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战争的资料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的资料 (2)

抗日战争的资料 (2)

抗日战争的资料1. 背景介绍抗日战争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抗日战争,也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它是从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的一场历时近八年的抗战。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正义之战,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斗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一。

2. 战争的起因抗日战争的起因可追溯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动。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列强在争夺中国利益的过程中,日本逐渐崛起,并以侵略中国为其国家建设的手段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行动的开始,随后在1937年马德里事件中,由日本发动了全面战争,这标志着抗日战争的爆发。

3. 战争的进程抗日战争的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的抵抗与局部战争阶段、全面战争的全民抗战阶段和全面反攻的胜利阶段。

初期的抵抗与局部战争阶段这个阶段从1937年至1938年期间,主要是各地的群众和军队进行抵抗,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击战。

其中,有著名的淞沪抗战、台儿庄战役等。

全面战争的全民抗战阶段从1938年到1941年,这个阶段是抗战的全面展开和全国范围内的战争局势形成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政府军队展开了广泛的游击战和正规战。

同时,中国还得到了国际援助,在东北、华北和华中等地形成抗战根据地。

全面反攻的胜利阶段自1941年至1945年,这个阶段是抗战态势逐渐改变、日本队伍逐渐被削弱的时期。

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了一系列的大规模战役,最终于1945年战胜日本侵略者,让中国重新获得了独立和民族尊严。

4. 战争的影响抗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政治影响抗日战争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抵抗日本侵略中的地位和声望,为中国共产党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同时,国民政府也在战争中积累了政治经验,为日后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经济影响抗日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但也促使中国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介绍中国战争的书籍

介绍中国战争的书籍

介绍中国战争的书籍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战争事件,这些战争对中国的发展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您对中国战争历史感兴趣,并希望通过书籍了解更多相关知识,下面是一些值得推荐的中国战争书籍:
1. 《战争与和平的中国史》 - 作者:辛亥革命文化研究会
这本书基于丰富的历史记录,概述了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战争与和平历史。

它涵盖了从战国时期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非常适合对中国历史整体感兴趣的读者。

2. 《中国近现代战争史》 - 作者:雷震
雷震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评论家,他的这本著作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近现代战争的历史。

他详细描述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北洋政府时期的战争等事件,分析了这些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3. 《抗日战场》 - 作者:聂绀弩
这本书以抗日战争为主题,详细描述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过程中的艰辛和英勇斗争。

聂绀弩是中国军事历史学家,他通过大量的研究和采访,呈现了抗日战争中的各种战斗、胜利和牺牲。

4. 《朝鲜战争实录》 - 作者:郭金龙
这本书介绍了中国参与朝鲜战争的历史事实和战争经验。

它记录了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队的对峙和交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详细的了解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和贡献。

这些书籍提供了对中国战争历史的深入解读,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挑战和变革。

无论是对学术研究还是对普通读者来说,这些书籍都是理解中国战争历史的有价值的资料。

关于冀中地道战的资料

关于冀中地道战的资料

关于冀中地道战的资料
冀中地道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于1941年至1945年在华北冀中地区发动的一场抗战游击战争。

以下是关于冀中地道战的一些资料:
1. 战斗地点:冀中地区,包括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份。

2. 战斗时间:1941年至1945年,共计4年时间。

3. 参战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

4. 抗日游击队特点:冀中抗日游击队主要由农民和贫下中农组成,他们熟悉地形,具有丰富的游击战经验和地方联系,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游击袭击和破坏敌人的行动。

5. 战斗方式:抗日游击队采取地道战的战斗方式,利用地道、山洞等地形建立根据地,进行埋伏、突袭、袭击等游击行动,给日本侵略军制造巨大困扰。

6. 地道工程:冀中地区地势复杂,土壤松软,适合修建地道。

抗日游击队利用山、秋、田、堑等地势优势修建了大量地道,供抗日游击队员藏身、居住、作战等。

7. 重要战役:冀中地区爆发了多次重要战役,如平型关战役、晋察冀战役等,抗日游击队在这些战役中频繁与日本侵略军进行激烈交战。

8. 战争结果:冀中地道战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游击战争中取得的重要经验,有效削弱了日本侵略军的战斗力,为后来的战斗打下了基础。

9. 历史评价:冀中地道战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地道战争,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抗日游击队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8年抗战的资料

中国8年抗战的资料

中国8年抗战的资料
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9日)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称之为日中战争、支那事変、日华事変。

是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大陆。

从1931年开始,日本通过一系列局部事变不断蚕食中国领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终於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中国与美国、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日本、德国、义大利三国轴心作战,中日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中国战场成为太平洋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9日,苏联也加入对日作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结束於1945年8月15日,但对於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来源请求]。

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於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争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来源请求],这是中国与日本政府私下主导的局部抗战的开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战之说[来源请求]。

也有观点认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战,如果这样算,抗日战争历时不到4年。

[来源请求]在这段时间里,战争扩大到整个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日本,而中国的抗战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

最后,日本节节败退[来源请求],战争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胜利而结束。

关于长征 的背景资料

关于长征 的背景资料

关于长征的背景资料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

长征的背景资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国共内战背景长征发生在国共内战时期,这场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政府军队之间的斗争。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形成了统一战线,但战争结束后,两党的矛盾逐渐加深,最终演变为全面内战。

二、国民党政府的围剿战略国民党政府采取了围剿战略,意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红军力量。

他们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分割红军势力范围,建立包围圈,以期将红军逐渐消灭。

三、中央红军的困境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下,中央红军陷入了极其困境的境地。

红军受到敌军的严密封锁,被迫转移到贵州、四川等地,但仍然难以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

四、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为了保护红军的生存与发展,中共中央决定进行长征。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等红军主力组成了中央红军。

五、长征的目标与路线长征的目标是突破敌军的封锁,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

红军通过贵州、云南、西藏等地,最终到达陕北的延安。

长征路线全长约12000公里,历时370多天。

六、长征的艰苦与牺牲长征是一次艰苦的行军,红军面临着严寒、饥饿、疾病等困难。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许多战士因为疲劳、伤病或战斗中牺牲。

七、长征的意义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转折点,它展示了共产党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长征的胜利使红军转移至陕北,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组织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八、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积累了宝贵的斗争经验,对于党的建设和军队的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长征也使红军队伍更加凝聚力,加强了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九、长征的历史地位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的体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里程碑。

总结起来,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部队在国共内战时期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

抗日战争的资料

抗日战争的资料

抗日战争的资料引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人民战争,从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起,持续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这场战争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抗日战争的起因、进程和结束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方面,通过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探讨这场战争的重要性。

一、抗日战争的起因抗日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日本在20世纪进行的侵略行动。

自19世纪末开始,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并通过对中国的侵略行动逐渐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七七事变可以算作是抗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它发生在中国东北的盛京(今沈阳),日本军队借口拦截中国军队,实际上却是为了占领中国东北地区的战争打响的开始。

二、抗日战争的进程1. 中国人民所展现的顽强抗战精神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顽强的抗争精神。

尽管中国军队在装备和人数上远不如日本军队,但中国人民十分团结一致,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敢于牺牲的精神,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时间的殊死抗争。

2. 全国性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由于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抗战开始之初两党的关系并不紧密。

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两党逐渐认识到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抵抗外敌的威胁,1937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和上海共产党进行了会谈,达成了建立全国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识。

3. 重要战役的发生抗日战争期间,发生了多次重要的战役。

比如位于山西的太原会战,这是抗战初期的一次重要战役,中国军队凭借顽强的抵抗,迫使日军付出重大代价。

又如淞沪会战,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次重要军事交锋,中国方面在几乎完全不利的情况下坚守到最后,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

三、抗日战争的结束抗日战争于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而结束。

这一事件发生在美国发动了两颗原子弹攻击日本之后。

原子弹的威力使得日本认识到无法再继续战斗,从而向盟军投降,结束了长达八年的战争。

四、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国后中国一共打过几战争?最后一次是哪一场?有多久时间?

建国后中国一共打过几战争?最后一次是哪一场?有多久时间?

建国后中国一共打过几战争?最后一次是哪一场?有多久时间?建国后中国一共打了八场战争。

它们分别是:1.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停战时说的好听叫打成了平手,但是占据装备优势的美国实际上就是输了这结局;2. 援越抗法战争:1950年初—1954年7月21日。

最后歼灭法军14万多人,解放了越南北方,结束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3. 中印边界战争:1962年6月—11月21日。

1962年11月22日,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4. 抗美援越战争:1965年6月—1973年8月,包含西沙海战(1973年1月19日);5. 中苏珍宝岛之战:1969年3月2日—17日。

双方谈判但未和解。

2005年双方签订了《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确定珍宝岛是中国的领土;6. 铁列克提之战:1969年8月13日。

8月在新疆铁列克提发生了一场边境冲突,这场冲突鲜为人知,却以我方惨重的伤亡而宣告结束;7. 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2月—1990年2月,包含南沙海战(1988年3月14日)。

中国边防部队撤出越南之后,双方都宣布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8. 建国后对外战争的最后一仗:发生在1990年2月13日凌晨,越军以一个排的兵力对我边防部队驻守的阵地实施偷袭。

我军迅速阻止还击。

此战也是中越战争的最后一仗。

扩展资料: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文献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文献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文献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宏大而艰苦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展现出顽强的抗日精神。

历史文献记录着这段历史,为我们了解抗战的背景、战斗情况以及英雄事迹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文献。

一、《抗战史》《抗战史》是整理抗日战争史料的重要文献之一。

该书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历史研究部主编,全国抗战同志筹委员会编印。

它以编年体的方式,系统地记录了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战斗策略和重要决策。

《抗战史》对于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全局和各战役的细节至关重要,被广泛认为是了解抗战史的基本参考书。

二、《百团大战》档案《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为了纪念这场战役,中国军委编写了《百团大战》档案,详细记录了战斗的经过、参战部队的编制和指挥系统等。

该档案的出版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勇气和顽强精神,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文献之一。

三、《抗日游击战争史》《抗日游击战争史》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国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文献。

该书详细记录了中国抗日游击队的组织、战斗经验和作战策略等。

通过对这些游击战争的细致描述,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游击队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四、《血战台儿庄》《血战台儿庄》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小说。

它讲述了1938年中国抗日战场上的一次著名战斗——台儿庄之战。

这场战斗中,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取得了重大胜利。

小说通过真实的战斗情节以及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入挖掘了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英勇精神,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顽强抗日的决心。

五、《永远的长征》《永远的长征》是一本由罗金编著的抗日战争历史文献。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红军长征的历程,以及红军在长征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英勇奋斗。

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队伍,在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又叫日本侵华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历时八年。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国民党负责正面战场,共产党负责敌后战场,共同抵御外敌。

抗日战争为什么会爆发?日本统治集团,早就确定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从“九一八”侵占中国东北并向华北扩展的过程中,日本的得益,更加速了侵略中国的步骤。

30年代,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比较快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29年为100,1936年上升为150,1937年达169。

8年平均每年递增6.8%,但日本工业生产的递增率不能用正常的国内生产来考察的。

1930、1931年是处于经济危机时期,那么在1932年开始就是以9%的年平均递增率发展,以1937年与1936 年相比,上升了12.7%,后几年的大幅度上升,无疑是从侵略中国得来的。

具有一定规模的侵华已经得到这样大的利益,大陆政策第一步的预想变为现实,就更加积极地扩大侵华。

日本的产业结构,1930年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为38:62,1931年、32年的侵华战争开始,军工工业又有了极大的发展,到1937年,以军工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重改变为58:42。

为侵略战争服务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推动战争。

日本的政治也迅速地走上天皇制的法西斯主义统治。

1936年2月20日,国会选举中自由派的民政党在选举中刚取得多数,2月26日就发生法西斯军事政变,“皇道派”军官率领1500余名官兵,袭击了冈田启介首相,杀死了几名内阁官员,包括1932.5-1934.7月担任首相的斋藤实子爵和藏相(财政大臣)高桥是清等,提出了8项要求,鼓吹建立“皇道派”武力独裁和战争体制。

揭秘新中国六次对外战争

揭秘新中国六次对外战争

揭秘新中国六次对外战争专题简介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曾先后经历过六次对外战争。

在这六次对外战争中,中国的对手分别是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国、超级大国苏联、地区霸主印度和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

然而...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朝鲜战争,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纪念日为10月25日。

扩展阅读: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资料关于抗美援朝的影视抗美援朝的资料抗美援朝所有资料抗美援朝资料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

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扩展阅读:哪里有有关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全面客观的史实资料?中越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分别牺牲了多少人?我需要中印1962年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详细资料。

谁的亲戚朋友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啊、、我爷爷急...中印自卫反击战后中国为何撤退四平线前的实际控制线,并...建国后一共发生过几次自卫反击战? - 精华知识抗美援越1965年至197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支援越南军民抗击美军入侵的作战。

扩展阅读:谁说说抗美援越谁能介绍介绍抗美援越战争啊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什么要侵略越南~~中国又为什么抗美...抗美援越是什么时候出的兵呢?为什么抗美援朝胜利了,而抗美援越失败了?抗美援越问题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

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

保卫了祖国的领土。

扩展阅读:中苏边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在哪一年发生的?介绍一下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新中国成立后与周边国家又发生过几次战争?介绍一下中苏珍宝岛之战中苏珍宝岛战争中敌我伤亡情况是怎样的。

中国抗日战争-课件(50张PPT)

中国抗日战争-课件(50张PPT)
1931年-1945年
柳条湖铁轨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 签字仪式
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一)“九一八”事变
日军炸毁柳条湖附近铁轨
日军进攻北大营 日军入侵沈阳 日军入侵哈尔滨
材材料料::帝东国北内三部省现物正质痛富切饶体,验蕴…藏…着生丰产结富力合的之材野不料生足和动,植所生物产学资设知源备识,之:林不业足用, 原地料面之积不达足38及75蓄万积公资顷本。之这不里足的。油凡母此页1均)岩需、分开铁析始、日新硼本的、为战菱争什镁,石么俾、要有金侵所刚略补石、 充争滑储;,石量而以、分国期玉别内平石占不靖、中稳。溶国势剂的力灰15之—岩%和高— 等1涨矿0摘%,产。自罢的三工储十之量年中狂均代国澜居日?,中本亦国的需首一发位秘动,密内石文外油件举、国天之然战气
有一群人应被我们永远所铭记
杨张学良、杨虎城
二、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一)七七事变
日军炸毁柳条湖日附军近炮轰铁宛轨平城
失踪的日军士兵 志村菊次郎 驻守卢沟桥的二十九军
七七事变示意图 日军进入北平城
七七事变与九一八事变有什么不同?
“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
日本局部侵华开始的标志,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材料一: 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 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 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材①料二民:族193危5年机7月的6日严,日重本—制造—河北根事本件,原南因京政;府竟 与②日本全签订国了抗臭名日昭救著的亡《运何梅动协高定》涨,承的诺影国民响党;党部和 中 抗③央日军组中完织全活国撤动共出。河日产北本党、帝平国抗津主日,义撤实民换际族平取、得统津了两对一市华战长北,的线取控政缔制一权切。 材策料三的:感193召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 终④于爆张发了、轰杨轰烈对烈蒋的抗介日石救亡反游动行示政威活策动的,迅不速满扩大。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十大经典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十大经典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十大经典战役四渡赤水时间:1935年1月19日——3月31日地点:川、黔交界的赤水河双方:红一方面军;国民党方面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熟。

平型关凯旋的八路军平型关战役作战图平型关大捷时间:1937年9月25日——9月27日地点:山西省灵丘县西南平型关双方:八路军第115师;日军板恒征四郎第5师团21旅团一部。

结果: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全部辎重车辆意义: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伪军时间: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地点:东北战场双方:东北野战军;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

结果: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虏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

意义:辽沈战役的胜利,抢占了战略先机,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

庆祝太原解放的资料照片太原战役达3883意义:淮海战役是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毛泽东欣喜地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也基本上解决。

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天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手稿资料图:林彪写给陈长捷的信平津战役时间: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地点:华北地区双方: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傅作义集团。

金城战役要图金城战役时间:1953年7月13日——7月27日地点:抗美援朝东线战场金城以南地区双方;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结果:志愿军一举突破了敌人4个师25公里;防御正面,突入敌纵深15公里,收复土地167平方公里,毙伤俘敌6.13万余人。

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文章来源于环球网)。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解放战争,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于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一九四九年九月进行的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的战争。

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被消灭了六百二十五万余人,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被消灭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被彻底推翻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解放南京基本信息解放战争日期:1946年6月-1949年6月地点:中国结果: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到台湾自那以来,台湾海峡一直处于对抗状态。

参加者国民党:中国国民革命军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国民党:蒋介石、李宗仁、唐、顾、张、廖耀祥、胡宗南、杜、白崇禧等共产党:毛泽东、朱000(1948年6月)1,490,000(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7月1日,XXXX) 2,800,000(1948年6月)4,000,000(1949年6月)历史背景4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人民渴望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医治创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个口号,表示愿意在建国问题上继续同国民党合作。

它派毛泽东和周恩来到重庆与蒋介石举行会谈,并签署了《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议”。

为了应对已经发生的武装冲突,签署了停战协定,全国各政党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达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并为战后建设和平作出了积极努力。

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在谈和平的时候,以“投降”的名义,派军队夺取东北民主联军的战略要地辽西,侵占第八、新四军从日军手中夺回的解放区,镇压进步民主力量,坚持专政,准备内战。

美国在调解国共冲突的同时,向国民党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希望通过国民党把中国变成其唯一的殖民地。

到1946年6月26日,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开始,终于爆发了全国内战。

起初,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处于自卫的地位,所以称之为自卫战争。

抗战历史资料大全

抗战历史资料大全

抗战历史资料大全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抗日战争资料,供大家参阅。

抗战历史资料中国政府军队伤亡322万余人,其中阵亡约132万人;中国共产党军队损失58万余人,其中阵亡16万余人。

中国军民伤亡共计约3600万人。

[2]不包含大量依附日军的中国伪军等等,纯日军伤亡为约81万8,074人,约315,861人阵亡502,213人受伤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

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

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

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

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2.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资料概述抗日战争,又称中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全民族战争。

该战争于1937年7月7日爆发,直至1945年底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8年。

战争背景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结果。

日本在20世纪初便开始对中国的侵略行动,并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

此后,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行动,逐步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并建立傀儡政权。

抵抗运动的兴起对日本侵略的加剧促使中国民众的抵抗意识觉醒,各种抵抗运动纷纷兴起。

1936年底至1937年初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形成了以抗日救国为共同目标的统一抗日战线。

淞沪会战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淞沪会战,这是抗日战争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中国军民虽然力量悬殊,但坚决抵抗,最终在3个月的激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打退了日军的侵略。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中最为残暴的一幕,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对平民百姓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和强奸。

数十万中国人丧生于此,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一大烙印。

重庆谈判1939年到1945年期间,蒋介石政府将首都迁往重庆,与美国、英国等盟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

重庆谈判的目标是争取外国盟友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并加强对日战争的国际宣传。

八年抗战抗日战争持续了整整八年,期间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胜利。

八年抗战极大地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础。

抗战胜利和影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这一胜利使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了四大盟国之一,并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战胜利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成为了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结语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战争,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顽强抗争精神。

这场战争的历史教训仍然深刻,我们应当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
日本迫于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 足,加上敌后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 严重威胁敌人的后方。所以不得不停止对 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
正面战场连续败退,人民抗日力 量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 能打败侵略者。
近卫声明
1938年11月,日本首相近卫发表声明, 声称侵略战争的目的在于“建立东亚新秩 序”;“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 另由其他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 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12月,为“建 立东亚新秩序”,又提出所谓“善邻友 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 则。
洛川会议
1937.8,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 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实行全 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二)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明了持久战的总方针。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系统阐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 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 久战。 这样看来,日本的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是强的, 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 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军 力、经济力 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地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 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 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 的。这些……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 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 在于民众中之中。……在一切工作中,应该坚持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因为只有这种方针才能 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才能争取最后胜利。 ——选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抗日战争 的中流砥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坚持 做好了党的自身建设。

关于中国战争的资料

关于中国战争的资料

关于中国战争的资料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

也可以解释为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与维护、崩溃与重建。

古今中外的战争,概莫能外。

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伴随社会的革命,带来新的格局。

古代各个部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形成,也是民族大迁徙直接原因;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促成民族的独立和新生国家的诞生;国家内部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促成政权的更迭,如国共内战。

战争与武装冲突相比,对抗形式,战争表现为,一是残酷性,双方以一切可用的暴力手段攻击另外一方;二是毁灭性,对抗的时候以一方消灭另外一方为代价;三是目的性,直至对方屈服、达到目的;四是持久性,常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几年或者数十年,现代的高科技战争持续数月到几年。

任何战争都经过了策划和准备。

与战争相关的术语为战区,战车,战斗,战术,战役,战场,战俘,战略,战术侦察,战争状态,战争赔偿,战争罪行。

参见世界战争有被制止的可能性,但危险并没有消除。

只要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发展和平力量和制约战争的力量,就能够推迟或制止新的世界战争。

战争是必然要消亡的。

只有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清除战争的根源,使战争消亡,使人类进入永久和平的天堂。

中国古籍称战争为争、战、征、伐、兵等。

战国时期的兵书《吴子》中已有“战争”一词。

历史上对战争及其产生根源有各种不同观点。

自然主义战争学者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物本性,并认为战争是自然的和永恒的现象。

宗教战争论者则认为战争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并用超自然力量解释战争起因。

种族主义者则认为,战争的起因是优劣民族之间差别。

近现代地缘主义政治学者则认为战争是基于地理环境,即为争夺一定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引起的。

马尔萨斯主义者则认为,人口过剩和饥饿是战争的真正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既非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的,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才出现的。

关于中国的战争知识点总结

关于中国的战争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战争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涵盖了各个时期的战争,从古代至今,都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战争知识点。

本文将从不同的时间段和角度出发,对中国的战争知识点进行总结。

1.古代战争:古代中国的战争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这场战争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也是中国传说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2.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战争史上最为激烈和复杂的时期之一。

这段时期的战争包括了著名的战国七雄之间的争霸战争,如齐、楚、燕、韩等。

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孙子兵法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3.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国进入了统一的秦朝时期。

秦朝在军事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实行了军功爵位制度,加强了军队的组织和纪律。

汉朝时期继承了秦朝的军事制度,并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4.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时期,三国鼎立,战争频繁。

蜀、魏、吴三国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赤壁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大军,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战役之一。

5.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争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了中国的中原地区,导致了中国政权的更迭和领土的割据。

其中最著名的是北魏和北周的建立,标志着北方民族政权对中国的统治。

6.唐宋辽金时期:唐宋辽金时期是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

唐朝和宋朝分别在中原地区统一了大部分中国领土,并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辽国和金国是北方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展开了多次战争。

7.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两个朝代,也是中国战争史上的重要时期。

明朝在抵抗外敌入侵和维护国家主权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最著名的是明朝抵抗倭寇的战争。

清朝则在对外扩张和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也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总结起来,中国的战争历史包括了多个时期和战役,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战争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战争的资料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

也可以解释为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与维护、崩溃与重建。

古今中外的战争,概莫能外。

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伴随社会的革命,带来新的格局。

古代各个部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形成,也是民族大迁徙直接原因;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促成民族的独立和新生国家的诞生;国家内部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促成政权的更迭,如国共内战。

战争与武装冲突相比,对抗形式,战争表现为,一是残酷性,双方以一切可用的暴力手段攻击另外一方;二是毁灭性,对抗的时候以一方消灭另外一方为代价;三是目的性,直至对方屈服、达到目的;四是持久性,常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几年或者数十年,现代的高科技战争持续数月到几年。

任何战争都经过了策划和准备。

与战争相关的术语为战区,战车,战斗,战术,战役,战场,战俘,战略,战术侦察,战争状态,战争赔偿,战争罪行。

参见世界战争有被制止的可能性,但危险并没有消除。

只要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发展和平力量和制约战争的力量,就能够推迟或制止新的世界战争。

战争是必然要消亡的。

只有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清除战争的根源,使战争消亡,使人类进入永久和平的天堂。

中国古籍称战争为争、战、征、伐、兵等。

战国时期的兵书《吴子》中已有“战争”一词。

历史上对战争及其产生根源有各种不同观点。

自然主义战争学者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物本性,并认为战争是自然的和永恒的现象。

宗教战争论者则认为战争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并用超自然力量解释战争起因。

种族主义者则认为,战争的起因是优劣民族之间差别。

近现代地缘主义政治学者则认为战争是基于地理环境,即为争夺一定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引起的。

马尔萨斯主义者则认为,人口过剩和饥饿是战争的真正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既非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的,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才出现的。

历史上有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侵略战争和自卫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有传统战争和现代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等多种类型。

战争的根源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

对战争状态的描述也有多种方式,现代国家主要从法律角度对战争进行描述。

认为战争是交战国之间的一种特殊法律关系。

这种战争状态通常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并伴随着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战争状态是法律状态,它往往是交战双方或一方宣战,但彼此之间并不一定有实际的战争冲突。

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宣布战争状态。

交战国家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它们之间就由和平关系转变为战争关系,战争法也同时开始适用。

对战争的描述除从法律角度外,还可以从军事角度、政治角度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随后美国宣布对日战争当今人类正处于新的技术革命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全球社会交往的不断加深和扩大,对战争的发生、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作用。

不仅使战争由传统的冷兵器战争过渡到热兵器战争,也使战争的影响范围由局部扩展到全球。

与此相对应,制止战争的和平力量和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发展,战争也由纯军事性向政治性、经济性、技术性发展。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

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共有5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也就是说,每100年中,人类最少有90年是生活在战争状态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发生100多场战争,有9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第一代战争的典型——恺撒两征不列颠。

其特点是使用刀、箭、矛等冷兵器和笨重盔甲近距离格斗。

第二代战争的典型——拿破仑战争。

其特点是进入火器时代,火药、滑膛式器投入战争。

第三代战争的典型——两次世界大战。

其特点是坦克、飞机、战舰和现代化运输工具已全部使用。

第四代战争的典型——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其特点是毁灭性的玉石俱焚的后果。

第五代战争的典型——海湾战争。

其特点是信息化,电子化,通过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远距离发射高精确度、大镣伤力的突击和防御武器、新物理原理武器。

[编辑本段]关于新的世界战争的前瞻性研究青年学者刘周在“关于人类前途的预言”一文中提出了关于世界统一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瞻性预言。

该预言内容如下:关于人类前途的预言通常所谓“现存核武器即可毁灭地球若干次”的说法——首先,是以一个原子弹(或氢弹)爆炸所及有多少平方公里为基础数据;其次,是根据有核国家共有原子武器的总量,推断所有原子武器爆炸所及总共可达多少平方公里;再次,是以所得总数据与地球的总面积相比,看所有原子武器爆炸所及(若干平方公里)达到了地球总面积的多少倍;最后,即据此断定现存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多少次。

——所以,这无疑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导,无疑会与现实有相当的距离。

——所以,这无疑是一种被夸大了的“威胁”(这种夸大是某些国家核讹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无疑,这种被夸大了的威胁,在大国矛盾真正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成为爆发战争的障碍。

五诸矛盾的相互影响(三十六)以上诸矛盾(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的。

——因而是互动的和联动的发展。

(三十七)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发达国家之间所争夺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和资源的控制权。

同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和资源的控制,也是在相互争夺中确立和存在的。

(三十八)发达国家之间的争夺越激烈,发达国家对各自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就会越深入。

——因为争夺越激烈,控制新的区域和领域的难度就越大。

而控制新区域新领域的难度的增加,就会迫使发达国家采取一切措施增加自己在已控制区域和领域的收入,并用这些增加的收入来加强其争夺新区域和新领域的力量。

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争夺越激烈、矛盾越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斗争也会越激烈、矛盾也会越加深。

反过来,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对控制者的反对的加剧,也会迫使发达国家更加去争夺新的区域和领域,因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又会因此进一步的加深。

(三十九)发达国家越要在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增加自己的收入,就越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的力度,发展中国家所受的损害就会越大。

发展中国家所受的损害越大,其国内情况就越糟糕,国内阶级矛盾就会越严重。

反过来,发展中国家国内阶级矛盾越严重,也会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变得越加复杂和深刻。

(四十)发达国家之间矛盾的加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的加深,都会使发达国家向国外获取利润的空间受到限制。

因而,“困于外者必返之于内”——失去于国外的利润部分,必然会从国内补足,必然会用加强国内剥削和减少国内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费用的办法来进行弥补。

所以,国内的阶级矛盾就会不可避免的加剧。

同样,国内矛盾的加剧,也会迫使发达国家加大其对外斗争的力度。

因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都会因此更加严重。

(四十一)所以,综言之,——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几种矛盾都会在相互影响、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中,获得加倍的发展。

(四十二)所以,①发达国家内的革命风暴和发展中国家内的革命风暴都将不可避免,而且必将提前爆发(另外,流行于当前世界的“腐败潮”也必将起促进的作用)。

②发达国家以强凌弱、发展中国家以暴抗暴的战争必将进一步增多、升级和发展。

③发达国家之间(特别是军事大国之间)的战争必将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将爆发。

而且一定会比人们所能想象的爆发时间更早。

六结论(四十三)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发展和激化,都深深的根植于——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协调的要求越来越强,而各国实际上的经济活动却越来越不协调——这一基础性矛盾之上。

(四十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经济发展要求”与“各国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就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矛盾。

因为各国在经济活动中的越来越不协调,正是政治多极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四十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历史。

当经济基础发展到封建经济的时代时,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就不能长时间继续存在。

而当经济基础发展到资本主义经济的时代时,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就必然取代封建制的上层建筑。

所以,当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提出什么样的变革要求时,上层建筑就必然按照这个要求发生变革。

——这是历史的实际,也是历史的规律。

(四十六)经济全球化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政治多极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四十七)政治多极化,不是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四十八)经济全球化,要求作为全球生产要素的各国各地区之间有越来越密切的配合和协作。

因而,也要求各国在处理相互间经济关系的时候,更多地考虑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局,而不是以一国的“私利”破坏全球经济发展的“公利”。

惟其如此,方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十九)所以——经济全球化,要求具有全球协调职能的“政府组织”保证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济全球化,要求具有全球“一体化”职能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全球的政治统一。

(五十)所以——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诸矛盾发展的结果,必然使多个民族国家分裂割据的世界归于一统。

广泛发生于发达国家内和发展中国家内的革命风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战争,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战争,最终都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世界统一。

(五十一)所以——革命必然爆发、战争必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世界必然统一。

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科学的真理。

任谁也无力阻挡。

(五十二)所以,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和平所以重要,是因为缺乏和平;战争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用战争消灭战争,才能争得人类永久之和平,才能争得世界的统一和人类的新生。

作文早在广州起义之前的1911年1月,香港同盟会谭人凤来汉与孙武、胡瑛等商讨起义发难地点。

胡瑛认为,湖北受限制太多,敌人调兵,朝发夕至,难作持久抵抗。

谭则主张广州首先发难,湖北响应。

惟孙武力主在武昌发难,他认为,武昌新军集中,内部发动成效显著,为首义打下了稳固的基础;以兵力论,发难非从武昌入手不可。

并历数武昌首义的有利条件:张之洞督鄂以来,在武汉建立了钢铁厂、兵工厂、火药厂、造币厂,很有成绩,武汉可谓械精饷足之区;武汉是水陆交通中心,江南有湘赣呼应灵通、粮秣运输的便利,江北有武胜关险要可守,东南半壁,传檄可定;瑞徵当道,主张铁路收归国有,同载泽表里为奸,国人恨之人骨,义旗一举,全省百姓鄱能为我所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