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

合集下载

医院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

医院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深静脉血栓为常见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属于髓、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

随着病情加剧,患者整个肢体深静脉均可能受扩散影响,演变为血栓后遗症,栓子脱落还可能诱发急性肺栓塞,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临床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会出现腿部水肿、静脉曲张、皮炎及皮肤溃疡症状,病人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甚至不能行走。

如果血栓栓子脱落发生肺栓塞,就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呼吸和心律增快、咯血、晕厥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本研究对我院的股骨、胫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行系统康复训练,并与常规护理作对照,观察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方法受股骨、胫骨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均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血栓性疾病、手术禁忌证等影响本研究的其他疾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3~74岁,平均(63.5± 3.9)岁。

观察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51~72岁,平均(61.5±3.3)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接近。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

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流程、治疗效果,列举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消除心理障碍,提高患者手术与护理配合度;了解患者护理需求,提醒患者禁烟禁酒,日常饮食尽量以蛋白质、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食物为主,促进排便。

② 术后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尺寸合适的弹力袜,晨起后穿着等级弹力袜,休息时再将其脱下;穿着时将医用弹力袜外翻,从脚尖套入至脚后,确保脚趾可以灵活活动;每天腹壁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密切观察患者凝血酶原、血常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系统康复训练。

① 主动活动: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肢体活动,结合患者情况,引导其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并进行趾、踝、髋、足、膝等关节活动训练,每天训练保持在4~6次,每次训练时间为5分钟左右,训练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切勿运动过度。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
新型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手段,目前正在研究的新 型溶栓药物包括基因工程溶栓药物、靶向溶栓药物等,这些 药物具有更高的溶栓效率和更小的副作用,有望成为未来治 疗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手段。
新技术应用
机械血栓切除术
机械血栓切除术是一种新型的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通过机械手段将血栓切除,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等优点, 为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向患者介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症状和后果,提高患者 的警觉性。
预防措施
向患者传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如定期活动、保持水分摄 入、避免长时间久坐等。
及时就医
教育患者一旦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 治疗时机。
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
01
加强医护人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 措施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 • 预防措施 • 护理措施 • 教育与宣传 • 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01
保持患肢清洁,避免感 染。
对于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应密切观察 有无出血倾向,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并发症护理
若出现肺栓塞症状, 如呼吸困难、胸痛等 ,应立即报告医生并 协助处理。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 者,应定期监测凝血 功能,及时调整抗凝 药物剂量。
对于有静脉炎的患者 ,可采取局部热敷、 理疗等措施缓解症状 。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教材教学课件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教材教学课件
基础知识
介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概 念、原因、危害等方面的知识

预防措施
重点介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措施,如定期活动、抬高下 肢、药物治疗等。
护理技巧
针对ICU患者的特殊情况,提供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技巧和 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深静脉血栓 形成的预防和护理过程,提高学
员的实践能力和应对能力。
课件设计与制作
课件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针对ICU患者深静 脉血栓形成预防的需求,设计具 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课件。
课件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 容,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预防措施、护理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课件形式
采用图文并茂、动画演示等形式, 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 解。
课件内容与结构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深 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操作。
教学效果评估
理论考试
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操作考核
问卷调查
收集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学习效果 等方面的反馈,以改进教材内容和方 法。
评估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深静脉血 栓形成预防操作的能力。
04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教学课件
症状
患肢肿胀、影响动脉供血,导致下肢坏死。
发生机制与风险因素
发生机制
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是DVT形成的三大因素。在ICU患者中,由 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使用呼吸机等因素,容易发生DVT。
风险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肥胖、恶性肿瘤、手术及创伤、妊娠及分娩、长期卧 床等。
02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指南
预防策略与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液中形成凝块的疾病,多发生在腿部深静脉,也可发生在骨盆、腹部和上肢等部位。

如果未及时处理,DVT可以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和护理DVT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DVT的措施和护理DVT患者的护理措施。

预防DVT的措施:1.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长时间的静止不动,特别是坐车、坐飞机等长途旅行时,会导致血液滞留在下肢,增加DVT的风险。

因此,在长途旅行时应尽量活动、走动,或者定期做一些腿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2.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水分可以稀释血液,减少凝块的形成。

因此,每天饮水量应该足够,保持良好的水分代谢。

3.穿着舒适松散的衣物和鞋子:过紧或束缚的衣物和鞋子会压迫下肢血管,加重血液循环不畅,增加DVT的风险。

因此,要选择合适的、舒适松散的衣物和鞋子,避免束缚下肢。

4.避免久坐交叉腿:长时间交叉腿可以压迫下肢的血管,增加DVT的风险。

因此,在长时间坐着不动时要避免交叉腿的姿势。

5.孕妇的预防措施: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和下肢静脉受到子宫的压迫,容易出现DVT。

孕妇在预防DVT时可以适当提高下肢,穿弹性袜子,坚持适度的运动,避免交叉腿和久坐。

护理DVT患者的措施:1.床上活动:DVT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但也不能长时间不活动。

定期进行床上活动,如踝关节活动、屈伸膝关节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2.定期翻身:长时间卧床会增加DVT的风险,特别是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下肢。

3.穿戴弹性袜:DVT患者需要穿戴专门的弹性袜,它们可以提供适度的压力,增加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4.药物治疗:根据医嘱,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如肝素或华法林。

这些药物可以阻止血栓的形成,减少DVT的风险。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DVT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下肢肿胀、疼痛加重等。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病率 为 3 % , 1 远高 于普通 人群 。因 D T形 成 而引起 的肺 栓 V
塞也成 为 IU患 者致 死致 残 的主要 原 因之 一 。本 文 就 IU C C
患者 D T形成的高危 因素及预 防护理措施综 述如下。 V 1 IU中发生 D T的高危 因素 C V 1 1 体位及卧床时间 IU患者病情危重, . C 常合并多系统器官功
1 3 损 伤 因素 .
1 4 手术麻 醉 .
创伤 、 骨折 引起 髂骨或静 脉 内膜损伤 , 组织 软
麻醉 导致周 围静 脉扩张 , 下肢肌 肉完全麻 痹 ,
D T中脑血管病 的发病率最 高 。因为脑 卒 中患者 多有 高血脂 、 V
工作单位 :3 0 0 鄂州 市 4 60 张莹: , 女 本科 , 主管护 师 收稿 日期 : 1 0 2 1— 6—1 0 8
) ) ) \ ) ) \ ) )
肿胀 , 压迫下肢深静脉 , 血液淤滞是血栓形成的易患 因素 。 失去 收缩功能 , 使静 脉回流减慢 , 静脉壁平 滑肌松 弛 , 内皮细 使 胞受牵 张而胶原 纤维暴露 , 是术后 易发生深 静脉血 栓栓塞 的重
湖北省鄂州市 中心 医院神经外科
代 护 士 ( 旬) 2 1 , :9 1 5 下 ,0 0 5 14— 9 .
1 黄天文 , 张晓燕 , 熊洁. 院在 职护士培训管理体 系的建 立与 我 实践[ ] 中华护理教育 ,0 8 5 1 :8— 9 J. 20 ,( ) 2 2 .
能衰竭, 需要绝对卧床, 肢体瘫痪及使用石膏托外固定的肢体, 长期
仰卧或侧卧位, 易导致胴窝的静脉淤滞 , 是一直被认为形成 D T的 V
因素 , 黄静等 报道 , 合并使用镇静剂及肌松剂 , 造成患者肢体主动

ICU深静脉血栓的预防PPT

ICU深静脉血栓的预防PPT
险。
化学性损伤
药物、炎症、感染等可 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因素可能导 致血液高凝状态,增加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疾病状态
某些疾病如肿瘤、炎症 等可能导致血液高凝状 态,增加深静脉血栓形
成的风险。
03
icu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机械预防
机械预防是指通过物理方法 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常用的机械预防方法包括: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 梯度压力弹力袜(GCS)和 足底静脉泵(VFP)。这些方 法通过增加下肢静脉回流速 度和减少血液淤滞,从而降 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ICU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创伤、感染等因素,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ICU患者通常需要使用各种插管和导管,这些操作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栓形 成的风险。
ICU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疾病和营养不良,这些因素也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 险。
02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血流缓慢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01
告知患者及家属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
自我保护意识。
02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运动和饮食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运动和饮食,如增加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保持同
一姿势等,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03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况,提高
保持患者活动量
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
定期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如抬高下肢、屈伸膝关节等,有助 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

ICU患者的深静脉血栓预防

ICU患者的深静脉血栓预防

ICU患者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病症,特别容易发生在住院患者中。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是高危人群,正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又面临血栓形成的风险。

因此,预防ICU患者的深静脉血栓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1. 使用药物预防在ICU环境中,药物预防被广泛使用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抗凝药物(例如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可通过减少血液的凝血能力来预防血栓形成。

这些药物通常由医生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的剂量和持续时间。

2. 床旁超声诊断床旁超声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用于检测血栓存在的迹象。

ICU患者可以通过床旁超声诊断及时发现血栓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优点,可以帮助医生在早期发现并处理患者的血栓问题。

3. 床位锻炼由于ICU患者的身体状况多为卧床休息,长时间缺乏运动会增加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因此,床位锻炼是预防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之一。

床位锻炼可以包括伸展腿部和脚趾、转动腿部和身体等简单的动作。

通过床位锻炼,患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4. 弹力袜的使用弹力袜是一种可以提供适度压力的弹性袜子,通过增加下肢静脉的压力,帮助血液回流至心脏,从而减少血栓的发生。

ICU患者经常使用弹力袜来预防深静脉血栓。

重要的是,弹力袜应该正确佩戴,确保压力均匀分布,并定期更换,以保持其有效性。

5. 定期改变体位ICU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导致血液在下肢积聚,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定期改变体位,例如将卧位转换为坐位或半卧位,可以帮助减轻下肢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并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改变体位的方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并且应有护士协助进行。

6. 教育患者和家属教育患者和家属对于深静脉血栓预防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血栓预防的相关知识,包括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预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佩戴弹力袜等。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栓在深静脉内形成,一旦脱落并进入肺部,可引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1. 确定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在患者入院时,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和病情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水平。

常用的评分系统包括Caprini风险评分和Padua风险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可确定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早期活动和康复训练:尽早启动适当的体位变换、早期卧床起立训练和康复训练,防止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血液淤滞,促进血液循环。

3.弹力袜和磨擦披风:ICU患者应戴弹力袜以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少血液淤滞。

同时,在床单和患者之间使用低摩擦力的披风,以减少摩擦和擦伤对血管内膜的损伤。

4.药物预防:对于高危患者,如严重创伤、大手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后的患者,常规给予抗凝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或肝素。

对于部分高危患者,如肿瘤手术患者、高龄患者等,还可考虑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哌沙班等。

5.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时间,及早拔除不必要的导管,使用最小直径的导管,确保导管通畅,避免血流不畅或滞留。

6.减少炎症反应:积极控制感染和炎症反应,有效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合并症,减少全身炎症反应,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7.教育和宣传: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告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以及血栓形成的早期表现,以便及时就医。

此外,监测和评估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

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体征、血凝指标和超声检查等,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整预防措施。

总之,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往往左下肢发病率高于右下肢。 1.2 静脉壁损伤 ▪ 下肢静脉输液几率的增加、术后刺激性及高渗性药物的静脉滴注,这些
物质引起血管收缩及细胞损伤,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
致病因素
1.3 血液高凝状态 ▪ 手术后、妊娠、产后、创伤、术中、术后输血、外科手术前禁食
水等都可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小板数量增加,而影响 血液的凝聚,形成血栓。 1.4 其他因素 ▪ 年龄 >60 岁、以前动过外科大手术、有血栓病史或处于高凝状态, 手术>45min、口服避孕药、肿瘤、静脉曲张等情况。
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定期复查。
护理措施
4.8 出院健康指导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进食清淡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
多食纤维素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食物; ▪ 指导患者出院带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或者华法林 6 个月以上的,不
能随意漏服或者停服,每周复查血凝常规,根据结果调整药物的剂量, 以保证用药安全和疗效; ▪ 教会病人自我观察和护理,静止活动后有无患肢肿胀,经常做足背伸直 运动。
DVT的预防性护理
3.1 基本预防: ①抬高患肢,禁止腘窝及小腿下单独垫枕; ②加强观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特别是反复穿刺,尤其是左侧; ③避免脱水; ④戒烟戒酒; ⑤控制血糖,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⑥手术操作轻巧,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⑦规范下肢止血带的应用; ⑧早期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尽早下床。
脉穿刺,双下肢血栓发病率高于双上肢,避免患肢输入刺激性药物。 4.5 饮食护理 ▪ 指导患者多食蔬菜、水果、饮水、粗粮等低盐低脂、高纤维、易消化的
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ຫໍສະໝຸດ 引起的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 脉血流。

11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

11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

11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___制定了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ICU患者DVT的认识,并重视其预防。

一、概念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致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部位为下肢深静脉。

肺血栓栓塞症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肺循环功能障碍性疾病。

DVT和PTE统称为VTE。

二、流行病学由于存在长期卧床、制动、血管损伤和(或)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ICU患者是发生DVT的高危人群。

DVT在ICU患者中的发生率差异很大,而且DVT多是无症状,故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

在ICU中即使进行预防,DVT仍有较高的发生率。

患者转出ICU后仍属发生DVT的高危人群,故在患者转出ICU后评估其发生DVT的风险并进行预防仍非常重要。

三、发生DVT的危险因素血栓形成的三要素为血管壁改变、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ICU患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如长期卧床、制动、手术、严重感染、中心静脉置管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因此,ICU患者需要进行DVT的风险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指南的制定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ICU患者DVT的特殊性,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DVT的发生率,提高ICU患者的生存质量。

DVT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危险因素是由遗传变异引起的,如V因子突变、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和抗凝血酶缺乏等。

继发性危险因素是指后天获得的易发生DVT的多种病理生理异常,如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

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协同作用。

ICU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既往DVT病史或DVT家族史、恶性肿瘤、严重创伤、脓毒症、APACHEⅡ评分>12分、手术、长时间卧床、制动、机械通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血液净化治疗、使用肌松和镇静药物、应用缩血管药物、输注血小板和血栓预防失败。

ICU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怎么做?

ICU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怎么做?

ICU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怎么做?发表时间:2020-12-11T09:05:44.42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8期作者:郭利明[导读] 结合实际做好针对性护理措施便显得极为必要,这也是降低ICU患者病死率,确保其能够早日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

平昌县人民医院 636400如果长期卧床、制动、血管损伤或者有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便极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ICU患者便是该病的高发群体。

从医学角度出发,ICU患者往往会因为病情、血栓预防方法、检查手段不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很难控制,加之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大多为无症状表现,实际预防难度也会相对较大。

因此注重ICU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合实际做好针对性护理措施便显得极为必要,这也是降低ICU患者病死率,确保其能够早日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危害下肢深静脉血栓即人体血液在静脉内逐渐凝结,阻塞管腔引发静脉回流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便是深静脉内出现异常凝结所导致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于患者下肢近端和远端。

结合目前相关文献研究结果来看,手术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在28%左右;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也有着正相关联系,高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也会更高。

尤其ICU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的高龄患者,本身肌肉张力便会逐步降低,血流速度持续减慢,血液也处在高凝状态,极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从现代临床医学视角出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即患者下肢静脉内壁损伤、下肢静脉血液瘀滞、血液高凝状态等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1--2周,栓子很容易便会脱落,脱落的栓子随血液循环一旦抵达肺动脉,便会引发肺栓塞,患者发生肺梗死的风险也会因此而呈直线上升。

所以ICU医护人员必须时刻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发现患者已经有肺栓塞症状,先让患者保持绝对的安静,平稳心绪后迅速引导其卧床以防止外部刺激,禁止活动,明确此时患者的任何动作都可能会加速静脉血栓脱落,之后通知医生协同做好专项抢救治疗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ICU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高发人群,在DVT的发生、预防和治疗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特殊性。

DVT的预防国内外已有多个共识或指南,但目前尚缺乏针对ICU患者DVT预防的指南。

为此,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经广泛征求意见,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制定了本指南,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ICU患者DVT的认识,并重视其预防。

一、概念1.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致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好发部位为下肢深静脉,可发生在下肢近端和远端,前者位于胭静脉或以上部位,后者位于胭静脉以下。

下肢近端DVT是肺血栓栓塞症栓子的主要来源。

2.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肺循环功能障碍性疾病。

3.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DVT和PTE统称为VTE。

因在发病机制上互相关联,DVT和PTE可作为同一疾病表现为VTE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临床两种重要形式。

二、流行病学由于存在长期卧床、制动、血管损伤和(或)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ICU患者是发生DVT的高危人群。

因病情、血栓预防方法和检查手段的不同,DVT在ICU患者中的发生率差异很大(5%一90%)。

有研究显示,脓毒症患者早期(6 d)为DVT的高发期,尽管接受了抗凝药物预防,DVT的发生率仍可达5%左右;由于ICU患者的DVT多是无症状,故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

在ICU中即使进行预防,DVT 仍有较高的发生率。

近期的另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发现,重症患者转出ICU后仍属发生DVT的高危人群,究其原因可能与患者转出ICU后接受DVT预防的比率下降、住院和制动时间较长有关。

故在患者转出ICU后评估其发生DVT的风险并进行预防仍非常重要。

临床诊断与规范筛查的DVT检出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三、发生DVT的危险因素血栓形成的三要素为血管壁改变、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血液的正常状态是通过血管内皮系统、凝血和纤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调控来完成,其中任一因素发生异常均可能出现病理性出血或血栓形成。

DVT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危险因素由遗传变异引起,包括V因子突变、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和抗凝血酶缺乏等,临床上常以反复静脉血栓栓塞为主要临床表现。

继发性危险因素是指后天获得的易发生DVT的多种病理生理异常,包括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

上述危险因素可单独存在,亦可同时存在、协同作用。

增加ICU患者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既往DVT病史或DVT家族史、恶性肿瘤、严重创伤、脓毒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12分、手术(尤其急诊手术)、转入ICU前住院时间长、制动、机械通气、留置中心静脉(尤其股静脉)导管、血液净化治疗、使用肌松和镇静药物、应用缩血管药物、输注血小板和血栓预防失败。

目前尚无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每项危险因素对DVT发生的影响程度。

近期研究发现,高龄患者(年龄>75岁)DVT的发生率较其他年龄组增加一倍,而既往曾有DVT病史的患者,DVT的发生率可增加4.6l倍。

另有研究显示,成年ICU患者股静脉置管后穿刺部位同侧发生髂股静脉DVT的风险增加6倍,且导管相关DVT的发生与导管留置的时间无关,可发生于导管留置时和拔管后任何时间。

绝大多数ICU患者存在至少一项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很多患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多在转入ICU前就已存在,如大多数的普通外科、妇产科或泌尿外科手术及非手术长期卧床患者,被认为存在有DVT发生的中度风险;而骨科、多发创伤和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则具有发生DVT的高度风险。

推荐意见l:ICU患者是发生DVT的高危人群,应重视其危险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1A)四、DVT的临床特征一般来讲,不同患者DVT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差异很大,主要受血栓形成的深静脉部位、发生速度、阻塞程度、侧支循环建立、血管壁或血管周围组织炎症等因素影响。

DVT的常见临床表现有:患肢疼痛和压痛、肿胀、静脉曲张、皮下静脉凸出、患肢轻度发绀,可伴有低热,但一般不超过38.5℃。

上肢DVT可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并可使肢体长期伤残。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不易引起血管腔完全阻塞,因而患肢肿胀并不明显,可引起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中心静脉通路破坏及病变部位的血液外渗。

DVT常见的并发症是PTE,重者可导致死亡。

ICU中,DVT是一种常见而无症状的疾病,因患者原发疾病差异较大,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镇静与镇痛等,常使DVT临床表现更难以识别。

应用静脉造影诊断DVT的研究发现,抗凝治疗后DVT的检出率仍为3l%-44%,而这些患者中极少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另一项研究发现,抗凝治疗后多普勒超声扫描下肢DVT的检出率是8.6%,其中无一例临床疑诊DVT。

推荐意见2:应警惕ICU患者无症状DVT的发生(1A)五、DVT的辅助检查常用的DVT辅助检查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静脉造影、多普勒超声等。

每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有优缺点。

静脉造影诊断DVT较敏感。

缺点是有创性操作、需搬动患者及造影剂可能的肾损害。

多普勒超声由于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强、减少患者搬运、避免造影剂引起的肾损害等优点,是目前广泛使用的DVT检查方法,但其对小腿静脉DVT诊断的精确性较低,且结果与操作者的技术密切相关。

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包括高凝状态检查(活化蛋白C抵抗率,凝血酶原G20210A的基因突变,蛋白C、蛋白S或抗凝血酶的水平,抗心磷脂抗体滴度和狼疮抗凝物等)和D-二聚体等的检查。

但目前的研究认为,高凝状态检查对ICU患者DVT的诊断无任何提示意义。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的降解产物,其含量增高常提示体内的高凝状态及微血栓形成。

D-二聚体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强,故对排除PTE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但多种因素如手术、创伤、感染、应用抗凝药物等均可影响血浆D-二聚体水平,尤其是ICU,干扰因素更多。

故D-二聚体检测对诊断DVT无特殊提示意义。

有研究显示,当临床判断标准(clillical decision rule,CDR)评分≥4分时,即使D-二聚体阴性,仍有23.5%患者可通过超声检查检出DVT的存在。

故D-二聚体阴性并不能排除DVT。

推荐意见3: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ICU患者DVT的常规检查方法(1D)六、DVT的预防ICU患者是DVT的高危人群,如发生DVT能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危及生命。

研究显示,常规预防措施可减少ICU患者DVT的发生,改善不良预后,降低总治疗费用。

合理预防DVT有更佳的风险效益比和经济效益。

目前DVT预防方法主要分机械性预防和药物性预防,机械性预防方法主要包括压力梯度长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静脉足泵等;药物性预防主要包括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或维生素K拮抗剂(VKA)等。

对不存在高出血风险的ICU患者来讲,临床一般推荐应用抗凝制剂预防DVT的发生;并且荟萃分析和随机研究表明,应用UFH、LMWH或VKA预防DVT,极少或并不增加临床严重出血的发生率。

在ICU,重症患者因机械通气、镇静和肌松、手术和中心静脉甓管等有创操作使DVT的发生风险增加;同时患者因手术、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和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等亦会使出血的风险增加。

此外,ICU中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亦很常见。

因此ICU中可能同时面临血栓形成、出血和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决定如何进行DVT预防时会面临很大挑战。

ICU患者通常被认为存在抗凝治疗的禁忌证。

事实上绝对禁忌证非常少见,绝大多数情况下ICU 患者并不存在抗凝治疗的禁忌证。

如患者确实存在抗凝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则应选择机械方法预防DVT的发生。

DVT预防的禁忌证:药物预防的绝对禁忌证:被证实的活动性大出血或致命性出血;药物预防的相对禁忌证:临床可疑但无法证实的出血——引起血红蛋白明显变化或需要输血。

机械预防的绝对禁忌证:双下肢创伤、皮肤/肌肉/骨移植或肢体大手术;机械预防的相对禁忌证不能耐受机械预防方法者。

七、DVT机械预防方法早期频繁活动对有DVT风险的患者来讲非常重要,但多数ICU患者常无法进行早期充分的活动。

机械预防方法可增加静脉血流和(或)减少腿部静脉血流的淤滞。

目前已证实,机械预防方法对骨科、产科、神经科、脊髓损伤和普外科患者有效,可减少DVT的发生。

机械预防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不增加出血的风险,对存在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机械预防DVrr的方法是否适合ICu患者目前并不明确,尚无证据表明机械方法预防ICU患者血栓栓塞的安全性或有效性。

对机械预防方法预防DVT的相关研究尚存很多问题:(1)多数研究未采用盲法,增加了发生疑诊偏倚的几率。

(2)早期研究中,DVT的筛查方法存在局限性。

(3)各种机械装置本身的差异较大,例如间歇充气装置(IPC)长度不同、不对称的加压和环周加压、特定泵参数(加压/放松周期,周期持续时间,压力形成特征)等;压力梯度长袜(GCS)在袜长、踝部压力和压力梯度等方面亦有差异。

每种装置的特点对DVT的预防作用目前尚不确定,需行科学的、系统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估其作用。

医护人员使用机械方法预防DVT必须做到正确操作,应保障患者最佳的依从性,同时必须保证这些装置不会妨碍患者的自主活动。

目前机械方法在ICU患者中仍提倡广泛应用,虽不能肯定这些装置可预防ICU患者发生DVT,但不增加ICU患者出血风险,几乎无副作用。

具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首选机械方法预防DVT,一旦出血风险降低,应考虑开始药物预防。

对某些患者机械方法与药物联合应用可能会增强预防效果。

推荐意见4:对存在高出血风险的ICu患者,应采用机械方法预防DVT(1B);一旦高出血风险降低,应开始药物预防或联合机械预防方法(1C)八、LMWH与UFHIMWH和UFH是临床最常用的预防DVT发生的药物,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其有效性。

但至目前为止,应用客观检查方法比较Icu患者应用抗凝药物对DVT预防作用的随机临床研究仅有两项,一项是通过纤维蛋白原摄取试验进行DVT筛查,比较UFH和安慰剂预防DVT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UFH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相对风险比率差(RRR)为55%(P<0.05)。

另一项针对223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LMwH与安慰剂治疗,比较静脉造影DVT的检出率,结果显示,DVT的检出率LMWH组为15%,对照组为28%(RRR为45%,P=0.045);2组患者严重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和3%(P=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