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是什么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是什么
质量守恒定律一般指物质守恒定律,本文中,整理了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吧!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保持不变。
18世纪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从实验上推翻了燃素说之后,这一定律始得公认。
20世纪初,发现高速运动物体的质量随其运动速度而变化,又发现实物和场可以互相转化,因而应按质能关系考虑场的质量。
质量概念的发展使质量守恒原理也有了新的发展,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两条定律通过质能关系合并为一条守恒定律,即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简称质能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范围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所有化学变化,包括大部分的物理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④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六个不变宏观: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2.元素的种类不变;3.各元素对应原子的总质量不变;微观:4.原子的种类不变;5.原子的数目不变;6.原子的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煤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质量与消耗掉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质量守恒概念

质量守恒概念
质量守恒是一个物质无法被创造或者被毁灭的基本物理定律。
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物质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但其总质量不会改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任何物质的总质量在化学反应、物理变化、核变化或其他相互作用中都不会发生改变。
例如,在一个封闭容器中,如果从一个试管中向另一个试管倾倒液体,液体的总质量在倾倒过程中不会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也适用于核反应。
在核反应中,尽管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发生了改变,但整个系统中核粒子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总体而言,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物质转化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之一,为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又称质量守恒原理,是自然科学中一个基本的物质守恒原理。
它是指在封闭系统中,物体的质量在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中都是守恒的。
简单来说,质量守恒定律规定了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而只能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进行转移或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
它告诉我们,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换句话说,质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而只能在反应过程中转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背景和历史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科学家拉瓦锡。
拉瓦锡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发现反应前后实验器皿中物质的质量没有变化。
他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质量守恒定律,并将其与自然界的其他守恒定律相对应,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的背后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在引入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牛顿力学体系中,质量守恒定律是由牛顿的第二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推演而来的。
这些定律表明,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其质心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是守恒的。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1. 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牛顿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
动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即动量=质量× 速度。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系统内所有物体的总动量在任何物理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能量转化中的体现。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能量总量在任何物理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但总能量的值保持不变。
3. 质能关系质能关系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直接推论。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着等价关系。
根据质能方程E=mc²,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而能量也可以转化为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中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讲义

学习殿堂一、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殿堂3.注意事项:⑴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⑴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学习殿堂4.微观解释以水通电分解为例以水通电分解为例:HO OH HH H H H OO +H 水氢气氧气(H (O (H O)(2)(2)(2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学习殿堂HO O +O H HH H H H H O水氢气氧气(H 2)(O 2)(H 2O)水分分解意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原子的种类微观三个不变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学习殿堂H O O+OH HH H H H H O水氢气氧气(H 2)(O 2)(H 2O)水分分解意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元素的种类宏观三个不变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学习殿堂HO O +O H HH H H H H O水氢气氧气(H 2)(O 2)(H 2O)水分分解意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定改变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学习殿堂HO O +OH HH H H H H O水氢气氧气(H 2)(O 2)(H 2O)水分分解意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分子的数目三个可能改变物质的状态元素的化合价学习殿堂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小试牛刀下列事实:①铁制品生锈后【例1】①铁制品生锈后,其质量增加;②湿衣服晾干后,质量比湿的时候减少小试牛刀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例2】①原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小试牛刀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例3】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总质量总质量总质量总质量时间O时间O 时间O 时间O A B C DA B C D 小试牛刀图像中表示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例4】锰在反应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曲线图是%a %a %a %t Ot 1t O t 1t O t 1tO t 1A B C D小试牛刀某同学用图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例5】瓶倾斜,使稀盐酸与锌粒充分接触生成氢气,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最终气球导管稀盐酸 a b0锌粒反应前学习殿堂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物质的化学式H 4H 【例6】小试牛刀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 :4HgS 4Hg 学习殿堂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根据元素守恒,确定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式小试牛刀某物质【例8】化碳和( )小试牛刀某物质【例9】二氧化碳和( )物质【例10】小试牛刀的的二氧化碳和学习殿堂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12】小试牛刀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例13】小试牛刀纯净物学习殿堂小试牛刀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例14】分子中有3个原子+4x+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例15】小试牛刀子。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它表明在任何物理或化学过程中,质量是不会凭空被创造或消失的,质量只能被转化或转移。
以下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定义: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任何封闭系统中,质量总是不变的。
即系统内的质量在一个过程中既不会凭空增加也不会凭空减少。
2. 封闭系统: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即不与外界发生质量交换的系统。
在封闭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受到系统边界的约束。
3. 转化和转移:质量守恒定律指出,质量只能通过物质的转化或质量的转移来改变。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化学键重新排列从而改变了物质的质量。
在物理过程中,例如溶解、沉淀、蒸发和凝固等,物质的质量可以通过转移来改变。
4. 质量增加和减少:虽然质量守恒定律表明质量总是保持不变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似乎会发生质量的增加或减少。
这是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封闭系统中适用的,并且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能量转化。
5. 质能关系: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表明质量和能量是相互转化的。
根据这个方程,当物质被转化为能量时,其质量会减少;反过来,当能量被转化为物质时,其质量会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质量守恒定律并不适用于某些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如黑洞的物质吸收和宇宙学中的大规模结构形成等。
但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大多数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中,质量守恒定律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用和有效的定律。
当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一个系统时,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需要考虑:1. 封闭系统:封闭系统是指在物理或化学过程中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通过定义系统的边界,我们可以确定哪些物质可以进入或离开系统。
在封闭系统中,质量守恒定律始终成立。
2. 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是相等的。
例如,当燃烧木材时,木材中的碳、氢和氧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尽管反应后的产物看起来和原始物质不同,但两者质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总和。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六个不变:
宏观:
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元素的种类不变
3.各元素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
4.原子的种类不变;
5.原子的数目不变;
6.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种类改变。
微观: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2)质量守恒的原因①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②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两个一定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3.适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的依据是反应前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2.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注意事项(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有反应发生。
(2)敞口容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不能有气体参与。
(3)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有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②无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考向一质量守恒定律典例1(2020·葫芦岛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 gB.1 L氢气和8 L氧气反应,能生成9 L水C.5 g硫和5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 gD.只有固体、液体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析】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不是质量守恒定律所解释的范围,故不正确;B、质量守恒定律只表明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氢气和氧气密度不同,故1L氢气和8L氧气反应不一定生成9 L水,故不正确;C、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硫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1,所以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故正确;D、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不正确。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解释: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此在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保持不变。
[ 拓展] 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质量均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4.应用:(1)解释有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现象。
(2)确定某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3)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
(4)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易错易混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 注意] 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体积不一定不变;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会发生改变,分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对象是化学变化,对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练习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A.m的数值为64B.若W为水,则X 或Y必定为酸或碱C.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1︰4D.若X 为化合物,Y 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2.现有锌粉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 6.5g 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混合物为Zn,Mg,m可能是0.2gB.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2gC.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1g ,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D.若混合物为Zn,Mg,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3.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A.40% B .60% C .30% D .50%4.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I(浓)==△===MnCl2+2X+Cl2↑,其中X 的化学式为A. H 2OB. H 2O2C. HClOD. O 2点燃5.下列有关“ 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若56g CO 参加反应,则消耗O2 的质量一定是32gB.若16g O 2 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若5g CO 和2g O2 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6.在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g该H2O2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1g B .1.6g C .4.2g D .8.5g7.雅安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剂ClO2。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规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②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③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①适用范围: 化学变化②守恒的方面: 质量,不是体积③“参加化学反应的”----真正参与化学反应的那部分质量(注意过量的情况)【应用】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面两种现象: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
二.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化学方程式。
实例:C+O2 CO21.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例:C+O2 CO2 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两端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等式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用“+”连接。
(2)注:在短线上注明条件。
常见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3)配: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总数相同。
用观察法或最小公倍数法来确定化学计量数。
(4)标:标明生成物的状态。
①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②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5)查:检查是否写对了。
例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种类不变例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A.等于镁条质量B.小于镁条质量C.大于镁条质量D.与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例3.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正确的是()A.在点燃条件下,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B.4P和5P等于2 P2O5C.在点燃条件下,4个磷和5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D.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例4.在X+2O2CO2+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CH4B.C2H5OHC.CH3OHD.CO例5.已知R+2O2 =CO2+2H2O,则关于R组成的叙述恰当的是()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氢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例6.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A.18克B.7克C.8克D.6克例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 g碳和4 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8 g B.11 g C.8 g D.5.5 g例8.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为什么?(1) C2H2 + O2CO2+H2O (2) 2HgO 2Hg + O2(3) 2KMnO4=== K2MnO4 + MnO2 + O2↑(4) Zn + CuSO4 === Cu↓ + ZnSO4例9.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Cu + O2 CuO Al + O2 — Al2O3 Fe + HCl — FeCl2 + H2HgO Hg + O2↑ KMnO4 K2MnO4 + MnO2 + O2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③⑤B.②③⑤C.①⑥D.①③⑥2.下列事实:①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②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③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化学反应实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两个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三、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例1.加热a 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A.c-(a+b) B.a+b-c C.a-c D.a+b+c例2.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2O2==CO2+2X,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A.S2O6B.SO3 C.SO2D.S例3.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4.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例5.在反应A+3B==2C+3D,已知2.3gA和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则生成的D的质量为______。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例6.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
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 的质量为()A.5.6克 B.11.2克 C.14.6克 D.无法计算【基础演练】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质量⑥分子的数目,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2.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于反应前后( )A.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B.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3.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4.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A.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是H2和CO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 H2O淀粉 + O2,由此可推知,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A.碳元素 B.氢元素C.碳、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巩固提高】6.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7.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 ==4R↑+O2↑+2H2O,则R的化学式()A.NO2 B.N2O C.N2D.NO8.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A.N2 B.NO C.N2O3 D.N2O59.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质量守恒定律

3、解释实际问题 、
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 (1)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2)有气体参 加或气体生成的反应中, 加或气体生成的反应中,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 或反应物与部分生成物比较。 或反应物与部分生成物比较。
有一种有机物23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共生成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共生成 有一种有机物 44g二氧化碳和 二氧化碳和27g水,该有机物含碳元素的质 二氧化碳和 水 g,含氢元素的质量是 g,它 量是 , , 元素组成的。 元素组成的。 是由 化合物完全燃烧, 某3g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 化合物完全燃烧 生成8.8gCO2和5.4g H2O,则该化合物中( ,则该化合物中( ) A.含有 、H、O三种元素 含有C、 、 三种元素 含有 B.只含有 、H两种元素 只含有C、 两种元素 只含有 C.只含有 、O两种元素 只含有C、 两种元素 只含有 D.无法确定 无法确定
化学反应的表示
质量守恒定律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说一说你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说一说你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⑴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指“质量” ⑵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指“质量”,不能推广到 其它物理量 参加、生成是指确实反应或实际得到的物质, 确实反应或实际得到的物质 ⑶参加、生成是指确实反应或实际得到的物质,不是剩 余或先前放入的 质量总和是指参加反应或生成的所有 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 ⑷质量总和是指参加反应或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
5.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铁丝燃烧后质量增加了。 ①铁丝燃烧后质量增加了。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与氧气的质量总和 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 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所以铁丝燃烧后质量 增加了。 增加了。 过氧化氢受热分解后, ②过氧化氢受热分解后,剩余液体的质量比原来反应物 质量轻。 质量轻。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等于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过氧化氢分解后氧气逸 所以剩余液体的质量比原来反应物质量轻。 出,所以剩余液体的质量比原来反应物质量轻。 点石能成金吗?水能变成汽油吗?为什么? ③点石能成金吗?水能变成汽油吗?为什么?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石头中 没有金元素,所以点石不能成金。汽油中含碳元素, 没有金元素,所以点石不能成金。汽油中含碳元素,而 水中不含碳元素,所以水不能变成汽油。 水中不含碳元素,所以水不能变成汽油。
质量守恒定律

以镁在空气中燃烧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以镁在空气中燃烧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镁在空气中燃烧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 的质量比可表示为:
点燃
2Mg +
O2 ======
2 Mg O
2×24 :16×2 × × 48 : 32
: (24+16)×2 ) : 80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 • • • • • •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 3.磷在氧气中燃烧 3.磷在氧气中燃烧 4.镁在氧气中燃烧 4.镁在氧气中燃烧 5.铁在氧气中燃烧 5.铁在氧气中燃烧 6.铜在空气中加热 6.铜在空气中加热 7.铝在氧气中燃烧 7.铝在氧气中燃烧
板书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宏观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 、宏观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 内容 化学反应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总和, 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物质的质量总和 总和。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讨论
在碳酸钠和稀盐酸 反应中, 反应中,若要使反应前 后天平平衡, 后天平平衡,装置需要 怎么改进? 怎么改进?
归纳总结
书 写
反应物, ◇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遵守客观事实
◇ 配平 ,将短线改为等号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步 ◇注明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明反应的条件、 遵守客观事实 骤
↑:表示生成物为气体。 :表示生成物为气体。 ↓:表示生成物为沉淀。 :表示生成物为沉淀。 表示加热。 △:表示加热。
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 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 生成物就不需注“ ”号,如: 生成物就不需注 号
注意事项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适用范围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宏观和微观 领域,包括化学反应、核反应、 宇宙演化等领域。
限制
在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或强引力 场等极端条件下,质量守恒定律 可能受到相对论或引力理论的修 正。
03
CATALOGUE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质量总和是相等的,即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目 录
•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述 •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和证明 •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 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质量守恒定律的拓展和深化
01
CATALOGUE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述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01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孤立系 统中,不论发生何种物理或化学 变化,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实例
在计算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 量关系时,需要应用质量守恒 定律。
在推断未知物的化学式或化学 方程式的配平时,也需要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
在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的现象 和结果时,质量守恒定律也是 重要的理论依据。
04
CATALOGUE
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质量守恒现象
质能方程在核能和核反应中的应用
核裂变
重核在特定条件下分裂成两个较轻的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根据质能方程 ,这个过程中损失的质量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
核聚变
轻核在特定条件下结合成较重的核,同样释放出巨大能量。同样地,这个过程 中损失的质量也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
质能方程在核能和核反应中的实例分析
护环境并维护生态平衡。
质量守恒定律

复习目标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理解(注意事项) 3.质量守恒定律原因 4.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5.相关知识点应用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Δm反应物减少= Δm生成物增加
注意事项:“质量守恒定律”与“质量不变”是两个不同的 概念,“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减少 的质量等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
【反思拓展】 工业制生石灰的过程中同时得到副产品二氧化碳。下列用途是利用二氧化 碳化学性质的是 。 A.气体肥料 B.制干冰 C.制纯碱 D. 制碳酸饮料
5.“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与“漂白水”混用,易 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单质。化学方程式为NaClO + 2HCl ==== NaCl + X↑ + H2O,则X的化学式为 。
6.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生成丁。 根据下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的化学式为NH3 B.乙和丁属于氧化物 C.丙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约为23.3% D.反应中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2:1
(4)质量守恒定律是指“质量”守恒,不能推广 到其他物理量,如体积。
3.质量守恒定律原因
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成新分子的过程。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 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也没有改变。 宏观上:元素种类不变,每种元素的质量不变。
5.相关知识点应用
对质量守恒定律方面的命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理解细节问题上进行命题。
质量守恒定律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应 用:(1)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不守恒”现象。如镁条在空气中燃 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质量大,是因为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 镁条多了 氧气 的质量。 (2)判断物质的组成。如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碳 元素和 氢 元素,可能含有 氧 元素。 (3)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止,得到剩余固体 c g,则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b-c)
g,同
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 (c-b)
g。
12.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 用氨气与氮氧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如下:
(1)一个 A 分子是由 4 个原子构成的。
(2)反应物的化学式为 NH3 、 NO 。
02 基础题
考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某同学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按要求完成填空。
实验 A: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B: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C: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 A:反应后,天平 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后同)。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燃烧,如图所示,能正确表 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相渗流规律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两相(油水、油气、气水)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两相(油水、油气、气水)同时渗流的 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在两相流动中.阻力明显增加。这是 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在两相流动中.阻力明显增加。 因为对其中一相来讲,另一相可以看成是地层骨架的增加, 因为对其中一相来讲,另一相可以看成是地层骨架的增加, 因此孔隙缩小,阻力增大,渗透率减小。但是对两相各自 因此孔隙缩小,阻力增大,渗透率减小。 渗透率之和,经实验证明,并不等于单相流动时的绝对渗 渗透率之和,经实验证明, 透牢,即: 透牢,
CL
∆VL 1 = − i VL ∆p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岩石及流体的压缩性与弹性力
气体的压缩性与液体相比要大得多。气体体积的压缩或膨 气体的压缩性与液体相比要大得多。 胀,对于理想气体,服从波义耳定律;对于真实气体需加 对于理想气体,服从波义耳定律; 上压缩系数的影响并进行修正。 上压缩系数的影响并进行修正。 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它的定义是:每降低一个大气压时, 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它的定义是:每降低一个大气压时, 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及液体总的体积变化。 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及液体总的体积变化。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粘度与粘滞力
有两层作相对运动的 流体, 流体,两流层的接触 面积为A,相距 。 面积为 ,相距dy。 I层流速为 I层流速为v+dv,II 层流速为v+dv, 层流速为v, 层流速为 ,由于两 层流速不等, 层流速不等,相对运 动而产生粘滞力。 动而产生粘滞力。
pz = γ Z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重力与重力势能
如图所示, 点来说, 如图所示,对M点来说,液源压力作用于该点上,推动 点的流体质点 点来说 液源压力作用于该点上,推动M点的流体质点 流入井A, 流入井 ,这种邻近流体重力势能产生的压力将作为动力推动液体流入 井中;另一种情况是流体质点本身具有的重力势能,当该点向上运动 如 井中;另一种情况是流体质点本身具有的重力势能,当该点向上运动(如 M’点向井 流动 时它表现为阻力,当该点向下运动 如M点向井 流动 时 点向井B流动 时它表现为阻力,当该点向下运动(如 点向井 流动)时 点向井A流动 点向井 流动)时它表现为阻力 它表现为动力。 它表现为动力。
C
f
=
∆ V V
f
f
1 i ∆ p
它表示油层压力每降低一个大气压时, 它表示油层压力每降低一个大气压时,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 体积的缩小值。 体积的缩小值。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岩石及流体的压缩性与弹性力
岩心中的流体( 岩心中的流体(油、水、天然气)也具有压缩性,当作用于 天然气)也具有压缩性, 流体上的外力增加时,其体积会缩小,反之会膨胀。在油 流体上的外力增加时,其体积会缩小,反之会膨胀。 气层开采过程中,当油气层压力降低时,流体体积膨胀, 气层开采过程中,当油气层压力降低时,流体体积膨胀, 产生弹性力,推动流体流入井底。 产生弹性力,推动流体流入井底。
质量守恒定律 状态方程
薛社军
提
多孔介质
质量守恒定律 连续性方程) (连续性方程) 描述多孔介质中的 连续流体
纲
连续介质场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 两相渗流规律 两相渗流的连续性方程 液体的状态方程
状态方程
气体的状态方程 岩石的状态方程
多孔介质
储容性: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 渗透性:多孔介质让流体通过的性质 单位:达西:物理意义 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 比表面大:单位体积的岩样内所有颗粒的总表面积称为岩石的比面\ 摩擦阻力 孔隙结构复杂:粒间孔隙\纯裂缝结构\双重\三重
dv F = µA dy
粘度的物理意义:流速梯度为 时 粘度的物理意义:流速梯度为1时,作用 于流层单位面积接触面上的力。 于流层单位面积接触面上的力。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粘度与粘滞力
粘度单位:当粘度单位以 表示时, 粘度单位:当粘度单位以g/(cm·s)表示时,1g/(cm·s) 表示时 称为“ )。由于 单位太大, 称为“泊”(P)。由于“泊”单位太大,在渗流力 )。由于“ 学中常用1/ 泊作为计算单位 称为“厘泊” 泊作为计算单位, 学中常用 /l00泊作为计算单位,称为“厘泊”,记 为cP,即: ,
连续介质场-连续流体
除了流体的密度性质之外,还有其他的各种物理性质, 除了流体的密度性质之外,还有其他的各种物理性质,或 者还会产生其他物理现象。如粘度等性质,以及扩散、 者还会产生其他物理现象。如粘度等性质,以及扩散、传 质、热量和能量的交换等物理现象。这些问题从本质上说 热量和能量的交换等物理现象。 都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 都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同样将不以个别分子的传递现 象作为研究对象, 象作为研究对象,用连续的方法看成是连续流体产生的各 种物理现象。当然有时偶尔也需要解释某些微观现象, 种物理现象。当然有时偶尔也需要解释某些微观现象,它 们关系到基本分子的性质, 们关系到基本分子的性质,也可以反过来用分子观点来论 述。
流体有分子组成,存在两种力, 流体有分子组成,存在两种力,一是分子之 间相互碰撞;同时与分子所处的容器壁碰撞, 间相互碰撞;同时与分子所处的容器壁碰撞,按 照经典力学理论可以充分描述一个给定的分子系 统,若给出它们在空间的原始位置和它们的力矩, 若给出它们在空间的原始位置和它们的力矩, 则可以推算出它们以后的位置, 则可以推算出它们以后的位置,但是该方法对于 地下储层及其中蕴藏的流体难以实现. 地下储层及其中蕴藏的流体难以实现.
连续介质场-连续流体
引入统计力学方法,该方法不以个别分子为对象, 引入统计力学方法,该方法不以个别分子为对象, 而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而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 流体的每一个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都以统计学的形 式表现出来,从而确定连续测量的平均值. 式表现出来,从而确定连续测量的平均值. 当放弃了用分子作为对象的处理方法后,就可以忽 当放弃了用分子作为对象的处理方法后, 略实际流体的结构而看成是连续流体的现象来描 述.
L ] T2
M ρ= V
Pa = M
M = [ ρ L3 ]
a =[
pa = [ ρ L4T −2 ]
pa = a ρ v 2 ∆ L
注意量纲的一致性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粘度与粘滞力
粘滞性是流体的一种特殊属性。在流动的流体中, 粘滞性是流体的一种特殊属性。 在流动的流体中 , 如果各层流体流速 不同,在两层接触而又具有不同流速的流层之间,将有一对作用力和反 不同, 在两层接触而又具有不同流速的流层之间, 作用力,使原来快的流层减速,而慢的流层加速。 作用力,使原来快的流层减速,而慢的流层加速。这一对等值而又相反 的力阻碍着流层的相对运动,称为内摩擦力(或粘滞力 或粘滞力)。 的力阻碍着流层的相对运动,称为内摩擦力 或粘滞力 。流体的这种属 性叫粘滞性,度量粘滞性大小的参数叫粘度。 性叫粘滞性,度量粘滞性大小的参数叫粘度。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岩石及流体的压缩性与弹性力
在油气层开采以前,油层内岩石和流体都处于均衡受压状态,各种力是互相平衡的。当油气 在油气层开采以前,油层内岩石和流体都处于均衡受压状态, 各种力是互相平衡的。 层投入开采之后,油气层内的压力不断降低, 层投入开采之后,油气层内的压力不断降低,上覆岩柱压力和岩石内流体压力之间形成压力 差,迫使岩石颗粒变形,排列更加紧密,表现为岩石孔隙体积的减少,由于孔隙体积的减少, 迫使岩石颗粒变形,排列更加紧密,表现为岩石孔隙体积的减少,由于孔隙体积的减少, 对孔隙中的流体产生弹性力,驱动流体运动。 对孔隙中的流体产生弹性力,驱动流体运动。 岩石颗粒变形后,孔隙体积的缩小程度,取决于岩柱压力 外压 和油气层流体压力(内压 外压) 内压)的差 岩石颗粒变形后,孔隙体积的缩小程度,取决于岩柱压力(外压 和油气层流体压力 内压 的差 值,同时还与岩石本身的压缩性质有关。岩石的压缩性常用压缩系数来表示: 同时还与岩石本身的压缩性质有关。岩石的压缩性常用压缩系数来表示:
C = C f + φ CL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 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力学性质-油气层中的表面性质和毛细管力
油气层是由无数个微小的毛细管联接组成的, 油气层是由无数个微小的毛细管联接组成的,这些毛细管 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当渗流由一种流体驱替另一种流体 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时,在两相界面上会产生压力跳跃,它的大小取决于分界 在两相界面上会产生压力跳跃, 面的弯曲度(曲率) 这个压力跳跃就称为毛细管压力, 面的弯曲度(曲率),这个压力跳跃就称为毛细管压力,用 pc来表示。 来表示。
连续介质场
用确切的方法来描述在多孔介质内部固体表面 的几何形状是办不到的; 的几何形状是办不到的;同样用确切方法描述空间 包含的流体与多孔介质联系起来发生的各种微观物 理现象也是很困难的.在渗流力学研究中应用连续 理现象也是很困难的. 理论来研究流体和多孔介质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连续介质场-连续流体
φi = φi (∆Vi ) = (∆Vv )i / ∆Vi
连续介质场- 连续介质场-定义
用理想的连续介质代替真实的多孔介质系统, 用理想的连续介质代替真实的多孔介质系统,在这种连续 介质系统中的任何性质都可以用连续性方程来定义, 介质系统中的任何性质都可以用连续性方程来定义,这种 连续系统中流动的场叫做连续介质场. 连续系统中流动的场叫做连续介质场.
连续介质场-连续流体
放弃分子分析方法 选择质点分析方法 如何保证所选质点具有普遍的物理意义?
∆M i ρ ( p ) = lim ρi = lim ∆Vi →∆V0 ∆Vi →∆V0 ∆V i
特征体积∆V 特征体积∆V0称做 “在数学点p “在数学点p上流 体的质点( 体的质点(或称物理 点)”。而体积∆V0就 )”。而体积∆V 可以看做是在p 可以看做是在p点 上质点的体积。用 这样的质点组成的 流体就叫做连续流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