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营养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膳食营养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膳食营养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a6222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8.png)
膳食营养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营养素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人体需要合理摄取这些营养素来维持生命正常运转,而缺乏或过量都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
一、膳食营养素对慢性病的影响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常见于中老年人、与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
多项研究表明,适当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与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1.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钠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而钾能够抵消钠的作用。
因此,建议限制盐的摄入,并增加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奶类和坚果。
2.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适量摄取含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鱼、坚果和橄榄油等。
糖尿病是指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良而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
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限制食物中的简单糖类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适量摄取水果、蔬菜、全谷类、坚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4.癌症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巨量饮酒、高脂饮食和红肉摄入过量都与癌症风险密切相关。
建议适量摄取低脂肪、低糖分、富含纤维素的植物性食物,比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
二、缺乏营养素引起的疾病营养素缺乏也是导致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相关病症:1.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需营养素之一。
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
坏血病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出血、牙龈出血和骨质疏松等。
2.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主要通过食物和日光照射合成。
长期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
佝偻病的主要症状是骨质软化和畸形等。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cc99f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b.png)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一、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症,包括高龄、肥胖、多次妊娠等。
研究表明,高龄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老年高血压在老年人口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而高血压也是其中最常见且最危险的疾病之一。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病情相对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在治疗方案的设计与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多学科协作。
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成为了当今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多学科协作,深入研究老年高血压的病因和治疗,提高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本研究有如下意义:1. 提高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水平,缓解老年高血压的危害程度。
2. 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 为老年高血压的相关学科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完善。
三、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随机选择一定数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并了解其基本情况、病情发展情况、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信息。
2. 多学科协作: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医生、心理学家、营养师等方面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3. 统计分析:分析调查数据,探索老年高血压的病因和治疗效果,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预期成果1. 打造健康幸福的老年时期:通过本研究,提高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营造健康幸福的老年时期。
2. 为医疗技术的进步提供参考:本研究将为老年高血压相关学科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完善。
3. 研究成果有一定实践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将为医院临床工作、研究单位的科研决策等提供有力支持。
五、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参考以下时间安排:1. 研究中期:实地调查、信息收集等工作,预计用时1-2个月。
老年人口中的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
![老年人口中的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f1832d7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03.png)
老年人口中的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现象。
据统计,到2050年,全球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是全球最快的老龄化国家之一。
老年人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面临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与诸多身体机能变化等方面的挑战,食品与营养是维持老年人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老年人口中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二、相关研究概述已有相关的调查显示,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现象相对普遍,主要表现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等方面。
同时记忆力下降、骨质疏松、抵抗力降低也令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老年人口中的营养和健康状况的研究也开始遵循定量化、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进行,如使用问卷、测量身体指标等。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调查老年人口中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旨在为完善老年人健康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指导老年人的健康饮食,降低老年人中营养不良和慢性病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拟选取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男女各半,共100名。
2.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老年人的营养和健康状况。
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2)营养状况:包括饮食情况、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量是否符合标准等;(3)健康状态:主要考察老年人的身体状态、慢性病患病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等。
3.研究流程:首先,在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中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实地进行调查并收集问卷,完成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4.研究统计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经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处理后,我们得到了老年人口中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如下:1.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普遍存在食量下降、偏食等问题,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中以蛋白质摄入不足最为突出,超过80%的老年人无法达到每日摄入量标准。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状况调查及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状况调查及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f76a77a26925c52cc5bf56.png)
老 年 人 的 血 压 升 高 是 普 遍 现 象 , 缩 压 随 年 龄 增 加 而 升 收 高 , 张压升高发生在 6 舒 0岁 之 前 , 后 则 缓 慢 下 降Ⅲ 。 我 国 之
胖 、 否规 律 运 动 、 否 定期 复查 、 疾 病 的 知 晓 情 况 、 医嘱 服 药 情 况 、 否 自行 监 测 血 压 、 绪 精 神 状 是 是 对 遵 是 情 态、 经济 水 平 、 文化 程 度 及 器质 性 疾 病 均 有 显 著 相 关 性 ( < 0 0 ) P . 5 。结 论 社区 6 5岁 及 以上 老 年人 女 性 易发 高 血 压 , 以单 纯 收 缩 性 高 血 压 为 主 , 血 压 随 年 龄 增 长 而 升 高 ; 疾 病 认 识 深 刻 、 治依 从 性好 以 且 对 防 及 无 显著 多脏 器疾 病 患者 血 压 较 容 易控 制 , 外 良好 的情 绪 精 神 状 态 、 另 负担 得 起 长期 治 疗 费 用 等 因 素 均
岁及 以上 患者 控 制 前 收 缩 压 水 平 高 于 年 龄 在 6 ~ 7 5 5岁之 间 的 患 者 ( 均 值 :7 ± 1 . mm . . 平 19 0 3 Hg v s
1 5 . m Hg P < 0 0 ) 舒 张 压 无 显 著 差 异 ( 均 值 : 0 ± 9 7 m . . 1 5 8 i , 6 士8 7 m , 。5 , 平 l l . r Hg v S 0 士 . mm Hg a P > 0 0 ) 单 纯收 缩性 高 血 压 发 生 率 高 于 非 单 纯 收 缩 性 高 血 压 发 生 率 ( 8 7 2 v s 2 6 7 , .5 } 5 士 . . .4 士 . P > 00 ) . 5 。血 压控 制 不 良 的相 关 因 素 分析 结 果 表 明老 年 高血 压 患 者 中血 压 控 制 不 良与 吸 烟 、 酒 、 饮 肥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298c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7.png)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老年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的人群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并伴有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和器官损害。
老年高血压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还会对其他器官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长寿健康。
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现状和问题对于预防和控制老年高血压至关重要。
老年高血压的现状:1.高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超过7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2.并发症严重:与中青年高血压相比,老年高血压所带来的并发症更为严重。
由于老年人的心脏、血管和器官功能逐渐减退,一旦出现高血压,往往会很快发展为脑卒中、心脏病、肾脏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给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3.诊疗难度大:由于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同时可能伴有其他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因此诊疗难度较大,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监护。
而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逐渐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也降低,这也加大了老年人治疗高血压的难度。
1.健康管理不足:大部分老年人对于高血压的认知不足,往往忽视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
许多老年人对于药物治疗也存在误解,可能会出现停药或不按时服药的情况,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2.营养不均衡:老年人在饮食结构和习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饮食过咸、过油、过甜,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这些都是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3.缺乏运动:老年人日常缺乏锻炼,长期久坐或卧床,缺乏适量的运动对于血压的调节不利,容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和恶化。
4.心理调适问题:老年人由于生活压力大、亲人疏远、身体功能下降等原因,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也是老年高血压的诱因之一。
老龄患者营养调查与分析
![老龄患者营养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3cd96ef5335a8102d22019.png)
1 对象与方法
1 调查 对象 :住 院的 2 . 1 5例老龄前期患者 中男性 1 , 5例 女
性 l例, O 年龄 4~ 9 , 55 岁 平均 5 岁 ; 例老龄期患者 中男性 3 2 5 l , 3例 女性 l 例 , 2 年龄 6 ~ 9岁 , 07 平均 6 。一般都进行室 7岁
摄入量与供 给量标准[作比较 。 z
生素 C和硒不足 , 占供 给量标准 的 8. 分别 6 %和 8 . 其他 8 1 %, 2 各项营养素摄入基本达到或超过 了供 给量标准 。钙 、 比例 磷 适当(:2 1 )从热量来源分配情况看 。 1. . 。 1~ 5 老龄前期和老龄期
患者 的热量来源 比例不适 当. 动物 性脂肪 占热量 比 。 龄前 老 期和老龄期分别为 8 .%和 8 . 08 8 1 %。 22 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 . 在被调查 的老龄患者 5 中( 0例 包括 老龄前期和老龄期 )冠心病发病 率很 高 , , 发病 人数共 2 , 6例
采用 t 检验 。
2 结 果
发病率为 5%。其 中, 2 老龄前期和老龄期发病率分别为 4% 9 表示 , 和 5%; 3 糖尿病发病人 数老龄前期 和老龄期 分别为 5 ( 例 占 2%) 6 占 2%)高血压老龄前期和老龄期发病人数分 0 和 例( 4 ; 别为 5 ( 2%) 3 ( l%)老龄 患者 中贫 血患者共 例 占 0 和 例 占 2 ; 3 , 例 贫血患病 率为 1%, 2 男性血 红蛋 白<2 10 2 , 例 女性 血红 蛋 白< 1 L1 :高密度 脂蛋 白胆 固醇 平均 为 1 1 10g 例 / . 6 m oL属正常范围 : ml ,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为 3 0 m l 。 . oL 7 m /
社区中老年居民体质指数与高血压的关系
![社区中老年居民体质指数与高血压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b9a853c43323968011c927c.png)
社区中老年居民体质指数与高血压的关系作者:黄菊霞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3期【摘要】目的:观察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2010年“全国高血压日”上午为居民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询问高血压病史,分析测量的数据,结果:238个测量对象中,83个高血压,高血压中超重及肥胖的63人,占高血压人数75.9%,结论:高血压患病与超重、肥胖有关系,控制体质指数的增长能降低社区高血压发病率。
【关键词】体质指数;超重;肥胖;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05-02近20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群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体力活动强度快速降低、膳食中谷类食物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从而引起超重和肥胖。
既往研究显示,肥胖与高血压患病存在密切关系[1] ,体质指数(BMl)作为评估肥胖程度的指标,在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正逐渐被重视。
随着体重指数(BMI)和腰围的增加,高血压危险呈现线性增加趋势,为探讨体质指数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我们对2010年10月8日(世界高血压日)的一次体检结果做分析。
1 对象与方法1.l 对象 2010年10月8日“世界卫生日”宣传活动中,随机测量社区居民238名,最大89岁,最小38岁,平均61.4岁,其中男性69人,女性169人。
1.2 方法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血压测量采用水银柱式血压计,静息至少10分钟,询问高血压病史。
1.3 标准1.3.1 体重标准: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18.5 kg/m2≤正常1.3.2 高血压诊断标准: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在两周内服用过降压药,血压2 结果高血压83人,其中正常体重20人,超重40人,肥胖23人;正常血压155人,其中正常体重65人,超重56人,肥胖34人。
简述老年人营养相关疾病及膳食指导
![简述老年人营养相关疾病及膳食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acfa05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d.png)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衰老和代谢的变化,更容易出现一些与营养相关的疾病。
以下是一些老年人常见的营养相关疾病以及相应的膳食指导:
1. **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骨密度减少,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膳食指导包括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例如多摄入奶制品、鱼类、绿叶蔬菜等,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
2.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更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
膳食指导建议限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例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
3. **糖尿病:** 老年人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
膳食指导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GI(血糖指数)的食物,避免过多的糖分摄入,注意控制餐后血糖水平。
4. **营养不良:** 由于老年人的食欲减退、消化吸收能力降低等原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膳食指导包括提供高蛋白、高能量、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量分餐,增加进食次数。
5. **口腔健康问题:** 口腔问题可能影响老年人的饮食选择和进食能力。
膳食指导包括选择容易咀嚼和吞咽的软食物,保持口腔卫生,有需要时可以选择添加营养补充剂。
6. **消化系统问题:** 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可能减弱,导致消化问题。
膳食指导包括避免高脂、高纤维、刺激性食物,适量饮水,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老年人的膳食指导需要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口味偏好和生活方式进行个性化设计。
定期的健康评估和与专业医疗保健人员的合作也是确保老年人获得足够营养的关键。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7af78e6529647d27285270.png)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增加,老年人的数量明显增加,但老年性疾病也增多,其中高血压发病非常普遍,其并发症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
因此,控制好血压非常重要,而老年人因其器官功能的减退,血压增高也有其特点:1.患病率高;60岁以上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达40%(2004年)2.收缩压增高为主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的特殊类型,占老年高血压病人的46%—48%。
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低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
这是因为老年人动脉硬化严重,当大动脉硬化严重时,其弹性降低、顺应性减退,则收缩压明显升高。
以往认为高血压的心脑肾并发症是由舒张压水平决定的,现在经大量的研究证实,脑卒中、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的发生与收缩压有更强的相关性。
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同时心血管及脑卒中的发生率急剧升高。
因此,高血压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
3..血压波动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而动脉壁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血压易出现较明显的波动。
因此,对老年人不能仅凭1次偶然测得的血压值超出正常即诊断为高血压病。
老年人血压范围波动大,不仅影响血压总体水平和治疗效果的评价,在选择药物时亦需特别谨慎。
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左心室肥厚、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硬化以及颅内动脉硬化等疾患,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4.常与多种疾病共存,并发症多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患,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增加。
老年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如: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肾病及间歇性破性等;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总死亡率显著高于同龄正常人。
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自动调节功能减弱,更易发生脑卒中。
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a710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e.png)
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老年人口群体的国家,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了了解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本调查报告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综合分析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疾病发病情况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得出如下结论:一、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整体较好,但存在着一定的健康问题。
调查中发现,老年人普遍存在体力下降、肌肉退化等自然老化现象,同时部分老年人存在骨质疏松、关节炎等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病。
另外,心血管疾病也是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健康问题,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
二、老年人的疾病发病情况老年人在晚年更容易患上一些慢性疾病。
据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中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比例较高。
其中,糖尿病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约有25%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
高血压患病率也很高,占老年人总体的30%以上。
而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也呈上升趋势。
三、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饮食习惯在老年人的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较多老年人存在进食不均衡、食量减少、偏食偏好等问题,这些不良饮食习惯直接影响了充足的营养摄入,容易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同时,老年人普遍缺乏锻炼,长期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关节问题等身体疾患。
睡眠质量也是老年人关注的问题,而且困扰着许多老年人。
四、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应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
首先,老年人应合理饮食,保证每日摄入的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
其次,老年人需要适量增加身体活动,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如散步、太极拳等,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此外,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适当参加社交活动、志愿者工作等,丰富自己的生活。
综上所述,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下,老年人健康管理逐渐得到重视。
老龄患者营养调查与探析
![老龄患者营养调查与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ac4516fc4ffe473368abd4.png)
老龄患者营养调查与探析【摘要】目的探讨老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临床对策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46例各类疾病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其营养状况,制定临床对策,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实践。
结果在综合饮食治疗下,患者在血压控制、症状改善及营养吸收等方面均好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老龄患者营养方面存在失衡,采取针对性的饮食干预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分布,使病情控制和延缓,具有积极临床价值。
【关键词】营养;老龄患者;探析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98-02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营养搭配是否均衡是否合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现代生活条件下,老年患者并不缺少营养来源,而是在选择食物时都有自己的“惯性”,这种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习惯易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营养失衡。
营养失衡的老年患者,肌肉减少加快、脑功能减退速度明显增加,肾功能下降,均与老年人组织中蛋白质、锌、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营养素水平降低相关。
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影响着疾病的转归、脑功能退化的进程,有数据表明全球86%以上的住院病人及38%的社区老人都处于营养不良的状况,老人营养不良如果半年内体重下降5%,死亡率就会上升[1]。
如何实现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合理营养摄入对于临床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我院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饮食护理,下面将对此措施的体会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46例各类疾病的老年患者,男24例,女22例;年龄60-74岁,平均67岁;包括高血压17例,高脂血症者15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者4例,其它2例。
其中食欲下降者21例,体重降低者12例。
1.2 营养与疾病发生机制老年患者身体组成发生改变,肌肉和矿物质减少,同时,牙齿脱落,味蕾数量减少,胃肠功能降低,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老年患者在食物摄取、吸收等方面受到影响,一些错误的饮食观念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老年人护理中的营养评估与饮食建议
![老年人护理中的营养评估与饮食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01e8d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5.png)
老年人饮食存在的问题
01 02
饮食结构不合理
许多老年人的饮食结构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蛋白质为主,缺乏 足够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这种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容易导致肥 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饮食习惯不良
部分老年人存在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这些习惯会影 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增加胃肠道负担,甚至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04 老年人饮食建议 及实践
均衡饮食的建议
1 2 3
多样化食物摄入
老年人应保持食物多样性,摄入适量的谷类、蔬 菜、水果、肉类、豆类、奶类等,以确保营养全 面。
控制热量摄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代谢率逐渐降低,应 适当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避免肥胖及相关疾 病。
适量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维持老年人肌肉、骨骼等组织健康的重 要营养素,建议适量增加鱼、禽、蛋、瘦肉等优 质蛋白质的摄入。
05 营养教育与培训 在老年人护理中 的作用
营养教育与培训的内容
营养学基础知识
01
包括营养素的功能、来源、摄入量等基本概念,以及老年人特
殊的营养需求。
健康饮食原则
02
教授老年人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如何搭配餐食以满足营养需
求,以及如何控制饮食中的盐、糖、油等成分。
营养相关疾病预防
03
讲解营养不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营养相关疾病的预防
特殊饮食需求的处理
咀嚼困难
对于咀嚼困难的老年人,可提供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 、蒸蛋等,同时鼓励其进行口腔锻炼以改善咀嚼功能。
吞咽困难
对于有吞咽困难的老年人,应调整食物质地和进食方式,如选择糊 状食物、小口慢咽等,以降低误吸风险。
中老年人群脂质蓄积指数与新发高血压的剂量-反应关系
![中老年人群脂质蓄积指数与新发高血压的剂量-反应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8e092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d.png)
中老年人群脂质蓄积指数与新发高血压的剂量-反应关系钱涛铭1,刘莉2,邹国良2,韩宇博2,全振华2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脂质蓄积指数(LAP)与高血压患病的剂量-反应关系㊂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 2011年的基线数据及2015年的追踪数据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LAP与新发高血压之间的关系㊂通过建立3个模型来矫正调整8个因素(年龄㊁性别㊁受教育程度㊁居住地点㊁婚姻状况㊁吸烟状况㊁饮酒状况和睡眠时间)对结果造成的潜在可能影响,并限制立方样条模型来检查可能的非线性关联,将LAP与高血压患病的剂量-反应关系可视化㊂结果:共纳入合格参与者4808人,其中新发高血压823人,LAP最高组(Q4)新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最高117%[OR=2.17,95%CI(1.56,2.47)]㊂使用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分析显示,LAP与高血压发病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01),且为非线性关系(P<0.001)㊂将LAP作为连续性变量进行计算,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LAP每上升1个四分位数,新发生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5%㊂结论:LAP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且二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LAP可作为筛查中老年人新发高血压患病风险的有效指标㊂关键词新发高血压;中老年人群;脂质蓄积指数;剂量-反应关系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3.13.019The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pid Accumulation Index and New-onset Hypertension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 QIAN Taoming,LIU Li,ZOU Guoliang,HAN Yubo,QUAN Zhenhua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150040,Heilongjiang,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QUAN Zhenhua,E-mail:*****************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pid accumulation index(LAP)and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in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Methods:Data were selected from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 baseline data and2015follow-up data.Multifactor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P and new-onset hypertension.The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P and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was visualized by building three models to correct for potential possible effects of eight factors(age,sex,education,residence location,marital status,smoking status, drinking status,and sleep duration)on the outcome,and by to examine possible nonlinear associations.restricting the cubic spline model.Results:A total of4808study subjects were included,including823with new-onset hypertension,and the group with the highest LAP index(Q4)showed the highest risk of new-onset hypertension by117%(OR=2.17,95%CI1.56-2.47).Analysis using restricted three-sample regression showed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P index and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P<0.001) and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P<0.001).Using the LAP as a continuous variable,the risk of developing new hypertension increased by 5%for each quartile increase in the LAP,after adjusting for potential confounders.Conclusion:LAP is a risk factor for hypertension and there is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and LAP can be used as a valid indicator to screen for the new-onset hypertension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Keywords new-onset hypertension;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lipid accumulation index;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根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207434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项目作者单位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40)通讯作者全振华,E-mail:*****************引用信息钱涛铭,刘莉,邹国良,等.中老年人群脂质蓄积指数与新发高血压的剂量-反应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 (13):2439-2443.据第10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2.7亿人[1],CCDRFS研究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5%,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达50.9%,但高血压的知晓率㊁治疗率㊁控制率分别为41.0%㊁34.9%及11.0%,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2],高血压日益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㊂高血压是多种危险因素作用导致的,其中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是我国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4-5],在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超50%的成年人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城乡各年龄段居民超重/肥胖率均继续呈上升趋势,因此,早期预测并干预高血压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㊂既往研究表明,体内脂肪蓄积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也有重要价值[6-7]㊂但目前临床上大多从体质指数(BMI)㊁腰围等指标评估肥胖,这些指标并不能准确地反映机体脂肪蓄积的程度[8-9]㊂因此,本研究采用Kahn[10]结合腰围和三酰甘油(TG)提出的脂肪蓄积指数(LAP)㊂LAP作为新型的一种脂肪指数模型,弥补了传统脂肪评价指标的不足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LAP与高血压密切相关[11-12]㊂本研究探讨LAP与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性及其二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数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组织的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项目(CHARLS),利用CHARLS2011年基线数据以及2015年追踪数据,选取符合研究目的完整数据进行研究分析㊂CHARLS是一项全国性的跨学科调查,每2~3年追踪1次,调查对象覆盖全国28个省㊁自治区直辖市的450个村庄/社区,年龄ȡ45岁,涉及约1万户家庭中的1.7万人,收集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㊁家庭结构㊁健康状况㊁体格测量㊁医疗保险㊁收入与支出㊁实验室检查等在内的综合数据㊂CHARLS是研究我国中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和可能影响因素的可靠数据库㊂CHARLS数据收集已获得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编号:IRB00001052-11015)㊂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连续参与2011年及2015年两次调查研究;2)年龄ȡ45岁;3)拥有完整的社会人口统计数据,包括性别㊁教育程度㊁婚姻状况㊁饮酒情况㊁吸烟情况㊁血糖㊁血压表现㊁血脂情况等㊂排除标准:1)基线患有高血压的病人;2)调查研究过程中缺失体格检查㊁实验室检测等关键数据者㊂1.3方法CHARLS研究采取调查问卷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㊂1)腰围的测定:嘱受访者站立,去除厚重的外衣,指出肚脐的位置,由访员将卷尺在肚脐的位置围在腰上㊂访员核查确认卷尺在腰四周是水平的㊂让受访者吸气,慢慢呼出,在呼气结束时屏住呼吸㊂必要时可以调整卷尺,屏住呼吸时进行腰围的测量㊂2)BMI的测定:由专业人员运用体检设备进行身高㊁体重的测量㊂3)血压的测定:采用欧姆龙HEM-7121血压计,重复测量3次,每次间隔45s,测左臂血压,记录收缩压(SBP)㊁舒张压(DBP)等信息,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㊂4)静脉血样本采集:由专业医务人员从禁食超过12h的参与者身上采集,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血糖㊁TG㊂1.4相关指标说明及定义根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ȡ140mmHg和/或舒张压ȡ90mmHg; BMI=体重(kg)/身高2(m2);LAP的评估:LAP是一种结合人体测量和功能参数的经验数学模型,可以反映脂肪的分布和功能,具体计算公式:男性,LAP=[腰围(cm)-65]ˑTG(mmol/L);女性,LAP=[腰围(cm)-58]ˑTG(mmol/L)㊂1.5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㊂定性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㊂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并且将LAP 作为连续(每四分位数增量)变量或分类(四分位数)变量进行分析,结果以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㊂再利用3种模型探讨LAP与高血压的关系,模型1:未调整的粗模型;模型2:根据社会人口学资料如年龄㊁性别㊁受教育程度㊁居住地点和婚姻状况进行调整;模型3:进一步调整健康相关行为包括吸烟状态㊁饮酒状态和睡眠时间㊂进一步进行限制性三次样条分析,以检查可能的非线性关联,并可视化LAP 与新发高血压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㊂2结果2.1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最终纳入拥有完整追踪数据的合格参与者4808人,年龄中位数为57岁,其中男2225人(46.28%),女2583人(53.12%);新发高血压823人(17.12%),正常人群3985人(82.88%)㊂2011年的基线LAP为122.03(67.69,211.95),2015年追踪数据的LAP为143.57(79.97,253.37)㊂无论是基础数据还是追踪数据,新发高血压人群的LAP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 0.01)㊂与正常人群相比,新发高血压人群年龄㊁性别㊁婚姻状况㊁吸烟史㊁饮酒史㊁糖尿病㊁2011年BMI㊁2011年腰围以及2011年㊁2015年的L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㊂详见表1㊂表1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项目整体(n=4808)正常人群(n=3985)新发高血压人群(n=823)P年龄(岁)57(51,64)57(50,63)60(54,67)<0.01性别[人(%)]女2583(53.72)2186(54.86)397(48.24)<0.01男2225(46.28)1799(45.14)426(51.76)婚姻状况[人(%)]结婚4345(90.37)3621(90.87)724(87.97)0.01独居463(9.63)364(9.13)99(12.03)教育程度[人(%)]小学及以下3348(69.63)2765(69.39)583(70.84)初中994(20.67)828(20.78)166(20.17)0.66高中466(9.69)392(9.84)74(8.99)吸烟史[人(%)]不吸烟2957(61.50)2479(62.21)478(58.08)已戒烟390(8.11)297(7.45)93(11.30)<0.01吸烟1461(30.39)1209(30.34)252(30.62)饮酒史[人(%)]不饮酒3202(66.60)2672(67.05)530(64.40)1个月ɤ1次396(8.24)342(8.58)54(6.56)<0.011个月>1次1210(25.17)971(24.37)239(29.04)睡眠时间(h) 6.5(5.0,8.0) 6.5(5.0,8.0)7.0(5.0,8.0)0.90 2011年BMI(kg/m2)22.72(20.58,25.17)22.60(20.51,24.94)23.56(21.04,26.04)<0.01 2011年腰围(cm)83.0(76.6,90.0)82.3(76.2,89.2)85.4(79.0,92.3)<0.01糖尿病[人(%)]无4132(85.94)3463(86.90)669(81.29)<0.01有676(14.06)522(13.10)154(18.71)LAP2011年122.03(67.69,211.95)117.59(66.13,202.99)146.11(78.52,244.48)<0.01 2015年143.57(79.97,253.37)138.31(76.82,245.06)165.62(96.97,295.56)<0.01注:P值为正常人群与新发高血压人群比较㊂2.2LAP与新发高血压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将LAP作为连续性变量进行计算,在调整了年龄㊁性别㊁教育水平㊁居住地和婚姻状况㊁吸烟状况㊁饮酒状况和睡眠时间后可以发现,LAP每上升1个四分位数,新发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5%[OR=1.05, 95%CI(1.03,1.07)]㊂将LAP按四分位数进行计算,与LAP最低组Q1相比,LAP最高组(Q4)新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最高,新发生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117% [OR=2.17,95%CI(1.56,2.47)],另外,趋势分析结果发现,新发高血压风险随着LAP的四分位数增加而逐步增加(P for trend<0.001)㊂详见表2㊂表2LAP与新发高血压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LAP模型1OR(95%CI)P模型2OR(95%CI)P模型3OR(95%CI)PLAP Per IQR 1.05[1.03,1.07]<0.001 1.06[1.04,1.08]<0.001 1.05[1.03,1.07]<0.001 Q1ref ref refQ2 1.01[0.80,1.27]0.953 1.13[0.90,1.44]<0.001 1.12[0.86,1.42]0.336 Q3 1.43[1.15,1.77]0.001 1.72[1.37,2.16] 1.68[1.33,2.11]<0.001 Q4 1.70[1.37,2.10]<0.001 2.09[1.67,2.62] 2.17[1.56,2.47]<0.001 P for trend<0.001<0.001<0.0012.3LAP与新发高血压的剂量-反应关系调整年龄㊁性别㊁教育水平㊁居住地和婚姻状况㊁吸烟状况㊁饮酒状况和睡眠时间后进一步使用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P与高血压发病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01),且为非线性关系(P< 0.001)㊂结果发现,当LAP大于87.68时,LAP为新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且累积高血压发病风险逐渐增加㊂详见图1㊂图1LAP与新发高血压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3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纳入CHARLS数据库符合研究的对象共4808人,其中新发高血压823人(17.12%)㊂将LAP作为连续(每四分位数增量)或分类(四分位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LAP每上升1个四分位数,新发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5%;这与苏健等[1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㊂将LAP作为连续性变量时,发现其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呈非线性关系,LAP的阈值为87.68,即当LAP小于87.68为高血压的保护因子,当LAP大于87.68时,LAP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且累积可致高血压发病风险逐渐增加㊂一项纳入上海地区2092名65岁以上居民的横断面研究显示,LAP对于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13],同样Wakabayashi 等[14]纳入年龄35~40岁的1070名日本人群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㊂在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代谢因素双重压力作用下,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增加,高血压日益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15]㊂血压的升高是多因素作用引起的,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5,16]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超50%成年人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因此,更应该重视肥胖对于高血压发病的影响㊂肥胖和高血压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较为复杂,超重㊁肥胖以及中心性肥胖的改变均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17],但是这些因素导致高血压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过度的脂肪组织蓄积或伴有激素㊁炎症异常因素的作用,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㊁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跃以及肾脏钠重吸收的增强等诱发高血压的发生[5]㊂既往的研究表明,脂肪蓄积的危害是大于脂肪总量的[18],但由于人种的不同,体内脂肪积聚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异,黄种人尤以中国人为代表,更易形成中心型肥胖[19],中心型肥胖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内脏脂肪组织的蓄积,这就明显增加了高血压的患病风险[20]㊂目前常用的传统肥胖评价指标包括腰围㊁腰臀比㊁BMI 等,这些传统肥胖评价指标虽然操作上简便易行,经济负担小,但在区别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㊂LAP是Kahn[10]首次提出并证实在识别心血管风险比BMI更佳,以及LAP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心肥胖人群脂质过度蓄积㊂LAP是将腰围与TG相结合,腰围反映内脏脂肪的蓄积,TG反映血脂情况,二者相结合,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心性肥胖[21]㊂由于LAP 简单易行的操作方式,近些年来成为研究的热门,因此,本研究通过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探讨了LAP对新发高血压的预测价值㊂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全国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范围广,样本代表性好㊂将LAP作为连续变量,探讨其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㊂通过建立3个模型来调整年龄㊁性别㊁教育水平㊁居住地和婚姻状况㊁吸烟状况㊁饮酒状况和睡眠时间等因素对结果的可能影响,使研究结果可靠且有说服力㊂局限性:首先,虽然本研究中调整了多个协变量,但仍有其他潜在的混杂因素,如饮食㊁家族遗传因素等;其次,样本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的研究对象选择偏倚㊂综上所述,LAP与新发高血压密切相关,LAP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且二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LAP可作为筛查中老年人新发高血压患病风险的有效指标,高LAP的老年人群需要注意高血压风险㊂参考文献:[1]马丽媛,吴亚哲,王文,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要点解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8,23(1):3-6.[2]张梅,吴静,张笑,等.2018年中国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与控制状况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10):1780-1789.[3]马丽媛,王增武,樊静,等.‘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关于中国高血压流行和防治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0):3715-3720.[4]贺媛,曾强,赵小兰.中国成人肥胖㊁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10):803-808. [5]MENDE C W.Obesity and hypertension:a common coexistence[J].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2012,14(3):137-138. [6]WANG Z W,ZENG X B,CHEN Z,et al.Association of visceral andtotal body fat with hypertension and prehypertension in a middle-aged Chinese population[J].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5,33(8):1555-1562.[7]黄宇贤,杨国红,王鹏博,等.新型肥胖指标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1,23(2):142-145.[8]PRADO C M,GONZALEZ M C,HEYMSFIELD S B.Bodycomposition phenotypes and obesity paradox[J].Current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c Care,2015,18(6):535-551.[9]刘晨,张黎军.新型体脂指数脂质蓄积指数和内脏脂肪指数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11):1032-1035. [10]KAHN H S.The"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performs better thanthe body mass index for recognizing cardiovascular risk:apopulation-based comparison[J].BMC Cardiovasc Disord,2005,5:26.[11]WAKABAYASHI I.Associations of blood lipid-related indices with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pressure in middle-aged men[J].Metabolic Syndrome and Related Disorders,2015,13(1):22-28.[12]苏健,吕淑荣,杨婕,等.江苏省成人脂质蓄积指数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关系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3):217-221.[13]YAN S,ZHENG Q H,SUN D M,et al.Diagnostic and predictivevalues of LAP in hypertension: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Chinesepopulation older than65yea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Hypertension,2021,2021:3066007.[14]WAKABAYASHI I,DAIMON T.A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lipidaccumulation product and diabetes mellitus in Japanese womenand men[J].Journal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2014,21(3):282-288.[15]王增武.中国高血压流行和防治现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2,20(8):673-678.[16]潘佩,何森,陈晓平.内脏脂肪指数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30(5):430-434.[17]顾亦斌,顾淑君,张秋伊,等.江苏省35岁及以上成人超重㊁肥胖㊁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2,26(8):934-938.[18]LI Y,BUJO H,TAKAHASHI K,et al.Visceral fat:higherresponsiveness of fat mass and gene expression to calorierestriction than subcutaneous fat[J].Experimental Biology andMedicine,2003,228(10):1118-1123.[19]杨亚锋,王萍,王利,等.2型糖尿病合并腹型肥胖男性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内脏脂肪面积相关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6):717-719.[20]FAN Y Y,HE D L,LIU S Y,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visceraladipose index and risk of hypertension in a middle-aged and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J].Nutrition,Metabolism,andCardiovascular Diseases,2021,31(8):2358-2365.[21]李志栋,赵丽,程艳蓉,等.脂质蓄积指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心脏杂志,2022,34(1):41-43.(收稿日期:2022-10-18)(本文编辑郭怀印)。
关于老龄群体饮食营养与健康的探析
![关于老龄群体饮食营养与健康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e6881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8.png)
营养与健康关于老龄群体饮食营养与健康的探析李存峰1,李玉秋2,肖进国3(1.东阿县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聊城 252200;2.临清市刘垓子中心卫生院,山东聊城 252660;3.临清市卫生健康局,山东聊城 252600)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群体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而饮食营养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系统综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了老龄群体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膳食需求,提出了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制定个性化营养指导、加强营养教育与宣传等优化老龄群体饮食营养的策略,旨在通过综合性措施促进对老龄群体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注和改善,提高老龄群体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龄群体;生理特征;饮食营养;健康;膳食需求An Analysis of Dietary Nutrition and Health of the ElderlyPopulationLI Cunfeng1, LI Yuqiu2, XIAO Jinguo3(1.Dong’e County New Tow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Liaocheng 252200, China; 2.Linqing Liugaizi Central Health Center, Liaocheng 252660, China; 3.Linqing Health Department, Liaocheng 2526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the health issue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nd dietary nutri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analyzes the dietary need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for protein, fat, carbohydrates, and other nutrients,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to optimize the dietary nutrition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such as reasonable adjustment of dietary structure, formulation of personalized nutrition guidance, strengthening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The aim is to promote attention and improvement to the dietary nutrition and health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through comprehensive measur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Keywords: elderly populati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etary nutrition; health; dietary needs老龄群体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不仅有助于延缓和降低患病风险,还能保证身体功能的独立性,进而实现独立生活。
175例老年高血压临床资料分析
![175例老年高血压临床资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32946af5335a8102d2202c.png)
175例老年高血压临床资料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干部医疗科住院的1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病程平均(15.19±6.74)年;年龄平均(73.65±6.45)岁;无症状在体检中发现高血压共83例(47.43%);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分别(171.32±15.78)mmhg,(68.16±8.15)mmhg,(76.43±7.17)mmhg;杓形高血压83例(47.43%),非杓形高血压92例(52.57%);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18例(67.43%);体位性低血压27例(15.43%)。
高血压分级情况:1、2、3级分别为6例、52例、117例;低、中、高、极高危分别为0例、12例、59例、104例。
存在合并症137例(78.29%)。
tc(4.17±0.58)mmol/l,tg(1.21±0.36)mmol/l,hdl-c(1.10±0.30)mmol/l,ldl-c(2.64±0.52mmol/l),空腹血糖(5.07±1.04)mmol/l,血尿酸(309.4±92.5)μmol/l。
服用降压药物1-4种,平均(1.79±0.62);服药次数1-4次/天,平均(1.63±0.27)。
血压稳定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102例(58.29%)。
结论:老年高血压有其自身特点,不仅要关注老年人降压疗效,更要注意安全性及靶器官保护作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临床资料分析【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85-02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
北京市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膳食状况
![北京市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膳食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a509ea97b4daa58da0114ae7.png)
北京市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膳食状况作者:王艳梅马学东梁丽梅【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北京市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及膳食状况以加强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调查北京市60岁以上643名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和3 d膳食摄入情况。
结果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较高,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同一年龄段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体重超重者患高血压风险是非体重超重者的3.2倍;且饮食结构不合理,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比较,脂肪摄入过高,蛋白质及糖类摄入量不足;与我国成人能量和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RNIS)比较,钙、铁、维生素B1、B2、C等摄入量明显不足,钠盐摄入量较高。
结论加强对老年人群的营养教育,实行合理的膳食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是有益的。
【关键词】高血压;发病率;营养素;膳食状况西方发达国家高血压患病率多在20%以上。
我国较低,但近20多年呈增加趋势,2002年全国第四次营养调查表明〔1〕,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较1992年调查结果11.26%明显增高。
膳食营养状况与高血压关系密切〔2,3〕。
本调查旨在了解北京市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
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在北京市东城区3个社区随机抽查60岁以上老年人643人,其中男性304人,女性339人。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调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对被查人员进行3 d膳食摄入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及身高、体重、血压及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用Access2007建立数据库进行处理,用SPSS13.0进行χ2检验。
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编制的营养计算器进行分析。
2 结果2.1 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比较不同年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有明显差异,高血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但随着年龄增加,由于死亡率升高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呈下降趋势。
高血压与膳食营养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与膳食营养关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d4a7cc2af45b307e9719700.png)
高血压与膳食营养关系的研究进展作者:唐娅秋来源:《现代食品》 2017年第5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发病率也随之增加[1],胡洪[2] 等人的调研报告结果显示,中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因素与体重指数(肥胖)、家族史、年龄、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不规律和职业性质等因素有关。
大量研究表明[3-5],膳食营养结构与防治高血压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确合理的膳食调整,对其会有极大的帮助。
但是由于知识有限和健康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患者都专注于药物治疗,忽视了饮食治疗或者饮食治疗不合理,常常导致药物治疗成果不佳。
本文将从高血压主要类型、病因病理和膳食营养调节等方面综述介绍高血压疾病的研究进展。
1 高血压病主要特殊类型根据病因明确与否,高血压病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其中以病因不明的原发性为主,占总高血压患者95% 左右的继发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本身具有明确的疾病。
在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中,高血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 老年高血压病老年高血压病指年龄大于65 岁的人患高血压,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
以往认为老年高血压是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生理现象,不必治疗,但长期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老年高血压的并发症远多于其他年龄阶段,如充血性心衰、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和主动脉瘤等疾病。
所以,在医生的知道下,使之尽量降至正常范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有研究表明,波依定具有药效平缓、副作用小、耐受性强等特点,临床使用效果佳,被推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的特选药物[4]。
波依定降低血压的方式有两种:①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
②阻滞钙离子进入小动脉使血管扩张。
在使用每天一次治疗剂量的波依定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结果显示,该疗程剂量可产生有效的24 小时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5-7]。
1.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常见的内科疾病,二者并存是冠心病致死的最危险因素,患者常有伴随脑、心和血管等多种并发症;而糖尿病和高血压具有互相加重病情的关系,诱发多种并发症。
老年人营养状态与疾病的关系
![老年人营养状态与疾病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a19adbf1711cc7931b716d0.png)
老年人营养状态与疾病的关系摘要:营养不良是指营养的不充足状态,以摄入不充足的食物、食欲差、体质消瘦、体重下降、不能满足机体能量与蛋白质所需为特征的营养低下状态。
营养不良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全球的关注,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关键词:老年人:营养不良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日趋延长。
我国2000年人口普查,大于60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1%,预测2025年升至20%,2050年达25%,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
探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杜绝不合理膳食营养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本文就老年人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如下。
一、老年人营养不良相关因素1.老年人营养不良是个全球性问题,它与生理因素、疾病与药物、饮食习惯、精神因素、社会因素和人们对营养知识的认知和态度息息相关。
2.生理特征:老年人牙齿松动、脱离,咀嚼功能减弱。
唾液分泌减少,容易导致牙周病和龋齿的发生。
老年人对多种味觉刺激的辨认阈值增高,特别是对混合滋味的感觉较困难。
老年人的胃肠粘膜、消化腺萎缩,肠壁血液供应减少,使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减低;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明显下降;胆囊、胰腺功能下降,影响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消化和吸收。
疾病与药物:20世纪90年代北京医院统计80~90岁住院患者平均患9.7种疾病,90岁以上者平均患11.1种疾病。
据统计老年患者平均用药7种,并在进餐的同时服药,增加了药物与营养素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性营养不良,使病情恶化。
3.认知与心理:营养知识影响饮食习惯,很多老年人营养保健知识匮乏,王晓红等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营养知识总知晓率为仅为23.18%,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者仅为7.5%,88.8%的老年人愿意接受营养健康教育,但是43.8%的老年人表示不愿意改变其饮食习惯。
社会因素:经济水平较高的老人营养补充更丰富,经济条件差的老人购买较少或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
许多老人独居或单居,进食的食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丰富全面的营养素。
营养和营养补充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营养和营养补充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55efd0866fb84ae45c8de2.png)
营养和营养补充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摘要:通过总结饮食营养与高血压病人之间的关系,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高血压病人的体质不同制定不同的营养方案,能增强其治疗效果,并有助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关键词:高血压;营养;营养补充剂;治疗效果高血压的发生,是在一定的遗传易感基础上,加上多种环境因素(例如营养方面、体育锻炼、饮酒、肥胖等)的综合影响,使其正常的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所致。
营养,作为维持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可控因素,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使用合理的营养和营养补充剂,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遵守医护的嘱托,能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更好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2]。
本文总结和阐述了营养和营养补充剂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1营养疗法和高血压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对患者的营养治疗进行优化,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抗氧化剂,并采取运动、戒酒、减重和药物进行综合性治疗,进而能够有效的控制高血压。
对于营养素缺乏症的评估,建议采用细胞功能检测,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治疗,有效的降低血压,联合使用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
1.1高血压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特点,一些研究团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研究,这也为寻找我国居民的饮食模式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洪忠新[3]等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的中老年人调查发现,该地区中老年人的饮食结构不均衡,蛋白质摄入量较少,可能与其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相关。
而通过改善营养状况,合理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张林峰[4]等通过调查我国中年人群的营养素摄入状况和高血压的关系,发现饮食中的蛋白质和钠是影响高血压患病的重要营养因素。
徐晓菲等[5]对我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膳食状况进行调查,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存在着很多营养素摄入不均衡,油脂、谷物、盐和肉禽类的每日摄入量过多,而鱼虾类、水果、乳制品及维生素等的摄入量较低,如此则造成三大营养素多提供的能量比例不均衡,脂肪的供能高达34%,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则仅占54%;同时,矿物质中钠的摄入量偏高,但是钾、钙、镁的摄入量则偏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营养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营养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分两组,治疗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了积极的健康教育方法,调查两组健康教育后的血压情况与营养情况。
结果:经过半年的医院高血压及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后,治疗组在高血压知识方面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在营养知识方面,治疗组的“盐的每日摄入量”及“牛奶利于降血压”两问题回答正确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当前老年人营养状况促进了高血压的发病,为此要合理进行营养支持,需通过改善膳食行为习惯、膳食习惯等多途径进行防治。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人;营养状况
高血压是一种疾病,同时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近年来,由于疾病模式的转变及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1]。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个体营养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
并且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的营养会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已经成为了共识[2]。
有高血压预防试验在对研究对象实施包括减少热能摄入、减少钠摄入、增加钾的干预措施6个月后,发现研究对象钠摄入减少18%,钾摄入增加9%,体重下降6%,说明开展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功的试验表明高血压的医院营养干预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行的[3]。
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老年人营养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符合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推荐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99人,女性81人。
年龄最小60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4.5±2.5岁;文化程度:小学文化及以下100例,初高中文化为62例,大专以上文化为18例。
把上述患者平分两组,治疗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两组上述资料对比类似(P>0.05) 。
1.2 调查内容本文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血压情况与营养情况两个方面。
首先向被调查者解释本次调查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然后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回收时及时查缺补漏。
本次调查的回收率与有效率为100.0%。
1.3统计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经过半年的医院高血压及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后,治疗组在高血压知识方面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在营养知识方面,治疗组的“盐的每日摄入量”及“牛奶利于降血压”两问题回答正确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健康教育后高血压及营养知识回答正确率(%)3 讨论
据全国人群调查资料显示,2011我国有高血压患者9000万,每年新增300万以上,若不及时采取对策,高血压与其并发的心脑血管病的危害将日趋严重[4]。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我
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人群监测结果表明近10余年来上我国人群总胆固醇及体质指数呈上升趋势,反映我国人群营养结构有向不合理方向发展的趋势,再加上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的激烈,目前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到30%左右[5]。
目前高血压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病与某些因素有关,而这些危险因素又是与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食盐摄入过多与饮食习惯有关,肥胖与身体缺乏运动及不合理膳食不良生活方式有关,血脂过高是与脂肪摄入过多有关,吸烟与饮酒是人们的不良行为等,人类这些与高血压有关的不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受文化水平、营养知识、经济收入等诸多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营养教育的方法提高人们的营养知识,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态度,从而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这一干预措施是可行的。
本文结果显示,经过半年的医院高血压及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后,治疗组在高血压知识方面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在营养知识方面,治疗组的“盐的每日摄入量”及“牛奶利于降血压”两问题回答正确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当前老年人营养状况促进了高血压的发病,为此要合理进行营养支持,需通过改善膳食行为习惯、膳食习惯等多途径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1] 任振勇,郭平川,江伟群.北京市成人高血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8):981-982.[2] 吴锡桂,曹天秀,朱燕,等.人群膳食结构干预对血压均值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27(10):22.[3] 于志杰,南颖.天津市四病基地内外患者食盐摄入量比较[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3(4):166.[4] 吴锡桂,顾东风,李世淖,等.医院人群干预对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32(2):16-19.[5] 宛悦,王若涛,孔灵芝.中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防治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2010,16(7):64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