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变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单一的按劳分配机制(1978--1987)一
这一阶段是我党摒弃传统观念,克服“左”的思想影响, 开始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针对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 方式所造成的弊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要“克 服平均主义”,并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开 始从根本上打破农村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接着,党的十二届 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该 《决定》深刻剖析了平均主义的思想根源及其危害,指出平均 主义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严重障碍”,第一次提出要 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然后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在理论上重新界定了社会主 义按劳分配原则,在个人收入方面引入和体现利益机制,否定 了在分配体制上的的高度集中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在实践 中全面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 配体制(1987至今)一
这一阶段,我党不断探索和完善既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而又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1987 年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三 大,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 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指出,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 的,就应当允许”。这是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巨大进步。1992 年10 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框架。突破了十 三大提出的“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分配制度 的演变及影响
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
一.平均主义分配机制(1949--1978) 二.单一的按劳分配机制(1978--1987)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 元化分配体制(1987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从 这段 时期 来看 ,我 国的政 策方 法更 倾 向于 集 中统一 的管
世 界现代 化趋 势是研 究 的社会背 景, 正如 罗荣渠所 说: “ 以现 理 , 存 在着平 均主 义 的特 征 。 代 化为 中心来研 究 中国近 现代 史, 必须重 新建立 一个包括 革命在 内而不 是排斥革 命 的新 的综合 分析框架 , 当然 这个综合 性分析 中必然 包含 关乎人 民群 众切 身利益 的收入 分配 问题 。
◆ 社 会 观 察
’。 ’ ’’ ’ ’’ 。 ‘’ ‘ ’’ ’ 。 ’ ’ ’
2 0 1 3 ・3 ( 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现代化进程 中收入 分
配制 度的历 史演变
张 洪川
摘 要
许
丹
历 史的选择 有其 合理 性与 必然性 ,我 国的特殊 国情 决定 了国 家现 代化路 径 的选择 只 能是 并且必须 是社会 主 义现
二、 中国社会 主义“ 四个 现代 化 ” 确立 时期 的收入 分配制 度
“ 从1 9 4 9 年 以来 , 中国选择 了社会主 义现代化 的发展 道路 与 模式 。 ” 我 国开始 由工业化 道路构 想 到 “ 四个 现代 化”目标的确
此 时的人 民收入分 配 问题 , 主要考 察农 民、 工 人群众 , 尤其广 立 , 主 导着 现代化 趋势 , 体现 为 “ 建 设社会 主义 , 原来 要求 是工业 大农村 的农 民群众 : 工 作的重 心是 民族独立 和 人 民解放 。 ( 一) 实现 民族 独立 和人 民解 放 , 为现 代化和按 劳分 配创 造根 本政 治前提 1 9 2 1 年 中国共产 党成立 , 积 极领导 农 民、 工 人运动 。 1 9 2 4 年, 现代化 , 农业现 代化, 科学文化现 代化 , 现在要加 上国防现代化 。 ” 。 新中 国建立到改革 开放前 , 我 国历史地选 择了苏联模 式 的社 会主义现 代化道 路 , 但也 在我 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 建设初 期发挥 了 明显 的短期效应 , “ 革命 前经济 愈落后 的国家 , 在工业化进 程 中就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 配体制(1987至今)四
2007 年10 月召开的十七大特别强调“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并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了具体部 署,到2020 年,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 局。党的十七 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 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单一的按劳分配机制(1978--1987)二
这一阶段,我国平均主义分配机制基本得到了制止,按劳 分配的原则基本得到贯彻,较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创造性,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但随着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 成,社会主义经济日益按商品经济规律来运行,纯粹的按劳动 量分配的单一的按劳分配机制已经容纳不了日益丰富的利益分 配主体,这个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愈显尖锐。探求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分配机制新格局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如何让解决现存分配制度的分配制度弊 端
加强政府调节,构建和谐社会
(一)充分重视分配差距拉大,对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了严重的 压力 (二)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分配制度 (三)要充分认识当前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把抑制通货膨胀置于优先的政策议程。 想方设法,扩大就业。就业问题,是我国将来一段时间内比较棘手 的问题。 创新政府预算制度。
分配制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在改革前和改革之初,我国分配制度总的特点是平均与不平均分配 并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分配性质的认识和分配制度的变迁,我国收 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特点是平均分配被打破,不平均分配 出现新的特点。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影响我国经 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诺贝尔经济学 奖的获得者阿瑟·刘易斯认为:“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有政治意 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嫉妒心理和社会动荡混乱的方面。”因为过大 的收入差距会影响人们工作和生产的效率,甚至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根源。 收入差距过大会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损害了公众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信任, 对改革和政府的信心,甚至引发劳动者的一些过激行为,威胁到社会的稳 定。阿瑟·奥肯说过:“源于机会不均等所造成的经济不平等,比机会均等 时出现的经济不平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我们要特别关注老百姓对收入 差距的承受能力。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一、概述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国家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和改革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改革的思考进行探讨。
回顾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转变。
这一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方式为补充的分配格局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强调了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第四阶段是近年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对分配结果的监管,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成果。
分析中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劳动力供需不平衡、行业垄断、个人禀赋差异、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行思考。
改革的目标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强化税收调节等。
同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研究背景与意义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性: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近年来,中国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基尼系数长期处于国际警戒线以上,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也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第一阶段:开放初期的试点阶段(1978年-1992年)在开放初期,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点,旨在探索新的收入分配方式。
1979年,我国推出了“责任田”试点,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劳动量获取相应的收入,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得到了一定的增加。
1984年,我国进行了城市企业的“形势与任务调查”,揭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下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为后续的企业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1992年-2005年)1992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农村经济体制工作会议,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村集体经济适度扩大,农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提出,进一步巩固了农民的经营权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997年,我国出台了《国有企业工资制度试点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方向,推动了国有企业的产权、经营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的。
第三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今)2005年,中共中央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进行了重要讨论,并提出了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这其中包括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注重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2024年,我国再次进行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纳入家庭收入,并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通过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保障,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此外,近年来,我国还加大了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调节力度,增加了高收入人群的税负。
同时,通过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
综上所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经历了试点、全面推进和构建和谐社会三个阶段。
在中,我国着重解决了农民和职工的收入问题,加强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缩小了收入差距,不断朝着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公正迈进。
论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
论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一、概述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是一个深刻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梳理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历程,分析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以期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演变历程方面,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分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当前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仍存在一些问题。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导致社会公平感降低另一方面,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资本所得占比过高,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国民收入分配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1.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作为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合理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民生福祉。
它不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分配格局能够激发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如果分配格局失衡,将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消费动力不足,进而制约经济的增长潜力。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
当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时,社会不满情绪将积聚,甚至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演变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演变石庆华经济1103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经济体制却发生着重大转变,由传统自然经济进入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分配制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进行的,本文主要是探讨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下分配制度的演变。
关键词:经济体制的改变分配制度的演变正文:一、1949年以前经济体制转变下的分配制度变化从清政府沦陷之后,中国陷入中国由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进入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混乱状态,国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食不果腹。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力多层次结构与发展水平的落后性,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性,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对发达国家及其控制的世界市场的依附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历史地位的过渡性。
经济体制则由传统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皇族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转变,不再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包括八种所有制:氏族主所有制、奴婢主所有制、领主所有制、地主所有制、资本家(雇主)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在华外国资本所有制。
这些体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一人独大,控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的分配,所有的劳动者只能听其指挥做事。
其劳动成果全部归所有者,再由其固定分配。
在这种比较混乱的经济体制下,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收入分配理论和收入分配制度。
二、向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转变这是发生在1949-1952年间的转变,1947-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全国内转入反攻,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时,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待着他们,即夺取政权后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1921-1948年28年间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解决这个问题准备了条件。
并在1949年末完成了新中国经济体制的构思。
新中国经济体制构思基本内容如下:(1)基本依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抗日战争前夕,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得比重约10%,农业和手工业占90%,这就是中国在革命时期和在革命胜利后相当长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忽视这个出发点,就要犯左倾或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中国分配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国分配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国分配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在1949年建国初期,中国推行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即"按
劳分配"。
这一制度强调劳动者按照其付出的劳动量来获得相
应的分配,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念。
随后,在1956年至1962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进一步对分配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这一时期,国家逐步实行了"统分"和"定息"的分配方式,即将农民的土地集体化,并按照
土地的质量、面积、地势等条件分配收入。
同时,国家设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社,通过提供集体福利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来改善农民的分配状况。
到了19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分配制度也随之调整。
这一时期,中国引入了市场经济的元素,并实行了"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鼓励农民发展个体经济,提
高农民收入。
此外,国家还推行了职业工资制度改革,实行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劳动力分配方式,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发展。
进入21世纪,中国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分配制度。
2004年,中国出台了《收入分配调节动员计划(2004-2010年)》,提出要建立多种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分配制度。
此后,中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提高职工工资、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社会稳定。
至今,中国的分配制度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和贫富分化问题,推动分配制度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发展历程概述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发展历程概述建国以后,通过20世纪50年代两次工资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收入分配制度。
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由原来的单一公有制向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转变,我国的分配政策也逐步形成了多元分配格局。
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收入的差距却在进一步拉大,本文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重现社会公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收入分配政策按劳分配多元分配格局平均主义社会公平建国以来,尤其是在1957年以前和1978年以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工作通过不断的改革,逐步使收入分配政策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中的“工资”、“收入”等概念属于同一范畴,而“收入”是指居民个人收入。
建立按劳分配原则的分配制度解放前,在矿山、搬运、建筑、纺织等行业普遍存在包工头制和封建把头制度,包工头和封建把头对工人的封建剥削极为严重。
在外商企业,同样职位的外籍员工工资高于中国职工几倍甚至几十倍。
同工不同酬现象明显。
同时,还存在着轻重倒置、工资关系不合理、收入分配高低悬殊、两极分化等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结合民主改革运动,对旧中国的工资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1950年3月,政务院发出了废除各地搬运事业中封建把头制度的决定,燃料工业部通令全国煤矿废除了包工把头制度;1950年4月,政务院颁发《关于废除建筑业中封建把头制度的意见》,改变了旧工资制度中最不合理的部分。
通过对相关法令和政策的逐步实施,改变了旧中国极不合理的工资制度。
通过1952年前后的第一次工资改革和1956年的第二次工资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工资制度。
在生产工人中实行八级工资制,有的实行七级工资制或六级工资制,与此相配合,建立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作为评定工资等级和考工升级的依据。
企业职员多数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一职数级,上下交叉;少数实行职务工资制,即按职务规定若干个工资标准。
浅析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浅析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引言自十六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以来,社会公平的问题也被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么多年以来,社会公平问题一直是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是中国能够继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而提到社会公平问题,首先应该提到的就是收入分配制度。
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存在,收入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
可以说,解决好了收入分配的问题也就很大程度上的缓解了社会不公平的现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另一方面来讲,在这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外来的各种政治经济压力也随之而来,要迎接外来的挑战,首先就要保证国内的稳定,所以实现社会公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也是中国面向世界的重要保障。
而本文就收入分配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收入分配制度的概念,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形成原因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史1、改革开放前的历史2、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改革过程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从农村方面来谈2、从城市方面来谈3、从事业单位来谈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贫富差距过大2、收入分配不公平3、收入分配格局失调五、对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现状提出的解决方法正文:分配制度即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体中如何分割、配给制度的总称。
有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需分配以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而按需分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好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种特殊的分配制度又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收入分配制度与方式是市场经济政策和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迈进,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分配制度的变化
我国分配制度的变化
分配制度即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体中如何分割、配给制度的总称。
有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需分配以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我国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基本框架,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以工人阶级劳动报酬为主体的初次分配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再分配制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重视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着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逐步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是我们党的重要任务。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收入分配制度是指社会上各种收入来源的分配原则和方式。
在我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收入分配制度也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从最初的完全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不断地进步和壮大。
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阶段是新时代的收入分配制度。
以下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分别介绍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计划经济的实现,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
在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分配制度。
具体来说,就是将全社会的收入划分为国家和集体两部分,国家部分主要用于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务支出,而集体部分用于农村和城市的发展。
在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政策,让农民自主经营土地和拥有个人积蓄,使得农村的过程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而在城市,实行了“事业单位”和公共部门的工资制度,是工人阶级能够获得稳定收入的一个关键因素。
不过,计划经济时期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福利低下、贫富差距大、少数特权阶层存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改善。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1978-2012)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进一步深化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在这一时期,我国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收入分配制度,如市场化、国家调节、民间自发等。
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政策和农民集体经济,让农民从集体转向了家庭经营,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城市,实行“人力资本”理论,促进了教育、技能和经验的价值升值,也使得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
但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模式也受到了贫富差距扩大、特权阶层等问题的困扰。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进
【研究院】一、我国改革开放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制度从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二十多年间,全民所有制企业工资制度有三个特点:第一,工资等级的划分、工资标准的确定、工资水平的标准均由国家制定;第二,相同部门、行业、产业的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在全国基本都一样,只是个别的部门、行业、产业间略有不同。
当时国家具体规定了工资标准,全民所有制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八级工资制;第三,企业职工的工资与本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经济效益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
无论企业的效益如何,企业职工都是根据自己的级别高低照拿工资,同一部门、行业、产业间同一级别职工的工资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农民的劳动报酬当时也是受国家计划调节的,虽然说农民的劳动报酬要受所在生产大队纯收入的决定,即生产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但是由于农产品都是国家定价,所以差距不大,基本上农民的收入也保持一致。
我们可以看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分配制度,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制度,存在着很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
这种按劳分配制度实际上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严重扭曲。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部分“先富”的思想以及在农村的初步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在我国历史具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领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造成了劳动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生产力发展的滞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首先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几年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逐步推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不但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增强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问题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里,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较大的发展与改变,总体来说,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改革开放为分界点,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改变: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体现了平均主义的思想。
在传统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由国家直接决定收入分配的体制。
从农村来看,由国家统一决定农产品的种类、数量、价格和购销等方面,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以生产队为单位,凭工分取得报酬。
从城市来看,国家统一调控城市职工的等级工资,职工的劳动报酬同样趋于平均,并不能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及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与劳动成果等。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原则所作出的改变主要是侧重效率兼顾公平。
1978—1992年这段时期内,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将“先富”与“后富”有机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允许部分地区、部分企业的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努力、合理经营,使之生活先好起来、先富起来,又要鼓励“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成为示范力量,通过影响身边的人,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在分配政策的制定上,调节好“先富”与“后富”人们的收入差距,防止贫富悬殊,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1993--2004年这段时期的分配原则重点突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党中央、国务院所提出的分配原则主要有:“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这一时期的分配政策强调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概念。
其中,初次分配是指存在于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总收益多少而进行的分配,通俗地说,高效率的.生产经营才能获得高回报,因此,初次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关系,强调的是市场的作用,更主要遵循效率原则。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一)从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制度
从1949 年到1978 年的29 年间,受生产力 水平发展较低,物质财富匮乏严重,不能较大 程度地保证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国情的影 响,以及对马克思的分配制度片面、错误地理 解为“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必须是“纯而又纯” 的按劳分配”,使得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 趋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 均化。,这个阶段的分配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 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在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 收入分配制度安排下,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全凭 一腔热情,衡量标准被扭曲为单一的劳动时间。
PART 分配政策缺位导致高低 04 收入群体收入差距两极
分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 展,一方面依靠诚实劳动勤劳致富者大量增 加,另一方面因条件不足、能力不济、机会 不均等而难以摆脱困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同时,由于税收调节不到位,社会保障机制 不健全,过高的个人收入得不到有效调控, 过低收入者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不仅如此,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制建设滞后和监督机 制不健全,使得少数人“钻政策空子”,获 取大量非法收入,拉大了收入差距。
“4台空调、3台液晶电视和一台洗衣机全都不见了。”就算是被烧毁至少也会留 有残骸,房主对此感到十分怀疑,而消防在事后起火原因调查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人为 纵火的痕迹。随后,房主沈某报警,公安机关介入调查。难以置信 纵火人竟是闺 中密友,通过调取小区监控录像和摸排走访,民警很快锁定了一名重要嫌疑人,她就 是房主沈某的闺蜜,20岁的大二学生贺某。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 入分配制度和按劳 分配的理论,对现 实积极生活中个造成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原因 • 收入差距所造成的有社会危害的事例 • 如何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 怎样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 演变
我国的分配制度
02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02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分配制度
实行以公有制 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 基本经济制度
相适应
以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 制度
根本原因
是由现阶段我国生产力 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的状况决定了我 国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
其中,大学毕业生安居房85万平方米,以6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购买商品 房或大学毕业生安居房后,应退出大学毕业生租赁房。
而大学毕业生租赁房165万平方米,以人均租住面积20平方米为主,推行“共 享厨房”“共享洗衣房”和“共享客厅”等共享模式,租赁房租赁期限一般为3年。
03 武汉市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
01 我国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
党的十 九大报 告中的 收入分 配政策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 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 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 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 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 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03 武汉市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
◆收入保障具体是怎样的?
此次新政确定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为:大学专科生4万元、大 学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 是指导性标准,用人单位可根据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给予合理的薪酬。 此次出台的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总体水平在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同时远高 于武汉市最低工资标准1750元/月。
我国建国以来收入分配制度
我国建国以来收入分配制度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改革建议一、引言中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型,收入分配制度也经历了深刻的变迁。
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福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回溯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背景,明确文章主题为收入分配制度,分析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二、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背景与收入分配制度变迁1. 土地改革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改革措施。
通过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打破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垄断,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
这一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下的收入分配。
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
这个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强调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相结合,以劳动报酬为主,同时实行一定的福利制度。
3. 计划经济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控制和分配有着严格的计划性和管理性。
这个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实行一定的平均主义,以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收入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变化阶段:1. 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集体所有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这一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家庭成为主要的分配单位。
2.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国家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通过宏观调控来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
这个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强调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通过税收调节和社会福利等措施来缩小收入差距。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演变所体现的分配正义观
平 等可 以成 为正义 原则 的最初应用 对象 。 我国实施 的“ 初次分配 和再分配都要 处理好效率 与公平 的关 系, 再分 配更J注 重公平” J u 的分配政策 , 体现 了国家对 低收入群 体
的关 注 , 体现 了罗 尔斯差 别原则 在我 国的应 用 。 二、 建立 一种适 合我 国国情 的分配正 义观 任何一 种社会 正 义原则都 无法 在分配领 域 内畅行无 阻 。正
激进 意义上 的平 等 。这种分 配正义 观“ 不患 寡, 患不均 ” 通 常 生活 水平 。但是 , 而 , 它也 带来 了一个严 峻的 问题 : 国居 民收入差 我 表现 为平 均主义 。 这种 分配 正义观要 求结 果上 的平均 , 在事实上 , 但 它会使 个 距 水平越 来越 大 。
现在 比较典型 的分 配正义观 , 了上 面叙述 的几种 以外, 除 还 比如, 诺齐 克认 为 , 正义 来源于是 否尊 重 了个 人权利 , 个人 的 权利正 当取 决于个 人的持有 是否正 当, 是基于权利 的分配正 义 这
L g l y t m A dS c y e aS se n o  ̄t
21 0 0年 6月( ) 中
{ .▲ l } 会 ;I I毒 j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演变所体现的分配正义观
王 晓 丽
摘 要 收入分 配政 策和 分配正 义观 是 当今 社会 的一 个理论 焦点。我 国分配政 策演 变所体现 的分配 正义观 :基 于绝对 平
入 分配政策 自从改革 开放 以来发 生 了一 系列的演变 , 些政策 演 这
种尽 力想通 过某 种补 偿或再 分配是 一个社 会的所 有成 员都处 其 实这种差别 原则体现 了罗尔斯并不 反对严格的平 等本身 ,
建国以来工资制度改革情况介绍
建国以来工资制度改革情况介绍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对新解放区职工工资采取“原职原薪”的政策,即按解放前最近三个月内每月所得的工资的平均数领薪。
1952―1955年全国第一次工资改革,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彻底改变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工资制度,实行全国按地区、分等级的统一工资标准。
国营企业工人大多实行八级工资制,少数实行七级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供给制改为工资制。
1956年全国第二次工资改革。
新工资制度使职工平均工资有较大提高,重工业企业高于其他行业的工资、企业干部的工资高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高于同级管理人员的工资。
但这一制度没有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而且在其后的20多年时间里,工资制度没有做相应的调整,工资标准和水平长期处于冻结状态,工资关系越来越不合理,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
1978年恢复奖励制度,1981年实行企业奖金提留随同盈利多少浮动,1984年实行奖金不封顶,超额征收奖金税的办法。
198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要求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在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
1987年着手进行地区、部门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试点,探索工资分级管理模式。
1993年劳动部对各地不再下达指令性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和技工学校招生等计划指标,普遍实行动态调控的弹性工资计划。
1993年10月,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行职级工资制。
"九五”后期,基本完成企业工资由市场决定机制的改革。
从1949年建国,到现在,我们国家共进行了四次大的工资制度改革工作,分别是1956年、1985年、1993年、2006年。
前三次的工资制度改革工作已经成为历史,目前我们所执行的工资待遇是2006年7月国家制定的新的工资标准。
对一些已经成为历史的东西大家也不想去作更深层次的了解,而更为关注的则是我们现行的工资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变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伍湘[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均化;二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31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多样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差距扩大。
[关键词]收入分配政策演变收入差距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连年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善了居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广大居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均化;二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31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多样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差距扩大。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及完成“没收官僚资本”和“土地改革”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基础上,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低工资、多就业”和“劳动致富”的收入分配政策。
1953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开始向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过渡。
到1956年底,我国就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城市,建立了以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为主体包括少量个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绝大多数就业居民变成了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或集体企业职工,其收入完全被纳入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体系和级别中。
当然,还有大量的隐性收入和福利,并且毫无失业的后顾之忧。
在农村,以家庭经营为特征的个体农民,经过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形成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的成员,也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兼顾平等的分配体制。
社员在集体经济内部,实行大体平均的分配和有限的社会保障。
1、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政策。
新中国收入分配政策是在改革旧中国极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基础上形成的。
1949年9月,政协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以及相关法规规定:在农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高利贷,但是允许雇工和借贷自由;在城市,除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外,对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如厂方不得随意解雇工人、克扣工资),工人的工资应由劳资双方协商解决。
1952年8月政务院批准的《关于处理失业工人办法》中规定:“所有公私企业,因采取先进生产方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而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应采取包下来的政策。
实行轮流调剂,发给原工资。
”虽然这项规定在私营企业难以完全贯彻,但是私营企业解雇工人也确实受到工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限制。
到1956年底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1957年3月,国务院在批转劳动部的文件中规定:“企业、事业、机关编余的人员,应该想法在企业、事业、机关内部或部门之间调剂安排工作或组织他们学习,不得任意辞退。
”至此,城市职工端国家“铁饭碗”的制度基本形成。
在工资制度方面,到1956年底,我国所有制结构已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转变为几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也成为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方式。
1956年首次对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进行了统一改革,直接以货币规定工资标准,取消了以前的工资分制度和物价津贴制度,实现了多种工资形式向单一工资制度的转变,使全国工作人员的工资形式趋向统一。
这次工资改革,最终确立了以技术、职务、行业、地区四个基本因素为参照标准的“按劳分配”制度,同时对一些便于实行计件工资的部门实行计件工资,对企业及职工实行与效益挂钩的奖励制度(奖金)。
除了受“平均主义”思想和政策影响之外,这种建立在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制度本身也存在问题:第一,分配形式过于单一化,除了按劳分配形式外,几乎没有其他分配形式;第二,分配结构和水平固定化;第三,分配水平平均化。
2、农村居民的分配制度和收入水平。
至于农村居民的分配政策,在改革开放以前的29年里,则发生了四次剧烈的变化。
第一次是发生于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的彻底性是空前的,它不仅彻底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农村居民变成了几乎清一色的个体经济,使得过去因地租过重而导致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收入悬殊、大部分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现象不复存在,而且广大贫雇农还通过没收分配地主多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
土地改革以后,由于党在农村实行了鼓励互助合作、抑制富农经济的政策,农村的贫富分化并不像过去宣传的那样严重,而是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中农化”趋势,农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明显缩小。
第二次变化是发生于1953~1956年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在此期间,中国农民从几乎清一色的家庭经营的个体经济转变为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进行集体生产经营、按劳分配的高级生产合作社,合作社的规模一般在100户左右,相当于后来的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
第三次变化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运动。
从1958年到1960年,全国迅速实现了由高级社向“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的过渡。
所谓“一大”,是指规模大,多数是一乡一社,人口在2万人左右,甚至有一县一社的;“二公”是指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不仅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甚至实行了部分生活资料的公有制,普遍办起“公共食堂”、“托儿所”等,实行“军事组织化,劳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不少地区还实行了低水平的“按需分配”,刮起了“共产风”。
第四次变化是1961~1962年的人民公社体制调整。
1961年以后,中共中央下决心对难以为继的人民公社体制进行调整,将“一大二公”改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取消了公共食堂,恢复了农民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
这就是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的“政社合一”、集体生产经营、按劳分配的人民公社体制,这种体制再与户籍制度、国家对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和政策相配合,就使得农民基本上被束缚于农业和集体生产中,不仅其分配制度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而且通过掌握工农业产品价格和购销,控制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虽然也向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一样呈现单一化、固定化和平均化的特点,但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很大不同,因为国家基本上不对农民提供生活补贴、社会保障和福利。
另外,农民的收入分配以生产队为单位,与城市居民相比也更为平均。
因为农民不存在工资等级,而是在生产队里评工分,然后凭工分从集体获得分配,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农村收入水平尚处于解决“吃饭”问题阶段,为了保证人人有饭吃,对于主要农产品就不得不实行按人头来定量分配。
农民除了来自集体经济的收入外,还有相当部分是来自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一般要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1/3左右,成为高积累、低效率的人民公社体制的重要支撑。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破除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格局。
而这样一种分配格局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断破除思想禁区、大胆探索、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收入分配政策的结果。
1、第一个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要克服平均主义。
改革开放前,由于长期“左”的思想影响,我国分配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平均主义。
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出工不出力和磨洋工成为普遍现象。
平均主义分配严重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针对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所造成的弊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的提出了“克服平均主义”的口号,并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从根本上打破农村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2、第二个阶段。
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要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一浪接一浪的走向共同富裕。
该《决定》深刻剖析了平均主义的思想根源及其危害,指出,平均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观点是完全不相容的,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严重障碍”。
这标志着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向前迈了一大步。
3、第三个阶段。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指出,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社会主义的分配政策是,“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人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十三大在分配问题上的突破主要有两点:一是提出了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其他分配方式存在;二是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公平。
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雏形,是收入分配理论的巨大进步,多种分配方式更进一步具体化。
4、第四个阶段。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框架。
这次全会在分配政策上主要有两大突破:一是突破了十三大提出的“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二是在公平和效率这个二难选择上,突破了以前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第一次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5、第五个阶段。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在收入问题上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就是生产要素要不要参与分配。
这在十三大报告中已经提出来了,但由于思想上的禁锢,没敢突破;在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如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和调节过高收入。
对此,十五大报告提出了比较详细和完善的分配政策,特别指出,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6、第六个阶段。
2007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将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体制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提出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