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型国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摘要: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进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科学社会主义,就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才是我们经济持续增长国家崛起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创新新国家国内外背景十二五规划措施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发生重大的变革。从国际上来看,创新型经济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创新已经成为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地区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国际背景

创新型经济与全球化竞争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

1.人类社会已步入创新型经济时代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发展的战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事关国防安全的关键技术难以引进,而且涉及主导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尖端技术也难以引进。事实一再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体系,推动产业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2.新型社会经济形态正在形成: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与健康的社会

人类社会正在朝着新型社会经济形态转变,明显的标志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安全与健康社会的形成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人类社会将从化石能源体系走向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新时代。第二,人类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第三,人类面临着人口、健康的新挑战。第四,科技创新以跨学科为主导模式。

3.全球化竞争进一步加剧

我们正处在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全球化竞争首先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国家主导的科技政策和战略规划备受重视,各国纷纷提出科技创新的新理念、新政策、新规划。各国都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基点。

二、国内背景:变革发展模式

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顽强拼搏,我们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高投入、能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进

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

1.我国总体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研究和开发经费(R&D 经费)占GDP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结构还不合理。述这些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而且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总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

2.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自主创新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经济持续增长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此外,我们还应当看到,进人21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府职能基本转变,但促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影响自主创新的诸多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着改革、规范和完善保护激励创新的法制政策环境,建设创新友好、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尊重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自主创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解决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来讲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从中国的基本国情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的资源短缺现象决定了不可能再走以往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支持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因此,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自主创新

对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历史时期的中国而言,自主创新更具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摆脱资源”瓶颈”性约束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要依靠自主创新,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自主创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更要依靠自主创新。

三、“十二五”关于创新国家的建设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共有十二个部分,涉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