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之后的香港建筑

合集下载

贝聿铭建筑作品欣赏之香港中银大厦

贝聿铭建筑作品欣赏之香港中银大厦

贝聿铭建筑作品欣赏之香港中银大厦香港中银大厦(1982-1991)是贝聿铭先生所有建筑作品中最高的一幢, 1990年5月落成后他就宣布退休,这幢建筑象征着贝氏事业的巅峰。

曾主编<建筑论坛>的著名建筑评论家Peter Blake赞赏它为继西格兰姆大楼后最优秀的玻璃幕墙大楼。

高层建筑物的一个办法是把重量向边缘转移,这样大楼就能够像两腿叉开站立的水手那样经受风暴的袭击。

罗伯琛做到这一点,方法是每隔13层楼用预制件像晶体管天线一样把贝聿铭设计的塔楼横向加固。

而那些斜构件使大楼纵向与横向的负荷全部转移到四根角柱上。

本来要用来重复横向加固的钢材现在能够纵向运用了。

罗伯琛说:“它代表了一种新型建筑。

它使人们看到结构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它提高了条柱的高度。

”为了强调在结构上可行在美学上同样可行,贝聿铭把每隔13层楼对塔楼进行加固的斜构件与横向桁架用红笔圈出。

贝聿铭说:“假如我们不把结构表现出来,这幢楼就不可能显得舒适。

”在尊重历史方面,贝聿铭表现了恰如其分的儒家态度,但他并不总是对侵犯他职业生活的行为持欢迎态度。

过去他经常开玩笑说,他没有通过纽约州建筑师执照考试中的现场规划部分,原因是他应用了“风水”原则。

贝聿铭曾说:“我怎么能相信那些东西?尽管如此,风水是我所受教育的一部分,是建筑的一部分。

”在设计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时,贝聿铭曾把一本关于风水的书交给他的一位助手,让后者根据风水规则评估设计图样。

通过认真研究后,这位助手向他报告了设计中存在的几处侵犯风水的地方。

通过大量的研究,贝聿铭把分隔每13层都要应用的预制件的横向桁架隐藏起来,并十分精明地把遗露在外面的部分描述成一系列互相交叉的宝石——这种吉利的形象使银行家们大为高兴。

同时,他把塔楼比作雨后春笋——中国传统中再生与希望的象征。

贝聿铭说:“中国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谈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我们希望大楼具有与荷花一样的资质。

”贝聿铭所运用的是香港能够懂得的象征手法。

香港10大标志性建筑,代表着香港的历史、文化和繁荣!

香港10大标志性建筑,代表着香港的历史、文化和繁荣!

香港10大标志性建筑,代表着香港的历史、文化和繁荣!第十位:如心广场,双厦分别以去世的华懋集团主席、亚洲女首富龚如心及其丈夫王德辉的英文名Nina和Teddy命名,是香港新界的最高建筑。

第九位:香港礼宾府,香港礼宾府前身为总督府,于1855年兴建,英国管治香港期间,一直是历任总督的官邸,这座典雅的建筑物现为香港礼宾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举行重要官式宴会的场所。

第八位:香港半岛酒店,半岛酒店始创于充满神秘诱惑力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誉为“远东贵妇”,是当时全亚洲最先进及豪华的酒店之一,如今依然是全球一流酒店的典范。

第七位:香港汇丰银行大厦,由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由构思到落成需时6年时间,当它在1985年落成的时候,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建筑。

第六位: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国际金融中心二期跻身世界最高建筑之一, 于2003年年底落成,大厦楼高420米,共88层,是全港最高并拥览优美维港景致的建筑物,被称为“惊世之作”。

第五位:青马大桥,自1997年5月开放通车以来,青马大桥成为连接大屿山香港国际机场及市区的干线公路,不单是香港一个主要的建筑标志,更是全球最长的行车及铁路吊桥;它全长2.2公里,壮观恢宏的气势完全超越了美国的金门大桥。

第四位:金紫荆广场,广场有座金紫荆雕像,是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物,附近屹立着一座香港回归纪念碑,碑上刻有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笔字迹。

第三位:香港国际机场,位于大屿山的赤腊角机场,香港国际机场于1998年7月6日香港回归周年之际投入使用,被评为“20世纪全球十大建筑”之一。

第二位: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位于湾仔海旁地带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是该区最新建筑群中的代表者之一,整个展览中心面积宽广,大片落地玻璃正对着湾仔码头,景色迷人,吸引许多厂商及爱好流行信息的民众来此参加,是世界最大展览馆之一。

第一位:中银大厦,位于中环黄金商业圈;富丽堂皇的中银大厦建成于1990年,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

从1881看香港新老建筑

从1881看香港新老建筑

从1881看香港今昔香港,一个年轻的城市,一个充满奇迹和神话的城市,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城市。

世界级的建筑、快节奏的生活、时尚摩登的娱乐享受,无不突显出这座城市的惊艳魅力。

但同时香港也是一个有着传奇故事的城市。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一个繁华的都市,它的经历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

香港的研修,于我来说更像是一场繁忙而华丽的梦。

梦中自己穿梭在香港拥挤但又井然有序的街头,目光流连在精美而又昂贵的商品上。

梦醒了,发现自己坐在宿舍的阳台上,看着苏州温馨而恬静的夜景,静静地回味着这些天的所见所闻。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1881——前水警基地了。

“典雅的……甚至是堂皇的……”这是China Mail于一八八四年九月二十日对前水警总部的描述。

这座曾经“典雅”“堂皇”的建筑物成为如今汇聚国际名店、高档食府、特色酒店和以古迹为主题的展览馆的香港购物、旅游新地标。

水警总部——一个珍藏了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瑰宝,坐落于维多利亚港的闹市区,建于一八八一年,是一座结合维多利亚殖民地式设计及新古典主义的建筑物。

这座历史建筑,见证了香港由一个鲜为人知的渔港,蜕变成今天国际知名大都会的经过。

总部内的五座建筑物:水警总部主楼、马厩、时间球塔、前九龙消防局主楼和前九龙消防局宿舍。

主楼最早期完成的部分以花岗石做地基,建筑物以砖作为结构墙,以木楼板及木格栅作地台结构,屋顶以木格栅及中式双层琉璃瓦建造,完全没有使用钢铁或钢筋结构。

主楼的整个地台(囚室除外)均升高至离地面三至四尺,而地台下面的空间设有通风口,以促进空气流通,降低地下湿气引致木地台腐蚀的风险。

地台下的通风亦有助于降低室温,即使在湿热的夏季,室内仍然保持凉快。

在没有冷气及现代化照明系统的年代,宽敞的窗户和高楼层有助于室内通风又能充分利用自然光线。

这些绿色的设计元素实在是环保建筑的先驱,也是低碳生活方式的典范。

然而,自从一九九六年水警撤离此建筑,它的辉煌亦日渐消减。

这一位处闹市的古建筑群与周边新起的现代建筑格格不入,显得孤独冷清。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PowerPoint演示文稿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PowerPoint演示文稿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2、香港新市政厅 1962年建成,费 雅伦设计。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3、香港艺术 中心 1977年,何 弢设计。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4、香港体育馆 1982年建成,香港建筑署建筑设计处设 计。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5、汇丰银 行总部大 楼 1986年建 成,福斯特 设计。
9、香港文化中心 1990年建成,香港建筑署设计处设 计。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10、香港公园
1991年建 成,王董 建筑事务 所设计。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11、香港理工大学 1992年Ⅰ、Ⅱ期工程完工, 关善明事务所等设计。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12、中环广场 1992年,刘荣广、伍振民建筑事务所设 计。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5、台北八里圣心女中
1962 年建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6、台湾故宫博物院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7、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
1963 年建成。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8、台北医学院形态学大楼
1965 年建。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 建筑-PowerPoint演示
文稿
2021年8月7日星期六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一、现代香港建筑
(一)香港的环境和历 史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 范围包括九龙半岛、香 港岛、新界及被称为离 岛的大屿山及其他岛屿, 陆地总面积为1092平方 公里。
第六章 香港、澳门、台湾代表建筑

香港建筑特色风格分析

香港建筑特色风格分析

香港建筑特色风格分析香港是一个具有独特风貌的城市,每一栋建筑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在香港,各种文化和建筑风格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建筑文化。

本文将会从建筑特色、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三个方面分析香港建筑的风格特点。

建筑特色香港建筑的风格特点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建筑形式,也有现代化的建筑类型。

相较于其他城市,香港建筑的高度较为集中,因此建筑楼层较高和狭长的特点非常突出。

建筑的样式也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区域中,有各自不同的建筑特色。

其中,中式建筑是香港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型。

在香港,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中式建筑遗迹,比如修建于公元1912年的大会堂,以及1934年建成的太平山顶的中式庙宇——太平山天后庙。

这些传统的中式建筑在设计和材料选择上都非常考究,既有一定的精致性,又带有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

除了中式建筑,现代建筑也是香港建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大楼及其旁边的环球贸易广场,位于香港中环的凯悦酒店,还有太古城中心等现代建筑成为了香港标志性的建筑,向人们展示了香港现代新型城市的形象。

建筑形式香港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整体上呈现出基础较为稳固、高度集中、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和设计新颖的特点。

香港传统的中式建筑在形式上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如悬山顶、翘角脊、挑刻、彩画等装饰,同时运用青砖、瓦片等材料,带有浓重的中国古典建筑的气息。

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大气和创新,设计以“立体感”、“曲线美”为主要特点。

香港的一些高层建筑,如铜锣湾希慎道的时代广场、尖沙咀麽地道的海港城,以及中环的环球贸易广场等等,都是运用了“高空花园”、“半透明设计”等创新设计理念,在形式上大放异彩的代表作品。

建筑材料在材料上,香港建筑普遍采用水泥、玻璃、瓦片、钢铁、大理石等较为常见的建筑材料。

传统中式建筑几乎都采用了传统的中国材料,如雕刻细致的木制门窗、青砖、瓦片、金石和灯饰等装饰。

20年前的香港和现在的香港

20年前的香港和现在的香港

20年前的香港和现在的香港
答:20年前的香港和现在的香港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上世纪20年代的香港和现在大不一样
20年代的香港中环海滨,可以看到旧的汇丰银行大厦、太子行、皇后行、圣佐治行、皇帝行、于仁行及邮政总局。

前方的码头分别为皇后码头、天星码头及卜公码头。

现在的中环已经成为了香港的政治及商业中心,完全不一样了。

皇后大道中西眺文咸东街,左边可见旧称乍畏街的苏杭街。

一群访港军人在花园道的兵头花园,兵头花园现在已经成为了动植物公园。

中环砵典乍街,无数港产片中出现过的一条香港老街。

中环干诺道,前方可见到干诺公爵像。

香港仔避风塘,一直以来都是香港渔民的庇风港。

商店林立的荷里活道,香港开埠后兴建的第一条街道。

[收藏精品-历史]东方之珠--香港百年史

[收藏精品-历史]东方之珠--香港百年史

东方之珠--香港百年史1830年文武庙前1840年港岛海湾图景,中间位置大楼为怡和公司1842年审判罪犯情景1845年香港海湾1860年港岛天后古庙1868年马场全照1868宁静的海港和中区1868圣保禄书院(左上)及锡兰楼1868年的西环1868年中国传统节曰--鬼节1869年建设中的太平山1869年香港市民浏览植物园1869年香港唯一的快活谷坟场1870年毕打街1870年港岛中环半山1874年簸箕湾渔港1880年维多利亚港1885年岸边的建设和海港环境1885皇后大道东一角1885年位于皇后大道中及都爹利街街角间的渣打银行1890年太古砂糖厂1890年港仔海旁1890年中环大会堂1894年鼠疫过后,太平山区全力进行重建1895年毕打街附近的外商洋行物业,右为怡和大楼1898年长洲岛上的海关检查站1900年弥敦道1902年尖沙嘴漆咸道1903年中环及海港1910年香港最繁华的皇后大道1915年高等法院1915年九龙城寨1920年西环码头1922年半山区及山顶1924年从坚尼地道看湾仔,铜锣湾及北角1924年汇丰银行大厦1924年九龙城岩和狮子山1927年香港仔码头1927年黄埔货运码头公司大楼1927年跑马场看台1930年金马伦道1930年文咸东街1933年天星码头铁路车站及半岛酒店1934年油麻地1936年植物公园1940年九龙仓及油麻地地区1942年皇后大道1947年港仔海湾1957年港湾1962年街景1963年黄大仙区1963年九龙火车站1963香港湾仔轩尼诗道1965年香港中区1966年香港旧港澳码头。

镜头下:1964至1966年的香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

镜头下:1964至1966年的香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

5/91964到1966年的香港:夜幕下的霓虹,60年代夜景就如此漂亮。 6/91964到1966年的香港:黑白电发院。
7/91964到1966年的香港:在半山腰的贫民区。 8/91964到1966年的香港:停靠在岸边的小渔船。
9/91964到1966年的香港:远处俯瞰60年代的香港,高楼大厦,已然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 都市。
远处俯瞰60年代的香港高楼大厦已然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
镜头下: 1964至 1966年的香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
1/91964到1966年的香港:繁华的街道,60年代的香港已是汽车满大街。 2/91964到1966年的香港:沿海道路上的车辆和路边的建筑。
3/91964到1966年的香港:拥挤的普通民居,每层楼道都挂满了衣服,被褥。 4/91964到1966年的香港:繁华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街道,满大街的广告牌。

香港著名建筑物

香港著名建筑物

香港著名建筑物香港,这座美丽的城市,以其繁忙的街道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而闻名于世。

在这片土地上,有许多著名建筑物,它们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历史意义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座香港的著名建筑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座城市的建筑之美。

一座不可忽视的建筑物是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天际线。

无论是从陆地,还是从海上眺望,香港的天际线都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晚上,当灯火辉煌时,高楼大厦的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

香港的天际线以其独特的现代感和创造力闻名于世,成为了全球最著名的城市天际线之一。

位于香港海港中心的钟楼也是一处非常受欢迎的景点。

这座钟楼建于1915年,高7层。

钟楼上的大钟是由英格兰制造,每当钟声响起,都会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

钟楼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还是香港人们的集会地点。

在过去,钟楼上曾被用作发放重要消息的地方,如扩音器广播和战争警报等。

如今,钟楼成为游客进行拍照和探索香港历史的热门景点。

除了钟楼,香港还有一座富有特色的建筑物——中环环球金融中心。

这座大楼是世界上最高的扭转大厦,高度达到425米。

中环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的大理石纹饰。

这一独特的设计使得大楼在国际上备受瞩目。

此外,这座大楼在夜晚会利用LED灯光进行艺术性的照明,创造出一种宏伟而壮观的景观。

不仅是高楼大厦,香港还有一些建筑物代表着城市独特的历史与文化。

例如,香港博物馆是一座展示香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这座博物馆坐落在亚皆老街,建筑风格融合了西方和中国传统元素。

博物馆内部的展品丰富多样,包括古代文物、传统服饰和艺术品等,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香港历史的机会。

此外,香港还有一座标志性建筑——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这座大楼作为一个国际会议和展览的场地,吸引了众多的商务人士和游客。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以其壮观的建筑和多功能的场地而闻名。

这里举办的展览、会议和演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为香港带来了繁荣和国际化的氛围。

建筑史现代香港建筑 ppt课件

建筑史现代香港建筑 ppt课件
建ຫໍສະໝຸດ 史现代香港建筑现代香港建筑
建筑史现代香港建筑
建筑学12-3
目录
香港的环境和历史 香港建筑的发展轨迹 香港的建筑文化和建筑师制度 现代香港的建筑实例
建筑史现代香港建筑
香港的环境和历史
鸦片战争前,战争后。
鸦片战争前:
香港地理位置:位于珠江口东侧,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 被称为离岛的大屿山及其他岛屿。 历史: 考古发现证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就有使用新石器和陶器的
建筑史现代香港建筑
鸦片战争后,英军侵占香港,在这殖民统治的150年里,香港 (自由港)特征是经商,办企业等高度自由开放,2、以多元化 经济结构3、市场经济高度国际化。 由于这个政策,外加香港人的艰苦奋斗,香港从1842年一万居 民小岛发展成20世纪90年代600万人口的国际都市。
香港建筑的发展轨迹:建筑业和经济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 段:
香港的建筑文化和建筑师制度
19世纪,香港居民大多数华人,因此中国文化始终是香港文化的主 要成分。英国侵占香港开始,英国的文化成为香港的强势文化、贵 族文化、统治文化,香港的法律、法规、教育、贸易无不以英国规 范文化为蓝本。二战后,美式英语成为时尚,然而,香港的转口贸 易中毕竟与内地贸易是大宗。对中国规范文化的熟悉,正是港人的 优势,这样香港的现实决定了香港文化是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的交 汇产物。
居民在香港居住。捕鱼、采珠、煮盐是古代香港的主要产业。明代以后 香港逐渐成为外国商船到广州贸易时的泊口,鸦片战争前的香港,建筑 类型以居住建筑为主,另有庙宇,祠堂,店面等。形式属于珠江三角洲 地区的院落式建筑,如邓氏吉庆围,新田文氏大夫第,上水廖氏万石堂. 等
吉庆围呈长方形,占地45亩(长约100米,宽约90 米),设计整齐、采用中轴对称布局,是典型的围 村建筑。青砖围墙高6米,墙基用石筑砌而成,壁上 有炮口,围墙四角,均筑有更楼,围内有住屋及小 里巷,正中为一条由正门伸延至村尾神厅的大街。 围外原有一道10多米宽的护河围绕,后来出入口一 面被填平,现时只余面向锦田公路一段保留了数米 宽的河面,其余两面为露天明渠。吉庆围只有一个 出入口,设连环铁闸,门口外有一块记载邓氏历史 的铜牌。

1881heritage

1881heritage

1881heritage1881文化遗产(1881 Heritage)是一个位于香港尖沙咀的历史遗址建筑群。

该建筑群由一座1881年建造的前水警总部和1942年修建的前一家东方新报大楼组成。

如今,这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建筑群已被保护并改造成了一个集购物、餐饮、艺术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体。

1881年,香港是一个繁荣而快速发展的港口城市。

当时,英国殖民政府意识到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负责管辖海事和海上违法行为的机构。

于是,一座气势宏伟、古典风格的建筑应运而生,这就是后来成为1881文化遗产的前水警总部。

前水警总部是一座充满历史氛围和独特魅力的建筑物。

建筑设计融合了古典和中国传统元素,给人一种宏伟而庄重的感觉。

建筑立面的白色和灰色大理石雕塑细节精致,展现了当时的建筑艺术水平。

在20世纪初,前水警总部起到了关键的海上安全和执法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它的功能逐渐被其他机构取代。

因此,这座建筑在1987年停止了其一度灿烂辉煌的警务生涯。

然而,香港政府意识到这座已经废弃的建筑群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为了保护这一价值,政府开始进行修复和重建工作,并于2009年将其重新命名为1881文化遗产。

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地标,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除了前水警总部,这个综合体还包括了一座1942年建造的前东方新报大楼。

这座建筑是当时香港最大和最现代化的媒体机构之一。

它的设计风格融合了欧洲现代主义和亚洲传统元素,体现了香港作为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地位。

如今,1881文化遗产是一个集购物、餐饮、艺术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体。

在这里,游客可以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奢侈品牌的产品。

同时,这里还设有多家餐厅和咖啡馆,提供各种美食选择。

此外,文化遗产还定期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让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香港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商业活动和文化艺术,1881文化遗产也致力于社区和教育事业。

它与当地学校和社区组织合作,为学生和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教育和社区服务。

一组早期香港老照片,百年建城不易,东方明珠,华人的骄傲

一组早期香港老照片,百年建城不易,东方明珠,华人的骄傲

一组早期香港老照片,百年建城不易,东方明珠,华人的骄傲本组照片拍摄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反映了当时香港地区的风貌。

中环。

摄于1860年代末。

海边马路在填海后定名德辅道(由于土地不敷应用,在1887年至1891年港督德辅任内,中环进行了多次填海工程)。

左边第一座建筑物为获利行,1865年至1882年间为上海汇丰银行办事处。

照片右侧被毕打街分割的两座建筑物,分别是颠地洋行(左)和渣甸洋行(右)。

毕打街以西的中环海边景色。

摄于19世纪70年代。

中环自开埠以后即香港的商业中心,初期绝大部分的洋行都在此区开业。

左起第一间建筑物为1832年创立的渣甸洋行,第三间为1850年开业的连卡佛洋行。

从马利炮台俯瞰皇后大街与雪厂街交界以西的中环景观。

约摄于19世纪70年代。

图中最左方为域多利亚监狱,监狱以西可看到威灵顿街和砵甸乍街交界处的罗马天主堂的两座钟楼。

位于皇后大道与毕打街交界处的大钟楼也清晰可见,其旁边的四层楼是香港大酒店。

位于皇后大道中一号的香港汇丰银行,于1886年启用。

此大楼建筑风格特别,面向大道中的一面以柱廊及八角形的圆拱屋顶为主,属维多利亚式设计;面向德辅道的一边则采用一系列拱形走廊为主,借以与邻近的建筑物协调。

大楼前后部分设计迥然不同,俨然是由两座不同特色的建筑物所组成。

皇后大道中靠近威灵顿街,东向。

约摄于19世纪80年代。

图中这段道路是华人商住的集中地。

地铺所经营的生意种类繁多。

照片左侧为“贞纶“和”福泰“布匹绸缎庄。

楼上则为当时典型的华人住宅。

自中环海边马路向南眺望毕打街。

摄于19世纪70年代。

照片中央的大钟楼自1863年起存在了50年。

最左侧的建筑物为颠地洋行办事处,右侧的建筑则分别为渣甸洋行和邮政总局。

植物公园。

约摄于19世纪70年代。

1864年开放的植物公园就是典型的西方现代城市的配置。

其后方的建筑物分别是1849年建成的圣约翰座堂和1855年竣工的总督府。

海港停泊的很多快速帆船,是19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的海上货运工具。

香港文化与英国殖民文化的传承与继承

香港文化与英国殖民文化的传承与继承

香港文化与英国殖民文化的传承与继承香港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其历史和文化特点一直备受关注。

其文化传承与继承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其中既有香港独有的文化,也有英国殖民文化对香港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教育和文化三个角度,探讨香港文化与英国殖民文化的传承与继承。

一、历史英国殖民统治香港长达150年之久,这段历史的影响至今仍在。

在这个时期里,英国与香港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例如英国人在香港创办了报社和学校,大量引进西方的文化知识。

这种文化交流,对香港的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英国殖民统治期间,英国文化在香港得以传承和继承。

英式建筑、衣食文化等元素被保留了下来,并在香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面貌。

例如,香港岛上的旧政府总部大楼,就是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筑,其建筑风格、雕刻细节都体现了英国的艺术风格。

香港的“下午茶文化”也深受英国文化的影响。

同时,香港还保留了英语的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英语教育基地之一。

其次,英国从香港吸收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元素,并在英国本土进行了传承和继承。

例如,粤语是香港的主要语言之一,在英国,粤语也被当成了一种重要的语言资源而受到了重视;香港的饮食文化也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许多英国人也开始享受香港美食。

二、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香港文化与英国殖民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

英国殖民时期,英国人在香港设立了学校,并在其中传授了英语等知识。

这种教育模式在香港得到了广泛的传承,英语成为了香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在英语教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侨居香港的海外华人逐步增多,中文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香港已经成为了中文教育的中心城市之一。

同时,香港的教育也开始受到国际背景的影响,近年来,欧美国家的教育模式也在香港大受欢迎。

三、文化文化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概念,香港文化与英国殖民文化的传承与继承也存在着复杂性与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直致力于香港优秀文化的推广与传承,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香港文化艺术局提供的文化项目赞助。

香港历史建筑样貌介绍作文

香港历史建筑样貌介绍作文

香港历史建筑样貌介绍作文篇一《香港历史建筑之旅:中环警署建筑群》说起香港的历史建筑,中环警署建筑群可是非常有故事的。

这个地方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过去的那些事儿。

第一次去中环警署建筑群的时候,我那叫一个迷糊。

香港的街道啊,窄窄弯弯的,跟着手机地图导航都差点找错路。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哇,眼前的景象立刻让我把找路的辛苦抛到九霄云外了。

那建筑群是由几栋风格各异的建筑组成的。

老警署大楼是那种老式殖民地建筑风格,墙体厚实,窗户小小的。

站在大楼前,我仿佛能看到早年那些穿着制服的警察进进出出,忙碌地处理着各种案件。

那时候他们可没有现在这么高科技的设备,全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呢。

我走进大楼,摸着那有些粗糙的墙壁,脚下的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响声,那声音就像是在诉说着从前。

旁边还有域多利监狱。

这里可真是阴森森的,虽然现在已经不再关押犯人了,但仍能感觉到那种压抑的氛围。

看着一间间狭小的牢房,我能想象囚犯们在里面的日子可不好过。

牢房的墙壁上有一些斑驳的痕迹,可能是以前囚犯们无聊时在墙上刻画的吧。

透过牢房小小的窗户往外看,只能看到一块小小的天空,这对囚犯们来说,这样一点属于外面世界的光亮可能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还有裁判司署大楼,建筑很是庄重。

建筑顶端那些精致的雕花,虽然历经岁月,但依然可以看出当时工匠们的用心。

在这里审判的时候,那些法官一定是非常严肃和庄重的,控辩双方激烈地辩论着,而犯人们则满心忐忑地等着最后的判决。

中环警署建筑群就像一个时间胶囊,把香港不同时期的司法和治安的历史都给封存在了这里。

每次路过香港中环这片地方,我都会想起这些老建筑里曾经发生的故事,感觉它们是香港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见证了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如今繁华都市的历程。

篇二《尖沙咀钟楼:香港的老伙伴》在香港,尖沙咀钟楼那可是赫赫有名,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伙伴默默站在那儿,看着香港这个地方的起起落落。

有一次我在尖沙咀附近逛街逛到累惨了,就在钟楼底下找了个地方坐下休息。

老照片: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时候的香港是这样的

老照片: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时候的香港是这样的

老照片: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时候的香港是这样的香港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那么60年代的香港是怎样的呢?通过一组老照片带大家去看那时的香港。

图为60年代的香港维多利亚港。

维多利亚港是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由于港阔水深,为天然良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60年代是香港经济转折点,从60年代开始,香港开始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

从60年代开始香港的经济飞跃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图为60年代的香港夜景。

二战后,香港的人口也是急速增长,虽然这个时期的香港经济发展也很快,但是同时期的香港人均GDP仍然相对的低,甚至跟同期的秘鲁、南非和希腊差不多,当时香港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是稳步上升了。

图为60年代的香港。

图为60年代在九龙远望香港岛。

香港岛的北面与九龙半岛相隔着维多利亚港,香港岛,简称为港岛,这里是香港最繁荣的地方,是香港主要的金融商业区,这里到处都是豪华商业大厦和购物中心。

图为60年代香港轩尼诗道集市。

轩尼诗道是用前香港总督轩尼诗的名字命名的,长约1860米。

轩尼诗道是香港的主要道路之一,连接香港岛西面的湾仔与东面的铜锣湾。

如今再看看这里,这里已经变成香港繁盛的商住中心了。

图为60年代香港跑马地马场。

跑马地赛马场位于香港湾仔及铜锣湾的之间,位于香港岛的中心位置。

这里原来是一个沼泽,后经填海而建成,自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起开始举行赛事。

图为60年代香港九龙街道。

九龙,地理上称为九龙半岛,九龙半岛东南西三面被维多利亚港包围。

像我们熟悉的尖沙咀、油麻地及旺角都是九龙的区域,这些地方也是九龙最繁盛的地方,这些地区购物、饮食、娱乐与文化应有尽有,与港岛基本一致。

图为60年代的香港维多利亚公园。

维多利亚公园建于1955年,位于铜锣湾之填海区上,南背渣甸山,北隔维园道与铜锣湾避风塘毗邻,是香港岛最大的一处公园。

图为60年代香港公共房屋。

二战后,香港人口迅速增长,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首先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就是住房。

香港金宵大厦十个故事解说

香港金宵大厦十个故事解说

香港金宵大厦十个故事解说引言概述:
香港金宵大厦作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通过十个故事解说,带领读者了解金宵大厦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风情和建筑特色。

正文内容:
1. 金宵大厦的历史渊源
1.1 金宵大厦的建造背景
1.2 建筑设计师及其设计理念
1.3 建筑风格与特色
2. 金宵大厦的建筑结构
2.1 大厦的整体布局与外观特点
2.2 大厦的内部空间规划与功能分区
2.3 大厦的建筑材料与技术创新
3. 金宵大厦的文化内涵
3.1 大厦所蕴含的香港历史与文化
3.2 大厦所承载的社会意义与象征性
3.3 大厦与当地居民的情感纽带
4. 金宵大厦的经济价值
4.1 大厦对香港经济的贡献
4.2 大厦作为商业地标的影响力
4.3 大厦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与商业机遇
5. 金宵大厦的旅游吸引力
5.1 大厦作为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与吸引力
5.2 大厦所提供的旅游服务与设施
5.3 大厦所承载的旅游文化与体验价值
总结:
通过以上十个故事解说,我们对金宵大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历史渊源、建筑结构、文化内涵、经济价值以及旅游吸引力等方面,金宵大厦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作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金宵大厦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香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也是香港经济与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我们应该珍惜这样一座建筑,传承其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将其作为香港的骄傲,向世界展示香港的魅力与风采。

维多利亚港的钟楼简介

维多利亚港的钟楼简介

维多利亚港的钟楼简介
维多利亚港的钟楼,又名维多利亚灯塔,是一座位于香港维多利亚港上的灯塔,亦是香港的地标之一。

塔高约51.4米,为
维多利亚式建筑。

塔身涂有红色油漆,顶端建有一座钟楼,并装有大钟。

塔内有旋转梯通往塔顶,可供游人参观。

塔顶建有灯塔,塔外有旋转梯通往灯塔顶部的观景台。

维多利亚港的钟楼,是维多利亚港上唯一一座突出于水面的建筑物。

维多利亚港的钟楼于1887年动工建造,1889年7月24日落成启用。

塔身以红色油漆涂成,顶端建有一座大钟;塔内设有旋转梯,可供游人参观。

维多利亚港的钟楼是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所建,是香港最早的灯塔之一,也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所建的这座钟楼可说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早的一座灯塔了。

在当时这座灯塔已经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建筑物了,不过之后由于香港所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这座灯塔也随之改变了许多。

—— 1 —1 —。

香港钟楼简介

香港钟楼简介

香港钟楼简介
香港钟楼(The Clock Tower),位于香港尖沙咀海滨,与文
化中心隔海相望,是香港的标志之一。

香港钟楼建于1915年,是原来的九龙驳船码头的一部分。

这座钟楼是一座矗立于一切都被大楼簇拥的城市中的古老建筑物,也是香港历史的见证者之一。

香港钟楼高44米,由红色砖块和灰色花岗岩修建而成,顶部是一座巨大的铜钟;钟台四周有著名的立面与整齐的
素色标志美丽的地标,以及各种表率来记录着香港的历史发展。

在过去,它曾经是当地郵政公署的标志之一,也是许多香港人的童年记忆中的一部分。

今天,香港钟楼已被列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级历史建筑,成为游客们必去的景点之一。

香港代表建筑

香港代表建筑

香港代表建筑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其代表建筑也独具一格。

无论是传统的中式建筑还是现代的摩天大楼,香港的建筑物都以其独特之处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首先,我们来看看香港的传统中式建筑。

中式建筑是中国文化瑰宝的体现,它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热爱和追求和谐之美的情感。

在香港,有一些建筑物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如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内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以及香港历史博物馆等。

这些建筑物通常采用红砖和灰瓦,建筑形式简洁端庄,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息。

漫步在这些建筑群中,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古代的香港,感受着古老而深沉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浪潮,香港的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代建筑技术的进步,为建筑师们展现了更多创作的可能性。

香港的代表性现代建筑之一便是中国银行大厦。

作为香港的地标之一,中国银行大厦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尖顶设计成为了城市天际线中一道别致的风景。

同时,中国银行大厦所采用的玻璃幕墙和不锈钢装饰,展现出了现代建筑的豪华和精致。

这座建筑物不仅承载着银行业务,更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汇的象征。

不仅如此,香港还拥有众多令人惊叹的摩天大楼。

在这座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创造出了独特而壮观的城市景观。

其中,中银大厦、IFC大厦、环球贸易广场等高层建筑跻身于世界一流的地标建筑。

这些摩天大楼以其高耸入云的高度和流线型的外观,展现出了香港的繁荣和现代化的一面。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这些摩天大楼闪烁的灯光给香港的夜空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光彩。

除了以上提到的建筑物,香港还有一些特色建筑物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是亚洲最大的展览中心之一,它在国际会展界享有盛名。

香港太平山顶的钟楼也是一处备受游客喜爱的景点,这座钟楼以其优雅的外观和壮丽的全景远眺而闻名。

综上所述,香港代表建筑多种多样,每个建筑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价值。

无论是传统的中式建筑、现代的摩天大楼,还是特色建筑物,它们构成了香港独特的城市面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觀香港在經過「九七回歸」這個巨大的社會變革之後,需要有一種新的文化為自己重新定位。

「九七」前,香港文化是以外來殖民統治者為主體的殖民主義文化;「九七」後,香港則要轉變為以原殖民地人民為主體的後殖民文化。

因此,當原來作為小配角的殖民地建築文化要轉為唱大戲的主角的時候,原來的文化審美標準勢必要變,原來的文化次序勢必要被打亂。

有甚麼樣的文化,就有甚麼樣的建築。

「九七」後的香港建築,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後殖民文化的道路。

然而,這是一條甚麼樣的道路呢?一 主權回歸不等於文化回歸 從民族的角度講,香港與中國大陸是同祖同宗,但是從建築文化的角度而言,香港與大陸則難說是同根同源。

香港的近現代建築文化是殖民地歷史的產物。

儘管中英《聯合聲明》規定了主權回歸的時間,但是並未限定文化回歸的時間。

華人雖然佔香港人口的95%,但是香港的主流文化卻是西方的文化。

「九七」以後,英國的影響繼續存在,正如「末代總督」彭定康(Chris-topher Patten)在他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意味深長的說:「儘管我會離去,但英國,除了從憲制這個重要的角度而言可以說會撤離外,其實並不會離開香港。

⋯⋯我們還有其他方面的聯繫,例如語言、教育、專業和文化,而大家更有共同的經歷和體驗。

」1在建築上,殖民地時期歷代遺留下來的舊建築,毫無疑問是香港建築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新竣工的新機場客運大樓、新九廣鐵路客運總站以及英國總領事館及英國文化協會大樓等,則為香港建築添加了最新的英國文化「遺產」。

港英時代留下的建築法規、建築教育體系、建築師考核制度,以及富殖民地色彩的建築和街道命名等,作為文本存在物,使香港仍然保持在英國的體制和文化中。

如果說香港在政治上曾是英國的殖民地,那麼在建築文化上,則是美國的殖民地。

這樣的講法雖然誇張,但是從舉目皆是的商業摩天大樓,到無處不在的「麥當勞」快餐店,誰也難以否認美國對香港商業文化和大眾文化的影響。

由美國建築師參與設計的力寶中心(Paul Rudolph)、中銀大廈後殖民文化中的香港建築●方 元後殖民文化中的香港建築93(貝聿銘)以及最近落成的國際金融中心(Ceaser Pelli),都是香港城市輪廓線上突出的控制點。

不知是機緣巧合還是歷史的弔詭,見證中英香港主權接交大典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也是由美國建築師(SOM)參與設計的。

「九七」後的最大工程——迪士尼主題公園,將為香港帶來最典型的美式建築文化,給處於成長期的香港後殖民文化加入更多的美國奶粉。

除了英國和美國建築文化的烙印,日本文化在香港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在港島的銅鑼灣和九龍的旺角商業區,日式的百貨公司建築,日本的pop文化形式比比皆是。

在公共建築和住宅建築中,隨處都可見到具有日本特色的面磚外牆。

這種質地光滑、色彩嬌柔和精巧細緻的外牆材料,恰好表現了殖民地文化的女性隱喻。

由於港英時代的文化基礎脆若薄冰,令香港的本土文化自信不堪一擊。

脫離英國前夕,香港陷入「戀英情結」,歐洲古典風格的建築形式充斥市場,並在1980年代,匆匆請來英國大師福斯特(Norman Foster)為這座殖民地「邊城」留下幾處「國際大都市」的應景建築。

既然留不下「洋大人」,就多留些「西洋景」。

脫離英國之後,香港又患上了「文化恐慌症」,對自己在東南亞經濟中的領導地位缺乏安全感,缺乏競爭信心;外怕新加坡,內懼上海。

1999年落成的回歸紀念碑,在會展中心的龐大形體和開闊海景的對比下,纖細的黑色柱身像是一具先天不足和自卑的陽具,把殖民地文化的萎靡不振暴露無遺。

香港建築何時走出殖民主義文化的陰影,取決於香港後殖民文化的成長。

二 大都市規模, 小城市文化香港特區政府1999年提出要把香港建成亞洲的倫敦和紐約2。

如果這幅藍圖的背後仍然是「殖民地邊緣」仿照「西方中心」的理念,那麼,儘管香港脫離了殖民地身份,卻仍未跳出資本主義全球經濟體系的9星軌道。

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上,由於香港缺少像倫敦、紐約那樣的國際中心所具備的政治和文化條件,因此,香港從來沒有出現過像倫敦國會大廈、紐約聯合國總部那樣在政治和文化上具有影響力的建築。

香港的文化成就與它的經濟發展是不成正比的。

作為東西方貿易中心、「現代威尼斯」的香港,與商業暨藝術共同繁榮的古商城相比,在建築文化的貢獻方面,只能望其項背。

這種「大都市規模、小城市文化」的現象,是殖民地城市畸形發展的結果。

即使與英印時代的印度比較,香港的政府建築也是自愧不如的。

英屬殖民地的總督府通常是非常重要的建築。

殖民者通過展現和炫耀自己的文化,特別是利用行政建築的象徵意義,強化殖民者的管治威信,使其殖民主義統治得到認可及合法化,例如,1930年建成的新德里總督府即是由當時的英國建築權威勒琴斯(Edwin Lutyens)設計和規劃的,它被看作是英國建築文化在印度的顛峰之作。

但是在香港,無論是總督府或其他政府建築,實在乏善足陳。

香港最有影響力的建築是銀行和大財團的辦公樓,如中環的匯豐銀行總部、怡和大廈。

政府建築與商業大廈相比,孰強孰弱,社會中心之所在,不言而喻。

雖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001年6月號 總第六十五期94景觀然政府與商業集團的角色不同、功能不同,但是政府的辦公樓在外觀上與商業建築並沒有甚麼兩樣。

香港歷來就是一個政治避風港的商業王國。

「商業主義」是香港建築文化的核心。

香港建築文化的潮流不是由建築師引導的,而是受地產發展商所左右。

香港的建築設計不是以「人」為本,而是以「商人」為本,以經濟利益為本。

在香港,建築以及城市建設往往被當作是純粹的經濟運作,它們作為城市文化的影響和作用被忽視了。

如果香港能夠在賺錢和文化建設之間作出平衡,進而建立自己的文化模式,引導經濟發展,香港才能真正進入像倫敦、紐約這樣一流國際大都市的行列。

香港的城市形象是以群體建築來體現的,它雖然沒有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或悉尼的歌劇院這樣的單一的標誌性城市建築,但是也不會與其他城市混淆。

香港高密度的高層建築群體集合形成了一種超級的城市哥特風景。

這種充滿了生氣的「商民階級」的藝術風格,是香港商業之都恰如其分的寫照。

香港的城市結構和形態既不是西方式的英國城市版本,也不是東方式的中國城市版本。

實際上,香港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一直是另闢途徑的,是經濟行為塑造文化模式的實例。

雖然香港局部存在½中、西方城市的隻言片語,但是整體上並不屬於任何一個傳統體系。

香港的城市景觀,像是由若干歷史的跳躍和文化的斷層組成的:斷章取義切入城市一隅的異國情調,新舊對比的異峰突起,經常給人以意想不到的驚奇,有時令人讚歎,有時又令人無奈。

它們表現了這個移民城市對移民經歷的支離破碎的回憶。

三 溫和的「新民族主義」儘管民族文化在殖民地遭受否定和壓制,但是它可以長期被埋藏在本土文化的深層,等到春暖冰消的時刻,就會萌發出無限生機。

而宗教領域則是一塊最好的土壤。

香港著名的「黃大仙」、「天后」、「文武帝」等寺廟建設及其香火繁盛的廟會活動,是殖民地早期的民族主義借用宗教、神話的形式延續本土文化的方式和場所,在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下,保留了民族文化和本土民族建築的血脈。

1997年香港佛教「志蓮淨苑」工程,是香港民族文化復興的第一波。

這項重建工程通過舉辦「唐代佛寺藝術展覽」等文化活動,在香港社會引起了廣泛的回響。

儘管志蓮淨苑的建築形式對於現代城市建設不具有普遍意義,但是它通過仿照唐代佛寺的建築,重建傳統和重述歷史,「借花獻佛」,為香港的後殖民建築提供了再創造的原型。

志蓮淨苑的重建可以被看作是香港新民族主義的宣言。

一方面它在民族文化的寶藏中尋回傳統作為新文化的根基,提倡把「傳統」當作「文化」來解讀,讓殖民時代被貶低的民族文化重拾信心和自尊;另一方面,它以唐代建築形式比喻中外文化融會的昌盛時期,提倡對西方文化兼蓄包容的「嶄新的東方文化」,與舊的民族主義劃清界線。

這種溫和的、開明的新民族主義將有利於香港吸收不同的文化,打破香港殖民主義單一文化的圍城。

後殖民文化中的香港建築95四 「後現代主義」的幫襯香港的後殖民文化既不甘心恢復正宗的民族主義文化,又不能繼續殖民主義的文化,而是要把對立的、相互排斥的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文化分解、雜交,然後在兩個主體文化體制的邊緣上,建立起香港的後殖民文化。

香港建築能否在後殖民文化中生長,尚需時間證明。

在這方面,新建的香港中央圖書館大樓恰好反映了香港建築文化此時此刻的彷徨。

香港中央圖書館,從1992年構思、經1998年設計競賽、到2001年啟用,跨越了「九七」政治「新紀元」和2000曆法。

建築師為了體現「中西文化互融的香港特色」,提出了「中國內涵,希臘外觀」的設計方案。

為此,建築師採用了「後現代主義」的設計手法,別出心裁地將代表「民主」的希臘神殿座落在一個巨大的、有商業主義寓意的「威尼斯窗」的圓拱上。

這個反邏輯的建築組合,似乎在嘲笑「港式民主」的尷尬處境。

建築中虛實交替出現的歷史與現代的建築符號,表現了香港在兩難之間,對昔日的戀戀不捨和對前途的迷離惆悵。

建築師有意無意的設計,正好反映了香港的社會和政治情景。

而借用「後現代主義」的手法來改變原有的文化秩序和格局,對於後殖民文化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更巧妙的是,「後殖民文化」和「後現代主義」是一對互相幫襯的患難兄弟,它們在模仿、借用、隱喻、矛盾和多元化的性格上,以及模棱兩可的曖昧性方面有½共同之處。

受西方教育的本土知識份子,熟悉西方的文化多於民族的、本土的文化,因此,在開始編織新語言的時候,由於表達本土文化的困難,不得不借助西方文化的表達方式。

在建築的平面上,建築師以四正合圍的設計比喻中國傳統的四合院,試圖以此賦予圖書館「中國的內涵」,但是空間的布局和比例上卻更像是羅馬建築的「中庭」。

建築師為圖書館主體外牆選用了暖黃色調,除了配合建築的古典風格外,也包含了「中國」的寓意。

然而,在西洋古典外衣的包裝下,建築的內部卻是簡潔的「現代主義」設計;在這層「代表中國人」的黃色「皮膚」下,包裹的則是西方文化的靈魂和內涵。

儘管建築師嘔心瀝血、巧妙構思,但是仍然難以使中央圖書館在原有文化體系中破繭而出,不僅未能為香港建築文化找到新的途徑,反而自己也迷失了方向,其結果是一個斷章取義的、夾雜不同文化元素的、生砌硬造的混合體。

這種「文化混雜」是殖民地文化的一個主要特色。

當香港脫離英國以後,這種混雜性遺傳下來,成為香港後殖民文化中與生俱有的基因。

長期的文化混雜狀況使香港不受任何傳統的約束。

香港從來沒有過甚麼學院派的建築,香港的西洋古典主義建築可以不必擔心柱式比例;現代主義建築可以不必理會簡潔和理性的原則。

雖然殖民主義要將西方文化原樣照搬到殖民地,但其結果只能產生出半洋半土的雜交文化。

正像最近十幾年,在香港流行的一種以廣東和英語詞彙混合而成的“Cantoglish”方言,這種後殖民文化所特有的「語碼混雜」現象,也是香港建築文化的特徵,例如:重新組合原有的建築語言結構;把不同風格、不同時代和不同文化的建築元素嫁接在一起;錯誤地排列建築語言;甚至使用不正確的建築詞彙96景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