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8讲 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 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

[考纲要求] 1.新民主主义革命。2.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考点一 国共由合作到对抗

一、国民大革命

1.国共合作⎩⎪⎪⎨

⎪⎪⎧

背景⎩⎪⎨⎪⎧

①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 合作的方针。

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员参 加的国民党一大。

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 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概念阐释] 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1)党内合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之间进行合作。

2.北伐战争⎩⎪⎨⎪⎧

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

霖等北洋军阀。

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

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 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3.国民革命失败⎩⎪⎨⎪⎧

原因⎩⎪⎨⎪⎧

①帝国主义干涉。

②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 叛变革命。

③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 转入低潮。

二、国共的十年对峙

1.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等领 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

起义。

2.土地革命⎩⎪⎨⎪⎧

方针确定: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

开紧急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 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3.根据地建设⎩⎪⎨⎪⎧

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 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

[图示图解]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关系

史料一共产国际执委认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要的。

——《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解读史料表明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不成熟。

史料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读史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史料三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摘自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解读史料反映了当时中共党内的“左”倾错误,仍坚持以城市武装暴动为中心,反对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史料四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

——《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1935年2月8日) 解读史料表明遵义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判了王明等人的

“左”倾错误的军事路线。

史论1 “左”倾与右倾

(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

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革”中的“左”倾错误等。

(2)右倾: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投降主

义错误。

(3)关系:二者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思想基础都是主观主

义。因此,既要反“左”,也要反右。

史论2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

的正确决策。

(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陕北。

(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高考)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答案 B

解析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革命道路。但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却强调,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说明中国共产党六大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属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选B项。A、D两项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可排除。易错选C项,中共六大的决议强调的是城市暴动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2.(2012·广东高考)下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