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频超薄吸波结构在微带天线中的应用_高军_张浩_曹祥玉_杨欢欢_杨群_李文强
一种双Z型双频微带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和普通的微带
[ 3 ]
天线相比, 缝隙微带天线具有更宽的带宽, 以及低功 耗、 低成本、 小型化、 易于共形和集成等优点 。缝 隙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 由传统的矩形槽演变成特 性更好的 U形槽、 V形槽、 E形槽等。在形状多样化 的同时, 缝隙微带天线的功能也日益多样化。在文 献[ 4 ] 中, 葛林等人设计了一种“ 田” 字型单层双频 微带天线, 实现了 S波段和 X波段天线的孔径复 用; 在文献[ 5 ] 中, 陈斌等人设计了一种单层探针馈 电的双层微带天线, 其 2个工作中心频差较大, 且方 向图一致性较好; 文献[ 6 ] 提出的 U形双频天线适 合应用于移动通信, 通过改变缝隙的长度和宽度, 也 可以使得天线的高低频率比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文 献[ 7 ] 给出了一种倒 L形双频天线, 其高低频率比 可在一定范围内控制。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 Z型微带天线, 该天 线在结构上保持了天线结构简单、 馈电方便等优点, 同时也保证了天线双频工作的特点。该天线不存在
第4 1卷第 1期 2 0 1 4年 2月 2 5日
数 字 通 信 D i g i t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V o l 4 1 ,N o . 1 F e b . 2 5 2 0 1 4
5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3 8 2 4 . 2 0 1 4 . 0 1 . 0 1 5
由图 3可知, 当 W= 2 5m m 时, 中心频率为 2 . 5 0 G H z , 回波损耗 S 达到 - 2 8 . 8 7d B ; 中心频率为5 . 0 0 1 1 G H z , 回波损耗 S 最小值为 - 1 8 . 0 4d B 。调整贴片宽 1 1 对天线的回波损耗 S 和中心频率的影响 度 W 的值, 1 1 都比较大。在中心频率为 5 . 0 0G H z 左右时, 随着宽 度 W 的增大, 天线的中心频率逐渐减小, 回波损耗 S 也有变化。根据上面的仿真和分析, 综合考虑回 1 1 波损耗 S 和中心频率, W= 2 5m m为最佳贴片宽度。 1 1 2 . 2 贴片长度 L对于天线特性的影响 调节贴片长度的坐标位置,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 情况下, 扫描贴片长度 L , L变化范围为 3 1m m~ 3 4 , 观察天线的回波损耗 S 和中心频率的变化, 如 m m 1 1 图 4所示。 由图 4可知, 调整贴片长度 L的值, 对天线的 2个中心频率影响都较小, 且只对天线中心频率为 2 . 5 0G H z 时的回波损耗 S 有较大的影响。根据仿 1 1 真和分析, 综合考虑回波损耗 S L= 1 1和中心频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度41卷中文总目次
西 安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Dec.2014
第 41 卷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
Vol.4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度(41卷)中文总目次
第一期 极化空时自适应处理性能分析……………………………………………… 杜文韬,廖桂生,杨志伟 (1·1) 避免非视距影响的蒙特卡罗移动节点定位方法…………………………… 阔永红,周文文,陈 健 (1·6) 检测红外弱小目标的对比滤波时域廓线算法 ………………… 董维科,张建奇,邵晓鹏,刘德连 (1·13) 性价比最大化的异构网络博弈选择策略 …………………………………………… 宋建锋,李建东 (1·18) 短突发传输系统的联合导频和迭代译码载波同步 ……………………… 孙锦华,王雪梅,吴小钧 (1·23) 入侵杂草优化算法用于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 ………………… 刘 燕,焦永昌,张亚明,王新宽 (1·29) MIMO 波束形成通信系统有效容量分析 ……………………… 国晓博,莫代会,汪李峰,易克初 (1·34) 斜视圆迹环扫 SAR 模式特性分析及成像方法 …… 廖 轶,杨泽民,邢孟道,保 铮,包 敏 (1·38) 一种剪切波域的稀疏分量分析方法 ………………………………………………… 纪 建,李 晓 (1·45) 新型双模方环微带带通滤波器 …………………………………………… 孙守家,吴 边,梁昌洪 (1·53) 一种针对目标跟踪的自适应波形选择方法 …………………… 靳 标,纠 博,刘宏伟,苏 涛 (1·57) 强光辐射源干扰红外成像特征量化模型与分析 …… 郭冰涛,王晓蕊,荆卫国,王小兵,黄晓敏 (1·64) 快速后向投影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自聚焦方法 ……………… 张 磊,李浩林,邢孟道,保 铮 (1·69) 一种组合逻辑环转化方法 ……… 邸志雄,史江义,马佩军,张 译,袁 莉,郝 跃,许 钊 (1·75) 利用 X 射线脉冲星的星间差分联合定位方法 ………………… 丰大军,许录平,宋诗斌,田 茜 (1·81) 快速分析线面结构天线宽带特性的扫频方法 ……… 吕政良,龚书喜,张鹏飞,赵 博,王夫蔚 (1·87) 基极注入 HPM 导致的双极型晶体管失效分析 ………………………… 范菊平,游海龙,贾新章 (1·92) 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偏好多目标进化算法 ………………………………………… 董 宁,王宇平 (1·98) 一种 SLIP 模型的图像增强新算法
一种新型超宽带吸波器[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28170.4(22)申请日 2018.08.14(71)申请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72)发明人 伍铁生 王学玉 曹卫平 王宜颖 于新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代理人 石燕妮(51)Int.Cl.H05K 9/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超宽带吸波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超宽带吸波器,解决的是性能差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所述新型超宽带吸波器包括周期性结构的吸波单元;吸波单元的底层是超过入射电磁波波长的趋肤深度的连续金属薄膜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吸波系统应用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108901194 A 2018.11.27C N 108901194A1.一种新型超宽带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超宽带吸波器包括周期性结构的吸波单元;所述吸波单元的底层是连续金属薄膜,连续金属薄膜的厚度大于入射波在金属中的趋肤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超宽带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单元的竖截面包括铁金属制成的两个对称的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之间设置有铁质矩型,直角三角形下方依次间隔设有5个二氧化硅条;直角三角形下方与铁质矩型间连接设置有倒置等腰三角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超宽带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d2=80nm,高度y1=480nm;铁质矩型的宽度d4=40nm,高度y2=150nm;5个二氧化硅条的厚度依次为h2=40nm,h4=30nm,h6=20nm,h8=5nm ,h10=435nm;二氧化硅条的间隔距离依次为h3=30nm,h5=40nm,h7=25nm ,h9=70nm;倒置等腰三角形凹槽的底边d3=50nm,高度y3=250nm。
基于超材料的超薄双频吸波器设计与制造
基于超材料的超薄双频吸波器设计与制造张勇;段俊萍;张文栋;王万军;张斌珍【期刊名称】《材料导报》【年(卷),期】2016(030)016【摘要】设计并制备了工作于厘米波(3~30GHz)和毫米波(30~300GHz)的“三明治”式圆环套十字结构的双频吸波器,基于CST 2015全波有限积分法仿真并分析了胞元的结构尺寸和材料参数对吸波器性能的影响.采用在双面溅射铜的环氧树脂板上激光烧蚀的工艺制备出谐振点在17.595 GHz、36.9 GHz的双频吸波器,制备出的吸波器厚度为谐振波长的1/85和1/41,峰值吸波率为99.764%,半波峰宽为0.616GHz和0.878 GHz.该吸波器具有偏振不敏感和超薄特性的同时兼具入射角选择性,制备的样片测试结果很好地证实其优异的吸波性能.该吸波器设计灵活、性价比高、吸波性能好,拓展了军事领域雷达波屏蔽的思路.【总页数】5页(P157-161)【作者】张勇;段俊萍;张文栋;王万军;张斌珍【作者单位】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太原030051;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太原030051;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太原030051;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巴吞鲁日70803;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31;TB34;O441【相关文献】1.基于超材料的双频吸波器设计研究 [J], 贺学忠;陈迎潮2.基于超材料的X波段双频吸波体设计研究 [J], 陈萍;卢玉娇;叶明旭;杨军;尹治平;邓光晟3.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双频吸波器设计与实验研究 [J], 于娟;张斌珍;段俊萍;董琳4.基于石墨烯超材料的角度不敏感双频吸波器研究 [J], 汪星辰;王瑾;高翔;王菲;宁仁霞5.一种基于2.5D频率选择表面和磁材料的宽间隔双频带超材料吸波器 [J], 邓君昱;刘少斌;李威;吴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
自从 2001 年 Smith 等人[1]首次通过实验研制出了在微波波段同时具有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左手材 料以来,电磁超材料(Metamaterial)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超材料是一种新型的人工电磁材料,通过周期性 的亚波长结构设计, 可以实现如负折射[2]、 完美透镜[3]、 隐身斗篷[4]等许多常规材料所不能实现的奇异特性, 同时超材料还具有电磁波完美吸波特性,能够有效吸收入射电磁波。这种吸波特性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Dual-band ultra-thin metamaterial absorb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ducing RCS of microstrip antenna
GAO Jun, ZHANG Hao, CAO Xiangyu, YANG Huanhuan, YANG Qun, LI Wenqiang
L2 L3
Patch 1 Patch 2
L4
h2
Floquet 端口
L5
L2 L3 L6 L1
Patch 4
金 属 贴 片
L4
金 属 底 板
Master/Slave 边界条件
Master/Slave 边界条件
L5
Patch 3
金 属 贴 片
金属底板
单元结构
(a) 俯视图
(c)
(b) 侧视图 图1 单元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9-09 网络出版时间: 2014-05-14 09:3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1100);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JM8003) 作者简介:高军,男,教授,E-mail:gjgj9694@ 网络出版地址: /kcms/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5.01.021.html
(a)贴片电场
(b)底板电场
(a)贴片电场
(b)底板电场
(c)贴片电流
(d)底板电流
(c)贴片电流
(d)底板电流
(a) 4.26GHz 图 3 电场电流分布
(b) 6.53GHz
3 超材料减缩双频微带天线 RCS
3.1 双频微带天线设计及吸波材料的加载 双频微带天线结构如图 4(a)所示。该天线在普通微带天线靠近辐射边处加载了细长缝隙,通过天线辐 射边和缝隙辐射的 TM10 模式和 TM30 模式实现双频带工作[11]。该微带天线采用聚四氟乙烯玻璃布板,介 电常数为 r 2.65 ,损耗角正切 tan 0.01 ,其结构参为:a=109mm,b=20mm,c=0.5mm, d=0.5mm, e=0.5mm,l=2.7mm,h=1mm。其工作频点分别为 4.29GHz 和 6.49GHz。
(d)
(c) 仿真图
定义反射率 R S11 ,透射率 T S21 ,吸波率可以表示为 A 1 S11 S21 。因为该结构底层为金 2 属板,没有电磁波透射,故 S 21 0 ,则吸波率可以简化为 A 1 S11 。图 2 表示了该结构在 TE 和 TM 电
2
2
2
2
第1期
张浩等:一种双频超薄吸波结构在微带天线中的应用
143
2008 年 Landy 等人[5]利用超材料的电磁耦合谐振特性,首次提出了由电谐振器、损耗介质和金属微带线构 成的具有完美吸波特性的吸波结构。和其它吸波结构相比,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超薄、无需加载集总电 阻且易实现红外和太赫兹频段吸波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这种结构的电磁特性也不断得到改进,如改善 入射角稳定性[6-7]、改善极化稳定性[8-9]、增加吸波频带[10]。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雷达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对天线的多频化和宽频化提出越来越 高的要求。同时天线对系统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影响较大的问题日益突出[11]。RCS 是 目标在平面波照射下,沿给定方向上散射功率的一种度量,是雷达探测技术、隐身和反隐身技术中表征目 标可识别特性的重要参数[12]。为了减缩多频带和宽频带天线的 RCS,需要加载相应的吸波结构。传统吸波 技术会削减天线的辐射性能,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天线系统。因此,需要设计新的吸波结构用于抑制天线的 散射。 本文针对双频微带天线的 RCS 减缩, 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双频带完美吸波结构。 该吸波结构能在两个不 同频带内实现高效吸波,同时还具有宽入射角以及极化角稳定等特性。对该结构进行仿真,提取了阻抗参 数,分析了其表面电场和电流分布,并阐明了该结构的吸波原理。将该结构加载于双频微带天线,用于减 缩其带内 RCS,其中微带天线的工作频带与吸波结构的吸波频段相同。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加载该吸波 结构后,微带天线的辐射性能保持不变,而在两个工作频带 4.29GHz 和 6.49GHz 处,其带内 RCS 得到大 量减缩,说明该吸波结构能有效抑制双频微带天线的带内散射。
2 超材料吸波体设计与分析
本文提出的新型双频带完美吸波结构如图 1 所示。该结构由三层组成:底层金属底板,中间介质以及 顶层四个挖了方形槽的金属贴片。为了方便,将四个贴片分别命名为 Patch1、Patch2、Patch3、Patch4,其 中 Patch1 和 Patch4 具有相同的结构尺寸,而 Patch2 和 Patch3 具有相同的尺寸。相同的金属贴片能够产生 相同的谐振,因此两个对角金属贴片能够产生两种不同的谐振,从而实现双频吸波。调节金属贴片参数, 能够改变谐振的频率和吸波率。该结构金属部分为铜,其电导率 5.8 10 7 s / m ,损耗介质层为 FR4, 介电常数 r 4.4 ,损耗角正切 tan 0.02 。对于入射的电磁波,在金属贴片及金属底板表面会激励起感 应电流,从而产生电响应和磁响应,即可实现等效的相对电磁参数 () 和 () ,形成电磁谐振,同时利 用结构单元的介质损耗和欧姆损耗实现对电磁波的强烈吸收。通过结构优化,可以使 ( ) ( ) ,实现 吸波材料与自由空间的阻抗匹配,从而降低入射电磁波的反射率,提高吸波效率。采用基于有限元法的 HFSS12 软件,通过设置 Master/Slave 边界条件以及 Floquet 端口,模拟无限周期结构,对该结构进行仿真 优化, 如图 1(c)所示。 得到具体结构参数为: L1=21.8mm, L2=10.66m, L3=1.65mm, L4=10.6mm, L5=7.2m, L6=5.45mm,h2=0.5mm(厚度约为 / 140 , 是电磁波频率为 4.26GHz 时对应的波长)。
7
(b) 不同极化角
为了更好的研究该结构的吸波机理,分析了谐振时表面电场和电流分布。图 3(a)表示吸波频率为 4.26GHz 时的电场、电流分布,图 3(b)表示吸波频率为 6.53GHz 时的电场、电流分布。由图可得,在不同 谐振频点,其电场、电流分布有所不同。低频谐振时,谐振主要集中于贴片 Patch1 和 Patch4 以及与之相应 的金属底板; 而在高频谐振时,谐振主要由贴片 Patch2 和 Patch3 以及与之相应的金属底板产生。 但无论低 频还是高频谐振,其吸波原理相同,即在入射电磁波电场分量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产生谐振的贴片两端 汇聚了两个电极,激励起电偶极子谐振;而入射电磁波磁场分量则穿透上层金属,在上下两层金属之间产 生垂直方向的磁谐振,相应的在金属贴片和底板之间激励起反向平行电流。当电谐振产生的等效介电常数 () 和磁谐振产生的等效磁导率 相接近时,即 ( ) ()= ( ) 时,可以实现完美吸波[13]。
14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波率。 由图可得, 对于垂直入射的电磁波, 在 4.26GHz 和 6.53GHz 处, 该结构的吸波率分别达到了 98.7%和 99.8%。而当电磁波的入射角和极化角发生改变时,吸波率变化不大, 表明该结构具有入射角稳定性和极化角不敏感性。
2015 年 2 月 第 42 卷 第 1 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
Feb.2015 Vol.42 No.1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5.01.021
一种双频超薄吸波结构在微带天线中的应用
高 军,张 浩,曹祥玉,杨欢欢,杨 群,李文强
(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超薄双频带雷达吸波结构,通过提取阻抗参数、分析表面电场和电流分布,阐明 了其吸波原理,并将其用于双频带微带天线,减缩天线带内雷达散射截面(RCS) 。结果表明,该结构在两个 不同的频段内实现了高效吸波,且吸波效果具有入射角稳定性和极化角不敏感性;加载该吸波结构后,微带 天线的辐射性能保持不变, 而在天线的工作频率 4.29GHz 和 6.49GHz 处, 其 RCS 分别减缩了 8.59dB 和 9.9dB。 实测与仿真结果相吻合,表明该结构能够有效应用于双频带天线的带内隐身。 关键词:超材料吸波体;双频带;微带天线;雷达散射截面;超薄 中图分类号: TM1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1-2400(2015)01-0142-07
(Information and Navigation Colleg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 710077, China) Abstract: In this letter, a novel ultra-thin dual-band metamaterial absorber is designed. Its absorbing mechanism is illuminated by calculating the effective impedance and analyzing the electric fields as well as currents distributions. Then the absorber is applied to dual-band microstrip antenna to reduce its in-band RCS (Radar Cross S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bsorber achieves high absorption in two frequency bands, moreover, its absorbing properties is incident angle insensitive and polarization independent, when loaded to dual-band microstrip antenna, it can reduce antenna’s RCS by 8.59dB and 9.9dB at 4.29GHz and 6.49GHz respectively, which are the working frequencies of the dual-band antenna, and has less influence on the in-band radiation performance. There i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simulated and measured results, showing that this absorber can be us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dual-band antenna’s in-band invisibility of antenna. Key words: Metamaterial absorber; Dual-band; Microstrip antenna; RCS; Ultra-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