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燃烧和灭火(1)

合集下载

课题1燃烧与灭火

课题1燃烧与灭火
[学生交流]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小结:燃烧的条件:(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活动与探究];课本7-1,7-2实验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并进一步讨论燃烧的条件。小结;1、燃烧的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说明]燃烧一般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条
因起作用的辩证观点。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考点

措施
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




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
注重的学生
一、检查预习作业:
二、引入新课:天上的火,来到人间,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作文明;火在宇宙燃烧,使黑暗趋向光明,
火能推动人类历史前进,那么人们如何保留火种,今天让我们对火,即燃烧作一个初步介绍
加油站等地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学生交流]各学习小组结合自己的实际调查情况将上述讨论结果实行交流.
[屏幕显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请你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课堂练习与检测:
布置作业:作业:学习质量检测P81-82
课后记:本节课贴近生活,学生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以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协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等。同时,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
课题1燃烧与灭火
第1课时



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课题1 燃烧和灭火1

课题1  燃烧和灭火1

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
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 移走可燃物 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 充足的氧气 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__________,使火烧得更旺。
1、常用灭火材料
水既能降低燃烧物
的温度,受热蒸发 的水蒸气还可以隔 离部分空气。
三、灭火与自救
1、常用灭火材料 因为二氧化碳不燃 烧,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不少 灭火器中的灭火材料 就用二氧化碳.
灭火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粘附 在可燃物上,使其与空气隔绝来灭火的。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活动与探究】: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让我用二氧 化碳灭火器 来扑灭
电视机着火了
快闪开, 让我用水 来扑灭
不能用水,应该 用泡沫灭火器
谁的灭火方法正确?
燃气灶着火了, 快关上燃气阀门
液化气罐着火 了,快盖上湿 棉被
请你做以下实验, 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⑴ 需要可燃物 ⑵ 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⑶ 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氧 气
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哟
火,让愚昧化作文明,使黑暗趋向 光明!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 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 强大,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教材分析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从几幅相关燃烧的图画引入,进一步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材采用从实验观察现象,通过度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学生能够通过亲自体验和思考掌握知识,并通过一些注意安全的图标来增强对安全的理解,说明随时注意防火及采取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二、教学设计思路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也是一节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最能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极好契机。

本节课我播放相关燃烧的镜头,引入燃烧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以启发、诱导、探究、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来探讨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自体验和思考掌握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2.知道一些防火和自救的常识,使学生学会自护自救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探究燃烧的条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实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能主动地与他人实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激起对化学的学习欲望。

2. 通过对燃烧利弊的分析,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3.通过对实验的再设计,开阔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二)教学难点:1.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2. 科学探究过程中提出合理问题及对获得事实实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创设情景T提出问题T探究活动T分析讨论T结论T应用等方法。

六、仪器、用品:学生分组:(1)木炭、石块、水、火柴、酒精灯、坩埚钳(2)蜡烛、火柴、酒精灯、集气瓶(3)酒精灯、火柴、棉花、木块、水、坩埚钳教师演示:酒精灯、手帕、白磷、热水、酒精、坩埚钳、氧气、其他多媒体课件等七、教学过程设计。

九年级化学 课题1燃烧和灭火(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 课题1燃烧和灭火(习题含答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答案:(1)氧气(2)发光、放热(3)可燃物(4)氧气(或空气) (5)着火点(6)隔绝氧气(或空气) (7)温度到着火点以下(8)有限(9)急剧燃烧(10)可燃性气体1.燃烧的条件(1)燃烧:通常说的燃烧指的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如蜡烛燃烧、木柴燃烧。

(2)着火点:可燃物着火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

(3)燃烧的条件①实验探究实验操作现象分析空气中的白磷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且接触氧气空气中的红磷不燃烧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达到着火点,没接触氧气白磷燃烧达到着火点,接触氧气②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a.可燃物;b.氧气(或空气);c.温度达到着火点。

【例1】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A.水能分解B.纸不是可燃物C.没有和氧气接触D.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解析:回答燃烧的问题,一定要紧扣燃烧条件。

纸船是可燃物,在空气中加热,也接触了氧气,故只能从温度找原因。

纸船中装了水,加热时,水的温度最高为100 ℃,达不到纸的着火点,故纸船不燃烧。

答案:D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原理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③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辨误区灭火原理①降低温度不是降低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是不变的;②灭火可采取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或清除可燃物三种措施中的任何一种,不需要同时具备。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①移走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例如,森林失火时,要迅速在距离火场不远处伐木,形成隔离带。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如油锅失火可盖上锅盖,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等,它们都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③降低温度,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如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扑灭;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水中的白磷燃烧。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再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4、燃烧需要:前提--①可燃物;
条件--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可灭火。

具体的灭火方法如下: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
如液化气、煤气起火,首先要及时关闭阀门,以断绝可燃物的来源;扑灭森林火灾,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如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能灭火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灭火器喷出的大量二氧化碳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

(3)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如用水、二氧化碳液体等冷却燃烧物,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着火点是物质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灭火时只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0.(8分)试分析下列燃烧或灭火实例的原理,并回答问题: (1)家用燃煤小锅炉将煤球改为蜂窝煤,燃烧得更旺,其利用的原理是 _____增__大__煤__与__空__气__(_或__氧__气__)的___接__触__面__积_____。 (2)电线老化引发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先切断电源,再用水扑灭。灭 火的原理是_____使__温__度__降__到__着__火__点__以__下____。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_隔__绝__氧__气__。 请再举出一个与此灭火原理相同的灭火实例: ____熄__灭__酒__精___灯__,__用__灯__帽__盖__灭______。
8.(2分)(云南中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9.(3分)森林一旦遭遇大面积的火灾,很难恢复原貌。 (1)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持续高温的天气,使部分树木的温度达 到_着__火__点__,从而引发树木燃烧,燃烧是剧烈的__氧__化__反应。 (2)若你去爬山,山上突发森林火灾,你采取的措施应该是__B_C__。 A.与同伴一起脱下外套去扑灭大火 B.尽量远离火灾现场 C.保持镇定,拨打119报警求助
6.(2分)(巴中中考)关于燃烧认识错误的是( B ) 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 ) A.扇灭 隔绝氧气 B.剪掉烛芯 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火 隔绝氧气 D.水浇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 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乙,____(填“甲”或“乙”) 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三、教学方法
设计一些探究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需注意的是:(1)物质的燃烧需要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只需破坏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即可。
【巩固练习】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3)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4)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利用生动的录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及求知欲,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一个情景
△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做科学”的过程。
培养学生从化学学习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能主动地或在他人启发下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分组探究,形成共识,殊途同归,使学生了解探究方法的多样性。
【提问】(1)请你根据燃烧的条件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谈谈你的推测理由?
【演示实验】
【引言】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热水中的白磷会燃烧吗?不信试试看。【演示:向水中通入氧气】
引导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得出什么是燃烧的现象,进一步得出燃烧的条件
(2)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过渡]人们通常把白磷保存在冷水中,这是因为①冷水能降低白磷表面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②冷水把白磷与空气隔绝。
教学设计
题目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总课时
1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刘占国
年级

学科
化学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本课题包括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三个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对学生在了解日常生活的安全知识及自救措施等都有很大帮助。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满足一个即可
我是小小消防员
我是小小消防员
事例
方法
原理
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
煤气灶气管着火 关闭煤气罐阀门 隔绝可燃物
家俱着火
用水浇灭 降温至着火点下
逃生与自救
回顾与总结
同 时
燃烧
具 备
有可燃物
和空气(或氧气) 接触
到达可燃物燃烧的
缺 少 一 灭火 个
最低温度(着火点)
比一比,谁最棒
C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火原理是:( )B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源于赤壁大战这个战术典故,诸葛亮借来的
B 东风不仅将火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 )
A.可燃物
B.氧气
C.热量
课后作业
1、调查你所在的宿舍楼,都有哪些 消防措施,还有哪些不足,你有那些 建议。
2、课本 P94 第3、4题
谢谢
A.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B.可燃物与空气接触并且温度到达着火点才可以产生燃烧 C.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是一种燃烧现象 D.只要把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2.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产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
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瓷砖灭
4 发出白光,放热,产生大量 白烟
燃烧的概念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演示实验
热水 白磷
红磷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氧气
温度达着火点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课题1 燃烧与灭火1

课题1  燃烧与灭火1
用 天 然 气 燃
我国古代利用燃烧冶炼钢铁
古埃及人利用燃烧冶炼铜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 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 切的联系
燃烧是产生动力的主要源泉
着火点:白磷40℃,红磷240℃。
热水(80℃)对白磷燃烧有什么作用?
热水中白磷为什么没有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为什么没有燃烧?
燃烧必须 同时满足: “可燃物、 氧气、温 度达到着 火点”三 个条件, 缺一不可
故燃。物。
的缘故。 作用。
实例
⑴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 盖灭。 (用隔绝空气的原理灭火)
⑵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用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灭火)
⑶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 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林和杂草砍去并移走。
(用撤除可燃物的原理灭火)
⑷ 油罐着火后,已被大量泡沫复盖所扑灭,还 需要向油罐外壁继续大量喷水。
四、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三种灭火器都有保险装置,使用时首先拔
出 插销 ,再对准火焰 底 部喷射灭火剂。 2、图7—9: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的生成的气体
可用于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H2O ,原因是碳 酸钠溶液(水)具有降温作用,产生大量的泡沫 (气体)即 CO2 能灭火。
热水中白磷为什么会燃烧?
二、灭火的原理 补充实验1:将纸卷燃着的一端用剪刀剪掉; (清除或隔离了可燃物) 补充实验2:用灯罩盖灭燃着的酒精灯;[隔绝了 (氧气)空气] 补充实验3:用水浇灭燃烧的木材;(使可燃物 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灭火原理(结论):破坏 燃烧 的任何一个 条件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1.炒菜时油锅中旳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2.堆放杂物旳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下列,同步也可隔绝空气。 3.扑灭森林火灾旳有效措施之一,是将大 火蔓延线路前旳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Na2CO3+2HCl=2NaCl+H2O+CO2
吸滤瓶
浓盐酸
碳酸钠 浓溶液
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燃烧旳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到达燃烧所需要旳 最低温度(着火点) 根据燃烧旳条件推论灭火旳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 物品隔离(灭火隔离带)
2、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器)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下列 (人工降雨灭火)
想想议议:
下列是某些灭火旳实例,试分析其灭火旳原理
燃烧
灭火 原理
1.燃烧旳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旳 一种发光、放热旳剧烈旳氧化反应。
2.燃烧旳 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到达燃烧所需要旳 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下列
易燃物和易爆物旳安全知识
一.填空 1.燃烧是__可__燃__物___跟_空__气__中__O_2发生旳 一种_发__光__、__放__热___旳剧烈旳氧化反应.
二.判断(可否举出反例) 1.温度到达可燃物旳着火点,就一定能 燃烧 ( )
2.水能够降低可燃物旳着火点,所以可 燃物燃烧都能够用水来灭火.( )
3.但凡发光放热旳现象都叫燃烧.( )
4. 木 炭 放 入 氧 气 中 就 可 生 成 二 氧 化 碳.( )
三.选择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燃烧的现象了解燃烧的概念。

(2)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1)能依据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探究燃烧条件是否缺一不可。

(2)能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燃烧利弊的分析,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学习重点】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学习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课前准备】《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考点必背》。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约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就已经用火。

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有了火,粘土烧成了陶器,矿石炼出了金属,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神六升天……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与火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然,火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灾难,如居民区火灾,工厂火灾,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火有“功”也有“过”。

说到火,我们很自然就想到了燃烧。

二、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燃烧和燃烧的条件观看实验7—1,完成课本P129的讨论题,并总结燃烧的条件。

投影:几种可燃物的着火点。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例和经验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燃烧的条件。

探究实验: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投影:燃烧条件实验。

学生:观察并思考燃烧的条件。

实验:做课本P128实验7-1。

投影:燃烧条件的视频。

学生:更深入地感受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归纳总结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着火点是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知识模块二灭火的原理提出问题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怎样灭火?纸箱、油罐着火,怎样灭火?森林火灾又怎样扑灭呢?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例和经验讨论相关原因。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2.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使火焰朝上,
火柴就不会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B
A.氧气不足
B.没达到着火点
C.火柴的着火点高 D.空气不足
3.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在树林中间开辟
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C )
A.降低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沿防火带扩散浓烟
4.(2007年福建省厦门)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
是( A )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5.下列混合物遇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D )
A.氢气和空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
C.混有面粉的空气 D.二氧化碳和空气
图片展示(3)
讨论:为什么在油库、面粉厂、烟花爆竹厂等场所会出现一些图标?源自七、知识网络①可燃物
1.燃烧的条件 ②氧气(或空气)
③着火点


①清除可燃物
和 灭
2.灭火原理和方法 ②隔绝空气(或氧气)

③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①爆炸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②安全知识
八、随堂练习
1.物质的燃烧应具备三个条件,人们称之为火
三角,三个条件为: ①__可__燃_物__、__②__氧_气__(__或_空__气__)_、
__③_温__度__达_到__着__火__点____。灭火时只要破坏其中 1 个
条件即可灭火,灭火的方法有:__①_清__除__可__燃_物__、_
_②__隔__绝__空_气__、__③_降__低__温__度_至__着__火_点__以__下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1)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 1 的内容,通过前面六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化学知识,逐步形成了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因此,本课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并不算大。

而且,燃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已经储
备了一定的关于燃烧的知识,对燃烧现象显示出极大的兴趣。

本课比较适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通过恰当的预设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观察、分析来获取本课主要知识点,充分发挥直接经验的作用。

本课以火灾现场的视频及赞美火的图片引入新课,让学生在感受火给人类带来温暖、文明的同时,又深深体会到火使用不当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由此,引发了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燃烧的欲望。

通过对已学的几个燃烧现象的回顾,让学生自主总结燃烧的定义,这点主要在预习作业的完善环节体现。

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组织小组讨论,燃烧现象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由学习的兴趣转入问题的思考,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汇报方案,然后动手实验验证猜想,做完实验后小组汇报,反思评价原来的猜想,最终得出燃烧的条件。

然后提出问题: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否同时具备?演示实验7-1 ,从而归纳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并且借此顺利过渡到灭火原理上,并且通过实验探究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

整节课以学生小组活动为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分析实验中的燃烧现象,综合认识燃烧的条件,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由燃烧的条件和生活经验,推想出适当的灭火方法,培养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学习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了解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形成科学自然观。

2.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培养关注社会意识。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教学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板书设计】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破坏任何一个条件即可)
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
【教学反思】总体上看,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充分利用各
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构建关于燃烧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

本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较为充足、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被激发、被展示,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教
学效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