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数学新课程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
2004: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第一批进入新课程。 2005:江苏省进入新课程。 2006: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五省市进入新课程。 2007: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陕西五省市。 2008:山西、江西、河南、新疆四省。 2009:湖北、内蒙古、河北、云南四省。 2010:西藏、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甘肃、青海七省市 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都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这意味着到 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
问题4.教材例题与习题的配备问题
新教材习题的主要优点:
1.给师生提供较大的选题空间。
2.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搭建舞台 。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4.教材例题与习题的配备问题
新教材习题的不足之处 :
1.部分单元的习题配置过多,学生难以全部完成。
2.出现与学生认知不协怠的主要原因:满足于现状;缺乏激情
“自我教育力”的五个范畴: 1、上进心:专业钻研与自我变革欲望 2、自我控制力:不断锤炼自己、提高控制自己的能力 3、人际取向性:重视与同事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 4、开朗性:接纳他人、广阔视野、灵活性 5、精神稳定性:自信、自豪感、稳定的心理特征
三多:书多 课多 活动多 二大:阅读量大 思维量大 两强:选择性强 自习性强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3. 初、高中的衔接
A.钻研初中新课程标准和教材 B.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 C.加强学法指导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4.教材例题与习题的配备问题
新教材习题的特点:
题量相对足
题型变换多 难度相对大
三、问题与对策
锌 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教师要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给学 补充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各种知识与技能)。
新 教师要努力每天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主动和学生 一起探求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培养新能 力,形成创新意识。
歆 羡慕。教师要学会羡慕学生:青春年少、饱满精力广泛兴趣、 飞跃激情。从而让学生主动喜欢教师、羡慕教师、崇拜教 师,以取得丰硕学习成果。
薪 工资。教师平时要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必要 时拿出爱心周济一下家境不好的学生。薪尽火传:师生传授, 学问一代一代流传。
鑫 财富兴盛。学生就是教师的精神支柱,满天下的桃李就是教 师无穷的财富。作为正常人的教师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如金山 一样的经济财富,但更希望能得到终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三、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修养,增厚底蕴,眼界、境界自然不同。 以研究者的姿态投身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知识奠基高度,高度决定视野, 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
天下物,得失相生,舍弃方可获得: 天下路,曲直相交,绕道便是径直; 天下事,有无相依,无为方可有为。
充满激情,满怀期待,高度负责,重塑教育哲学。
新课程改革
两个核心理念
1、普通高中新课程 “让每一位高
中学生实现在共同基础上的有个性
发展”。
2、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设置体现
1、结构调整的意义 模块 针对性 2、共同基础 必修课
个性发展 选修课 技术课 活动课 选修课 学科拓展 地方特色
教学要研究四份材料 1、课程标准 2、全套教材 3、学科课程设置 4、教学指导意见
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 把合理的要求当锻炼,把不合理的要求当磨炼。
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 同伴观摩(听课评课、观课议课) — 讲真话、说实话、提建议、促发展
• 对教材的诠释、重组和二度开发 • 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把握 •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利用和引导 • 对教学主题的界定和突出 • 对整体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与实施
二、新课程对学校的挑战
➢ 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 ➢ 学校制度的重建; ➢ 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
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 能力的挑战:
●课程设计、课程开发的能力 ●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 ●指导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合作教学的意识与能力(协作、教研共同体) ●现代教育技术和对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4.教材例题与习题的配备问题
A.削枝 B.强主干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5.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与计算器等 现代技术的使用
新课程教学实施要保持理性
•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 的彻底颠覆和推倒重来,而是一种扬弃;
•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应是“快乐而肤浅” 的,不应只有“温度”而没有“深度”;它应当 充满内在张力、有体验提升,有思想深度。
•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合作学习,强调自 主与探究式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摒弃讲授 和接受式学习,更不可放弃对个体独立思考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要求。
问题1.内容多,课时紧
A.吃透《标准》,从容面对新课改 B.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改的核心 C.集体合作,加强校本教研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2.教师专业知识跟不上课改要求
A.教师的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 B.准确把握新课标,认真研究新高考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3. 初、高中的衔接 1.知识的衔接
2.学习方法的衔接
• 对于学科教学来说,一堂好课的底线是尊重学科 规律,坚守学科本色!
教师的用XIN施教
心 教书是一种良心活儿。教师要用心教书,精心备课,耐心辅 导,安心工 作,奉献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启迪学生的 心灵,满足学生的心愿。
辛 教书是一件辛苦事儿。 教师要辛勤劳动,含辛茹苦,品味 辛酸苦辣。
芯 教师就是那根用来点灯的灯草、纱、线,燃烧了自己,照亮 了别人。
欣 教师要学会带着欣羡的目光去欣赏每一位学生,要怀着喜悦 的心情欣然从事教育事业,这样才可能露出欣慰的笑容。
昕 太阳将要升起的时候。学生就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刚 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太阳下面是巨人般的教师,高举双 手托着这轮滚烫的红日,甘为人梯。
炘 热气旺盛。教师要有健康的体魄,要始终带着极大的热情投 身于教育事业,诲人不倦。
2004: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第一批进入新课程。 2005:江苏省进入新课程。 2006: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五省市进入新课程。 2007: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陕西五省市。 2008:山西、江西、河南、新疆四省。 2009:湖北、内蒙古、河北、云南四省。 2010:西藏、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甘肃、青海七省市 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都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这意味着到 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
问题4.教材例题与习题的配备问题
新教材习题的主要优点:
1.给师生提供较大的选题空间。
2.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搭建舞台 。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4.教材例题与习题的配备问题
新教材习题的不足之处 :
1.部分单元的习题配置过多,学生难以全部完成。
2.出现与学生认知不协怠的主要原因:满足于现状;缺乏激情
“自我教育力”的五个范畴: 1、上进心:专业钻研与自我变革欲望 2、自我控制力:不断锤炼自己、提高控制自己的能力 3、人际取向性:重视与同事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 4、开朗性:接纳他人、广阔视野、灵活性 5、精神稳定性:自信、自豪感、稳定的心理特征
三多:书多 课多 活动多 二大:阅读量大 思维量大 两强:选择性强 自习性强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3. 初、高中的衔接
A.钻研初中新课程标准和教材 B.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 C.加强学法指导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4.教材例题与习题的配备问题
新教材习题的特点:
题量相对足
题型变换多 难度相对大
三、问题与对策
锌 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教师要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给学 补充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各种知识与技能)。
新 教师要努力每天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主动和学生 一起探求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培养新能 力,形成创新意识。
歆 羡慕。教师要学会羡慕学生:青春年少、饱满精力广泛兴趣、 飞跃激情。从而让学生主动喜欢教师、羡慕教师、崇拜教 师,以取得丰硕学习成果。
薪 工资。教师平时要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必要 时拿出爱心周济一下家境不好的学生。薪尽火传:师生传授, 学问一代一代流传。
鑫 财富兴盛。学生就是教师的精神支柱,满天下的桃李就是教 师无穷的财富。作为正常人的教师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如金山 一样的经济财富,但更希望能得到终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三、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修养,增厚底蕴,眼界、境界自然不同。 以研究者的姿态投身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知识奠基高度,高度决定视野, 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
天下物,得失相生,舍弃方可获得: 天下路,曲直相交,绕道便是径直; 天下事,有无相依,无为方可有为。
充满激情,满怀期待,高度负责,重塑教育哲学。
新课程改革
两个核心理念
1、普通高中新课程 “让每一位高
中学生实现在共同基础上的有个性
发展”。
2、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设置体现
1、结构调整的意义 模块 针对性 2、共同基础 必修课
个性发展 选修课 技术课 活动课 选修课 学科拓展 地方特色
教学要研究四份材料 1、课程标准 2、全套教材 3、学科课程设置 4、教学指导意见
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 把合理的要求当锻炼,把不合理的要求当磨炼。
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 同伴观摩(听课评课、观课议课) — 讲真话、说实话、提建议、促发展
• 对教材的诠释、重组和二度开发 • 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把握 •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利用和引导 • 对教学主题的界定和突出 • 对整体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与实施
二、新课程对学校的挑战
➢ 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 ➢ 学校制度的重建; ➢ 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
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 能力的挑战:
●课程设计、课程开发的能力 ●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 ●指导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合作教学的意识与能力(协作、教研共同体) ●现代教育技术和对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4.教材例题与习题的配备问题
A.削枝 B.强主干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5.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与计算器等 现代技术的使用
新课程教学实施要保持理性
•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 的彻底颠覆和推倒重来,而是一种扬弃;
•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应是“快乐而肤浅” 的,不应只有“温度”而没有“深度”;它应当 充满内在张力、有体验提升,有思想深度。
•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合作学习,强调自 主与探究式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摒弃讲授 和接受式学习,更不可放弃对个体独立思考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要求。
问题1.内容多,课时紧
A.吃透《标准》,从容面对新课改 B.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改的核心 C.集体合作,加强校本教研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2.教师专业知识跟不上课改要求
A.教师的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 B.准确把握新课标,认真研究新高考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3. 初、高中的衔接 1.知识的衔接
2.学习方法的衔接
• 对于学科教学来说,一堂好课的底线是尊重学科 规律,坚守学科本色!
教师的用XIN施教
心 教书是一种良心活儿。教师要用心教书,精心备课,耐心辅 导,安心工 作,奉献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启迪学生的 心灵,满足学生的心愿。
辛 教书是一件辛苦事儿。 教师要辛勤劳动,含辛茹苦,品味 辛酸苦辣。
芯 教师就是那根用来点灯的灯草、纱、线,燃烧了自己,照亮 了别人。
欣 教师要学会带着欣羡的目光去欣赏每一位学生,要怀着喜悦 的心情欣然从事教育事业,这样才可能露出欣慰的笑容。
昕 太阳将要升起的时候。学生就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刚 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太阳下面是巨人般的教师,高举双 手托着这轮滚烫的红日,甘为人梯。
炘 热气旺盛。教师要有健康的体魄,要始终带着极大的热情投 身于教育事业,诲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