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课件(1.)
《逻辑学》全套PPT课件
![《逻辑学》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3d15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3.png)
03
判断与推理
判断的种类与性质
简单判断
01
指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如“S是P”或“S不是P”。
复合判断
02
指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如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
。
判断的性质
03
包括真假值、模态(必然、可能等)、量(全称、特称等)。
推理的形式与规则
推理形式
指推理的结构或模式,如三段论、假言推理、归纳推理等。
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
在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往往交替使用, 相互补充。
归纳与演绎的互补性
归纳长于创新,演绎长于论证,二者相互补 充,共同推动认识的发展。
06
现代逻辑学的发展与前沿问题
数理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弗雷格与数理逻辑的产生
弗雷格对逻辑学的贡献,以及他对数理逻辑 产生的影响。
罗素与怀特海的《数学原理》
03
影响推理可靠性与有效性的因素
包括前提的真实性、推理形式的正确性、逻辑规则的遵守情况等。为了
提高推理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需要确保前提真实、形式正确,并严格遵
守逻辑规则。
04
逻辑规律与逻辑谬误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随意变 更。
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为 真,其中必有一假。
根据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来估计其概 率,进而预测未来事件的结果。
类比法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 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 相似的结论。
演绎逻辑的方法与应用
三段论
由包含三个不同概念的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的推理形式。
假言推理
逻辑课件第一章概念
![逻辑课件第一章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18bd55f4ba0d4a7302763a50.png)
五.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一)相容关系
1,同一关系:
2, 从属关系
Sp
sp
ps
3, 交叉关系:
(真包含关系)
(包含于关系)
s
p
(二)不相容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相同。
4,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在我们 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 的矛盾。
5,普通逻辑、数理逻辑和辩Hale Waihona Puke 逻辑是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三 门学科。
6,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也是 劳动者。
7,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子项
划分有以下三种方式:
1.一次划分。 2.连续划分。 3.二分法。
划分要遵守以下规则,否则就是错误的划分。
1.划分后诸子项的外延必须互相排斥,否则就要犯“子项 相容”的逻辑错误,界线不清,没达到划分的目的。
2.每一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根据来进行,否则就要犯“混淆根 据”错误。
3.划分后诸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外延,如子项外延之 和小于母项外延的,就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过狭),子项外延之和大于母项的外延,就犯了“多出 子项”的错误。(过宽)
这里应注意两点:第一,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其构成分 子(即个体)未必具有,而分子具有的属性,其集合体也 不必具有。例如:先进集体。第二,有的语词可以在集合 意义下使用,也可以在一般的分别的意义下使用。
(三)正概念与负概念 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些属性的概念(肯定概念)例 如:金属、动物、理性。
逻辑学课件
![逻辑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67f1e16137ee06eff9188a.png)
逻辑学笔记第一章引论一、什么是逻辑(一)“逻辑”一词的由来及现代意义1、由来:“逻辑”一词是由英文Logic音译过来的,它导源于希腊文逻各斯,原意是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古代西方学者用“逻辑”来指称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
我国古代和近代学者曾用“形名之学”、“名学”、“辩学”、“名理”、“理则学”、“论理学”等表示“逻辑”,严复首次把“Logic”译为“逻辑”,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通用“逻辑”这一译名。
2、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1)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要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2)把侵略说成是“友谊”,这是地地道道的强盗逻辑。
(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3)说话写文章要讲逻辑。
(指人们思维的规律、规则)(4)为了搞好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决策,学点逻辑是十分必要的。
(指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学问,即逻辑学)(二)逻辑的定义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
具有直观性和表面性的特点。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它的内部联系。
理性认识也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
2、思维及其基本特征思维简单地说就是理性认识,就是人脑间接地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
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间接性、概括性以及与语言的有机联系。
(1)思维的间接性就在于它能够认识知觉所不能提供的东西,或知觉尚未提供的东西,它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事物作出新的判断。
例如:(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一声短笛斜阳外,知有渔舟泊柳阴。
(陆游)(B)管仲、隰(xi)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逻辑学课程课件)第一章绪论
![(逻辑学课程课件)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4f1a500d524de518974b7daa.png)
一、形式逻辑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辅助工具
资料:形式逻辑的作用———从未知到已知的方法
二、形式逻辑是论证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必要工具
例如:有一份关于重大责任事故案的判决中写道:“李XX在这次事故中 不负责任”。
还有一份判决书中:“由于被告王XX长期与流氓鬼混,经常旷工,致使 该厂连续3个多月没有完成生产任务。”
第二节 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
逻 辑
形式逻辑
归纳逻辑 演绎逻辑
传统的演绎逻辑 现代的演绎逻辑
数理逻辑 内涵逻辑
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是近三百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数理逻辑在它发展的初期,是 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形式逻辑中的某些问题。例如,用数学中原来代表数量的变 项“x”、“y”、“z”来代表概念,用数学中原来代表数量运算的符号“+”“”、“X”来代表概念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由概念构成的判断形式转变为类似数 学的公式。
如,“逻辑性强”,“不合逻 辑”。
(4)逻辑学。
如,“逻辑讲座”。
练习题
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逻辑”一词的含义 1. 帝国主义者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
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 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客观事物的规律) 2. 写文章要讲逻辑。(思维的规律性) 3. 在某些人看来,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奇怪的逻辑。(特殊的理论、观点) 4. 关于思维过程本身有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逻辑学) 5. 干部要学点逻辑与文法。(逻辑学)
(1)三种基本思维形式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式
(2)四种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 律)的内容和逻辑要求;
《认识逻辑》优质课件1(第1课时)
![《认识逻辑》优质课件1(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0affc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3.png)
1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学习目标
2
3
印发资料,初步感知
课外延伸,学习探究
4
5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准确、严密、清 晰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2.掌握辨析概念和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印发资料,初步感知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一般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属性 概念
本质属性
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 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 他对象的属性
非本质属性 内涵 外延
对该对象不具有决定 意义的属性 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 属性的反映
概念对思维对象范围 的反映
内涵和外延是概 念的两个逻辑特 征,二者是相互
依存的。
印发资料,初步感知
(一)理解概念的特点
1.思考各学科的概念和定义。 2.思考概念所包含哪些具体的对象,并给概念下个定义。
明确: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一般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属性包括本质属 性和非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 他对象的属性;所谓非本质属性,是对该对象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思 维对象范围的反映。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③请把门关上!
③祈使句,它表达一种要求、愿望。
④啊!我亲爱的祖国。 ④感叹句,它只是抒发情感。
这几类语句都没有直接描述事物,也就无所 谓真假,因此它们不表达命题。
(2)思考:这些句子哪些是命题?
《逻辑学教程》课件第一章 绪论
![《逻辑学教程》课件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01a952a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6.png)
第一章 绪论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古希腊的斯多噶学派着重研究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推理形式,提出不 同类型推理的规则和逻辑公式,充实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的内容。
欧洲中世纪,西班牙彼得的《逻辑大全》对一些逻辑问题进行新的探讨,研究了语义悖论及其解决方法等。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培根的主要著作是《新工具》。在这部著作中, 培根批评了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陈述了“三表法”和“排除法”。 18世纪到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首次使用“形式逻辑”这个名称,他对逻辑的一些看法对后世有一些影响。 此后,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系统阐述了寻求现象间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即契合法、差 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即“穆勒五法”,它丰富了传统逻辑的内容。 逻辑学的思维方式对西方科学和民主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现代逻辑的兴起和发展 有的学者把“现代逻辑”称为“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现代逻辑主要运用人工语言,即符号语言建立形式系统。 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的思想。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建立“逻辑代数”,把 莱布尼兹的逻辑思想变成了现实,成为数理逻辑的早期形式。20世纪初,罗素和怀德海建立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使数理逻 辑进一步系统和完善。本世纪30年代初,歌德尔证明的两条不完全性定理标志着数理逻辑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40年代以来, 数理逻辑得到迅速发展,其一是集合论、证明论、递归论和模型论应运而生并得到发展;其二是二值外延逻辑向非二值或非外
第一章 绪论
延逻辑发展,出现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多值逻辑、相干逻辑、模糊逻辑等。 在数理逻辑得到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的理论和体系开始建立起来。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研究人类辩证思维的形式和规
逻辑学课件(完整)
![逻辑学课件(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1782b5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a.png)
逻辑学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逻辑学: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
推理:从已知事实推出未知事实的过 程
论证:通过推理来支持或反驳某个观 点的过程
逻辑连接词:用于连接命题或 语句的词语如“如果……那 么……”、“因为……所 以……”等
非:表示否定一个 命题
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通过逻辑连接词组合而成的命题
真值表:表示复合命题在不同情况下的真值情况
逻辑连接词:包括"与"、"或"、"非"等
真值表示例:如"p与q"的真值表当p和q均为真时p与q为真;当p和q均为假时p与q为假;其他 情况下p与q为假。
命题逻辑的基本推理规则
推理规则的正确性和可废止性
推理规则:逻辑学 中的基本规则用于 判断推理的有效性
正确性:推理规则 必须符合逻辑学的 基本原理和规律
可废止性:在某些 情况下推理规则可 以被废止例如在特 殊情况下或者当新 的逻辑规则出现时
推理规则的应用: 在逻辑学中推理规 则被广泛应用于各 种推理和论证中如 演绎推理、归纳推 理等
归纳推理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归纳推理的定 义:从特殊到 一般的推理过
程
归纳推理的有 效性:通过观 察和实验得出 结论但可能存
在例外
归纳推理的正 确性:需要满 足一定的条件 如样本的代表 性、实验的可
重复性等
归纳推理的应 用:在科学研 究、日常生活 等领域广泛应
用
归纳推理的应用领域和实例
商业领域:用于市场分析、 预测市场趋势
逻辑学课件 1.概念的划分
![逻辑学课件 1.概念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bb3a54a40029bd64783e2ceb.png)
• 一、划分的定义 • 1.划分是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分为若干个小类,来揭示这个概念外延 的逻辑方法。 • 举例:人可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 少年儿童和婴儿。 • 2.划分的组成: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 划分的标准(也称划分的依据)。划分 的母项必须是普遍概念,不能是单独概 念。
概念的划分
• ②分类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在新的分 类没有产生以前,原来的分类都起作用; 划分则有临时性,当某一项事情达到目 的后,划分往往不再起作用。
概念的划分
• 二、划分的方法 • 1.划分的方法:一次划分、连续划分 • (1)一次划分:就是根据划分标准把母项的外延一次 划分完毕,这种划分只有母项和子项两层。 • 例如:以生产方式为根据,将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 共产主义社会。 • 二分法是一次划分的特殊方式。二分法是根据被划分的 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将母项划分为两个互相矛盾的 子项的划分方法。 • 例如:按战争是否具有正义性,把它划分为正义战争 和非正义战争。
概念的划分
• 3.划分后的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 • 违反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 子项相容:如我班的同学有来自北方的、南方 的、浙江的,还有杭州的。 • 4.划分的层次必须清楚 • 违反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 层次不清:如我国的刑罚可分为主刑、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 越级划分:如我国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 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概念的划分
• 3.划分与分解不同: • ①划分是根据概念的属种关系,把一个大类 (属)分成许多小类(种);分解是把一个整 体事物分成各个组成部分。 • ②划分后的种概念具有属概念的属性;分解 后组成部分不具有整体事物的属性。 • ③划分后的子项可以用母项的名称去指称, 而分解后的部分则不能用整体的名称去指称。 • 举例:A 人分为男人与女人。B 人分为手、 脚、头、胸、腹、腰等。
逻辑学全部ppt课件
![逻辑学全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b51c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4.png)
逻辑学全部ppt课件CONTENTS •逻辑学概述•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初步•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逻辑谬误与批判性思维逻辑学概述01逻辑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逻辑学的定义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旨在分析、评估和改进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
研究对象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概念、命题、推理、论证等思维形式和规律。
起源于古希腊,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等,主要研究三段论等演绎推理方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数理逻辑得到快速发展,代表人物有弗雷格、罗素等,将数学方法应用于逻辑学研究。
随着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逻辑学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多个分支学科。
古典逻辑学近现代逻辑学当代逻辑学逻辑学的发展历程03辩证思维方法在分析和评估论证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来揭示论证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01形式化方法通过符号和公式来表示概念、命题和推理,运用形式化系统进行推导和证明。
02语义分析方法研究语言表达式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分析表达式的意义和真值条件。
逻辑学的研究方法形式逻辑02概念与范畴概念的定义与分类解释概念的含义,探讨概念的种类及其之间的关系。
范畴的划分与特性阐述范畴的概念,分析范畴的划分标准及其特性。
概念与范畴的关系探讨概念与范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们在逻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判断与推理判断的构成与种类分析判断的基本要素,介绍判断的种类及其逻辑特征。
推理的形式与规则阐述推理的含义,探讨推理的形式和规则,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等。
判断与推理的关系探讨判断与推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们在逻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形式化方法形式化语言与符号系统介绍形式化语言的概念,阐述符号系统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形式化证明与演算探讨形式化证明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自然演绎、公理化方法等,以及形式化演算的基本规则和步骤。
形式化方法的应用阐述形式化方法在逻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及其意义。
辩证逻辑03整体性辩证思维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逻辑学1ppt课件
![逻辑学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82f4f7ccbff121dd3683f2.png)
* 这些动物真的具备思维吗?
这些优秀的动物并不具备思维的本领。
判断依据:一、没有语言的参与和利用;
二、没有主观意识的参与和创造性的特征;
三、没有传达表述感受和对向同类进行帮助的可能;
迄今为止,只有人类具备思维的特征,也是人类最独特的本 领。尽管从生理机能上说,人类与动物相比,并没有什么明显 的优越性。但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屹立于万物之首,这 种独特的力量就是理性。正是思想和理性,才使人类成为万物 之灵长,宇宙之精华。
二、思维的起源与发展
(一)思维的起源
人和动物在相同的进化背景下,完成进化过程,为何却
能脱颖而出,发展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给人们描绘了一幅生物世界发展
变化的途径和图景,但并未就思维的具体发展图景给出令人信
服的说法。
目前认同的说法是:人的思维发展过程是在动物的感觉知 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最低等的动物的刺激感应性到脊椎动 物的感觉知觉再到高级动物的萌芽意识状态,这些都为人类思 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大脑的两个半球在心理机能方面的作用相差极大。大多数情 况下,左半球控制高级语言机能、复杂的时间关系、几乎所 有右手和三分之二左撇子的高级计算和逻辑思想;右脑则管 理视觉空间,音乐、艺术、简单算术,以及形象思维、直觉 思维。
一、形象思维——想象
形象思维方法实际上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出现的想象及在此基础 上进行联想而构成的。形象思维更多地来自于人们的想象。
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
2、形象(直感)思维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对事物的表象进行取舍时形成的、以反
映事物的形象特征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思维方式。
逻辑学课件课件优秀公开课
![逻辑学课件课件优秀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1d482c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c.png)
2024/1/25
25
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问题
人工智能与逻辑
探讨人工智能中的逻辑方法和技术应用,如知识 表示、推理机制等。
程序设计与逻辑
分析程序设计中的逻辑结构和思维方法,如算法 设计、程序验证等。
数据库与逻辑
研究数据库设计中的逻辑理论和技术,如关系数 据库、数据完整性等。
现代逻辑学
现代逻辑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取 得了重大突破,数理逻辑的产生使 得逻辑学的研究更加精确和严密。
5
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01
哲学
逻辑学与哲学密切相关,哲学为逻辑学提供思想基础和方法论指导,而
逻辑学则为哲学研究提供分析工具。
02
数学
数理逻辑的产生使得数学与逻辑学紧密相连,数学为逻辑学提供了严密
2024/1/25
论证的构成与评估
阐述论证的组成部分,探 讨论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评估标准。
推理与论证的关系
分析推理与论证之间的联 系,探讨二者在逻辑学中 的地位和作用。
9
形式化方法及其应用
形式化方法概述
介绍形式化方法的基本思想,阐述其 在逻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
形式化方法的种类
形式化方法的应用案例
的形式化方法,而逻辑学则为数学证明提供了有效的推理工具。
2024/1/25
03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方法都来源于逻辑学,如计算机程序设计中
的算法、数据结构等都与逻辑学密切相关。同时,计算机科学也为逻辑
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6
02 形式逻辑
2024/1/25
《逻辑学》全部课件第1-11章
![《逻辑学》全部课件第1-11章](https://img.taocdn.com/s3/m/9116e26769eae009581bec3e.png)
⑤ 指称一种哲学理论 例如: 列宁曾说:“逻辑不是关于思维的外在形式的 学说,而是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对它的认 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 再如: 列宁还说:“逻辑是关于认识的理论、关于真 理的理论。” 又如: 一些哲学著作中说的“黑格尔的逻辑学说”、 “康德的先验逻辑”等。
现代汉语中“逻辑”的含义: ▲ ① 指客观事物的规律 ② 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③ 指某种特殊的观点、方法 ④ 指一门学科,即逻辑学 ⑤ 指称一种哲学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逻辑学的对象和性质 一、逻辑概念与逻辑学科 1.逻辑概念: 英语logic的音译,来源于古希腊语logos,有 “思维”、“言辞”、“理性”、“秩序”、 “规律”等含义。 现代汉语的含义有: ① 指客观事物的规律
例如: 森林的滥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 了洪水的爆发,这是合乎逻辑的。 再如: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 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又如: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
(2)什么是思维形态 概念、命题(判断)和推理,就是三种基本的 思维形态。
现代逻辑所说的“词项”(term)、“命题” (proposition)和“推论”(argument)分别 对应于传统逻辑所说的“概念”(concept)、 “判断”(judgment)和“推理” (inference)。现代逻辑之所以要做这样的改 变,是为了突显逻辑学的语言学性质,从而削弱 传统逻辑所包含的过多的心理学成分。另一方面, 逻辑学也不是语言学,而是介于心理学和语言学 之间的一门学科。相应地,“词项”介于“概念” 和“语词”(word)之间,“命题”介于“判 断”和“语句”(sentence)之间,“推论”介 于“推理”和“句群”(sentence group)之间。
科学逻辑学第1章-科学问题PPT课件
![科学逻辑学第1章-科学问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c66c9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9.png)
科学问题的来源与产生
科学问题的来源广泛,可以来自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 领域等各个方面。例如,自然界中的新奇现象、人类社会 中的技术难题、思维领域中的逻辑悖论等都可以成为科学 问题。
科学问题的产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好奇心、观 察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等。科学家通过对世界的观察 和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和推理来解答问 题,推动科学的发展。
实验策略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 某些变量,以揭示研究对象之间 的因果关系和规律。
归纳与演绎策略
归纳策略
从个别事实出发,通过概括、总结, 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或规律。
演绎策略
根据已知的一般性原理或规律,推导 出个别或具体的结论或预测。
假设与推理策略
假设策略
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提出假设或假说,然后通过进一步观察和实验进行验证。
方案。
解决方案实施
验证结果分析
将选择的解决方案付诸 实践,进行实验验证。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解释和总结,检验解决 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5
科学问题的解决评价
问题解决的正确性评价
答案是否符合事实
判断答案是否与已知事实相符, 是否具有客观性。
推理是否严密
评估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的推理 是否合乎逻辑,无矛盾或漏洞。
科学问题的分类
按照问题的性质,科学问题可以分为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 题。描述性问题主要关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而解释 性问题则关注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进行探究和解释。
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科学问题可以分为简单问题和复杂问 题。简单问题通常可以通过单一实验或观察得到解答,而复 杂问题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推理才能得到解答。
科学逻辑学第1章-科学问
北大逻辑学课件 (1)
![北大逻辑学课件 (1)](https://img.taocdn.com/s3/m/8b2e76e1b14e852459fb5734.png)
基础性
工具性
规范性
2019年4月24日星期三
12
逻辑学的作用
1、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认知自学能力
①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是现代社会对人们提出 的共同要求,而逻辑思维能力直接决定认知自学能力。 ②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表征之一是运用符号尤其是人工语 言的能力。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能培养和提高对人工语 言的运用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③逻辑学提供人们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正确性的知识。
用
2019年4月24日星期三
15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逻辑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逻辑学的研究方法
形式化的方法 逻辑学的 研究方法 非形式化的方法 公理化方法 自然演绎方法
2019年4月24日星期三
17
逻辑学的学习方法
1、明确逻辑学的对象,树立形式化观念。 2、把握逻辑学的脉络,突出学习的重点。 3、根据逻辑学的特点,注重方法的学习。 4、认识逻辑学的性质,理论联系实际。
2019年4月24日星期三
21
传统逻辑的发展——西方逻辑学早期状况
英国哲学家培根系统地总结和 研究了实验科学方法,奠定了归 纳逻辑的基础并使之蓬勃发展。 其著作《新工具》主要内容:
•1、提出了整理、分析、比较等科学归 纳的“三表法” : “本质和具有表” 、 “差异表” 、“程度表”或“比较表”。 •2、提出了确定现象因果联系的方法, 初步建立了归纳推理的理论体系。
4、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思维素质
思维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逻辑学作为思维科学,专门 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规律,研究认识事物的简单的逻辑方 法,尤其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理论、规律与方法。学习逻辑 学,人们可以使思维得到规范,使思维更加敏捷,思维素质 大大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推理的省略形式:本来是“A和B一起推出C”,由于B属于 (或以为属于)共同的背景知识,故被省略。
例8: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去拜访他的姨妈。他已经三年 多的时间没有去那里了。当他喝了姨妈给他泡的咖啡后,说 咖啡尝起来有点变味。他姨妈说:“怎么会呢?你知道,我 们自己是很少喝咖啡的,这咖啡还是你上次来的时候喝过的” 例9:伽利略“木星有四颗卫星”。
4,推理(论证)的种类:
推理通常分为两种基本方法: 演绎和归纳。
例6:
所有人都是要死的
所有非典病毒的感染都是致命的
苏格拉底是人,
A感染的是非典病毒。
——————————— —————————————
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所以,A的感染是致命的。
从推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如果它的前提为真, 结论会如何?凭借你已经具备的推理能力能够判定:如果这些 前提是真的,结论也必然是真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的这种 牢固的逻辑关系叫演绎关系,以这种关系为特点的推理称为演 绎推理。
例5:林肯的反驳
3,推理和论证的关系: 论证是诉诸推理的说理方式,推理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前提(命 题)得出另一个命题(结论)的思维过程。
(1) 论证的基本问题:如何确立结论的真实性或可信性? 推理的基本问题:结论是如何根据前提得出的?是必然
地得出?还是或然地得出?
(2)回答结论的基本问题需要依赖两方面的条件: a. 必须断定前提为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假的理由不能对任何结论的
从推理的角度看,我们不问这些推理的前提本身是不是真实 的,如:所有“非典”病毒的感染都是致命的吗?几乎所有 “非典”病毒的感染都是致命的吗?A真的感染上“非典” 病毒了吗?推理所关注的目标是前提或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的强弱,所断定的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关系,或者有或 然关系。为此,推理只是假定而不是断定前提为真,论证则 必须断定前提为真。这是推理和论证的主要区别。
关于教材
❖ 易中天总结出“中国逻辑”的特点:一、问态度,不问事 实。二,问动机,不问是非。三,问亲疏,不问道理。易 中天还说,最喜欢讲“中国逻辑”的,主要有三种人:一 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把水搅混。这种人,称之 为“乌贼”;第二种是“疯狗”,逮谁咬谁;第三就是“ 脑残”,人数最多。乌贼是使坏的,疯狗是咬人的,脑残 是起哄的。共同特点是,不讲事实,不问是非,不懂道理 。
例7: 绝大多数演艺人员性格外向 大卫是一名演艺人员, ——————————— 所以,大卫性格外向。
几乎所有非典病毒的感染都是致命的 A感染的是非典病毒 ——————————————。 所以,A的感染是致命的。
这两个推理与上两个有本质不同。它的前提不能完全保证它 的结论,前提对结论的支持是有限的,所以,如果前提为真, 我们只能断定结论很有可能真。然而,如果我们接受它的前提 ,接着又坚持认为:“A的感染不是致命的”,那将是极端无 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的这种强有力的逻辑关系叫做归纳 关系,以这种关系为特点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3)论证与解释的区别: 对论证和解释,我们有时很难作出区分,它们都有同样的结论 和前提指示词。 例10:
5,推理(论证)的认证:
1)区分前提和结论:指示词 一般而言,可以根据一些语言标记去识别推理的前提和结 论。例如,跟在“因为”、“由于”、“假设”、“如果 ”、“鉴于”、“由…推出”、“正如…所表明的”等词 语之后或占据省略号位置的句子是前提,而跟在“因此” 、“所以”、“那么”、“于是”、“由此可见”、“由 此推出”、“这表明”、“这证明”等词语之后的是结论 。
———歇洛克·福尔摩斯
例2:福尔摩斯与华生 例3:“少年天才”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第一章 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
第一节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2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3
逻辑简史
一、“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1、“逻辑”的由来 “逻辑”一词由英文“Logic”音译而来,最早可以追
溯到一个希腊词,即“逻各斯” (logos,其复数形式是 logoi)。原意是言辞、思想、理性、秩序、尺度、规律等。 西方各门科学的词尾“学”字(-logy),均起源于“逻各斯 ”这个词,“逻辑”一词更是从它引申出来的。直到近代 ,才用来表示逻辑学这门学科。 2、“逻辑”的现代含义
❖ “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 27岁的加藤嘉一 新书《中国的逻辑》
什么是逻辑?
这是一个在逻辑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让我们先找逻辑的感 觉,品味一下逻辑。找到一个概念的感觉,有时比记住这个 概念的定义更有意义。 例1:一个小幽默
“一个逻辑学家不需亲眼见到或者听说过大西洋或尼加拉契 布,他能从一滴水上推测出它有可能存在,所以整个生活就 是一条巨大的链条,只要见到其中的一环,整个链条的情况 就可推想出来了。”
真实性或可信性提供保证;
b. 在断定前提为真的条件下,推理在多大程度上保 证了结论的真实性或可信性。
回答推理的基本问题需要依赖两个方面的条件:
a. 只要求假设前提为真而不要求断定前提为真; b. 找出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方法,并对导出结论的 推理过程作出清晰的刻画。
推理是由一论证表达的推断过程,在此词的宽广的意义上, “推理”是可以与“论证”互换使用的。可理解为一组陈述 的集合,其中一个或更多的陈述(前提)被要求为另外一个 陈述(结论)提供支持或者相信的理由。
(1)客观事物的规律 (2)某种理论、观点或主张 (3)思维的规律或规则 (4)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二、逻辑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识 别有效的推理、好的论证与无效的推理、坏的论证的标准,并 教会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 理和论证。
1,什么是推理?
推理是从一个或者一些已知的陈述(命题)得出新陈述(命 题)的思维过程或思维形式,其中已知的陈述(命题)是前 提,得出的新陈述(命题)是结论。 例4:
如果谁想活得明白一点,谁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资讯。谁 都想活得明白一点,所以,谁都必须拥有足够的资讯。
2,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语言形式 ,通常由主张、论据和论证方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