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北师大上七年级数学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3.数据的表示(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3.数据的表示(2)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数据的表示(二)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一课时学习过利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表示,在小学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通过表格描述数据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学生在看到一组数据后会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为本节引入频数分布直方图打下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小学里学过条形统计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统计图、认识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在相关活动中也形成了对统计图进行对比与选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本节的学习中来,具备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二、学习任务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对所收集的数据通过制作图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正确信息,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推断,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示数据的特点.本课《统计图的选择》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统计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以及作出推断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三、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际问题说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能作出条形统计图,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作用;3.在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数学活动经验;4.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问题导入;第二环节:新课引入;第三环节:自主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活动内容:问题导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文学类(A)、漫画类(B)、科普类(C)、历史类(D)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结果如下:(投影片)A ABC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他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学生:这些数据没有经过统计、整理,必须把A、B、C、D的个数全部数清,才能比较出哪类书是该班同学最喜欢的.数据越多越不方便,所以我认为小亮的数据表示方式不太好.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小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我们小组用如下方式表示:师: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简单明了,一眼可以看出哪个最多、哪个最少.我们小组采用如下方式表示数据.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直观,一目了然.不仅可以很快判断出哪个最多,哪个最少,还可比较出差别是否悬殊很大活动目的:通过第1个活动,希望学生能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发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表示的思考.活动效果:通过小组交流与展示对比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各自的优点,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必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环节 新课引入活动内容:下表是某校初一(2)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1)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成绩 优 良 中 人数2253学号性别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1 女 167 81 88 优2 男 162 78 85 良3 女 165 86 90 优4 男 160 81 99 中5 女 165 94 86 优6 女 167 83 75 良7 女 165 88 94 优8 男 166 79 98 优9 女 159 72 65 中 10 男 169 86 97 优 11 男 168 91 96 优 12 男 158 80 93 良 13 男 160 85 89 优 14 女 159 90 84 优 15女16291 89 优学号性别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语文 数学 英语 16 女 162 83 85 优 17 女 157 86 80 优 18女16092 93 优19男16483 89 优20女16175 77 良21男16286 97 优22男16491 91 优23女16387 82 优24 男 154 82 88 优 25 男 172 68 70 中 26 男 153 88 95 优 27 男 156 80 87 优 28 男 163 82 81 优 29 男 164 78 75 良 30女16189 87 优英语成绩情况510152025优良中成绩人数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从图中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此问题体会实际生活中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借助前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学生很容易完成此问题.但通过两个小题的对比,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更直观.活动效果:学生在完成(1)问题后,对条形统计图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总结出制作条形统计图要注意标注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第三环节:自主合作学习(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认识)活动内容:(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对于(2)小明还想采用表格和统计图的方法,结果他觉得很复杂.成绩 68分 72分 75分 78分 79分 80分 81分 82分 83分 85分 人数 1 1 1 2 1 2 2 23186分87分88分89分90分91分92分94分4 12113111234568分72分75分78分79分80分81分82分83分85分86分87分88分89分90分91分92分94分成绩人数你能帮小明改进吗?这时他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成绩段60~7070~80 80~90 90~100 人数15186246810121416182060≤分数<7070≤分数<8080≤分数<9090≤分数<100成绩人数你能明白小明的做法吗?我们把上面这幅图的横轴略作调整.像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直方图.人数2018161412108642060708090100成绩如果样本数很大,样本中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活动目的:通过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就很容易观察到成绩的整体分布.但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分段的必要性.活动效果:学生在两个问题的思考中进行对比后,发现第(2)小题的图表与条形统计图也很繁琐,也不易看出整体的分布情况,引发学生思考改进,促进新知识的自然生成,发现改进后的统计图更直观的反映了数据的整体情况,注意学生对分段的困惑,教师及时作出相关解释.第四环节:练习提高活动内容:做一做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活动目的: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仿照前面的统计图呈现形式完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将成绩分段的必要性与优越性,熟悉对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再认识.活动效果:此环节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解决,教师可关注有问题冲突小组的讨论过程,并适时予以指导和评判,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频数分布直方图横轴与条形统计图横轴的区别.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各个项目的具体数量.(2)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在反映整体成绩的缺点.(3)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4)频数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和操作过程,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活动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条形统计图和图表表示数据的局限性,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习题6.4 1、2、3选做题:太原市2011年5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制表日期:2011年6月20号你能将上表所提供的信息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吗?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以学生探究、操作、体验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教师充分扮演好“导演”的角色,使之形成:教,是开放性的引导;学,是探索性的体验;过程,是互动性的发展.整个课堂体现了三个阶段:“唤醒——体验——发展”.1、创设情境,进入角色——唤醒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从已经具备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自己建构.本课从问题引入,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明确数据与统计图之间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设计的活动1与活动2为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间搭起了“支架”,这样把教学建立在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上,使学生能够逐级攀升.通过学生具体的操作、思维、建构,就有了亲身的体验,有意义的学习便应运而生.2、主体实践,获得领悟——体验阶段当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进入体验角色后,通过看、听、思、做、谈等手段吸收信息,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充分配合学生,设计多种体验形式,让学生真正地去实践、去领悟.3、交流分享,体验成功——发展阶段课堂活动中,要求学生把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感受、不同见解,质辨不同的观点,以张扬他们的个性,实现沟通与融合,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交换认识的过程中实现互补,促进发展.附件1:7-3-2学案学习目标:1.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整理和表示数据;2.能读懂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3. 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4. 培养用科学的态度进行统计活动.活动1:问题导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文学类(A)、漫画类(B)、科普类(C)、历史类(D)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结果如下:A ABC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你准备如何整理和表示数据?(自主完成后小组交流)活动2:新课引入下表是某校初一(2)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学号性别身高(厘米)入学成绩语文数学英语1 女1678188优2 男1627885良3 女165869优4 男1608199中5 女1659486优6 女1678375良7 女1658894优8 男1667998优9 女1597265中10 男1698697优优良优优优英优优优优良优优优优中优优(1)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活动3 :小组合作学习(2)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小组内试着用图表和条形统计图合作完成,完成后组内交流.你能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560 7 28男 16382 81 优29男 16478 75 良30 女 16189 87优60~70再将上表在下面绘制成条形统计图:绘制完成后与课本对照,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活动4:巩固提高做一做: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活动5:自主反馈1.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有关部门对全市3万名初中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下图是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多少名学生?(2)如果视力在4.9-5.1(含4.9和5.1)均属正常,那么全市有多少名初中生视力正常?2. 从某市中学参加初中毕业考试的学生成绩中抽取4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数如下:90,86,61,86,73,86,91,68,75,65,72,81,86,99,79,80,86,74,83,77,86,93,96,88,87,86,92,77,98,94,100,86,64,100,69,90,95,97,84,94.(1) 将数据进行整理,填入下表(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分数段数量59.5-64.564.5-69.569.5-74.574.5-79.579.5-84.584.5-89.589.5-94.594.5-99.599.5-104.5活动6:学习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我的疑惑:附件2:随堂讲义PPT及其说明文稿本课时PPT内容与教学设计相一致,分为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问题导入;第二环节:新课引入;第三环节:自主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表示》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的重要性,掌握用图表表示数据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的图表绘制。

但他们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处理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具体案例,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的重要性,掌握用图表表示数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具体案例,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的重要性,掌握用图表表示数据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复杂数据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图表表示数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案例材料,制作PPT,设计好课堂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的基本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收集、整理和表示这些数据。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具体案例,让学生观看并思考以下问题:a.这些数据是如何收集的?b.这些数据是如何整理的?c.这些数据是如何表示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对给定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表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评价并分析其优缺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表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表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将表格中的身高按3cm的距离分段,统 计每个身高区间的学生数,绘制频数分布表.
身高/cm
153~ 156~ 159~ 162~ 165~ 168~ 171~ 156 159 162 165 168 171 174
人数(频数) 2 3 7
9
6
2
1
身高/cm
153~ 156~ 159~ 162~ 165~ 168~ 171~ 156 159 162 165 168 171 174
表格
条形统计图
(2)语文成绩呢?
用下面的表格或统计图表示合适吗?
按 10 分的距离分段:
你能明白这种 的做法吗?
我们把图(1)的横轴略作调整,得到图 (2).
像这样的统计图 称为频数直方图.
(1)
(2)
频数直方图
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 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 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 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 组数据的频数.
数学成绩/分 60~70 人数(频数) 1
70~80 4
80~90 90~100
14
11
数学成绩/分 人数(频数)
60~70 1
70~80 4
80~90 14
90~100 11
18 人数(频数)
16 14 12 10 8 6 4 2
0 60 70 80 90 100
数学成绩/分
随堂练习
请将右边表格中的 身高数据按3cm分段, 用频数直方图表示.
(3)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9公顷稻田,那么扇形C大约代表多少公顷稻田?
A C
B 33%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圆代表总体“1”; (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2017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

2017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
-强调扇形图各部分所占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数据转换为扇形图的扇区。
2.教学难点
-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表示。
-理解并掌握百分比和频率在统计图中的应用。
-准确读取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推理。
举例: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例如在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时使用扇形图。
-解释百分比和频率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在条形图和扇形图中的应用,如如何将频数转换为百分比。
-指导学生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如通过条形图比较不同类别数据的大小,通过扇形图判断各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
难点突破策略:
-使用实际案例和图表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受。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小组合作绘制统计图,加深理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对数据表示的兴趣。我发现,当学生能够将新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条形图和扇形图的引入,使得原本抽象的数据变得具体和直观,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课堂上,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我发现,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条形图和扇形图制作方法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从图表中提取信息,这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条形图和扇形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数据表示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讲授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表示和展示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一群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是很深入。

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图表的绘制,例如条形图、折线图等,但是对于如何利用图表来表示和展示数据,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不同的数据,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来展示数据。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表示和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展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兴趣,让学生明白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数据来解释和理解世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

2.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展示数据,以及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分析数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和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据的表示方法这个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通过实例来展示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表示和展示数据。

3.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展示数据。

七年级数学上册 6.3.2 数据的表示教案 北师大版(2021-2022学年)

七年级数学上册 6.3.2 数据的表示教案 北师大版(2021-2022学年)

课题:6.3数据的表示(2)教学目标:1。

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能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

2。

在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已经给出分组的情况下制作频数直方图.难点:体会频数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关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内容:下表是某校七(2)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比较某校七(2)班入学信息表中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给出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喜欢统计哪一科的成绩?设计意图: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学生的兴趣被迅速的激发,迅速进入课堂.二、探究学习,感悟新知活动内容1:探究一离散型数据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

出示数据问题:既然大家都选择统计英语成绩,那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7(2)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处理方式:让学生观察上面的数据,然后把英语成绩分为优、良、中三个等级。

答案:ﻬ设计意图:给出数据,让学生进行分析整理,使学生能够掌握如何进行分析整理数据,列频数分布表。

2.师生交流活动内容:(1)选取小组进行汇报。

(2)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教师说明,这个表格反映了频数分布情况,我们把它称作“频数分布表”。

【板书】问题1:这里的成绩划分表格叫频数分布表,那么频数是什么意思?问题2:这优、良、中的频数之和是多少?问题3:画出频数的条形统计图答案:问题1:频数是这里的优、良、中出现的频繁程度.问题2:是这所有被抽查学生的人数30,一般是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

问题3:画出频数的条形统计图(如图)处理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理解频数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画出频数的条形图。

总结:频数之和与频数之间可以转化,尤其是在统计图的综合应用时,还用到每个对象出现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频数分布表,它的优点之一就是能清楚的看出不同范围内的频数,但不如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3 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3 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课件
(2)区别:条形统计图是直观地显示出具体数据, 频数直方图是表现频数的分布情况.
(3)绘制的不同:条形统计图各条形分开,频数直 方图的条形连在一起.
人数(频数)
20
18
18
16
14
12
10
8
6
6
5
4
2
1
0
60 70 80 90 100
语文成绩/分
探究新知
条形统计图与频数直方图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用途都是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具体数量. 频数直方图是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2)区别——条形计图是直观地显示出具体数据; 频数直方图是表现频数的分布情况. (3)绘制的形式不同——条形统计图各条形分开; 频数直方图的条形连在一起.
1
1
1
2
1
2
2
2
3
成绩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4
人数(频 数)
1
41
2
1
1
3
1
1
探究新知
人数(频数)
语文成绩/分
探究新知
想一想 小明觉得上面的方法很复杂,你能帮他改进吗? 我们可以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
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
成绩段 60~70 70~80 80~90 90~100
98

72
65

86
97

91
96

80
93

85
89

90
84

91
89

学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数据的表示课件(第2课时27张)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数据的表示课件(第2课时27张)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83
85 优
86
80 优
92
93 优
83
89 优
75
77 良
86
97 优
91
91 优
87
82 优
82
88 优
68
70 中
88
95 优
80
87 优
82
81 优
78
75 良
89
87 优
探究新知
(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
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吗?成绩
人数(频数)
20
18
18
16
14
12
10
8 6
56
4
2
1
0
60 7080 90 100 语文成绩/分
4.特点:样本数据很多,数据差距很大时,频数散布 直方图能清楚直观的反应数据的整体情况.
探究新知
条形统计图的两个指标:
1.横向指标: 反应考察对象的类别
2.纵向指标: 反应考察对象的数量特征.
频数散布直方图是一种以 频数为纵向指标的条形统 计图
的整体散布情况怎样?
(人数) 频数散布表
成绩



人数(频 数)
22
5
3
条形统计图
探究新知
(2)你能类比上一题,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
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的
成绩处于哪个分数段吗?成绩的整体散布情况怎样?
成绩 68 72 75 78 79 80 81 82 83
人数(频 数)
6.3数据的表示 (第2课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3-2数据的表示(二)》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3-2数据的表示(二)》课件

21 男 162 86 97 优
22 男 164 91 91 优
23 女 163 87 82 优
24 男 154 82 88 优
25 男 172 68 70 中
26 男 153 88 95 优
27 男 156 80 87 优
28 男 163 82 81 优
29 男 164 78 75 良
30 女 161 89 87 优
如何画好频数分布直方图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用横轴表示身高,用纵横表示频数, 以各组的频数为高画出与这一组对应的长方形,得到下面 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分布表
频数(学生人数)
20 15
此图可以清楚 地看出频数 分布的情况
85分 86分 87分 88分 89分 90分 91分 92分 94分
14 1 2 1 1311
像这样的统计图称
你能帮小明改进吗?
为频数直方图。
这时他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
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
成绩段 60~70
人数
1
70~80 5
80~90 18
90~100 6
像这样的统计图 称为频数直方图。
选择身高在 哪个范围的 学生参加呢?
151 158 159 158 158 158 159 159 160 153 156 162 157 157 164 166 164 165 155 164 156
为组了距使和选组取数的参的赛确选定手没身有高固比较定整的齐标,因准此,需要要凭知道经数验据 (高身范高围和成)的的研的分学究组布生的数情比况具也较,体越即少在,问多为哪题,些些可来当身以决数高通定据范过。在围数的通1据0学常0适个生当数比以分据较内组越多来时多,而进,,哪行根些分整据身理.

【课件】北师大上七年级数6.3.2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

【课件】北师大上七年级数6.3.2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
成绩 68分 72分 75分 78分 79分 80分 81分 82分 83分 人数 1 1 1 2 1 2 2 2 3
85分 86分 87分 88分 89分 90分 91分 92分 94分 14 1 2 1 1311
你能帮小明改进吗? 这时他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 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
如何画好频数分布直方图
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频数分布表:对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 得到各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整理可得下 从表列中频可数以分看布出表身: 高在155≤x<158, 频数分布表 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 数最多,一共有12+19+10=41人,因 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 164cm)之间的学生中选队员。
北师大版 七年级 上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3 数据的表示(2、
3) 频数(学生人数)
20
15 10
5
149 152 155 158 161 164 167 170 173
身高/cm
复习回顾
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步骤:
1.计算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 2.计算各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画出扇形统计图,并标上名称及百分比。
如何画好频数分布直方图
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
2、 决定组距和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用横轴表示身高,用纵横表
示频数,以各组的频数为高画出与这一组对应的
长方形,得到下面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分布表
频数(学生人数)
此图可以清楚 地看出频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3《数据的表示(2)》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3《数据的表示(2)》课件
6.3 数据的表示(2)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下表是某校某班同学入学时的成绩统计表: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他们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 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 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 1. 能从条形统计图中读取信息.
• 2. 了解频数与频数直方图的概念,并能初步绘制 简单的频数直方图.
【反思小结】优点:①它能直观地反映每组中数 据的个数;②能直观地反映出数据之间的差别. 缺点:不容易看出各组数据占总数的比例.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 3. 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解决实际问题.
• 4.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处理与表示的重要性,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应用价值.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活动一:阅读教材,然后回答: 1.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 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 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 进行交流. 2.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 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 ?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小组内试着用图表和条形 统计图合作完成,完成后组内交流.
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3. 王大爷开了一个报亭,为了使每天进的某种报纸适量 ,王大爷对这种报纸40天的销售情况作了调查,这40 天卖出这种报纸的份数如下: 136,175,153,135,161,140,155,180,179, 166,188,142,144,154,155,157,160,162, 135,156,148,173,154,145,158,150,154, 168,168,155,169,157,157,149,134,167, 151,144,155,131. 将上面数据适当分组,作出频数直方图,说明王大爷 每天进多少这种报纸比较合适?

6.3.2 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

6.3.2 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

解:(1)抽取测量身高的男生人数为6+10+12+16+6=50. (2)第3组的男生人数最多. (3)图中身高为170 cm及170 cm以上的男生人数为18,占全体 男生的百分比为18/50×100%=36%,所以300名男生中身高 为170 cm及170 cm以上的人数约为300×36%=108.
(1)频数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2)所有对象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
右 表 是 某 班 的 同 学 入 学 信 息 表 :
(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个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 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吗?成绩的整体分 布情况怎样? (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个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 从你的图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吗?成绩的整体分 布情况怎样?
课堂小结
用频数直方图表示数据
从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从频数直方图获取信息
频数直方图
1.最大值与最值的差
制作频数直方图
2.确定组数和组距并进行分组 3.统计每组中数据的频数 4.绘制频数直方图
(1)
(2)
像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直方图.
定义:频数直方图是一种以频数为纵坐标的条形统计图; 它由横轴、纵轴、条形图三部分组成.
(1)横轴:直方图的横轴表示分组的情况; (2)纵轴:直方图的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 (3)条形图:直方图的主体部分是条形图,每一条是立于横轴之上 的一个小长方形.
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 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 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 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 组数据的频数.
随堂练习
1.如图为成都市部分区县森林覆盖率统计图.其中,森林覆 盖率高于50%的区县有( B )

2024-2025学年度北师版七上数学6.3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度北师版七上数学6.3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课件】

167 160 158 175 162 177 173 156 174 175
请根据这些数据,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绘制频数直方图. 【思路导航】先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再根据数据特点确
定组数和组距(适当分组),然后列出频数分布表,最后绘制
频数直方图.
返回目录
数学 七年级上册 BS版
解:这组数据的最小数是156,最大数是183,它们的差是183- 156=27.现取组距为5cm,分为6组,列频数分布表如下:
(3)已知该区八年级学生有6000人,请估计该区八年级学生视 力不良的人数. 【思路导航】(3)利用总人数乘视力不良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即可解答.
身高x/cm
人数
频数
155≤ x <160
2
160≤ x <165

5
165≤ x <170

5
170≤ x <175
正正
11
175≤ x <180
4
180≤ x <185
3
返回目录
数学 七年级上册 BS版
画频数直方图,如图所示:
返回目录
数学 七年级上册 BS版
【点拨】分组时,为了避免出现同一数据在两个组的情况,通 常在分组时,每组数据的范围用“≤”和“<”符号表示,如 155≤ x <160;或者每组两端的两个数据要比题中数据单位多一 位,比如题中所给数据都是整数,分组时加或减0.5即可,如 154.5< x <159.5.
B. 90分以上的有12人
C. 80分以上的所占的百分比是60%
D. 60~70分这一分数段的频数是12 【思路导航】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观察每组数据逐一判
断即可.
返回目录
数学 七年级上册 BS版

6.3 数据的表示课时2(课件)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6.3 数据的表示课时2(课件)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条形统计图
女 2646 152 88

女 2385 150 80 优
女 3504 150 82

女 2517 180 78

女 2914 163 89

观察表格发现课间操成绩为连续的数据,数据虽然多但也有
重复的,先使用第(1)问中表格和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来试试看.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条形统计图
方法一
将每个分数出现的频率用表格的 形式统计: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3 数据的表示
6.3.2 条形统计图、频数直方图 七上数学 BSD
学习目标
1. 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作出条形统计图,体会 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作用. 2.在已给出分组的情况下绘制频数直方图. 3.探寻频数直方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关系.
课堂导入
下表是七(1)班全班学生部分数据信息:

女 2511 165 68

女 2646 152 88

女 2385 150 80

女 3504 150 82

女 2517 180 78

女 2914 163 89 优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条形统计图
思考1:(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学生 的美术成绩吗?
使用表格和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班上大部分同学的 英语成绩等级及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
女 2843 148 85 优
男 2984 207 90 优
课堂导入
下表是七(1)班全班学生部分数据表
学号
1ml
立定跳 远成绩
/cm
课间操 成绩/分
美术 成绩
女 2077 145 91

北师大数学七上课件数据的表示(2)

北师大数学七上课件数据的表示(2)

(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1--6--0---名学生;
频 60
(2)视力在4.9及4.9以上的同学 数
()
约占全校学生比例为---3-7--.-5-%-----, 名 50
全校学生的平均视力是--4--.-7--6-----
(精确到百分位)
40
30
(3)如果视力在第1,2,3组范围
内均属视力不良,那么该校约共有- 20
500
3090
1382
1674
1001
灿若寒星
议一议:
频数分布直方图和一般条 形统计图有和区别?
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经过把 数据分组,列频数分布表 等步骤得到的,数据分组 必须连续,因此各个长方 形的竖边依次相邻.这是 一般条形统计图所不要求 的.
归纳绘直方图的方法: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 两端加上箭头
灿若寒星
54.5 64.5 74.5 84.5 94.5
为了使图形清晰美观,
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横轴
上可只标出组中值,不
标出组界. (分)
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人)
14
9 10
5 2
(分)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统计图 人口数(万人)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横轴要用组中值(即每个小组两端点数据的中 位数) 来代替分组区间
灿若寒星
课后练习 见《学练优》本课练习“课后巩固提升 ”
灿若寒星
请制作2表.5示上述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72.5~7 75 4
7.5
77.5~8 80 9 2.5
82.5~8 85 3 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将数据适当分组:
考虑以250为组距 (每组两 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叫组距), 2260÷250=9.04, 应分成10组.
数据个数在 100以内,最好 分成5至12组.
新课引入
(3)统计每组中数据出现的次数
分组 1750~2000 人数(频数) 1 分组 3000~3250 人数(频数) 7
2000~2250
练一练
⑴A组的频数是多少? 本次调查样本中的个体 是多少? ⑵求出C组的频数并补全直方图. ⑶若该社区有500户住户,请估计捐款不少于 300元的户数是多少?
布置作业
选做题:调查班级同学出生时的体重(或身高),然 后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看看班级 大多数同学出生时的体重(或身高)处于哪个范围.
如何画好频数分布直方图
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 2、 决定组距和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用横轴表示身高,用纵横表 示频数,以各组的频数为高画出与这一组对应的 长方形,得到下面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此图可以清楚 频数(学生人数) 频数分布表 地看出频数 20 分布的情况
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 在上面的数据中:最小值是149,最大值是172。 它们的差是23.说明身高总的变化范围是23. 2、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 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若取3cm为一组.
最大值 最小值 23 2 可分为: 7 ,分为8组. 组距 3 3

60~70 1
70~80 5
80~90 18
90~100 6
像这样的统计 图称为频数直 方图。
像这样的统计 图称为频数直 方图。
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 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 的频数. 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 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女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162 157 160 164 161 162 164 163 154 172 153 156 163 164 161
83 86 92 83 75 86 91 87 82 68 88 80 82 78 89
85 80 93 89 77 97 91 82 88 70 95 87 81 75 87
北师大版 七年级 上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3 数据的表示(2、 3)
频数(学生人数) 20 15
10
5
149 152 155 158 161 164 167 170 173
身高/cm
复习回顾
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步骤:
1.计算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 2.计算各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画出扇形统计图,并标上名称及百分比。
81 78 86 81 94 83 88 79 72 86 91 80 85 90 91
88 85 90 99 86 75 94 98 65 97 96 93 89 84 89
优 良 优 中 优 良 优 优 中 优 优 良 优 优 优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250~2500 2500~2750 2750~3000
1
1 3 9
3250~3500
3500~3750 3750~4000 4000~4250
15
10 9 4
新课引入
(4)绘制频数直方图
你的分组方式要能反 映新生儿出生体重的 整体情况哟!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新生儿体重在3250~3500g 的人数最多.
频数分布直方图与一般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区别 频数分布直方图 条形统计图 连续的,是一 个范围。 孤立的,是一个 具体的数据
横轴上的数据
长方形之间
没有空隙
有空隙
新课引入
为了了解某地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某医院随 机调取了该地区60名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如下: (单位:克)
3850 4150 3900 2500 3300 2700 3500 2850 3315 3800 3800 3500 2550 2900 3800 2850
3300
3680 3000 4160 3450
3650
2900 2800 3300 3800
4000
3050 3500 2750 3500 3400
3300
3850 4050 3250 3100 3120
2800
3610 3300 2350 1900 3600
2150
3800 3450 3520 3200 2900
问题1:为了参加学校年级之间的 广播体操比赛,初二年级准备从 63名同学中挑选身高差不多的40 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63 名同学的身高(cm)数据如下:
158 168 159 149 162 158 158 167 163 163 160 154 170 163 157 168 158 153 162 162 159 169 160 161 161 159 154 160 172 162
如何画好频数分布直方图
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频数分布表:对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 ,得到各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整理可得 下列频数分布表: 155≤x<158, 频数分布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身高在 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 数最多,一共有12+19+10=41人,因 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 164cm)之间的学生中选队员。
选择身高在哪 个范围的学生 参加呢?
151 158 159 153 157
158 158 159 156 157
159 158 160 162 164
155
156
156
157
165
153
166
165
154
157
156
159
166
155
164
164
165
156
如何画好频数分布直方图
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经 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因此需要 验和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通常数据越多, 知道数据 (身高)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的学 分成的组数也越多,当数据在 100个以内时, 生比较多 ,而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少 ,为些可以通 过数据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 . 根据数据的多少通常分5~12 个组。
15 10 5
149 152 155 158 161 164
167 170 173
身高/c
1、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①计算数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 决定组数与组距; ③ 确定分点 ; ④ 列频数分布表 ; ⑤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 2、已知数据25,21,23,27,29,24,22,26,27,26, 25,25,26,28,29,30,28,26,24,25在列频数分 布表时,如果取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 5 组。 3、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如果表示为频数180的一组 高为4.5cm,那么表示频数为60的一组的高度是 1.5cm ________. 4、将100个数据分成8个组,如下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6
1
60708090 100
60~70 70~80 80~90 90~100 成 绩
成 绩
1,条形统计图与频数直方图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它俩用途都是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具体数量。 频数直方图是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2)区别——条形统计图是直观地显示出具体数据; • 频数直方图是表现频数的分布情况。 (3)绘制的不同——条形统计图各条形分开; • 频数直方图的条形连在一起
你还有其他的分组方式吗?
议一议
制作频数直方图的一般步骤是:
(1)找出所给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 即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统计量的范围,
(2)确定组距与组数并进行分组.数据在 100个以内,一般分5至12组. (3)统计每组中数据的频数. (4)根据分组和频数, 绘制频数直方图.
如何画好频数分布直方图
新课引入
学号 性别 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 数 英 学号 性别 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 数 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167 162 165 160 165 167 165 166 159 169 168 158 160 159 162
组号 频数 1 11 2 14 3 12 4 13 5 13 6 x 7 12 8 10
则第六组的频数为______. 15
练一练
1、一个样本含有20个数据:35,31,33, 35,37,39,35,38,40,39,36,34,35, 37,36,32,34,35,36,34在列频数分布表 时,如果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 11 组,32.5~ 34.5这组的频数为 4 . 2、小明为一组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他了 解到这组数据的最大值是40,最小值是16,准备 分组时取组距为4,为了使数据不落在边界上, 他应将这组数据分成( B ) A、6组 B、7组 C、8组 D、9组
练一练
3、在画频数直方图时,如果表示为频数 180的一组高为4.5cm,那么表示频数为60的一 组的高度是1.5cm . 4、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 震,地震灾区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码头社区响应 瑞昌市政府的号召,积极组织社区居民为灾区人 民献爱心活动.为了解该社区居民捐款情况,对 社区部分捐款户数进行分组统计(统计表如下), 数据整理成如下图所示的不完整统计图.已知A、 B两组捐款户数直方图的高度比为1:5,请结合 图中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