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初中化学化学物质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化学物质知识点整理化学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通过化学反应相互转化。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及其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整理:1.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成分。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界存在的,其余是人工合成的。
常见元素有氢、氧、碳、铁、铝等。
元素以化学符号表示,如H代表氢元素,O代表氧元素。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有固定的化学式,如水的化学式为H2O,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常见化合物有水、盐、糖等。
3.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质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物质,其成分比例可以随时变化。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如空气、海水等。
4.酸、碱、盐:酸是指具有酸性的化合物,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碱是指具有碱性的化合物,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产生的化合物,具有中性。
5.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其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发生还原的物质叫做氧化剂。
氧化剂通常含有氧元素,如氯氧化剂;还原剂通常含有金属元素,如铁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类型。
6.水:水是生命的基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
水的化学式是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状态。
水的凝固点是0°C,沸点是100°C。
7.盐和碳酸盐: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碳酸盐是一种重要的盐,由碳酸和金属元素组成,如钠碳酸盐(小苏打)、钙碳酸盐(大理石)等。
8.金属与非金属:金属是一类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延展性的元素,如铁、铝、铜等;非金属是一类不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如氢、氧、碳等。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一、元素的化学性质1.元素的原子结构: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核的构成等;2.元素的化学活性:元素的化合价、化合能力等;3.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和还原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原理等;4.元素的电性和金属性:元素的电负性、电离能、原子半径等;5.元素的地壳丰度和存在形式: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存在的化合物等。
二、常见化学元素及其性质1.金属元素:铁、铜、锌、锡、铝等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2.非金属元素:氢、氧、氮、碳、硫、磷等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3.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周期规律、周期表的各种分类和用途等;4.难溶于水的元素:炭、硫、硅、铝等元素的溶解性和存在形式等;5.稀有元素:稀有气体、稀土元素、过渡金属等的特性、应用等。
三、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2.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3.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醇、醚、酮、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4.聚合物: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
四、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反应类型的定义及示例;2.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计算等;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
五、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平衡方程式的给定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位置的调节等;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试错法、代数法等;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摩尔计算等。
六、化学分析方法1.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2.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3.光度法:光度法的原理、操作和应用等;4.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的原理和应用等。
普通化学第3章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2010-3-17
三课时
讲授内容
• 一、钠及其化合物 • 二、铝及其化合物 • 三、铁及其化合物 • 四、硬水的软化
• IA族的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可溶 于水的碱,所以称作碱金属。
• 碱金属元素包括:锂、钠、钾、铷、铯。 以钠为代表,学习钠的有关知识。
一、钠及其化合物
Al
熔点/℃
660
Al2O3 2050
(2)铝的化学性质
4Al+3O2=2Al2O3
与硫、卤素的反应(学生自己写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 H+
Al2O3+6HCl=2AlCl3+3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OH-
Al2O3+2NaOH=2NaAlO2+H2O
剂。
腐植酸钠
腐植酸钠是一种高分子非均一 的芳香族,是多羟基、羧酸的 钠盐,外观为黑色粉状、晶状 固体。溶于水,呈碱性。具有 离子交换、吸附、络合、螯合、 絮凝、粘结等多种功能。
主要规格:
腐植酸 (干基计) ≥60.0% 水不溶物(干基计) ≤15.0%
水 份 ≤15.0% PH 8.0-10.0
•主要用途: 工业方面:用于陶瓷增效剂,钻井泥浆降失水剂, 混凝土早强减水剂,废水处理剂、软水染色剂,离子交换剂、 锅炉水处理剂等。 其他方面:主要用于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养殖池水 处理剂、饲料添加剂及兽药制剂等。
• C. 宝石:红宝石——铬元素
•
蓝宝石——铁、钛等元素
(2)氢氧化铝Al(OH)3
• 为白色胶状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 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偏 铝酸盐。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 +NaOH=NaAlO2+2H2O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它们是理解和研究物质及其性质、变化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元素的基本概念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元素通常以符号表示,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元素的主要特征包括:1. 原子结构:元素的所有原子都具有相同的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壳。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也是元素的标识符。
2. 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
元素可以通过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来形成化合物。
3. 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熔点、沸点等。
每个元素都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可以用于元素的鉴别和分离。
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构成了地壳、大气、生物体等各种物质。
元素的丰度以及元素的性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新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合物的特征包括:1. 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比例是固定的。
2. 化学性质:化合物具有与原子不同的化学性质。
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元素或与其他化合物形成新的化合物。
3. 物理性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可以与组成它的元素的物理性质不同。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如沸点和密度。
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水、盐、糖等。
化合物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如药物、塑料、合成纤维等。
三、元素和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应用元素和化合物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基础科学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的研究是化学科学的基础。
通过对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结构和反应机理,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
2. 材料科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制备各种材料的基础。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而化合物则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新物质。
在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性质和重要性。
一、元素的概念和性质元素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目前,已经发现了118个元素,其中92个是自然存在的,其他的都是人工合成的。
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原子序数、原子符号和原子量。
元素的性质可以通过其原子结构来描述。
元素的性质由其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决定,以及电子的排布方式。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而中子的数量则可以改变元素的同位素。
电子的排布方式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如反应性和化合价。
元素可以根据其在化合物中的位置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常见的金属包括铁、铜和铝。
非金属通常是质地脆硬,不具备导电性和热导性,例如碳、氧和氮。
类金属则具有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性质,如硅和锗。
二、化合物的概念和性质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形成涉及元素之间的原子组合和化学键的形成。
化合物可以以不同的比例和方式组成,因此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合物的性质由其组成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化学键类型决定。
化合物可以是离子性的,其中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如氯化钠(NaCl)。
化合物还可以是共价性的,其中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来形成化学键,如水(H2O)。
化合物可以具有不同的物理状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这取决于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
化合物的性质还可以通过其溶解性、反应性和化学稳定性来描述。
三、元素和化合物的重要性元素和化合物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础,包括我们身体中的化学物质,如氧、碳和钙。
元素和化合物在科学研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反应和转化过程,科学家们可以揭示物质世界的奥秘,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药物开发、材料科学和环境保护。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其应用课件
K5=K1·K2/(K32·K4)= 107> 105
(4)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或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 。
(5)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的离子方程式。
ClO- + H2O + SO2 ═ SO42- + 2H+ + Cl-
。
(6)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Cl2的离子方程式。
2Fe2++2Br-+2Cl2===2Fe3++B①r②2+HH2CC4OOC33- l-
。 HCO3- +H+
CO32- +H+
③HClO
ClO- +H+
(7)S将OS2+O2C和l2C+l22混H合2O,==漂=4白H+性+减S弱O24的⑤-④ ⑤+原CH=a2①2CC因COO+33l(+(-②用sC) a-2离+③+2子CC×OlO2方32-。--=(④aC程qa)C+式OC3a表↓2++(2a示Hq)C)lO。
Na2CO3+Ca(OH)2===CaCO3↓+2NaOH 。
(3)向NaOH、Na2CO3、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入少量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O_H__-_+__H_+_=_=_=__H_2_O_;__C_O__23_-_+__H_+_=_=_=_H__C_O_- 3_;__H_C_O__-3_+__H_+_=_=_=__H_2_O_+__C_O__2_↑____ 。
Fe(OH)2制备常用方法:
方法一:有机覆盖层法将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 插到液面以下,并在液面上覆盖一层苯或煤油(不能 用CCl4),以防止空气与Fe(OH)2接触发生反应,如图 1所示。
第讲元素与化合物
第一讲:元素与化合物在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是两个基本概念。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而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而成的新物质。
元素元素是一种物质,它由具有相同原子核电荷数目的原子组成。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余的是合成的。
每个元素都有一种化学符号,例如氧元素的化学符号为O。
元素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外层电子的数量、排布和结合方式。
元素又可以根据其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三种。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以及塑性和延展性,如铁、铜、铝等。
非金属元素则较为脆弱,通常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如氢、氧、碳等。
半金属元素则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如硅、锑、铟等。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而成的新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与组成元素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通常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中,化合物的组成通常用化学式表示,如水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代表氢元素,O代表氧元素,2代表氢元素的原子数量。
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可以根据化学键类型分为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两种。
共价化合物通常由两个非金属元素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如水、二氧化碳等。
离子化合物则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通过电子的互相转移形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除了以上两种类型的化合物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如配合物、氢键化合物、氢化物等。
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元素和化合物之间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相互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化合物,或者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化学反应断裂原子键而分解成元素。
例如,氢气和氧气可以通过电火花反应生成水:2H2 + O2 → 2H2O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氢气和氧气这两种元素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了水这种化合物。
另一个例子是硫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分解成硫酸和铜金属:CuSO4 → Cu + SO3 + O2在这个化学反应中,硫酸铜这种离子化合物分解成了硫酸和铜金属这两种元素。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理第一部分金属元素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二、镁的性质1. 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
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2. 化学性质: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的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 4Al+3O2 点燃2 Al2O 3 ②铝热反应 2Al+Fe2O 3 高温 Al 2O3+2Fe(焊接铁轨) ③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3+3H2 ↑④与碱反应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2、Al2O3(两性氧化物)①与酸反应Al 2O 3 +6HCl == 2AlCl3 + 3H2O Al 2O 3 + 6H+ ==2Al3+ + 3H2O ②与碱溶液反应 Al 2O 3 + 2NaOH === 2NaAlO2 + H2OAl 2O 3+ 2OH- === 2AlO2-+ H2O3、Al(OH)3(两性氢氧化物)①与酸反应Al(OH)3 +3HCl ==AlCl3 + 3H2O ②与碱反应 Al(OH)3 + NaOH===NaAlO2 + 2H2O ③受热分解 2Al(OH)34、Al(OH)3 制备AlCl 3 +3NH3·H 2O=Al(OH)3 ↓+3NH4Cl NaAlO 2 +CO 2+ 2H2O =Al(OH)3 ↓+ NaHCO 3 5、从铝土矿提取铝(优化32页)酸溶法碱溶法Al 2O 3+ 3H2O④ 电离方程式 H + + AlO2-+ H2O Al(OH)3 Al 3+ + 3 OH-四、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的性质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大,熔沸点高,有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化学性质:①与氧化性不太强的氧化剂反应,生成+2价化合物如S .I 2.H +.Fe 3+.Cu 2+Fe +CuSO4 = Cu + FeSO4 Fe +SFeS Fe +2Fe3+ ===3 Fe2+Fe +2HCl == FeCl2 + H2↑②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如Cl 2.Br 2.HNO 3.浓H 2SO 4(△) 等氧化为Fe 3+。
1.3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课时3 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课件【新教材】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应
具有 酸性 氧化物的性质,能与
碱、碱性氧化物
反应
Si与C同主族,且 CO2 具 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具有 氧化性
Si元素为 +4 价
具有酸的性质,能与 碱 反应,但酸性 Si与C同主族,且非金属性
较弱,弱于 碳酸、磷酸 等
: Si<C
3.化学性质验证 (1)硅 a.硅的位置和存在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物理性质 用途
H2O。
典题精练 1.光导纤维是一种比头发丝还细的玻璃纤维丝,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下列 有关二氧化硅表述正确的是 ( A )
A.二氧化硅不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B.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发生反应 C.二氧化硅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D.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4.能证明碳酸比硅酸酸性强的实验事实是 ( D ) A.CO2是气体,SiO2是固体 B.高温下能发生反应:Na2CO3+SiO2 Na2SiO3+CO2↑ C.CO2溶于水,而SiO2却不溶于水 D.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胶状沉淀生成 解析 酸性强弱与这种酸的酸酐所处的状态无关,所以A项不正确;B项 反应在高温下发生,利用了CO2的沸点低的性质,B项不正确;C项是它们的物 理性质,C项不正确;D项“强酸制弱酸”能够证明两者的酸性强弱,D项正确。
Na2CO3+H2SiO3↓,说明硅酸
(2)不能。“强酸制弱酸”一般用于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题中反应由
SiO2生成CO2是在高温下进行的,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4.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适量NaOH溶液溶解石英,则溶解过程中石英主要发生了什么反应? (2)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沉淀不再产生,此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反应? (3)微热,浓缩硅酸溶液,加热蒸干溶液,并使固体完全分解,中间发生了什么变 化?
元素及化合物实验报告
元素及化合物实验报告元素及化合物实验报告引言:元素及化合物实验是化学学科中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为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奠定基础。
实验一:金属元素的性质研究1.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金属元素的性质,如导电性、延展性等。
2. 实验步骤:选取铜、铁和铝三种常见金属材料,分别进行导电性测试、延展性测试等。
3. 实验结果: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能够迅速传导电流和拉伸成线;铁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但延展性较差,不易变形;铝导电性较好,延展性较铁差,但较铜好。
4. 实验结论:不同金属元素具有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与其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有关。
实验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研究1. 实验目的:研究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如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
2. 实验步骤:选取氧、氮和碳三种常见非金属元素,分别进行电子亲和能测试、电负性测试等。
3. 实验结果:氧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能,易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氮的电子亲和能较低,不易形成负离子;碳的电子亲和能较低,不易形成负离子。
氧的电负性较高,碳的电负性较低。
4. 实验结论: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有关,对于化学反应的发生和物质的性质起到重要作用。
实验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研究1.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了解化学反应的特点。
2. 实验步骤:选取氢氧化钠和盐酸、硫酸铜和铁片等反应,观察其反应过程和产物形成情况。
3. 实验结果: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时产生氯化钠和水,反应过程中产生气泡和变热现象;硫酸铜和铁片反应时产生铁硫化物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铁片逐渐溶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4. 实验结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涉及化学反应,反应物之间发生原子、离子或分子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物质。
实验四:化合物的性质研究1.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如溶解性、酸碱性等。
2. 实验步骤:选取氯化钠、硫酸铜等化合物,进行溶解性测试、酸碱性测试等。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一、关键信息1、元素化合物的分类金属元素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化合物2、常见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钠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3、常见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氯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物二、金属元素化合物11 钠及其化合物111 钠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112 钠单质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113 氧化钠的性质: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114 过氧化钠的性质: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15 碳酸钠的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16 碳酸氢钠的性质:白色细小晶体,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受热易分解,与酸反应比碳酸钠剧烈。
12 铝及其化合物121 铝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122 铝单质的化学性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123 氧化铝的性质: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24 氢氧化铝的性质: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受热易分解。
125 铝盐(如氯化铝)的性质:能与碱反应,当碱不足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碱过量时生成偏铝酸盐。
13 铁及其化合物131 铁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32 铁单质的化学性质:能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133 氧化亚铁的性质: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易被氧化为氧化铁。
134 氧化铁的性质: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是一种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135 四氧化三铁的性质:黑色晶体,具有磁性,俗称磁性氧化铁。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2、氢氧化物性质FeCl2FeCl3颜色浅绿色黄色与碱溶液FeCl2+2NaOH = Fe(OH)2↓+2NaCl FeCl3+3NaOH= Fe(OH)3↓+3NaCl相互转化2FeCl2+Cl2 = 2FeCl3 2FeBr2+Br2 = 2FeBr3 主要表现:还原性2FeCl3+Fe = 3FeCl2 2FeBr3+Fe = 3FeBr2表现:氧化性检验遇KSCN不显血红色,加入氯水后显红色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遇KSCN显血红色用途净水剂等印刷线路板等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2+HCl+H2O=Al(OH)3↓+NaCl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锂钠钾钙锶钡铜紫红色黄色紫色砖红色洋红色黄绿色蓝绿色10、合金: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 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二) 氯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2、氯气的性质与非金属反应H 2+Cl 2 2HCl ;H 2+Cl 2 2HCl (爆炸)H 2O +Cl 2HCl+HClO制漂白液 Cl 2+2NaOH==NaCl+NaClO+H 2O制漂白粉 2Cl 2 +2C a (O H )2==CaCl 2 +C a (C l O )2 +2H 2O与指示剂反应的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实验室制法MnO 2+4HCl (浓)△MnCl 2 +Cl 2 ↑+2H 2O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AgNO 3溶液 Ag ++Cl ―==AgCl ↓(白色)(三) 硫、氮 1、二氧化硫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 密度 气味无色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化学性质酸性与水反应方程式SO 2+H 2OH 2SO 3与碱的反应SO 2+2NaOH==Na 2SO 3 +H 2O Na 2SO 3+SO 2+H 2O==2NaHSO 3SO 2+NaOH==NaHSO 3漂白性 漂白原理: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加热后恢复原来颜色 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只变红,不褪色 曾学过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吸附漂白:活性炭 氧化漂白:HClO 、O 3、Na 2O 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 2SO 2 + O 2 === 2SO 3 与氯水反应 SO 2 + Cl 2 +2H 2O == H 2SO 4+2HCl氧化性与硫化氢反应 (归中反应)SO 2+2H 2S == 3S ↓+2H 2O2、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浓硫酸浓硝酸相同点与Cu 反应 Cu+2H 2SO 4(浓)△CuSO 4+ SO 2 ↑+2H 2O Cu+4HNO 3 (浓)==C u (N O 3)2 +2NO 2 ↑+2H 2O 3Cu +8HNO 3(稀) == 3C u (N O 3)2 +2NO↑+4H 2O 与木炭反应 C +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C+4HNO 3(浓)△CO 2↑+4NO 2↑+2H 2O与铁铝反应 常温下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存放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 不同点① 吸水性——干燥剂 ②脱水性——蔗糖变黑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1:3)3、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及其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元素,元素是一种由原子组成的纯净的物质,它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以被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半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一些深入探讨。
一、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是指元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其中包括元素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等)和化学性质(如化合价、化合能、反应性等)。
比如,氧气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可以起到氧化剂的作用,而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则比较稳定,能够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或共价键。
二、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金属元素是一类在化合物中往往以阳离子形式存在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等特点。
金属元素在工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铝元素可以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等机械设备,铁元素可以用于制造钢铁、铸件等物品。
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非金属元素是指化合物中通常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对较为活泼,并且不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质。
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如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
非金属元素在生活、工业、科学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氮元素可以用于制造肥料、氧气可以用于医疗领域。
四、半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半金属元素是一类介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元素,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都比较特殊。
比如,硅元素既可以表现出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如可形成硅酸盐),又可以表现出金属元素的性质(如导电、导热等)。
半金属元素在半导体、光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初三化学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初三化学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酸的通性:①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活泼金属+酸→盐+H2↑。
(属于置换反应)③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属于复分解反应)④金属氢氧化物(碱)+酸→盐+水。
(属于复分解反应)⑤盐+酸→新盐+新酸。
(属于复分解反应)碱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用,碱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仅限于可溶性碱)。
(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3)碱+酸→盐+水(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碱+盐→新碱+新盐(要求两种反应物均可溶,生产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才能发生,属于复分解反应)2. 金属和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3.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常见酸中除硅酸(H 2SiO 3)外均可溶;常见碱中除NaOH 、KOH 、2)(OH Ba 、NH 3·H 2O 可溶,2)(OH Ca 微溶外其余均为难溶碱。
其中2)(OH Cu 为蓝色沉淀,3)(OH Fe 为红褐色沉淀,其余均为白色沉淀;常见的盐的溶解性规律是:钾、钠、铵、硝溶;盐酸银不溶;硫酸钡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碳酸钾、钠、铵能溶;碳酸镁微溶。
4.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主要是在置换反应中的应用。
(1)金属 + 酸 →盐 + 氢气(2)金属 + 盐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5.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起码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之一:① 有沉淀析出;② 有气体放出;③ 有水生成。
【解题方法指导】[例1] 有一氧化碳、硝酸钡、二氧化硅、木炭、氢氧化钾、硫酸钠、盐酸、碳酸钾和氧化铁九种物质(其中酸、碱、盐都是溶液)。
将它们分成三组,每组都有三种物质。
其中:(1)第三组内只有单质和氧化物。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化学课件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返回导航
重要性质
应用
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备粗硅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用作杀菌消毒剂、漂白剂
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
食盐中的加碘物质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用作保护气
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密度小
可用于填充飞艇、气球
草木灰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氨
二者不能混合施用
续表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备考导航】
1.掌握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氯、氮、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结合实例认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
返回导航
重要性质
应用
、是可溶的含氮化合物
用作氮肥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
检验输送的管道是否漏气
具有漂白性
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
硅酸钠的水溶液黏结力强、不易燃烧
用作黏合剂、防火剂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用于人工降雨
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用作制冷剂
续表
返回导航
题组训练 练典题 提能力
03
1.(2022·湖南高三模拟)臭碱(主要成分是Na2S)、纯碱是两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S在空气中易被氧化B.臭碱和纯碱都属于碱C.电解Na2S溶液时,在阴极有烧碱生成D.热的纯碱溶液可清洗餐具表面的油污
√
返回导航
解析:选C。A.石墨具有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作用力很小,易发生相对滑动,导致它的质地柔软,可以起到很好的减摩作用,可用作润滑剂,故A错误;B.单晶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与空穴可传递电子有关,与其熔点高无关,故B错误;C.青铜是铜\|锡合金,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易于锻造,所以古代用青铜铸剑,故C正确;D.含铅化合物可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可用作电极材料,与含铅化合物颜色丰富无关,故D错误。
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规律
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规律化学性质是元素的一种重要属性,它决定了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和性质。
本文将探讨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规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本质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一、元素的化学性质概述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反应性、价态、氧化性和电负性等。
1. 反应性元素的反应性是指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倾向。
根据反应性的强弱,元素可以分为活泼金属、半活泼金属、过渡金属、卤族元素和惰性气体等不同类别。
活泼金属(如钠、钾)具有很高的反应性,容易与非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
惰性气体(如氦、氖)则具有极低的反应性,几乎不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2. 价态元素的价态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具有的氧化态数值。
不同元素的价态不同,反映了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子结构。
元素的价态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者周期表中的元素位置来推断。
例如,氧的常见价态为-2,而铁可以具有+2或+3的价态。
3. 氧化性元素的氧化性是指元素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化物的能力。
氧化性强的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剂性质,能够接受其他元素的电子从而进行氧化反应。
例如,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其他元素反应生成氧化物。
4. 电负性元素的电负性是指元素对共价键中电子的吸引能力。
电负性高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具有负电荷,而电负性低的元素则具有正电荷。
通过电负性可以推测共价键的极性。
最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是氟,其次是氧和氮。
二、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是指不同元素之间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以及周期性变化规律。
化学性质的规律对于理解和预测元素的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 原子结构和周期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并以周期和族的形式组织。
周期性表征着元素性质的重复出现,族则指示了元素具有相似性质。
2. 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的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周期表中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金属活性等性质的变化。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化合价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化合价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及其性质的科学领域,而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在化学的研究过程中,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以及其化合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着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化合价展开详细的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一、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化学性质,这些性质决定了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和作用。
常见的元素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金属性 vs. 非金属性元素可以分为金属性元素和非金属性元素两大类。
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能,例如铜、银和金。
而非金属性元素则不具备这些性质,例如氧、氮和硫等。
2. 活泼性元素的活泼性指的是其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的倾向程度。
活泼性较高的元素容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而活泼性较低的元素相对稳定,不容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例如,金属钾是一种非常活泼的元素,可以与水剧烈反应,而惰性气体氦则非常稳定,几乎不参与任何化学反应。
3. 化合物形成能力元素的化合物形成能力指的是其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的能力。
不同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类型各异,包括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等。
例如,氧和氢可以形成水,氮和氢可以形成氨气。
4. 氧化还原性元素的氧化还原性指的是其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或还原的能力。
例如,金属元素通常容易被氧化,而非金属元素通常容易被还原。
二、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是指元素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时,其元素原子损失、获取或共享的电子数目。
化合价代表了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荷状态,进而决定了化合物的稳定性和特性。
元素的化合价有以下几种情况:1. 单价单价指的是元素在化合物中失去、获得或共享一个电子。
例如,氧素通常为-2单价,氢原子通常为+1单价。
2. 多价多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可以具有多种化合价。
这种情况常见于过渡金属元素,它们在不同化合物中可以显示出不同的化合价。
例如,铁可以表现为+2价和+3价,这取决于它所处的化合物环境。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其中最基本的单位是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它们在组成与性质上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探讨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
一、元素的定义与特征元素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可以通过其原子序数(即元素的周期表位置)进行准确标识。
元素无法被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因为它们只包含一种类型的原子。
元素的性质主要包括原子序数、原子量、原子半径、电子结构、化学活性等。
元素的物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例如金属元素铁、非金属元素氧等。
在自然界中,元素以各种形式存在,如纯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成分。
二、化合物的定义与特征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种类的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组成和性质,其性质由组成其的元素及其相对比例所决定。
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包括分子式、分子量、摩尔比、化学键类型和性质、化学反应活性等。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解为其组成元素,而且可以根据其化学反应性质进行分类,如酸、碱、盐、氧化物等。
三、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1. 组成单位不同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而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
2. 物质分解性质不同元素是最基本的物质单位,不可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而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其组成元素。
3. 物质性质不同元素具有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且不同元素之间的性质差异极大;化合物的性质由组成其的元素及其相对比例所决定,比起元素来说更加复杂多样。
4. 记号法不同元素是通过其原子序数和化学符号进行标识的,如氧元素(O),氢元素(H)等;而化合物通常使用分子式表示,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5. 存在状态与组成形式不同元素可以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纯形式下,或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物质中;而化合物只能存在于其特定的分子结构中,无法以纯元素的形式存在。
结论:元素和化合物在组成、分解性质、物质性质、标识法和存在形式上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专题03 物质性质与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母题题源解密(广东专版)
专题03 物质性质与应用【母题来源】2021年高考广东卷【母题题文1】化学创造美好生活。
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选项生产活动化学原理A 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Br—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B 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C 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D 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蚀【答案】B【试题解析】A、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是利用Br—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的化学原理,A符合题意;B、用聚乙烯塑料制作保鲜膜,是利用聚乙烯是高聚物且无毒的化学原理,与其燃烧生成CO2和H2O无关,B不符合题意;C、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是利用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的化学原理,C符合题意;D、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是利用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发生吸氧腐蚀的化学原理,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母题题文2】劳动成就梦想。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 社区服务:用84消毒液对图书馆桌椅消毒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B 学农活动:用厨余垃圾制肥料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C 自主探究: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D 家务劳动:用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备【答案】D【试题解析】A、用84消毒液对图书馆桌椅消毒,是由于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A正确;B、肥料中含有氮、磷、钾元素,由于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故可用厨余垃圾制肥料,B符合题意;C、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是利用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原理,C符合题意;D、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镁等,白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用乙酸除水垢是因为乙酸酸性比碳酸强,可将难溶性碳酸盐除去,与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备的陈述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命题意图】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以劳动、生产活动为背景,向学生展示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树立了劳动美的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建知识网络明内在联系提炼1 常见物质的特殊颜色1.有色气体:NO2(红棕色)、Cl2(黄绿色);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NH3、HCl。
2.溶液中的有色物质: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4[紫(红)色]。
Br2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2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
3.有色固体:(淡)黄(棕)色固体:Na2O2、S、FeS2、FeCl3;黑色固体:MnO2、C、CuO、FeO、Fe3O4;紫(黑)色固体:KMnO4、I2;(紫)红色固体:Cu。
4.有色沉淀:(1)白色沉淀:H2SiO3、AgCl、BaSO4(不溶于酸)、BaSO3、Mg(OH)2、Al(OH)3、BaCO3、CaCO3、CaSO 4、MgCO 3等;(2)红褐色沉淀:Fe(OH)3;(3)蓝色沉淀:Cu(OH)2;(4)黑(褐)色沉淀:CuS 、FeS ;(5)砖红色沉淀:Cu 2O 。
提炼2 特征反应1.产生气体 (1)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金属+HCl(或稀H 2SO 4)―→H 2↑; 金属+H 2SO 4(浓)―→SO 2↑; 金属+HNO 3(稀)―→NO↑; 金属+HNO 3(浓)―→NO 2↑;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CO 2-3(HCO -3)+H +―→CO 2↑+H 2O ; S 2-(HS -)+H +―→H 2S↑;SO 2-3(HSO -3)+H +―→SO 2↑+H 2O 。
(2)与碱反应产生气体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NH +4+OH -=====△NH 3↑+H 2O 。
(3)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2Na +2H 2O===2NaOH +H 2↑; Mg +2H 2O=====△Mg(OH)2+H 2↑; 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 C +H 2O(g)=====高温CO +H 2; 2Na 2O 2+2H 2O===4NaOH +O 2↑; CaC 2+2H 2O===Ca(OH)2+C 2H 2↑。
2.两溶液混合产生沉淀和气体(1)Ba(OH)2与(NH 4)2SO 4溶液:Ba 2++2OH -+2NH +4+SO 2-4=====△BaSO 4↓+2NH 3↑+2H 2O 。
(2)硫代硫酸盐与强酸反应:S 2O 2-3+2H +===S↓+SO 2↑+H 2O 。
(3)互相促进的水解反应:Al 3+与CO 2-3(HCO -3)、S 2-(HS -)、Fe 3+与CO 2-3(HCO -3)。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可能是Al 、Al 2O 3、Al(OH)3、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等。
4.三类特殊反应(1)归中反应:C +CO 2=====高温2CO 、6HCl(浓)+KClO 3===3Cl 2↑+3H 2O +KCl 、2H 2S +SO 2===3S↓+2H 2O 、S +2H 2SO 4(浓)=====△3SO 2↑+2H 2O 、4NH 3+6NO =====△催化剂5N 2+6H 2O 、Fe +2FeCl 3===3FeCl 2。
(2)歧化反应:Cl 2+H 2O===HCl +HClO 、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3S +6NaOH=====△2Na 2S +Na 2SO 3+3H 2O 、3NO 2+H 2O===2HNO 3+NO 。
(3)置换反应:①金属―→金属:金属1+盐1―→金属2+盐2;铝热反应。
②金属―→非金属:活泼金属(Na 、Mg 、Fe)――→H +或H 2O △H 2↑;2Mg +CO 2=====点燃2MgO +C 。
③非金属―→金属:H 2+金属氧化物――→△金属+H 2O ;C +金属氧化物――→高温金属+CO(或CO 2)。
④非金属―→非金属:2C +SiO 2=====高温Si +2CO↑;2F 2+2H 2O===4HF +O 2;X 2+H 2S===S↓+2HX(X =Cl 、Br 、I);Cl 2、Br 2、I 2之间的置换;O 2+2H 2S=====点燃2S↓+2H 2O 。
提炼3 重要的实验现象 1.燃烧时火焰的颜色(1)火焰为蓝色或淡蓝色:H 2、CO 、CH 4、H 2S 、C 2H 5OH 、S 等在空气中燃烧。
(2)火焰为苍白色:H 2在Cl 2中燃烧。
2.溶液中的沉淀现象(1)产生白色沉淀:Ca 2+与CO 2-3、SO 2-3;Ba 2+与SO 2-4、CO 2-3、SO 2-3;Ag +与Cl -;SiO 2-3与H +;Mg 2+与OH -。
(2)产生黄色(浅黄色)沉淀:Ag +与Br -、I -;H 2S 溶液与O 2、SO 2、Cl 2等。
(3)产生黑色沉淀:Fe 2+、Cu 2+、Pb 2+与S 2-。
(4)产生红褐色沉淀:Fe 3+与OH -。
(5)产生蓝色沉淀:Cu 2+与OH -。
(6)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①向澄清石灰水[或Ba(OH)2溶液]中通入CO 2或SO 2至过量;②向铝盐溶液中滴加强碱溶液至过量;③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加强酸至过量;④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7)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 2+与OH -。
3.产生气体的现象(1)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SO 2,原溶液中含有SO 2-3或HSO -3。
(2)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气体是CO 2,原溶液中含有CO 2-3或HCO -3。
(3)与碱溶液反应且加热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此气体为NH3,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4)电解电解质溶液时,阳极气态产物一般是Cl2或O2,阴极气态产物是H2。
4.溶液变色现象(1)变红色:石蕊+酸;酚酞+碱;Fe3+与SCN-。
(2)变蓝色:石蕊+碱;碘水+淀粉溶液。
(3)浅绿色变黄色:Fe2+与Cl2、Br2或HNO3。
(4)黄色变浅绿色:Fe3+与Fe、SO2-3或S2-等。
(5)品红溶液褪色:遇Cl2、SO2、次氯酸盐[如NaClO、Ca(ClO)2]、Na2O2等,但加热后又恢复为红色的是SO2。
(6)溴水褪色:遇H2S、SO2、碱、活泼金属等。
(7)酸性KMnO4溶液褪色:遇H2S、SO2、Fe2+等。
(8)卤素单质在水、有机溶剂中的颜色变化:如将Cl2通入含Br-的溶液中,溶液变为橙色,若加入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则有机层变为橙红色;将Cl2通入含I-的溶液中,溶液变为棕黄色,若加入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则有机层变为紫色。
回访1 (2016·全国甲卷)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导学号:】A.NaHCO3、Al(OH)3B. AgCl、NaHCO3C.Na2SO3、BaCO3D. Na2CO3、CuSO4回访 2 (2015·全国卷Ⅰ)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1CuSO4溶液Mg(OH)2的小际相符的是( )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1.(2016·河南洛阳统考)下列过程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 )【导学号:】A.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将HCl通入NaAlO2溶液中C.加热溶有SO2的品红溶液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2.(2016·河北三市二次联考)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然后滴入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得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B.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并搅拌有刺激性气味现吸水性和脱水性C.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FeCl2溶液部分变质D.向含有足量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氯水溶液变蓝还原性:I->Fe2+3.(2016·东城统考)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选项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装置中现象A.NO2蒸馏水试管充满无色溶液B.SO2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逐渐变为红色C.NH3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Cl2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4.(名师押题)( )实验试剂甲试剂乙试剂丙丙中的现象A.浓硫酸Na2SO3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浓盐酸KMnO4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C.稀盐酸CaCO3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浓氨水CaO AlCl3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易错警示:(1)CO2通入CaCl2溶液不会产生沉淀。
(2)高炉炼铁时的还原剂是CO,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产生CO。
(3)N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但不是酸性氧化物。
(4)SO2和Cl2的混合气体,可能不具有漂白性。
(5)SO2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是利用SO2的漂白性。
(6)SO2不能漂白石蕊溶液。
(7)硅单质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8)Fe、Al能用于盛放浓硝酸是因为“钝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隔离Fe、Al与硝酸的接触。
热点题型2 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型1.(2016·陕西咸阳一模)向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无沉淀。
若再通入下列某气体或再加入下列某物质,一定无沉淀生成的有( )①通入氯化氢②通入氯气③通入氨气④通入二氧化碳⑤通入硫化氢⑥通入二氧化氮⑦加入氢氧化钠⑧加入三氯化铁A.①④⑤⑦B.①④C.①⑤⑧ D. ②③⑥⑦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3溶液后出现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