P ABC 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简证:→+==++--=AC z AB y AP OC z OB y OA z y OP )1(P 、A 、B 、COR四点共面)注:①②是证明四点共面的常用方法.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c b a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c z b y a x p ++=.推论:设O 、A 、B 、C 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 , 都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 OC z OB y OA x OP ++=(这里隐含x+y+z≠1).注:设四面体ABCD 的三条棱,,,,d AD c AC b AB ===其中Q 是△BCD 的重心,则向量)(31c b a AQ ++=用MQ AM AQ +=即证. 3. (1)空间向量的坐标: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 轴是横轴(对应为横坐标),y 轴是纵轴(对应为纵轴),z 轴是竖轴(对应为竖坐标).①令a =(a 1,a 2,a 3),),,(321b b b b =,则),,(332211b a b a b a b a ±±±=+))(,,(321R a a a a ∈=λλλλλ332211b a b a b a b a ++=⋅ a ∥)(,,332211R b a b a b a b ∈===⇔λλλλ332211b a b a b a ==⇔ 0332211=++⇔⊥b a b a b a b a 222321a a a a a a ++=⋅=(用到常用的向量模与向量之间的转化:a a a a a a ⋅=⇒⋅=2)232221232221332211||||,cos b b b a a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②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212212212)()()(z z y y x x d -+-+-=.(2)法向量:若向量a 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α,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α,记作α⊥a ,如果α⊥a 那么向量a 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3)用向量的常用方法:①利用法向量求点到面的距离定理:如图,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平面α的一条射线,其中α∈A ,则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为||||n n AB ⋅.②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定理:设21,n n 分别是二面角βα--l 中平面βα,的法向量,则21,n n 所成的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大小(21,n n 方向相同,则为补角,21,n n 反方,则为其夹角).③证直线和平面平行定理:已知直线≠⊄a 平面α,α∈⋅∈⋅D C a B A ,,且CDE 三点不共线,则a ∥α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μλ⋅使CE CD AB μλ+=.(常设CE CD AB μλ+=求A DC M BG解μλ,若μλ,存在即证毕,若μλ,不存在,则直线AB 与平面相交). α▲n BC A αβ▲n 2n 1αC E D ABII. 竞赛知识要点一、四面体.1. 对照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我们不难得到立体几何中的四面体的类似性质:①四面体的六条棱的垂直平分面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②四面体的四个面组成六个二面角的角平分面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此四面体的内接球的球心;③四面体的四个面的重心与相对顶点的连接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此四面体的重心,且重心将每条连线分为3︰1;④12个面角之和为720°,每个三面角中任两个之和大于另一个面角,且三个面角之和为180°.2. 直角四面体:有一个三面角的三个面角均为直角的四面体称为直角四面体,相当于平面几何的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四面体中,记V 、l 、S 、R 、r 、h 分别表示其体积、六条棱长之和、表面积、外接球半径、内切球半径及侧面上的高),则有空间勾股定理:S 2△ABC +S 2△BCD +S 2△ABD =S 2△ACD.3. 等腰四面体:对棱都相等的四面体称为等腰四面体,好象平面几何中的等腰三角形.根据定义不难证明以长方体的一个顶点的三条面对角线的端点为顶点的四面体是等腰四面体,反之也可以将一个等腰四面体拼补成一个长方体.(在等腰四面体ABCD 中,记BC = AD =a ,AC = BD = b ,AB = CD = c ,体积为V ,外接球半径为R ,内接球半径为r ,高为h ),则有 ①等腰四面体的体积可表示为22231222222222c b a b a c a c b V -+⋅-+⋅-+=; ②等腰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可表示为22242c b a R ++=;③等腰四面体的四条顶点和对面重心的连线段的长相等,且可表示为22232c b a m ++=; ④h = 4r.二、空间正余弦定理.空间正弦定理:sin ∠ABD/sin ∠A-BC-D=sin ∠ABC/sin ∠A-BD-C=sin ∠CBD/sin ∠C-BA-D 空间余弦定理:cos ∠ABD=cos ∠ABCcos ∠CBD+sin ∠ABCsin ∠CBDcos ∠A-BC-D立体几何知识要点一、知识提纲(一)空间的直线与平面⒈平面的基本性质 ⑴三个公理及公理三的三个推论和它们的用途. ⑵斜二测画法. ⒉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直线、平行直线、异面直线.O A BCD⑴公理四(平行线的传递性).等角定理.⑵异面直线的判定:判定定理、反证法.⑶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定义(求法)、范围.⒊直线和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⒋直线和平面垂直⑴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判定定理.⑵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5.平面和平面平行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6.平面和平面垂直互相垂直的平面及其判定定理、性质定理.(二)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和垂直的证明思路(见附图)(三)夹角与距离7.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⑴平面的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面角余弦公式、最小角定理、斜线和平 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⑵二面角:①定义、范围、二面角的平面角、直二面角.②互相垂直的平面及其判定定理、性质定理.8.距离⑴点到平面的距离.⑵直线到与它平行平面的距离.⑶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公垂线段.⑷异面直线的距离: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及其性质、公垂线段.(四)简单多面体与球9.棱柱与棱锥⑴多面体.⑵棱柱与它的性质:棱柱、直棱柱、正棱柱、棱柱的性质.⑶平行六面体与长方体: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 正方体;平行六面体的性质、长方体的性质.⑷棱锥与它的性质:棱锥、正棱锥、棱锥的性质、正棱锥的性质.⑸直棱柱和正棱锥的直观图的画法.10.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⑴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⑵正多面体.11.球⑴球和它的性质:球体、球面、球的大圆、小圆、球面距离.⑵球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二、常用结论、方法和公式1.从一点O 出发的三条射线OA 、OB 、OC ,若∠AOB=∠AOC ,则点A 在平面∠BOC 上的射影在∠BOC 的平分线上;2. 已知:直二面角M -AB -N 中,AE ⊂ M ,BF ⊂ N,∠EAB=1θ,∠ABF=2θ,异面直线AE 与BF 所成的角为θ,则;coscos cos 21θθθ=3.立平斜公式:如图,AB 和平面所成的角是1θ,AC 在平面内,BC 和AB 的射影BA 1成2θ,设∠ABC=3θ,则cos 1θcos 2θ=cos 3θ;4.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1)平移法:在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中选择一特殊点,作另一条的平行线;(2)补形法:把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或完整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平行六面体、长方体等,其目的在于容易发现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关系;5.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斜线和平面所成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它的三条边分别是平面的垂线段、斜线段及斜线段在平面上的射影。

实践操作——制作多面体模型教案

实践操作——制作多面体模型教案

实践操作——制作多面体模型教案。

一、教案编写目的制作多面体模型是一个涉及到几何和计算几何两方面的综合性实践操作。

通过本教案,我们旨在提供一些实用工具以及详细的绘制过程,帮助想要制作多面体模型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多面体的构成原理,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预备知识本教案涉及到一些基本的预备知识,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您更好地完成本次实践操作。

具体内容如下:1.计算几何:计算几何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平面、直线、圆、曲线等几何图形的数学性质和计算方法。

2.坐标系:坐标系是平面或空间中确定位置和方向的一种工具。

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空间中的点,需要用三个坐标表示,分别表示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

3.三角学:三角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三角形、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式等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准备工作1.准备所需工具:定制的多面体模板;三角直尺、丝质丝线、双面胶、细型钢笔、剪刀、方便的背景墙等。

2.准备素材:部分多面体绘制素材(三角形和四边形)。

(二)教学流程1.制作模板:利用各种可用图书资料或者利用课件制作模板,完成多面体的制作。

2.绘制多面体:根据制作好的模板,按照各面的角度、边长、三角形、四边形等的要求,画出所需的各种多面体。

3.剪切折叠:在完成各种多面体的绘制后,采用剪刀折叠、撕裂等手段进行处理。

同时在多面体的折叠过程中,要考虑到多面体的形状、角度和平面等方面的细节。

4.拼接多面体:拼接多面体需要使用适当的双面胶、丝线等辅助材料。

在拼接过程中,在保证多面体结构性和美感的前提下,要考虑到各个面之间的接口、接触面等多方面的细节问题。

5.修剪模型:在拼接完成后根据多面体的真实性和美感重新进行剪裁和修整,以确保模型不会出现变形和不协调的情形。

6.成品展示:制作的多面体展示是为了尽可能展示出多面体在空间中的立体感和真实效果。

在展示时,我们可以利用方便的背景墙、灯光、投影等辅助工具,来体现多面体的几何属性和协调结构。

立体几何中的所有结论

立体几何中的所有结论

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小结一、重要的概念和定理 1.公理和推论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 这个平面内。

作用: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它公共点,且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通过该公共点的一条直线。

作用:判断两个平面相交和共线的依据。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 有一个平面。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 作用:确定平面的依据。

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4.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作用:判断平行的依据。

2.概念⑴直线与直线 ①异面直线: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

②异面直线所成角:如果a 、b 是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意一点0作a '∥a ,b '∥b ,那么把a '和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和b 所成的角。

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称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显然若设异面直线所成角为α,则0<α≤2π。

③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和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⑵直线和平面①直线和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②直线和平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那么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

③射影:自一点P 向平面α引垂线,垂足P ' 叫做点P 在平面α内的正射影(简称射影)。

如果图形F 上的所有点在一平面内射影构成图形F ',则F '叫做图形F 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

过斜线上斜足以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

高中数学教材全解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A)

高中数学教材全解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A)

3.分散难点
立体几何教学的两个主要任务: 培养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按照“点线面——体”组织的结构体系, 逻辑严谨,但“两个任务”交织在一起, 特别是对逻辑推理能力要求高,而且“判 定定理”的证明要培养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再推进到 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适当分散难点。
证明非常漂亮、经典,渗透了许多数学思想, 重心是逻辑推理能力。
依据“标准”的要求,实验教
材对这个定理不进行演绎证明, 而让学生通过一个探究实验发现 结论,进行合情推理。
上述过程经历的步骤:
具体 观 实 发现 提 出 问题 察 验 规律 猜想
把握立体几何教学的变化:
几何教育功能的全面性,即从单 纯强调几何的逻辑推理转变为合 情推理与逻辑推理并重。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教学目标: 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 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根据柱、 锥、台、球体的几何特征并结合它们的展 开图,推导出它们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并通过对各种几何体体积计算公式之间联 系的分析,帮助学生从计算的角度去认识 空间几何体,更加准确地把握空间几何体 的结构特征。
在立体几何学习中,经历合情推理——演绎 推理过程。通过对事物、模型、图片等的操 作和感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几何图形的 结构特征,认识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用数学语言表达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 并能进行证明。
不是不要证明,而是完善过程。
既要发展演绎推理能力,也要发展合情推理 能力。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 型。
高中:
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 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用斜二测 画直观图等(初中没有)。
加强实物、三视图、直观图的相互转化 你能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吗?

立体构成1-概念 三要素点线面

立体构成1-概念 三要素点线面

(二)曲线:曲线形体具有女性性格。能够表达文雅、 优美、轻松、柔和、富有旋律的感觉。 1几何曲线 主要包括圆、椭圆、抛物线等。能表达饱满、 有弹性、严谨、理智、明快和现代化的感觉。但又具有机 械的冷漠感。 2自由曲线 是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或我们用手独立完成。 如浪线体、弧线体等,是一种自然的、优美的、跳跃性的 线形。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要素
形态在三维立体空间上的概念:立体构成的中所涉 及到的造型语言,是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立体构成形 态的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 一、点: 立体构成的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立体形态。点的不 同的排列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力量感和空间感。 (一)点的空间位置:空间中的点可以引起视知觉稳定的集中 注意。 (二)点与点的关系:点的有序排列,产生连续和间断的节 奏和线形扩散的效果。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会产生积聚和分离 的效果。 (三)点的空间变化:由大到小排列的点,产生由强到弱的 运动感,同时产生空间的深远感,能加强空间的变化,起到 扩大空间的效果。
立 体 构 成
线的形态
线是构成空间立体的基础,线的不同组合方式, 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如最常见的面和体。 (一)直线:直线具有男性特征。能表现冷漠、严肃、紧张、 明确而锐利的感觉。 1水平线 水平线能让人联想到地平线,水平线的组织能产 生横向扩张感。因此水平线能表达平稳、安定、广阔、无限 的感觉。 2垂直线 由于是与地平线相交的直线形体、形成了与地球 引力和反方向的力量,显示出一种强烈的上升和下落的力度 和强度,能表达严肃、高耸、直接、明确、生长和希望的感 觉。 3斜线形体 斜线的动势造成了不安定、动荡的倾斜感,向 外倾斜可引导视线向深远的空间发展;向内倾斜,可引导视 线向线的交汇点集中。
(二)立体构成美的形式法则

空间几何中的平面与立体形的相交关系

空间几何中的平面与立体形的相交关系

空间几何中的平面与立体形的相交关系概述:在空间几何中,平面与立体形的相交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平面与立体形的相交关系不仅涉及到数学本身,也与物理、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平面与立体形的不同相交情况,并深入研究其几何性质和应用。

一、平面与平面相交:平面与平面相交是最简单的一种情况,可以分为平行和非平行两种情况。

当两个平面平行时,它们永远不会相交;当两个平面不平行时,它们会相交于一条直线。

这一性质在工程测量、建筑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平面与直线相交:平面与直线相交是平面几何中常见的情况。

当平面与直线相交时,它们的交点为一点。

通过求解平面与直线的方程,可以得到交点的坐标。

这一性质在数学中被广泛运用于解析几何的推导和证明。

三、平面与球体相交:平面与球体相交是空间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一个平面与一个球体相交时,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况:平面与球体相切于一点、相切于一个圆或者相交于两个交点。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进一步讨论平面和球体的切线、交点等几何性质。

四、平面与圆柱相交:平面与圆柱相交也是几何学中的常见问题。

当一个平面与一个圆柱相交时,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相切于一个点、相交于一个圆或者相交于两个交线。

这一性质在建筑设计、机械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五、平面与圆锥相交:平面与圆锥相交是空间几何中的一个有趣问题。

当一个平面与一个圆锥相交时,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相切于一个点、相交于一个圆或者相交于两个交线。

通过研究平面和圆锥的相交性质,可以深入理解圆锥几何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

六、平面与多面体相交:平面与多面体相交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复杂问题。

多面体包括了诸如立方体、正四面体、正六面体等形状,它们与平面的相交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研究平面和多面体的相交性质,可以在计算机图形学、空间分析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七、应用领域:平面与立体形的相交关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平面与立体形的相交关系决定了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在工程测量中,平面与立体形的相交关系决定了各种测量数据的获取方式;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平面与立体形的相交关系决定了虚拟场景的呈现效果。

多面体的概念

多面体的概念

多面体的概念引言多面体是一个几何学上的重要概念,它是由多个平面多面角所围成的立体图形。

多面体在数学、物理、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多面体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

基本概念多面体的定义多面体是一个由平面多面角所围成的立体图形。

它的表面由多个多边形组成,每个多边形是相邻多面角的一部分。

每个多面角都是由三个或更多相邻的边界线所形成的。

面、棱与顶点多面体由面、棱和顶点组成。

面是多边形,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等。

棱是面之间的边界线,连接两个面的共同边界点。

顶点是棱的交点,即多面体的尖端。

多面体的特征多面体的特征包括面的数量、棱的数量和顶点的数量。

对于正多面体来说,它的面、棱和顶点的数量满足欧拉公式:面数 + 顶点数 = 棱数 + 2。

分类凸多面体与非凸多面体多面体可以分为凸多面体和非凸多面体。

凸多面体的所有面都向外凸出,任意两点在多面体内部的直线段都完全在多面体内部,不与多面体的边界相交。

非凸多面体则至少有一面向内凹或颠倒。

正多面体正多面体是一种特殊的多面体,它的所有面都是相等且全等的正多边形。

常见的正多面体有四面体、六面体、八面体和十二面体。

非正多面体非正多面体是除正多面体外的其他所有多面体。

非正多面体的面可以是不等边的多边形,且各个面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不同。

应用多面体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学多面体是数学中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特别是在几何学中。

通过研究多面体的性质,可以深入理解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物理学在物理学中,多面体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很多分子的结构可以用多面体来描述和分析。

多面体的对称性也在分子对称性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图形学多面体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建模多面体,可以创建逼真的三维模型和动画,用于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等方面。

结论本文介绍了多面体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

多面体作为一个立体图形,具有丰富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多面体,可以在数学、物理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立体几何初步--立体几何体

立体几何初步--立体几何体

⽴体⼏何初步--⽴体⼏何体空间⼏何体⾯棱顶点平⾯⼀般⽤α、β、γ... 来表⽰点动成线,线动成⾯直线的平⾏移动,形成平⾯或曲⾯,直线绕定点转动,形成锥⾯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多⾯体多⾯体是由若⼲个平⾯多边形围成的⼏何体多⾯体的⾯:围成多⾯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体的⾯多⾯体的棱:相邻两个⾯的公共边多⾯体的顶点:棱和棱的公共点连结在同⼀个⾯上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体对⾓线凸多⾯体:⼀个多⾯体的任意⼀个⾯延展为平⾯,其余各⾯都在这个平⾯的同⼀侧截⾯:⼀个⼏何体和⼀个平⾯相交所得到的平⾯图形(包含它的内部),叫做这个⼏何体的界⾯棱柱棱柱的两个互相平⾏的⾯叫做棱柱的底⾯其余各⾯叫做棱柱的侧⾯,两侧⾯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如果棱柱的⼀个底⾯⽔平放置,则铅垂线与两底⾯的交点之间的线段或距离,叫做棱柱的⾼斜棱柱,侧棱与底⾯不垂直的棱柱直棱柱,侧棱与底⾯垂直的棱柱正棱柱,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底⾯是平⾏四边形的棱柱叫做平⾏六⾯体侧棱与底⾯垂直的平⾏六⾯体叫做直平⾏六⾯体棱锥和棱台棱锥的侧⾯,棱锥中有公共顶点的各三⾓形,棱锥的顶点,各侧⾯的公共顶点棱锥的侧棱,相邻两侧⾯的公共边棱锥的底⾯,多边形棱锥的底⾯⽔平放置,顶点与过顶点,铅垂线和底⾯的交点之间的线段或距离,叫做棱锥的⾼正棱锥棱锥的底⾯是正多边形,并且⽔平放置,它的顶点⼜在过正多边形中⼼的铅垂线上,则这个棱锥叫做正棱锥正棱锥各侧⾯都是全等的等腰三⾓形,这些等腰三⾓形底边上的⾼都相等,叫做棱锥的斜⾼棱台上底⾯,下底⾯其它各⾯叫做棱台的侧⾯相邻两侧⾯的公共边叫做棱台的侧棱铅垂线和两底⾯交点间的线段或距离叫做棱台的⾼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正棱台各侧⾯都是全等的等腰梯形,这些等腰梯形的⾼叫做棱台的斜⾼圆柱、圆锥、圆台和球把圆柱看作矩形绕轴的旋转体把圆锥看作三⾓形绕轴的旋转体把圆台看作梯形绕轴的旋转体轴上的这条叫做⼏何体的⾼垂直于轴的边旋转⽽成的圆⾯叫做这个⼏何体的底⾯不垂直于轴的边旋转⽽成的曲⾯叫做这个⼏何体的侧⾯⽆论旋转到什么位置,这条边叫做侧⾯的母线球球⾯可以看做⼀个半圆周绕着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旋转⼀周所形成的曲⾯,球⾯围成的⼏何体,叫做球形成球的半圆的圆⼼叫球⼼连结球⾯上⼀点和球⼼的线段叫球的半径连结球⾯上两点且通过球⼼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球⾯也可以看作空间中到⼀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球的⼤圆,球⾯被经过球⼼的平⾯截得的圆球的⼩圆,被不经过球⼼的平⾯截得得圆球⾯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就是经过两点的⼤圆在这两点间的⼀段劣弧的长度,我们把这个弧长叫做两点的球⾯距离组合体由柱、锥、台、球等基本⼏何体组合⽽成的。

(九)直线、平面、简单多面体2008.11.26

(九)直线、平面、简单多面体2008.11.26

1、三个公理和三条推论:(1)公理1: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这是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常用方法。

(2)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两个公共点,它们有无数个公共点,而且这无数个公共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是判断几点共线(证这几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和三条直线共点(证其中两条直线的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的方法之一。

(3)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经过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和三个推论是确定平面的依据。

如(1)在空间四点中,三点共线是四点共面的_____条件(答:充分非必要);(2)给出命题:①若A ∈l ,A ∈α,B ∈l ,B ∈α,则 l ⊂α;②若A ∈α,A ∈β,B ∈α,B ∈β,则α∩β=AB ;③若l ⊄α ,A ∈l ,则A ∉α ④若A 、B 、C ∈α,A 、B 、C ∈β,且A 、B 、C 不共线,则α与β重合。

上述命题中,真命题是_____(答:①②④);(3)长方体中ABCD-A 1B 1C 1D 1中,AB=8,BC=6,在线段BD ,A 1C 1上各有一点P 、Q ,在PQ 上有一点M ,且PM=MQ ,则M 点的轨迹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答:24)2、直观图的画法(斜二侧画法规则):在画直观图时,要注意:(1)使0135x o y '''∠=,x o y '''所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

(2)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 轴和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和平行性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平行性不变,但在直观图中其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如(1)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为如下图的一个正方形,则原来图形的形状是( )(答:A )(2)已知正ABC ∆的边长为a ,那么ABC ∆的平面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_____(答:216)3、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1)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11篇)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11篇)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11篇)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强调了集合在表述数学问题时的工具性作用,突出了“韦恩图”在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中的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能够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进行否定。

2.函数:对分段函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能够简单应用;反函数问题只涉及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注意函数零点的概念及其应用。

3.立体几何:第一部分强调对各种图形的识别、理解和运用,尤其是新课标高考新增加的三视图一定会重点考查。

第二部分的位置关系侧重于利用空间向量来进行证明和计算。

4.解析几何: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加强对椭圆和抛物线的理解和综合应用,重点掌握椭圆和抛物线与其他知识相结合的解答题。

5.三角函数:本部分的重点是“基本三角函数关系”、“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和“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6.平面向量:掌握向量的四种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意义以及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我们应注意平面向量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综合。

7.数列: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和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8.不等式:要求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会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9.导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要求关注曲线的切线问题;能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单调区间;函数的极值;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10.算法:侧重“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与“程序框图”的复习。

11.计数原理:强调对计数原理的“理解”,避免抽象地讨论计数原理,而且强调计数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尤其是要注意与概率的综合。

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汗水。

12.概率与统计:高考对概率与统计的考查越来越趋向综合型、交汇型。

高三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高三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高考立体几何专题复习一.考试要求:〔1〕掌握平面的根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象它们的位置关系。

〔2〕了解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

〔3〕了解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4〕了解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5〕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

〔6〕了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凸多面体的概念。

〔7〕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

〔8〕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9〕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多面体的欧拉公式。

〔10〕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外表积、体积公式。

二.复习目标:1.在掌握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的根底上,研究有关平行和垂直的的判定依据(定义、公理和定理)、判定方法及有关性质的应用;在有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相关公理、定理的容和功能,并探索立体几何中论证问题的规律;在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化归和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应用.2.在掌握空间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及二面角)概念的根底上,掌握它们的求法(其根本方法是分别作出这些角,并将它们置于*个三角形通过计算求出它们的大小);在解决有关空间角的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稳固关于直线和平面的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掌握作平行线(面)和垂直线(面)的技能;通过有关空间角的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3.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多面体与旋转体的有关概念、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解题过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根本的立体几何解题方法和常用解题技巧,开掘不同问题之间的在联系,提高解题能力.4.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说话要有根据〞的逻辑思维的习惯、提高思维品质.使学生掌握化归思想,特别是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的思想意识和方法,并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5.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体积及其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分割与补形求体积,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三.教学过程:〔Ⅰ〕根底知识详析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1--2道, 解答题1道), 共计总分20分左右,考察的知识点在20个以. 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 而解答题着重考察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 当然, 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开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 以多面体和旋转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根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数学高考复习名师精品教案:第82课时:第九章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球与多面体

数学高考复习名师精品教案:第82课时:第九章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球与多面体

数学高考复习名师精品教案第82课时: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球与多面体课题:球与多面体一.复习目标:1.了解多面体、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多面体的欧拉公式,并利用欧拉公式解决有关问题;2.了解球、球面的概念, 掌握球的性质及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理解球面上两点间距离的概念, 了解与球的有的内接、外切几何问题的解法.二.主要知识:1.欧拉公式;2.球的表面积;球的体积公式;3.球的截面的性质:.三.课前预习:1.一个凸多面体的顶点数为20,棱数为30,则它的各面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D7200C6480 ()B5400 ()()A2160 ()2.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2,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是( )D6πC()()A3π()B4π()3.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的距离与这四面体的高的比是 ( ) ()A 21 ()B 31 ()C 41 ()D 614.地球表面上从A 地(北纬45 ,东经120 )到B 地(北纬45 ,东经30 )的最短距离为(球的半径为R ) ( )()A 4Rπ ()B R π ()C 3Rπ ()D 2Rπ5.设,,,P A B C 是球O 面上的四点,且,,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若P A P B P C a===则球心O 到截面ABC 的距离是 . 四.例题分析:例1.已知三棱锥P A B C -内接于球, 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长都为1, 求球的表面积与体积.例2.在北纬60 圈上有甲、乙两地,它们的纬度圆上的弧长等于2Rπ(R 为地球半径),求甲,乙两地间的球面距离。

例3.如图,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为半径的一半,B C 是截面圆的直径,D 是圆周上一点,C A 是球O 的直径, (1) 求证:平面ABD ⊥平面A D C ; (2) 如果球半径是13,D 分 BC为两部分, 且 :1:2BD DC =,求A C 与BD 所成的角;(3) 如果:2BC D C =,求二面角B A C D --的大小。

空间直线的平行

空间直线的平行

点A 平面M
· A M
AB 平面M
A C B
M
点A 平面M
AB 平面M C
空间点、线、面的基本位置关系: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读法)
A
A
a
a
A a
点在直线a上
A a
点不在直线a上
点在平面α内 点不在平面α内
A
A
A
A
空间点、线、面的基本位置关系:
在数学语言的叙述中,“确定一个”,“可以作且只 能作一个”与“有且只有一个”是同义词,因此,在证明 有关这类语句的命题时,要从“存在性”和“唯一性”两 方面来论证.
2.应用:①确定平面;②证明两个平面重合 3.推理模式:A,B,C不共线→存在唯一的平面α, 使得A,B,C∈α. 或者 ∵ A,B,C不共线, ∴存在唯一的平面∈,使得 A,B,C∈α.
从运动的观点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从而可以把直线、平面看成是点的集合.
第一节 平面和平面的表示
1.平面的概念
平面是一个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常见的 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是平面的 局部形象. 平面的两个特征:①无限延展
②平的(没有厚度)
平面是没有厚薄的,可以无限延伸,这 是平面最基本的属性,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 两部分,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
练习
6.看图填空
D A D1 A1
O
C B C1
O1
B1 (1)AC∩BD=( ) (2)平面AB1∩平面A1C1=( ) (3)平面A1C1CA∩平面AC=( ) (4)平面A1C1CA∩平面D1B1BD=( ) (5)平面A1C1∩平面AB1∩平面B1C=( ) (6)A1B1∩B1B∩B1C1=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D C B A E D 1C 1B 1A 1九、直线、平面、简单多面体1、三个公理和三条推论:(1)在空间四点中,三点共线是四点共面的_____条件(答:充分非必要);(2)给出命题:①若A ∈l ,A ∈α,B ∈l ,B ∈α,则 l ⊂α;②若A ∈α,A ∈β,B ∈α,B ∈β,则α∩β=AB ;③若l ⊄α ,A ∈l ,则A ∉α ④若A 、B 、C ∈α,A 、B 、C ∈β,且A 、B 、C 不共线,则α与β重合。

上述命题中,真命题是_____(答:①②④);(3)长方体中ABCD-A 1B 1C 1D 1中,AB=8,BC=6,在线段BD ,A 1C 1上各有一点P 、Q ,在PQ 上有一点M ,且PM=MQ ,则M 点的轨迹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答:24)2、直观图的画法(斜二侧画法规则):(1)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为如下图的一个正方形,则原来图形的形状是( )(答:A)(2)已知正ABC ∆的边长为a ,那么ABC ∆的平面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_____2) 3、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1)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四边上的中点,则直线EG 和FH 的位置关系_____(答:相交);(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异面直线是指空间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线;②两异面直线b a ,,如果a 平行于平面α,那么b 不平行平面α;③两异面直线b a ,,如果⊥a 平面α,那么b 不垂直于平面α;④两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不可能是两条平行直线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答:①③)4、异面直线的判定:(1)“a、b为异面直线”是指:①a∩b=Φ,但a不平行于b;②a⊂面α,b⊂面β且a ∩b =Φ;③a⊂面α,b⊂面β且α∩β=Φ;④a⊂面α,b ⊄面α ;⑤不存在平面α,能使a⊂面α且b⊂面α成立。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答:①⑤);(2)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设BC+AD=2a ,则MN 与a 的大小关系是_____(答:MN<a );(3)若E 、F 、G 、H 顺次为空间四边形ABCD 四条边AB 、BC 、CD 、DA 的中点,且EG=3,FH=4,则AC 2+BD 2= _____(答:50);(4)如果a、b是异面直线,P 是不在a、b上的任意一点,下列四个结论:①过点P 一定可以作直线l 与a、b都相交; ②过点P 一定可以作直线l 与a、b都垂直;③过点P 一定可以作平面α与a、b都平行; ④过点P 一定可以作直线l 与a、b都平行。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答:②);(5)如果两条异面直线称作一对,那么正方体的十二条棱中异面直线的对数为_____(答:24);(6)已知平面,//,,,a c c A a b b a 且平面βαβα⊂=⋂⊂=⋂求证:b 、c 是异面直线.5、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求法:(1)正四棱锥ABCD P -的所有棱长相等,E 是PC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BE 与PA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答:33);(2)在正方体AC 1中,M 是侧棱DD 1的中点,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P 是棱A 1B 1上的一点,则OP 与AM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____(答:90°);(3)已知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50°,P 为空间一点,则过P 且与a 、b 所成的角都是30°的直线有且仅有____条(答:2);(4)若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3π,且直线c a ⊥,则异面直线,b c 所成角的范围是____(答:[,]62ππ); 6、异面直线的距离的概念:(1)ABCD 是矩形,沿对角线AC 把ΔADC 折起,使AD ⊥BC ,求证:BD 是异面直线AD 与BC 的公垂线;(2)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F 是异面直线AC 与A 1D 的公垂线,则由正方体的八个顶点所连接的直线中,与EF 平行的直线有____条(答:1); 7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直线a 平行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b , 则 a // α B、若直线a 垂直于平面α的斜线b 在平面α内的射影,则a ⊥b C、若直线a 垂直于平面α,直线b 是平面α的斜线,则a 与b 是异面直线 D、若一个棱锥的所有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且所有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也相等,则它一定是正棱锥(答:D );(2)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点P 在侧面BCC 1B 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保持AP ⊥BD 1,则动点P 的轨迹是___________(答:线段B 1C )。

10、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1)α、β表示平面,a 、b 表示直线,则a ∥α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α⊥β,a ⊥β B 、α∩β=b ,且a ∥b C 、a ∥b 且b ∥α D 、α∥β且a ⊂β(答:D );(2)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点N 在BD 上,点M 在B 1C 上,且CM=DN ,求证:MN ∥面AA 1B 1B 。

1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1)如果命题“若y y x ,⊥∥z ,则z x ⊥”不成立,那么字母x 、y 、z 在空间所表示的几何图形一定是_____(答:x 、y 是直线,z 是平面);(2)已知a ,b ,c 是直线,α、β是平面,下列条件中能得出直线a ⊥平面α的是 A 、a ⊥b ,a⊥c其中b⊂α,c⊂α B 、a ⊥b ,b∥α C 、α⊥β,a∥β D 、a∥b,b⊥α(答:D );(3)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的一点,AD ⊥面ABC ,AE ⊥BD 于E ,AF ⊥CD 于F ,求证:BD ⊥平面AEF 。

难点3 运用向量法解题平面向量是新教材改革增加的内容之一,近几年的全国使用新教材的高考试题逐渐加大了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力度,本节内容主要是帮助考生运用向量法来分析,解决一些相关问题.●难点磁场(★★★★★)三角形ABC 中,A (5,-1)、B (-1,7)、C (1,2),求:(1)BC 边上的中线 AM 的长;(2)∠CAB 的平分线AD 的长;(3)cos ABC 的值.●案例探究[例1]如图,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菱形,且∠C 1CB =∠C 1CD =∠BCD .(1)求证:C 1C ⊥BD .(2)当1CC CD 的值为多少时,能使A 1C ⊥平面C 1BD ?请给出证明.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应用向量法解决向量垂直,夹角等问题以及对立体几何图形的解读能力.知识依托: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以向量来论证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这就使几何问题代数化,使繁琐的论证变得简单.错解分析:本题难点是考生理不清题目中的线面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相互转化,再就是要清楚已知条件中提供的角与向量夹角的区别与联系.技巧与方法:利用a ⊥b ⇔a ·b =0来证明两直线垂直,只要证明两直线对应的向量的数量积为零即可.(1)证明:设=a , =b ,1CC =c ,依题意,|a |=|b |,、、 1CC 中两两所成夹角为θ,于是-==a -b ,CC ⋅1=c (a -b )=c ·a -c ·b =|c |·|a |cos θ-|c |·|b |cos θ=0,∴C 1C ⊥BD .(2)解:若使A 1C ⊥平面C 1BD ,只须证A 1C ⊥BD ,A 1C ⊥DC 1, 由)()(1111CC AA C -⋅+=⋅=(a +b +c )·(a -c )=|a |2+a ·b -b ·c -|c |2=|a |2-|c |2+|b |·|a |cos θ-|b |·|c |·cos θ=0,得 当|a |=|c |时,A 1C ⊥DC 1,同理可证当|a |=|c |时,A 1C ⊥BD ,∴1CC CD =1时,A 1C ⊥平面C 1BD .[例2]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底面△ABC 中,CA =CB =1,∠BCA =90°,AA 1=2,M 、N 分别是A 1B 1、A 1A 的中点.(1)求的长;(2)求cos<11,CB BA >的值;(3)求证:A 1B ⊥C 1M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向量法中的坐标运算的方法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属 ★★★★级题目.知识依托: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进而找到点的坐标和求出向量的坐标.错解分析:本题的难点是建系后,考生不能正确找到点的坐标.技巧与方法:可以先找到底面坐标面xOy 内的A 、B 、C 点坐标,然后利用向量的模及方向来找出其他的点的坐标.(1)解:如图,以C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依题意得:B (0,1,0),N (1,0,1)∴||=3)01()10()01(222=-+-+-.(2)解:依题意得:A 1(1,0,2),C (0,0,0),B 1(0,1,2). ∴1BA =1),2,1,1(CB -=(0,1,2)11CB BA ⋅=1×0+(-1)×1+2×2=3 |1BA |=6)02()10()01(222=-+-+-5)02()01()00(||2221=-+-+-=CB.1030563||||,cos 111111=⋅=⋅>=<∴CB BC CB BA (3)证明:依题意得:C 1(0,0,2),M (2,21,21) )2,1,1(),0,21,21(11--==A C ∴,,00)2(21121)1(1111C A C A ⊥∴=⨯-+⨯+⨯-=⋅ ∴A 1B ⊥C 1M .●锦囊妙计1.解决关于向量问题时,一要善于运用向量的平移、伸缩、合成、分解等变换,正确地进行向量的各种运算,加深对向量的本质的认识.二是向量的坐标运算体现了数与形互相转化和密切结合的思想.2.向量的数量积常用于有关向量相等,两向量垂直、射影、夹角等问题中.常用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来证明向量的垂直和平行问题;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和距离公式求解空间两条直线的夹角和两点间距离的问题.3.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一般可按以下过程进行思考:(1)要解决的问题可用什么向量知识来解决?需要用到哪些向量?(2)所需要的向量是否已知?若未知,是否可用已知条件转化成的向量直接表示?(3)所需要的向量若不能直接用已知条件转化成的向量表示,则它们分别最易用哪个未知向量表示?这些未知向量与由已知条件转化的向量有何关系?(4)怎样对已经表示出来的所需向量进行运算,才能得到需要的结论?●歼灭难点训练一、选择题1.(★★★★)设A 、B 、C 、D 四点坐标依次是(-1,0),(0,2),(4,3),(3,1),则四边形ABCD 为( )A.正方形B.矩形C.菱形D.平行四边形2.(★★★★)已知△ABC 中, =a ,=b ,a ·b <0,S △ABC =415,|a |=3,|b |=5,则a 与b 的夹角是( )A.30°B.-150°C.150°D.30°或150°二、填空题3.(★★★★★)将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2x -5的图象只有一个公共点(3,1),则向量a =_________.4.(★★★★)等腰△ABC 和等腰Rt △ABD 有公共的底边AB ,它们所在的平面成60°角,若AB =16 cm,AC =17 cm,则CD =_________.三、解答题5.(★★★★★)如图,在△ABC 中,设=a , =b , =c ,=λa ,(0<λ<1), =μb (0<μ<1),试用向量a ,b 表示c .6.(★★★★)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2a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写出A 、B 、A 1、C 1的坐标;(2)求AC 1与侧面ABB 1A 1所成的角.7.(★★★★★)已知两点M (-1,0),N (1,0),且点P 使⋅⋅⋅,,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1)点P 的轨迹是什么曲线?(2)若点P 坐标为(x 0,y 0),Q 为与的夹角,求tan θ.8.(★★★★★)已知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的 中点.(1)用向量法证明E 、F 、G 、H 四点共面;(2)用向量法证明:BD ∥平面EFGH ;(3)设M 是EG 和FH 的交点,求证:对空间任一点O ,有)(41+++=.参考答案难点磁场解:(1)点M 的坐标为x M =)29,0(,29227;0211M y M ∴=+==+- .2221)291()05(||22=--+-=∴ 5)21()15(||,10)71()15(||)2(2222=--+-==--++=AC ABD 点分的比为2.∴x D =31121227,3121121=+⨯+==+⨯+-D y .2314)3111()315(||22=--+-= (3)∠ABC 是与的夹角,而=(6,8),=(2,-5).1452629291052)5(2)8(6)5()8(26||||cos 2222==-+⋅-+-⨯-+⨯=⋅=∴BC BA ABC 歼灭难点训练一、1.解析: =(1,2), =(1,2),∴=,∴∥,又线段AB 与线段DC 无公共点,∴AB ∥DC 且|AB |=|DC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又||=5, =(5,3),||=34,∴||≠|},∴ ABCD 不是菱形,更不是正方形;又=(4,1),∴1·4+2·1=6≠0,∴不垂直于,∴ABCD 也不是矩形,故选D.答案:D2.解析:∵21415=·3·5sin α得sin α=21,则α=30°或α=150°. 又∵a ·b <0,∴α=150°.答案:C二、3.(2,0) 4.13 cm三、5.解:∵与共线,∴=m =m (-)=m (μb -a ), ∴=+=a +m (μb -a )=(1-m )a +m μb ① 又与共线,∴=n =n (-)=n (λa -b ), ∴=+=b +n (λa -b )=n λa +(1-n )b②由①②,得(1-m )a +μm b =λn a +(1-n )b .∵a 与b 不共线,∴⎩⎨⎧=-+=-+⎩⎨⎧-==-010111m n m n n m a m μλμλ即 ③ 解方程组③得:m =λμμλμλ--=--11,11n 代入①式得c =(1-m )a +m μb =πμ-11[λ(1-μ)a +μ(1-λ)b ].6.解:(1)以点A 为坐标原点O ,以AB 所在直线为Oy 轴,以AA 1所在直线为Oz 轴,以经过原点且与平面ABB 1A 1垂直的直线为Ox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A (0,0,0),B (0,a ,0),A 1(0,0,2a ),C 1(-,2,23a a 2a ).(2)取A 1B 1的中点M ,于是有M (0,2,2a a ),连AM ,MC 1,有1MC =(-23a ,0,0), 且=(0,a ,0),1AA =(0,02a ) 由于1MC ·=0,1MC ·1AA =0,所以M C 1⊥面ABB 1A 1,∴AC 1与AM 所成的角就是AC 1与侧面ABB 1A 1所成的角. ∵1AC =),2,2,0(),2,2,23(a a a a a =- a a a AC 49240221=++=⋅∴ a a a a a a a AC 2324||,324143||22221=+==++=而 2323349,cos 21=⨯>=<∴a a a AC 所以AC 与1所成的角,即AC 1与侧面ABB 1A 1所成的角为30°.7.解:(1)设P (x ,y ),由M (-1,0),N (1,0)得, =-=(-1-x ,-y ),-= =(1-x ,-y ), =-=(2,0),∴·=2(1+x ), ·=x 2+y 2-1,⋅ =2(1-x ).于是,⋅⋅⋅,,是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等价于⎩⎨⎧>=+⎪⎩⎪⎨⎧<+---++=-+03 0)1(2)1(2)]1(2)1(2[211222x y x x x x x y x 即 所以,点P 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3为半径的右半圆.(2)点P 的坐标为(x 0,y 0),30,1cos 21,3041||cos 42)24)(24()1()1(||||,21020200020202022020πθθθ<≤≤<∴≤<-=⋅=∴-=-+=+-⋅++=⋅=-+=⋅x x PN PM x x x y x y x y x||3cos sin tan ,411cos 1sin 020202y x x =-==∴--=-=∴θθθθθ 8.证明:(1)连结BG ,则+=++=++=+=)(21 由共面向量定理的推论知:E 、F 、G 、H 四点共面,(其中21=) (2)因为21)(212121=-=-=-=. 所以EH ∥BD ,又EH ⊂面EFGH ,BD ⊄面EFGH所以BD ∥平面EFGH .(3)连OM ,OA ,OB ,OC ,OD ,OE ,OG由(2)知21=,同理21=,所以=,EH FG ,所以EG 、FH 交于一点M 且被M 平分,所以).(41)](21[21)](21[21212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