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心率对糖调节受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影响论文
医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题目:糖尿病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及机制探讨目录摘要 (1)1材料与方法 (2)2结果 (3)3讨论 (5)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成绩评定表 (9)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患者发生糖尿病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内在联系及机制。
方法回忆分析2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测有无心律失常,分为糖尿病心律失常组66例,糖尿病无心律失常组173例,另外选取70例单纯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组,对以上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血糖、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7.6%。
以房性期前收缩最多见;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冠心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P<0.01或P<0.05;心律失常组的年龄、体重,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冠心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胰岛素、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无心律失常组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组和单纯心律失常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93.9%、52.9%,其中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其他心血管疾病与单纯糖尿病无心律失常患者及单纯心血管疾病无糖尿病患者相比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可能与疾病病程长、胰岛素抵抗程度重、伴其他疾病而造成心脏血管、心肌、神经病变有关。
关键词:糖尿病;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与心率失常的关系及机制探讨随着我国稳步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及患病人数正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广阔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疾患。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亿人口患糖尿病。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正在为临床所重视,但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糖尿病与心肌、心脏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对患者发生糖尿病与心律失常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的报道不多。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舒颖;张宏伟【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北京市回民医院住院并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老年患者103例.分为两组:糖尿病组45例,非糖尿病组58例,比较时域指标及昼夜节律变化.结果糖尿病组的24 h全程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index)、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和全程内差值超过50 ms的连续正常R-R间期所占的百分率(PNN50)指标值均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昼夜SDNN、rMSSD、PNN50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患者日间的SDNN、rMSSD指标低于夜间指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增加了心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心率变异性(HRV)有助于早期诊断自主神经病变,建议糖尿病患者做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HRV分析,及早干预治疗.【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012)033【总页数】4页(P87-90)【关键词】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作者】舒颖;张宏伟【作者单位】北京市回民医院内科,北京 100054;北京市回民医院内科,北京10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以慢性血糖升高为临床表现,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DM的患病率逐年不断增长,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发达国家,DM已排在非传染性疾病中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3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1]。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研究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研究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糖尿病的管理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等生理方面的干预,心理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压力等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因此,深入探讨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对于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一)焦虑焦虑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由于对疾病的担忧、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面临的并发症等,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长期的焦虑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身体的应激反应,进而影响血糖的控制。
(二)抑郁抑郁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也较高。
糖尿病患者可能因为疾病带来的生活不便、社交障碍、经济负担等原因而感到沮丧和绝望。
抑郁情绪会降低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影响饮食和运动的管理,从而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三)压力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也会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压力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使血糖升高,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应对疾病的能力。
二、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一)情绪波动与血糖当患者处于焦虑、抑郁或愤怒等不良情绪时,体内会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
这些激素会促使肝脏释放更多的葡萄糖,同时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相反,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
(二)心理压力与血糖长期的心理压力会使身体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导致血糖代谢紊乱。
研究发现,高压力状态下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比例明显高于压力较小的患者。
(三)心理应对方式与血糖积极的心理应对方式,如乐观、自信、寻求社会支持等,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逃避、自责、否认等,则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血糖控制。
糖尿病人的心率变异性研究
二氧 化碳分 压迅 速下 降 , 肾脏 未能及 时使碳 酸氢根相 应 下 降而导致 呼 吸性碱 中毒合 并代 谢性碱 中毒 。 此结 果 并 非完全 是 医源 性 的代谢 性 碱 中 毒 。通 气继续 改 善 ,经 朴钾 ,碱 中毒 可逐 渐纠 正 ,而恢复正常 。
心 呕 吐 , 用利 尿剂 , 素 等原 因可致 呼吸性 酸中毒 使 激 合并 代谢 性碱 中毒 。另 外还 由于气道 突 然改善通 畅 ,
低 对预 后影 响并 无明显规 律性 可寻 。 能 与个体 对缺 可
氧 的耐 受性不 同或 缺氧速 度快 慢 有关 。 但在 治疗 和氧
疗 条 件下 .氧分下 移者病 死 率高 。 酸 碱平衡 类 型与死亡 关系 : 组 资料 显示各 类酸 本 中毒 总死 亡率 较 各类 破 中 毒或 混 合 型 酸碱 中毒死 亡
经功髓障碍 。 关键词 :心率变异 ;糖尿病 动态心 电图 文章编号 :10 —0 4 (0 2 10 3 —2 0 80 7 2 0 )0—0 20 中豳分类号 :R57 19 8 . 0 文献标识码 :A
Th td fh a t aev ra iiyo ait swihd a ̄tsr tlts W AN  ̄ig, EN h n —u , Chn s o r a f esu yo e r t a iblt fp t l t l l e a liu / r et n W Z e g l0 / ieeJ u n l o
士 2 - )O 9 8 m5 f DM a in s d c e s d cm p r d ta ( 4 . 5士 1 . )o o la o to r u ( < o 0 ) p t t e r a e o ae h t 1 1 4 e 7 8 ms fn r 1lc n r lg o p 尸 T - 1.
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健康状况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健康状况研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研究课题: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健康状况研究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特别是睡眠质量的下降。
【课题申报】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研究【一、项目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人群不断增加。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已有约4.63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
糖尿病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其常见的精神问题包括焦虑、抑郁、身体形象不满、自尊心下降、社交回避等,这些问题与疾病自身因素、医疗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相关。
虽然已有不少文献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但仍有很多问题亟需深入探讨,为此,我们拟进行《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全面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精神问题与疾病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综述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疾病对心理状态的影响;2. 调查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重点关注焦虑、抑郁、自尊心下降等方面;3. 分析疾病因素与心理问题之间的关联,研究疾病情况、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4. 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等;5.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收集和分析,总结现有研究结果;2. 调查问卷:编制符合研究目的的问卷,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3. 统计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应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索心理问题与疾病因素之间的关系;4. 实地访谈:选择部分调查样本,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真实心理感受;5. 结果解释: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心理学和医学相关理论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干预建议。
【五、预期成果】1. 系统性的调研论文,全面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2. 相关统计数据及分析结果,为制定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政策提供科学支撑;3. 干预手段和方法的研究成果,为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4. 课题报告及学术论文,为学术界和决策者提供可行性建议,推动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事业发展。
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论文题目: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学科(专业):护理学摘要目的探索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方法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另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实施心理护理;比对分析这两组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心理护理论文类型:理论研究目录1绪论 (2)1.1背景及意义 (2)1.2研究目的及目标 (3)1.3关键词及定义 (3)1.4文献回顾 (3)2研究设计 (4)2.1研究对象 (4)2.2一般资料 (4)2.3研究方法 (4)2.4研究步骤 (5)3研究结果 (6)13.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6)3.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6)4讨论 (6)4.1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 (6)4.2心理护理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疗效 (7)5推论及建议 (8)5.1推论 (8)5.2建议 (8)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9)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1.1背景及意义糖尿病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诱发患者出现多种临床疾病,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因此临床中多数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消极情绪,例如抑郁、焦虑等,往往会给患者的血糖控制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
静息心率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
[ 中图分类号 ] R 4 5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 6 (0 0 0 -3 -3 0 75 2 2 1 )54 30 0 于高血压 、 尿病 、 糖 吸烟 、 射血分数及病变血管 的数 目等 危险
mn 其 新 发 冠 心 病 事 件 危 险 可 增 加 1 1 i, . 4倍 。 B A TF L E U IU
研究 显示 , 即使接受 了充分的药物预 防干预 , 静息心率 ≥
生 的初始阶段 , 即有 多种 内源性神经 内分泌细胞生长 因子被 激活 , 这种 长期 、 慢性的激活会促 进心肌重构的发生 , 重心 加 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 。 因此 , 阻断神 经 内分 泌系 统 , 善 改 心肌重构是治疗心衰的关键。最近 一项关 于使用 B受体 阻
在 校 正 了 年 龄 、 质 量 、 烟 和其 他 可能 的干 扰 因 素后 , 息 体 吸 静 心 率 与 血压 的相 关 性 仍 有 显 著 意 义 , 种 相 关 性 存 在 于 各 年 这
和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预测 因子 , 由此可见 , 制静息 心率 控 是防治心血管疾病 的重 要手段 。B受体 阻滞剂具 有抗 高血
、
静息心率加快增加 心血管病死亡风 险
认为静息心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死率具有相关性 , 男
性 更 为 明显 , 认 为 高血 压 药 物 的治 疗 目标 应 包 含控 制 静 息 并
1 息 心 率 与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静
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可增快静息心率 、 增加心肌耗氧量并
缩短冠状动脉舒张期血流灌 注时 间 , 成 内皮功 能受损 , 造 加 重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 致 不 稳 定 斑 块 破 裂 、 性 心 律 失 常 甚 至 导 恶
《2024年静息心率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范文
《静息心率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篇一一、引言慢性心力衰竭(CHF)和高血压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中的两大主要疾病。
静息心率作为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对这两类疾病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静息心率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背景静息心率指的是人体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
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而言,心率管理尤为重要。
这些患者往往伴随着心脏结构的改变、心脏功能的降低以及血压的持续升高,这都对心脏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三、静息心率与心功能的关系静息心率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密切相关。
当静息心率过高时,心脏的舒张期缩短,导致心室的充盈不足,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此外,过高的心率还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加重心脏的负担,进一步损害心功能。
相反,若静息心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则有助于改善心脏的舒张和充盈,减轻心脏的负担,从而改善心功能。
四、静息心率对预后的影响静息心率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较低的静息心率与较好的生存率相关。
这是因为较低的心率有助于减轻心脏的负担,改善心功能,从而降低因心血管事件导致的死亡率。
此外,较低的静息心率还可能降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进一步改善预后。
五、研究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数据。
通过分析患者的静息心率、心功能指标及预后情况,我们发现静息心率较低的患者心功能较好,生存率较高。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静息心率与心功能的改善及预后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即静息心率越高,心功能越差,预后越差;反之,静息心率越低,心功能越好,预后越好。
六、讨论与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时,应关注患者的静息心率,通过药物治疗或其他手段将心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简论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简论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是指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跳节律的调节能力,常通过时间域和频
域两个指标来描述。
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多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干扰,且心率变异性变化的幅度和方向也有所不同。
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中风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因此,心率变异性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测和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
一项研究显示,心率变异性指标的降低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高度相关。
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研究还表明,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与糖尿病并发症(如神经病变、肾病等)的发生也有关系。
心率变异性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可能涉及到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因此应该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测和风险评估中加以考虑。
指导糖尿病患者治疗和管理
心率变异性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治疗和管理的指标之一。
一些研究发现,对于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血脂异常和控制高血压等治疗措施可以提高心率变异性,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因此,心率变异性可以作为指导糖尿病患者治疗和管理的参考指标之一。
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可以反映出他们身体状况的变化和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
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中应该对心率变异性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监测,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糖调节受损或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及心功能的影响
摘要 : 目的
探 讨糖 调 节 受损 或 2型糖 尿病 对冠 心病 患者 静 息 心 率 及 心 功 能 的影 响 。 方 法
选 择 20 0 8年 1 ~2 1 月 00年 6月 住
院 的冠 心 病 患 者 26例 , 照 血 糖 及 O T 试 验 结 果 分 为 血 糖 正 常 组 ( G ) n=8 ) 空 腹 血 糖 受 损 组 (F ( 6 ) 糖 耐 量 4 按 G F NT( 5、 IG) n= 5 、 减 退 组 (G ) n= 2 和 2型 糖 尿 病 组 ( 2 M) n= 4 , 有 患 者 均 行 静 息 心 率 测 定并 接 受 动 态 心 电 图 ( o e) 超 声 心 动 图 IT ( 6 ) T D ( 3 )所 H h r及
L e q n, n ZHU n -a g, EN — IXu — i LIHo g, Yo g f n W Bima
( h it o i lfHuin N ni dcl n e i , uin 2 30 ) T eFr s t s H p a o aa , aj gMei i rt H aa 2 3 0 n a U v sy
安 徽 医 药
A h i dcl n h r aeta Jun l 2 1 u ;5 8 nu Mei dP am cui l ora 0 1A g1 ( ) aa c
・9 9 1・
糖 调节受损或 2型糖尿病对冠 心病患者 静息心率及心功能的影 响
李雪 琴 , 李 红 , 永芳 , 朱 闻碧 玛
检查 , 对比分析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患者的静息心率 、 心律失常及超声心动 图结 果。结果
拿什么拯救你,“糖心病”
如果收缩压下降大于3毫米汞柱 、舒 0
张压 下 降大 于2 毫 米汞 柱 ,就 可确 诊 0
为体位性低血压。
名医谈病9
l 蓬 国 l
控制 血压
控制血压不仅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还能减少 。 肾病发病率 ,可谓一箭双雕 。 关 于 如何 使 用 药 物 干 预 来 控 制 血压 ,可 以到 正
迟钝”。
难 ,是治疗上有困难。这是因为冠心病伴随着糖
尿病 而生 ,治疗 上可能 互相 干扰 。糖 尿病 患者 发生冠 心 病 ,尤其 是 心 力 衰 竭 时 ,容 易 产 生酮 症 酸 中毒 ;
而 且 ,由 于 长期 的慢 性 高 血 糖 状 态 ,糖 尿病 患 者 脂 质 及 蛋 白 质糖 化 与 氧 化 过程 势 必 加 剧 ,而 这一 过 程 会 促 使 糖 尿 病 性 心 脏 病 的 发 生 。 也 正 因 为 如 此 ,许 多2 型糖 尿病 患 者 刚被诊 断就 已经 有冠 心 病 。
严重的低血糖也可以诱发心肌梗死 ;由于心肌存在病
变 , 抗心 率失 常的药 物不能 正常发 挥作用 。 使
在糖尿病易患人群 中,胰岛素抵抗 ( 通俗地讲 就是 对胰 岛素不敏感 ) 是最早出现的变化 ,可发生在 临 床糖尿病之前 1 2 年 。胰岛素抵抗与致动脉粥样 5~ 5
硬 化 危 险 因子 有 关 ,它 可 在 临床 糖 尿 病 出 现前 许 多
慢 ,从 而 调节 和协 调 心 率 ,以适 应 不 同 生理 状 态 下
的需 要 。糖 尿 病性 心 脏 病 变早 期 常 先损 害副 交 感 神
经 ,故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 ,心率遂增快 ; 到了糖尿病晚期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都受损害 ,心 脏几乎完全失去神经支配 ,率则相对固定。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论文【精品】
护理职业学院毕业论文题目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第一章.引发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原因 (1)1.1因调整胰岛素剂量 (1)1.2因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过量 (1)1.3各种并发症药物的大量使用 (1)1.4老年人自身各脏器的严重损害 (2)1.5情绪从一直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2)1.6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2)1.7其他外观原因 (2)第二章.老年人夜间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预防 (2)2.1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2.2监测血糖 (3)2.3加强宣教 (3)2.4饮食治疗 (4)2.5运动疗法 (4)2.6健康教育 (5)2.7注重心理护理 (5)2.8药物治疗的护狸 (5)2.9重点交接 (5)2.10加强宣教 (5)2.11指导合理饮食建议 (6)第三章. 老年人夜间糖尿病低血糖的治疗 (6)3.1一般治疗 (6)3.2静脉推注 (6)3.3手术治疗 (7)3.4物理治疗 (7)第四章.小结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前言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及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严重威胁人类生病健康的疾病。
目前糖尿病还不能根治,一切治疗方法都是对症治疗。
因此一旦患病,往往伴随终身。
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的各种并发症是影响糖尿病病人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问题。
在各种疾病当中,糖尿病是最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的一种疾病。
它需要长期不懈地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自我调理饮食的生活起居,才能达到控制病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疾病,因胰岛素相对或者是绝对不足或者是靶细胞素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引起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及电解质紊乱.以血糖增高尿糖阳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疾病。
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严重者会造成尿毒症,糖尿病人应注意护理及预防,来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摘要】观察和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不可逆严重后果的发生。
【课题申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研究课题申报书研究题目: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研究1. 选题背景及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胰岛素敏感性是指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程度,包括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程度、信号传导的效率等。
因此,研究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对深入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相关因素,为寻找糖尿病的新治疗方法提供依据,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3. 研究内容:(1) 基于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综合考虑人口特征、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一套标准的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方法,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估患者胰岛素敏感性。
(2) 胰岛素敏感性影响因素的探索。
通过临床调查和实验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与年龄、性别、BMI、血脂水平等因素的关系,并探讨这些因素是否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相关。
(3) 胰岛素敏感性与遗传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通过研究糖尿病患者家系,分析胰岛素敏感性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找与胰岛素敏感性相关的遗传变异。
(4) 胰岛素敏感性与生活干预的关系研究。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干预,如合理饮食控制、体育锻炼等,观察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探讨生活干预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4. 研究方法:(1) 人群筛选:根据特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从多个糖尿病临床中心选取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选取一定数量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2)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符合研究目的的问卷,了解并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
(3) 实验室检测: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并进行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指标的检测,如胰岛素水平、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等。
(4)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究胰岛素敏感性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在当今社会,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众多人的生活质量。
然而,除了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健康,如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其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
糖尿病患者往往面临着诸多心理压力和挑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情绪状态,还可能对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和抑郁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需要面对疾病的管理、治疗的负担以及对未来健康的担忧,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焦虑可能表现为过度担心血糖波动、对并发症的恐惧等;抑郁则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睡眠障碍等。
2、压力与应对困难疾病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限制、定期监测血糖等要求,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一些患者可能在应对这些压力时感到困难,出现逃避治疗、自我管理不良等情况。
3、自我形象和自尊问题尤其是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可能会因身体上的针孔、携带胰岛素注射器等而感到自我形象受损,从而影响自尊和自信心。
4、社交障碍担心在社交场合中出现低血糖症状、对饮食的特殊要求可能导致患者在社交活动中感到不自在,进而出现社交退缩的现象。
二、心理健康对糖尿病管理的影响1、影响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不佳的患者可能对治疗方案缺乏信心,不按时服药、注射胰岛素,不遵循饮食和运动建议,从而影响血糖控制效果。
2、血糖波动长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血糖代谢,导致血糖波动,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3、生活质量下降心理问题会削弱患者的心理调适能力,降低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使整体生活质量下降。
三、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评估1、心理量表评估常用的量表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QOL)等。
这些量表可以帮助初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2、临床访谈医生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认知、应对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西藏新疆地区静息心率和血脂、血糖的关系研究
西藏新疆地区静息心率和血脂、血糖的关系研究目的探索西藏新疆地区心率和血脂、血糖的关系。
方法2015年至2016年期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选取西藏新疆地区3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7510人,有效数据5477人。
利用该资料分析心率和血脂、血糖的关系。
结果本研究发现随着心率的增加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随之增加(多因素分析调整年龄、性别、民族、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教育程度、高血压和居住海拔后P<0.05),心率最高三分位数组到最低三分位数组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6.0%,19.4%和19.9%;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2%、3.0%和5.2%。
使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民族、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教育程度、高血压和居住海拔后发现TC(β=0.003,P<0.05)、TG(β=0.005,P<0.05)和血糖水平(β=0.009,P <0.05)和心率成正相关。
本研究并未发现心率和居住海拔之间对于血脂、血糖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
结论本研究发现心率和血脂、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心率和居住海拔之间对于血脂、血糖的影响无交互作用。
标签:心率;血脂;血糖;相关关系;交互作用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及其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心率可以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和评估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性,因此可能作为心脏代谢性疾病的预测因。
国内外关于心率对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研究结论存在争议,另外目前缺乏基于居住在不同海拔人群的相关研究。
因此本研究使用西藏与新疆地区慢性心肺疾病现状调查研究数据探索心率和血脂、血糖的关系,同时探索心率与居住海拔对血脂、血糖水平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本研究结果可以丰富对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影响因素的认识,为预防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研究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研究近年来一些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充分而进一步肯定了进行强化降血糖治疗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能够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
但是伴随着患者血糖控制的逐渐达标,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逐渐增加。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不但严重的阻碍了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并且严重的低血糖反应更增加了主要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是糖尿患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因此,发现和预测低血糖及低血糖昏迷;鉴别无症状低血糖和老年人低血糖;预警药物导致的低血糖;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避免脑损伤监测合并疾病引起的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糖尿病治疗不仅要血糖控制达标,同时还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本文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原因,为临床预防及管理低血糖提供依据。
标签:糖尿病;低血糖;原因当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多种并发症,且糖尿病并发症病死率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首要目标,但在降糖过程中,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是血糖控制达标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次严重低血糖可能抵消数年血糖达标带来的好处[1]。
研究表明,低血糖将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2],不能够及时处置的低血糖甚至可引起死亡。
1 低血糖定义传统文献低血糖值是2.8mmo/l。
美国ADA 2005年的低血糖工作小组,对糖尿病的血糖值进行了修正,认为不管是不是空腹,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范畴[3]。
有62%的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曾经经历过低血糖的发作。
1993年美国DCCT及1998年英国UKPDS的研究更充分的显示了强化降血糖治疗能有效的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但是随着患者血糖控制的逐渐达标,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在UKPDS研究中强化治疗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相较于传统治疗组增加了3倍[4],严重的低血糖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还制约着糖尿病的治疗达标。
细胞自噬机制调控糖尿病进展的研究报告
细胞自噬机制调控糖尿病进展的研究报告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自噬机制在糖尿病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研究报告旨在综述细胞自噬在糖尿病进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并探讨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一、细胞自噬机制的概述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内的降解过程,通过溶酶体降解细胞内的有害蛋白质和细胞器垃圾,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细胞自噬主要包括自噬体形成、自噬体融合和降解三个步骤,其中自噬体形成是整个过程的关键步骤。
二、细胞自噬在糖尿病中的调控作用1. 细胞自噬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发现细胞自噬在胰岛素抵抗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自噬通过清除细胞内的有害蛋白质和细胞器垃圾,可以减少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干扰,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2. 细胞自噬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的分泌受到细胞内环境的调控,细胞自噬可以通过清除细胞内的有害蛋白质和细胞器垃圾,维持胰岛素分泌的正常进行。
研究发现,自噬缺陷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血糖水平的调控。
3. 细胞自噬与胰岛素降解胰岛素的降解是维持胰岛素水平平衡的重要机制,细胞自噬可以通过降解胰岛素前体和降解胰岛素受体,调控胰岛素的降解过程。
研究发现,自噬异常会导致胰岛素降解障碍,进而影响胰岛素的稳态水平。
三、细胞自噬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1. 调控细胞自噬的药物治疗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一些药物能够调控细胞自噬的过程,从而对糖尿病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一些自噬诱导剂可以促进细胞自噬的进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
此外,一些自噬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自噬的进行,减少胰岛素降解障碍,提高胰岛素的稳态水平。
2. 细胞自噬与其他治疗策略的联合应用细胞自噬与其他治疗策略的联合应用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例如,细胞自噬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
此外,细胞自噬与营养调控的联合应用可以改善胰岛素降解障碍,提高胰岛素的稳态水平。
老年糖尿病患者静滴极化液致低血糖23例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老年糖尿病患者静滴极化液致低血糖23例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极化液(GIK)疗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GIK是由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组成的液体,它能促进心肌摄取和代谢葡萄糖,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恢复细胞膜的极化状态,以利心脏的正常收缩,减轻心律失常,并促使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到等位线[1]。
虽然GIK中含有葡萄糖,且胰岛素用量较小,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却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胃肠功能失调、肝肾功能低下等更易发生低血糖,且症状常不典型,容易掩盖病情[2],如不能及时诊治,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期间使用GIK治疗时发生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3例,均符合1999年WHO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FPG)≥7.0mmol/L,OGTT中2h血浆葡萄糖(2hPG)≥11.1mmol/L,其中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76.42±10.31)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13年。
23例均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15例(8例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心功能不全),肺心病4例,风心病2例,心肌病2例,其中有12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异常。
1.2 研究方法:DIK的组成:10%葡萄糖液250ml,普通胰岛素4~6u、氯化钾0.5~0.7g,滴速30~40滴/分。
每日1次,7~14d为1个疗程。
低血糖诊断标准:用快速血糖监测仪检测血糖≤3.9mmol/L。
输液开始后30min到输液结束后1h发生的低血糖均纳入本研究的范畴。
分析并总结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特点。
2 结果2.1 低血糖发生时间:输液开始后1h内发生低血糖9例,1~2h内发生低血糖10例,3~4h内发生4例。
2.2 低血糖表现:血糖值在1.8~3.9mmol/L之间,有18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悸、出汗、头晕、胸闷、饥饿感等症状;2例出现精神异常;1例发生抽搐;5例无低血糖表现,仅通过住院期间常规监测血糖发现。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自主神经病变的意义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自主神经病变的意义张锋;杨森昌;陈娟【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年(卷),期】2000(022)006【摘要】对17例糖尿病组及18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24小时心变异性时域分析,同时与2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单纯糖尿病组(无心血管合并症)心率变异性分析各项时域指标较正常组低(P<0.01),且早于自主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发生.②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心率变异性参数亦明显低(P<0.05).③三维立体图有特征性改变.结果提示,糖尿病病人有心率变异异常且早于自主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发生,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异常更显著.提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预防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助于预测和预防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总页数】2页(P346-347)【作者】张锋;杨森昌;陈娟【作者单位】上海市崇明中心医院内科,上海,202150;上海市崇明中心医院内科,上海,202150;上海市崇明中心医院内科,上海,202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J], 袁莺2.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J], 刘玉倩;宁均;刘青3.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及临床意义[J], 卢海燕;季晓珍;吴雅琴4.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J], 高耀铭5.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发生情况及其分级的影响因素研究 [J], 费秀文;孔玉侠;张晨;昊篮;王晶晶;郑嘉堂;董爱梅;郭晓蕙;温冰;齐心;张丽娜;孟民;郭宇;黄雨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Ә糖尿病相关研究Ә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6.06.006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2011020070)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静息心率对糖调节受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影响宋秋艳_余玲_董瑞鸿_甄月巧_桑艳红__ʌ摘要ɔ_目的_探讨静息心率对糖调节受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影响㊂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诊断的704例糖调节受损患者为研究对象㊂根据患者静息心率将患者分为4组:<66次/min 组㊁66~69次/min 组㊁70~75次/min 组及>75次/min 组㊂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不同静息心率组间糖尿病的发病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静息心率与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关系㊂结果704例糖调节受损患者中,共636例患者完成2年的门诊随访,或达到随访终点(确诊为糖尿病),随访率为90.34%㊂(1)随访2年期间,<66次/min 组㊁66~69次/min 组㊁70~75次/min 组及>75次/min 组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16.2%㊁19.4%㊁25.0%及33.0%,经Cochran Armitage 趋势检验,趋势χ2=11.109,P =0.001㊂(2)根据入组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将636例糖调节受损患者分为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㊁单纯糖耐量受损组及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组:3组患者均随着静息心率的加快,糖尿病的发生率增高;其中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组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及单纯糖耐量受损组㊂68例进展为糖尿病的糖调节受损患者平均静息心率为(79.8ʃ8.3)次/min,未进展为糖尿病的568例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平均静息心率为(74.5ʃ7.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043,P <0.01)㊂(3)将患者是否进展为糖尿病作为应变量,以静息心率分组作为自变量,并以<66次/min 为参照,代入logistic 回归分析㊂结果显示:随着静息心率的加快,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增大㊂结论静息心率增快是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㊂ʌ关键词ɔ_静息心率;糖调节受损;糖尿病Impact of resting heart rate on the progression to diabetes in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patients Song Qiuyan ,Yu Ling ,Dong Ruihong ,Zhen Yueqiao ,Sang Yanho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ChinaʌAbstract ɔ_Objective _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sting heart rate on the progression to diabetes in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638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from January 2011to December 2012in our endocrinology clinic,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According to the resting heart rate,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66beat /min group,66to 69beat /min group,70to 75beat /min group,and >75beat /min groups.All patients'baseline data were collected.The incidences of diabetes in different resting heart rate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ting heart rate and the progression to diabetes was estimated using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In 704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636patients have been completed 2years follow-up,or reached the end of follow-up (diagnosed as diabetes),the follow-up rate was 90.34%.During two years follow-up,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of <66beat /min group,66to 69beat /min group,70to 75beat /min group,and >75beat /min group were 16.2%,19.4%,25.0%,and 33.0%,respectivlely.And the Cochran Armitage trend test showed that χ2=11.109,P =0.001,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According to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the 636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were divided into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group,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group an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combined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group:the Cochran Armitage trend test showed that,with the resting heart rate accelerating,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ncreased.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n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combined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group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group (P =0.062,0.113).The average resting heart rate in 68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patients progressed to diabetes was (79.8ʃ8.3)beat /min,and in 568non-diabetes cases,it was(74.5ʃ7.2)beat /min(t =-5.043,P <0.01).With the use of patients progressing to diabete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different resting heart rate group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and resting heart rate<66beat /min group as a reference,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of the progression to diabetes increased with the resting heart rate levels.Conclusion Higher resting heart rate is㊃564㊃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年6月第32卷第6期_Chin J Endocrinol Metab,June 2016,Vol.32,No.6linked to higher risk of diabetes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ʌKey wordsɔ_Resting heart rate;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Diabetes mellitus(Chin J Endocrinol Metab,2016,32:465-469)__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201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为7.7%,2010年至2030年,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可达13.0%,严重危害了公众健康[1]㊂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环境和遗传因素均有密切的关系,内分泌学科的专家们在不断地探索与糖尿病发病有关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以制定更完善的糖尿病一级预防措施㊂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包括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和(或)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状态[2]㊂约9%~20.8%的糖调节受损患者在3年内会转归为糖尿病[2-3]㊂研究报道空腹血糖水平及体重指数是影响糖调节受损向糖尿病转归的危险因素[4]㊂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是指人在安静或不活动时的心率,是较易获取的生理指标,在机体血容量㊁能量代谢等全身状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静息心率主要反映了心脏的功能状态和交感神经张力,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寿命的长短有一定的价值[5-6]㊂静息心率加快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因素[7]㊂本研究通过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静息心率对糖调节受损进展为糖尿病的影响㊂对象和方法一㊁对象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内分泌科门诊诊断的704例糖调节受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8例,女性376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8.4ʃ7.9)岁㊂入选标准:(1)所有入组患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调节受损诊断标准;(2)患者有完整的基线资料及静息心率测量资料;(3)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1)随访不满2年或未到达随访终点失访的患者;(2)既往或随访期间发生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患者;(3)高血压患者㊂二㊁方法1.分组:根据静息心率水平(次/min)将入选人群分为4组:<66次/min组(A组)㊁66~69次/min组(B 组)㊁70~75次/min组(C组)及>75次/min组(D 组)㊂2.资料收集: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㊁性别㊁既往史(高血压㊁脑卒中㊁冠心病等)㊁吸烟史及饮酒史等㊂测量患者的身高㊁体重㊁血压及静息心率,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检测空腹血糖㊁血脂㊁胆固醇等生化指标㊂3.检测方法:(1)测量身高体重时,受试者脱鞋㊁脱帽,穿轻单衣,采用体重秤进行测量,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2)㊂(2)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受试者右侧肱动脉血压,测量前30min内禁止受试者吸烟或饮茶和咖啡,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1~2min,取平均值㊂(3)采用日本光电公司ECG-9130P心电图机测量患者静息心率,测量前受试者至少在安静状态下休息5min,记录平卧位12导联心电图,选择Ⅱ导联连续描记5个QRS波群,以平均RR间期计算静息心率㊂(4)采集入组患者空腹时肘静脉血5ml,置于抗凝真管内,室温下经3000ˑg,离心10min,取上清,待检测㊂检测指标包括总胆固醇㊁三酰甘油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㊁空腹血糖㊁C反应蛋白㊂上述生化指标均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㊂4.相关定义:(1)糖调节受损包括:单纯空腹血糖受损㊁单纯糖耐量受损㊁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代谢分类标准:空腹血糖受损定义为空腹血糖6.1~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7.8mmol/L;糖耐量受损定义为空腹血糖<7.0mmol/L,OGTT2h血糖7.8~ 11.1mmol/L㊂糖尿病定义为空腹血糖ȡ7.0mmol/L 和(或)OGTT2h血糖ȡ11.1mmol/L㊂(2)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1支,且连续1年以上㊂饮酒定义为平均每日饮酒精含量50%以上的酒水100ml,连续1年㊂戒烟或戒酒不足1年者定义为吸烟或饮酒㊂规律锻炼定义为每周ȡ3次,每次ȡ30min的运动㊂三㊁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㊂观测资料中的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均通过正态性检验㊂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比较则行HSD-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多组整体卡方检验及两两组间分割卡方检验㊂不同心率组及不同损害类型间的患病率趋势分析,采用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此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进行分析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分割卡方检验的显著性水准α'参照Bonferroni校㊃664㊃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年6月第32卷第6期_Chin J Endocrinol Metab,June2016,Vol.32,No.6正法进行调整㊂结__果一㊁不同静息心率组糖调节受损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本研究704例糖调节受损患者中,共636例患者完成2年的门诊随访,或达到随访终点(确诊为糖尿病),随访率为90.34%㊂不同静息心率组糖调节受损患者资料比较显示:规律锻炼㊁收缩压㊁舒张压㊁体重指数㊁腰围㊁空腹血糖㊁总胆固醇㊁三酰甘油㊁LDL-C㊁HDL-C㊁C 反应蛋白等多项指标,4组间或部分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4组患者在年龄㊁性别㊁吸烟史㊁饮酒史及糖尿病家族史方面,无论是整体比较或两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表1)㊂二㊁不同静息心率及不同损害类型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随着静息心率加快,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至糖尿病的比例均呈递增趋势,经Cochran Armitage 趋势检验,趋势χ2=11.109,P =0.001㊂根据入组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将638例糖调节受损患者分为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㊁单纯糖耐量受损组及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组㊂在此角度上,3组患者均随着静息心率的加快,糖尿病的发生率增高,经Cochran Armitage 趋势检验,趋势χ2=4.071,P =0.131㊂其中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组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及单纯糖耐量受损组,经常规卡方检验,分别为χ2=3.841,P =0.062及χ2=2.510,P =0.113(表2)㊂三㊁Logistic 回归分析1.多因素综合分析:以患者是否进展为糖尿病作为应变量(未= 0 ,是= 1 ),以静息心率(连续变量)及临床实践中最关注的一些影响因素:家族史(无= 0 ,有= 1 ),体重指数(连续变量),规律锻炼表1_不同静息心率组糖调节受损患者基线资料比较[x -ʃs ,n (%)]Tab 1_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in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resting heart rate [x -ʃs ,n (%)]组别Group 例数n 年龄(岁)Age (year)性别(男/女)Gender (Male /Female)吸烟Smoking n (%)饮酒Drinking n (%)糖尿病家族史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n (%)规律锻炼Regular exercisen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cm)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kg /m 2)A 11736.4ʃ7.956/6139(33.3%)41(35.0%)7(5.98%)48(40.03%)85.9ʃ8.824.4ʃ3.2B 17537.2ʃ7.382/9356(32.0%)58(33.1%)10(5.71%)61(34.86%)86.5ʃ9.125.0ʃ3.5C 16838.3ʃ8.277/9158(34.5%)53(31.5%)8(4.76%)54(32.14%)86.9ʃ10.325.1ʃ3.2D 17638.1ʃ7.585/9165(36.9%)63(35.8%)11(5.68%)49(27.84%)a87.3ʃ9.725.0ʃ3.6组别Group 例数n 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mmHg)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mmH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mmol /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mmol /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mmol /L)LDL-C (mmol /L)HDL-C (mmol /L)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mmol /L)A 117_128ʃ13_81ʃ9 5.4ʃ1.1 4.8ʃ1.1 1.2ʃ0.4 2.1ʃ0.9 1.5ʃ0.40.7ʃ0.3B 175_130ʃ15_84ʃ115.5ʃ1.3 4.8ʃ1.2 1.3ʃ0.4 2.3ʃ0.81.5ʃ0.30.8ʃ0.4C 168_131ʃ13b _84ʃ11a 5.7ʃ1.1 5.0ʃ1.01.3ʃ0.42.4ʃ0.9b 1.6ʃ0.50.8ʃ0.4D176_135ʃ15_87ʃ12b5.8ʃ1.15.1ʃ1.2b 1.4ʃ0.5b2.4ʃ0.8b1.5ʃ0.40.9ʃ0.4b__注:A:静息心率<66次/min Resting heart rate<66beat /min;B:静息心率66~69次/min Resting heart rate 66-69beat /min;C:静息心率70~75次/min Resting heart rate 70-75beat /min;D:静息心率>75次/min Resting heart rate>75beat /min;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与A 组比较vs Group A,a P <0.05,b P <0.01表2_不同静息心率及不同损害类型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Tab 2_The impact of different resting heart rate and different typesof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on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组别Group 例数n IFG (n =185)IGT (n =214)IFG+IGT (n =239)合计Total n (%)A 11756819(16.2%)B 1758111534(19.4%)C 16810131942(25.0%)D17615172658(33.0%)合计Total n (%)-38(20.5%)47(22.0%)68(28.5%)-__注:A:静息心率<66次/min Resting heart rate<66beat /min;B:静息心率66~69次/min Resting heart rate 66-69beat /min;C:静息心率70~75次/min Resting heart rate 70-75beat /min;D:静息心率>75次/min Resting heart rate>75beat /min;IGT: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FG: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无及少= 0 ,多= 1 ),腰围(连续变量),总胆固醇(ɤ6.0mmol /L = 0 ,>6.0mmol /L = 1 )㊂三酰甘油及LDL-C㊁HDL-C 等指标虽显著,但因和总胆固醇有共线性故不纳入㊂回归中采用后退法进行变量剔除,结果显示:包括静息心率在内的5个变量均为显著的危险性因素㊂但家族变量为不显著,与表1结果相对应,这可能是本研究样本有所偏倚所致(表3)㊂2.针对静息心率的单独回归分析:单独对静息心率指标进行了比较,68例进展为糖尿病的糖调节受损患者平均静息心率为(79.8ʃ8.3)次/min,未进展为糖尿病的568例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平均静息心率为(74.5ʃ7.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再将患者是否进展为糖尿病作为应变量(未= 0 ,表3_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结果Tab 3_Results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因素FactorβSEWald χ2POR (95%CI )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 1.1100.3738.8510.003 3.034(1.460-6.303)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0.7530.3873.7820.052 2.123(0.994-4.534)规律锻炼Exercise regularly 1.4560.6614.8500.028 4.287_(1.174-15.659)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0.5430.2704.0560.044 1.721(1.015-2.919)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0.5560.2554.7410.0291.743(1.057-2.874)表4_静息心率与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关系的Logistic 回归分析Tab 4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tingheart rate and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progressed to diabetic变量VariablesβSEWald χ2PHR95%CI模型1Model 1_A ---- 1.000-_B 0.2310.0877.0990.0081.2621.063~1.494_C 0.2700.08310.6240.0011.3111.114~1.542_D 0.5450.15512.3690.0001.7251.273~2.337模型2Model 2_A ---- 1.000-_B 0.1680.0656.6350.0101.1831.041~1.344_C 0.1850.0854.7060.0301.2031.018~1.422_D 0.3870.10713.0020.0001.4721.193~1.816模型3Model 3_A ---- 1.000-_B 0.0930.0503.5320.0601.0980.996~1.210_C 0.1280.0575.0010.0251.1371.016~1.272_D 0.2480.0833.9350.0031.2811.089~1.507__注:A:静息心率<66次/min Resting heart rate<66beat /min;B:静息心率66~69次/min Resting heart rate 66-69beat /min;C:静息心率70~75次/min Resting heart rate 70-75beat /min;D:静息心率>75次/min Resting heart rate>75beat /min;模型1:单因素(静息心率)Model 1:Single factor (resting heart rate);模型2:校正体重指数㊁糖尿病家庭史及空腹血糖Model 2:Adjusted for body mass index,diabetic family history,and fasting glucose;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校正规律锻炼Model 3:Based on model 2,further adjusted for correction regular exercise是= 1 ),以静息心率分组(以<66次/min 组为参照,换算为相对值,赋值:66~69次/min 组= 1 ㊁70~75次/min 组= 2 ㊁>75次/min 组= 3 )作为自变量,并设计3个不同模型[模型1:单因素(静息心率);模型2:校正体重指数㊁糖尿病家族史及空腹血糖;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校正规律锻炼],逐个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㊂模型1及模型2结果显示,随着静息心率的加快,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增大;模型3显示与<66次/min 组比较,70~75次/min 组及>75次/min 组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高(表4)㊂讨__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时往往症状比较隐匿,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发展为糖尿病前,要经历9~12年的潜隐期,这一阶段亦被称为糖调节受损阶段㊂糖调节受损人群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不仅具有向糖尿病进展的高转换率,同时也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8]㊂研究显示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一结果提示在糖调节受损阶段大血管病变就已经存在[9]㊂在糖调节受损阶段,患者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在此阶段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合理的药物治疗,糖代谢功能具有逆转的可能性,可向正常血糖转归,因此该阶段是血糖干预的最佳阶段[10-11]㊂因此对各种可促进糖调节受损进展为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㊂近期在对上海嘉定区2519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整体抽样的研究中发现静息心率与患者的空腹血糖㊁餐后血糖㊁HbA 1C 和空腹胰岛素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心率每增加10次/min,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则增加37%,静息心率的升高独立于其他的危险因素,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12]㊂但目前关于静息心率加快与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关系报道较少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在2年的随访过程中,<66次/min 组,66~<70次/min 组,70~75次/min 组及>75次/min 组糖调节受损患者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16.2%㊁19.4%㊁25.0%及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可见随着静息心率的加快,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比例逐渐增加㊂此外本研究发现:随着静息心率的加快,患者的体重指数㊁收缩压㊁舒张压㊁腰围㊁三酰甘油㊁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㊁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也逐渐增加㊂有研究报道静息心率与空腹血糖㊁收缩压㊁舒张压㊁三酰甘油㊁腰围等因素呈正相关[13];而这些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与进展中亦发挥重要的作用[14-16]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把这些危险因素作为干预靶点,通过改变饮食㊁生活方式,增加运动量,来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必要时亦可辅助给予一定的药物,从而在这一阶段预防糖尿病的发生㊂本研究中进展为糖尿病的糖调节受损的68例患者平均静息心率为(79.8ʃ8.3)次/min,显著高于未进展为糖尿病的糖调节受损患者[(74.5ʃ7.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为了进一步研究静息心率与糖调节受损进展为糖尿病的关系,本研究将患者是否进展为糖尿病作为应变量,以静息心率分组作为自变量,并以静息心率<66次/min为参照,代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静息心率的加快,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增大;静息心率ȡ75次/min的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是静息心率<66次/min患者的1.725倍㊂在校正体重指数㊁糖尿病家族史及空腹血糖后;与<66次/min组比较,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加,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逐渐增加㊂进一步校正规律锻炼后,与<66次/min组比较,>75次/min组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了28.1%㊂综上所述,糖调节受损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可逆的病理状态,对糖调节受损人群的积极干预可以降低其向糖尿病转归率㊂静息心率是糖调节受损患者向糖尿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㊂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本研究属于单中心的小样本研究,所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需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对该结果进一步验证㊂其次,静息心率并非越慢越好,心率过慢亦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对高血压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心率<50次/min时,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17]㊂本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少,未对<66次/min的糖调节受损人群进一步分组㊂参_考_文_献[1]Shaw JE,Sicree RA,Zimmet PZ.Global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diabetes for2010and2030[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7(1):4-14.DOI:10.1016/j.diabres.2009.10.007.[2]Eades CE,Leese GP,Evans JM.Incidence of impaired glucoseregulation and progression to type2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Tayside region of Scotland[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4,104(1):e16-19.DOI:10.1016/j.diabres.2014.01.012.[3]孙月琳,逄增昌,高维国,等.正常糖耐量及糖调节受损人群3年转归情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1393-1395.[4]李妍妍,陆菊明,卢艳慧,等.正常糖耐量㊁糖调节受损人群4年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1):74-78.[5]Bemelmans RH,van der Graaf Y,Nathoe HM,et al.The risk of restingheart rate on vascular events and mortality in vascular patients[J].Int JCardiol,2013,168(2):1410-1415.DOI:10.1016/j.ijcard.2012.12.043.[6]Böhm M,Reil JC,Deedwania P,et al.Resting heart rate:riskindicator and emerging risk factor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Am J Med,2015,128(3):219-228.DOI:10.1016/j.amjmed.2014.09.016.[7]Hillis GS,Woodward M,Rodgers A,et al.Resting heart rate and therisk of death and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ologia,2012,55(5):1283-1290.DOI:10.1007/s00125-012-2471-y.[8]Zhao Y,Li X,Tang 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elevated plasma levels of TXNIP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subjec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nd early Type2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5,109(2):372-377.DOI:10.1016/j.diabres.2015.05.028.[9]Ma X,Shen Y,Hu X,et al.Associations of glycated haemoglobin A1cand glycated albumin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15,42(6):582-587.DOI:10.1111/1440-1681.12394.[10]姜冬冬,韩亭亭,胡耀敏.糖调节受损各亚型向糖尿病进展年转换率的meta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6):815-819,835.[11]卢艳慧,陆菊明,王淑玉,等.糖尿病前期人群综合强化干预两年后的转归及影响因素[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5(1): 30-33.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09.01.009. [12]李燕来,马艳庆,孙继超,等.静息心率升高对中老年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9):900-903.[13]向鸿鹄,刘小雪,董岩,等.静息心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3):230-233.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5.03.008.[14]孙宁玲,王鸿懿,霍勇.我国高血压专病门诊患者血压控制及糖代谢调查现状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8):654-658.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3.08.012. [15]王薇,刘静,孙佳艺,等.三酰甘油水平与糖尿病发病危险的队列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7):516-519.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2.07.006.[16]刘秀荣,李俊娟,杨春伟,等.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腰围变化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7):622-626.DOI: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3.07.010. [17]辛苏宁,封颖璐.老年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6):460-463.DOI:10.3724/SP.J.1264.2012.00119.(收稿日期:2015-08-01)(本文编辑:朱梅华)㊃964㊃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年6月第32卷第6期_Chin J Endocrinol Metab,June2016,Vol.32,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