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107【提高】高考冲刺:不等式

合集下载

2023届高三冲刺卷(一)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高三冲刺卷(一)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高三冲刺卷(一)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110,1,2,3,4,1,93xA B x x ⎧⎫⎪⎪⎛⎫==∈⎨⎬ ⎪⎝⎭⎪⎪⎩⎭Z ∣ ,则A B = ()A .{}0,2B .{}1,2C .{}0,1,2D .{}1,2,42.已知复数z 满足2i 1iz -=-+,则z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已知1cos 23x =-,则22ππcos cos 66x x ⎛⎫⎛⎫-++ ⎪ ⎪⎝⎭⎝⎭的值为()A .916B .56C .1320D .17244.已知变量x ,y 满足2022000x y x y x y --≤⎧⎪-+≥⎪⎨≥⎪⎪≥⎩,则28z x y =-的最大值是()A .4B .6C .8D .125.一个集合中含有4个元素,从该集合的子集中任取一个,则所取子集中含有3个元素的概率为()A .47B .35C .16D .146.某汽车生产厂家研发了一种电动汽车,为了了解该型电动汽车的月平均用电量(单位:度)情况,抽取了150名户主手中的该型电动汽车进行调研,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第5组小长方形最高点的纵坐标为x ,则该型电动汽车月平均用电量在[)200,280的户主人数为()7.某班学生的一次的数学考试成绩ξ(满分:100分)服从正态分布:()2~85,N ξσ,且()83870.3P ξ<<=,()78830.12P ξ<<=,()78P ξ<=()A .0.14B .0.18C .0.23D .0.268.已知函数()()31bx f x a x x =-++的图象过点()0,1与93,4⎛⎫⎪⎝⎭,则函数()f x 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为()A .32B .73C .54D .859.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P 为C 右半支上一点,且212121cos ,24F PF PF PF a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A .2B .4C .6D .910.在等比数列{}n a 中,公比2q =,且291011121011116a a a a a +++=,则9101112a a a a +++=()A .3B .12C .18D .2411.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①对于互不相等的任意1x ,(]20,2x ∈都有()()1122x f f x f x x ⎛⎫=- ⎪⎝⎭,且当1x >时,()0f x >,②()()2f x f x +=-对任意x ∈R 恒成立,③()2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则()10f -、92f ⎛⎫- ⎪⎝⎭、()3f 的大小关系为()A .()()91032f f f ⎛⎫-<-< ⎪⎝⎭B .()()93102f f f ⎛⎫-<<- ⎪⎝⎭C .()()9.1032f f f ⎛⎫-<<- ⎪⎝⎭D .()()93102f f f ⎛⎫<-<- ⎪⎝⎭12.已知函数()f x 与()g x 定义域都为R ,满足()()()1e xx g x f x +=,且有()()()0g x xg x xg x ''+-<,()12e g =,则不等式()4f x <的解集为()A .()1,4B .()0,2C .(),2-∞D .()1,+∞二、填空题13.若“2,630x x ax a ∃∈-+<R ”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14.43(2)(1)x 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______________.15.如图所示,△ABC 是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点P 为AC 边上的一个动点,长度为6的线段EF 的中点为点B ,则PE PF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6.直线:10l x y +-=与椭圆22:142x yC +=交于,A B 两点,长轴的右顶点为点P ,则ABP 的面积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已知ABC 的角,,A B C 对边分别为,,a b c1cos sin ,3C a C bc +==,0b c +=.(1)求A ;(2)求ABC 外接圆的半径R .18.某农科所统计了单位面积某种化肥实施量x (kg )和玉米相应产量Y (kg )的相关数据,制作了数据对照表:x (kg )1620242936Y (kg )340350362404454若在合理施肥范围内x 与Y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1)求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 ˆˆy bxa =+;(2)请利用线性回归方程预测40kg x =时的玉米产量.附: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公式分别为:()()()121nii i nii xx y ybxx==--=-∑∑,ˆay bx =-.19.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底面边长为2,D 为AB 的中点.(1)证明:1CD A D ⊥;(2)求二面角1D A C A --的大小;(3)求直线CA 与平面1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20.已知斜率存在的直线l 过点()1,0P 且与抛物线()2:20C y px p =>交于,A B 两点.(1)若直线l 的斜率为1,M 为线段AB 的中点,M 的纵坐标为2,求抛物线C 的方程;(2)若点Q 也在x 轴上,且不同于点P ,直线,AQ BQ 的斜率满足0AQ BQ k k +=,求点Q 的坐标.21.已知函数()21ln (0)2f x x x x a a=-+>.(1)若1a =,求函数()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21ln (0)2f x x x x a a=-+>在其定义域上有唯一零点,求实数a 的值.2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ρθ=,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cos ,1sin .x t y t ϕϕ=-+⎧⎨=+⎩(t 为参数).(1)若π4ϕ=,求直线l 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2)过点()0,3P -向直线l 作垂线,垂足为Q ,说明点Q 的轨迹为何种曲线.23.已知函数()3f x x =+.(1)解不等式()38f x x +->;(2)若()()39f x m x x ≤-++在(),-∞+∞上恒成立,求实数m 的最小值.参考答案:1.C【分析】由指数函数的性质求解集合B ,结合交集的概念运算可得出结果.【详解】{}{}{}111,02,0,1,2,0,1,293xB x x x x x A B ⎧⎫⎪⎪⎛⎫=≤≤∈=≤≤∈=∴⋂=⎨⎬ ⎪⎝⎭⎪⎪⎩⎭Z Z ∣∣.故选:C 2.B【分析】化简复数z ,结合复数的坐标表示,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复数z 满足2i 1iz -=-+,可得()()()()21i 1i 1i 12i i i=1+2i 1i i z -==-=----++++-+,所以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1,2)-位于第二象限.故选:B.3.B【分析】利用降幂公式及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化简即可得解.【详解】22ππ1cos 21cos 2ππ33cos cos 6622x x x x ⎛⎫⎛⎫+-++ ⎪ ⎪⎛⎫⎛⎫⎝⎭⎝⎭-++=+⎪ ⎪⎝⎭⎝⎭111cos 221cos 22222222x x x x +++-=+11151cos 212236x ⎛⎫=+=+⨯-= ⎪⎝⎭.故选:B.4.A【分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再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求出最大值作答.【详解】作出不等式组2022000x y 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四边形OABC (含边界),(2,0),(6,4),(0,1)A B C ,目标函数28z x y =-,即148zy x =-表示斜率为14,纵截距为8z -的平行直线系,画直线01:4l y x =,平移直线0l 到直线1l ,当直线1l 过点()2,0A 时,直线1l 的纵截距最小,z 最大,即max 224z =⨯=,所以28z x y =-的最大值为4.故选:A 5.D【分析】结合子集的概念与性质及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4个元素的集合所有子集共4216=个,设此集合为{},,,a b c d ,事件A :“所取子集中含有3个元素”,则事件A 的基本事件个数为4个,即{},,a b c ,{},,a b d ,{},,a c d ,{},,b c d ,所以()41164P A ==.故选:D .6.C【分析】由频率和为1列方程求x ,再根据直方图中[)200,280区间频率求样本中对应的户主人数.【详解】由()0.0020.00950.0110.01250.0050.0025201x ++++++⨯=,得0.0075x =.月平均用电量在[)200,280的用户()200.0110.01250.00750.005150108⨯+++⨯=户.故选:C 7.C【分析】根据正态分布的对称性计算即可.【详解】因为()2~85,N ξσ,()83870.3P ξ<<=,所以()()81830.358372P P ξξ<-<=<,又()78830.12P ξ<<=,所以()()()7878830.2833P P P ξξξ-<=<<<=.故选:C.8.B【分析】由条件列方程求,a b ,由此可得函数()f x 的解析式,再由基本不等式求其最大值.【详解】因为函数()()31bx f x a x x =-++的图象过点()0,1与93,4⎛⎫⎪⎝⎭,所以()01f =,()934f =,则394431b a ⎧=⎪⎨⎪=⎩,解得13a =,3b =,故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3113x xf x x =-++.而()()313313311371113133133x x x x x f x x x x +-+⎡⎤=-+=-+=-+≤-=⎢⎥+++⎣⎦,当且仅当2x =时取等号,函数()f x 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为73.故选:B.9.A【分析】根据数量积的定义可得2128PF PF a ⋅= ,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可得122PF PF a -= ,进而求解124,2PF a PF a ==,由余弦定理即可求解.【详解】221212122,cos 2PF PF a PF PF F PF a ∠⋅=∴⋅= 可得2128PF PF a ⋅= .又122PF PF a -= ,两式联立可得124,2PF a PF a ==,22222212121221216441cos 2164PF PF F F a a c F PF PF PF a ∠+-+-∴===⋅,整理可得224c a =,2,2c a e ∴==.故选:A .10.B【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912101191011129101112291011129121011912101110111011111111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910111291011122229101112101010111166,,122a a a aa a a a a a a a a a a ++++++=∴=∴+++=.故选:B.11.B【分析】根据函数的三个条件得到函数()f x 为R 上的偶函数,周期为4,且函数()f x 在(0,2]上单调递增,然后将利用周期、奇偶性和单调性即可比较大小.【详解】因为()2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则函数()f x 关于y 轴对称,所以函数()f x 为R 上的偶函数,又因为()()2f x f x +=-对任意x ∈R 恒成立,则函数()f x 的周期为4,又因为对于互不相等的任意1x ,(]20,2x ∈都有()()1122x f f x f x x ⎛⎫=- ⎪⎝⎭,且当1x >时,()0f x >,所以对任意1220x x ≥>>,则121x x >,故有1122()()()0xf x f x f x -=>,所以函数()f x 在(0,2]上单调递增,则有(3)(34)(1)(1)f f f f =-=-=,(10)(1034)(2)f f f -=-+⨯=,9911((4)()(2222f f f f -=-+=-=,因为函数()f x 在(0,2]上单调递增,则1()(1)(2)2f f f <<,即()()93102f f f ⎛⎫-<<- ⎪⎝⎭,故选:B.12.D【分析】利用导数结合题意可知()0f x '<,()f x 在(),-∞+∞上单调递减,又()()41f x f <=,结合单调性定义可得不等式的解集.【详解】由()()()1e xx g x f x +=可得()()()()()()()()()()2e 1e 1e e e x x xxxg x x g x x g x xg x g x xg x f x ++-++'-''=='.而()()()0g x xg x xg x ''+-<,∴()0f x '<,∴()f x 在(),-∞+∞上单调递减,又()12e g =,则()()1214e14e eg f ⨯===,所以()()41f x f <=,则1x >,故不等式()4f x <的解集为()1,+∞.故选:D .13.10,3⎡⎤⎢⎥⎣⎦【分析】由“2,630x x ax a ∀∈-+≥R ”为真命题,利用判别式法求解.【详解】解:由条件可知“2,630x x ax a ∀∈-+≥R ”为真命题,则2Δ36120a a =-≤,即103a ≤≤.故答案为:10,3⎡⎤⎢⎥⎣⎦14.24【分析】43(2)(1)x x +-的展开式中2x 来自于三类:①4(2)+x 中的二次项与3(1)x -的常数项的乘积;②4(2)+x 中的常数项与3(1)x -的二次项的乘积;③4(2)+x 中的一次项与3(1)x -的一次项的乘积.【详解】展开式中2x 项为32224123322224343(1)C 22C (1)C 2C (1)24x x x x -⋅+⋅⋅-+⋅⋅-=,∴2x 的系数为24.故答案为:2415.[]39,55【分析】由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得出29PE PF PB ⋅=- ,求出PB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得出结果.【详解】由线段EF 的中点为点B ,得出BF BE =-.()()()()22PE PF PB BE PB BF PB BE PB BE PB BE ⋅=+⋅+=+⋅-=- 29PB =-.当点P 位于点A 或点C 时,PB 取最大值8.当点P 位于AC 的中点时,PB 取最小值,即minπ8sin3PB==∴PB的取值范围为⎡⎤⎣⎦,∴PE PF ⋅的取值范围为[]39,55.故答案为:[]39,55.16【分析】根据弦长公式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可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求解.【详解】直线l 与椭圆C 联立221,4210,x y x y ⎧+=⎪⎨⎪+-=⎩得23420x x --=.设点()()1122,,,A x y B x y ,则121242,33x x x x +==-.所以AB ===由椭圆C 知点()2,0P ,故点P 到直线:10l x y +-=的距离:d ==所以ABP的面积为11222S AB d =⋅=故答案为3.17.(1)π3【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边角互化以及和差角公式化简可得sin A A =,结合三角函数同角关系即可求解,(2)由余弦定理代入已知关系即可得1a =,由正弦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cos sin C a C+=cos sin sin A C A C B +=,πA B C++=,())cos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A C A C A C A C A C +++,sin sin sin A C AC ∴,sin 0,tan C A ≠∴= ()π0,π,3A A ∈∴=.(2)1,03bc b c =+-=222222222()213cos 22223a a b c a b c bc a A bc bc --+-+--∴====,整理得21a =,1a ∴=.由正弦定理可得2,sin 33a R R A ==∴=18.(1) 5.893234.675y x =+(2)470.395kg【分析】(1)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2)将40kg x =代入回归方程求解.【详解】(1)解:由表中数据计算得,25x =.382y =,()()511438i i i x x y y =--=∑,()521244i i x x =-=∑,()()()51521 5.893i i i i i x x y y b x x ==--=≈-∑∑, 382 5.89325234.675ay bx =-=-⨯= .所以回归方程为 5.893234.675y x =+.(2)将40kg x =代入回归方程得 5.893234.675y x =+.故预测40kg x =时,玉米产量约为5.89340234.675470.395kg ⨯+=.19.(1)证明见解析;(2)π4【分析】(1)由正三棱柱的性质可得1BB ⊥平面ABC ,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CD ⊥平面11ABB A ,即可得1CD A D ⊥;(2)以11A C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与二面角的几何关系即可求得二面角1D A C A --的大小为π4;(3)根据(2)中结论,利用线面角与空间向量的关系即可得直线CA 与平面1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详解】(1)由111ABC A B C -为正三棱柱可知,1BB ⊥平面ABC ,又CD ⊂平面ABC ,所以1BB CD ⊥,由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D 为AB 的中点,所以CD AB ⊥;又1BB AB B ⋂=,1,BB AB ⊂平面11ABB A ,所以CD ⊥平面11ABB A ;又1A D ⊂平面11ABB A ,所以1CD A D ⊥;(2)取线段11,AC AC 的中点分别为,O E ,连接1,OB OE ,易知11,,OB OE OC 两两垂直,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11,,OC OE OB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如下图所示;,底面边长为2可得,()()()((111,0,0,1,,1,,0,0,0,A C A B B --,由D 为AB的中点可得12D ⎛- ⎝⎭,所以()13,,0,2AC DC ⎛== ⎝⎭uuu r uuu r ,设平面1DA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则120302n AC x n DC x ⎧⋅=+=⎪⎨⋅=-=⎪⎩,令1x =,可得y z =即(1,n =r ;易得(1OB =uuu r即为平面1A CA 的一个法向量,所以111cos ,2n OB n OB n OB ⋅==r uuu r r uuu r r uuu r ,设二面角1D A C A --的平面角为θ,由图可知θ为锐角,所以1cos cos ,2n OB θ==r uuu r ,即π4θ=;即二面角1D A C A --的大小为π4.(3)由(2)可知()2,0,0CA =-uu r ,平面1DAC的一个法向量为(1,n =r ,设直线CA 与平面1ACD 所成的角为α,所以sin cos ,n CA n CA n CAα⋅===r uu r r uu r r uu r ,即直线CA 与平面1ACD20.(1)24y x=(2)Q ()1,0-【分析】(1)由题知直线l 的方程,联立抛物线,利用韦达定理以及中点公式即可求解;(2)设出直线l 的方程及Q 的坐标,联立方程组,消元,韦达定理,利用直线斜率公式写出AQ BQ k k +将韦达定理代入0AQ BQ k k +=,化简求出参数即可得点Q 的坐标.【详解】(1)因为直线l 的斜率为1且过点()1,0P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1y x =-,设()()1122,,,A x y B x y ,由221y px y x ⎧=⎨=-⎩,得:()22210x p x -++=,所以121222,1x x p x x +=+=,所以121222y y x x p +=+-=,因为M 为线段AB 的中点,M 的纵坐标为2,所以1222y y p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k x =-,()(),01Q m m ≠,()221y px y k x ⎧=⎪⎨=-⎪⎩,得:()2222220k x k p x k -++=,所以21212222,1k p x x x x k ++==,由()()()()()()122112121211AQ BQ k x x m k x x m y y k k x m x m x m x m --+--+=+=----()()()12122121222kx x km km k x x x x m x x m +-++=-++()222222222122k p k km k km k m p m k k+-+⋅+-⋅++=()()22222222202222k km km p k k k k k p k m m k ⎡⎤+-+⋅⎢⎥⎣⎦=-++=+由0k ≠,所以()2202222k k km km k p k +-++=⋅,即220mp p k k--=,所以1m =-,所以点Q 的坐标为()1,0-.21.(1)2210x y --=(2)12【分析】(1)求导,利用导数求解斜率,由点斜式即可求解直线方程,(2)将问题等价转化成22ln 20x a x ax --=在()0,∞+有唯一实数解.构造函数()22ln 2g x x a x ax =--,和()2ln 1,h x x x =+-利用导数求解单调性,进而确定方程的根,即可求解.【详解】(1)当1a =时,()111221f =-+=,且()()11,11f x x f x=-+'∴=',∴函数()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112y x -=-,即2210x y --=.(2)()21ln (0)2f x x x x a a=-+>在其定义域上有唯一零点,∴方程21ln 02x x x a-+=,即22ln 20x a x ax --=在()0,∞+有唯一实数解.设()22ln 2g x x a x ax =--,则()2222x ax a g x x --'=.令()0g x '=,即20.0,0,x ax a a x --=>> 20x ax a ∴--=的两个根分别为102a x =<(舍去),22a x =当()20,x x ∈时,()()0,g x g x '<在()20,x 上单调递减,当()2,x x ∈+∞时,()()0,g x g x '>在()20,x 上单调递增,当2x x =时,()()0,g x g x '=取最小值()2g x ,要使()g x 在()0,∞+有唯一零点,则须()()220,0,g x g x ⎧=⎪⎨='⎪⎩即22222222ln 20,0,x a x ax x ax a ⎧--=⎨--=⎩()22222ln 0,0,2ln 10.*a x ax a a x x ∴+-=>∴+-= 设函数()2ln 1,h x x x =+-当0x >时()h x 是增函数,()h x ∴至多有一解.⋅()10,h =∴ 方程()*的解为21x =,即12a =,解得12a =,∴实数a 的值为12.【点睛】思路点睛:利用导数求解函数零点时,需要利用导数求解函数的单调性,如果求导后的正负不容易辨别,往往可以将导函数的一部分抽离出来,构造新的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其单调性,进而可判断原函数的单调性.在证明不等式时,常采用两种思路:直接求最值和等价转化.22.(1)2y x =+,224x y x+=(2)Q 的轨迹为以点1,12⎛⎫--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分析】(1)根据直线l 的参数方程和π4ϕ=求解;利用ρcos x θ=,222x y ρ+=求解;(2)在0ϕ=时直接求出Q 的坐标,在0ϕ≠时,写出过点P 且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方程,与直线l 的方程联立消参求得Q 的轨迹方程,然后检验,进而得到答案.【详解】(1)解:由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cos ,1sin ,x t y t ϕϕ=-+⎧⎨=+⎩∵π4ϕ=,1,21,2x y ⎧=-+⎪⎪⎨⎪=+⎪⎩∴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11y x -=+,即2y x =+.由4cos ρϕ=得24cos ρρθ=,因为cos x ρθ=,222x y ρ+=,所以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4x y x +=.(2)若0ϕ=,由1·tan 1y t ϕ=+=,可知直线l 的方程为1y =,于是过点()0,3P -向直线l 作垂线,垂足为()0,1Q .若0ϕ≠,由直线l 的参数方程可知直线l 的斜率为tan ϕ,∴过点()0,3P -且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方程为13tan y x ϕ=--.联立方程组()tan 11,13,tan y x y x ϕϕ⎧=⋅++⎪⎨=--⎪⎩整理得2223y y x x +-=--,∴点Q 的轨迹方程为22230x y x y +++-=,即()22117124x y ⎛⎫+++= ⎪⎝⎭,显然,点()0,1也在()22117124x y ⎛⎫+++= ⎪⎝⎭上,所以动点Q 的轨迹为以点1,12⎛⎫--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23.(1)()(),44,∞∞--⋃+(2)12【分析】(1)分3x ≤-、33x -<<、3x ≥三种情况解不等式即可;(2)由()()39f x m x x ≤-++,可得339x m x x +≥-++,由3923x x x -++≥+可得31392x x x +≤-++在(),-∞+∞上恒成立,进而求解.【详解】(1)因为()333f x x x x +-=++-,所以解不等式338x x ++->,而2,333=6,332,3x x x x x x x -≤-⎧⎪++--<<⎨⎪≥⎩,当3x ≤-时,不等式为2x ->8,解得<4x -;当33x -<<时,不等式为68>不成立,不等式无解;当3x ≥时,不等式为28x >,解得>4x .综上所述,不等式()38f x x +->的解集为()(),44,∞∞--⋃+.(2)由()()39f x m x x ≤-++,可得339x m x x +≥-++,因为3923x x x -++≥+,当且仅当()()390x x -+≥,即9x ≤-或3x ≥时等号成立.所以31392x x x +≤-++在(),-∞+∞上恒成立,故要使()()39f x m x x ≤-++在(),-∞+∞上恒成立,只须12m ≥,即实数m 的最小值为12.。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88总复习:算法与程序框图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88总复习:算法与程序框图

高考总复习:算法与程序框图【考纲要求】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算法1.算法的概念(1)古代定义:指的是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算术运算的过程。

(2)现代定义: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3)应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2.算法的特征:①指向性:能解决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②精确性:每一步操作的内容和顺序必须是明确的;算法的每一步都应当做到准确无误,从开始的“第一步”直到“最后一步”之间做到环环相扣,分工明确.“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③有限性:必须在有限步内结束并返回一个结果;算法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当到达终止步骤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结果,也就是说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④构造性:一个问题可以构造多个算法,算法有优劣之分。

3.算法的表示方法:(1) 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 优点是使用日常用语, 通俗易懂;缺点是文字冗长, 容易出现歧义;(2) 用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用图框表示各种操作,优点是直观形象, 易于理解。

要点诠释:泛泛地谈算法是没有意义的,算法一定以问题为载体。

考点二:程序框图1. 程序框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最常用的一种表示法,它是描述计算机一步一步完成任务的图表,直观地描述程序执行的控制流程,最便于初学者掌握。

2.程序框图常用符号:3.画程序框图的规则:(1)使用标准的框图的符号;(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图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4)一种判断框是“是”与“不是”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种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资料汇总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资料汇总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资料汇总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资料 1数列的基本概念等差数列(1)数列的通项公式an=f(n)(2)数列的递推公式(3)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关系an+1—an=dan=a1+(n—1)da,A,b成等差2A=a+bm+n=k+l am+an=ak+al等比数列常用求和公式an=a1qn_1a,G,b成等比G2=abm+n=k+l aman=akal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重要不等式a>b ba>b,b>c a>ca>b a+c>b+ca+b>c a>c—ba>b,c>d a+c>b+da>b,c>0 ac>bca>b,c<0 aca>b>0,c>d>0 aca>b>0 dn>bn(n∈Z,n>1)a>b>0 > (n∈Z,n>1)(a—b)2≥0a,b∈R a2+b2≥2ab|a|—|b|≤|a±b|≤|a|+|b|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1)要证明不等式a>b(或aa—b>0(或a—b<0=即可(2)若b>0,要证a>b,只需证明。

要证a综合法综合法就是从已知或已证明过的不等式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欲证的不等式(由因导果)的方法。

分析法分析法是从寻求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入手,逐步寻求所需条件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需的条件已知正确时为止,明显地表现出“持果索因”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资料 21、直线两点距离、定比分点直线方程|AB|=| ||P1P2|=y—y1=k(x—x1)y=kx+b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夹角和距离或k1=k2,且b1≠b2l1与l2重合或k1=k2且b1=b2l1与l2相交或k1≠k2l2⊥l2或k1k2=—1 l1到l2的角l1与l2的夹角点到直线的距离2、圆锥曲线圆椭圆标准方程(x—a)2+(y—b)2=r2圆心为(a,b),半径为R一般方程x2+y2+Dx+Ey+F=0其中圆心为(),半径r(1)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判断或用判别式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两圆的位置关系用圆心距d与半径和与差判断椭圆焦点F1(—c,0),F2(c,0)(b2=a2—c2)离心率准线方程焦半径|MF1|=a+ex0,|MF2|=a—ex0双曲线抛物线双曲线焦点F1(—c,0),F2(c,0)(a,b>0,b2=c2—a2)离心率准线方程焦半径|MF1|=ex0+a,|MF2|=ex0—a抛物线y2=2px(p>0)焦点F准线方程坐标轴的平移这里(h,k)是新坐标系的原点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17总复习:函数的极值和最值(理)(基础)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17总复习:函数的极值和最值(理)(基础)

函数的极值和最值【考纲要求】1.掌握函数极值的定义。

2.了解函数的极值点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3.会用导数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4.会求给定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要点一、函数的极值 函数的极值的定义一般地,设函数)(x f 在点0x x =及其附近有定义,(1)若对于0x 附近的所有点,都有)()(0x f x f <,则)(0x f 是函数)(x f 的一个极大值,记作)(0x f y =极大值;(2)若对0x 附近的所有点,都有)()(0x f x f >,则)(0x f 是函数)(x f 的一个极小值,记作)(0x f y =极小值.极大值与极小值统称极值.在定义中,取得极值的点称为极值点,极值点是自变量的值,极值指的是函数值. 要点诠释:求函数极值的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求导数)(x f '; ③求方程0)(='x f 的根;④检查'()f x 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则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则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最好通过列表法)要点二、函数的最值 1.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若函数()y f x =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则)(x f 在],[b a 上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开区间),(b a 内连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数的极值函数极值的定义 函数极值点条件 求函数极值续的函数)(x f 不一定有最大值与最小值.如1()(0)f x x x=>. 要点诠释:①函数的最值点必在函数的极值点或者区间的端点处取得。

②函数的极值可以有多个,但最值只有一个。

2.通过导数求函数最值的的基本步骤:若函数()y f x =在闭区间],[b a 有定义,在开区间(,)a b 内有导数,则求函数()y f x =在],[b a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步骤如下:(1)求函数)(x f 在),(b a 内的导数)(x f '; (2)求方程0)(='x f 在),(b a 内的根;(3)求在),(b a 内使0)(='x f 的所有点的函数值和)(x f 在闭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a f ,)(b f ; (4)比较上面所求的值,其中最大者为函数()y f x =在闭区间],[b a 上的最大值,最小者为函数()y f x =在闭区间],[b a 上的最小值.【典型例题】类型一:利用导数解决函数的极值等问题【高清课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394579 典型例题一】例1.已知函数.,33)(23R m x x mx x f ∈-+=若函数1)(-=x x f 在处取得极值,试求m 的值,并求)(x f 在点))1(,1(f M 处的切线方程;【解析】2'()363,.f x mx x m R =+-∈ 因为1)(-=x x f 在处取得极值 所以'(1)3630f m -=--= 所以3m =。

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资料

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资料

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资料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资料高考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考验,而数学作为高考的一门必考科目,更是让许多学生感到头疼。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提高数学成绩,以下是一些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的资料和建议。

1. 复习大纲:首先,学生需要熟悉高考数学的大纲和考点分布。

通过仔细阅读大纲,了解各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考查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教材复习:教材是学生复习的基础,建议学生从头至尾地复习教材。

可以先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各个章节的内容,然后再逐章深入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归纳总结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做好笔记,方便日后温故知新。

3. 做真题:做真题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方法。

可以从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开始,逐年回顾,重点关注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

通过做真题,可以了解高考数学的命题风格和难度,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4. 刷题软件和题库: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

有许多刷题软件和在线题库可以供学生使用,这些题库中的题目种类丰富,覆盖了各个知识点和难度级别。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刷题软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5. 解题方法与技巧: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对于高考数学的顺利解答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参考解题技巧的书籍、教辅资料或者网上的教学视频,学习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同时,要勤加练习,通过大量的题目练习,熟悉各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6. 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学习数学不是孤立的过程,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通过互相学习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7. 寻求帮助:如果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向老师、同学或者家长寻求帮助。

老师和同学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总之,高考理科数学的一轮复习需要学生有系统性、有针对性地进行。

通过熟悉大纲、复习教材、做真题、刷题软件、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互助学习以及寻求帮助,学生可以提高数学成绩,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资料

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资料

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资料高考是每个考生人生的重要节点,而数学科目对理科生而言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科。

在高三备考阶段,复习资料的选择往往能够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和结果。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的资料,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教材复习资料教材是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最基本、最全面的知识点,因此,复习时需要重视教材的学习。

建议同学们在第一轮复习时把教材逐一过一遍,标出重要知识点和易错点。

同时也要注重把握例题,做到例题中的基本知识点和方法要理解和掌握。

在教材复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学习一些针对教材的题目或者整体练习题,来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

这对同学们的备考是有很大帮助的。

2. 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复习时还要重视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发现自身知识点上的薄弱环节,并加以针对性训练。

同时,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还能够让同学们熟悉高考试题形式,提高应试能力。

建议同学们在准备复习这些题目时,可以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查漏补缺。

比如可以把同类型的题目,按照题型进行分类整理,也可以按照知识点的难度程度进行整理等。

3. 辅导资料辅导资料是很多同学需要关注的,因为很多高中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知识点的介绍,有时候并不会给出具体的做题方法和提示,可能会让同学们产生一些误解。

因此,一些专业知识的辅导资料可以为同学们的复习提供实用性的指导。

同时,辅导资料具有完善的习题、习题解析、技巧点等内容,可以作为同学们备考的参考资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收到明显的进步。

总结:在准备高考理科数学的过程中,复习资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要把重心放在教材复习、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的练习、辅导资料的研究上,结合自身的学习状况和诉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减少盲目的猜测和偏差。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升学生成绩的质量,为高考进一步拓展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79总复习:二项式定理(提高)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79总复习:二项式定理(提高)

高考总复习:二项式定理【考纲要求】1.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2.掌握二项展开式系数的性质及计算的问题;3.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要点一、二项式定理公式011222*()()n n n n k n k k n n n n n n n a b C a C a b C a b C a b C b n N ---+=+++++∈叫做二项式定理。

其中(0,1,2,,)kn C k n =叫做二项式系数。

1k n k kk n T C a b -+=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它表示第1k +项。

其中:①公式右边的多项式叫做n b a )(+的二项展开式;②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2,1,0(n r C rn=叫做二项式系数; ③式中的第r+1项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用1+r T 表示;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1r n r rr n T C a b -+=.要点诠释: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1(0,1,2,,)r n r rr n T C a b r n -+==集中体现了二项展开式中的指数、项数、系数的变化,它在求展开式的某些特定项(如含指定幂的项、常数项、中间项、有理项、系数最大的项等)及其系数以及数、式的整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使用时要注意:(1)通项公式表示的是第“r+1”项,而不是第“r ”项; (2)通项公式中a 和b 的位置不能颠倒;(3)展开式中第r+1项的二项式系数rn C 与第r+1项的系数,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相同的,在具体求各项的系数时,一般先处理符号,对根式和指数的运算要细心以防出差错; (4)在通项公式中共含有a,b,n,r,1r T +这5个元素,在有关二项式定理的问题中,常常会遇到:知道5个元素中的若干个(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另外几个元素的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是利用通项公式,把问题归结为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这里要注意n 为正整数,r 为非负数,且r ≤n 。

2020高考全国卷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所有内容)

2020高考全国卷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所有内容)

集合的并集!$# 集合的交集!## 集合的补集0*!
图形 表示
知识梳理
一集合与元素 !$集 合 中 元 素 的 三 个 特 性&! ! ! !'! ! ! !' !!!!$
意义 !""")!或")#" !""")!且")#" !""")* 且"*!"
四常见结论与等价关系 !##$!1!!!!(!$#$!1!!!!( $0*!%$!$!!!!(0* $0*!%$!!!!$
$#%#(!0佛山调研若集合!$!!##"##$!$"#+%"")
!#+)!"#则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为
$!!%
)!*!!!!!!+!*!#! !!!!,!*!&! !!!!-*'
$&%#(!0全国卷!已知集合 !$!$"#+%""#2+#(&#
"))#+))"#则! 中元素的个数为
$!!%
等价转换常使较复杂的集合运算变的简单$
4
4
!!"
222222222222222222222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命题及充要条件
激活思维
!" 选修! !"'练习#改编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命题)若(0&10#则(&1* +* 命题)若"$&#则"#$3*的逆命题 ,* 命题)若"&##则"#%&"2#&(*的否命题 -* 命题)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否命题

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复习补习资料:第八章立体几何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解析版)

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复习补习资料:第八章立体几何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解析版)

§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纲展示►1.能以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考点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与平面α内的________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答案:(1)任意一条(2)两条相交直线a,b⊂αa∩b=O l⊥al⊥b平行a⊥αb⊥α(1)[教材习题改编]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平面α⊥平面β,且直线l∥平面α,则直线l⊥平面βB.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γ答案:A(2)[教材习题改编] 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VAB=∠VAC=∠ABC=90°,则构成三棱锥的四个三角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4[典题1] (1)[2019·上海六校联考]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 )A.α⊥β且m⊂αB.α⊥β且m∥αC.m∥n且n⊥βD.m⊥n且α∥β[答案] C[解析]由线线平行性质的传递性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C正确.(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求证:①CD⊥AE;②PD⊥平面ABE.[证明]①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CD⊂平面ABCD,∴PA⊥CD.∵AC⊥CD,PA∩AC=A,∴CD⊥平面PAC.而AE⊂平面PAC,∴CD⊥AE.②由PA=AB=BC,∠ABC=60°,可得AC=PA.∵E是PC的中点,∴AE⊥PC.由①知,AE⊥CD,且PC∩CD=C,∴AE⊥平面PCD.而PD⊂平面PCD,∴AE⊥PD.∵PA⊥底面ABCD,∴PA⊥AB.又AB⊥AD,且PA∩AD=A,∴AB⊥平面PAD,而PD⊂平面PAD,∴AB⊥PD.又AB∩AE=A,∴PD⊥平面ABE.[点石成金] 直线和平面垂直判定的四种方法(1)利用判定定理;(2)利用判定定理的推论(a∥b,a⊥α⇒b⊥α),如典题1的第(1)题中选项C;(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2019·湖北武汉调研]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点E在线段PC上,PC⊥平面BDE.(1)求证:BD⊥平面PAC;(2)若PA=1,AD=2,求三棱锥E-BCD的体积.(1)证明:∵PA⊥平面ABCD,BD⊂平面ABCD,∴PA⊥BD.∵PC ⊥平面BDE ,BD ⊂平面BDE , ∴PC ⊥BD . 又PA ∩PC =P , ∴BD ⊥平面PAC .(2)解:如图所示,设AC 与BD 的交点为O ,连接OE .∵PC ⊥平面BDE ,∴PC ⊥OE . 由(1)知,BD ⊥平面PAC , ∴BD ⊥AC .由题设条件知,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由AD =2,得AC =BD =22,OC = 2. 在Rt △PAC 中,PC =PA 2+AC 2=12+22=3.易知Rt △PAC ∽Rt △OEC , ∴OE PA =CE AC =OC PC ,即OE 1=CE 22=23, ∴OE =23,CE =43. ∴V E -BCD =13S △CEO ·BD=13·12OE ·CE ·BD =16×23×43×22=827. 考点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答案:垂线l⊂βl⊥α交线α⊥βl⊂βα∩β=a l⊥a定理的应用:注意由平面到空间的思维的变化.(1)已知直线a,b,c,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平行、相交或异面解析:在同一个平面内,由题设条件可得a∥c,在空间中,则直线a与c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即平行、相交、异面都有可能.(2)已知直线a和平面α,β,若α⊥β,a⊥β,则a与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a∥α或a⊂α解析:易得a∥α或a⊂α.垂直关系的证明及应用:直接法.(1)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DB 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平面ADC________平面ABC.答案:⊥解析:在四边形ABCD中,由已知可得BD⊥CD,又平面ABD⊥平面BCD,且平面ABD∩平面BCD=BD,所以CD⊥平面ABD,所以CD⊥AB.又AD⊥AB,AD∩CD=D,所以AB⊥平面ADC,所以平面ABC⊥平面ADC.(2)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3,AA1=2,则四棱锥A-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6解析:连接AC,交BD于点O,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因为AB=AD=3,所以BD=32,且AC⊥BD.又因为BB1⊥底面ABCD,所以BB1⊥AC.又DB∩BB1=B,所以AC⊥平面BB1D1D,所以AO 为四棱锥A -BB 1D 1D 的高,且AO =12BD =322.因为矩形BB 1D 1D 的面积S =BD ·BB 1=32×2=62,所以四棱锥A -BB 1D 1D 的体积V =13S ·AO =13×62×322=6.[典题2]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 ⊥AC ,AB ⊥PA ,AB ∥CD ,AB =2CD ,E ,F ,G ,M ,N 分别为PB ,AB ,BC ,PD ,PC 的中点.求证:(1)CE ∥平面PAD ; (2)平面EFG ⊥平面EMN .[证明] (1)证法一:取PA 的中点H ,连接EH ,DH .因为E 为PB 的中点, 所以EH ∥AB ,EH =12AB .又AB ∥CD ,CD =12AB ,所以EH ∥CD ,EH =CD ,因此四边形DCEH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E ∥DH .又DH ⊂平面PAD ,CE ⊄平面PAD , 所以CE ∥平面PAD . 证法二:连接CF .因为F 为AB 的中点,所以AF =12AB .又CD =12AB ,所以AF =CD .又AF ∥CD ,所以四边形AFCD 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CF ∥AD .又CF ⊄平面PAD ,AD ⊂平面PAD , 所以CF ∥平面PAD .因为E ,F 分别为PB ,AB 的中点, 所以EF ∥PA .又EF ⊄平面PAD ,PA ⊂平面PAD , 所以EF ∥平面PAD . 因为CF ∩EF =F , 故平面CEF ∥平面PAD . 又CE ⊂平面CEF , 所以CE ∥平面PAD .(2)因为E ,F 分别为PB ,AB 的中点, 所以EF ∥PA .又AB ⊥PA ,所以AB ⊥EF . 同理可证AB ⊥FG .又EF ∩FG =F ,EF ⊂平面EFG ,FG ⊂平面EFG , 因此AB ⊥平面EFG .又M ,N 分别为PD ,PC 的中点, 所以MN ∥CD .又AB∥CD,所以MN∥AB,所以MN⊥平面EFG.又MN⊂平面EMN,所以平面EFG⊥平面EMN.[题点发散1] 在本例条件下,证明:平面EMN⊥平面PAC.证明:因为AB⊥PA,AB⊥AC,且PA∩AC=A,所以AB⊥平面PAC.又MN∥CD,CD∥AB,所以MN∥AB,所以MN⊥平面PAC.又MN⊂平面EMN,所以平面EMN⊥平面PAC.[题点发散2] 在本例条件下,证明:平面EFG∥平面PAC.证明:因为E,F,G分别为PB,AB,BC的中点,所以EF∥PA,FG∥AC.又EF⊄平面PAC,PA⊂平面PAC,所以EF∥平面PAC.同理,FG∥平面PAC.又EF∩FG=F,所以平面EFG∥平面PAC.[点石成金]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1)面面垂直的定义;(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 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A⊥底面ABCD;(2)BE∥平面PAD;(3)平面BEF⊥平面PCD.证明:(1)∵平面PAD∩平面ABCD=AD,又平面PAD⊥平面ABCD,且PA⊥AD,PA⊂平面PAD,∴PA⊥底面ABCD.(2)∵AB∥CD,CD=2AB,E为CD的中点,∴AB∥DE,且AB=DE.∴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BE∥AD.又BE⊄平面PAD,AD⊂平面PAD,∴BE∥平面PAD.(3)∵AB⊥AD,且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BE⊥CD,AD⊥CD.由(1)知,PA⊥底面ABCD,CD⊂平面ABCD,则PA⊥CD,又PA∩AD=A,∴CD⊥平面PAD.又PD⊂平面PAD,从而CD⊥PD,又E,F分别为CD,CP的中点,∴EF∥PD,故CD⊥EF.∵EF⊂平面BEF,BE⊂平面BEF,且EF∩BE=E,∴CD⊥平面BEF.又CD⊂平面PCD.∴平面BEF⊥平面PCD.考点3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考情聚焦] 空间线、面的平行与垂直的综合考查一直是高考必考热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命题角度:角度一证明多面体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典题3] 如图所示,E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弧上异于A,B的点,矩形ABCD所在平面垂直于该半圆所在的平面.(1)求证:AE⊥EC;(2)设平面ECD与半圆弧的另一个交点为F.求证:EF∥AB.[证明](1)∵E是半圆上异于A,B的点,∴AE⊥EB.又∵平面ABCD⊥平面ABE,平面ABCD∩平面ABE=AB,CB⊥AB,∴CB⊥平面ABE.又∵AE⊂平面ABE,∴CB⊥AE.∵CB∩BE=B,∴AE⊥平面CBE.又∵EC⊂平面CBE,∴AE⊥EC.(2)∵CD∥AB,AB⊂平面ABE,∴CD∥平面ABE.又∵平面CDE∩平面ABE=EF,∴CD∥EF.又∵CD∥AB,∴EF∥AB.角度二探索性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典题4] 如图,在三棱台ABC-DEF中,CF⊥平面DEF,AB⊥BC.(1)设平面ACE ∩平面DEF =a ,求证:DF ∥a ;(2)若EF =CF =2BC ,试问在线段BE 上是否存在点G ,使得平面DFG ⊥平面CDE ?若存在,请确定点G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 在三棱台ABC -DEF 中,AC ∥DF ,AC ⊂平面ACE ,DF ⊄平面ACE , ∴DF ∥平面ACE . 又∵DF ⊂平面DEF , 平面ACE ∩平面DEF =a , ∴DF ∥a .(2)[解] 线段BE 上存在点G ,且BG =13BE ,使得平面DFG ⊥平面CDE .证明如下:取CE 的中点O ,连接FO 并延长交BE 于点G ,连接GD , ∵CF =EF ,∴GF ⊥CE .在三棱台ABC -DEF 中,AB ⊥BC ⇒DE ⊥EF . 由CF ⊥平面DEF ⇒CF ⊥DE . 又CF ∩EF =F ,∴DE ⊥平面CBEF ,∴DE ⊥GF .⎭⎪⎬⎪⎫GF ⊥CE ,GF ⊥DE ,CE ∩DE =E ⇒GF ⊥平面CDE . 又GF ⊂平面DFG , ∴平面DFG ⊥平面CDE . 此时,如平面图所示,∵O 为CE 的中点,EF =CF =2BC ,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证△HOC ≌△FOE , ∴HB =BC =12EF .由△HGB ∽△FGE 可知,BG GE =12,即BG =13BE .角度三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典题5]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AB =3,BC =4,E ,F 分别在线段BC ,AD 上,EF∥AB ,将矩形ABEF 沿EF 折起,记折起后的矩形为MNEF ,且平面MNEF ⊥平面ECDF .(1)求证:NC ∥平面MFD ; (2)若EC =3,求证:ND ⊥FC ; (3)求四面体N -EFD 体积的最大值.(1)[证明] ∵平行四边形MNEF 和EFDC 都是矩形, ∴MN ∥EF ,EF ∥CD ,MN =EF =CD , ∴MN ∥CD .∴四边形MNCD 是平行四边形. ∴NC ∥MD .∵NC ⊄平面MFD ,MD ⊂平面MFD ,∴NC ∥平面MFD .(2)[证明] 连接ED ,交FC 于点O .∵平面MNEF ⊥平面ECDF ,且NE ⊥EF , 平面MNEF ∩平面ECDF =EF ,NE ⊂平面MNEF ,∴NE ⊥平面ECDF .∵FC ⊂平面ECDF ,∴FC ⊥NE . ∵EC =CD ,∴四边形ECDF 为正方形,∴FC ⊥ED . 又∵ED ∩NE =E ,ED ,NE ⊂平面NED , ∴FC ⊥平面NED .∵ND ⊂平面NED ,∴ND ⊥FC .(3)[解] 设NE =x ,则FD =EC =4-x , 其中0<x <4.由(2)得NE ⊥平面FEC , ∴四面体N -EFD 的体积为V N -EFD =13S △EFD ·NE =12x (4-x ).∴V N -FED ≤12⎣⎢⎡⎦⎥⎤x +-x 22=2,当且仅当x =4-x ,即x =2时,四面体N -FED 的体积最大,最大值为2. [点石成金]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问题处理的两个策略(1)探索性问题一般是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三等分点中某一个,也可以根据相似知识建点.(2)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处理关键是结合图形弄清折叠前后变与不变的数量关系,尤其是隐含着的垂直关系.[方法技巧] 1.三种垂直关系的证明(1)判定线线垂直的方法①定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90°;②平面几何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③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④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2)判定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②利用“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③利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与另一个也垂直”;④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3)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①利用定义: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②判定定理:a⊂α,a⊥β⇒α⊥β.2.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常见性质(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3.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易错防范] 在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时,考生易忽视说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相交,而导致被扣分,这一点在证明中要注意.口诀:线不在多,重在相交.真题演练集训1.[2019·浙江模拟]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 )A.m∥l B.m∥nC.n⊥l D.m⊥n答案:C解析:因为α∩β=l,所以l⊂β,又n⊥β,所以n⊥l.故选C.2.[2019·天津模拟]如图,已知△ABC,D是AB的中点,沿直线CD将△ACD翻折成△A′CD,所成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为α,则( )A.∠A′DB≤α B.∠A′DB≥αC.∠A′CB≤α D.∠A′CB≥α答案:B解析:∵A′C和BC都不与CD垂直,∴∠A′CB≠α,故C,D错误.当CA=CB时,容易证明∠A′DB=α.不妨取一个特殊的三角形,如Rt△ABC,令斜边AB=4,AC=2,BC=23,如图所示,则CD=AD=BD=2,∠BDH=120°,设沿直线CD将△ACD折成△A′CD,使平面A′CD⊥平面BCD,则α=90°.取CD中点H,连接A′H,BH,则A′H⊥CD,∴A′H⊥平面BCD,且A′H=3,DH=1.在△BDH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H=7.在Rt△A′HB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B=10.在△A′DB中,∵A′D2+BD2-A′B2=-2<0,可知cos∠A′DB<0,∴∠A′DB为钝角,故排除A.故选B.3.[2019·重庆模拟]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②如果m⊥α,n∥α,那么m⊥n.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答案:②③④解析:对于命题①,可运用长方体举反例证明其错误:如图,不妨设AA′为直线m,CD 为直线n,ABCD所在的平面为α,ABC′D′所在的平面为β,显然这些直线和平面满足题目条件,但α⊥β不成立;命题②正确,证明如下:设过直线n的某平面与平面α相交于直线l,则l∥n,由m⊥α知m⊥l,从而m⊥n,结论正确;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知,命题③正确;由平行的传递性及线面角的定义知,命题④正确.4.[2019·江苏模拟]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2)平面B1DE⊥平面A1C1F.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C1∥AC.在△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DE∥AC,于是DE∥A1C1.又DE⊄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所以直线DE∥平面A1C1F.(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A⊥平面A1B1C1.因为A1C1⊂平面A1B1C1,所以A1A⊥A1C1.又A1C1⊥A1B1,A1A⊂平面ABB1A1,A1B1⊂平面ABB1A1,A1A∩A1B1=A1,所以A1C1⊥平面ABB1A1.因为B1D⊂平面ABB1A1,所以A1C1⊥B1D.又B1D⊥A1F,A1C1⊂平面A1C1F,A1F⊂平面A1C1F,A1C1∩A1F=A1,所以B1D⊥平面A1C1F.因为直线B1D⊂平面B1DE,所以平面B1DE⊥平面A1C1F.5.[2019·成都一诊]如图,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为正方形,AF=2FD,∠AFD=90°,且二面角D-AF-E与二面角C-BE-F都是60°.(1)证明:平面ABEF⊥平面EFDC;(2)求二面角E-BC-A的余弦值.(1)证明:由已知可得AF⊥DF,AF⊥FE,所以AF⊥平面EFDC.又AF⊂平面ABEF,故平面ABEF⊥平面EFDC.(2)解:过D 作DG ⊥EF ,垂足为G ,由(1)知DG ⊥平面ABEF .以G 为坐标原点,GF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GF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G -xyz.由(1)知∠DFE 为二面角D -AF -E 的平面角,故∠DFE =60°,则DF =2,DG =3,可得A (1,4,0),B (-3,4,0),E (-3,0,0),D (0,0,3).由已知,AB ∥EF ,所以AB ∥平面EFDC . 又平面ABCD ∩平面EFDC = CD , 故AB ∥CD ,CD ∥EF .由BE ∥AF ,可得BE ⊥平面EFDC ,所以∠CEF 为二面角C -BE -F 的平面角,∠CEF =60°. 从而可得C ( -2,0,3).连接AC ,则EC →=(1,0,3),EB →=(0,4,0),AC →=(-3,-4,3),AB →=(-4,0,0).设n =(x ,y ,z )是平面BCE 的法向量,则 ⎩⎪⎨⎪⎧n ·EC →=0,n ·EB →=0,即⎩⎨⎧x +3z =0,4y =0,所以可取n =(3,0,-3).设m 是平面ABCD 的法向量,则⎩⎪⎨⎪⎧m ·AC →=0,m ·AB →=0,同理可取m =(0,3,4).则cos 〈n ,m 〉=n·m |n||m|=-21919.故二面角E -BC -A 的余弦值为-21919.课外拓展阅读立体几何证明问题中的转化思想[典例] 如图所示,M ,N ,K 分别是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AB ,CD ,C 1D 1的中点.求证:(1)AN ∥平面A 1MK ; (2)平面A 1B 1C ⊥平面A 1MK .[审题视角] (1)要证线面平行,需证线线平行;(2)要证面面垂直,需证线面垂直,要证线面垂直,需证线线垂直.[证明] (1)如图所示,连接NK .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四边形AA 1D 1D ,DD 1C 1C 都为正方形, ∴AA 1∥DD 1,AA 1=DD 1,C 1D 1∥CD ,C 1D 1=CD . ∵N ,K 分别为CD ,C 1D 1的中点, ∴DN ∥D 1K ,DN =D 1K ,∴四边形DD 1KN 为平行四边形. ∴KN ∥DD 1,KN =DD 1, ∴AA 1∥KN ,AA 1=KN .∴四边形AA 1KN 为平行四边形, ∴AN ∥A 1K .∵A 1K ⊂平面A 1MK ,AN ⊄平面A 1MK , ∴AN ∥平面A 1MK .- 21 -(2)如图所示,连接BC 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C 1D 1,AB =C 1D 1.∵M ,K 分别为AB ,C 1D 1的中点,∴BM ∥C 1K ,BM =C 1K .∴四边形BC 1KM 为平行四边形,∴MK ∥BC 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 1B 1⊥平面BB 1C 1C ,BC 1⊂平面BB 1C 1C ,∴A 1B 1⊥BC 1.∵MK ∥BC 1,∴A 1B 1⊥MK .∵四边形BB 1C 1C 为正方形,∴BC 1⊥B 1C .∴MK ⊥B 1C .∵A 1B 1⊂平面A 1B 1C ,B 1C ⊂平面A 1B 1C ,A 1B 1∩B 1C =B 1,∴MK ⊥平面A 1B 1C .又∵MK ⊂平面A 1MK ,∴平面A 1B 1C ⊥平面A 1MK .方法点睛1.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问题的指导思想是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交替使用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线线关系是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的基础.证明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平面几何中的结论,如证明平行时常用的中位线、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证明垂直时常用的等腰三角形的中线等.3.证明过程一定要严谨,使用定理时要对照条件,步骤书写要规范.。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01总复习: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01总复习: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数学高考总复习:集合的概念和运算【考纲要求】1、理解集合及表示法,掌握子集,全集与补集,子集与并集的定义;2、掌握含绝对值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3、学会用定义解题,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等价变换等思想方法。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1、集合的概念:(1)集合中元素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分类:①按元素个数分:有限集,无限集;②按元素特征分;数集,点集。

如数集{y|y=x 2},表示非负实数集,点集{(x ,y)|y=x 2}表示开口向上,以y 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 (3)集合的表示法:①列举法:用来表示有限集或具有显著规律的无限集,如N +={0,1,2,3,…};②描述法。

2、两类关系:(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表示,当A ⊆B 时,称A 是B 的子集;当A ≠⊂B 时,称A 是B 的真子集。

3、集合运算(1)交,并,补,定义:A ∩B={x|x ∈A 且x ∈B},A ∪B={x|x ∈A ,或x ∈B},C U A={x|x ∈U ,且x ∉A },集合U 表示全集;(2)运算律,如A ∩(B ∪C )=(A ∩B )∪(A ∩C ),C U (A ∩B )=(C U A )∪(C U B ), C U (A ∪B )=(C U A )∩(C U B )等。

集 合集 合 表 示 法 集 合 的 关 系集 合 的 运 算描 述 法图 示 法列 举 法相 等包 含 交 集并 集 补 集子集、真子集【典型例题】类型一:集合的概念、性质与运算例1.(2017 陕西高考)设集合2{|}M x x x ==,{|lg 0}N x x =≤,则MN =( )A .[0,1]B .(0,1]C .[0,1)D .(,1]-∞ 答案:A【解析】 M ={x|x 2=x }={0,1},N ={x|lgx ≤0}={x|0<x ≤1}所以M ∪N =[0,1]故选A. 举一反三:【变式】(2017福建高考)若集合{}234,,,A i i i i = (i 是虚数单位),{}1,1B =- ,则A B 等于 ( )A .{}1-B .{}1C .{}1,1-D .φ 答案:C【解析】因为A ={i,i 2,i 3,i 4}={i,-1,-i,1},B ={1,-1} 所以A ∩B ={-1,1}故选C. 类型二:集合的两种关系例2、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的值;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47总复习:基本不等式(基础)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47总复习:基本不等式(基础)

基本不等式【考纲要求】1.2a b+≤的证明过程,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2.2a b+≤解决最大(小)值问题. 3.会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值;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重要不等式及几何意义 1.重要不等式:如果,R a b ∈,那么222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2.基本不等式:如果,a b是正数,那么2a b+≥(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要点诠释:222a b ab +≥和2a b+≥两者的异同:(1)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a b 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a b 都是正数; (2)取等号“=” 的条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都是“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3)222a b ab +≥可以变形为:222a b ab +≤,2a b +≥可以变形为:2()2a b ab +≤.3.如图,AB 是圆的直径,点C 是AB 上的一点,AC a =,BC b =,过点C 作DC AB ⊥交圆于点D ,连接AD 、BD .易证~Rt ACD Rt DCB ∆∆,那么2CD CA CB =⋅,即CD =.这个圆的半径为2b a +,它大于或等于CD ,即ab ba ≥+2,其中当且仅当点C 与圆心重合,即a b =时,等号成立.要点诠释:1.在数学中,我们称2ba +为,ab 的算术平均数,称ab 为,a b 的几何平均数. 因此基本不等式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2.如果把2ba +看作是正数,ab 的等差中项,ab 看作是正数,a b 的等比中项,那么基本不等式可以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不小于它们的等比中项.2a b+≤的证明 1. 几何面积法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有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 、b ,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 ,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2a b +。

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

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二、多选题1.已知等比数列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2. 直线与曲线切于点,且,设,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A.B.C.D .以上均有可能3.设,则的大小关系是( )A.B.C.D.4. 已知集合,,则M ∩N 中的元素个数为( )A .0B .1C .2D .35. 已知,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则B.若,,则C .若,,,则D .若,,,则6. 已知向量,,若,则( )A.B .4C.D .207. 如图,一次移动是指:从某一格开始只能移动到邻近的一格,并且总是向右或右上或右下移动,而一条移动路线由若干次移动构成,如1→3→4→5→6→7就是一条移动路线,则从数字“1”到“7”,漏掉两个数字的移动路线条数为()A .5B .6C .7D .88.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大小为()A .90°B .60°C .30°D .45°9. 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将其还原成正方体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 ⊥CEB.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三、填空题四、解答题C .EF 与AB 所成角为60°D .AB 与平面CEF 所成角的大小为30°10. 若,为正整数且,则( )A.B.C.D.11.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C.函数的图象关于中心对称D.函数的图象可由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1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其导函数满足,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 .,D .,13. 如图(1)所示,已知点B 在抛物线上,过B 作轴于点A ,且.将曲边三角形如图(2)所示放置,并将曲边三角形沿平面的垂线方向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即),得到相应的几何体.取一个底面面积为高为a 的正四棱锥放在平面上如图(3)所示,这时,平面平面,现用平行于平面的任意一个平面去截这两个几何体,截面分别为矩形,四边形,截面与平面的距离为(),试用祖暅原理求曲边三角形的面积________.14. 设函数是周期函数,但不存在最小正周期.请写出符合题设的一个函数______.15.设(为虚数单位),则_______________.16. 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垂直,且双曲线的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记的左、右顶点分别为,,过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点,且直线与直线交于点,求证:.17.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中,底面为菱形,⊥平面,为的中点,为的中点,求证:(1)平面⊥平面;(2)//平面.18. 已知函数(Ⅰ)设两曲线有公共点,且在公共点处的切线相同,若,试建立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求的最大值;(Ⅱ)若在上为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19. 如图,平面,.(1)求证:平面;(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20. 新冠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变异,现在已有多种变异毒株,传播能力和重症率都各不相同.某地卫生部门统计了本地新冠确诊病例中感染每种毒株的患者在总病例中的比例和各自的重症率,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病毒类型在确诊病例中的比例重症率阿尔法10% 2.4%贝尔特15% 3.8%德尔塔25%4%奥密克戎50%2%已知当地将阿尔法、贝尔塔、德尔塔三种类型病例全部集中收治在甲医院,奥密克戎病例全部单独收治在乙医院.以频率估计概率回答下列问题.(1)某医生从甲医院新冠确诊病例名单中任取1人,求其为重症病例的概率;(2)某医生从乙医院新冠确诊病例名单中任取2人,已知2人中有重症病例,求2人都是重症病例的概率(结果保留4位小数).21.已知抛物线,动直线l经过点交C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当l垂直于x轴时,的面积为.(1)求C的方程;(2)若C在A,B两点处的切线交于点P,且A点在C的准线上的射影为,试探究:点P是否在定直线上,且以点P为圆心,为半径的圆是否过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直线方程以及定点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

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二、多选题1.下列函数中,在上单调递增的是( )A.B.C.D.2. 已知分别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则( )A.B.C.D.3. 当两个变量呈非线性相关时,有些可以通过适当的转换进行线性相关化,比如反比例关系,可以设一个新的变量,这样与之间就是线性关系.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用非线性方程进行拟合,1234562.53.64.45.46.67.5用线性回归的相关知识,可求得的值约为( )A .2.98B .2.88C .2.78D .2.684. 已知函数,若存在,当时,,则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A.B.C.D.5.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若的面积等于,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A.B.C.D.6.知奇函数满足,若当时,,且,则实数a 的值可以是A.B.C.D.7.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五钱,令上两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是:“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五钱,甲、乙两人所得之和与丙、丁、戊三人所得之和相等,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丁所得为( )A.钱B.钱C.钱D.钱8. 欧拉公式 (为虚数单位)是瑞士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将指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集,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联系,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可知,表示的复数的模为( )A.B.C.D.9. 若,,,则( )A.B.C.D.10.若函数的值域为,则( )A.B.C.D.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三、填空题四、解答题11. 已知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直线,函数,则( )A.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B.方程的相邻两个实数根之差的绝对值为C .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D .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取值范围为12. 从装有5只红球、5只白球的袋中任意取出3只球,下列各对事件为对立事件的有( )A .“取出2只红球和1只白球”与“取出1只红球和2只白球”B .“取出3只红球”与“取出的3只球中至少有1只白球”C .“取出3只红球”与“取出3只白球”.D .“取出的3只球中至少有2只红球”与“取出的3只球中至少有2只白球”13. 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O 为椭圆的中心,P 为椭圆上(除x轴以外)任意一点,过作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点Q ,则___________.14. 光线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出,被椭圆反射后会经过椭圆的另一个焦点;光线从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发出,被双曲线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等效于从另一个焦点射出,如图①,一个光学装置由有公共焦点、的椭圆与双曲线构成,现一光线从左焦点发出,依次经与反射,又回到了点,历时3秒;若将装置中的去掉,如图②,此光线从点发出,经两次反射后又回到了点,历时t秒;已知与的离心率之比为2:5,则___________.15.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从,,,四点中任取两个点作为向量的始点和终点,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16. 2019年某地区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规定:考生必须参加长跑、掷实心球、1分钟跳绳三项测试.某学校在九年级上学期开始,就为掌握全年级学生1分钟跳绳情况,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测试,得到下面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规定学生1分钟跳绳个数大于等于185为优秀.若在抽取的100名学生中,女生共有50人,男生1分钟跳绳个数大于等于185的有28人.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根据这10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判断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学生1分钟跳绳成绩是否优秀与性别有关.(2)根据往年经验,该校九年级学生经过训练,正式测试时每人1分钟跳绳个数都有明显进步.假设正式测试时每人1分钟跳绳个数都比九年级上学期开始时增加10个,全年级恰有2000名学生,若所有学生的1分钟跳绳个数X服从正态分布,用样本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估计和,各组数据用中点值代替,估计正式测试时1分钟跳绳个数大于183的人数(结果四舍五入到整数).附:,其中.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2.072 2.7063.841 5.024 6.6357.87910.828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则,,..17. 在①,的等差中项是3,②的等比中项是,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择两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解答.如果选多种方案解答,按第一种方案计分.已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记数列的前n项积为,求数列的前n项和.18. 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重合.(1)写出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2)若A为三角形的内角,且,求的值.19.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底面为正方形,,分别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0.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各地各部门采取了精准供应的措施.某学校食堂经调查分析预测,从年初开始的前个月对某种食材的需求总量(公斤)近似地满足.为保证全年每一个月该食材都够用,食堂前个月的进货总量须不低于前个月的需求总量.(1)如果每月初进货公斤,那么前7个月每月该食材是否都够用?(2)若每月初等量进货(公斤),为保证全年每一个月该食材都够用,求的最小值.21. 近年来“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且逐渐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行业.某商家为了准备2018年双十一的广告策略,随机调查1000名淘宝客户在2017年双十一前后10天内网购所花时间,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认为,这10天网购所花的时间近似服从,其中用样本平均值代替,.(Ⅰ)计算样本的平均值,并利用该正态分布求.(Ⅱ)利用由样本统计获得的正态分布估计整体,将这10天网购所花时间在小时内的人定义为目标客户,对目标客户发送广告提醒.现若随机抽取10000名淘宝客户,记为这10000人中目标客户的人数.(i)求;(ii)问:10000人中目标客户的人数为何值的概率最大?附: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96【基础】高考冲刺:三角函数概念图像与性质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96【基础】高考冲刺:三角函数概念图像与性质

高考冲刺 三角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高考展望】近几年高考降低了对三角变换的考查要求,而加强了对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考查,因为函数的性质是研究函数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习高等数学和应用技术学科的基础,又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三角函数的性质是本章复习的重点。

在复习时要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图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即利用图象的直观性得出函数的性质,或由单位圆上线段表示的三角函数值来获得函数的性质,同时也要能利用函数的性质来描绘函数的图象,这样既有利于掌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又能熟练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三角函数是传统知识内容中变化最大的一部分,新教材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有明显的降调倾向,突出正、余弦函数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对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考查,因此三角函数的性质是本章复习的重点。

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应放在课本知识的重现上,要注重抓基本知识点的落实、基本方法的再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力求系统化、条理化和网络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二、三轮复习以基本综合检测题为载体,综合试题在形式上要贴近高考试题,但不能上难度。

当然,这一部分知识最可能出现的是“结合实际,利用少许的三角变换(尤其是余弦的倍角公式和特殊情形下公式的应用)来考查三角函数性质”的命题,因此,建议三角函数的复习应控制在课本知识的范围和难度上,这样就能够适应未来高考命题趋势。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对三角函数的考查:一是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公式的应用,一般占两个小题;二是以解答题的形式综合考查三角恒等变换、sin()y A x ωϕ=+的性质、三角函数与向量等其他知识综合及三角函数为背景的实际问题等. 预测今年,考查形式不变,选择、填空题以考查三角函数性质及公式应用为主,解答题将会以向量为载体,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或者与函数奇偶性、周期性、最值等相结合,以小型综合题形式出现. 【知识升华】 方法技巧:1.八大基本关系依据它们的结构分为倒数关系、商数关系、平方关系,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反复证明强化记忆,这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105【提高】高考冲刺:数列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105【提高】高考冲刺:数列

高考冲刺:数列 【高考展望】1.等差(比)数列的基本知识是必考内容,这类问题既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解答题;难度易、中、难三类皆有.2.数列中na 与nS 之间的互化关系是高考解答题的一个热点.3.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常常用到,解答试题时要注意灵活应用.4.解答题的难度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还有一些新颖题型,如与导数和极限相结合等. 【知识升华】1.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学习时要善于利用函数的思想来解决.如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等.2.运用方程的思想解等差(比)数列,是常见题型,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抓住基本量1a 、d (或q ),掌握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方程三个环节,常通过“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来简化运算.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本章尤为突出.学习时考虑问题要全面,如等比数列求和要注意1q =和1q ≠两种情况等等.4.等价转化是数学复习中常常运用的,数列也不例外.如na 与nS 的转化;将一些数列转化成等差(比)数列来解决等.复习时,要及时总结归纳.5.深刻理解等差(比)数列的定义,能正确使用定义和等差(比)数列的性质是学好本章的关键.6.解题要善于总结基本数学方法.如观察法、类比法、错位相减法、待定系数法、归纳法、数形结合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数列应用题也是命题点,这类题关键在于建模及数列的一些相关知识的应用.8.本章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主观题中着重考查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基本数学方法.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现实客观事物的数学化,常需构造数列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典型例题】类型一: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例1.将杨辉三角中的奇数换成1,偶数换成0,得到如图所示的0-1三角数表.从上往下数,第1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1行,第2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3行,…,第n 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 行;第61行中1的个数是 . 第1行 1 1 第2行 1 0 1 第3行 1 1 1 1 第4行 1 0 0 0 1 第5行 1 1 0 0 1 1 …… …………………………………【思路点拨】计算图形中相应1的数量的特征,然后寻找它们之间的规律。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99【提高】高考冲刺:函数

全国卷理科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99【提高】高考冲刺:函数

高考冲刺:函数【高考展望】函数知识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分析历年高考函数试题,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1.常常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全面考查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象.2.在解答题的考查中,常常与不等式、导数、数列,偶尔也与解析几何等结合命题,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3.从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出发,没有忽视对抽象函数的考查.4.每年高考题中都会涌现出一些函数新题型,但考查的重点仍然是对函数有关知识的深刻理解.【知识升华】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并能在简单的问题中应用.2.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并能利用函数的性质简化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3.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掌握某些简单函数的图像变换. 4.理解分数指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典型例题】类型一: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里主要帮助考生灵活掌握求定义域的各种方法,并会应用用函数的定义域解决有关问题.例1.已知函数()|lg |f x x =,若0a b <<,且()()f a f b =,则a+2b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3,)+∞ D .[3,)+∞ 【思路点拨】含绝对值的分段函数,应根据正负情况考虑去掉绝对值. 【解析】画出()|lg |f x x =的示意图.由题设有 ()|l g|l g f a a a ==-,()|lg |lg f b b b ==(1)b >,∴1l g l g a ba b -=⇒=,122a b b b +=+令1()2g b b b =+,则21'()2g b b =-,∵ 1b >, ∴ '()0g b >.∴ ()g b 在(1,)+∞上是增函数.∴ 1()(1)3g b b g b =+>=.选C.举一反三: 【变式1】函数y =( )(A )(3,+∞) (B )[3, +∞) (C )(4, +∞) (D )[4, +∞)【解析】由24.log 20x x x >⎧⇒≥⎨-≥⎩,故选D.例2.若函数f (x )=loga (x+1)(a >0,a ≠1)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0,1],则a 等于A. 31B.2C.22D.2【思路点拨】因为底数不确定,需要讨论.【解析】f (x )=loga (x+1)的定义域是[0,1],∴0≤x ≤1,则1≤x+1≤2. 当a >1时,0=loga1≤loga (x+1)≤loga2=1,∴a=2;当0<a <1时,loga2≤loga (x+1)≤loga1=0,与值域是[0,1]矛盾. 综上,a=2. 【答案】D 举一反三: 【变式1】函数y )A .{}|0x x ≥B .{}|1x x ≥ C .{}{}|10x x ≥D .{}|01x x ≤≤【答案】C. 【解析】由()10x x -≥且0x ≥得1x ≥或0x =.类型二:复合函数问题复合函数问题属于偏难些的内容.此类题目往往分为两类:一是结合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来求复合函数的值.二是应用已知函数定义域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例3.对于函数①()2f x x =+,②2()(2)f x x =-,③()cos(2)f x x =-,判断如下两个命题的真假:命题甲:(2)f x +是偶函数;命题乙:()f x 在()-∞2,上是减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 能使命题甲、乙均为真的所有函数的序号是(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③ 【思路点拨】复合函数的奇偶性问题也应该从定义来考虑. 【解析】22()(2),(2)f x x f x x =-∴+=是偶函数,又函数2()(2)f x x =-开口向上且在()-∞2,上是减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故能使命题甲、乙均为真的函数仅有2()(2)f x x =-.故选C 举一反三:【变式1】若函数()y f x =的值域是1[,3]2,则函数1()()()F x f x f x =+的值域是( ) A .1[,3]2 B .10[2,]3 C .510[,]23 D .10[3,]3 【答案】B【解析】令()t f x =,则1[,3]2t ∈,110()[2,]3F x t t =+∈ 例4.已知132(0)()(01)log (1)xx f x x x x ⎧<=≤≤>⎪⎩ 求((()))f f f a 。

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高频考点版)

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高频考点版)

一、单选题二、多选题三、填空题1. 已知展开按的降幂排列后第二项不大于第三项,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2. 若函数对任意满足,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B.C.D.3. 已知是虚数单位,复数,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 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 ,过点的直线与E 相交于A ,B 两点,与E 的准线相交于点C ,点B 在线段AC 上,,则与的面积之比( )A.B.C.D.5.已知函数,则( )A.是奇函数,且在上是减函数B .是奇函数,且在上是增函数C.是偶函数,且在上是减函数D .是偶函数,且在上是增函数6. 若函数,则( )A .0B .1C .2D .37. 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4,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是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离心率为B.的标准方程为C.的渐近线方程为D .直线经过的一个焦点8.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的是( )A .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同一个常数后,方差恒不变;B .已知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若,,则;C .设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若,则;D .某人在10次射击中,击中目标的次数为,,则当时概率最大.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圆M 经过直线与圆的两个交点,当圆M 的面积最小时,圆M 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10.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则__________.11.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则___12. 函数在上为奇函数,且当时,,则当时,________.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高频考点版)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高频考点版)四、解答题13. 已知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点P为线段EF的中点,当变化时,点P形成的轨迹与x轴交于点A,B(A点在左侧),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C.(1)求P点的轨迹的方程;(2)设点M是轨迹上任意一点(不在坐标轴上),直线CM交x轴于点D,直线BM交直线AC于点N.①若D点坐标为,求线段CM的长;②求证:为定值.14. 已知函数y=f(x)的定义域为R,且对一切x R都有f(x)+2f(-x)=-(+1)x+3a恒成立.(1)求函数y=f(x)的解析式;(2)求关于x的不等式f(x)>0的解集.15. 已知函数,.(1)若为奇函数,求实数的值;(2)在(1)的条件下,当时,函数存在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定义在上的函数,如果满足:对任意,存在常数,都有成立,则称是上的有界函数,其中称为函数的一个上界.若函数在上是以5为上界的有界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6. 已知数列{a n}满足a1=1,a n+1=2a n+1(n∈N*).(1)求证:数列{a n+1}是等比数列;(2)设b n=(2n-1)a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冲刺:不等式【高考展望】1.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常考查比较大小,解不等式等,并且时常与函数、方程、三角等知识结合出题.2.在选择题与填空题中,需建立不等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以及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题.3.时常与函数、方程、数列、应用题、解几等知识综合,突出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4.均值定理单独考查的可能性比较小,更多的是在考查相关知识时辅助考查.5.不等式证明中的综合法、比较法、分析法等重要证明方法的灵活运用.6.在解答题中会出现一些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建立不等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和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题,特别是不等式与函数、方程、数列、应用题、解几的综合题,会有与导数结合的函数单调性-函数极值-函数最值问题;这些题目会突出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值得注意。

6.绝对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知识升华】1.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基础上,掌握其它的一些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通过不等式解法的复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2.掌握解不等式的基本思路,即将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不等式,化归为整式不等式(组),会用分类、换元、数形结合的方法解不等式.3.通过复习不等式的性质及常用的证明方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使学生较灵活的运用常规方法(即通性通法)证明不等式的有关问题.4.通过证明不等式的过程,培养自觉运用数形结合、函数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证明不等式的能力.5.能较灵活的应用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解决有关不等式的问题.6.通过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在代数、三角函数、数列、复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各部分知识中的应用,深化数学知识间的融汇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不等式的基本知识、方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及创新意识.7. 了解绝对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并会应用. 【典型例题】 类型一、解不等式例1.解关于x 的不等式22(1)20()kx k x k k R --++>∈ 【思路分析】这是一个二次型不等式,需要先从讨论k 是否等于0开始. 【解析】当0k =时,原不等式即220x +>,解得1x >-0k ≠时,4(14)k ∆=-当0∆<时14k >,解原不等式得x R ∈ 当0∆=时14k =,解原不等式得3x ≠-当00k >⎧⎨∆>⎩时104k <<,解原不等式得x <或x >当00k <⎧⎨∆>⎩时0k <,解原不等式得x <综上,当0k <时,不等式解集为{x <当0k =时,不等式解集为{1}x x >-当104k <<时,不等式解集为{x x x <>当14k =时,不等式解集为{3}x x ≠- 当14k >时,不等式解集为x R ∈举一反三:【变式1】设集合{|1xA x x =-<0},{|03}B x x =<<,那么“m A ∈”是“m B ∈”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1xA x x =-<0}={x|0<x<1}, ∴m ∈{x|0<x<1}{|03}m x x ∈<<,(如图),故“m A ∈”是“m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变式2】记关于x 的不等式01x ax -<+的解集为P ,不等式11x -≤的解集为Q .(I )若3a =,求P ;(II )若Q P ⊆,求正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I )由301x x -<+,得{}13P x x =-<<.(II ){}{}1102Q x x x x =-=≤≤≤.由0a >,得{}1P x x a =-<<,又Q P ⊆,所以2a >,即a 的取值范围是(2)+∞,. 例2.已知x 满足:03log 7)(log 221221≤++x x ,求)4(log )2(log )(22xx x 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析】先求得3log 212≤≤x .把f (x )整理,得: 41)23(log )(22--=x x f ,23log )()(2max ===x x f x f ,4123log )()(2min -===x x f x f .举一反三:【变式1】二次函数)0()(2<++=a c bx ax x f 对一切∈x R 都有)2()2(x f x f -=+,解不等式⎥⎦⎤⎢⎣⎡+-<⎥⎦⎤⎢⎣⎡++)852(log )21(log 221221x x f x x f【解析】∵241)21(l o g )21(l o g 221221≤⎥⎦⎤⎢⎣⎡++=++x x x ,121)41(2log )852(log 221221≤⎥⎦⎤⎢⎣⎡+-=+-x x x ,又f (x )在-∞(,2]上递增,由原不等式,得:)852(log )21(log 221221+-<++x x x x⎪⎪⎪⎩⎪⎪⎪⎨⎧+->++>+->++⇔852210852*******x x x x x x x x 41414141+<<-⇔x类型二、线性规划中的不等式例3(2018 重庆高考)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三角形,且其面积等于,则m 的值为( )A .﹣3B .1C .D .3【思路点拨】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求出三角形各顶点的坐标,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解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若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三角形,由,得,即A (2,0),则A (2,0)在直线x ﹣y+2m=0的下方,即2+2m >0, 则m >﹣1, 则A (2,0),D (﹣2m ,0),由,解得,即B (1﹣m ,1+m ),由,解得,即C (,).则三角形ABC 的面积S △ABC=S △ADB ﹣S △ADC =|AD||yB ﹣yC| =(2+2m )(1+m ﹣) =(1+m )(1+m ﹣)=,即(1+m )×=,即(1+m)2=4解得m=1或m=﹣3(舍),故选:B举一反三:【变式1】(2018 嘉峪关校级三模)在坐标平面上,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A. B.C. D.2【解析】画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由题意M(2,3),N(),P(0,﹣1),Q(0,1)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故选B.【变式2】不等式组0101x yx yxy->⎧⎪+≥⎪⎨<<⎪⎪<<⎩在xy平面上的解的集合为()A .四边形内部 B. 三角形內部 C.一点 D.空集 【答案】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图形如下,=+y x∴交集为三角形内部,选B 。

类型三、不等式知识的综合应用例4.已知A(1x ,1y ),B(2x ,2y )是函数21,122()11,2x x x f x x ⎧≠⎪⎪-=⎨⎪-=⎪⎩的图象上的任意两点(可以重合),点M 在直线12x =上,且AM =MB . (Ⅰ)求1x +2x 的值及1y +2y 的值(Ⅱ)已知1S =0,当n≥2时,n S =1()f n +2()f n +3()f n +1()n f n -+,求n S ;(Ⅲ)在(Ⅱ)的条件下,设n a =2n S ,n T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存在正整数c 、m ,使得不等式21c T c T 1m m <--+成立,求c 和m 的值.【解析】(Ⅰ)∵点M 在直线x=21上,设M M 1(,)2y .又AM =MB , 即111AM (,)2M x y y =--,221MB (,)2M x y y =--,∴1x +2x =1. ①当1x =21时,2x=21,1y +2y =12()()112f x f x +=--=-; ②当1x ≠21时,2x≠21,1y +2y =11212x x -+22212x x -=1221122(12)2(12)(12)(12)x x x x x x -+--- =121212122()812()4x x x x x x x x +--++=12122(14)241x x x x -=--;综合①②得,1y +22y =-.(Ⅱ)由(Ⅰ)知,当1x +2x =1时, 1y +22y =-.∴()()2k n kf f n n -+=-,k=1n ,,3,2,1- . n≥2时, n S =1()f n +2()f n +3()f n +1()n f n -+ , ①n S =1231()()()()n n n f f f f n n nn ---++++ , ②①+②得,2n S =-2(n-1),则n S =1-n. n=1时,1S =0满足n S =1-n. ∴n S =1-n.(Ⅲ)n a =n S 2=n 12-,n T=1+21+1n )21(-+ =n 222-. 21c T c T 1m m <--+⇔0)c T (2)c T ()c T (21m 1m m <----++⇔0T c )T T 2(c 1m 1m m <---++. 1m T +=2-m 21,1m m T T 2+-=m 244--2+m 21=2-m 23, ∴122≤-312222m m c <<-<,c 、m 为正整数,∴c=1,当c=1时,⎪⎩⎪⎨⎧>-<-12121232m m ,∴1<m2<3,∴m=1.举一反三:【变式1】设函数ln ()ln ln(1)1xf x x x x =-+++.(Ⅰ)求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Ⅱ)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关于x 的不等式()f x a ≥的解集为(0,+∞)?若存在,求a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解析】(Ⅰ)221ln 11ln ()(1)(1)1(1)x xf x x x x x x x '=--+=-++++.故当(01)x ∈,时,()0f x '>,(1)x ∈+,∞时,()0f x '<. 所以()f x 在(01),单调递增,在(1)+,∞单调递减. 由此知()f x 在(0)+,∞的极大值为(1)ln 2f =,没有极小值. (Ⅱ)(ⅰ)当0a ≤时,由于[]ln(1)ln(1)ln (1)ln(1)ln ()011x x x x x x x x f x x x +++-++-==>++,故关于x 的不等式()f x a ≥的解集为(0)+,∞. (ⅱ)当0a >时,由ln 1()ln(1)1x f x x x =+++知ln 21(2)ln(1)122n nn nf =+++,其中n 为正整数,且有22211ln(1)1log (1)222n nn n a e n e +<⇔<-⇔>--.又2n ≥时,ln 2ln 2ln 22ln 2(1)121(11)12n n n n n n n n =<=-+++-, 且2ln 24ln 2112a n n n <⇔>+-.取整数n 满足202log (1)nn e >--,04ln 21n a >+,且02n ≥,则0000ln 21(2)ln(1)12222n n n n a af a =++<+=+,即当0a >时,关于x 的不等式()f x a ≥的解集不是(0)+,∞. 综合(ⅰ)(ⅱ)知,存在a ,使得关于x 的不等式()f x a ≥的解集为(0)+,∞, 且a 的取值范围为(]0-∞,.【变式2】用长为18m 的钢条围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框架,要求长方体的长与宽之比为2:1,问该长方体的长、宽、高各为多少时,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是多少? 【解析】设长方体的宽为()x m ,则长为2()x m ,高为181234.53() (0).42x h x m x -==-<<故长方体的体积为22333()2(4.53)96() (0).2V x x x x x m x =-=-<< 从而2()181818(1)V x x x x x '=-=- 令()0V x =,解得0x =(舍去)或1x =,因此1x =.当01x <<时()0V x '>;当312x <<时()0V x '<,故在1x =处()V x 取得极大值,并且这个极大值就是()V x 的最大值.从而最大体积233(1)91613()V V m ==⨯-⨯=,此时长方体的长为2m ,高为1.5m .答:当长体的长为2m ,宽为1m ,高为1.5m 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为33m .【变式3】(Ⅰ)设证明,(Ⅱ),证明.证明: (Ⅰ)由于,,所以.1,1,x y ≥≥;111xy y x xy y x ++≤++c b a ≤≤<1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b c b c a b c a a b c++≤++1≥x 1≥y xy y x xy y x ++≤++111()()21xy x y y x xy ++≤++⇔将上式中的右式减左式,得.既然,,所以,从而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Ⅱ)设,,由对数的换底公式得1log c a xy =,,,. 于是,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即为.其中,.故由(Ⅰ)立知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类型四、绝对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问题例5.已知函数()|2|,f x m x m R =--∈,且(2)0f x +≥的解集为[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