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材料科学基础课件part6
材料科学基础完整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离子% 结 )= [-1 e 合 -1 4(X A 键 X B )( 2 1% 00
另一种混合键表现为两种类型的键独立 纯在例如一些气体分子以共价键结合,而 分子凝聚则依靠范德瓦力。聚合物和许多 有机材料的长链分子内部是共价键结合, 链与链之间则是范德瓦力或氢键结合。石 墨碳的上层为共价键结合,而片层间则为 范德瓦力二次键结合。
.
5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八.材料科学研究的内容: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
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材
料的凝固、材料中的原子扩散、热处理、工程材
料概论等主要内容。 .
子,因此,它们都是良好的电绝缘体。但当
.
16
处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高温熔融状态时,正负离子在外电场作用 下可以自由运动,即呈现离子导电性。
2.共价键
(1)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结构
.
1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三.结论
1.原子核周围的电子按照四个量子数的规定 从低能到高能依次排列在不同的量子状态 下,同一原子中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不可能 完全相同。
《材料科学基础教案》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教案》PPT课件第一章:材料科学导论1.1 材料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材料的分类和特性1.3 材料科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4 材料科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章:材料的力学性能2.1 弹性、塑性和脆性2.2 材料的强度、硬度和韧性2.3 材料的热膨胀和导热性2.4 材料的疲劳和腐蚀性能第三章:材料的结构3.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电子配置3.2 金属晶体结构3.3 非金属晶体结构3.4 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第四章:材料的热处理和加工4.1 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和性能4.2 金属的铸造、焊接和热轧4.3 非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4.4 新型材料的加工技术和应用第五章:材料的选择与应用5.1 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标准5.2 工程常用金属材料的选择与应用5.3 常用非金属材料的选择与应用5.4 新型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第六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6.1 金属腐蚀的基本类型和机理6.2 金属腐蚀的影响因素6.3 金属的腐蚀防护方法6.4 实例分析: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应用第七章:陶瓷材料7.1 陶瓷材料的定义和特性7.2 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7.3 陶瓷材料的分类与应用7.4 先进陶瓷材料的最新发展第八章:高分子材料8.1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结构8.2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8.3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应用8.4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九章:复合材料9.1 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点9.2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9.3 常见复合材料的类型与应用9.4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第十章:纳米材料10.1 纳米材料的定义和特性10.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0.3 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10.4 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材料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解析:理解材料科学的定义是掌握整个学科的基础,对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性。
重点二:材料的分类和特性解析:材料的分类是理解不同材料性质的基础,而特性则是材料应用的关键。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第六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凝固技术
凝固技术
二、单晶制取 单晶材料:功能材料,半导体、压电、光电、声
光、热电、红外遥感等 由单个晶核生长而成 制法:垂直提拉法,尖端形核法
凝固技术
福建鑫晶精密刚玉,2009年成立,顶部籽晶温度梯度法,人造蓝宝石; 用作蓝绿光半导体(LED)和大规模集成电路(SOS)最重要的衬底材
(Cu-Ag)、新亚稳相(Ag-Ge)、非晶体 (Au-Si(25%))、更多微晶(0.2~0.3μm), 抑制或减少偏析。
凝固技术
得非晶合金所需冷速:单元系金属≥1010K/s,多 元合金要小几个数量级。
产品:低维材料,粉末、细丝和薄膜(带)等 方法:喷射雾化、单辊、双辊
凝固技术
纯金属的结晶
②金属-非金属型:粗糙-光滑小平面,动态过冷
度相差几十倍,一个垂直生长,一个横向生长并
有取向性。在动态过冷度较小时.生长速率明显
不同,因此在生长过程中两相不能较好地合作、
协调及匹配长大,则其规则性差。这类共晶组织
形态必然与生长速度快的引领相的性质、生长形
态有关,而生长速度又与界面前沿的过冷度有关
(图6—12),它是由外界条件控制的,当过冷
共晶合金结晶
(2)动力学伪共晶区 由于共晶两相成核与生长动力学存在差异,使热
力学伪共晶区发生偏移或变形,熔点相差越大, E靠近低熔点相,低熔点相易于成核和生长, 成为领先相,按初生相方式长大,导致共晶合 金在非平衡冷却时得不到100%共晶组织,而 得到亚共晶组织,使伪共晶区向高熔点组元方 向偏移。
第三节 共晶合金结晶
一、共晶转变机制
1、共晶核心的形成 领先相(β): 液相浓度差 受领相(α) 液相浓度差: 两相相互激发形成两相 交替的共晶体核心
材料科学基础第六章 PPT课件

6.1 单元系相变 的热力学及相平衡
6.1.1 相平衡条件和相律
1. 相平衡的条件
多相体系中的吉布斯(Gibbs)自由能(G),是体系的 温度(T)、压力(P),以及各组元的物质的函数。
G=G(T,P,n1n2n3…)
d G SdT VdP idni
其中, idni 是i组元变化引起的体系自由能变化
11
0.294
Au
12
0.288
11
0.286
Al
12
0.286
10.6
0.296
Na
8
0.372
8
Sn 4+2+4 0.315,0.376
10
Bi
3+3
0.309,0.346
7~8
0.336 0.320 0.332
温度℃ 20 460 1100 700 390 280 240
比较固体与液体的有关数据可知: (1)液体中原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比固体中略大。 (2)液体中原子的配位数比密排结构晶体的配位数小, 通常在8-11的范围内,故熔化时体积略微膨胀; 但对非密排结构的晶体如:Sb,Bi,Ga,Ge等,则液态 时配位数反而增大,故熔化时体积略为收缩。 (3)液态中原子排列混乱度增加。
固态的同素异构转变
纯铁相变
纯铁等压相变
纯铁的冷却曲线及晶体结构变化
SiO2相平衡图:化合物的多晶型转变
6.2 纯晶体的凝固
6.2.1 液态结构
一些常见金属衍射分析数据
金属
固态
液态
配位数 原子距离(nm) 配位数 原子距离(nm)
Hg
6+6
0.30,0.347
浙大材料科学基础课件

(六)晶界的特性晶界的特性:不完整,畸变较大,存在晶界能,晶粒长大和晶界的平直化能减小晶界总面积,降低晶界总能量;晶界常温下对塑性变形起阻碍作用,显然,晶粒越细,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也越高;晶界有较高动能及缺陷,熔点较低,腐蚀速度较快第三章固溶体固溶体:类似于液体中含有溶质的溶液,晶体中含有外来杂质原子的一种固体的溶液固溶体特点:掺入外来杂质原子后原来的晶体结构不发生转变。
但点阵畸变,性能变化如多数合金,硅中掺入磷和硼都是固溶体固溶度:外来组分量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破坏晶体结构的最大溶解度量中间相:超过固溶体的溶解限度时,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不同,处于两端固溶体的中间部位的新相固溶体分类: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缺位固溶体,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溶体的有序和无序分类: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体结构中排列的有序与否区分。
达某一尺度为有序畴;长程有序可为超结构有限和无限固溶体分类:两组元在固态呈无限溶解,即为(连§3-1影响固溶度的因素结构相同只是完全固溶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续固溶体)无限固溶体一、休姆-罗瑟里(Hume-Rothery)规律固溶体固溶度的一般规律:1、尺寸因素:当尺寸因素不利时,固溶度很小;2、化学亲和力:稳定中间相(和组元的化学亲和力有关)会使一次固溶体的固溶度下降(中间相自由能曲线低);3、电子浓度:电子浓度(价电子数和原子数的比值)影响固溶度和中间相稳定性,100)100(vx x V a e +-=(溶质价为v ,溶剂价为V )。
还有适用于某些合金系的“相对价效应” ,即高价元素在低价中的固溶度大二、尺寸因素尺寸与溶解度关系:溶质与溶剂原子的尺寸相差大,畸变大,稳定性就低,溶解度小点阵常数的改变:置换固溶体,平均点阵常数增大或收缩,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间隙固溶体,总是随溶质溶入而增大。
维伽定律:固溶体点阵常数a 与溶质的浓度x 之间呈线性关系:x a a a a )(121-+=。
材料科学基础 ppt课件

(5)结合键与性能
材料结合键的类型及键能大小对某些性能 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物理性能: (1)熔点的高低代表了材料稳定性的程度。物 质加热时,当热振动能足以破坏相邻原子间的稳 定结合时,便会发生熔化,所以熔点与键能值有 较好的对应关系:共价键、离子键化合物的熔点 较高,其中纯共价键金刚石具有最高熔点,金属 的熔点相对较低,但过渡族金属有较高的熔点, 特别是难熔金属W、Mo、Ta等熔点都很高。而具 有二次键结合的材料的熔点一般很低,如聚合物
2.根据排列次序建立了元素周期表,各个周 期中的元素的性质呈现相同的周期变化规 律,元素在周期表上的位置不仅决定了单 个原子的行为,也决定了材料中原子的结 合方式以及材料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第二节 原子结合键
一.原子结合键 1.存在状态:凝聚态(液态和固态) 分类 2.一次键:结合力较强,包括离子键、共 价键和金属键。 3.二次键:结合力较弱,包括范德瓦耳斯 键和氢键。
二. 一次键
1.离子键
(1)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稳定结构,存在于大 多数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如NaCI、MgO 、CuO、Mg2Si、CrO2。
(2) 基本特点是以离子为基本结合单位。
(3)一般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静电引力较强 ,结合牢固。因此。其熔点和硬度均较高。 另外,在离子晶体中很难产生自由运动的电 子,因此,它们都是良好的电绝缘体。但当
电子云
原子核
电子云
原子核 a)理论电子云的分布
b)原子偶极矩的产生
4.氢键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本质上与
范德瓦耳斯键一样,它是由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
材料科学基础PPT精品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
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
绪 论
绪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论
1.掌握材料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其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2.了解材料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015/11/2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教研室
2
绪 论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绪 论
2015/11/2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教研室
9
绪 论 材料的历史:300,000 BC—3,500 BC
• 燧石:神奇的石头,这种容易制成工具 的石头,开始了制陶业的发展 (300000BC)。 • 天然金与铜被用作工具与武器,开始了 人类金属的使用(5500 BC) • 熔炼和锤击改变了铜的性能-材料开始发 展 (5000 BC)
绪 论
云纹铜禁: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禁为 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 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 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 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 莲鹤方壶:春秋,1923年河南 令人叹为观止。 新郑李家园出土。高117厘米, 2015/11/23 1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教研室 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
一. 什么是材料和材料科学基础?
二. 材料科学的地位和作用。
三. 材料的分类。
四. 为什么要学习《材料科学基础》?
五.《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
六.《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学习方法和安排。
2015/11/2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教研室 3
材料科学基础--第六章ppt课件

其中,a是平衡凝固 的条件下获得的,b 是液相完全混合的 情况下获得的,d是 液相部分混合的情 况下获得的,而c则 是液相很少扩散或 不扩散的情况下获 得的。
?想一想,
这说明了什么
17.06.2021
精选2021版课件
第六章-15
4. 区域熔炼和提纯
Materials Science
1)溶质很少或无混合
Lessons
溶质很少或无混合时
所以
Ke=1
CS 1C0(1Zl)11C0
17.06.2021
精选2021版课件
第六章-13
Materials Science
3. 合金凝固后溶质分布的数学表达式(续)
17.06.2021
精选2021版课件
第六章-14
Materials Science
4-1 定义
区域熔炼 —— 将已制备的金属试棒分区逐段熔化,然后重 新凝固的提纯方法。
Definition
区域熔炼示意图。 双击观察动画示意!
17.06.2021
精选2021版课件
第六章-16
Materials Science
第二节 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成分过冷
基本内容
Guidelines 1.成分过冷的形成产生 2.成分过冷的临界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3.成分过冷对晶体生长形貌的影响
17.06.2021
精选2021版课件
第六章-2
1.平衡分配系数
Materials Science
1-1. 定义
k0
(Cs (Cl
))ll(Ti温度时)
式 中 , CS— 固 相 ( S ) 浓 度 ; CL— 液 相 ( L ) 浓 度 。 ( 注:如果认为相图中液相线和固相线均为直线,则K0为常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纯螺型和一纯刃型位错平行:由于螺型力场yz xz σσ和,而没有刃型滑移和攀移所需的yx σ和xx σ;同样,刃型力场xxσ、yy σ、yx σ和zzσ中也没有螺型滑移所需的z θσ,所以,两位错间没有相互作用令狐采学任意柏格斯矢量的两个平行的直线位错:分解为刃型分量和螺型分量,分别计算两螺和两刃间的相互作用,再叠加起来结论:若柏格斯矢量夹角</2,则两位错互相排斥;若柏格斯矢量夹角>/2,则两位错互相吸引2、位错塞积:许多位错被迫堆积在某种障碍物前,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它们来自同一位错源,具相同的柏格斯矢量,障碍物如晶界塞积群(在垂直于位错线方向的)长度:对刃型为N b/(1-),对螺型为N b/。
正比于位错总数N ,反比于外加切应力塞积群的平衡:外加切应力所产生的滑移力Fx=b ,使位错尽量靠紧;其他位错间的排斥力(每一对位错间的排斥力,式2-74)使位错尽量散开;障碍物阻力(短程),仅作用在塞积群前端的位错上达很高的数值。
三者间的平衡位错塞积群前端的应力集中:受外力,同时受所有其它位错作用在领先位错与障碍物间挤压产生局部应力ττn ='。
n (塞积位错数)倍于外力的应力集中,能使相邻晶粒屈服,也可能在晶界处引起裂缝。
3.位错反应:位错之间的相互转化。
譬如一分为二或两合为一,b b b +→2位错反应条件:1、反应前矢量和等于反应后矢量和,即∑∑=后前b b2、反应后总能量小于反应前总能量,即∑∑=22后前b b (因为能量正比于b2)。
反应b b b +→2使能量从4b2降为2b2变稳定4.位错交割:位错互相切割的过程林位错:穿过运动位错的滑移面的其它位错。
它会阻碍位错运动或位错切它而过位错割阶:交割过程中使位错被切割而产生的一小段不在原滑移面上的位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两刃交割:它的柏格斯矢量是原矢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一刃一螺交割:柏格斯矢量与螺位错相同(二)位错与点缺陷的相互作用点缺陷在晶体中引起弹性畸变,受到位错应力场的作用。
如正刃,滑移面上晶胞体积小一些,吸引比基体小的置换式溶质原子和空位;下边大一些,吸引间隙原子和比基体原子大的置换式溶质原子位错与溶质原子的相互作用能:外力(被假定为球形的溶质原子改变体积)反抗位错应力场所作的功V 为溶质与基体原子体积差。
刃型位错的应力场公式代入有:r A U θsin =, 其中V b A ∆-+=ννπμ113以此可分析得到吸引或排斥某种原子的区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史诺克(Snoek)气团:螺型位错与周围的溶质原子作用,原子在沿x 、y 、z 的三种面心位置上发生择优分布(应力感生有序),使系统能量降低。
这是因为面心位置上原子在<100>方向相接邻的基体原子距离近,在<110>方向相接邻的基体原子距离远,所以产生四方性的畸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但有正应力分量,同时有切应力分量,也与螺型位错发生相互作用柯垂耳(Cottrell)气团:若温度和时间允许,溶质原子向位错附近的聚集。
使位错的运动受到限制,因为这时推动位错运动,或挣脱气团束缚,或拖着气团前进电学相互作用:刃位错附近晶格的局部膨胀和压缩引起自由电子的再分布,在膨胀一侧浓度偏高,压缩一侧偏低,结果使得膨胀区荷负电,压缩区荷正电,整个位错成为一个线状的电偶极子。
化学相互作用:位错周围溶质原子的浓度满足)exp(0kTU C C -=, 其中C0为溶质原子平均浓度,U 为互作用能。
超过溶解度极限时,沉淀物质点在位错线上析出空位、间隙原子和位错的互相转化:过饱和度太高的空位沿一定晶面聚成片状析出,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太大后失稳,崩塌并合,转化成位错环;异号刃位错相遇,互相抵消,变成一列空位或填隙原子,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当两个螺型位错相切割时会产生刃型的位错割阶,带有刃型割阶的螺型位错继续滑移时,它的割阶将被迫攀移,结果在割阶走过的地方产生一串空位或者间隙原子,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五、位错源与位错增殖尽管位错是热力学不稳定的缺陷,但它们却经常存在于晶体之中,特别是金属晶体,位错密度一般很高(一)位错的来源位错产生:位错的能量很大,除非晶体受到的应力接近理论切变的强度,位错不能靠热激活产生。
位错不会在晶体中均匀形核1、过饱和空位可以凝聚成空位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空位片崩塌时便转化成位错环2、结晶时若偏析显著,点阵常数也不同,过渡区可能形成一系列刃型位错。
3、另一种元素从表面向晶体中扩散、沉淀物或夹杂物,也会因为内应力形成位错4、位向有轻微差别的晶体相遇,结合处将形成位错。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在裂缝尖端、夹杂物界面、表面损伤附近等应力集中区会产生位错(二)位错的增殖退火金属,位错密度约为106~108/cm2,塑性形变时增加到10ll~1012/cm2。
可见,增殖了弗兰克一瑞德(Frank-Read)源:一段刃型位错AB,它的两端被位错网节点钉住,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外加切应力作用下,放出大量位错环,造成位错的增殖。
动作过程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以及它的动画演示)弗兰克-瑞德源需要施加的应力:利用滑移力Ft克服线张力作功的关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平衡时有:R b2μτ=,可见曲率半径越小,要求与之相平衡的切应力越大。
位错弯成半圆形,相应的应力达到最大值。
所以,这时有: 弗兰克-瑞德源开动的临界应力:形成过程中所需的最大应力,l bR bC μμτ==2。
l 是位错线AB 的长度不仅位错网可产生节点、螺型位错交叉滑移中会自行提供。
双交滑移增殖机构:螺位错开始在P2面中滑移,遇障碍,位错的一段交叉滑移到Q 面,绕过障碍后又回到与P2面相平行的P1面,Q 面形成的两段刃型位错不能随P1、P2面上的位错一起前进,成为钉扎点,位错增殖,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单点源:滑动位错只有一端被固定,切应力的作用下形成蜷线并绕固定点转动,当它转动的圈数足够多时,产生大量滑移的效果如果牵制位错端点的是一个螺型位错或具有螺型分量的位错,那么位错的扫动面将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螺旋面。
位错每旋转一周便上升到相邻的一个原子面(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具有单个钉扎点时也会产生位错§2-3表面、界面结构及不完整性处于晶体表面和界面上的质点,其境遇与晶体内部结构是不相同的,表面和界面通常是包含了几个原子层厚的区域,故把它看作是一类晶体缺陷,即面缺陷。
物体的表面与界面行为,对固体材料的物理、化学等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晶体的表面二、表面力场固体表面力:晶体中每个质点力场是对称的。
固体表面,质点排列的周期重复性中断,力场对称性破坏,表现出的剩余键力1、化学力:本质上是表面质点的不饱和价键引起的静电力2、分子引力:表面与被吸附质点间相互作用的范德华力分子间引力主要来源:A、定向作用,发生在极性分子(离子)之间,相邻两个极化电矩因极性不同而相互作用,平均位能E0:kT r E 64032μ-=,其中为电矩;B 、诱导作用,发生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非极性分子被极化诱导出一个暂时的极化电矩,随后与原来的极性分子产生定向作用。
位能:622r E i αμ-=,其中为非极性分子的极化率。
C 、分散作用,发生在非极性分子之间。
瞬间极化电矩之间以及它对相邻分子的诱导引起的相互作用。
位能ED :06243ναh rE D -= 对不同物质,上述三种作用并非均等,三种作用力均与分子间距离的七次方成反比(二)晶体表面状态系统要降低表面过剩能量,导至表面质点的极化、变形、重排并引起原来晶格的畸变,这种过程可示意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对于离子晶体:外侧不饱和,电子云向内正离子方变形,使该负离子诱导成偶极子,降低了晶表负电场。
接着,表面负离子被推向外侧,形成表面双电层。
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同时,表面被一层负离子屏蔽并导致表面层在组成上成为非化学计量。
NaCl表面几层离子的分布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晶体内部相比,表面层离子排列的有序程度降低了,键强数值变得分散,分布在一个甚宽的数值范围。
这种影响可以用键强B 对导数dN/dB(N 为键数目)作图,所得的分布曲线示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对于理想晶体(或大晶体),曲线是很陡峭的,而对于表面层部分(或微细粉体),曲线则变得十分平坦。
表面能:能量高的原子层组成的表面的单位面积自由能的增加,即产生单位表面所作的功dSdW =γ (三)晶体表面的不均匀性本身不同结晶面上的原子密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具有不同的吸附性、晶体生长、溶解度及反应活性。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一个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晶体的表面构造完美晶格结构的晶体表面:分成两种类型:1、 紧密堆积表面:表面平坦,没有波折,所有的原子距离该表面的平行平面的距离都相等2、不紧密堆积的表面:即台阶式的表面,表面有波折。
由于表面要求能量低,所以有台阶出现在表面;另有空位,位错露头,吸附原子。
生长时有些位置易填入原子,所以表面是不均匀的。
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二、晶界晶界:属于同一固相但位相不同的晶粒间的界面,它是一种内界面。
动画示意(一)晶界几何晶界位置的确定:(1)两个点阵相对的位向;(2)晶界相对于一个点阵的位向。
二维点阵的晶界有两个自由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三维点阵的晶界有五个自由度,三个自由度确定一个晶粒相对于另一晶粒的位向,另两个确定晶界相对于其中某一晶粒的位向。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晶界分类:根据位向差()的不同,晶界分为两类:(1)小角度晶界-两相邻晶粒的位向差约小于10;(2)大角度晶界-两晶粒间的位向差较大,一般大于10以上。
两种晶界差异:除位向差外,晶界结构和性质也不相同。
小角晶界由位错组成;大角晶界结构复杂,还不十分清楚。
晶粒之间的晶界通常属于大角度晶界,30~40范围(二)小角度晶界倾侧晶界:一系列相隔一定距离的刃型位错垂直排列构成。
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相当于晶界两边的晶体绕平行于位错线的轴各自旋转了一个方向相反的2θ角。
只有一个变量,是一个自由度晶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位错间距:2sin 2θbD = ,值很小时,有:θ≈db 不对称倾侧晶界:界面绕X 轴转了一个角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倾侧角度为小,界面相对于两晶粒不对称。
有和两个自由度。
由柏氏矢量b ⊢与b⊥垂直的两组位错排列而成。
两组位错各自间距分别为:ϕθsin ⊥⊥=b D 和ϕθsin ┝┝b D = 扭转晶界:右半晶体绕Y 轴转过角,界面与旋转轴垂直,是一个自由度晶界,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两个简立方晶,由两组螺型位错交叉网络所构成单纯的倾侧晶界或扭转晶界是小角度晶界的两种简单型式 一般小角度晶界:旋转轴和界面可任意取向,由刃型和螺型位错组合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