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word版本
制冷设计说明书
![制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a13c34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4.png)
一、收集设计原始资料(一)水质资料水质资料系指确定使用的冷却水水源的水质资料,其主要指标有:水中含铁量、水的碳酸盐硬度和酸碱度(PH值)等.(二)气象资料气象资料系指制冷机房建设地区的最高和最低温度、采暖计算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壤冻结深度、全年主导风向及当地大气压力等。
(三)地质资料地质资料系指制冷机房建设地区的大孔性土壤等级、土壤酸碱度、土壤耐压能力、地下水位、地震烈度等.(四)设备资料1)制冷压缩机或机组的主要性能、技术规格、参数、外形图、安装图等。
2)制冷辅助设备的性能、规格、外形图、安装图等.(五)主要材料资料主要材料系指当地使用的绝热材料、管材等.二、制冷设备的选择计算制冷设备的选择计算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应包括:用户需要的制冷量及制冷系统和供冷系统的冷损失。
冷损失的大小可由设备和管道等的具体情况计算得出,一般可按附加系数确定:直接冷却系统附加系数为5%~7%;间接冷却系统为7%~15%.2、确定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3、根据制冷量和制冷工况,选择制冷压缩机和电动机,制冷压缩机的型号、台数选配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设备费用和运行费用。
制冷压缩机的选型原则:1)根据制冷量选配压缩机,一般不应设备用机。
2)如需选用2台或2台以上的制冷压缩机时,应尽可能选择同一系列的压缩机。
3)制冷量大小不同的压缩机互相搭配,以保证高、低峰负荷时既能满足需要,又经济合理。
4)不同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应考虑到各系统之间相互替代的可能性。
5)选用氨压缩机,当冷凝压力PK 与蒸发压力PO之比大于8时,应采用双级压缩;当PK /PO≤8时,采用单级压缩。
对于氟利昂制冷系统,当PK/PO>10时,应采用双级压缩;PK /PO≤10时,采用单级压缩。
4、选择冷凝器并确定冷却水量。
5、选择蒸发器并确定载冷剂循环量。
6、选择其他辅助设备.题目:一空调用户,处于北京,空调使用面积5000,需要制冷量700,提供7/12的空调冷媒水,冷却水采用自来水循环使用,要求进行制冷热力计算,进行制冷系统设计,并进行冷却水与冷媒水水量设计,绘制制冷原理图与机房平面图.【解】:采用R22氟利昂为制冷剂,利用自来水作冷却水源,选用卧式壳管冷凝器,直流供水。
BCD-550WT间冷式家用冰箱制冷系统设计
![BCD-550WT间冷式家用冰箱制冷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4bc4f4770bf78a6529547b.png)
题目:直冷式冰箱课程设计****:***学号:*********学院: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班级:A12建环****:**目录1 电冰箱的总体布置 (3)2 电冰箱的热负荷计算 (4)Q (4)2.1冷冻室热负荷FQ (5)2.2冷藏室热负荷R2.3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 (6)3制冷循环热力计算 (7)3.1 制冷系统的压焓图 (7)3.2制冷系统的额定工况 (7)3.3热物性参数列表 (8)3.4.循环各性能指标计算 (8)4 冷凝器设计计算 (9)5 蒸发器设计计算 (14)6压缩机热力计算及选型 (21)7毛细管的计算及选型 (23)8参考文献 (24)1 电冰箱的总体布置设计条件:○1使用环境条件:冰箱周围环境温度a t=32℃,相对湿度ϕ=75±5%。
○2箱内温度:冷冻室不高于-18℃,冷藏室平均温度m t=5℃。
○3箱内有效容积:总容积为550L,其中冷冻室为185L,冷藏室为365L。
○4箱体结构:外形尺寸为736mm×890mm×1770mm(宽×深×高)。
绝热层用聚氨酯发泡,其厚度根据理论计算和冰箱厂的实践经验选取,其值如表1所示,箱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箱面顶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门体底面冷冻室52 62 65 72 62 52冷藏室42 65 42 52 62 42图1 箱体结构图2 电冰箱的热负荷计算2.1冷冻室热负荷F Q1)冷冻室箱体漏热量F Q 1 因为通过箱体结构形成热桥的漏热量c Q 不用计算,所以冷冻室箱体漏热量只包括箱体隔热层漏热量a Q 和通过箱门与门封条漏热量b Q 两部分。
冷藏室箱体漏热量R Q 1的计算也如此。
○1箱体隔热层漏热量aQ 箱体隔热层漏热量按式)(21t t KA Q a -=计算,式中计算时箱外空气对箱体外表面传热系数1α取11.3W/(K m •2),箱内壁表面对空气的表面传热系数2α取1.16W/(K m •2),隔热层材料的热导率λ取0.03W/(K m •)。
3 电冰箱系统设计
![3 电冰箱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724e36b7360b4c2e3f64b4.png)
3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冰箱制冷系统的设计基本思路和顺序是:先根据要求确定箱体尺寸,然后根据箱体尺寸确定热负荷,根据热负荷和其他发热元件可以确定冰箱的基本能耗,并依次确定压缩机,同时可以确定蒸发器和冷凝器两大主要传热设备,最后才是确定节流元件和制冷剂充注量。
当然,计算设计不可能是很准确的,最后还需要通过试验和不断的调试来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
3.1 保温层设计3.1.1 保温层设计方法冰箱保温层厚度是设计的重点,关键是产品的成本与性能,而保温层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①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能耗要求;②产品的不同风格和设计特点;③市场对发泡料的限制条件;④产品成本的综合对比选择;⑤产品的市场要求:全球性、区域性、特殊客户;⑥产品的未来发展考虑。
冰箱保温层厚度是设计的重点,在设计中总会与不同部门发生冲突,当然要求的厚度越薄越好,这样成本低,容积大,但由于技术的能力有限制的,在能耗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厚度也不是可以薄到想要的程度,因此在厚度的设计方面存在选择是否合理的问题。
目前冰箱箱体都采用硬质聚氨脂整体发泡作绝热层,其绝热性能好,适于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发泡后的箱体内外壳被粘接成刚性整体,结构坚固,内外壳厚度可以适当降低,无须对箱体做防潮处理,年久也不会吸湿而使热导率增大。
电冰箱绝大多数为立式结构。
箱体结构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5 0年代以前主要是厚壁箱体(厚度为60~65mm);60年代是薄壁箱体(厚度30~3 5mm);70年代是薄壁双温双门;80年代以后世界上趋于采用中等壁厚箱体(厚度为40~45mm),并以箱背式冷凝器的三门三温或双门双温自然对流冷却(即直冷式)冰箱为主。
随着良好隔热性能的隔热材料的应用,箱体壁厚的减薄,箱体重量进一步减轻并增大了冰箱的内容积。
立式冰箱箱体,首先根据内容积确定宽深比例,一般选为正方形或矩形,其比例不超过1:1.3,双侧门柜式箱体的宽深比为1:0.65左右。
总体高度以放置稳定和箱内储放食品方便为原则。
毕业设计-电冰箱的制冷控制系统
![毕业设计-电冰箱的制冷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d4c2b42804d2b160b4ec087.png)
前言众所周知,电冰箱是现代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
而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冰箱大多采用传统的机械式温控,其控制精度差,功能单一,控制方式简单难以满足冰箱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多功能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单片机性能好,控制功能强,工作可靠,成本低等优点,现在已经在家电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面临国内电冰箱发展的现状,在技术上还与其他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电冰箱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使其适应当代个性时尚、节能环保、智能高端、精确温控的发展方式,使人们体验闻所未闻的个性化感受,快捷与原汁原味不再是梦想。
新一代产品在控制上还增加了人工智能,使家电性能更优异,使用更方便可靠。
本次设计基于大量的市场调查和理论研究。
首先,我对传统电冰箱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
调查了10多个品牌的电冰箱的控制系统,研究了他们制冷的优缺点,吸收了一些比较好的设计思想。
其后,我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文献,其中最多的是国内外最新发表的关于制冷方面的论文,丰富了我们的理论依据。
然后,根据我拥有的材料用单片机实现电冰箱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最后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其软件设计。
第1章电冰箱系统概述1.1 单片机概述自从1971年微型计算机问世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微型计算机正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高速度、高性能、大容量的高档微型计算机及其系列化,向大、中型计算机挑战;另一个是稳定可靠、小而廉、能适应各种领域需要的单片机。
单片机是指把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 接口电路等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虽然单片机只是一个芯片,但从组成和功能上看,它已经具有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块单片机就是一台微型计算机。
自从1975年美国德可萨斯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个4位单片机TMS-1000型以来,单片机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微型计算机技术的一个独特分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智能化、家用电子产品等各个控制领域。
制冷设计(冷源)说明书..
![制冷设计(冷源)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f9078b90029bd64783e2c58.png)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制冷课设班级:暖通12-2姓名:赵佳熙学号:2012102516目录第一章总论 (2)1.1设计任务及要求 (2)1.2 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2)第二章制冷机组的选型 (3)2.1 制冷机组选型原则 (3)2.2 制冷机组的选型 (3)第三章冷冻水系统的设计 (4)3.1系统形式 (4)3.2冷冻水系统的设计(包括冷冻水泵选择及水力计算) (6)第四章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8)4.1 冷却塔选型 (8)4.2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包括水力计算) (9)第五章其他设计 (10)5.1 补水泵 (10)5.2 补水箱 (10)5.3 定压罐 (11)5.4 全程水处理器第六章致谢 (11)参考资料 (12)第一章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1.1.1 设计任务根据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施工程序,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技术资料,在老师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拉萨市某商场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用冷源工程设计。
通过本课程设计,系统地掌握冷源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步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冷源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到城市建设系统从事室内环境设备和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施工组织、调试、运行、工程经济管理和有关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
设计的基本要求1.提倡进行综合性专业课程设计,培养整体设计的观念;2.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独立分析解决一般专业工程设计计算问题;3.了解与专业有关的规范和标准;4.能够利用语言文字和图形表达设计意图和技术问题;1.1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1.2.1建筑概况、土建原始资料和工程所在地区本设计选择的对象是武汉某办公楼,东经30°37 北纬114°08,据热工气象分区为夏热冬冷地区。
建筑正立面为南向,该建筑地上5层地下1层。
总建筑面积为10350米,地上高度为23米,地下4米。
1.2.2气象资料1.2.4室内设计参数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以及相关的设计措施要求执行,办公楼一到五层的空调区域均设计为:t=26ºC Ψ=65%第二章制冷机组的选型2.1 制冷机组选型原则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可得厂家根据给定的蒸汽压力、冷水温度和冷却水温度给出额定的制冷能力。
制冷设计说明
![制冷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a22b133be1e650e52ea9991.png)
制冷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019-2003);(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5)《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JGJ158-2008(6)《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GB/T19412-2003)(7) 协作单位和本院建筑及其他专业提供有关的设计条件。
二、空调冷负荷: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以及房间的使用功能进行空调负荷计算,同时考虑到该建筑的使用性质,暂定塔楼办公部分空调使用时间为7:30~18:00,从18:00到次日23:00考虑部分楼层有人员使用;裙楼3层为餐饮,空调使用时间为7:00~23:00。
据此原则,计算结果为:1) 设计日峰值冷负荷(16:00): 2607RT(9172kw);2) 设计日总冷负荷:27719RTh(97489kwh);3) 设计日总蓄冰冷负荷:9990RTh(35135kwh);三、冰蓄冷制冷系统设计:根据"设计委托任务书"要求,技术经济比较及方案论证,本工程采用蓄冰空调制冷系统,机房设在地下四层,具体如下。
本工程采用部分负荷蓄冰系统,双工况主机和蓄冰设备为串联方式,双工况主机位于蓄冰设备上游。
本系统由双工况制冷机组、蓄冰槽、乙二醇溶液泵、板式换热器、基载主机、冷冻水一级循环泵、冷却塔、冷却水循环泵等设备和乙二醇溶液管路、冷冻水、冷却水管路、自控装置等组成。
制冷系统设计参数:1) 双工况主机:选用两台乙二醇冷水机组。
制冷工况制冷量900RT,乙二醇流量为583m%%133/h,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5.5/10.5°C;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C;制冰工况制冷量650RT,乙二醇流量为583m%%133/h,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1.65/-5.6°C,冷却水供回温度为30/34°C,流量为659mm%%133/h。
冰箱 说明书
![冰箱 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c8fb6b4227916888586d701.png)
可调底脚 顺时针
逆时针
放置冰箱应该远离热源并避免太阳光直射, 应放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冰箱周围包括后
·本产品适合在中国大陆使用,如要到其它 国家或地区使用,请与本公司联系定制。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 ·请注意保存。 ·冰箱外观、颜色或画门图案见实物。
产品特点
①全频技术
集变频、降噪、节能、速冻等技术于一身,且相互促进,性能更加优越。冰 箱根据箱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比较,自动调节变频压缩机的工作频率,使冰 箱一直处于最优状态。 独有的昼夜变频功能:根据时钟设定,冰箱可在夜间保持低速运转,为您创 造更加安静的休息环境。
220V〜
50Hz
必须使用独立专用插座并进行可靠接地
本系列冰箱的电源线配有三线(接地)插头,与标 准三线( 接地)插座匹配。在任何情况下,切勿切 除或拆除电源线的第三插脚(接地)。冰箱安装到 位后,插头应可触及,以方便插拔。
不要损坏电源线
●切勿以拉扯电源线的方法拔出冰箱的插头。一定 要紧紧握住插头,从插座中直接拔出。
人工智慧状态下,不能进行冷藏、冷冻温度调节或速冻设置,但可 注 意 以进行变温室温度调节。
⑷ 冷藏室温度调节(如果您选择人工智慧方式,此项可跳过)
A
E
冷藏调节 变温调节
环境温度
时钟
冷冻调节 人工智慧
按一下A键,E图标闪烁,进入冷藏室温度设定状态,原温度设定值闪烁,以后每按一下A 键,温度数值增加1℃,直到最高设定数值10℃,再按该键则回到2℃,如此循环;若设定后 5秒内没有按键操作,则温度值停止闪烁,E恢复为冷藏室的平均温度。
2500t冷库工程制冷系统说明书
![2500t冷库工程制冷系统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918583d915f804d2b16c1ea.png)
**冷库工程制冷系统设计说明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1.1冷库概况冷库主要包括冷却间、冻结间以及冻结物冷藏间三大部分。
平面布置如图1-1。
其中,各间的设计室温分别为0℃、-35℃、-20℃;分三个蒸发回路,蒸发温度分别为-10℃、-45℃、-30℃。
图1-2冷库平面布置及建筑尺寸另外冻结间与冻结物冷藏间之间设有低温穿堂,设计温度为-12℃,因其负荷相对较小,将其与冷藏间共同并入-30℃蒸发回路中。
各间概况如下:1.冻结物冷藏间该冷间设计室温为-20℃库容为2500t,根据公式可求得其净容积。
库房净高为5.38m,如图1-1所示分为三个冷间。
其中No.10与No.3冷藏间净面积均为791.2㎡,库容为936.4t,No .2冷藏间净面积为530㎡,库容为626.8t,总库容为2500t。
具体尺寸见图1-2。
2.冷却间冷却间设计生产能力为147t/20h,分为7个小间,采用落地上平吹式冷风机冷却。
每间设6根吊轨,每根有效长度为15.2m,设计生产能力为21t/20h。
其中,No.1冷却间净面积为96.3㎡,No.2到No.7净面积均为96.6㎡。
3.冻结间冻结间设计生产能力为154t/24h,分为7个小间,采用吊顶式冷风机冷却。
每间设6根吊轨,每根有效长度为16m,设计生产能力为22t/24h。
各间净面积与冷却间相同。
4.低温穿堂净面积为299㎡,设计温度-12℃,采用顶排管冷却。
1.1.2机房概况考虑到本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所以将机房布置在库房的下风向。
同考虑到机房宜在冷库中心附近,故将机房布置在库房北方。
机房为单层独立建筑,建筑尺寸为52.5m×15m,面积为787.5 2m。
分为机器间、设备间、油处理间、配电室、控制室及变压室。
其中压缩机布置在机器间;低循桶、中冷器、经济器、贮液器及虹吸罐布置在设备间;把产生高热及外逸制冷剂的油分离器、加氨站、空气分离器布置在紧靠机房而不影响交通和美观的室外;冷凝器布置在屋顶。
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与设计-文档资料
![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与设计-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81195df4693daef5ef73de2.png)
产品开发中心 制冷所 更新日期 2019/11/12
内容
1. 理论基础 2.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3. 制冷剂
4. 压缩机 5. 润滑油
6. 冷凝器
7. 蒸发器 8. 毛细管与回气管换热器
理论基础
相变
三相图 焓-温度状态图 (H2O)
饱和压力曲线 (H2O)
Q k
对流
T A x
(2)
Q hA T
辐射
(3)
Q T4 f
(4)
8 2 4 5 .67 10 W /( m K)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压缩:等熵过程 冷凝:等温过程 膨胀:等熵过程 蒸发:等温过程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实际制冷循环
带毛细管回热的理想循环
制冷系统实际循环
物体的固液气三相存在形式和温度,压力密切相关。 在相变过程中伴随着潜热的吸收和释放,但物质的温 度维持不变。 液体的饱和温度会随压力升高。 常见物质:干冰(常温常压下直接升华)水
理论基础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交换器的换热
PV mRT
热传导
(1)
Q UA T U 1 1 1 h out k h in
4 3 2 1 0 10 15 20 25 30 环境温度Tamb(°C) 35 40
蒸发压力 冷凝压力
•增大制冷剂充注量 •低温下停止冷凝风机运转,提高冷凝 温度
蒸发器的作用
•
•
利用制冷剂液体的蒸发,从低 温环境吸收热量,再通过回气 管排向压缩机。 蒸发器的负荷大小:
Q U A T q ( h h ) e e e v 6 5
过滤器的X 射线照片
(完整word版)制冷设计说明书
![(完整word版)制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15376e2ba1aa8114531d970.png)
目录一、原始资料 (1)二、设备选型 (1)2。
1制冷机组 (1)2。
1。
2 制冷机组选型原则 (1)2。
2冷冻水系统选型 (4)2.2。
1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 (4)2.2.2冷冻水泵 (5)2.3冷却水系统 (7)2.3.1冷却水泵 (8)2。
3.2冷却塔 (9)2。
4补水泵 (11)2。
5补水箱 (11)2.6分集水器 (11)2。
7电子水处理仪 (13)2。
8管径列表 (14)三、制冷机房布置 (15)四、施工说明 (17)4.1管道保温设计 (17)4。
2系统消声隔振设计 (19)五、参考文献 (20)一、原始资料本工程涉及的建筑位于天津市办公类建筑,地上6层,制冷面积34500m²建筑总高度21m;地下1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制冷机房设于地下设备用房内。
本工程为该建筑空调提供冷、热源,空调系统形式采用全空气系统。
空调系统要求夏季工况最大制冷量约为:4000kw.空调系统要求冷冻水供水温度7℃,回水温度12℃。
现本工程仅设计夏季制冷系统,机组及一系列设备放在制冷机房里,冷却塔放在东西侧配楼楼顶;冷水机组以平均分配制冷量为原则进行选择,循环水泵与制冷机组相对应,加一旁通;冷却塔与制冷机组相对应,无需备用。
表1 天津市室外气象参数2.1制冷机组2。
1.2 制冷机组选型原则要合理选定机型和台数,须考虑以下因素或原则。
(1)建筑物的冷负荷大小,全年冷负荷的分布规律;(2)当地的水源(包括水量、水温及水质)、电源和热源(包括热源性质、品位高低)情况;(3)初投资和运行费用;(4)冷水机组的特性(包括性能系数、尺寸大小、调节性能、价格、冷量范围及使用工质等).选择冷水机组时,除了考虑上述原则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注意以下几点:(1)台数一般以选用2~4台为宜,中小型规模宜选用2台,较大型可选用3台,特大型可选用4台,机组之间要考虑互为备用和切换使用的可能性;(2)同一机房内可选用不同类型、不同容量的机组搭配的组合方案,以节约能耗。
BCD-550WT间冷式家用冰箱制冷系统设计
![BCD-550WT间冷式家用冰箱制冷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9855c5a5e9856a5712608c.png)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4)KEY WORDS (4)前言 (5)1. 方案论证 (6)1.1 流程选择 (6)1.2 冷凝器选择 (6)1.3 蒸发器选择 (7)1.4 制冷剂选择 (7)1.5 节流装置选择 (7)1.6 压缩机选择 (7)2.过程论述 (8)2.1电冰箱布置与热负荷计算 (8)2.1.1电冰箱布置 (8)2.1.2电冰箱热负荷的计算 (10)2.1.3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 (12)2.2制冷循环热力计算 (13)2.2.1制冷系统的压焓图 (13)2.2.2制冷系统的额定工况 (13)2.2.3热物性参数列表 (14)2.2.4循环各性能指标计算 (14)2.3冷凝器设计计算 (15)2.4蒸发器设计计算 (20)2.5压缩机热力计算及选型 (27)2.6毛细管的计算及选型 (29)2.7结果分析 (30)3. 结论 (30)参考文献 (30)附录 (32)附录一冰箱系统布置图 (32)附录二冷凝器装配图 (32)附录三计算程序 (33)致谢 (34)BCD-550WT间冷式家用冰箱制冷系统设计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用冰箱已经成为家用冷冻冷藏的必备设备,同时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冰箱行业发展的主流。
本论文详细的说明了如何设计一台550L的间冷冰箱的步骤和相关的计算方法。
例如绝热层厚度的选择、冰箱外壁面的防露校核、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压缩机的选型、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力计算及毛细管长度的计算。
另外本文还对未来电冰箱的发展趋势、技能技术也作了一定介绍,指出家用电冰箱应该向着节能化、环保化、智能化及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间冷式;家用冰箱;节能环保BCD-550WT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refrigerationsystem designAbstract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household refrigerator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househol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t the same time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refrigerator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illustrates in detail how to design a 550Lbetween any case steps and related calculation method. Such as the thickness of the insulation blanket, outer wall of the fridge dew checking,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of the cooling system, the choice of the compressor,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apillary length.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also refrigerator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skills, technology is also introduced some, points out that the household refrigerator should be towards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elligent and multi-functional direction development.Key Words:Indirect cooling;Household refrigerator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前言世界上首台家用的制冷设备在1910年左右出现,1913年拉森制造了一台人工操作的家用冰箱,1918年美国拉尔维拉特公司首次成功地试制出商业和家用自动冰箱,到1920年为止约售出200台,1926年美国奇艺公司经过11年的试验,制造出世界第一台密封式制冷系统的电冰箱,1927年第一台家用吸收式冰箱问世。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230b5ffbceb19e8b9f6ba65.png)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1.冰箱设计步骤图1 BCD-348W/H电冰箱制冷系统图2.冰箱的总体布置2.1箱体设计要求及形式电冰箱箱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使用性能、外观、耐久性制造成本和市场销售。
在进行设计时,要求造型别致、美观大方。
除色调要与家庭家具协调外,还必须考虑占地面积小内容积大,宽度、深度与高度的比例合理,有稳定感等。
冰箱箱体尺寸见表1。
表1箱体尺寸2.2箱体外表面温度校核和绝热层厚度设计箱体的绝热层时,可预先参照国内外冰箱的有关资料设定其厚度,并计算出箱体表面温度t w 。
如果箱体外表面温度t w 低于露点温度t d ,则会在箱体表面发生凝露现象,因此箱体表面温度必须高于露点温度,一般t w > t d +0.2)(i o ooW t t a K t t (1)国家标准GB8059.1规定,电冰箱在进行凝露实验时亚温带SN 、温带N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19±0.5℃亚热带ST 、热带T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27±0.5℃在t w > t d 的前提下,计算箱体的漏热量Q 1,并用下面的公式校验绝热层的厚度t ot i121)(Q t t A w w (2)1w t ----冰箱外壁温度,℃2w t ----冰箱内壁温度,℃-----绝热层导热系数,w/(m.k)A -----传热面积,m2校验计算的厚度在设定厚度基础上进行修正,反复计算,直到合理为止。
3.冰箱热负荷计算总热负荷Q=Q1+Q 2+Q 3 Q 1---- 箱体的漏热量Q 2---- 门封漏热量Q 3----除露管漏热量(1)箱体的漏热量Q 1由于箱体外壳钢板很薄,而其导热系数很大,所以钢板热阻很小,可忽略不计。
内胆多用塑料ABS成型,热阻较大,可将其厚度一起计入隔热层,箱体的传热可以看做单层平壁的传热。
)(1i ot t KA Q (3)(4) 其中:K ——传热系数,W/m 2·℃;A ——传热面积,m 2 ;t o ——箱体外空气温度,℃;t i ——箱体内空气温度,℃αo——箱外空气对箱体外表面的表面换热系数,W/m 2·℃;αi ——箱体内表面对箱内空气的表面换热系数,W/m 2·℃;λ——绝热层的导热系数,W/m 2·℃;δ——箱体各绝热层的厚度,m注:1当室内风速为0.1-0.15m/s时,αo 可取3.5-11.6 W/m2·℃2箱内空气为自然对流(直冷冰箱)时,αi 可取0.6-1.2 W/m2·℃3间冷冰箱,由于箱内风速大,αi 可取17-23 W/m 2·℃ioa a K111(2)门封漏热量Q 2冷冻室和冷藏室的门封漏热系数均取0.0406W/m ·℃。
制冷说明书
![制冷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7fa633f647d27284b735183.png)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1.1 设计题目广东省广州市市某写字楼建筑地上12层,其中一、二、三层为商场,层高4.8m,其余为3.3m。
地下一层,设有为设备机房,层高4.5m。
其中商场空调冷负荷为1520kw,空调总冷负荷为2560KW。
1.2 广州市夏季室外参数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8℃;夏季室外计算干球球温度:34.2℃;夏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4%;夏季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0.6℃;自来水温度:32℃。
二方案设计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旅馆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后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降温后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却制冷剂,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电子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负荷计算与冷水机组选择因为制冷系统的冷负荷为1280KW,考虑选用离心式或者螺杆式制冷机组。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是中等冷量冷水机组中应用得较多的一种机型。
这种压缩机采用强制连续输气,压力和容量特性稳定没有脉动,排气量几乎不随排气压力而变,而且在小排气量时也不会发生喘振现象,对变工况运行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对气体带液运行不敏感。
这种压缩机运转时力矩变化小、动力平衡性好、没有往复运动机构、易损件少,振动小、噪声低、运行寿命长、可靠性高,而且结构简单紧凑、质量轻、体积小。
另外,它的排温低、容积效率高、滑阀可无级调节、操作简便,易实现自动化。
选用的制冷剂为R-22,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小,安装简便。
且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很高,特别是在没有水份存在的情况下,在200℃以下与一般金属不起反应。
机组选型过程:1)初选机型。
实验五电冰箱制冷系统分析.doc
![实验五电冰箱制冷系统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790f98c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4.png)
实验五电冰箱制冷系统分析.doc实验五电冰箱制冷系统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冰箱的分类特点,了解电冰箱的技术指标、结构、分类等;2.熟悉电冰箱的制冷系统,对其能进行简单维护维修。
二、实验原理(一)电冰箱的技术性能(1)类型分冷藏箱 C、冷冻箱 D、冷藏冷冻箱 CD。
(2)电源包括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使用电压范围等。
(3)电动机的额定输入功率(W)。
(4)耗电量(kW·h/24h )。
( 5)外形尺寸(深×宽×高)。
(6)重量( kg,分为毛重和净重)。
( 7)总有效容积( L)。
包括冷冻室有效容积和冷藏室有效容积。
(8)制冷系统性能。
包括压缩机型号、输入功率、起动电流、起动继电器型号、过载保护继电器型号、冷凝器、蒸发器、毛细管、干燥过滤器的规格、制冷剂型号及灌注量。
(9)冷冻室和冷藏室性能。
包括冷冻室能力、星级、气候类型、冷藏室温度等。
(10)气候类型。
分热带型(T)、亚热带型(ST)、温带型(N)和亚温带型(SN)等4种。
我国大多使用亚热带型(ST)和温带型(N)。
(二)电冰箱的结构、分类电冰箱的箱体是电冰箱的基础结构。
箱体结构形式直接影响着冰箱的结构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
箱体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冰箱的质量。
电冰箱的箱体由壳体、箱门、台面及其他一些必要附件组成。
壳体和箱体形成一个能存放物品的密封容器。
台面主要起装饰和保护作用。
箱体首先要有长时间的保温作用,其次是美观、平整、光洁。
1. 电冰箱按箱内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直冷式和间冷式两种,其中,直冷式又分单门和双门电冰箱两种。
若按制冷剂不同又分“有氟”、“无氟”电冰箱等。
( 1)直冷式单门电冰箱直冷式单门电冰箱中的蒸发器吊装在电冰箱内体的上部。
当制冷剂(氟利昂)在其管路中低压沸腾时,进行低温吸热,而由蒸发器围成的空腔就形成了冷冻部位(冷冻室)。
蒸发器下面的冷藏部位(冷藏室)则依靠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进行冷热的自然对流,对存放在冷藏部位的食品进行冷却。
电冰箱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电冰箱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cc8bfbea8114431b80dd86d.png)
1绪论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由于社会迅速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追求生活的质量,吃上新鲜食物是生活质量的一方面的体现,因此对电冰箱食物保鲜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电冰箱总是存在着类似于功能少、操作复杂、控制不方便等缺点。
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市场上这些电冰箱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因此研究出一种控制灵活,操作方便的电冰箱,已经成为当务之急⑴0另一方面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使得现代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单片机使得现代工业控制领域带实现了次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1970年,研制出了单片机。
它从8位到32位的单片机,发展很快,并向双CPU容量很大,功耗低。
在开发高科技产品过程中,单片机是不可缺少的核心手段。
它结合了一些高新技术,比如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并且采用了机械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不仅是在民用工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也也及其具有应用前景。
单片机在智能仪器仪表的设计制造,电子产品,自动化工业,武器装备及通信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含盖了生产、生活、军事等各个领域,实现了电子产品的准确化、智能化、最优化和多功能化,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高度重视单片机的发展。
目前由于单片机的控制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的生产技术,促进了计算机、材料加工、医疗甚至是纺织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因此它在现代高科技技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单片机的发展是对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主要度量标志[2]。
实践证明,单片机用于电冰箱控制系统具有准确的精度、优异的功能、良好的经济性,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节约了自然能源,改善了目前劳动能力不足的问题。
它在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了比较高的优良的性能[3]0制冷机的微机控制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它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机器的性能,而且也提高了控制的精度,硬件与软件相互配合实现电冰箱的智能化和自动化⑷01. 2电冰箱国内外的发展趋势1.2.1 电冰箱的国内发展趋势从1956年起,我国在家用电冰箱的技术方面开始起步,在改革开放以后,电冰箱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在1985年,有110多厂家生产电冰箱[5]o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着重扩大产品的数量,后来由于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逐渐注重产品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1.冰箱设计步骤图1 BCD-348W/H电冰箱制冷系统图2.冰箱的总体布置2.1箱体设计要求及形式电冰箱箱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使用性能、外观、耐久性制造成本和市场销售。
在进行设计时,要求造型别致、美观大方。
除色调要与家庭家具协调外,还必须考虑占地面积小内容积大,宽度、深度与高度的比例合理,有稳定感等。
冰箱箱体尺寸见表1。
表1箱体尺寸2.2箱体外表面温度校核和绝热层厚度设计箱体的绝热层时,可预先参照国内外冰箱的有关资料设定其厚度,并计算出箱体表面温度t w 。
如果箱体外表面温度t w 低于露点温度t d ,则会在箱体表面发生凝露现象,因此箱体表面温度必须高于露点温度,一般t w > t d +0.2)(i o oo W t t a Kt t --= (1) 国家标准GB8059.1规定,电冰箱在进行凝露实验时 亚温带SN 、温带N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19±0.5℃ 亚热带ST 、热带T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27±0.5℃t ot i在t w > t d 的前提下,计算箱体的漏热量Q 1,并用下面的公式校验绝热层的厚度121)(Q t t A w w -=λδ (2)1w t ----冰箱外壁温度,℃2w t ----冰箱内壁温度,℃λ-----绝热层导热系数,w/(m.k)A -----传热面积,m 2校验计算的厚度在设定厚度基础上进行修正,反复计算,直到合理为止。
3.冰箱热负荷计算总热负荷Q=Q 1+Q 2+Q 3Q 1---- 箱体的漏热量 Q 2---- 门封漏热量 Q 3---- 除露管漏热量(1)箱体的漏热量Q 1由于箱体外壳钢板很薄,而其导热系数很大,所以钢板热阻很小,可忽略不计。
内胆多用塑料ABS 成型,热阻较大,可将其厚度一起计入隔热层,箱体的传热可以看做单层平壁的传热。
)(1i o t t KA Q -= (3)(4)其中:K —— 传热系数,W/m 2·℃;A —— 传热面积,m 2 ;io a a K 111++=λδt o ——箱体外空气温度,℃; t i ——箱体内空气温度,℃αo ——箱外空气对箱体外表面的表面换热系数,W/m 2·℃; αi ——箱体内表面对箱内空气的表面换热系数,W/m 2·℃; λ ——绝热层的导热系数,W/m 2·℃; δ —— 箱体各绝热层的厚度,m注:1当室内风速为0.1-0.15m/s 时,αo 可取3.5-11.6 W/m 2·℃ 2箱内空气为自然对流(直冷冰箱)时,αi 可取0.6-1.2 W/m 2·℃ 3间冷冰箱,由于箱内风速大,αi 可取17-23 W/m 2·℃(2)门封漏热量Q 2冷冻室和冷藏室的门封漏热系数均取0.0406W/m ·℃。
Q 2=0.0406·L·(t o -t i ) (6) 其中:L —— 门封有效长度;mt o ——箱体外空气温度,℃; t i ——箱体内空气温度,℃(3)除露管漏热量Q 3依据经验公式估算除露管带给箱体的热负荷:Q 3=(L D /1.79)×0.2294×(t D -0.84t o -0.16t F )×P r (7) 其中:L D —— 除露管有效长度;mt D —— 除露管温度;℃ t o —— 箱体外空气温度,℃; t F —— 冷冻室温度;℃ P r —— 压缩机工作系数;停机开机开机time time time P r +=4.制冷系统热力计算电冰箱制冷系统热力计算的目的是算出循环系统的性能指标,制冷工质的循环量和压缩机实际吸入蒸气量。
以此作为设计电冰箱冷凝器、蒸发器及压缩机选型的依据。
4.1制冷循环的额定工况制冷循环的额定工况参照国标 GB9098-88中规定的工况,见表2。
表2.我国国标 GB9098-88中规定的工况制冷系统中的需确定的参数为:冷凝温度t k,蒸发温度t0,回气温度t h,过冷温度tg (1)冷凝温度t k冷凝温度一般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冷凝器中冷质与制冷剂的传热温差,传热温差与冷凝器的冷却方式和结构形式有关。
电冰箱大多采用空气自然对流冷却方式,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等于外界空气温度加上冷凝传热温差。
冷凝传热温差一般取10℃-20 ℃,冷凝器的传热性能好,可适当取小的数值,例如采用风速为2-3m/s的风冷却时,传热温差可取8-10 ℃(2) 蒸发温度t0蒸发温度一般取决于被冷却物体的温度以及蒸发器中制冷剂与被冷却物体的传热温差,电冰箱的蒸发温度等于箱内温度减去传热温差,一般传热温差取5-10 ℃,如采用风冷却式时传热温差可取5 ℃。
箱内温度一般参照星级要求选取。
(3)回气温度t h回气温度取决于蒸气离开蒸发器时的状态和回气管的长度。
电冰箱采用全封闭压缩机,一般进入壳体的状态为吸气状态,可根据压缩机标定的共况选取,该值越低对压缩机运行越有利。
一般回气温度要小于或等于环境温度,但经实际测定,由于电机加热吸入气缸前过热蒸气温度达到80 ℃(4)过冷温度t g过冷温度取决于液体制冷剂在回气管中进行热交换的程度。
冷凝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末端已达到环境温度,再与回气管进行热交换得到冷却。
一般过冷温度等于环境温度减去过冷度,过冷度可取15-32 ℃4.2制冷系统热力计算案例要求设计一台采用自然对流冷却方式的BCD-195热带型电冰箱,冷冻食品贮藏室的温度要求为 -18 ℃,制冷剂选用R12。
现对该冰箱的制冷系统进行热力计算。
(环境温度:SN型、N型、ST型取25℃;T型取32℃)对于热带型电冰箱,环境温度取32℃。
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制冷系统的额定工况。
表3制冷系统额定工况(2)运用压焓图求各参数。
根据设计冰箱确定的工况和选用的制冷剂,运用压-焓图或热力性质表或计算公式求取有关压力、各点比焓值和过热蒸气比体积。
计算时采用图2的压-焓图。
图中将制冷剂在毛细管内的节流和进一步过冷过程分别用3’-4和3-3’表示。
图2.冰箱制冷系统压-焓图表4热力参数值(R12)(3)计算循环的各性能指标。
是例1中总热负荷的计算值。
5. 压缩机选型及热力计算电冰箱压缩机均采用全封闭式压缩机。
对于冰箱厂,一般无制造冰箱压缩机的能力,只能在进行电冰箱设计时,直接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制冷量的大小从已有产品中选择压缩机。
压缩机选型时,主要的参考资料是各种压缩机的全性能曲线,全性能曲线见图3。
图中t0为蒸发温度,t k为冷凝温度。
压缩机制造厂提供每种型号压缩机的全性能曲线。
用全性能曲线选择压缩机的方法如下:①通过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求出在计算工况t0,t k时的制冷量Q。
;②参照各种压缩机的全性能曲线,选择压缩机。
所选用的压缩机应满足计算工况下的制冷量,并应有高的制冷系数,同时要顾及产品的质量,价格和安装尺寸。
压缩机型号及性能见附表1。
图3.压缩机全性能曲线6. 毛细管的设计计算在电冰箱和空调器等小型制冷装置设计中,毛细管尺寸的正确选择和制冷剂充注量的确定都是很重要的,它们将直接影响到装置的有关性能。
关于毛细管的选择,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方法,但由于毛细管中气、液两相流动过程比较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因管径偏差、管壁的粗糙度等都难以准确测量,所以计算结果都存在一定误差。
在制冷系统设计中,一般先用实验或计算法初步预选毛细管,然后再通过整机的试验,确定其最终尺寸。
下面介绍几种毛细管的选择方法。
(1)实测法实测法分为毛细管液体流量测定法和氮气(或者空气)流量测定法两种。
液体流量测定法是将几台经过实测和证实符合设计要求工况工作的制冷系统作为样机,拆除该机的毛细管作为标准品,测出它的液体流量值,作为生产所用毛细管的测定依据。
简易测定流量方法如图4所示。
在钢瓶内盛的液体(酒精、水或四氯化碳)用空气压缩机加压,在气体流量控制阀的控制下,瓶内的压力保持在表压力1MPa,每分钟通过毛细管的液体量,就是该毛细管的流量(mL)。
氮气(或空气)流量测定法一般用压缩机为排气动力,进行氮气(空气)流量测定。
其测定方法:在压缩机吸、排气侧连接低压、高压阀门和压力表,低压阀门处于全开状态,把毛细管一端焊在干燥过滤器出口上(要保持干燥过滤器畅通),另一端暂不焊入蒸发器。
压缩机启动运行后,氮气或空气从低压阀吸人,直到低压吸入压力与大气压相等时,高压表指示压力应稳定在 l~1.2Mpa(此压力为冰箱设计值,对于空调器,压力应为0.55—0.6Mpa)的数值上。
如高压超过上述值,说明流量过小,可截去一段毛细管,边截边试,直到压力值合适为止。
如压力过低,说明流量过大,要更换长一些的毛细管或加大毛细管的阻力,如增加毛细管盘卷圈数或盘卷直径等。
这种方法在维修中应用较普遍。
图4 毛细管流量测定示意图(2)图解法图解法即在稳定工况下,对某种制冷剂按试验数据作出线图。
实际应用时,根据已知的条件,通过线图选择适用的毛细管。
图5a以管径di为1.625mm,长度L为2030mm,蒸发压力小于或等于临界压力时情况下测得的制冷剂流量,并以冷凝温度为54.4℃,进口温度为46.1℃时为流量为相对流量1,而图5b则表明冷凝温度为54.4℃,进口温度为46.1℃时,各种毛细管管径及长度下的相对流量。
a 制冷剂流量与过冷度、冷凝b 制冷剂流量与毛细管规格的关系温度的关系(tk=54.4℃过冷度Δt=8.1℃)(3)计算法毛细管的计算公式到目前为止都不是十分精确。
现介绍一种从管道阻力计算中推导出来的经验公式。
(8)(4)统计法统计法是一种最简单的使用方法,它是根据多数厂家长期的实践经验数据选用毛细管。
表5是通过统计法得到的用于电冰箱、冷藏库毛细管的选配表。
表5毛细管的选配表7.制冷剂充注量制冷系统设计制造中,制冷剂加入量过多或过少,运行都是不利的。
制冷剂量不足时,蒸发器未完全充满,蒸发压力降低,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增加,因此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和系统制冷量减小。
另一方面制冷剂量过多时,将导致冷凝器参与换热的有效表面减少,结果引起冷凝温度和压力增加,系统制冷量下降,能耗也增加,而且充注量过多时,传热系数的下降速度比充注量不足时更快。
制冷剂注入量的精确计算,迄今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目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法这种方法是在压缩机运行的情况下边充制冷剂,边检查充注压力,(小型制冷系统一般从压缩机吸入口充注,大中型制冷系统从高压贮液器加液口充入,充入前应接干燥器,确保充入制冷剂中不含水分)边观察蒸发器的结霜情况、冷凝器的温度、低压吸气管的温度、压缩机的运转电流等。
直到蒸发器全部结霜,压缩机的运转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时,就停止充制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