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ch0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资料讲解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 第二节 总供给和劳动市场就业的决定理论 • 第三节 总供给曲线 • 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及其应用 • 附: 思考题和参考文献
2020/8/13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2020/8/13
1.1.总需求含义和影响因素
• 总需求(AD,aggregate demand)
• 总需求曲线一般为负斜率,原因有
– 财富效应即皮古的实际余额效应
– 凯恩斯的利率效应
– 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 税收的作用
y (M e g t)/1 ( k )
hP d
dh
2020/8/13
实际余额效应即皮古财富效应
(导致IS曲线移动)
▪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哈伯勒和皮古在20世纪40年代 提出,帕廷金发展了该理论。
▪ “实际余额”指一个人由于支出的需要,有必要把财
富或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的形式保存在手中,这就是
货币余额。名义的货币余额所能购买的商品量受物价
水平的影响,名义的货币余额同价格水平的比值“实
际货币余额”。
P
货币购买力提高 财富增加
消费C增加
AD
y
2020/8/13
凯恩斯的利率效应(导致LM曲线移动)
– 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区别
• 主要分析
– 总需求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构成的,任何计划总支出的增加都会使总需 求曲线移动。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2020/8/13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r
LM
IS1
IS0
0
Y
P
第五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前面关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等宏观经济问题的讨论,都是假定一般价格水平固定不变,因此没有说明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本章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论述则取消了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着重说明产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和产量水平的决定。
第一节价格调整和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函数(一)总需求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
因此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社会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支出。
推动总需求的力量除了价格水平、人们的收入、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外,还包括税收、政府购买或货币供给量政策变量。
(二)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是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三)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是指在各种价格水平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水平的轨迹。
因此可以从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中推导出来,也可以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中得到。
二、价格调整与总需求(一)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1、消费函数在推导IS—LM模型时,假定消费仅仅是收入水平的函数,事实上,消费还要受到实际货币余额的影响。
实际货币余额是指名义货币存量同价格水平的比值,即M/P,于是消费函数可以写为:C=f(y,M/P)2、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皮古效应)在均衡的条件下,人们会根据当时的收入水平,制定一个相应的交易规模计划,并持有一个相应的实际货币余额,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实际货币余额就会发生变化,人们的消费就要受到影响。
若价格水平下降,人们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就增加,人们会变得相对富裕,于是人们的消费支出将增加。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价格水平
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水平,反映了经济中的货币 价值。
通货膨胀
货币价值的下降,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普遍和持续的价格 上涨。
关系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上升,可能导致通货膨 胀;反之,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价格水平下降,可能 导致通货紧缩。
政策实践中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应用
04
政策含义与实践应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家庭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 策,从而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
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影响家庭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 响总需求。
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经济环境和政策工具的运用,例如 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
3
相反,资源短缺或政策限制可能导致总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总供给量减少。
0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模型的假设条件
01
假设价格水平是灵活变动的,即 价格水平能够迅速调整以适应供 求关系的变化。
02
假设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不 受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
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保持稳定。
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均衡时,M=L 和 Y=C+I+G 相等,解这两个方程可 以得到总需求函数或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包括:政府购 买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 等。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高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低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减少。
中国
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curve):社 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通常以产出水平 来表示。 总需求函数:指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它表示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对产出的需 求。 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 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的组合。
AD
dY EY dP
AD
Ei e
di dP
AD
M di 2 Li P dP dY dP
dY LY dP AD
2
AD
求解上述关系式得到AD曲线斜率 M / P [(1 EY ) Li / Ei e ] LY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AD
影响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因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而价格水平下降时,实际 货币供给量水平会增加,从而利率下降,投资增 加,并引起总需求增加。相反,如果价格水平上 升,则会引起总需求减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总需求增加的原因: 1. 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 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 2. 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 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从而使人 们变得相对富有,使人们增加消费需求。这种效 应被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3. 税收: 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减少, 降低人们的纳税档次,使人们的税负减少,可支 配收入增加,从而增加消费需求。
IS
dY EY ( di Ei e 1 EY
IS
) Ei e
IS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第5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这两个因素是如何造成低增长?
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及银行贷款下降对总需求产生影响。 财富效应、利率效应的下降 解决: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
日本宏观经济变量(1992-1998)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产出增长(%) 1.0 0.3 0.6 1.5 3.9 0.8 -2.5 通货膨胀(%) 1.7 0.6 0.2 -0.6 -0.5 0.6 0.7 预算盈余(%) 1.5 -1.6 -2.3 -3.6 -4.3 -3.3 -6.1 短期利率(%) 4.5 3.0 2.2 1.2 0.6 0.6 0.7
第一个原因是90年代早期日本股票市场的崩溃。 1990-1992年,日本股票价格下降一半。土地和 房地产价格也巨幅下挫。截止到1997年商业用地 的价格仅为1990年的55%。
第二个原因是股票和土地价格的崩溃对日本银行 的影响。许多银行都贷款给了股票和房地产的购 买者。当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崩溃时,这些借款人 大部分不能清偿贷款。在1997年,有人估计日本 最大20家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坏账总和占日本 GDP的4%。账面上如此多的坏账,使得银行不 得不彻底削减对企业的任何新贷款。
就业决定
预期
价格变化与工资
价格水平对工资的
调整
路
影响
就业量的变化 生产函数 Y=f(k,L)
AS的变化
(1)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劳动供给:劳动的 w/p 供给量取决于实际 工资(w/p)
w/p
劳动需求:劳动的需 求量取决于实际工资 (w/p)
w/p
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Ls=f(w/p) L
Ld=f(w/p) L
总需求模型是在IS-LM模型上加入了价格变量,包含 了凯恩斯主义总需求决定的所有变量(C,I,G,T,Ms), 实际上是凯恩斯理论的一个总结。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资源充分利用阶段。即C以上部分,这时总供给曲 线是一条垂线,这表示无论价格水平(P)如何上升,总供 给(Y)都不会增加。
这是因为从长期来讲,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当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即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宏观 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内的 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劳动人 口的充分就业),此时,无论如何提高价格,总供给也不会 增加。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资源总是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因 此,这种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左图中,总需求增加,使 得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 ,得到新的均衡点E1,对应的均 衡国民收入为Y1,均衡价格水平 为P0;总需求减少,使得总需求 曲线从AD0移动到AD2,得到新 的均衡点E2,对应的国民收入为 Y2,均衡价格水平为P0。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
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 线,即短期总供给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引起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总需求增加 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会使国民收 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如下图所示。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即BC段,这时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它表示总供给(Y)的变动会引起 价格水平(P)的同方向变动。
这是因为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会引起 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总价格水 平上升。这种情况在短期生产中比较常见,所以这种向右上方 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生产技术的提 高)的变动会引起总供给的变动,表现在图形上,就是总 供给曲线的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总 供给增加,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 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2;二是总供给减少,引起总供给曲 线向左上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1。
西方经济学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精
总需求曲线的形 状:向右下方倾 斜
总需求曲线的特 点:随着价格的 下降,总需求增 加
总需求曲线的斜 率:随着价格的 下降,斜率逐渐 减小
总需求曲线的弹 性:随着价格的 下降,弹性逐渐 增大
总供给曲线:描述在特定时期内, 所有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 务的总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了价格水平对总供给的影响程度
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向右上方 倾斜
总供给曲线的特点:随着价格 水平的提高,总供给量增加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随着价格 水平的提高,斜率逐渐减小
总供给曲线的弹性:随着价格 水平的提高,弹性逐渐减小
均衡点的定义: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点 均衡点的特征:价格和产量稳定,市场达到平衡 均衡点的影响因素:消费者偏好、生产者成本、政府政策等 均衡点的应用:预测市场趋势,制定经济政策,分析经济现象等
政策含义: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总需求或总供给,以实现经济稳定 和增长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来影响总需求,如增加政府支出、减税等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来影响总需求,如降低利率、增加货 币供应等
政策应用实例: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实施的财政刺激计划和量化宽松政策,以 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
总供给的变动
总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产出增加
总供给减少:价格上升, 产出减少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描述了经济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 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是指经济中所有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购买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总供给是指经济中所有生产者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经济中的供需关系,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 政策来调节经济。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O
N0
N*
N
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量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 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递减,原因是存在劳动的边际报酬 递减规律。而就业量N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均衡。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7
劳动市场均衡
w = W/P
W P1
Nd
Ns
W P0
E
O
N1 N0
N2Biblioteka N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8
价格水平影响总产量的基本过程
四、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
性,在短期内工资和价格没有足够的时间进
行调整。产量和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和工
资不会发生变化。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达
到充分就业以后,总供给价格成为一条垂线。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24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潜在的产量
P
ASS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4
二、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 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 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y = f (N,K)
y 为总产出,
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
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技术水平没有被明确的表示出来。
15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具体因素很多,
其中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主要考虑的 因素,或者说,我们主要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对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影响。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1
r
LM
r1 r0 IS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导读本章的中心是介绍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该模型从总需求与总供给两个方面来说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决定。
学习本章,应重点掌握以下问题: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总需求曲线表示物价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由于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物价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反方向变动。
2.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不仅仅有物价水平,还有诸多因素,如消费习惯改变会引起消费增加,政府投资、税收优惠会引起投资增加,技术改进会引起净出口增加等等。
当物价水平不变而影响总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时,总需求曲线会平行移动。
消费增加、投资增加、净出口增加都会引起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消费减少、投资减少、净出口减少都会引起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3.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分析总供给曲线时要区分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反映短期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
短期总供给曲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总供给随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另一部分是向上垂直,表示总供给要受经济中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随物价上升而无限增加。
长期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由经济的潜力决定(取决于制度、资源与技术进步等因素),随着经济增长向右移动。
4.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或右移动。
当投入的资源增加,技术进步使一个经济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也会向右移动,反之当一个经济遇到自然灾害或其他冲击,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也会随之向左移动。
二是当物价水平不变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或向下移动。
成本上升,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移动;成本下降,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移动。
宏观经济学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精品PPT课件共40页)
Y
Y
v
1 va
P
P e
即: Y Y P Pe
25
第四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一、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Y Y P Pe
P Pe
1
Y Y
方程告诉我们,当预期价格确定后,价格高
于(或低于)预期价格时,企业的供给量就
石油价格变动 9.4% 25.4% 47.8% 44.4% -8.7%
通货膨胀率 7.7% 11.3% 13.5% 10.3% 6.1%
失业率 6.1% 5.8% 7% 7.5% 9.5%
36
20世纪80年代中期,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政治 动乱削弱了欧佩克限制石油供给的能力。石 油价格下降,扭转了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滞 涨。
P
AS1 P3=Pe3 P2 AD2
AD1 经济的波动
工资、原料上 涨,期望价格 AS2 高于实际价格, 减少产量
AS1
AD2 AD1
Y1=
Y2
Y
Y3=
Y2
Y
30
第六节 总供给曲线与非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的现代表达 式认为通货膨胀率与三种力量有关:期 望的通货膨胀率,周期性失业率,供给 冲击。期望的通胀率越高,通胀率越高 ,周期性失业率越高,通胀率越低。冲 击越大,通胀率越大。菲利普斯方程表 示为
P
P
SRAS Y
SRAS
AD1 AD2
Y
14
从短期到长期
P
LRAS
P
SRAS AD
Y
LRAS SRAS AD1
AD2 Y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课件
价格上升导致以真实购买力表示的财 富“缩水”,人们变得比较“穷”了, 结果减少支出,产出减少。反之亦然。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rthur Pigou: 1877-1959)强调了这一效应,因而 又称为庇古效应。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2) 利率效应
物价上升——货币交易需求上升— —利率上升——抑制投资需求和居 民信贷消费需求——产出减少。
物价水平的变动。
N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2、劳动需求
劳动需求者——厂商 这里只考虑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企业的劳动需求决策条件? 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条件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即劳动的边际产品(P)=实际工资水平
(W/P) 厂商不会有货币幻觉。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二、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分析
案例研究:
假设一国由于国内景气长期不振,
为刺激经济,政府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
率,这一举动对该国国民收入、利率、
物价、就业以及工资水平会产生什么影
响?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分析: 1、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运用LM曲线分析
LM
货币供给增加——
LM曲线右移——使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 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
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
总支出。包括:c、i、g和国外需求。 二、总需求函数 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
物
总供求模型中的总
价 水
需求是一条向左下 平
方倾斜的曲线。
一、由经济衰退到充分就业
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学习要求:1.重点掌握: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三种总供给曲线及其特点。
2.一般掌握:IS曲线和LM曲线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3.一般了解: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含义。
4.计算:均衡收入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及其函数1、含义: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如前所述,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的社会总需求公式分别为:Y=C+I;Y=C+I+G;Y=C+I+G+X。
从上式可看出,社会总需求表现为全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总支出。
社会总需求除受价格水平影响外,还受收入水平、对未来的预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只考察总需求和价格的关系,用AD代表总需求,公式:AD=f(P)2、价格上升的影响:第一,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引起投资和总支出水平下降。
第二,财富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所持有货币及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消费水平必然降低,因而使总支出水平和国第三,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名义收入增加,必然引起税收增加和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使人们消费水平下降,总支出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必将随之下降。
分析表明,价格水平上升,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必然引起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下降;反之,价格水平下降,将引起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表示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可以用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说明物价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
a.财产效应。
财产效应就是物价水平的变动就通过对实际财产的影响而影响实际消费。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实际财产减少,消费减少;当物价水平下降时,实际财产增力,消费增加。
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样,物价水平就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动,即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财产增加,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
反之,亦反之。
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物价水平(↑)→实际财产(↓)→消费(↓)→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济学含义 • 厂商投入的最后一单位 劳动增加的收益要与增 加的成本相等,否则厂 商不可能在完全竞争市 场条件下取得最大利润。
f '(N )
P 货币购买力提高
消费C增加 AD
财富增加
y
slide 10
凯恩斯的利率效应(导致LM曲线移动)
• 物价下降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下移动, 利率下降,产品市场投资需求和居民户消费需求 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这就是 价格变动的利率效应。该理论由凯恩斯提出,所 以称凯恩斯效应或投资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slide 18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劳动市场均衡分析 劳动市场与总供给的关系 劳动市场不同观点
slide 19
2.1.总供给
•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简称AS) • 为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在即
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利用其基本资源所提供的总的实际
重点和难点
• AD曲线负斜率的原因 •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 常规AS曲线正斜率的原因 • 劳动市场与总产出的关系
•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slide 3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附: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和劳动市场就业的决定理论 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及其应用 思考题和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slide 0
教学目的和要求
•
本章引入价格水平,分析价格水平变动条件下 短期内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
衡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波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章首先以IS-LM模型为基础,引入价格因素
推导AD函数和曲线;其次,以生产理论和劳动
市场就业决定为基础,分析总产出与价格水平 的关系,说明AS曲线成因。最后,构建AD-AS 模型,说明需求和供给变动导致的经济波动。
y f ( N , K ) P0Qt
slide 21
• 总供给可以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供 给的生产要素的总和或者生产要素所 得到的报酬总和来表示。
slide 22
2.3.短期和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 预备知识 •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
经济学中关于“短期” 和“长期”的含义与 区别: • 2、假设劳动力市场是 完全竞争市场,在长 期均衡条件下,实际 工资或者劳动力的价 格应该等于其生产成 本,等于不变的常数。
M e g t 1 k y( ) /( ) hP d d h
slide 9
实际余额效应即皮古财富效应
(导致IS曲线移动)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哈伯勒和皮古在20世纪40年代 提出,帕廷金发展了该理论。 “实际余额”指一个人由于支出的需要,有必要把财 富或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的形式保存在手中,这就是 货币余额。名义的货币余额所能购买的商品量受物价 水平的影响,名义的货币余额同价格水平的比值“实 际货币余额”。
slide 4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slide 5
1.1.总需求含义和影响因素
• 总需求(AD,aggregate demand)
–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 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 决定和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价格水平、收入、预期、汇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 总需求函数
slide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
学习本章熟练掌握AD曲线的形成,知道AS曲线
的不同形态及其原因,能利用AD-AS模型解释现 实经济波动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作用。学习本 章必须以熟练把握IS-LM模型,劳动市场与总产 出关系为前提,建议学习该章适度了解新古典
和新凯恩斯主义有关价格和工资的新论。
slide 2
slide 29
利润函数及其图示
Pf ( N , K ) TC ( N )
TR、TC 利润 TC
y f (N, K )
0
N
slide 30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TR( N ) TC( N ) Py( N ) ( FC WN )
( N ) ' 0, ( N ) '' 0
y* f ( N*, K )
slide 25
生产效率提高:一定的资源条件下潜在
产量的提高有赖于生产效率提高(长期)
y
y*
y f (N, K )
0
N*
N
slide 26
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 假设条件的变化 – 长期中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并有足够时间改善技术 – 人口增长或人口素质的提高。 – 资本存量由于积累有很大变化。 – 制度变化。
AD0
AD1
Y0
Y1
Y
slide 16
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r r0 r1 0 P
P0
LM0 LM1
IS
Y
AD1
AD0
0
Y0
Y1
Y
slide 17
思考、复习或预习
• 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有 什么影响?
• 生产函数及产量变动的决定因素
• 劳动市场工资和就业决定理论
• 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
为基础的实际产出,实际产出乘以价格总水平就是 名义价格;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区别也同样理解。
slide 35
宏观的劳动供给与需求
• 从理论上我们可以把一个国家的总体生产抽象 为是由一个大厂商来组织的,则价格为价格总 水平,y为实际GDP或实际收入。 • 实际工资为名义工资除以价格总水平。 • 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关系。 • 从整体经济看待的劳动需求与供给状况与微观 的基本原理相同。 W W W N s N d ,均衡工资 N0 ,均衡就业量 P P P 0
P
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 消费C,投资I增加
r AD
Y
slide 11
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注:三部门条件下,不需要考虑该因素
• 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和马库斯 •弗莱明提出。在 固定汇率制度下,物价水平下降,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 相比变得比较便宜,替代作用使进口下降和出口增加,净 出口和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在浮动汇率制度 下,物价水平下降,使利率下降,受套利动机驱使的资本 流出,增加本国货币贬值压力;货币贬值使国内产品与进 口产品相比变得更为便宜,从而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导 致净出口上升和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P
y* f ( N *, K *)
slide 27
制度变革、技术进步或资源状况改善
民 用 品
A
生产可能 性边界
0
B 军用品
slide 28
2.2.劳动市场
• 完全竞争市场特征
–大量的小规模的卖者和买者 –产品同质 –信息充分 –要素流动自由
•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
• 厂商决策条件:价格接受者,包括产品和要素的价格 • 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此要确定最佳的要素购 买量。
净出口增加
AD
Y
slide 12
税收的影响
P 名义收入增加 可支配收入相对下降 AD 税收增加 实际消费水平下降
Y
slide 13
总需求曲线的几何推导
r
LM(P0)
凯 恩 斯 利 率 效 应 分 析
r0 r1
LM(P1)
IS
0
P
P0 P1
y
AD
y0 y1
0
y
slide 14
1.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W NS NS ( ) P
0
N0
N1
N
slide 33
劳动市场均衡—工资的决定
w
(W/P)2 (W/P)0 NS=NS (W/P)
E
Nd= Nd(W/P)
0
N1
N0
N2
N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 状态N0时,只存在 自愿失业和摩擦失 业。当市场价格变 动时,工资机制会 自动地调节劳动市 场供求以达到均衡。
•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表达:
• 函数的几何表达
y f (N, K )
– 观测曲线变化的趋势,理解其包含的经济学意义 y
y* y0
y f (N, K )
0
N0
N*
N
slide 24
相关概念和说明
• 潜在就业量或充分就业量 – 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 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 • 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 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 量。
M e g t 1 k y( ) /( ) hP d d h
• 总需求函数可以简单而抽象地表达为:y=f(P),表明国 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某种关系。
slide 7
1.3.总需求曲线
M e g t 1 k y( ) /( ) hP d d h
• 总需求曲线 (aggregate demand curve): • 描述产品市场与货币 市场同时均衡时物价 总水平与国民收入之 间数量关系的曲线。
P
AD 0 y
slide 8
1.4.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 总需求曲线一般为负斜率,原因有
–财富效应即皮古的实际余额效应 –凯恩斯的利率效应 –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税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