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4)脑脊液检查:脑出血诊断明确者一般不做脑脊 液检查,以防脑疝发生,但在无条件做脑CT扫描 或脑MRI检查时,腰穿仍有一定诊断价值。脑出血 后由于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力一般较高,80%患 者在发病6h后,由于血液可自脑实质破入到脑室 或蛛网膜下隙而呈血性脑脊液,所以脑脊液多数 呈血性或黄色,少数脑脊液清亮。因此,腰穿脑 脊液清亮时,不能完全排除脑出血的可能,术前 应给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有颅内压增高或有脑疝 的可能时,应禁忌做腰穿 。
10
辅助检查
脑出血属于神经科急诊,需要在短时间内 立刻明确诊断,目前辅助检查主要分为实 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两种,随着目前医 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影像学检查因为其具 有时间短、无创、结果准确等优点,已逐 渐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11
(1)头颅CT检查: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 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发病后即 可显示边界清楚的新鲜血肿,并可确定血肿部位、 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 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 型,脑室扩张,1周后血肿周围可见环形增强,血 肿吸收后变为低密度或囊性变,CT动态观察可发 现脑出血的病理演变过程,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的病情变化时第一时间指导临床治疗。目前头颅 CT已成为较为广泛的检查方法。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1
定义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据我国六城市的调查,脑出血的患病率 为112/10万,年发病率为81/10万.脑出血 为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
2
病因源自文库
1、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为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多数病例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存在。
2、颅内动脉瘤 主要为先天性动脉瘤,少 数是动脉 硬化性动脉瘤和外伤性动脉瘤。动脉瘤经血流漩 涡和血压的冲击,常使其顶端增大破裂。
6
临床表现
基底节区出血 最多见,约占60~70% 壳核出血:三偏征、两眼可向病灶 侧凝视、优势半球可有失语。 丘脑出血:意识障碍重,两眼常向 内或内下方凝视,双侧瞳孔不等大, 一般为出血侧散大,指示已有小脑 幕疝形成。对侧偏瘫、去脑强直, 中枢性高热、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
7
临床表现
• 脑叶出血或称皮质下白质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5% 年轻人多由血管畸形[隐匿性血管畸形、
9
临床表现
脑室出血 原发性指脉络丛血管出血及室管膜下1.5 cm
内 出血破入脑室者。 ▲原发性脑室出血:以前认为罕见,现已证
实占脑出血的3%~5%。 轻型:头痛,呕吐,项强,Kernig征
(+),酷似蛛网膜下腔出血; 重型:全部脑室均被血液充满,发病即深
度昏迷,呕吐,瞳孔极度缩小,两眼分离斜视或 眼球浮动,四肢弛缓性瘫,可有去脑强直,呼吸 深,鼾声明显,体温明显升高,面部充血多汗, 预后严重,多迅速死亡。
的豆纹支(lenticulostriate branches),多为高血压小动脉病所
致(CDE同)。 C.丘脑:源自上升的大脑后动脉的
丘脑膝状支(thalmogeniculate branches)。
D.脑桥:源自基底动脉的旁正中支。 E.小脑:源自小脑后下、前或上动
脉的穿通支。
4
发病机制
1)高血压使小动脉形成微动脉瘤,后者可能破裂引起出血。 2)高血压引起脑小动脉痉挛,可能造成其远端脑组织缺氧
moyamoya病(烟雾病)]引起,老年人常见于高血 压动脉硬化,其次为类淀粉样血管病等。脑叶出 血以顶叶最多见,依次为颞、枕、额叶
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三组: 无瘫痪及躯 体感觉障碍者: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 脑脊液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有瘫痪和 (或)躯体感觉障碍者 发病即昏迷者。
8
13
(3)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造影曾 经是脑出血的首要诊断手段,因其不能显 示血肿本身,仅能根据血肿周围相关血管 的移位来推测血肿的部位及大小,且DSA检 查为一项有创检查,目前一线应用已明显 减少。值得一提的是,DSA在脑出血原因的 鉴别上仍意义重大,因其可直观的看到脑 血管的走形及形态,当怀疑有脑血管畸形 或动脉瘤破裂的病人应该需要做DSA检查明 确诊断。
临床表现
.脑桥出血 占脑出血10%左右 小量出血(轻型):意识清楚,面、展神经 交叉瘫,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 大量出血(>5m1,重型):昏迷早且重,四肢 弛缓性瘫,双侧瞳孔呈针尖样,中枢性高热, 呼吸不规则,多于24~48小时内死亡。 小脑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0% 发病突然; 眩晕明显,频繁呕吐; 枕部疼痛; 病变侧共济失调; 可见眼球震 颤; 同侧周围性面瘫; 颈项强直; 颅内 压增高明显,昏迷加深,枕大孔疝死亡。
5
临床表现
高血压性脑出血以5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最多见。由于高 血压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出血也可能有年轻化倾向。 发病前常无预感,少数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和口齿不 清等前驱症状。多数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时发 病,少数在静态发病,气候变化剧烈时发病较多。起病突 然,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至高峰。急性期多 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 失禁等。呼吸深沉而带有鼾声,重者则呈潮式呼吸或不规 则呼吸。深昏迷时四肢呈迟缓状态,局灶性神经体征不易 确定,此时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相鉴别;若昏迷不深, 体查时可能发现轻度脑膜刺激症状以及局灶性神经受损体 征。
坏死,发生点状出血和脑水肿。这一过程若严重和持久, 其坏死出血融合扩大而大片出血。 3)脑动脉的外膜及中层在结构上较其他器官的动脉薄弱, 可能是脑出血比其他内脏出血多见的一个原因。 4)大脑中动脉与其所发生的深穿支——豆纹动脉呈直角, 后者又由动脉主干直接发出一个小分支,所以豆纹动脉接 受的压力高,且此处也是微动脉瘤多发的部位。因此,当 血压骤然升高时,此区最易出血。
3、脑动静脉畸形 因血管壁发育异常,常较易出血。 4、其他病因 , 脑动脉炎 ,血液病,抗凝及溶栓治
疗,淀粉样血管病,脑肿瘤细胞侵袭血管或肿瘤 组织内的新生血管破裂出血。
3
ICH最常累及的部位
A.脑叶:源自大脑前、中、后动脉 的穿通皮层支,多为淀粉样小血管
病所致。 B.基底节:源自上升的大脑中动脉
12
(2)MRI检查: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 小脑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 能辨认的脑出血,区别陈旧性脑出血与脑 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还可以大 致判断出血时间,是否多次反复出血等, 但MR检查需要患者较长时间(10分钟以上) 静止不动躺在扫描机内,对已有意识障碍 的患者较难做到,一般不及CT检查应用广 泛。
(4)脑脊液检查:脑出血诊断明确者一般不做脑脊 液检查,以防脑疝发生,但在无条件做脑CT扫描 或脑MRI检查时,腰穿仍有一定诊断价值。脑出血 后由于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力一般较高,80%患 者在发病6h后,由于血液可自脑实质破入到脑室 或蛛网膜下隙而呈血性脑脊液,所以脑脊液多数 呈血性或黄色,少数脑脊液清亮。因此,腰穿脑 脊液清亮时,不能完全排除脑出血的可能,术前 应给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有颅内压增高或有脑疝 的可能时,应禁忌做腰穿 。
10
辅助检查
脑出血属于神经科急诊,需要在短时间内 立刻明确诊断,目前辅助检查主要分为实 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两种,随着目前医 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影像学检查因为其具 有时间短、无创、结果准确等优点,已逐 渐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11
(1)头颅CT检查: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 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发病后即 可显示边界清楚的新鲜血肿,并可确定血肿部位、 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 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 型,脑室扩张,1周后血肿周围可见环形增强,血 肿吸收后变为低密度或囊性变,CT动态观察可发 现脑出血的病理演变过程,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的病情变化时第一时间指导临床治疗。目前头颅 CT已成为较为广泛的检查方法。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1
定义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据我国六城市的调查,脑出血的患病率 为112/10万,年发病率为81/10万.脑出血 为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
2
病因源自文库
1、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为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多数病例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存在。
2、颅内动脉瘤 主要为先天性动脉瘤,少 数是动脉 硬化性动脉瘤和外伤性动脉瘤。动脉瘤经血流漩 涡和血压的冲击,常使其顶端增大破裂。
6
临床表现
基底节区出血 最多见,约占60~70% 壳核出血:三偏征、两眼可向病灶 侧凝视、优势半球可有失语。 丘脑出血:意识障碍重,两眼常向 内或内下方凝视,双侧瞳孔不等大, 一般为出血侧散大,指示已有小脑 幕疝形成。对侧偏瘫、去脑强直, 中枢性高热、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
7
临床表现
• 脑叶出血或称皮质下白质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5% 年轻人多由血管畸形[隐匿性血管畸形、
9
临床表现
脑室出血 原发性指脉络丛血管出血及室管膜下1.5 cm
内 出血破入脑室者。 ▲原发性脑室出血:以前认为罕见,现已证
实占脑出血的3%~5%。 轻型:头痛,呕吐,项强,Kernig征
(+),酷似蛛网膜下腔出血; 重型:全部脑室均被血液充满,发病即深
度昏迷,呕吐,瞳孔极度缩小,两眼分离斜视或 眼球浮动,四肢弛缓性瘫,可有去脑强直,呼吸 深,鼾声明显,体温明显升高,面部充血多汗, 预后严重,多迅速死亡。
的豆纹支(lenticulostriate branches),多为高血压小动脉病所
致(CDE同)。 C.丘脑:源自上升的大脑后动脉的
丘脑膝状支(thalmogeniculate branches)。
D.脑桥:源自基底动脉的旁正中支。 E.小脑:源自小脑后下、前或上动
脉的穿通支。
4
发病机制
1)高血压使小动脉形成微动脉瘤,后者可能破裂引起出血。 2)高血压引起脑小动脉痉挛,可能造成其远端脑组织缺氧
moyamoya病(烟雾病)]引起,老年人常见于高血 压动脉硬化,其次为类淀粉样血管病等。脑叶出 血以顶叶最多见,依次为颞、枕、额叶
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三组: 无瘫痪及躯 体感觉障碍者: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 脑脊液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有瘫痪和 (或)躯体感觉障碍者 发病即昏迷者。
8
13
(3)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造影曾 经是脑出血的首要诊断手段,因其不能显 示血肿本身,仅能根据血肿周围相关血管 的移位来推测血肿的部位及大小,且DSA检 查为一项有创检查,目前一线应用已明显 减少。值得一提的是,DSA在脑出血原因的 鉴别上仍意义重大,因其可直观的看到脑 血管的走形及形态,当怀疑有脑血管畸形 或动脉瘤破裂的病人应该需要做DSA检查明 确诊断。
临床表现
.脑桥出血 占脑出血10%左右 小量出血(轻型):意识清楚,面、展神经 交叉瘫,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 大量出血(>5m1,重型):昏迷早且重,四肢 弛缓性瘫,双侧瞳孔呈针尖样,中枢性高热, 呼吸不规则,多于24~48小时内死亡。 小脑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0% 发病突然; 眩晕明显,频繁呕吐; 枕部疼痛; 病变侧共济失调; 可见眼球震 颤; 同侧周围性面瘫; 颈项强直; 颅内 压增高明显,昏迷加深,枕大孔疝死亡。
5
临床表现
高血压性脑出血以5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最多见。由于高 血压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出血也可能有年轻化倾向。 发病前常无预感,少数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和口齿不 清等前驱症状。多数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时发 病,少数在静态发病,气候变化剧烈时发病较多。起病突 然,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至高峰。急性期多 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 失禁等。呼吸深沉而带有鼾声,重者则呈潮式呼吸或不规 则呼吸。深昏迷时四肢呈迟缓状态,局灶性神经体征不易 确定,此时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相鉴别;若昏迷不深, 体查时可能发现轻度脑膜刺激症状以及局灶性神经受损体 征。
坏死,发生点状出血和脑水肿。这一过程若严重和持久, 其坏死出血融合扩大而大片出血。 3)脑动脉的外膜及中层在结构上较其他器官的动脉薄弱, 可能是脑出血比其他内脏出血多见的一个原因。 4)大脑中动脉与其所发生的深穿支——豆纹动脉呈直角, 后者又由动脉主干直接发出一个小分支,所以豆纹动脉接 受的压力高,且此处也是微动脉瘤多发的部位。因此,当 血压骤然升高时,此区最易出血。
3、脑动静脉畸形 因血管壁发育异常,常较易出血。 4、其他病因 , 脑动脉炎 ,血液病,抗凝及溶栓治
疗,淀粉样血管病,脑肿瘤细胞侵袭血管或肿瘤 组织内的新生血管破裂出血。
3
ICH最常累及的部位
A.脑叶:源自大脑前、中、后动脉 的穿通皮层支,多为淀粉样小血管
病所致。 B.基底节:源自上升的大脑中动脉
12
(2)MRI检查: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 小脑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 能辨认的脑出血,区别陈旧性脑出血与脑 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还可以大 致判断出血时间,是否多次反复出血等, 但MR检查需要患者较长时间(10分钟以上) 静止不动躺在扫描机内,对已有意识障碍 的患者较难做到,一般不及CT检查应用广 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