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君山岛上,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岳阳楼建于东晋时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它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一座富有文化内涵的象征。
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一篇文章,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下面是一些岳阳楼记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了解这篇经典文章有所帮助。
题目一: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答案: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
题目二: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答案: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在岳阳楼上游览时写下的。
当时范仲淹被贬官到岳阳任职,他在岳阳楼上俯瞰洞庭湖的美景,深感人生无常,于是写下了这篇名篇。
题目三:岳阳楼记的主题是什么?答案:岳阳楼记的主题是人生哲理。
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范仲淹的游览体验,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题目四:岳阳楼记中有哪些描写洞庭湖的句子?答案:岳阳楼记中有多处描写洞庭湖的句子,比如“舟行遥遥,泛泛而泊;行人于其中,可以悠然自得也。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等等。
题目五:岳阳楼记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答案:岳阳楼记中提到了岳飞、文天祥等历史人物。
文章中描述了岳飞在岳阳楼上训练军队的情景,以及文天祥在岳阳楼上思考国家兴亡的场景。
题目六:岳阳楼记中有哪些表达对人生价值的句子?答案:岳阳楼记中有多处表达对人生价值的句子,比如“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等等。
题目七:岳阳楼记中的“黄鹤楼”是指哪座楼?答案:岳阳楼记中的“黄鹤楼”指的是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鹤楼。
范仲淹在岳阳楼上回忆起自己曾游览过的黄鹤楼,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题目八:岳阳楼记的结尾是什么意思?答案:岳阳楼记的结尾是范仲淹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他希望能够以岳阳楼为榜样,坚定自己的信念,追求真理和美好的人生。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岳阳楼记这篇经典的文章。
岳阳楼记试题及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一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谪.守()霪.雨霏霏.()()岸芷汀..兰()()樯.倾楫.摧()()浩浩汤汤..()2.解释加点的词。
①增其旧制.()②前人之述备.矣()③沙鸥翔集.()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②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____________”一句照应。
④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然则..:②去国..怀乡:③南极.潇湘:④连月不开.:6.写出上文中的对偶句。
7.阴晦凄凉的景致带给登楼者的感受是什么?8.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第二段所表达的览物之情。
9.文中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简要说说原因。
(二)若夫淫雨霏霏,…………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0.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11.“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13.最后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三)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了哪些自然景观?
2.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3. 请解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4.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是如何描述洞庭湖的?
5. 文中“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形容的是什么景象?
6.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的?
答案
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了洞庭湖、岳阳楼、巴陵胜状、吴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自然景观。
2. 范仲淹在文中从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到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再到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情感经历了由欣赏到忧虑再到憧憬的变化。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一个人应该把国家和
人民的忧患放在个人之前,把个人的快乐放在国家和人民之后。
这是
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责任感的体现。
4.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述洞庭湖为“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展现了洞庭湖的广阔和变化多端的自然美。
5.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形容的是洞庭湖的广阔无垠,水势浩大,
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6.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表述,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民的关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
和人民的深切关心。
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思考,体现了一个士大夫的责任和担当。
《岳阳楼记》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
这篇文章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其精神内涵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谪守zhé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岸芷汀兰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旷神怡 yí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C.而或长烟一空()忽至半空凝结为一()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按原文填空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练习。
1.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全文练习册答案
岳阳楼记全文练习册答案《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著的一篇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瑰宝之一。
以下是根据《岳阳楼记》全文制作的练习册答案。
一、填空题1.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
"答案:宠辱皆忘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
"答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 "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4.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_________,横无际涯。
"答案:浩浩汤汤5. "_________,此乐何极!"答案:把酒临风二、选择题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范仲淹D. 苏轼答案:C2. 文中“心旷神怡”的下一句是什么?A. 宠辱皆忘B.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 先天下之忧而忧D. 后天下之乐而乐答案:A3.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哪种思想?A. 个人主义B. 爱国主义C. 享乐主义D. 悲观主义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高尚情操,即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困难和挑战时,要首先考虑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而在国家和民族安定繁荣时,才能享受个人的快乐。
2.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是如何描绘岳阳楼的?答案:范仲淹在文中通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等词句,生动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洞庭湖的浩瀚无垠。
四、阅读理解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答案: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仁人志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的追求。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岳阳楼是哪个朝代留下的文化遗产?
A. 明朝
B. 元朝
C. 清朝
D. 南朝
答案:D
2. 作者在岳阳楼的故事中,借景抒怀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和自满
B. 愁思和凄凉
C. 担忧和不安
D. 轻松和欢愉
答案:B
3. 岳阳楼的建筑特色是什么?
A. 唐式建筑
B. 木结构
C. 独特的屋顶
D. 拱券技法
答案:D
二、简答题
1. 岳阳楼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君山岛上,始建于西晋左司马荀勖大运河中段的通航浦口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木结构楼阁之一。
2.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
答:文嘉王杜审言,《岳阳楼记》中记载了他到岳阳楼游览的经历和感受。
3. 《岳阳楼记》有哪些主要的文学特色?
答:《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篇风格独特、意境瑰丽、文字华丽的散文名篇。
它既有传统文学特色中的严谨、简约和深沉,又有文艺复兴的豪放、浪漫和感性的特点。
三、论述题
1. 简要论述《岳阳楼记》的艺术价值。
答:《岳阳楼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具备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它以瑰丽的语言叙述了美妙的自然景观和如画的人物情感;其次,它通过借岳阳楼一叶之景,揭示了深层的人生哲理,艺术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美学意境和世界文化价值;最后,它在艺术形式上探索了一种新的散文写作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散文的发展历程。
岳阳楼记练习题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答案:范仲淹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的______精神。
答案:忧国忧民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______态度。
答案:超然物外4. 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描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其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绘的是______的景象。
答案:洞庭湖5. 《岳阳楼记》中,“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表达了作者在登楼时的______心情。
答案:愉悦二、选择题1. 《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是()。
A. 范仲淹被贬黄州B. 范仲淹被贬岳阳C. 范仲淹被贬江州D. 范仲淹被贬杭州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岳阳楼记》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A. 对国家兴亡的忧虑B. 对个人得失的计较C. 对人民疾苦的同情D.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答案:B3.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描述的是岳阳楼的哪种天气?()A. 晴朗B. 阴雨C. 风雪D. 雾霾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高尚情操,即在国家和人民面临困难和忧虑时,自己应该首先感到忧虑,而在国家和人民享受欢乐时,自己才能感到快乐。
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先人后己的崇高精神。
2. 《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答案:这句话体现了作者超脱于世俗物质和个人得失之外的人生态度,即不因外界物质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四、论述题1. 论述《岳阳楼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文学形式,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章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A. 范仲淹B. 苏轼C. 王安石D. 欧阳修答案:A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的哪种思想?A. 个人主义B. 爱国主义C. 享乐主义D. 悲观主义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岳阳楼记》中所描述的岳阳楼的景象?A.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B.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D. 碧水东流至此回答案:D4. 《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A. 消极悲观B. 乐观向上C. 淡泊名利D. 愤世嫉俗答案:C5. 《岳阳楼记》中“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意思是?A. 登上岳阳楼,心情舒畅,忘记了所有的烦恼B. 登上岳阳楼,感到非常疲惫C. 登上岳阳楼,感到非常害怕D. 登上岳阳楼,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答案:A二、填空题6. 《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描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象。
答案:浩浩汤汤,横无际涯7. “______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 《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超脱物欲,不为个人得失所动的高尚情操。
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 “______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对岳阳楼周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
答案: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0. 《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登楼远望时的愉悦心情。
答案: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三、简答题11. 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高尚情操和政治理想,即在国家和人民面临困难和忧患时,应该先于他人感到忧虑,而在国家和人民享受欢乐时,应该后于他人感到快乐。
在当代社会,这句话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鼓励人们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A. 杜甫B. 范仲淹C. 苏轼D. 欧阳修A. 黄鹤楼B. 滕王阁C. 岳阳楼D. 蓬莱阁A. 山水B. 江河C. 湖泊D. 海洋二、填空题1.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的下一句是“后天下之乐而乐”。
2. 《岳阳楼记》中,“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观。
”3.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在文中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岳阳楼记》的主题思想。
2. 请列举《岳阳楼记》中描绘的四季景色。
3. 请分析《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表达的政治抱负。
四、翻译题五、阅读理解题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 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2. 诗中的“吴楚东南坼”和“乾坤日夜浮”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六、句子仿写题1. 请仿照《岳阳楼记》中的句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写一个表达自己人生态度的句子。
2. 请仿照《岳阳楼记》中的句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写一个描述不同环境下人们心态变化的句子。
七、名句默写题1. 请默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默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比较阅读题文段一(《岳阳楼记》节选):“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文段二(《滕王阁序》节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岳阳楼记》练习题(含答案)
《岳阳楼记》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即第一段,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可视为本文的小序。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段,在概写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
其中第二段简要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象,并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作结,削去繁枝乱叶;第三、四两段则通过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引出迁客骚人一忧一喜的两种心情,实际上可视为举例说明迁客骚人“或以物喜”“或以己悲”。
从写法上讲,这两段文字互相对照,前后映衬,有如双峰对峙。
第三部分“卒章显志”,作者正面阐述观点,表达了自己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前文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它作铺垫的。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答: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吞)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岳阳楼记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习题及答案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君山岛上,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之一。
岳阳楼建于唐代,历经多次修复和重建,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岳阳楼记是文学家茅盾先生所写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展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岳阳楼记的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之作。
一、选择题1. 岳阳楼位于哪个省?A. 湖南省B. 广东省C. 江苏省D. 四川省答案:A. 湖南省2. 岳阳楼的建筑风格是什么?A. 汉代风格B. 唐代风格C. 宋代风格D. 明代风格答案:B. 唐代风格3. 岳阳楼的历史有多久?A. 500年C. 1000年D. 1500年答案:C. 1000年二、填空题1. 岳阳楼是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的一座古建筑,始建于______年。
答案:唐代2. 岳阳楼建筑风格独特,被誉为______。
答案:楼阁之冠3. 岳阳楼记是由文学家茅盾先生所写的一篇______。
答案:散文三、简答题1. 简述岳阳楼的建筑特点和风貌。
答案:岳阳楼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建筑,整体建筑风格庄重大气,给人以宏伟壮观之感。
楼高三层,采用悬空式结构,四面临水,形成了独特的水中楼阁景观。
楼内设有多个观景台,游客可以登楼远眺,欣赏湖光山色,尽情领略自然之美。
2. 茅盾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考?答案:茅盾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
他通过描绘楼外的湖光山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他通过对楼内的文化遗迹和历史故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思考。
茅盾在文章中还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思考,让人们思考自己的处境和未来。
请你以《岳阳楼记》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你对岳阳楼的感受和体会。
答案:(略)通过以上习题及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岳阳楼记》这篇经典之作。
《岳阳楼记》练习题(含答案)
《岳阳楼记》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即第一段,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可视为本文的小序。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段,在概写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
其中第二段简要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象,并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作结,削去繁枝乱叶;第三、四两段则通过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引出迁客骚人一忧一喜的两种心情,实际上可视为举例说明迁客骚人“或以物喜”“或以己悲”。
从写法上讲,这两段文字互相对照,前后映衬,有如双峰对峙。
第三部分“卒章显志”,作者正面阐述观点,表达了自己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前文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它作铺垫的。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答: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吞)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散文,描写的是岳阳楼的历史背景、壮丽景色以及作者的思考与感慨。
本文将为您提供岳阳楼记的试题及其答案,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经典作品。
试题一:岳阳楼记是哪个朝代的作品?答案:岳阳楼记是唐代作家范仲淹的作品。
试题二:岳阳楼位于哪个省份?答案:岳阳楼位于湖南省。
试题三:岳阳楼的建筑风格是什么?答案:岳阳楼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古代楼阁式建筑。
试题四:岳阳楼记中的“滔滔江水”指的是哪条江?答案:岳阳楼记中的“滔滔江水”指的是洞庭湖上的湘江。
试题五:岳阳楼记中提到的“张睿之举”指的是谁?答案:岳阳楼记中提到的“张睿之举”指的是张举,字睿。
试题六:岳阳楼记中的“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形容的是什么?答案:岳阳楼记中的“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形容的是岳阳楼的气势壮观。
试题七:岳阳楼记中的“桂林之阳光兮天人之美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岳阳楼记中的“桂林之阳光兮天人之美也”表达了作者对景色的赞美之情。
试题八:岳阳楼记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是用来比喻什么?答案:岳阳楼记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是用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事物的无常。
试题九:岳阳楼记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表达了怎样的意境?答案:岳阳楼记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表达了忧患意识和壮志豪情。
试题十:岳阳楼记的整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哪些内容?答案:岳阳楼记的整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岳阳楼的历史、风景以及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以上就是岳阳楼记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对您理解这篇经典作品有所帮助。
阅读岳阳楼记,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文人的豪情壮志,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希望您能够通过阅读岳阳楼记,增长见识,体味其中的意境和哲理。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文笔,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
以下是一些关于《岳阳楼记》的练习题及答案,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参考。
# 练习题: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请简述其生平。
2. 请解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含义。
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了哪些自然景观?4. 范仲淹是如何通过岳阳楼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的?5. 《岳阳楼记》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 答案: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谥号文正,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的政治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忧患放在自己的忧患之前,把国家和人民的快乐放在自己的快乐之后。
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理想。
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了洞庭湖、岳阳楼等自然景观。
他通过对这些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4. 范仲淹通过岳阳楼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以岳阳楼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期望,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
5. 《岳阳楼记》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设问等。
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典型的对偶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操。
# 结尾:通过这些练习题和答案,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岳阳楼记》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材料来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和讨论。
《岳阳楼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思考。
完整版岳阳楼记练习题附答案.doc
八下语文《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登斯楼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登斯楼也微斯人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3 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文:(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3. 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
(用原文回答 )( 3 分)答:4.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歌颂古仁人。
5.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3 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语文《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登斯楼也微斯人 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文:(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3. 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
(用原文回答)(3分)答:4. 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歌颂古仁人。
5.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3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 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_______ ⑷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2)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文:8.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3分)(1)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 ___。
(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③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10.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答:9.请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去国.怀乡()(2)春和景.明()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11.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2分)答:⒒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
(2分)答:⒓第二段与第三段所写的景、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2分)答:⒔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曾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
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3分)答:12.概括选文第一段文字的中心。
(2分)答:13.“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2分)答:14.“朝晖夕阴”的“晖”,意思是15.请你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涯”字的古诗名句,要求句中的“涯”与(甲)段中“横无际涯”的“涯”表意相同。
答:16.“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将所选字母写在括号内。
(2分)去: A.距离 B.离开 C.除掉,去掉①去国怀乡()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③委而去之()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18.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
(2分)19.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和的语气语调。
(4分)2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
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
(每句填7个字)(2分)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21.翻译下列句子。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2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极/而悲/者矣B.而/或长烟/一空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先/天下之忧/而忧23.选段②③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选段④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
24.请从选段②③中找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1)“以物喜”________(2)“以己悲”________25.你如何看待作者所追求的“古仁人之心”?答:_______ 26.文段中与“进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与“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27.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A. 先天下之忧/而忧B.然则/何时而乐耶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吾/谁与归2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薄暮冥冥薄:长烟一空一连月不开开山岳潜形潜:把酒临风把: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谪.守:属.予作文以记之:朝晖夕阴晖2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译文:。
30.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
(2分)31.“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和。
(2分) 32.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33.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选文第④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34.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2分)答:3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2分)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3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2分)答:,38.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答:。
39.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3分)40.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2分)41.“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4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4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
44.选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字);二是“,”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3分)45.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46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2 分)47、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48、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9、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50、《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51、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52、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答:53、(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2.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3.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1)甲文表达的是:(2)乙文表达的是:4.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2分)答:5.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
(3分)答:54、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