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4篇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4篇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熟读背诵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诵课文掌握文章内容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的内容意义,熟练背诵文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流程设计一、谈话导入教师组织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相机引入。

二、初步感知检查预习。

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正。

教师范读。

学生聆听,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加上拼音。

教师领读。

学生跟读,留心容易读错的地方,作上标记。

学生齐读。

一起读课文,准确明白节奏重音等。

教师自渎。

小声跟读,巩固读法。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1)大道之行也:用提示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就是“大道”的内涵。

(2)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要有停顿变化,不能连的太紧。

(3)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意思。

(4)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5)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读。

主要形式有:1、男生齐读。

2、女生齐读。

3、左边齐读。

4、右边齐读。

5、同桌齐读。

6、学生自渎。

指名朗读课文,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三、深入探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学。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互相说一说,听一听,指出其中的不足,记录共同存在的疑惑或有争议的地方。

学生代表提出问题,教师相机组织解释疑惑或指正引导,形成共识。

教师提出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目标设计: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2、文中的纲领性句子是什么?3、“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大同”社会的社会局面怎么样?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探究时间,学生自主开展。

指名发言,教师相机讲解强调。

教师补充古代儒家人的政治理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

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领悟。

四、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老子《道德经》片段,组织阅读,比较理解,加深认识。

2、组织学生谈谈“大同”社会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

五、作业设计你认为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的地方?举例说明。

《大道之行也》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范文合集五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大道之行也》教案范文合集五篇》,希望能够帮到你!《大道之行也》教案篇1一、预习检测:1、正字音选贤与能()睦()鳏()恶()矜(原读jīn,在文中读)幼有所长()男有分()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三、自主学习,互助探究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3、重点掌握的词语:选贤与能:矜、寡、孤、独、有分:-废疾者:货恶其弃于地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兴:4、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5、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6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四、展示训练,评价推进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

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反思提升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

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六、达标测试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优秀5篇】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优秀5篇】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优秀5篇】《大道之行也》是一篇文言文,那么怎么讲呢?小编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将不胜荣幸。

大道之行也篇一2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1.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2.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探究创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教学难点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以《桃花源记》)导入。

2.《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二、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词句,翻译课文。

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有关大道之行也语文教案5篇

有关大道之行也语文教案5篇

有关大道之行也语文教案5篇有关大道之行也语文教案5篇《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下面给大家分享大道之行也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大道之行也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2、理解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

2、进一步巩固文言文的翻译。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人憧憬着“大同”的理想社会。

像孙中山、谭嗣同、康有为等人。

领导人更是提出了与之类似的共产主义的理想,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努力,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儒家经典著作,出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

二、教学目标:(一)背诵课文(二)理解意思(三)领悟“大同“社会三、初读课文(一)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jǔ)能〕〔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男有分(fèn)〕〔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二)学生自读课文,能够读顺课文(三)教师范读课文,指导朗读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b.“故人不独亲………”“使老有所终……”中的“人”“使”各统领其下两句和四句,其后一顿;c.“货”“力”两字后一顿,表明观点;d.“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e.“是故”承上作结一顿;f.“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g.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单元《大道理》章节,详细内容为《大道之行也》。

文章论述了儒家思想中的“大道”,即治理国家的理想境界,强调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认识到“大道之行也”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 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理解。

重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语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2. 新课导入:介绍作者及文章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学习。

3. 课文讲解: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老师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c. 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各段大意。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

6.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讨论“大道之行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道之行也》2. 板书内容:a. 作者及背景b. 文章结构c. 重点词汇和句式d. 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b.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大道之行也”的理解。

c. 举例说明“大道之行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答案:1. a. 参见教材注释。

b. 示例:我认为“大道之行也”是指国家领导人以德治国,关心民生,实现国家繁荣昌盛。

c. 示例:我国近年来致力于扶贫工作,体现了“大道之行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

《大道之行也》教案四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四篇

Words are the shadow of actions.(页眉可删)《大道之行也》教案四篇《大道之行也》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文言文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__的层次和脉络。

3、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特征及意义二、过程与方法:反复熟读的基础上,理解__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大同社会的真正可取之处教学重点:理清__脉络层次,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大同”的社会特征及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分钟,教师口述《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同学们背诵描写桃花源环境和生活的句子)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

那么究竟《礼记》中的理想社会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作品介绍 2分钟,教师简介《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补充四书五经的知识)三、朗读全文初步感知 5分钟1、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将不懂的字词划出来)2、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四、正音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全文 10分钟1、结合投影读字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2、解释重点字词(投影)3、请一位同学翻译,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小组讨论,并对其解释作出分析评价。

4、参考译文政治上最高理想的施行,就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大道之行也》优质课教案(精选7篇)

《大道之行也》优质课教案(精选7篇)

《大道之行也》优质课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道之行也》优质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道之行也》优质课教案篇1学习目标:知识:1、熟读成诵,掌握相关文言词。

2.领会本文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

方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情感:联系生活,理解大同社会的意义学习重点: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及意义。

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探究讨论,适度引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点燃激情欣赏美好生活的画面,结合《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是什么?美好的生活人人向往,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

今天,我们走进古人的理想境界,学习《大道之行也》。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1、出示目标:知识:1、熟读成诵,掌握相关文言词。

2.领会本文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

方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情感:联系生活,理解大同社会的意义2、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字音及停顿。

3、指导朗读,熟悉内容(出示朗读提示)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b.“故人不独亲………”“使老有所终……”中的“人”“使”各统领其下两句和四句,其后一顿;c.“货”“力”两字后一顿,表明观点;d.“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e. “是故”承上作结一顿;f.“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g.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1

《大道之行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理清层次;背诵课文。

以诵读为主,结合讨论,感知此段文字的美好。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新还珠格格》齐唱《礼运大同篇》部分。

(板书:大道之行也《礼记》)二、介绍《礼记》《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全书包括《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教师播放课文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章。

(要求:注意字音、停顿、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师生点评。

(1)关注生字读音。

与(jǔ)矜(guān)分(fèn)恶(wù)(2)关注句子停顿。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四、理解文意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解释加点的字。

①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②男有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

女子出嫁。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④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

3、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②天下为公。

——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③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4、帮你归纳。

①词语积累(音):与(jǔ)通“举”睦(mù) 矜(guān)通“鳏”长(zh ǎng) 分(fèn) 恶(wù)②词语积累:a.通假字:与:(举)推荐矜:(鳏)老而无妻的人b.词类活用:贤:形容词作名词,有贤德的人亲:以……为亲,奉养;子:以……为子,抚养(意动用法)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明确: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五篇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

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

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一【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2.理清层次;背诵课文。

3.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学生齐背《桃花源记》)对美好社会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其实由陶渊明再上溯千年,我国就有了名字为“大同”(板书)的美好社会构想。

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是不是大同社会?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学习《大道之行也》。

先请学生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

好,读起来——(板书:大道之行也《礼记》)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师生点评。

(1)关注生字读音。

与(jǔ) 矜(guān) 分(fèn) 恶(wù)(2)关注句子停顿。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三、理解文意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屏显如下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①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②男有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

女子出嫁。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④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

(2)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②天下为公。

——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③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篇1一、预习检测:1、正字音选贤与能〔〕睦〔〕鳏〔〕恶〔〕矜〔原读jīn,在文中读〕幼有所长〔〕男有分〔〕二、学习目的:知识与才能: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设想,把握“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进步朗读和背诵才能,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三、自主学习,互助探究: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3、重点掌握的词语:选贤与能:矜、寡、孤、独、有分:-废疾者:货恶其弃于地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兴:4、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5、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的?6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四、展示训练,评价推进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

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反思提升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消费的根底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的。

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六、达标测试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xxx2、解释以下句子中的字故人不独亲其亲〔故:〕废疾者〔废疾:〕女有归〔归:〕谋闭而不兴〔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大同〔同:〕故外户而不闭〔闭:〕3、写出以下句子的通假字及其意义。

选贤与能: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大道之行也》选自〔〕。

这是〔〕家经典之一,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大道之行也》教案3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3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3篇《大道之行也》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初步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进而感知“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试背全文。

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提升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升读能力。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德育目标《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1.朗读法。

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能背诵如流,今天的中学生也应如此,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

要保证至少读10遍,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

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

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探究创新法。

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并为自身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推动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桃花源记》中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身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篇一自主阅读,背诵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和有关“理想”的名言;完成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大道之行也》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课文,大多讲述了博大的情怀、积极向上的情操,编者将它安排于此类文章中,使读者能够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

这篇文章描述了理想社会,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为人类造福的人。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全文。

4.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1.通过诵读课文,能疏通文意。

2.品读课文,把握“大同”社会的特征。

3.合作探究,掌握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方法。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大同社会的认识。

一、激活思维,导读文本(导入新课)学习任务:齐背《桃花源记》,谈谈对世外桃源的认识和感想。

(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让我们一同去感受吧。

(板书文题)板书课题:大道之行也。

展示学习目标。

二、展示预习成果,梳理基础知识(预习检测)学习任务:结合“预习提示”,梳理基础知识。

1.生字词。

2.作家作品。

3.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理想”的名言佳句。

三、概述文本内容,了解主题(自主学习)学习任务: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概括文本内容。

1.诵读课文,注意节奏。

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3.概括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

四、细读课文,分析具体内容(合作学习)学习任务:分析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师指导语:通过疏通文意,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基本内容,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大同社会的特征。

《大道之行也》教案3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3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3篇《大道之行也》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__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探究创新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

(板书文题)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参照课本178页。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是故谋闭而不兴(奸邪之心。

闭:闭塞,这里作杜绝)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

用门闩插门)3、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指老而无妻的人。

)4、教师具体指导朗读。

5、全班齐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

4、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5、同位交流检查翻译的情况五、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集合5篇

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集合5篇

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集合5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方案。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等环节。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集合5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第一篇: 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宏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力量。

3、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重点】1、要求同学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同学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引导同学思索“孔子的社会抱负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争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探究创新法。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美妙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妙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日,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抱负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

(板书文题)二、简介及背景参照课本178页。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老师播放朗读磁带,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对比解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老师提示需重点把握的词语: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是故谋闭而不兴(奸邪之心。

闭:闭塞,这里作杜绝)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

用门闩插门)3、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指老而无妻的人。

)4、老师详细指导朗读。

5、全班齐读课文。

《大道之行也》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大道之行也》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大道之行也》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导言:人教版七年级必修的《大道之行也》是我们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一环。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设计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获得更好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本内容;2. 感受文章中的哲学思想与人生哲理;3.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本内容,深入探究文章意义;2. 感受文章中的哲学思想与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索文章背后的哲学思想;2.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之外的含义与价值。

四、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必修的《大道之行也》。

这篇文章是一篇唐代诗人庄周的哲学文章,探讨了人生的本质和世界的真相。

本文从创世神话一路讲述到庄子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和真正的生活意义。

五、教学步骤:1. 准备工作在教学开始前,老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庄子和其哲学思想,使学生对本文的背景有所了解。

2. 预习环节在预习环节中,老师可以对学生阅读文本,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着重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词、思想,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做准备。

3. 理解文本在这一环节,老师需要向学生逐句分析文章,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

可以采用问答式教学,让学生逐句解读文本,并提供支撑材料。

4. 探究哲学思想在这个环节,学生们可以深入挖掘文本,探究文章隐藏的哲学思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并根据学生的讨论提供反馈和补充。

5. 分析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文章的精华所在,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请学生阐述自己对名言警句的理解,并探讨其背后的含义和价值。

6. 课堂反思在教学结束前,老师可以请学生回答课堂反思问题,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1 【学习目的】
1、熟读成诵,把握字词。

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3、联系生活,理解提升。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准备】
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教学设计】
一、理想社会,交流引读
同学们,我们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⑴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⑵学生仿读并注意文中停顿:
①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②“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要读出层次感。

有些字有统
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

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

③“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④“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⑤末句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⑶学生朗读并试着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⑴大道之行也:施行
⑵选贤与能:通“举”
⑶讲信修睦:培养
⑷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单独。

亲,以…为亲
⑸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⑹皆有所养:供养
⑺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
⑻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⑼不必藏于己:私藏
⑽谋闭而不兴:发生
⑾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3、理一理: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总领全文。

第二层: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第三层:总结全文。

4、议一议: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这几个概念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
三、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1、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
⑴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⑵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⑶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3、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

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

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联系伊拉克目前硝烟四起的局势,今天你又是如何认识“大同”社会的?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早日实现大同?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今天我们更要加强国防建设,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2、课外延伸:
⑴背诵默写课文。

⑵“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