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共46页文档48页PPT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共46 页文档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中医治疗 ppt课件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中医治疗
概
念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由于使用广谱 抗生素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肠道 菌群失调症,为较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医 院内源性感染的表现。 • 又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 发生率约5 %-39 %
引起AAD的抗生素
•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均可引起AAD • 以头孢菌素族、喹诺酮素、广谱青霉素 类和碳青霉烯类等多见
• 伪膜可脱 落,脱落处 有出血,光 镜下肠黏 膜和黏膜 下层有大 量炎细胞 浸润.
伪膜性结肠炎(PMC)
• 是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严重阶段 • 主要发生在结肠的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 • 据报道伪膜性肠炎发生率为2-3%,死亡 率15-20%,合并并发症的严重伪膜性肠 炎病死率明显增加
AAD各型的临床特点
• 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出现腹泻,可伴大便性 状改变如水样便、血便、粘液脓血便或见斑块条索状伪 膜 • 可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 发热≥38℃ • 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 • 周围血白细胞升高
诊断标准
•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 A.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发现有意义的优势菌群 • B.如情况许可时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肠壁充血、水肿 、出血 • C.可见到2mm一20mm灰黄(白)色斑块伪膜;细菌毒素测 定证实
治
疗
• 立即停用广谱 抗生素 • 口服甲硝唑,200-400mg,3-4次/天(轻 症患者) • 口服万古霉素,0.25-0.5g,4次/天,7-10 天(重症患者)
正常人体肠道菌群构成
• 90%为常住菌 如大肠杆菌、双歧杆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 10%为过路菌 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及葡萄球菌 • 它们之间互相拮抗,制约和依存,使肠道形 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学环境,故这些 细菌不但对人体无害,反而对消化和营养 吸收有利
概
念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由于使用广谱 抗生素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肠道 菌群失调症,为较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医 院内源性感染的表现。 • 又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 发生率约5 %-39 %
引起AAD的抗生素
•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均可引起AAD • 以头孢菌素族、喹诺酮素、广谱青霉素 类和碳青霉烯类等多见
• 伪膜可脱 落,脱落处 有出血,光 镜下肠黏 膜和黏膜 下层有大 量炎细胞 浸润.
伪膜性结肠炎(PMC)
• 是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严重阶段 • 主要发生在结肠的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 • 据报道伪膜性肠炎发生率为2-3%,死亡 率15-20%,合并并发症的严重伪膜性肠 炎病死率明显增加
AAD各型的临床特点
• 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出现腹泻,可伴大便性 状改变如水样便、血便、粘液脓血便或见斑块条索状伪 膜 • 可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 发热≥38℃ • 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 • 周围血白细胞升高
诊断标准
•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 A.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发现有意义的优势菌群 • B.如情况许可时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肠壁充血、水肿 、出血 • C.可见到2mm一20mm灰黄(白)色斑块伪膜;细菌毒素测 定证实
治
疗
• 立即停用广谱 抗生素 • 口服甲硝唑,200-400mg,3-4次/天(轻 症患者) • 口服万古霉素,0.25-0.5g,4次/天,7-10 天(重症患者)
正常人体肠道菌群构成
• 90%为常住菌 如大肠杆菌、双歧杆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 10%为过路菌 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及葡萄球菌 • 它们之间互相拮抗,制约和依存,使肠道形 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学环境,故这些 细菌不但对人体无害,反而对消化和营养 吸收有利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ppt课件
治疗
停用抗生素
对症支持治疗 抗生素治疗
甲硝唑:250mg qid ,7-14天 万古霉素:0.3-0.4 qid,7-14天 其他抗艰难梭菌药物:杆菌肽 25000 qid
2019 22
复发病例的治疗
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后仍有5 %~20%复发 初次复发者,予甲硝唑或万古霉素10~14 d 再次复发者,予万古霉素,每6h至每3d用药1次不 等,每次125mg,疗程7d 反复复发者,予布拉酵母菌+甲硝唑或万古霉素, 或小剂量万古霉素+考来烯胺4g bid,或万古霉素 125mg qid,联合利福平600mg bid,疗程7d 同时辅之以阴离子交换树脂或蒙脱石散以吸收毒素。
2019
-
20
拟诊AAD 患者须排除
①各种类型的感染性腹泻,如细菌性痢疾、
伤寒、食物中毒、原发性腹膜炎及阿米巴痢 疾等 ②肠道器质性疾病,如结肠直肠癌、溃疡性 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 ③肠道功能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 ④胃肠道手术后1 年内 ⑤其他除抗生素以外有明确原因的腹泻
2019 21
2019 2
抗生素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过敏反应 二重感染
2019
-
3
2019
-
4
眼结膜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人 体 内 正 常 菌 群 的 分 布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 2019 非致病性分枝等
鼻咽腔
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 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 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 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 类杆菌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课件
加强监测和报告
健康教育
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应加强对抗生素相关 性腹泻的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相 关性腹泻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公共卫生意义
控制疾病传播
通过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遏制抗生素相关 性腹泻的传播,保护公众健康。
促进公共卫生发展
加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有助于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尽量避免再次使用抗生素,如 必须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
及时就医
如出现严重腹泻、高热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保持乐观心态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 疗和护理,有利于康复。
05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策略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避免无 根据地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 素。
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止泻药、抗炎药或益 生菌等药物治疗。
治疗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严重腹泻、 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遵循医嘱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回诊复查。
预防再次感染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再次感染病菌。
04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护理与康复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抗生素相 关性腹泻的预防和康复知识。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在康复后定期到医院 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在的健康问题。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不洁、变质的食物, 注意餐具的消毒。
避免再次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最新版本
• 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PMC)是AAD的严重类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精品课件 9
流行病学
致病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D与下列并发症有关: 20~30%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50~75%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90%以上的伪膜性肠炎
(一)抗生素使用后菌群失调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过路 菌
各菌群及宿主间保持平衡
精品课件 5
发病机制
抗生素的长期或 不适当应用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其他高 危因素
平衡被破坏
条件致病菌 过 路菌
精品课件
菌群失 调
6
平衡时菌群状态
精品课件 7
菌群失衡状态
精品课件 8
概念
•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AAD:单纯性腹泻、 结肠炎、伪膜性肠炎
精品课件 32
1例病毒性脑炎
• 患者在收入危重症监护室的54天 • 发生3次严重腹泻
药物所致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肠内营养不耐受性腹泻。
精品课件 33
腹泻症的诊疗流程
病史+体格检查
感染性
是否存在如下情况 ➢炎症性血性腹泻 ➢严重脱水 ➢高热 ➢严重腹痛 ➢病程>3天 ➢社区爆发 ➢宿主免疫力低下
非感染性 病因与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如口服补
无
液盐,抗腹泻药物
治愈
有
治疗无反应
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实验室检查
如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粪便检查, 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
抗病原治疗 抗腹泻治疗
精品课件 34
精品课件 10
精品课件 9
流行病学
致病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D与下列并发症有关: 20~30%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50~75%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90%以上的伪膜性肠炎
(一)抗生素使用后菌群失调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过路 菌
各菌群及宿主间保持平衡
精品课件 5
发病机制
抗生素的长期或 不适当应用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其他高 危因素
平衡被破坏
条件致病菌 过 路菌
精品课件
菌群失 调
6
平衡时菌群状态
精品课件 7
菌群失衡状态
精品课件 8
概念
•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AAD:单纯性腹泻、 结肠炎、伪膜性肠炎
精品课件 32
1例病毒性脑炎
• 患者在收入危重症监护室的54天 • 发生3次严重腹泻
药物所致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肠内营养不耐受性腹泻。
精品课件 33
腹泻症的诊疗流程
病史+体格检查
感染性
是否存在如下情况 ➢炎症性血性腹泻 ➢严重脱水 ➢高热 ➢严重腹痛 ➢病程>3天 ➢社区爆发 ➢宿主免疫力低下
非感染性 病因与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如口服补
无
液盐,抗腹泻药物
治愈
有
治疗无反应
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实验室检查
如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粪便检查, 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
抗病原治疗 抗腹泻治疗
精品课件 34
精品课件 10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合理用药时间和剂量
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抗生 素,不随意停药或增加剂 量。
常见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药物治疗
益生菌制剂
通过补充益生菌,恢复肠道菌 群平衡,减轻腹泻症状。
止泻药
暂时缓解腹泻症状,提供舒适 感。
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
改善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水分 吸收,减少腹泻发生。
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风险的策略
1
个体化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减少腹泻风险。
2
定期监测
通过定期监测肠道菌群和临床症状,及时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
3
教育患者
提供患者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教育,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总结和结论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但通过合理用药、预防措施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腹泻风险,提高治 疗效果。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PPT课件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概念、症状、预防和管理方法,以及 常见的药物治疗。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重要的话题。
什么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因抗生素使用而引起的腹泻症状。它通常发生在抗生 素疗程期间或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症状和原 因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常见症状包括腹部不适、腹泻、恶心和腹痛。它的主要 原因是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加。
预防和管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方法
1 使用正确的抗生素
选择针对特定细菌的抗生 素,避免无效的广谱抗生 素使用。
2 同时使用益生菌
补充肠道益生菌,促进肠 道菌群平衡,减少腹泻风 险。
3 合理用药时间和剂量
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抗生 素,不随意停药或增加剂 量。
常见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药物治疗
益生菌制剂
通过补充益生菌,恢复肠道菌 群平衡,减轻腹泻症状。
止泻药
暂时缓解腹泻症状,提供舒适 感。
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
改善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水分 吸收,减少腹泻发生。
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风险的策略
1
个体化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减少腹泻风险。
2
定期监测
通过定期监测肠道菌群和临床症状,及时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
3
教育患者
提供患者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教育,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总结和结论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但通过合理用药、预防措施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腹泻风险,提高治 疗效果。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PPT课件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概念、症状、预防和管理方法,以及 常见的药物治疗。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重要的话题。
什么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因抗生素使用而引起的腹泻症状。它通常发生在抗生 素疗程期间或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症状和原 因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常见症状包括腹部不适、腹泻、恶心和腹痛。它的主要 原因是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加。
预防和管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方法
1 使用正确的抗生素
选择针对特定细菌的抗生 素,避免无效的广谱抗生 素使用。
2 同时使用益生菌
补充肠道益生菌,促进肠 道菌群平衡,减少腹泻风 险。
一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例分析ppt.(ppt)
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 • 属于AAD较严重的一种
导致AAD病原体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产酸克雷伯杆菌 ➢产肠毒素产气荚膜梭菌 ➢沙门氏菌 ➢白色念珠菌(条件致病菌)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优势菌群的 原籍菌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共栖的条件 致病菌
易引起AAD的抗菌药物
➢ 口服后直接在肠道形成高浓度 ➢ 静脉滴注后能经肝脏排泄,在
胆汁中形成高浓度并排入肠腔 ,从而对肠道菌群结构产生重 大影响 ➢ 这些抗生素大多是广谱的
林可霉素 广谱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第二、第三代) 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等
前三者共占了相关病例的 85%-90%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病原学
实验室 检查
排他因素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使用抗生素病史 ➢抗生素种类 ➢应 用 抗 生 素 时 间 长短 ➢病 人 的 年 龄 (<6 岁 或>60岁) ➢基 础 疾 病 和 原 发 病的严重度
➢有否免疫抑制 ➢住院时间长短 ➢医疗干预措施多少 ➢长期卧床 ➢滥用抑酸药和抗肠 蠕动药物 ➢有否外伤、手术、 鼻饲等
症渗出
分泌性腹泻 渗出性腹泻
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大环内酯 类(红霉素)
胃肠蠕动增快
直接引起肠粘膜损害、肠上皮纤毛萎缩、细胞内酶活性降低 ——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四环素、新霉素、杆菌肽
动力性腹泻、 呕吐
吸收不良性腹泻
病因
➢ 几乎所有口服抗菌药物均可引起腹泻
➢ 静脉途径的抗菌药物,特别是那些参与肝 肠循环的抗菌药物,发生率与口服药相近
AAD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导致AAD病原体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产酸克雷伯杆菌 ➢产肠毒素产气荚膜梭菌 ➢沙门氏菌 ➢白色念珠菌(条件致病菌)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优势菌群的 原籍菌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共栖的条件 致病菌
易引起AAD的抗菌药物
➢ 口服后直接在肠道形成高浓度 ➢ 静脉滴注后能经肝脏排泄,在
胆汁中形成高浓度并排入肠腔 ,从而对肠道菌群结构产生重 大影响 ➢ 这些抗生素大多是广谱的
林可霉素 广谱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第二、第三代) 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等
前三者共占了相关病例的 85%-90%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病原学
实验室 检查
排他因素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使用抗生素病史 ➢抗生素种类 ➢应 用 抗 生 素 时 间 长短 ➢病 人 的 年 龄 (<6 岁 或>60岁) ➢基 础 疾 病 和 原 发 病的严重度
➢有否免疫抑制 ➢住院时间长短 ➢医疗干预措施多少 ➢长期卧床 ➢滥用抑酸药和抗肠 蠕动药物 ➢有否外伤、手术、 鼻饲等
症渗出
分泌性腹泻 渗出性腹泻
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大环内酯 类(红霉素)
胃肠蠕动增快
直接引起肠粘膜损害、肠上皮纤毛萎缩、细胞内酶活性降低 ——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四环素、新霉素、杆菌肽
动力性腹泻、 呕吐
吸收不良性腹泻
病因
➢ 几乎所有口服抗菌药物均可引起腹泻
➢ 静脉途径的抗菌药物,特别是那些参与肝 肠循环的抗菌药物,发生率与口服药相近
AAD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PPT课件
• 内镜检查是诊断ACC、PMC快速而可靠的 方法,通过内镜不仅可直视结肠粘膜病变 特点,并可追踪判断治疗效果。
PMC的诊断
• 如病变较轻、肠镜检查过早或治疗及时。 肠镜检查可无典型表现,肠粘膜可正常或 仅有轻度充血、水肿。
• 严重者则可见粘膜表面覆以黄白或黄绿色 伪膜。早期,伪膜呈斑点状跳跃分布,病 变进一步发展,病灶扩大,隆起,周边粘 膜发红,可有水肿,伪膜可进一步融合呈 各种形态,甚至管型,早期伪膜附着较紧 ,晚期易脱落,剥脱后粘膜凹陷、出血。
PMC临床表现
• 大多发生在抗生素应用5~10天。 • 水样便(90~95%)、血便(≥10次/日)
。 • 急腹症表现:腹痛(80~90%);反跳痛
(10~20%)。 • 严重病例可见漂浮的伪膜。 • 外周血象升高(80%)。 • 发热(80%)。
PMC的分型
• 可根据临床表现及预后分为2型: • 轻型:单纯水泻,直肠粘膜正常或轻度水
肿,在直肠、乙状结肠有典型的伪膜。此 型一般自限,停用抗生素后,腹痛及发热 逐渐缓解,腹泻一般在2周内减轻、消失。 肠粘膜完全恢复正常一般需要2~4周。
PMC的分型
• 重型:血性腹泻,常见于用青霉素,尤其 是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氯林可霉 素(克林霉素)用药中或用药后,水泻2~ 3天后转为肉眼血便。病变主要位于右侧结 肠,常见于肝曲,粘膜呈阶段性红斑,脆 性增加。病人发热,血白细胞升高,严重 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休 克;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等,病死率 高。腹泻可顽固长达2~4周。
PMC病理
• PMC主要侵及结肠,以结肠远端为主,乙 状结肠、直肠的病变高达80~100%,近端 及全结肠亦可受累。
• 受侵犯的粘膜腺体隐窝表层上皮首先发生 水肿变性,细胞脱落,间质水肿,中性粒 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可由微血栓形成。
PMC的诊断
• 如病变较轻、肠镜检查过早或治疗及时。 肠镜检查可无典型表现,肠粘膜可正常或 仅有轻度充血、水肿。
• 严重者则可见粘膜表面覆以黄白或黄绿色 伪膜。早期,伪膜呈斑点状跳跃分布,病 变进一步发展,病灶扩大,隆起,周边粘 膜发红,可有水肿,伪膜可进一步融合呈 各种形态,甚至管型,早期伪膜附着较紧 ,晚期易脱落,剥脱后粘膜凹陷、出血。
PMC临床表现
• 大多发生在抗生素应用5~10天。 • 水样便(90~95%)、血便(≥10次/日)
。 • 急腹症表现:腹痛(80~90%);反跳痛
(10~20%)。 • 严重病例可见漂浮的伪膜。 • 外周血象升高(80%)。 • 发热(80%)。
PMC的分型
• 可根据临床表现及预后分为2型: • 轻型:单纯水泻,直肠粘膜正常或轻度水
肿,在直肠、乙状结肠有典型的伪膜。此 型一般自限,停用抗生素后,腹痛及发热 逐渐缓解,腹泻一般在2周内减轻、消失。 肠粘膜完全恢复正常一般需要2~4周。
PMC的分型
• 重型:血性腹泻,常见于用青霉素,尤其 是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氯林可霉 素(克林霉素)用药中或用药后,水泻2~ 3天后转为肉眼血便。病变主要位于右侧结 肠,常见于肝曲,粘膜呈阶段性红斑,脆 性增加。病人发热,血白细胞升高,严重 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休 克;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等,病死率 高。腹泻可顽固长达2~4周。
PMC病理
• PMC主要侵及结肠,以结肠远端为主,乙 状结肠、直肠的病变高达80~100%,近端 及全结肠亦可受累。
• 受侵犯的粘膜腺体隐窝表层上皮首先发生 水肿变性,细胞脱落,间质水肿,中性粒 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可由微血栓形成。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防治ppt课件
肠道微生态 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内容
肠道微生态 微生态制剂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一、肠道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特征 肠道微生态生理功能 影响肠道微生态因素
1.肠道微生态特征
五大微生态系统:胃 肠道、口腔、泌尿生 殖道、皮肤、呼吸道
胃肠道微生态:研究 最早、最多、对人体 最重要
眼结膜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酸浓度等; 饮食因素; 医源性因素。
小儿容易发生微生态紊乱
肠道免疫功能不健全,且肠道菌群也处 于生理性演替过程,其肠道定植抗力等 生理功能也处于相对不稳定时期,易受 到各种因素(如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年 龄、生活习惯、卫生环境、过敏、疾病 和抗生素应用等)影响,导致严重的肠道 微生态紊乱。
二、微生态制剂
十二指肠
1 0 3-1 0 4 C F U /g 拟杆菌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结肠
1 0 10-1 0 11 C F U /g 拟杆菌 杆菌
双歧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肠球菌 真杆菌 梭形杆菌 消化链球菌 瘤胃球菌 链球菌 … … … … ...
食管
没有自身微生物群 微生物来自食物和口腔
胃
1 0 4 C F U /g 白色念珠菌 幽门螺旋杆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⑵.推荐作为辅助药物使用的疾病
肝胆疾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母乳性黄疸 ,益生菌可通过参与胆汁代谢,降低肠道中B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 酸化肠道,促进肠蠕动等机制促进胆红素的转 化和排泄。
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 酪酸梭菌、芽孢杆菌和布拉酵母菌等。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包括 小儿厌食症)、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腹痛、肠 易激综合征等。
益生菌具有酸化肠道,改善排便和调节肠道 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
内容
肠道微生态 微生态制剂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一、肠道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特征 肠道微生态生理功能 影响肠道微生态因素
1.肠道微生态特征
五大微生态系统:胃 肠道、口腔、泌尿生 殖道、皮肤、呼吸道
胃肠道微生态:研究 最早、最多、对人体 最重要
眼结膜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酸浓度等; 饮食因素; 医源性因素。
小儿容易发生微生态紊乱
肠道免疫功能不健全,且肠道菌群也处 于生理性演替过程,其肠道定植抗力等 生理功能也处于相对不稳定时期,易受 到各种因素(如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年 龄、生活习惯、卫生环境、过敏、疾病 和抗生素应用等)影响,导致严重的肠道 微生态紊乱。
二、微生态制剂
十二指肠
1 0 3-1 0 4 C F U /g 拟杆菌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结肠
1 0 10-1 0 11 C F U /g 拟杆菌 杆菌
双歧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肠球菌 真杆菌 梭形杆菌 消化链球菌 瘤胃球菌 链球菌 … … … … ...
食管
没有自身微生物群 微生物来自食物和口腔
胃
1 0 4 C F U /g 白色念珠菌 幽门螺旋杆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⑵.推荐作为辅助药物使用的疾病
肝胆疾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母乳性黄疸 ,益生菌可通过参与胆汁代谢,降低肠道中B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 酸化肠道,促进肠蠕动等机制促进胆红素的转 化和排泄。
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 酪酸梭菌、芽孢杆菌和布拉酵母菌等。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包括 小儿厌食症)、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腹痛、肠 易激综合征等。
益生菌具有酸化肠道,改善排便和调节肠道 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疗2024PPT
02
阿奇霉素和广谱青霉素
尤其是氨苄西林,这些抗生素在肠道 中能形成高浓度,对肠道菌群结构产 生重大影响。
03
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
这些抗生素口服后或静脉滴注后经肝 排泄,能在胆汁中形成高浓度并排入 肠腔,也容易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结肠炎和伪膜性肠炎的区别
林可霉素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导致抗 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抗生素之一。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的影响
01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与AAD的关系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是临床工作中常见 的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抗生素。
02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对肠道菌群的影 响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口服后能在肠道形 成高浓度,对肠道菌群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
03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引发AAD的机制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通过改变肠道菌群 结构,使得艰难梭菌过度生长,从而引发 AAD。
证实有肠道菌群失调是临床诊断 AAD的有力证据。
证实有肠道菌群失调
病原诊断的方法
微生物学检查
如果检出优势生长的致病菌,可直接诊断为相应病原性肠炎。
临床诊断
近期曾使用或正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稀便或水样便,排除其他有明确 原因的腹泻可临床诊断为AAD。
证实肠道菌群失调
证实有肠道菌群失调是临床诊断AAD的有力证据。
林可霉素
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也是常见引起抗生素相关性 腹泻的抗生素,其口服后能在肠道形 成高浓度。
广谱青霉素
广谱青霉素尤其是氨苄西林在临床中 常被使用,且可能导致抗生素相关性 腹泻。
引发AAD的抗生素
除万古霉素外的常见抗生素
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 素
这两种抗生素在临床工作中较为 常见,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的常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卧床发生率视不同抗生素而异,约为 5%~39%
抑制免疫反应/移植(20世纪90年代,将~范围扩大)
抗生素简史
1877年,微生物能抑制尿中炭疽杆菌生长(Pasteur) 1928年,青霉菌(弗莱明),其产物青霉素治愈梅毒/淋病 1936年,磺胺(现代抗生素的新纪元) 1943年: 青霉素(霉变皮革分离的青霉菌)(中国 朱既明) 1944年,链霉素(新泽西大学),治愈结核 1947年,氯霉素,治疗痢疾、炭疽病菌 1947年:放线菌--链霉素(美国,瓦克斯曼) 1948年,四环素(最早广谱~)(今天家畜饲养) 1956年,万古霉素(礼来公司)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 泻
抗生素概念的发展
* 抗生现象:一种微生物对另外一种微生物的抑制 * 抗菌素:Ba产生的抗生物质(抗生的本质)(仅对细菌) * 抗生素:抗菌素抗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肿瘤 * 抗肿瘤抗生素:Ba产生的抗生物质抑制癌细胞增殖代谢 * 生物药物素:抗生素抑制微生物/寄生虫/除草/心血管病/
神经--氨基甙类/乙胺丁醇
胃肠--- 氨基甙类对听力
药物热
二重感染
菌群失调(AAD--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 真菌感染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5-10%接受氨苄西林治疗的患者 10-25%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的患者 15-20%接受头孢克肟治疗的患者 2-5% 氟喹诺酮类、阿奇霉素等治疗的患者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 产生耐药菌株:研制新~>10年,细菌产生耐药性<2年;
金葡菌耐青霉素>90%.喹诺酮类~耐药70%(20年),
大环内酯类~70%肺炎球菌无效.超级耐药细菌.
* 干扰和掩盖病情,延误诊治(癌性治愈)
肝*--不氯良霉反素应/林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 肾--两性霉素/氨基甙~
血液--头孢派酮/拉氧头孢/氯~
AAD常见病原体
• 艰难梭菌 • 沙门氏菌 • 产气荚膜杆菌A型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白色念珠菌
相关危险因素
抗菌药物的种类; 抗菌药物应用的时间; 病人的年龄; 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 住院时间; 即往有肠道疾病史; 鼻饲饮食
易导致AAD发生的药物
除万古霉素外,几乎所有抗生素均可导致AAD的发生。 以氨苄青霉素、氯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菌素等最为常见。 广谱抗生素较窄谱抗生素高10~70倍。 氨基糖肽类抗生素较少发生。
肪酸减少,未经发酵的多糖不易被吸收,滞留于肠道而引起渗透性腹
泻;抗生素应用后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7α
去羟基功能的细菌数量很低时,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强烈刺
激大肠分泌,常继发分泌性腹泻。
二、发病机制
1.3 抗生素的直接作用
抗生素所致的变态反应、毒性作用可直接引起肠粘膜损害和肠上
抗生素
使用率>80%,近97%(F22~25%)、联合使用58%(F30%)、每年有20 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其中40%的人与滥用~有关、60%儿童失听(链霉 素)、 人均消费达国际水平10倍 “三素一汤”:抗生素/维生素/激素 + 1瓶水(8瓶/年/人>2.5~3.3瓶/F) 2011年 ~84万起不良反应案例,其中600人死亡,比2010上升22% 2001年~2005年为~的结果买单139亿元
概念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简称AAD),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
概念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发 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Bartlett 将其定义 为伴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 解释的腹泻。有700 多种药物可引起腹泻,其中25 %为抗生素。AAD 的发病率因人群及抗生素种类 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为5 %~25 %。
皮纤毛萎缩,引起细胞内酶(双糖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吸收障
碍性腹泻;某些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是胃动素受体的激动剂,而
胃动素为胃肠肽,可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
导致腹泻、肠痉挛和呕吐。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抗生素种类 应用抗生素时间长短 病人的年龄(<6岁或>60岁) 基础疾病和原发病的严重度,过去有否肠道疾病或AAD 有否免疫抑制 住院时间长短 医疗干预措施多少,
概念
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是抗菌药物相关 性腹泻(AAD)的严重类型。是肠道的急性纤维素性炎,病变主要 位于结肠,亦可累及远端小肠,少数病例仅限于小肠。
死亡率高达15%~24%。
病因
抗菌药物破坏了肠道内菌群的平衡,生理性有益菌明显减少,其他 致病细菌增加导致腹泻发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产 气荚膜杆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
(一)抗生素使用后菌群失调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各菌群及宿主间保持平衡
过 路菌
平衡时菌群状态
抗生素的长期或 不适当应用
其他高 危因素
平衡被破坏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条件致病菌 过 路菌
菌群失调
菌群失衡状态
二、发病机制
1.2 抗生素干扰糖和胆汁酸代谢
抗生素的使用,肠道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使多糖发酵成短链脂
二、发病机制
肠道菌群紊乱
发
病 机
抗生素干扰糖和胆汁酸代谢
制
抗生素的直接作用
二、发病机制
1.1 肠道菌群紊乱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抗生素的使用破坏 了肠道正常菌群,是引起腹泻最主要的病因。 Ⅰ度失调是抗生素抑制或杀灭一部分细菌,而 促进了另一部分细菌的生长,这就造成了某些 部位的正常菌群在组成上和数量上的异常变化 或移位,在诱发原因去掉后可逆转为正常比例; Ⅱ度失调是不可逆的比例失调,在Ⅰ度失调基 础上菌群由生理波动转为病理波动;Ⅲ度失调 表现为原来的正常菌群大部份被抑制,只有少 数机会菌逐渐成为优势状态。肠道菌群紊乱时 益生菌数量明显下降,条件致病菌数量异常增 多,肠道粘膜屏障损伤,消化吸收代谢受到影 响,从而导致AAD。总之,抗生素使肠道菌群 紊乱是AAD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抑制免疫反应/移植(20世纪90年代,将~范围扩大)
抗生素简史
1877年,微生物能抑制尿中炭疽杆菌生长(Pasteur) 1928年,青霉菌(弗莱明),其产物青霉素治愈梅毒/淋病 1936年,磺胺(现代抗生素的新纪元) 1943年: 青霉素(霉变皮革分离的青霉菌)(中国 朱既明) 1944年,链霉素(新泽西大学),治愈结核 1947年,氯霉素,治疗痢疾、炭疽病菌 1947年:放线菌--链霉素(美国,瓦克斯曼) 1948年,四环素(最早广谱~)(今天家畜饲养) 1956年,万古霉素(礼来公司)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 泻
抗生素概念的发展
* 抗生现象:一种微生物对另外一种微生物的抑制 * 抗菌素:Ba产生的抗生物质(抗生的本质)(仅对细菌) * 抗生素:抗菌素抗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肿瘤 * 抗肿瘤抗生素:Ba产生的抗生物质抑制癌细胞增殖代谢 * 生物药物素:抗生素抑制微生物/寄生虫/除草/心血管病/
神经--氨基甙类/乙胺丁醇
胃肠--- 氨基甙类对听力
药物热
二重感染
菌群失调(AAD--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 真菌感染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5-10%接受氨苄西林治疗的患者 10-25%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的患者 15-20%接受头孢克肟治疗的患者 2-5% 氟喹诺酮类、阿奇霉素等治疗的患者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 产生耐药菌株:研制新~>10年,细菌产生耐药性<2年;
金葡菌耐青霉素>90%.喹诺酮类~耐药70%(20年),
大环内酯类~70%肺炎球菌无效.超级耐药细菌.
* 干扰和掩盖病情,延误诊治(癌性治愈)
肝*--不氯良霉反素应/林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 肾--两性霉素/氨基甙~
血液--头孢派酮/拉氧头孢/氯~
AAD常见病原体
• 艰难梭菌 • 沙门氏菌 • 产气荚膜杆菌A型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白色念珠菌
相关危险因素
抗菌药物的种类; 抗菌药物应用的时间; 病人的年龄; 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 住院时间; 即往有肠道疾病史; 鼻饲饮食
易导致AAD发生的药物
除万古霉素外,几乎所有抗生素均可导致AAD的发生。 以氨苄青霉素、氯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菌素等最为常见。 广谱抗生素较窄谱抗生素高10~70倍。 氨基糖肽类抗生素较少发生。
肪酸减少,未经发酵的多糖不易被吸收,滞留于肠道而引起渗透性腹
泻;抗生素应用后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7α
去羟基功能的细菌数量很低时,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强烈刺
激大肠分泌,常继发分泌性腹泻。
二、发病机制
1.3 抗生素的直接作用
抗生素所致的变态反应、毒性作用可直接引起肠粘膜损害和肠上
抗生素
使用率>80%,近97%(F22~25%)、联合使用58%(F30%)、每年有20 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其中40%的人与滥用~有关、60%儿童失听(链霉 素)、 人均消费达国际水平10倍 “三素一汤”:抗生素/维生素/激素 + 1瓶水(8瓶/年/人>2.5~3.3瓶/F) 2011年 ~84万起不良反应案例,其中600人死亡,比2010上升22% 2001年~2005年为~的结果买单139亿元
概念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简称AAD),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
概念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发 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Bartlett 将其定义 为伴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 解释的腹泻。有700 多种药物可引起腹泻,其中25 %为抗生素。AAD 的发病率因人群及抗生素种类 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为5 %~25 %。
皮纤毛萎缩,引起细胞内酶(双糖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吸收障
碍性腹泻;某些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是胃动素受体的激动剂,而
胃动素为胃肠肽,可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
导致腹泻、肠痉挛和呕吐。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抗生素种类 应用抗生素时间长短 病人的年龄(<6岁或>60岁) 基础疾病和原发病的严重度,过去有否肠道疾病或AAD 有否免疫抑制 住院时间长短 医疗干预措施多少,
概念
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是抗菌药物相关 性腹泻(AAD)的严重类型。是肠道的急性纤维素性炎,病变主要 位于结肠,亦可累及远端小肠,少数病例仅限于小肠。
死亡率高达15%~24%。
病因
抗菌药物破坏了肠道内菌群的平衡,生理性有益菌明显减少,其他 致病细菌增加导致腹泻发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产 气荚膜杆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
(一)抗生素使用后菌群失调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各菌群及宿主间保持平衡
过 路菌
平衡时菌群状态
抗生素的长期或 不适当应用
其他高 危因素
平衡被破坏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条件致病菌 过 路菌
菌群失调
菌群失衡状态
二、发病机制
1.2 抗生素干扰糖和胆汁酸代谢
抗生素的使用,肠道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使多糖发酵成短链脂
二、发病机制
肠道菌群紊乱
发
病 机
抗生素干扰糖和胆汁酸代谢
制
抗生素的直接作用
二、发病机制
1.1 肠道菌群紊乱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抗生素的使用破坏 了肠道正常菌群,是引起腹泻最主要的病因。 Ⅰ度失调是抗生素抑制或杀灭一部分细菌,而 促进了另一部分细菌的生长,这就造成了某些 部位的正常菌群在组成上和数量上的异常变化 或移位,在诱发原因去掉后可逆转为正常比例; Ⅱ度失调是不可逆的比例失调,在Ⅰ度失调基 础上菌群由生理波动转为病理波动;Ⅲ度失调 表现为原来的正常菌群大部份被抑制,只有少 数机会菌逐渐成为优势状态。肠道菌群紊乱时 益生菌数量明显下降,条件致病菌数量异常增 多,肠道粘膜屏障损伤,消化吸收代谢受到影 响,从而导致AAD。总之,抗生素使肠道菌群 紊乱是AAD发生和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