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docx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整理
整理与归纳一、内容提要二、专题讨论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从微粒的观点认识和区分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仅是微粒间的间隙发生了改变,而微粒本身没有改变;但当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时,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即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
3.关于原子结构(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电子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3)原子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4.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上:(1)表示某物质;(2)表示该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微观上:(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5.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计算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之比我们知道,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因此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之比。
如Fe3O4中,铁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3∶4,CaCO3中,钙、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3。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以Fe3O4为例,可知其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4,可设铁原子个数为3k,氧原子个数为4k;可以通过查表得到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元素的质量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Fe∶O=3k×56∶4k×16=21∶8。
故在某一种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就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比值。
(3)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三、思维启迪多少克碳酸氢铵(NH4HCO3)与400 g硝酸铵(NH4NO3)含氮元素质量相同?解析:解答本题,要先分别算出NH4HCO3和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再算出400 g NH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解析).docx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市售“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A.铁单质B.铁分子C.铁原子D.铁元素【答案】D【解析】“加铁酱油”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
2.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答案】A【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故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选A。
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答案】C【解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气,故选项解释正确;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是因为夏天气温高,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
4.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铁 B.氯化钠 C.氧气 D.水【答案】A【解析】A、铁是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
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共有10个电子B.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C.该离子是阳离子D.该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答案】A【解析】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应有13个电子,错误;B、从结构示意图可看出,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正确;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该离子是阳离子,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故该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正确;故选A。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x
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奥秘(1)第1课时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微粒大小发生变化B.微粒质量发生变化C.变成了新微粒D.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2.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氧气3.海洋水族馆中,表演者需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
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其原因正确的是(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B.氧分子的质量发生改变C.氧分子变成了氧原子D.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4.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5.关于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6.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7.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C.微粒③易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8. (2015•泰州)钛合金在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应用广泛。
有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则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22B.26C.58D.4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10.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在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微粒11. (2015•无锡)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12.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中的微粒数:分析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原子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3.如图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一般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
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5篇)
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5篇)第一篇: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
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情感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
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
教学设计: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
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
引入: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
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
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答:不能。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知识沪教版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对于物质的构成,我们知道:(1)所有物质都是由的、的构成的;(2);(3)。
2.微粒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随温度降低而。
3.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间隙;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间隙。
所以__________物质往往容易被压缩,__________物质不易被压缩。
4.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微粒间的间隙受热,遇冷。
5.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6.分子是的最小微粒,因此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7.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只是它们的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分成了,而进行。
8.化学变化实质上就是的过程。
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都,只是进行。
9.原子是的最小微粒。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不同在于 。
10.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和带负电荷的构成的。
两者所带电量 ,,因而原子呈性。
11.原子核的虽然很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
电子在核外空间作。
12.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
所有的原子核中一定有,但原子核内没有。
原子核中带正电荷,不带电。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
13.以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与这一基准的,称为这种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除以, 它单位。
在原子结构中,相对原子质量=+。
14.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15.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6.微粒间的转化:和等第二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1.元素是具有相同(即)的的总称,元素的种类取决于即。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不讲。
通常把元素简单分成、、三大类。
2.常见元素的符号:素符号的。
4.称为单质;称为化合物。
叫做氧化物。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其他从高到低,依次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其次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其次是、、;太阳上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其次是。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知识点归纳-word
微粒简语: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微粒构成组成:一般用于对宏观事物状态的描述,比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再如:地球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构成:一般用于对微观事物状态的描述,比如:水分子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实验1氨水: 指氨气的水溶液,有强烈刺鼻气味,具弱碱性酚酞:是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到碱变红现象: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变红结论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例子:走进花园闻到花香打开酒瓶,闻到酒精的气味补充: 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快例子: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实验2说明:在玻璃管中加水至玻璃管容积的1/2再加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堵住玻璃管口,摇动几次现象:水和酒精的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水和无水酒精的体积之和结论1:微粒之间是有间隙的一般物质微粒间的间隙,是气态>液态>固态(水是特例)举例:气体容易被压缩,固体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补充:改变温度和压强可以改变微粒间的间隙例子:热胀冷缩,温度升高,间隙变大,温度减小,间隙变小握紧气囊(增大压强),气囊变小(间隙变小)松开气囊(减小压强),气囊变大(间隙变大)微粒种类:分子、原子、离子简语: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干冰由二样化碳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如金刚石有碳原子构成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可以再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原子之间有间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可以再分化学变化理解例子:水的电解反应解释: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形成新的分子,大量分子聚在一起构成物质小tip: 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子: 常见的金属和稀有气体等图示物质构成理解原子分子物质直接原子的构成质子(带正电荷)原子核(总体带正电荷)原子中子(不带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比较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几乎集中的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小得多等量关系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者所带电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没有规律上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Ar)为这种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小tip: 原子的质量太小,不方便进行计算,所以定义了相对原子质量便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Mr)小tip: 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例子: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是一种比值,没有单位)O)=1×2+16×1=18Mr(H离子电中性的原子经常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原子失去电子,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带正电的离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带负电的离子)阴离子例子: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白眼,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NaCl)每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利用元素符号表示为Na+每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利用元素符号表示为Cl-Na+和Cl- 结合成NaCl,NaCl不显电性NaCl溶于水中,会电离出能自由移动的Na+和Cl-科普: 在水分子的冲击下,原本能量很高的化学键断裂,使分子成为阴阳离子,造成了电离元素周期表:横行代表周期,纵列代表族,创始人俄国门捷列夫介绍:根据核外电子的活动区域离原子核的远近不同,将核外电子的运动区域划分成不同的电子层详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有趋于相对稳定的趋势,当条件成熟时会得到或失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当最外层电子“满”的时候,化学性质最稳定,如稀有气体(惰性气体)小tip: 第一周期(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其余周期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规律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时(多为金属元素),容易丢失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多为非金属元素),容易补满最外层电子,形成阴离子发现: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如C-12和C-14是两种原子,但都属于碳元素质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如Na和Na+ 都属于钠元素小tip: 元素是一宏观概念,是描述物质组成的,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书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碳元素C、氧元素O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铁元素Fe 意义:单个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子: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要多一种意义,即表示一种物质例子: Fe表示铁元素,也表示一个铁原子,也表示铁这种物质前面带数字的元素符号,只表示几个原子例子: 2H只表示2个氢原子引申:离子的符号书写方法,把离子的电荷数目和电性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电荷数目,后写电性例子: 钙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钙离子用Ca2+表示碳酸根离子CO32-小tip: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都叫做离子,如Na+、Cl-、Ca2+、CO32-、SO42-、OH-原子序数:每种元素都有一个编号,大小等于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这个编号就是原子序数小tip: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各个字符含义。
九年级的化学第3章知识点(沪教版).doc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铁、铜、氦气、水、等。
碳、硅、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_ 氯化钠等。
2.从微观角度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同一种微粒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微粒构成3.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构成它的微粒保持的(或者说决定的)。
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铁原子,氦气的化学性质由氦原子决定.4.分子由原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成分子。
( 1)①水由水分子构成,在通电时,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氢分子聚集为氢气,氧分子聚集为氧气。
②实验中,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不变化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 2)氢气燃烧时,氢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 3)结论: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由原子结合而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5.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改变6.原子的构成原子说明:( 1)不同的原子,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2)中子的质量几乎与质子的质量相等,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 3)对原子而言,质子数===电子数=== 核电荷原子核数上7.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相同点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②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是化不同点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
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互关系8.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名称原子阳离子阴离子质子数和电子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数关系电性不显电性呈正电性呈负电性相互转化9.原子、分子、离子、物质的关系结合物质如:等结合原聚集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分解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结合物质如:等得到或失去电子10.相对原子质量(Ar ):1.表达式:某原子的实际质量(kg )Ar1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kg )122.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第二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一).元素1.元素符号的意义:①一种元素②一个原子③一种单质( 1)如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有O2 种:氧元素;一个氧原子。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docx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1.为探究物质的可分性,小琴同学用高锰酸钾颗粒依次进行了下列三步实验操作①研磨:从试剂瓶中取少量高锰酸钾颗粒放在研钵中研碎成粉末;②溶解:取少量粉末放在试管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③稀释:把试管中的溶液全部倒进盛有200mL水的烧杯中。
其中哪些操作步骤中高锰酸钾不再分()A.全部 B.只有① C.只有② D.只有③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在不断运动3.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水在常温下的挥发和水受热加快蒸发的情况,由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在受热的情况下,微粒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C.只要温度相同,任何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D.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的间隔是不同的4.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
这个现象说明()A.微粒间有间隙 B.微粒是有质量的C.微粒间有力的作用 D.微粒是可以再分的5.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6.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甲乙丙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7.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气体()A.分子的体积增大 B.分子间间隔增大C.分子的质量增大 D.分子的个数增多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蔗糖溶解是因为微粒很小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微粒间隔很小9.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微粒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微粒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微粒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微粒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10.把分别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和无色氢气(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发生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构成物质的奥秘(3).docx
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奥秘(3)第3课时物质的组成1.含有氯元素的酸有多种,高氯酸(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3 C.+5 D.+72.下列含有硫元素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H2SO3B.H2SO4C.KHSO3 D.Na2S2O33.下列对化学式NO2的各种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B.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C.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D.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4.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的材料。
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 )A.EuO B.Eu2O3C.Eu3O2D.EuO3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1个铁离子:Fe3+B.3个氧分子:30C.氧化镁:MgO2D.2个氮原子:N26.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 ) ①FeCl2-氯化亚铁②2Ca2+-2个钙离子③O2-2个氧原子④1Na-钠离子⑤H2O-1个水分子⑥2H-2个氢元素⑦2N-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A.①④⑤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⑦ D.②⑤⑥⑦7.(2015•贵港)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B.①③属于同种元素C.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D.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S﹣28.偏钛酸钡(BaTiO x)因其显著的“压电效应”而广泛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
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是 ( )A.1 B.2 C.3 D.49.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有机物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C.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5个原子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10.创建无烟校园,人人有责,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的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有关尼古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B.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3.1%C.尼古丁是有机物D.尼古丁中C、H、N三种元素质量比为60:7:1411.防锈和回收废旧金属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二课时教案.docx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彖。
【学习重点】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到微小粒子构成的。
2.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物质变化与化学变化。
【学习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彖,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区分。
【自学导航】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探究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 、、。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Fe、Cu、Mgs Na、He、Ne、金刚石(C)、石墨(C)、S、Si 等。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常见气体:出、C02、02、N2> NH3> SO2、CH”、HC1 等。
液体:苯、酒精、出0等。
固体:五氧化二磷、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等。
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氯化钠是市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探究二、分子1.概念: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的______ 微粒。
2.分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的体积小,质量小。
②分子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O③分子之间W ______________________ O④同种分子 _______________ ,不同种分子________________ 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注:①分子是保持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 性质的一种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 ________________ 性质;②分子在_______ 变化中可以再分;在 ______________变化中不能分。
例: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水分子—、氧分子 ____________ 、氢分子,5.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⑴纯净物和混合物 ___________ 种分子构成纯净物。
沪教初中化学九上《3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 (4)
讲授新课2、高锰酸钾溶液什么颜色?为什么?
3、稀释后的溶液为什么仍然保持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特征?
二、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演示:氨水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为探究试验排除理论障碍。
演示:氨分子的扩散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引导假设:酚钛试剂是否会变色?理论根据是什么?
引导思考:未经人为混合,酚酞试剂变红了,说明什么?
归纳、完善,举例说明问题:“酒香不怕巷子深”,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人能够闻到来自小巷深处的酒香。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
引导猜想:微粒之间是密不透缝的还是有一定的空隙?
实验探究:空气的压缩
启发提问:空气的体积为什么缩小了?
归纳、完善
对比试验:水的压缩试验,启发思考,得出结论。
巩固练习:猜想50毫升酒精+50毫升水等不等于100毫升?
验证试验:水与酒精混合的体积变化,启发提问并解释(联想大豆与大米混合进行类比理解)
小结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及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
作
业
导航/练习卷。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提纲-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1.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如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2、现象:溶液A 逐渐变红原因:浓氨水中挥发出的氨分子运动到右边的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氨水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3. 实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现象: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 说明: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间隙;2.构成水的微粒间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间隙很大;4. 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海绵吸水、豆子与芝麻混合不能说明) 5.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一般认为是不改变的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被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6. 小结:原子的构成情况:(注意:普通的氢原子中无中子)7.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
8.9.物质由元素组成(宏观),也可以说由微粒构成(微观),分子由原子构成 离子构成的物质:NaCl CaCl 2 KMnO 4 -----酸、碱、盐 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 、Si 、SiO 2、金刚石 钠在氯气中燃烧:黄色火焰并有白烟10.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基准的比值。
(单位为1)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居于原子中央)分 子 物 质 原子离 子 结合 得、失电子失、得电子分解=质子数+中子数公式表达式:相对原子质量=11. 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即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和12.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一种总称,是集体名词,因此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构成物质的奥秘(2).docx
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奥秘(2)第2课时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1.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达的微粒,与质子数为8、电子数为8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2.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铁质”应理解为 ( )A.铁元素B.铁单质C.铁离子D.铁原子3.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氧化物、单质、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是 ( )A.干冰钢空气B.冰金刚石矿泉水C.酒精生石灰过磷酸钙D.五氧化二碳铁冰水共存物4.用“O”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7.右图是R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磷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8B.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C.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P2R5的化合物D.磷可以在R的单质中剧烈燃烧8.稀土元素具有重要用途,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铈属于金属元素B.铈的原子序数是82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9.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其单质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 ( )A.Fe B.Si C.Al D.O10.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下列哪种情况而实施的项目 ( )A.幼儿及青少年的佝偻病B.甲状腺肿大C.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D.缺铁性贫血11.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 )A.钙B.铁C.锌D.碘12. (2015•邵阳)“塑化剂”是一种工业原料,但不法商人把它添加到饮用品当中,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已知“塑化剂”的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有关邻苯二甲二辛酯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有机物B.它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一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中共有66个原子D.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13.下列关于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是不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表示的是离子14.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 )A.一氧化碳B.硫酸铜C.至气D.铜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_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__,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docx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水全部变成红色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C.1体积黄豆和1体积小米掺在一起后,总量少于2体积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D.夏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就不存在了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粒子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4.经测定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分子,则该物质肯定不属于()A.纯净物B.混合物C.单质 D.化合物5.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大于原子质量B.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7.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水蒸发变成水蒸汽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8.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受热膨胀,遇冷收缩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A.A B.B C.C D.D9.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10.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 B.2 C.3 D.611.有关原子的相对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12C]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值D.相对原子质量是质子数加中子数12.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13.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等,但从整个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是()A.硅B.氧C.铝D.铁14.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C.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5.下列元素符号都表示金属的是()A.C、Cu、Ca B.S、Fe、P C.K、Mg、Ba D.H、Na、He16.据《生活报》报道,目前中小学生喜欢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易引起中毒而头晕、头痛.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二氯甲烷(CH2Cl2)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气和氯气组成的B.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C.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组成的D.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氯原子组成的17.一种元素跟另一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的不同点是()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18.“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19.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A.4H2B.4H C.2H2D.H420.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3千克,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克B.12千克C.12 D.1.993×10﹣23千克21.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粒子总数为()A.26 B.56 C.82 D.8622.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M溶液是()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C.浓氨水D.食盐水2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生活现象,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间有间隔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一分子受热体积变大C.用打气筒打气﹣﹣分子变小D.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运动24.下列微粒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5.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原子、分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6.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B.该粒子的质子数为16C.该粒子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的离子D.该粒子是一种原子27.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和“”个数比为2:1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该密闭体系中没有单质存在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28.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二.解答题:29.(10分)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①氦元素;②两个氢分子;③铜原子;④三个铵根离子.(2)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 ,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或“失”)电子;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合理均可).(3)如图3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得微观示意图,请按下列要求填空.①图中体现了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30.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1)写出铁元素符号的意义:Fe表示;Fe还表示;Fe还可表示.(2)①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二氧化硫分子;钙离子;正五价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②若用“”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的微粒是.(3)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如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填字母)31.将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等粒子用序号分别填入下列适当空格中:(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2)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是;(4)带正电的粒子是;(5)参加化学反应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6)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粒子是.32.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①O②Fe③2O④3Mg.33.从一个元素符号图片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以铁为例)元素名称;元素的种类;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原子核电荷数.34.如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图A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图B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字是.(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2个氟原子,钠离子.(3)钠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5.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 ;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 (填数值),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3)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水全部变成红色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C.1体积黄豆和1体积小米掺在一起后,总量少于2体积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与原子的基本特征:分子与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与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与原子在不停的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根据这些性质特征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水全部变成红色,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二者的分子相互进入对方分子之间,故A正确;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B正确;C、黄豆和大米之间的间隔,不属于分子之间的间隔,属于宏观物质之间的间隔;故C错误;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二者的分子相互进入对方分子之间,故D正确.故选C.【点评】了解分子的性质及其应用: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D.夏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就不存在了【考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解答;B、根据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解答;C、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D、根据水的三态变化解答.【解答】解: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故错误;B、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故正确;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故正确;D、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蒸发,变为水蒸汽,水仍然存在,故错误.答案:A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粒子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B、根据原子可分考虑;C、根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考虑;D、根据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考虑.【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故A说法错误;B、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故原子是最小粒子是错误的,故B错;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C错;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4.经测定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分子,则该物质肯定不属于()A.纯净物B.混合物C.单质 D.化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该物质属于纯净物.【解答】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该物质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混合物.故选B.【点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该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5.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主要是因为烟雾在空气中的流动性,考虑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性质.【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A.【点评】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子的性质: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大于原子质量B.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而且一切分子都是有原子构成的.【解答】解:A、虽然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故A错误;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都在不停的运动着,故B错误;C、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故C错误;D、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和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7.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水蒸发变成水蒸汽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变化必须是化学变化,因为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解答】解:A、水蒸发变成水蒸汽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是指水的蒸发,属于简单的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的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过滤只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变化必须是化学变化.8.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受热膨胀,遇冷收缩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因为原子的间隔受热膨胀,遇冷收缩,故选项解释错误.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是因为酒精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D、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故解释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造成的,氧分子的性质是相同的.故解释不正确;C、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分子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解释不正确.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分子还在运动.故解释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应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现象的能力及物质间三态变化的原因.10.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 B.2 C.3 D.6【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牢记与掌握,并能应用于解题.11.有关原子的相对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12C]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值D.相对原子质量是质子数加中子数【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B、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12C]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值,故选项说法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单位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利用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电子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的知识解决.【解答】解:A、中子数=125﹣53=72,故正确.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质子数是53,故错误.C、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电子数,故电子数是53,故正确.D、质子数是53,中子数是72,两者之和是125,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新信息为载体来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学生应学会对新信息的选择使用;同时应熟记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3.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等,但从整个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是()A.硅B.氧C.铝D.铁【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地壳中所含元素含量的排序判断,并注意是找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是:O、Si、Al、Fe、Ca,带钅字旁的属于金属,所以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C【点评】化学之最是化学推断题的题眼,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应用广泛,要熟练掌握、记忆;本题要注意考查的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14.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C.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由此可看出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分析】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物质和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分子、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也讲个数【解答】解: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B.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故错误;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和元素属于宏观概念,解释物质用元素解释,用组成,分子、原子是微观概念,解释分子用原子,用构成.15.下列元素符号都表示金属的是()A.C、Cu、Ca B.S、Fe、P C.K、Mg、Ba D.H、Na、He【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C表示的是碳,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S表示的硫,属于非金属元素,P表示的是磷,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C、K、Mg、Ba都表示的是金属元素,故C正确;D、H表示的是氢、He表示的是氦,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种类的判断,完成此题,需熟练掌握有关元素的符号.。
2022秋沪教版(全国)九上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含答案
2022秋沪教版(全国)九上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九上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
1、湿衣服在阳光下很快凉干,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①分子运速率动加快 ②分子种类改变 ③分子大小改变④分子质量改变 ⑤分子间隔变大A .①③⑤B .①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2、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 .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B .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不同C .因为所含元素种类不同,所以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D .因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氦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3、小明人称“小马虎”,下面从他的笔记中摘录的部分化学用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碳酸钾:KCO 3B .2个二氧化碳分子:2CO 2C .氯化锌:ZnClD .氢分子:H4、某物质的分子式为n 2n-1H RO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 ,则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m 3n 1--B .m 3n 1-+C .m 33n 16--D .m 33n 16-+5、下列关于原子的构成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 .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空间内做高速运动C .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 .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水一一单质 B .液氧一一混合物C .空气一一化合物D .五氧化二磷一一氧化物7、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下列有关“CH4”意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表示甲烷这种物质B.表示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表示甲烷由一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D.表示一个甲烷分子8、科学家研发的新型催化剂堪称温室气体的克星。
该催化剂由廉价且丰富的镍、镁和钼制成。
镁、镍、钼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元素符号为MG B.镍原子质子数为28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 g 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9、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B.“湿衣服晾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10、如下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11、21世纪初的某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期间某部队用装有碘化银(化学式为AgI)实施人工降雨,碘化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2 D.+512、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
沪教初中化学九上《3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 (5)
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
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情感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
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
教学设计: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
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
引入: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
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
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答:不能。
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
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一、选择题
1、步入花园,花香四溢;走近正在烧鱼炖肉的厨房,香味扑鼻,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A、微粒质量变大
B、微粒间有空隙
C、微粒不断运动
D、微粒的质量变小
2、氧气变为液态氧是因为()
A、构成氧气的微粒大小变了
B、构成氧气的微粒间的空隙变了
C、构成氧气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变了
D、构成氧气的微粒本身变了
3、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
A、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
D、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的状态
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
A、糖在水中自然溶解
B、湿衣服晾干
C、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D、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
5、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十分凉爽,这是因为()
A、酒精由汗毛孔进入了体内
B、酒精吸收了体内水分
C、酒精与皮肤发生了化学变化
D、酒精吸收人体热量不断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挥发到空气中去了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微粒运动论解释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7、下列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8、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A、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
B、人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构成水的微粒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使用无氟冰箱可保护大气臭氧层
二、填空题
9、蜡烛受热熔化和在空气中燃烧分别发生了和变化,前者微粒不发生改变,只是微粒间的发生了变化,后是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微粒。
10、在盛有50ml水的烧杯内,加一颗高锰酸钾,观察到液体由变为色,这是由于。
11、同种微粒的性质,不同种微粒的性质(均填“相同”或不同”)。
12、微粒不是静止的,而总是在。
微粒之间有一定的,如果微粒之间,物质呈气态;如果微粒之间,就呈液态或固态。
因此气体(填“难”或“易”,下同)被压缩,固体或液体被压缩。
三、问答题
13、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
14、气体能被压缩,而液体、固体不易被压缩,原因是什么?
活用所学
1、不能证明微粒间有空隙的事实是()
A、充满空气的皮球可以被压缩
B、10ml大豆和10ml小米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C、水结成冰体积变大
D、10ml酒精和10ml水混在一起,体积小于20ml
2、连连看
微粒不停地运动一滴水中约含有1.7×1021个水分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气体受压体积变小
3、小探究
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
你
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答案
一、选择题:1、C 2、B 3、 C 4、D 5、D 6、C
7、D 8、A
二、填空题:9、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空隙10、无色、呈浅紫红;由于构成的高锰酸钾的微粒扩散到水中去了11、相同不同12、不停地运动。
空隙;空隙较大;空隙很小。
易,难。
三、问答题:
13、因为微粒是不断运动的,酒精微粒运动到空气中,从而使酒味变淡。
14、因为微粒之间有空隙,而且气体微粒之间的空隙较大,液体、固体微粒之间的空隙小,所以气体易被压缩,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活用所学
1、B
2、
3、小探究:(1)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构成氨气的微粒运动到B中,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3)没有必要,因为B中蒸馏水与酚酞混在一起并没有产生变色现象。
初中化学试卷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