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经济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假设: 1、只有个人才有思想和行为,研究应从个人到家庭、企业和社会; 2、个人不是完全理性; 3、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和利益通常不一致; 4、个人行为受习惯影响而具有惯性; 5、劳动合同是不完全的,雇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选择努力水平的自由。 X 效率理论对新古典厂商理论的批评 1、新古典厂商理论关于企业内部总是有效率的假定是不真实、不正确的; 2、新古典厂商理论把企业当作是单纯由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决定的投入— —产出关系也是不真实的; 3、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产量和价格决定的边际原则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企业 在经营活动中,只要产品价格和成本维持在某个界限内,企业在投入的使用、 产品价格的决定和产出数量的安排等各个方面,通常是按照常规行动的。
第十四章 对新古典厂商理论的挑战
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由马歇尔打造,经过希克斯、张伯伦和琼罗 宾逊的补充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核心就是MR=MC决定利 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20世纪30年代以后,各种非最大化厂商理论的提出, 是对新古典厂商理论的挑战。
一、面临实践的挑战 1、英国经济学家霍尔(K. L. Hall)和希契(C. J. Hitch)在1939年《牛津经济 学文献》上发表的“牛津经济研究组”通过实地调查报告,指出厂商的价格 决定不一定依据MR=MC,而是依据完全成本(完全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 本+可容许的利润)。厂商这样做的理由是,厂商考虑的是长期利润而不是 眼前利润,厂商也不清楚消费者的偏好,无法确定产品的需求曲线。 2、美国莱斯特(R. A. Lester)于1946年3月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 《工资——就业问题上边际分析的缺点》,通过调查指出,企业在决定就业 量时,市场需求远比工资率重要,这与新古典的厂商理论认为的就业量决定 于工人边际生产力和工资率相等的看法不同。
第十五章 瑞典学派 一、瑞典学派的产生和发展(瑞典学派又称北欧学派和斯德哥尔摩学派) 产生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是维克塞尔(Johan Gustav Kunt Wicksell)、卡塞尔(G. Cassel)、达维逊(David Davidson) 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是缪尔达尔(G. Myrdal)、林达尔(E. R. Lindahl)、伦德堡(E. F. Lundberg)、俄林(Bertil G. Ohlin)等人 发展阶段:二战以后至今,代表人物是林德伯克(Assar Lindberck)、弗里 希(Ragnar Frisch) 二、瑞典学派的特点 1、创立货币经济论 2、创立宏观动态分析方法 3、将预期纳入到经济分析,强调预期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4、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5、注重国际经济理论研究
5、企业联合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塞尔特(R. M. Cyert)和马奇(J. G. March) 《经济科学季刊》中“供方垄断理论中的组织要素”(1956)该理论认为,厂商实际 上是不同群体通过各种组织形式结合而成的联合体,其中股东、经理和员工是最重要 的三个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
二、经济福利及其检验标准 经济福利是指与经济生活相关的,能用货币直接或间接地加以衡量的那部分福利。 经济福利 庇古认为,影响经济福利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国民收入总量的大小和国民收入分配的 状况。国民收入越大,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就越大;在国民收入不减少的情况下,把 它越是均等地分配给社会各成员,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
S=Pa/Pb
相对购买力平价: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以各自物价指数比值来确定两国货币比 值,在两国都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新汇率等于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率 之商;
Pat/Pao St=So Pbt/Pbo
5、H—O模型(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赫克歇尔认为:国与国发生贸易的必要条件是贸易商品的成本(含运输) 差异,而成本差异又取决于各国拥有的生产资源(要素禀赋)的相对丰饶 程度。 俄林认为即使各国生产力水平相等,即要素利用效率相同,也会产生供给 价格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各国要素禀赋不同,要素价格不同;另一 方面各种产品生产上所需要的要素比例不同。 商品的国际流动,弥补了生产要素难以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不足,使各国 会得到更多产品,各国的要素价格也会提高。 萨缪尔森进行补充,认为通过以各自丰裕的要素密集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自 由流动,实际上会消除各国因要素禀赋差异而带来的要素价格的差别。 6、林德伯克的社会民主主义经济理论 主张集权与分权是结合;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结合;私有制为基础,实 行部分国有化;经济刺激为主结合行政命令;主张开展竞争;
8 7 6 5 4 3 2 1
种棉
9 8 7 6 5 4 3 2 1
种粮
10 9 8 7 6 5 4 3 2 1
土 地 边 际 社 会 纯 产 值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900亩土地只有用200亩土地放牧,300亩地种棉,400 亩地种粮食,才能使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最大: (8+7)+(9+8+7)+(10+9+8+7)=73 现实生活中,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往往是不等的,庀古认为, 应由国家进行干预,采取税收和补助金政策来解决。 五、庀古学说的意义: 1、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最先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缓 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一套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为政府用政策 手段调控收入分配提供了依据; 2、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最早提出了正负外部性效应的思想以及用税收和补贴的国家
3、效用最大化模型——威廉姆森(O. E. Williamson)《自由支配行为经济学: 厂商理论中的管理目标》(1964)
4、满意化理论——西蒙(Herber A. Simon)1978年获得诺奖,运用有限理性 挑战新古典最大化厂商理论。
科学管理的推进者
甘特和甘特图 1、在科学管理中,注重人的因素管理者不是监工,而是工人的老师和工人工作 的帮助者 2、1903年发明甘特图,通过对生产日期和生产产量做图示来控制生产计划和生 1903年发明甘特图,通过对生产日期和生产产量做图示来控制生产计划和生 产进度 吉尔布雷恩夫妇 1、弗兰克·吉尔布雷恩——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之一 、弗兰克·吉尔布雷恩——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之一 —— 研究从建筑公司开始,对砌砖的动作进行分析,从18个减少到4.5个,清理墙 研究从建筑公司开始,对砌砖的动作进行分析,从18个减少到4.5个,清理墙 的动作从18个减少到2 的动作从18个减少到2个 2、电影摄影技术的引入 3、莉莲·吉尔布雷恩——第一位女心理学家 、莉莲·吉尔布雷恩——第一位女心理学家 管理第一夫人,《管理心理学》 管理第一夫人,《管理心理学》
第三节 希克斯对马歇尔需求理论的修正和补充 一、无差异曲线分析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J. R. Hicks)代表作《价值与资本》(1939),建立了 主观价值理论,把马歇尔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当作出发点,对剑桥学派的传统 学说作了重大修正。 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无差异曲线为分析方法,承袭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 衡的思想。用边际替代率取代了边际效用,进行理论分析。
Л=Лw+аS(λE-λS) Л表示该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Лw表示世界通货膨胀率,λE和λS分别表示开 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劳动率的增长率,一般假定λE>λS再用as
表示非开放经济部门在该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该公式表示一个小国开放经济的通货膨胀率等于世界通货膨胀率加本国开 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劳动生产增长率的差额(用非开放经济部门在 全部经济中的比重来加权)
二、收入—消费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 希克斯不赞成马歇尔只分析价格对需求的影响,认为要求得消费者行为的 正确规律,应该研究消费者收入变化时需求怎样变化。
Y M’ M’’ C Q P P’ P’’ p Y M
M
O
L
L’
L’’ X
O
L 价格——消费曲线
L’
来自百度文库
X
收入—消费曲线 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希克斯对两种效应的深入分析分析,发挥和补充了马歇尔的需求规律
三、X 效率理论 X 效率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是莱本斯坦(Harvey 20 60 Harvey Leibenstein),这一理论中的效率是指由于企业内部成员的动机和行为带来的“组织 效率”。 X 效率理论的任务,是通过作为基本决策单位的个人的行为的考察,来分析和研究 由个人组成的家庭、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
三、主要观点 1、维克塞尔否认了货币中性论,经济分析中必须考虑货币因素; 2、缪尔达尔重视预期因素的分析,批评凯恩斯在《通论》中所采取的比较静 态的、短期的分析方法。 3、EFO模型(小国开放经济模型) 考察的是一个开放经济的较小型国家如何受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引起国 内的通货膨胀,小国开放经济体分为两大部门:开放经济部门(产品进入国 际市场,主要由商品生产部门组成)和非开放经济部门(产品不进入国际市 场,主要由服务性部门和建筑部门组成)
二、面临理论的挑战
1、销售总收益最大化模型——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William J. Baumol)《商业 行为、价值与增长》(1959)
2、增长最大化模型——英国经济学家彭罗斯(E. T. Penrose)《企业增长理论》 (1959)马里斯(R. L. Marris)《经理型资本主义经济理论》(1964)
这种通货膨胀理论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因此采取紧缩财政和货币供 应量或管制工资、物价的收入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是无效的。应该按照消费 物价指数调整工资和收入,使居民实际收入不受或少受通胀的影响。 4、购买力评价理论 卡塞尔认为各国通货的内部购买力之商是确定各国货币间汇率的基础。 绝对购买力平价:不考虑物价变动的条件下,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的商品和 劳务的购买力的比值;
第十三章 马歇尔经济学说的发展与修正
第一节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阿瑟·塞米尔·庇古(A.C.Pigou)是剑桥学派最正统的的继承者和最权威的解释者 代表作品是:《福利经济学》(1920),这部著作充分发挥了马歇尔已经十分重视但 还没有系统发挥的福利思想,正式创建了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福利与收入分配
1、用基数效用论说明在生产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的物品越多,即国民收入越多, 社会福利也就增加得越多。 2、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政府应采用一系列政策,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福 利极大化
四、福利与资源配置 庀古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详细地论述,个人追逐私利的行为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后 果。 提出了“边际私人纯产品”与“边际社会纯产品”两个术语 庀古指出,只有当一国可利用的生产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的最后一个单位给社会 带来相同的纯产值,也就是它们的边际社会纯产值都一样时,才算获得最合理的利 用,产生最大的经济福利。 案例:假设有900亩土地,可用于种粮食、棉花和放牧。 放牧
政策调节私人经济活动以最优化资源配置的主张,从此“庀古税”就成为微观经济 政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从旧福利经济学到新福利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新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与旧福利经济学的区别在 于: 理论上用序数效用论代替基数效用论,方法上用无差异曲线代替对边际效用 的具体计算
新福利经济学可分为两派:一派叫“补偿原则论”,另一派叫“社会福利函 数论” 1、补偿原则论的代表是卡尔多和希克斯等,认为福利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效 率而不是公平的收入分配。他们提出,增加社会福利可以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只要增加的福利在补偿损失者之后还有多余,社会就算增加了福利。 2、社会福利函数论是代表是美国学者A.柏格森(A.Bergson),主要运用社会 福利函数来讨论福利问题。他们认为帕累托的最优状态可以有许多个,即与 每一个收入分配相对应,都有一个最优的资源配置或最大福利,通过建立多 元的社会福利函数,运用烦琐的数学公式,结合无差异曲线,可以证明,通 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找到一条最大社会福利之路。 第二节 张伯伦和琼罗宾逊对马歇尔理论的补充 一、垄断竞争理论 爱德华张伯伦(E. H. Chamberlin,1899—1967)曾长期担任哈佛大学经济系 系主任。代表作《垄断竞争理论》(1933) 指出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都是罕见的,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垄断和竞 争的混合,即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都是张伯伦提出的。
琼罗宾逊(J. Robinson)受马歇尔熏陶也受庀古的影响,提出“不完全竞争 理论”,其特色主要是: 1、特别注重边际收益曲线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基本原理对分析各种 市场结构中厂商均衡的重要性; 2、提出了“买方垄断”,在劳动力市场上买方垄断可能会造成对劳动力的剥 削; 3、对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行为作了开创性研究,揭示了市场分割和 产品在各个市场上的不同需求弹性对实行价格歧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