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盐检查操作规程
砷盐检查-古蔡法
![砷盐检查-古蔡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50f20f14791711cc79175e.png)
砷盐检查——古蔡法一、简述1、用途:砷盐检查法中的第一法(古蔡氏法)用作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2、原理: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二、仪器与器具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B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外径8.0mm,内径6.0mm),全长约180mm;D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其上部为圆形平面,中央有一圆孔,孔径与导气管C的内径一致,其下部孔径与导气管C的外径相适应,将导气管C的顶端套入旋塞下部孔内,并使管壁与旋塞的圆孔相吻合,黏合固定;E为中央具有圆孔(孔径6.0mm)的有机玻璃旋塞盖,与D紧密吻合。
按药典规定:有机玻璃旋塞D和E的孔径应与导气管C内径一致,以免生成的色斑直径不同,影响比色的准确度;B磨口塞,C管顶端与D、E有机玻璃旋塞塞盖间应紧密吻合,以防砷化氢泄漏。
三、试药与试液标准砷溶液、溴化汞试纸、醋酸铅棉花、碘化钾试液、酸性氯化亚锡试液、锌粒、盐酸1、标准砷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稀硫酸适量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µg的As)。
2、溴化汞试纸:乙醇制溴化汞试液按药典规定,应置棕色磨口塞玻璃瓶内,在暗处保存。
取质地较疏松的中速定量滤纸条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中,1小时后取出,在暗处干燥,即得。
本试纸宜置棕色磨口塞玻璃瓶内保存。
3、醋酸铅棉花取脱脂棉,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容混合液中,湿透后,沥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贮于磨口塞玻璃瓶中备用。
4、碘化钾试液:按药典规定,应临用新制。
砷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砷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b07511e1eb91a37f1115cb2.png)
范围:原辅料、成品职责:检验室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正文:1.原理1.1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1.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是将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盛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的管中,使之还原为红色胶态银,与同一条件下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所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或在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判定含砷盐的限度或测定含量。
2.仪器与用具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 J项下的图1和图2——第一法(古蔡氏法):玻璃旋塞D和E的孔径应与导气管C内径一致,以免生成的色斑直径不同,影响比色的准确度;B磨口塞,C管顶端与D、E玻璃塞塞盖间应紧密吻合,以防砷化氢泄漏。
——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B磨口塞应密闭,以防砷化氢泄漏;与标准磨口塞B相连的导气管C一端长度应不低于80mm,另一端长度应不低于180mm,尖端内径不可超过1mm,以保证产生的砷化氢吸收完全;D管的标准管与样品管要一致,管内径,色泽,刻线要相同。
3.试液和试药的准备3.1盐酸3.2碘化钾试液——取碘化钾16.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3.3酸性氯化亚锡试液——取氯化亚锡20g,加盐酸使溶解成50ml,滤过,即得。
3.4醋酸铅棉花——取脱脂棉1.0g ,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容混合液12ml中,湿透后,挤压除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 o C以下干燥后,贮于玻璃塞瓶中备用。
3.5溴化汞试纸——取滤纸条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中,1小时后取出,在暗处干燥,即得。
3.6 锌粒——锌粒应为无砷,以能通过一号筛的细粒为宜。
3.7标准砷溶液——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 ,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砷盐检查法操作规程
![砷盐检查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ecc198abceb19e8b8f6ba23.png)
目的:制订砷盐检查法操作规程,明确其检查法的操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
范围:砷盐检查法的操作。
责任:质检室主任、化验员。
内容:1简述1.1砷盐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J)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 S计)的限量检查。
1.2砷盐检查法中的第一法(古蔡氏法)用作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既可检查药品中砷盐的限量,又可以作砷盐的含量测定;两法并列,应根据《中国药典》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选用。
1.3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1.4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是将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盛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的管中,使之还原为红色胶态银,与同一条件下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所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或在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判定含砷盐的限度或测定含量。
2仪器与用具见下图。
图1 第一法仪器装置 图2 第二法仪器装置(古蔡氏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第一法仪器装置说明:A 为100ml 标准磨口锥形瓶;B 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 (外径8.0mm ,内径6mm ),全长约180mm ;D 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其上部为圆形平面,中央有一圆孔,孔径与导气管C 的内径一致,其下部孔径与导气管C 的外径相适应,将导气管C 的顶端套入旋塞下部孔内,并使管壁与旋塞的圆孔相吻合,黏合固定;E 为中央具有圆孔(孔径6.0mm )的有机玻璃旋塞盖,与D 紧密吻合。
第二法仪器装置说明:A 为100ml 标准磨口锥形瓶;B 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 (一端外径为8mm ,内径为6mm ;另一端长为180mm ,外径为4mm ,内径为1.6mm ,尖端内径为1mm )。
通则0822砷盐检查法
![通则0822砷盐检查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be55ccad51f01dc281f1eb.png)
0822砷盐检查法标准砷溶液的制备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的As)。
第一法(古蔡氏法)仪器装置如图1。
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B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外径8.0mm,内径6.0mm),全长约180mm;D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其上部为圆形平面,中央有一圆孔,孔径与导气管C的内径一致,其下部孔径与导气管C的外径相适应,将导气管C的顶端套入旋塞下部孔内,并使管壁与旋塞的圆孔适相吻合。
粘合固定,E为中央具有圆孔(孔径6.0mm)的有机玻璃旋塞盖,与D紧密吻合。
图1 第一法仪器装置测试时,于导气管C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为60~80mm),再于旋塞D的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宜),盖上旋塞盖E并旋紧,即得。
标准砷斑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置A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 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照上法装妥的导气管C密塞于A瓶上,并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纸试,即得。
若供试品需经有机破坏后再行检砷,则应取标准砷溶液代替供试品,照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同法处理后,依法制备标准砷斑。
检查法取照各药品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置A瓶中,照标准砷斑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
将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更深。
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仪器装置如图2。
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B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一端的外径为8mm,内径为6mm;另一端长180mm,外径4mm,内径1.6mm,尖端内径为1mm)。
砷盐检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砷盐检检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959118958f5f61fb6366604.png)
目的:建立砷盐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检验结果正确计算)的限量检查范围: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1.简述1.1 砷盐检查法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计算)的限量检查。
1.2 砷盐检查法中古蔡氏法用作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
1.3 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2.仪器与用具2.1 古蔡氏法按药典规定,磨口塞与导气管下端,旋塞与塞盖之间均应紧密吻合,以防砷化氢泄漏。
3.试药与试液3.1标准砷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 量瓶中,加20% 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 相当于1μg的As)。
3.2 碘化钾试液:取碘化钾16.5g,加水使其溶解成100ml,即得。
应临用新配.3.3 酸性氯化亚锡试液:取氯化亚锡20g,加盐酸使溶解成50ml,滤过即得。
本液配成后限用期为3个月,逾期不予使用。
3.4 乙醇制溴化汞试液:取溴化汞2.5g,加乙醇50ml,微热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置玻璃瓶内,在暗处保存。
3.5溴化汞试纸:取质地较疏松的中速定量滤纸条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中, 1小时后取出,在暗处干燥,即得。
本试纸宜置棕色磨口塞玻璃瓶内保存。
3.6锌粒:以能通过1号筛的细粒无砷为宜,如使用锌粒较大时,用量酌情增加,反应时间亦应延长为1小时。
3.7醋酸铅棉花:取脱脂棉1.0g,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容混合液12ml中,湿透后,沥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贮于磨口玻璃瓶中备用。
4.操作方法4.1古蔡氏法4.1.1标准砷斑的制备4.1.1.1装置的准备取醋酸铅棉花适量(60-100mg)撕成疏松状,每次少量,用细玻璃棒均匀地装入导气管中,松紧要适度,装管高度为60-80mm。
砷盐检查标准程序
![砷盐检查标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1526637b4daa58da0114a8c.png)
砷盐检查标准程序1.目的:建立砷盐检查标准程序,指导砷盐的检查。
2.范围:适用于物料中砷盐的检查。
3.职责:质量部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程序4.1仪器装置(如图)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B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外径8.0mm,内径6.0mm),全长约180mm;D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其上部为圆形平面,中央有一圆孔,孔径与导气管C的内径一致,其下部孔径与导气管C的外径相适应,将导气管C的顶端套入旋塞下部孔内,并使管壁与旋塞的圆孔适相吻合,粘合固定;E为中央具有圆孔(孔径6.0mm)的有机玻璃旋塞盖,与D紧密吻合。
测试时,于导气管C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为60~80mm),再于旋塞D的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宜),盖上旋塞盖E并旋紧,即得。
4.2试药与试液4.2.1标准砷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的As)。
4.2.2碘化钾试液:取碘化钾16.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4.2.3酸性氯化亚锡试液:取氯化亚锡20g,加盐酸使溶解成50ml,滤过,即得。
本液配成后3个月即不适用。
4.2.4乙醇制溴化汞试液:取溴化汞2.5g,加乙醇50ml,微热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置棕色磨口塞玻璃瓶内,在暗处保存。
4.2.5溴化汞试纸:取质地较疏松的中速定量滤纸条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中,1小时后取出,在暗处干燥,即得。
本试纸宜置棕色磨口塞玻璃瓶内保存。
4.2.6锌粒:以能通过1号筛的细粒无砷锌为宜,如使用锌粒较大时,用量酌情增加,反应时间亦应延长为1小时。
砷盐检查法标准操作程序
![砷盐检查法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a38af78f46527d3240ce0e7.png)
砷盐检查法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建立砷盐检查法标准操作程序,使砷盐检查法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范围:适用于砷盐检查。
3.职责:质量管理部QC负责本规程的实施;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负责本规程实施情况的监督。
4.规程4.1 原理: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4.2仪器与设备:电子天平(感量:0.0001g)、1000ml量瓶、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导气管、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中央有圆孔的有机玻璃塞盖、水浴箱。
4.3 试液与试剂:三氧化二砷、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典化钾试液、酸性氯化亚锡试液、锌粒、醋酸铅棉花、溴化汞试纸。
4.4 操作方法4.4.1标准砷溶液的制备: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
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µl的AS4.4.2 标准砷斑的制备(古蔡氏法,装置图参考《中国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P42)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 ml,置100 ml标准磨口锥形瓶中;加盐酸5 ml与水21 ml,再加典化钾试液5 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连有顶端平面装有一片溴化汞试纸的旋塞装在管内并有60㎎醋酸铅棉花的导气管密塞于磨口锥形瓶上,并将磨口锥形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
若供试品需经有机破坏后再行检砷,则应取标准砷溶液代替供试品,照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同法处理后,依法制备标准砷斑。
4.4.3 检查法:取按各药品项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置磨口锥形瓶中,照标准砷斑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
砷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砷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87e46e2551810a6f524867d.png)
砷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砷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砷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3.依据《中国药典》第二部4.职责质量检验负责人及化验室人员、QA监查员5.内容1 简述1.1 砷盐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J)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计算)的限量检查。
1.2 砷盐检查法中的第一法(古蔡氏法)用作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既可检查药品中砷盐限量,又可用作砷盐的含量测定;两法并列,应根据药典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选用。
1.3 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1.4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是将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盛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的管中,使之还原为红色胶态银,与同一条件下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所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或在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判定含砷盐的限度或测定含量。
2 仪器与用具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J项下的图1和图2。
2.1 第一法(古蔡氏法)按药典规定:有机玻璃旋塞D和E的孔径应与导气管C内径一致,以免生成的色斑直径不同,影响比色的准确度;B磨口塞,C管顶端与D、E有机玻璃旋塞塞盖间应紧密吻合,以防砷化氢泄漏。
2.2 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按药典规定:B磨口塞应密闭,以防砷化氢泄漏;与标准磨口塞B相连的导气管C一端长度应不低于80mm,便于装醋酸铅棉花达80mm,另一端长度应不低于180mm,尖端内径不可超过1mm,以保证产生的砷化氢吸收完全;D管的标准管与样品管要一致,管内径,色泽,刻线要相同。
3 试药与试液3.1 标准砷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稀硫酸适量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砷盐检查法
![砷盐检查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87b8f0a45177232e60a243.png)
反应化学方程:
检测步骤
检查时,于导气管C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约60~80mm), 再于旋塞D的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盖上旋塞E并旋紧。标准砷斑 的制备方法为: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置A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 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min后,加锌 粒2g,立即将装妥的导气管C密塞于A瓶上,并将A瓶置25~40℃水浴中, 反应45min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另取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23ml溶解 后,照标准砷斑制备方法操作,将供试品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更深
量和试剂用量)均同古蔡法,加锌粒后立即将生成的砷化氢导人盛有Ag-
DDC溶液5.0ml的D管中,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min后,取
出D管,添加氯仿至5.0ml、将供试溶液D管和标难溶液D管同置白色背
景上,白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必要时,可将吸收液分别移入1cm吸收
池中,以Ag-DDC溶液为空白,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供试溶
五价砷在酸性溶液中也能被金属锌还原为砷化氢,但生成砷化氢的速度较三 价砷慢,故在反应液中加入碘化钾及氯化亚锡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碘化钾 被氧化生成的碘又可被氯化亚锡还原为碘离子.后者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 形成稳定的配位离子([ZNI4]2-),有利于生成砷化氢的反应不断进行。
氯化亚锡与碘化钾还可抑制锑化氢的生成,因锑化氢也能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 成锑斑。在试验条件下,100ΜG锑存在不致干扰测定。氯化亚锡又可与锌作用, 在锌放表面形成锌锡齐,起去极化作用,从而使氢气均匀而连续地发生。
能溶解于水,见不干扰检查的药物,直接依法检查。多数环状结构的有机药 物,因砷在分子中可能以共价键形式存在,要先进行有机破坏,否则检出结果偏 低或难以检出。常用的有机破环方法有碱破坏法和酸破坏法。中国药典采用碱破 坏法,即于供试品中加氢氧化钙或无水碳酸钠,先小火灼烧使炭化,再于 500~600℃炽灼至完全灰化。
砷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砷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52fd166e45c3b3567ec8b69.png)
目的:制订砷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砷盐检查。
责任:检验室人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程序:1.简述1.1砷盐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 J)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 计算)限量检查。
1.2砷盐检查法中的第一法(古蔡氏法)用作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既可检查药品中砷盐限量,又可测定含量;两法并列,可根据需要选用。
1.3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1.4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是将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盛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的管中,使之还原为红色胶态银,与同一条件下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所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或在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判定含砷盐的限度或测定含量。
2.仪器与用具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 J项下的图1和图2。
2.1第一法(古蔡氏法)按药典规定:有机玻璃旋塞D和E的孔径应与导气管C内径一致,以免生成的色斑直径不同,影响比色的准确度;B磨口塞,C管顶端与D、E 有机玻璃旋塞塞盖间应紧密吻合,以防砷化氢泄漏。
2.2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按药典规定:B磨口塞应密闭,以防砷化氢泄漏;与标准磨口塞B相连的导气管C一端长度应不低于80mm,便于装醋酸铅棉花* * * * 制药厂操作标准----质量管理文件名称砷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编码SOP-QC-098-00页数6-2达80mm,另一端长度应不低于180mm,尖端内径不可超过1mm,以保证产生的砷化氢吸收完全;D管的标准管与样品管要一致,管内径,色泽,刻线要相同。
3.试药与试液3.1标准砷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砷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砷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c1384e5c1c708a1284a44ad.png)
砷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2 古蔡氏法原理: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供试品中微量亚砷酸盐作用,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判定供试品中含砷的量。
反应式:AsO33-+3Zn+9H+→AsH3 ↑+3H2O+3Zn2+AsH3+3HgBr2→3HBr+As(HgBr)3黄色2As(HgBr)3+AsH3→3AsH(HgBr)2棕色3 检验操作方法3.1 仪器及用具架盘药物天平(最大称量为100g,分度值0.1g)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1000ml容量瓶2个100ml烧杯6个100ml容量瓶3个50ml容量瓶1个棕色瓶3个检砷器2个镊子1把3.2 化学试剂3.2.1 分析纯:盐酸、碘化钾、醋酸铅、溴化汞、氯化亚锡、三氧化二砷3.2.2碘化钾试液:用架盘天平称取碘化钾16.5g置100ml烧杯中,先加少量水使溶解,然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
置棕色瓶中密闭保存。
本液配制后使用不得超过10天。
3.2.3 醋酸铅试液:用架盘天平称取醋酸铅10g置100ml烧杯中,加新沸过的冷水80ml溶解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滴加醋酸使澄清,再加水稀释至刻度,即得。
3.2.4 醋酸铅棉花:用架盘天平称取脱脂棉1.0g置100ml烧杯中,将醋酸铅试液与水等容混合液12ml倒入烧杯中,待脱脂棉湿透后,挤压除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于80~90℃干燥后,贮于具塞磨口瓶中备用。
3.2.5 溴化汞试纸:取质地疏松的定量滤纸条(60mm×15mm)浸入装有乙醇制溴化汞试液(取溴化汞2.5g置于100ml烧杯中,用50ml量筒量取无水乙醇50ml倒入同一烧杯中,必要时在水浴上微热,使溶解完全,贮于棕色磨口瓶中)的烧杯中,在暗处放置1小时,取出在暗处晾干,贮于棕色磨口瓶中。
取出部分溴化汞试纸,剪成15×15mm/mm小块,置另一小棕色瓶,以免光、湿气、氨气影响,使溴化汞试纸失效。
砷盐检查法(2010药典一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砷盐检查法(2010药典一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721bd010740be1e650e9a21.png)
——————————文件类别:技术标准 1/4文件名称砷盐检查法(一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09T-I677-01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日期:日期: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质量控制科1.目的:建立砷盐检查法(一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检验,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3.范围:适用于所有用砷盐检查法(一部)测定的供试品。
4.责任:检验员、质量控制科主任、质量管理部经理对本规程负责。
5.正文:5.1. 标准砷溶液的制备。
5.1.1.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5.1.2.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的As)。
5.2. 第一法(古蔡氏法)。
5.2.1. 仪器装置。
5.2.1.1. 如图1。
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B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外径8.0mm,内径6.0mm),全长约180mm;D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其上部为圆形平面,中央有一圆孔,孔径与导气管C的内径一致,其下部孔径与导气管C的外径相适应,将导气管C的顶端套入旋塞下部孔内,并使管壁与旋塞的圆孔适相吻合,黏合固定;E为中央具有圆孔(孔径6.0mm)的有机玻璃旋塞盖,与D紧密吻合。
5.2.1.2.测试时,于导气管C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为60~80mm),再于旋塞D的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文件名称:砷盐检查法(一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09T-I677-01 分发部门:质量控制科外为宜),盖上旋塞盖E并旋紧,即得。
图1:第一法装置图5.2.2. 标准砷斑的制备。
5.2.2.1.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置A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照上法装妥的导气管C密塞于A瓶上,并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纸试,即得。
砷盐检查操作规程
![砷盐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e0ade3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e.png)
砷盐检查操作规程砷(As)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它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矿石和矿砂等物质中。
由于砷具有强毒性和生物积累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砷盐进行检查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砷盐检查操作规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和砷检测方法。
一、样品采集1. 样品采集地点应选择在可能受到砷污染的区域,如工矿企业周边、农田附近等。
2. 样品采集前,应先了解采样点的砷污染情况,包括历史工业活动、矿山开采、农药使用等情况。
3. 采集地点应随机选择,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4. 采集样品时,应使用干净的塑料袋或容器,避免与外界环境接触。
二、样品制备1. 样品采回后,应尽快进行制备,以避免砷的挥发或掉落。
2. 样品制备前,应将样品进行均匀混合,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砷盐样品通常以溶液的形式进行检测,因此需要进行样品溶解。
4. 样品溶解时,可以选择酸溶解、碱溶解或氧化溶解等方法,具体方法根据具体样品的性质和需要进行选择。
5. 溶解后的样品应过滤,以去除杂质。
6. 样品溶液的浓度应根据砷盐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三、砷检测方法1. 常用的砷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光电极法等。
2.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AAS适用于痕量砷检测,ICP-MS适用于高灵敏度检测,光电极法适用于水样检测等。
3. 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准备相应的试剂和标准溶液,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进行砷检测时,需要注意仪器的操作规范,如仪器的预热时间、光路调节、试剂的加入顺序等。
5.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空白对照实验,以排除试剂和仪器带来的干扰。
四、结果分析与报告1. 检测结果应根据实测值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样品是否超过砷污染的限量标准。
2. 检测结果的分析应包括砷的浓度、污染程度以及可能的来源等信息。
3. 检测结果应按照标准的格式进行汇总,并填写相应的报告。
2020版《中国药典》砷盐检验操作规程
![2020版《中国药典》砷盐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58e0ba779563c1ec5da71e6.png)
一、目的:制订详尽的工作程序,规范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样品砷盐的测定。
三、职责:1、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2、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概述:砷盐检查中的第一法(古蔡氏法)用作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既可检查药品中砷盐限量,又可测定含量;两法并列,可根据需要选用。
1、第一法(古蔡氏法)1.1原理: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反应式:As033-+3Zn+9H+→AsH3↑+3H20+3Zn2+AsH3+3HgBr3→3HBr+As(HgBr)3黄色2As(HgBr)3+AsH3→3AsH(HgBr)2棕色1.2仪器装置:1.2.1如图1所示。
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B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外径8.0mm,内径6.0mm),全长约180mm;D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其上部为圆形平面,中央有一圆孔,孔径与导气管C的内径一致,其下部孔径与导气管C的外径相适应,将导气管C的顶端套入旋塞下部孔内,并使管壁与旋塞的圆孔适相吻合,黏合固定;E为中央具有圆孔(孔径6.0mm)的有机玻璃旋塞盖,与D紧密吻合。
1.2.2测试时,于导气管C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为60~80mm),再于旋塞D的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宜),盖上旋塞盖E并旋紧,即得。
1.3试剂:1.3.1标准砷溶液: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的As)。
古蔡法检查砷盐
![古蔡法检查砷盐](https://img.taocdn.com/s3/m/2be3643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e.png)
古蔡法检查砷盐
古蔡法是一种常用于检测砷盐的化学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砷盐和明矾(硫酸铝钾)溶液之间的反应。
以下是古蔡法的步骤:
1. 将待检样品中的砷盐溶解于适量的水中。
2. 将待检溶液转移至宽口玻璃瓶中。
3. 加入适量的明矾溶液,使其充分混匀。
4. 紧盖上玻璃瓶盖,并轻轻摇晃瓶子,使溶液与明矾充分反应。
5.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如果溶液变为深蓝色或黑色,说明砷盐的存在量较高。
6. 使用比色法或其他适当的分析方法来量化砷盐的浓度。
值得注意的是,古蔡法是一种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可快速检测砷盐的存在。
如果需要准确测定砷盐的浓度,建议使用更精确的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的检查—砷盐的检查(药物分析课件)
![药物的检查—砷盐的检查(药物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e9e2f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8.png)
• 加入溴化汞试纸。
2、加入反应药品
药品试液置A瓶中,加盐酸 5ml与水21ml,再加碘化钾 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 液5 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 后,加锌粒2g,
AsH3+3HgBr2
3HBr+ As(HgBr)3
AsH3+2HgBr2
2HBr+ AsH(HgBr)2
As(HgBr)3+AsH3
3HBr+As2Hg3
黄色 棕色 黑色
砷化氢 气体
溴化汞 试纸
合格
不合格
供试品溶液
对照标准溶液 供试品溶液
反应装置
有孔玻璃旋塞盖 导气管
磨口锥形瓶
醋酸铅棉花,吸收硫化氢,避免硫化物的干扰
砷盐检查-AgDDC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法)
原理:
AsH3
+
As3+ As5+
C2H5 6 C2H5 N C
Zn+HCl
S Ag
S
Ag-DDC
AsH3
6 Ag + As C2H5
- C2H5
N
C
SS- 3
+
3 C2H5 C2H5
N
C
S SH
红色胶态银 目视比色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10nm 测定A值
立即将导气管C 与A 瓶密塞 ,使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人 D 管中,并将A 瓶置25〜 40℃水浴反应4 5分钟, 取出D管,添加三氯甲烷至 刻度,混匀,即得。
砷盐检验操作规程
![砷盐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cfe55a7f1922791788e85d.png)
GMP文件目的建立砷盐检验操作规程,便于操作者正确操作。
范围适用于各试样中砷盐的检查责任检验人员内容本标准是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砷盐检查法检查。
第一法:古蔡氏法:原理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遇溴化汞试纸产生的砷斑,与标砷溶液的砷斑比较,以制定砷盐的限量。
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计算)的限量检查。
1、标准砷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容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As)。
2、标准砷斑的制备装置的准备:取醋酸铅棉花适量(60~100mg)撕成疏松状,每次少量,用细玻璃棒均匀地装入导气管C中,松紧要适度,装管高度为60~80mm。
用玻璃棒夹取溴化汞试纸1片,置旋塞D顶端平面上,盖住孔径,盖上旋盖E并旋紧。
标准砷斑制备:精密称取砷溶液2ml置A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准备好的导气管C密塞于A瓶中,并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
醋酸铅棉花系取脱脂棉1g,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容混合物12ml中,湿透后挤压除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贮于玻璃塞瓶中备用。
3、检查:取该药品正文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液,置B瓶中,照标准砷斑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将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即得。
记录:记录采用的方法、供试品取样量、标准砷溶液取用量。
计算:标准砷溶液浓度的计算1ml的三氧化二砷质量为197.82g,含砷(As)2×74.92g,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溶于1000ml溶液中配成贮备液,每1ml含As量为:结果判定:供试液生成的砷斑不得深于标准砷斑。
06砷盐检查法检验操作规程
![06砷盐检查法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10cfd36ddccda38376baf83.png)
砷盐检查法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砷盐检查法检验操作,保证检验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于本公司原料、成品检验。
3.责任者:质量保证部经理、化验室主任、化验员。
4.检验依据:《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砷盐检查法。
5. 内容:5.1 砷盐检查法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计算)的限量检查。
5.2 古蔡氏法5.2.1 仪器与用具: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B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 (外径8.0mm,内径6.0mm),全长约180mm;D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其上部为圆形平面,中央有一圆孔,孔径与导气管C的内径一致,其下部孔径与导气管C的外径相适应,将导气管C的顶端套入旋塞下部孔内,并使管壁与旋塞的圆孔相吻合,黏合固定;E为中央具有圆孔(孔径6.0mm)的有机玻璃旋塞盖,与D紧密吻合。
5.2.2 试药与试液:标准砷溶液、碘化钾试液、盐酸、酸性氯化亚锡试液、锌粒、溴化汞试纸、醋酸铅棉花。
5.2.3 试药与试液的配制:5.2.3.1 标准砷溶液的制备: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的As)。
5.2.3.2 碘化钾试液:取碘化钾16.5g,加水使其溶解成100ml,即得。
应临用新配。
5.2.3.3 酸性氯化亚锡试液:取氯化亚锡20g,加盐酸使溶解成50ml,滤过即得。
5.2.3.4 溴化汞试纸:取质地较疏松的中速定量滤纸条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中, 1小时后取出,在暗处干燥,即得。
本试纸宜置棕色磨口塞玻璃瓶内保存。
5.2.3.5 锌粒:以能通过1号筛的细粒无砷为宜,如使用锌粒较大时,用量酌情增加,反应时间亦应延长为1小时。
5.2.3.6 醋酸铅棉花:取脱脂棉1.0g,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容混合液12ml中,湿透后,沥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贮于磨口玻璃瓶中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建立砷盐检查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适用于原料、辅料等砷盐的检查。
3.责任人
质控部负责人、质控部化验员。
4.内容
4.1.规程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J及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4.2.简述
4.2.1. 砷盐检查法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计算)的限量检查。
4.2.2. 砷盐检查法中的第一法(古蔡氏法)用作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第二法(二乙基
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既可检查药品中砷盐限量,又可用作砷盐的含量测定;两法并列,应根据《中国药典》品项下规定的方法选用。
4.2.3. 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
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4.2.4.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是将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盛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
银试液的管中,使之还原为红色胶态银,与同一条件下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所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或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判定含砷盐的限度或测定含量。
4.3. 第一法(古蔡氏法)
4.3.1. 测试时,于导气管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为60~80mm),再于旋塞的
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宜),盖上旋塞盖并旋紧,即得。
4.3.2. 标准砷斑的制备
4.3.2.1. 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置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
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照上法装妥的导气管密塞于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上,并将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纸试,即得。
4.3.2.2. 若供试品需经有机破坏后再行检砷,则应取标准砷溶液代替供试品,照该品种项
下规定的方法同法处理后,依法制备标准砷斑。
4.3.3. 检查法
4.3.3.1. 取按各品种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液,置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中,照标准砷
斑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
将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更深。
4.4. 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4.4.1. 测试时,于导气管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约80mm),并于平底玻璃管
中精密加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5ml。
4.4.2. 标准砷对照液的制备
4.4.2.1. 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置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
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导气管与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密塞,使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平底玻璃管中,并将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平底玻璃管,添加三氯甲烷至刻度,混匀,即得。
4.4.2.2. 若供试品需经有机破坏后再进行检砷,则应取砷标准溶液代替供试品,照各品种
项下规定的方法同法处理后,依法制备标准砷对照液。
4.4.3. 检查法
4.4.3.1. 取照各品种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置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中,照标
准砷对照液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
将所得溶液与标准
砷对照液同置白色背景上,从平底玻璃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所得溶液的颜色
不得比标准砷对照液更深。
必要时,可将所得溶液转移至1cm吸收池中,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10nm波长处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作空白,测定吸
光度,与标准砷对照液按同法测得的吸光度比较,即得。
4.5. 注意事项
4.5.1. 所用仪器和试液等照本法检查,均不应生成砷斑,或经空白试验至多生成仅可辨认
的斑痕。
4.5.2. 新购置的仪器装置,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可将所使用的仪器装置依法制
备标准砷斑,所得砷斑应呈色一致;同一套仪器应能辩别出标准砷溶液1.5ml与2.0ml 所呈砷斑的深浅。
4.5.3. 制备标准砷斑或标准砷对照液,应与供试品检查同时进行。
因砷斑不稳定,反应中
应保持干燥及避光,并立即比较。
标准砷溶液应于实验当天配制,标准砷贮备液存放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年。
4.5.4. 第一法(古蔡氏法)反应灵敏度约为0.75μg(以As计),砷斑色泽的深度随砷化氢
的量而定,《中国药典》规定标准砷斑为2ml标准砷溶液(相当于2μg的As)所形成的色斑,此浓度得到的砷斑色度适中,清晰,便于分辨。
供试品规定含砷限量不同时,采用改变供试品取用量的方法来适应要求,而不采用改变标准砷溶液取量的办法。
4.5.5. 药品中存在的微量砷常以三价的亚砷酸盐或五价的砷酸盐存在,五价状态的砷生成
砷化氢比三价砷慢,故先加入碘化钾和氯化亚锡为还原剂,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
4.5.6. 如供试品中存在锑盐,将干扰砷盐检查,所以本法不适用供试品为锑盐的砷盐检查。
但在《中国药典》规定的实验条件下,100μg的锑存在不致于干扰测定。
实验中加入氯化亚锡不仅有效地抑制锑的干扰,防止锑化氢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锑斑或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反应,干扰砷盐检查,还可与锌作用,在锌粒表面形成锌锡齐,起去极化作用,从而使氢能均匀连续地发生,有利于砷斑的形成。
4.5.7. 供试品和锌粒中可能含有少量硫化物,在酸性溶液中产生H2S气体,干扰实验,故
用醋酸铅棉花吸收除去H2S;因此,导气管中的醋酸铅棉花,要保持疏松、干燥,不要塞入近下端。
4.5.8. 制备溴化汞试纸所用滤纸的质量,对生成砷斑的色泽有影响,用定性滤纸,所显砷
斑色调较暗,深浅梯度无规律;用定量滤纸质地疏松者,所显砷斑色调鲜明,梯度规律,因此必须选用质量较好,组织疏松的中速定量滤纸;溴化汞试纸一般宜新鲜制备。
4.5.9. 锌粒大小影响反应速度,为使反应速度及产生砷化氢气体适宜,需选用粒径为2mm
左右的锌粒。
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冬季可置温水浴中。
如反应太快,宜适当降低反应温度,使砷化氢气体能被均匀吸收。
4.5.10. 如供试品为铁盐,需先加酸性氯化亚锡试液,将高铁离子还原为低价铁而除去干扰。
如枸橼酸铁铵的砷盐检查。
4.5.11. 有机药品中的砷盐检查:可溶于水的脂肪族有机酸如枸橼酸、乳酸及其盐类,氨基
已酸与葡萄糖酸钙等,一般可不经有机破坏而直接依法检查砷盐;多数环状结构的有机药物,因砷与杂环分子可能以共价键结合,需先行有机破坏,否则检出结果偏低或难以检出。
有机破坏时,所用试剂的含砷量如超过1μg,除另有规定外,应取同量的试剂加入砷标准液一定量,按供试品同样处理,制备标准砷斑,再与供试品所生成砷斑的颜色比较。
4.5.12. 如供试品为硫化物、亚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等,则在酸性溶液中可生成大量硫化氢
或二氧化硫气体,干扰检查;可加硝酸使氧化成硫酸盐以除去干扰,如硫代硫酸钠的砷盐检查。
4.5.13. 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碱以中和反应中的二乙基
二硫代氨基甲酸;USP配制成0.5%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的吡啶溶液,其缺点是吡啶有恶臭;《中国药典》2012年版采用含1.8%三乙胺和0.25%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的三氯甲烷溶液,呈色稳定性及试剂稳定性均好,低毒,无臭,与砷化氢产生的颜色在510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如遇室温低,按法操作,标准砷对照液不显色,可将平底玻璃管置25~40℃水浴加温使显色。
4.5.14.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在配制后两周内稳定。
当供试液中含砷(As)
0.75~7.5μg时显色反应的线性关系良好,2h内稳定,重现性好。
本法操作时由于砷
化氢气体导入盛有准确5ml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中,在25~40℃水浴中反应45min后,有部分三氯甲烷挥发,比色前应添加三氯甲烷至5.00ml,摇匀,因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带浅黄绿色,测吸光度时要用此试液作空白。
4.6. 标准砷溶液的制备
4.6.1. 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
钠溶液5ml溶解后,用稀硫酸适量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4.6.2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
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µg的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