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活动实施方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短文二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写景的方法,感受山川之美。
(3)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山川之美。
(2)学习文章写景的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闲人"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的,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就喜欢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山川之美的文章——《答谢中书书》。
(二)作者简介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
历宋、齐、梁三朝,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
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
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浑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山中宰相’"。
卒谥“贞白先生”。
(三)文体知识“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答谢中书书》是给一个姓谢的任职中书的朋友的书信。
(四)写作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答谢中书书》一文正是如此。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公开课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欣赏和品味古诗词的美。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对古诗词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他们对古诗词的深层次理解和欣赏还不够,特别是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提高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教学难点: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古诗词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古诗词有一定的研究,能够深入理解和讲解古诗词。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古诗词,对文本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次学习的相关古诗词,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
3.操练(15分钟):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朗读和背诵,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5《周亚夫军细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5《周亚夫军细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初中语文八年级《周亚夫军细柳》教案一.读题目,明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题目是《周亚夫军细柳》。
从题目推知,文章可能主要刻画的人物是周亚夫。
那么文章会写周亚夫的哪些内容呢?要表现周亚夫什么呢?带着这样的好奇,让我们一起进入文本。
二.读准字音,理解文章1.师:请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要求的内容PPT显示)(1)请划出你认为容易读错的字词。
(2)请划出你翻译有困难或停顿有困难的句子。
2.师生一起完成上面2个任务。
师: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哪些字词容易读错呢?——翻译有困难或停顿有困难的句子有哪些?(老师的看法和你完全一样)PPT显示:军士吏被.甲(pī)彀.弓弩.(góu)(nǔ)持兵揖.(yī)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pèi)介胄之士(zhóu)曩者霸上、棘门军(nǎng)将/ 以下骑/ 送迎于是上乃使/ 使/ 持节诏将军师:将军用下马的方式恭敬地迎接、送别皇帝/ 于是皇上就派遣使者拿着符节诏令将军。
三.走近文本,感知人物1.请用原文词句填写表格(表格内容PPT显示)(3)文帝评价霸上和棘门军是?评价细柳军是?(4)最后我们来看,在霸上和棘门军,没有写群臣的反应,而在细柳军,群臣的反应是?2.教师总结:通过表格我们发现文章主要写了文帝劳军时,霸上和棘门军的情况,细柳军的情况,文帝的评价,群臣的反应,和周亚夫本人的言行。
文帝这次劳军结束后,称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真正的将军!3.师:老师有个疑问:这些内容能体现周亚夫是真正的将军吗?请同学们借助表格,并结合课文内容,我们一起来交流讨论一下。
下面我们来分享大家的讨论成果:第一组:写细柳军的情况能体现周亚夫是“真将军”吗?PPT显示: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公开课 教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公开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回延安》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毛泽东。
本课主要描绘了作者回到延安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延安这片土地和延安人民的深情厚谊。
课文以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展示了延安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体现了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对于这篇课文,他们可能对延安的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
同时,学生对于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讲解和示例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把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析课文的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延安这片土地和延安人民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的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2.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延安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延安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2.音乐:准备延安特色的音乐,用于营造氛围。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延安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同时播放延安特色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延安的特色。
八年级上语文公开课《三峡》优秀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语文公开课《三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三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三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三峡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三峡的美。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三峡的了解和感受。
2.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的结构和主题。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列出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和感受。
3.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每组针对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进行深入分析。
(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选择题。
(2)仿写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峡的美。
(2)布置课后作业:以《三峡》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三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写作水平。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1.展示三峡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三峡的美。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峡》这篇课文。
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三峡的图片,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三峡的了解和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对三峡有哪些了解和感受呢?请大家分享一下。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公开课教案范文5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公开课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公开课教案范文5篇语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地交流和沟通。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公开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并且熟练的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三)情感目标:1、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景点?(学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
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师: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
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的停顿。
二、给文章中下列字注音:缥、湍、轩、邈、泠、嘤、鸢、窥、柯三、师生互相质疑,疏通课文文句:第一自然段:①风烟:指烟雾。
②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俱:都。
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第二自然段: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
《美丽的西双版纳》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15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15篇)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美丽的西双版纳》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游记。
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过《小石潭记》、《阿里山纪行》,对游记的学习有了一些基础,且游记属于散文的一种,这类散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因此我的目标设置为:知识与技能:1、通过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了解运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的方法。
3、学习通过对照手法表现西双版纳神奇秀丽自然风光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结合文中相关注解,理解文章内容。
2、倡导学生课前查找收集关于版纳的资料增加感性认识。
3、课堂上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傣族人民独特的人文风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难点:1、通过对照手法体会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的神奇秀丽和人文景观的质朴意深的特点。
2、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学法教法教学中通过图片,音乐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欣赏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感受当地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而文章中所反映出的人文思想,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多想才能体会得出。
对照手法的运用是难点,在问题设计中我用了填空题的格式做引导。
为了帮助学生赏析语言,我提供了示例和赏析格式。
这样,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教学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所采用的教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如下学法:①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学会快速阅读,并掌握在快速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②学会赏析优美语句和语段,学会赏析语句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文句的赏析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文章结构。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翻译:(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检查字音、字形。
(2)教师抽取个别同学进行课文翻译,检查对课文的理解。
2.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 课堂导入:(1)教师以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文朗读与翻译:(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
(2)教师抽取个别同学进行课文翻译,检查对课文的理解。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运用所掌握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写一篇小短文。
2. 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通用3篇)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通用3篇)八年级语文公开课篇1走进作者心灵。
(过渡语):同学们,写人的文章少不了人物形象的刻画,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你最深刻的有关老王的形象描写。
只有理解作者描写的深意,才能进一步走进作者的心灵。
(这是文章的难点,也是重点。
)(齐读第8段)攻破难点。
设问:1、这样的形象,你有什么样感觉?很可怕,很吓人的。
2、如此可怕的形象,是不是显得作者太无情了? 是的,如果作者对老王十分尊敬、十分感动,怀着强烈的感情去描写,形象就会美化起来,诗化起来。
但那是常用的方法,在杨绛看来显得俗套。
她这样写是因为她想把感动留到后面。
讨论:她当时是否知道老王是在死亡的前夕送她鸡蛋? 不知,是后来才知道的。
讨论:老王这种对别人的关心有没有条件?没有,他都知道自己就要离世了,再也没有指望别人报答了。
这个不幸的人,居然把关顾幸运的人,当作生前最后必须做的奉献! 讨论:这样好的一个人,作者当时感觉到了吗?没有。
当时自己只对人家病态的外貌有感觉,而对人家崇高的内心却没有感觉。
连茶水都没请人家喝。
讨论:对于善良的作者来说,在充分理解了老王之后,你说她的心理会怎样?惭愧。
也就是作者文末说的“愧怍”!3、同学们现在明白了作者为什么那样无情地刻画老王的形象了吗?就是想突出作者的“愧怍”。
讨论:这样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比,知道怎样对比吗?丑陋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崇高的心,内心的美在外表的丑陋的映衬下,会显得更令人惊心动魄!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篇2研读课文。
同学们在听读过程中请思考:1、《老王》这篇文章中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板书:老王杨绛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感情、表明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也就是中心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我们就以这句话作为切入点来学习文章内容。
就课文而言,这里的“幸运的人”与“不幸者”分别指谁?老王是不幸者,杨绛是幸运的人。
3、如何看待人物的“幸”与“不幸”。
①说说老王之“不幸”。
(生读第2自然段):身份卑微,孤苦伶仃。
初二语文公开课教案七篇
初二语文公开课教案七篇初二语文公开课教案七篇初二语文公开课教案都有哪些?写作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充分发挥每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所以教师教案要结合地域特点,因材施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二语文公开课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初二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思路:本文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全文仅400余字,却描述了整个核舟的全部景物。
语言见解生动严密。
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
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文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扫除阅读障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体会文章的主要特色。
两课时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做好引导、点拨工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
(板书课题)二、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要求学生自己散读课文一到两遍,注意以下内容。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给文章的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wǎng)、贻(yí)、轩敞(xuānchǎng)、箬蓬(ruòpéng)、黍(shǔ)、糁(sǎn)、髯(rán)、褶(zhě)、髻(jì)、篆(zhuàn)等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3.思考下列问题:(1)核舟大小如何(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每位同学朗读两段。
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
初中语文八年级1《消息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1《消息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消息二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消息二则》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
这二则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在参加渡江战役时,毛主席亲自撰写的新闻稿。
它真实地再现了我军渡江的盛况,表现了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两则消息语言凝炼、行文精粹、气势豪迈,是学习消息的好范本。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闻,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基本知识的构建,培养学生学习新闻的兴趣。
同时,在七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语言、赏析语言、写批注的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相关知识,把握消息的内容、结构。
2.学习新闻语言准确精练、及时、真实的特点。
3.初步养成阅读消息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
教学重点:1.会分析消息的结构,理清消息的六要素。
2.体会消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教学难点:1.把握消息的内容、结构。
2.品读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
教学方法:朗读法积累法批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为了体现真实,新闻一般要具备几个要素,被称为“五个W加一个H",即新闻的六要素。
你知道是什么吗?二、速读课文,找出消息的“六要素”1、了解五个W加一个H:Where (何地) Who (何人)What (何事)Why (何故)How(如何)2、梳理新闻的六要素: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单元提示和旁批圈画答案。
明确:《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如何:一方面是人民解放军,不到二十四小时突破敌阵,摧枯拉朽,渡江后乘胜追击;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军,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防线,军无斗志,土崩瓦解。
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至四月二十二日二十二时;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的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何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何事:渡过长江;何故: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如何: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狄港、香港诸城进击中。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新课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入新的学习主题和目标。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兴趣程度,以及对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分析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教学步骤:1. 分配课文阅读任务,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讲解并示范写作技巧。
2. 学生实践写作技巧。
教学步骤:1. 讲解并示范写作技巧,例如如何使用修辞手法、如何构建文章结构等。
2. 分配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实践。
教学评价:评估学生的写作作品,观察学生对写作技巧的应用程度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第四章:诗歌鉴赏与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潜能。
教学内容:1. 鉴赏诗歌作品。
2. 创作诗歌。
教学步骤:1. 展示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提供诗歌创作的主题和素材,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评价:评估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观察学生的参与和创作情况。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
2. 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魅力,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和写作手法。
2. 词语解释:讲解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总结: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二、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2.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一、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语文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
2. 网络资源:相关文章、视频和图片等。
3. 教具:投影仪、PPT等。
二、教学材料1. 课文:选取适合八年级学生的优秀课文。
2. 作业材料:相关阅读和写作任务。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3. 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
二、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改进。
2. 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建议。
3. 考试成绩反馈: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个体或集体的反馈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安排一、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内容,合理规划课时。
初二语文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初二语文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初二语文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语文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的性格,并从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例子。
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分析老头子人物的传奇色彩,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4、阅读自读课文孙梨的文章《吴召儿》,并比拟异同,进一步体会孙梨文章的风格。
教学过程:一、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二、复述《芦花荡》和《吴召儿》两篇文章的大概内容。
思考并讨论: 1、老头子和吴召儿两人性格的异同?并找出相应的例子。
相同点:豪爽、干练、乐观、自信、勇敢、机智、爱憎清楚、有抗日热情、责任感强。
不同点是:老头子过于自尊和自信。
2、人物性格探究: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从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并体会这一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老头子对苇塘里负责的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在淀里撑着船那种悠闲自得的心情;送两个小女孩进苇塘,以为万无一失;大女孩受了伤,他觉得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觉得丢了脸,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这些都是他始终非常自信、自尊的表现。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三、塑造人物的方法塑造人物的方法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
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响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
公开课名师八年级上语文教案(精选5篇)
公开课名师八年级上语文教案(精选5篇)公开课名师八年级上语文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写景。
3、了解背景,揣摩文中写景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文意,背诵全文,揣摩文中写景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题激趣)苏轼是我国古代的大文豪,唐宋散文八家之一,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被贬官意味着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大的挫折。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
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符。
(二)展示目标:见前页。
(三)课前检测:1、注音:藻()荇()寝()2、填空:《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朝人,号()。
(四)精讲点拨:1、初步感知课文。
要求:先对照注释默读,然后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划分朗读停顿:(1)念无与为乐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4)庭下如积水空明提示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翻译理解。
对照注释,疏通文句,划出疑难词语,向同学或老师质疑。
注意下列文句的翻译:欣然:高兴地。
逐:于是。
盖:原来是。
但:只是。
相与:一起。
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五)强化训练1、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提问后明确:因为月色很美,去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
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2、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八年级语文《家书》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语文《家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家书》,使学生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背景,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书信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亲人深厚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家书》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家书》中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运用书信格式进行实际写作。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音乐、图片等,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感悟。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家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书写家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温情的家庭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家人间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思念之情。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家书》,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背景,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讲解书信的基本格式,包括称呼、问候语、、结尾、祝福语等。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家书》中的表达技巧,如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5. 实践写作:让学生动手书写家书,要求运用所学书信格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6. 分享作品:邀请部分学生朗读自己写的家书,分享感人瞬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信格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家人沟通,珍惜亲情。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家庭作业,让学生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家书,运用所学书信格式,表达思念之情。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冰心的《家书》,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厚思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融洽,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核心素养】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核心素养】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8* 时间的脚印1.语言运用:正确认读并理解“山麓、沟壑、海枯石烂"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思维发展:学习抓独立成段的关键句来梳理说明内容的方法,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科学知识,理清逻辑顺序。
3.审美鉴赏:品读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感受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体会举例子说明方法的效果。
4.文化传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1.学习抓独立成段的关键句来梳理说明内容的方法,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科学知识,理清逻辑顺序。
2.品读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感受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体会举例子说明方法的效果。
激发学生的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合作探究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你知道地球有多大年龄吗?你知道通过一撮沙子就能得知地球有多大吗?这听起来十分不可思议,其实看似没有生命的岩石记录着时间的脚印,每一块岩石就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今天我们跟着科普作家陶世龙学习《时间的脚印》,一起来探索岩石的秘密吧!(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陶世龙,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2.生难字词(1)字音腐蚀(shí) 踪迹(zōng) 掸(dǎn) _ 山麓(lù)沟壑(hè) 沉淀(diàn) 帷幕(mù) 龟裂(jūn)沙砾(lì) 琥珀(pò) 烘烤(hōng kǎo) 楔形文字(xiē)(2)词义【山麓】山脚。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海枯石烂】本文指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全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说明了什么内容?点拨: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活动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宗旨,按照“立足岗位、全员参与,互评互议、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扎实有序地开展此活动,大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活动安排
xxx老师公开课时间:2020年9月17号。
星期四第二节七年级一班。
三、活动要求
(1)教师要吃透教材,了解学情,认真备课,做到“四备”,即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生。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2)要求全员上阵,人人都讲公开课,还要搞好评课,做到学习经验,找出不足,作好记录。
(3)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应以课标为准,按既定教学进度执行,时间为一个学时;
(4)公开课听课同组教师不得缺席;
四、公开课要求
1、教学理念新颖,能够体现新课改精神。
2、教学手段先进,能够熟练、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注重实效,具有引领性、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五、活动原则
1.公开课活动的对象包括全校所有学科任课教师,要求积极参与,让教师得到锻炼和提升。
2.注重过程原则:活动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
要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
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实事求是原则:活动要立足实际,关注发展,注重激励。
考核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六.具体事宜
1.摄像照片xxx。
2.会议记录xxx。
3.评课定于星期四第八节课,地点在七年级办公室,要求全体文史组成员参加。
会后上交说
课稿和评课稿(可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