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课程设计 - 符秀宝

合集下载

精品课件!《化工热力学》_2006级化工热力学教案

精品课件!《化工热力学》_2006级化工热力学教案

四川理工学院教案授课教师崔益顺开课系材化系 开课学期 2008-2009-1材化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2006级1班材化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2006级2班材化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2006级3班 材化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2006级4班 材化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2006级5班材化学院应用化学2006级1班(精细)课程名称化工热力学授课系级专业及班材化学院应用化学2006级2班(精细)课程类型 必修课( √ ) 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 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56学分数3.5学时分配理论课 56 学时; 实践课 0 学时;教材名称化工热力学作者朱自强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化学工业出版社书 名 作 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化工热力学 陈钟秀、顾飞燕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热力学例题与习题 陈钟秀、顾飞燕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张浩勤、章亚东、陈卫航 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热力学 张乃文、陈嘉宾于志家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化工热力学习题精解陈新志、蔡振云、夏薇 科学出版社 现代化工导论 李淑芬 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化工热力学张联科化学工业出版社章 节名 称第一章 绪论授 课 类 别 理论课(√ );实验课( )教 学时 数2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化工热力学的发展和研究范畴、方法、特点2.了解化工热力学在过程开发中的作用教 学 内 容 提 要 备注1.介绍热力学的分类及基本概念2.化工热力学在过程开发中的作用3.化工热力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4.学习化工热力学的意义5.相关名词和定义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化工热力学在过程开发中的作用难点:概念教学过程的组织通过举例,教师讲解和分析,以及提问方式讨论作业习题的安排通过提问形式复习物理化学中的相关内容,从而引入本课程的主题教学组织与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举化工生产实例讲授和分析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内容。

教学实施小结章 节名 称第二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授 课 类 别 理论课(√ );实验课( )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纯物质PVT关系,流体的状态方程式;2.熟悉PVT关系的普遍化计算;3.了解真实气体混合物PVT关系;4.了解液体的容积性质;5.熟练掌握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焓、熵的计算方法)。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教案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教案

授课内容第二章p-V-T关系和状态方程§2-1 引言1 流体最基本的性质有两大类,一类是p、V、T、组成和热容数据,另一类是热数据(如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生成熵等)。

本章重点讨论p-V-T关系和状态方程2 推算流体p-V-T行为的途径1)状态方程(EOS)p-V-T关系的解析式。

2)对应态原理(CSP)一种特别的状态方程,以对比参数来表达方程,使流体性质在对比状态下便于比较,并统一到较好的程度。

3 p-V-T关系和状态方程的重要性在计算热力学性质时需要输入流体最基本的性质以及表达系统特征的模型。

状态方程不仅本身是重要的p-V-T关系式,而且从p-V-T的角度反映了系统的特征,是经典热力学中推算其它性质不可缺少的模型之一。

4 本章主要内容1)纯物质的p-V-T行为2)常见的状态方程3)常用的对应态原理4)混合法则§2-2 p-V-T 相图该图是表示纯物质在平衡状态下压力、摩尔体积与温度关系的p-V-T 曲面。

包括: 1 单相区:S 、L 和V (G )分别表示固相、液相和蒸汽(气相); 2 两相共存区:S/L 、V/S 和V/L 分别代表固/液、汽/固、汽/液两相平衡区3 临界点C :汽/液共存的最高温度或压力点,该点的温度、压力和摩尔体积分别称为临界温度Tc 、临界压力Pc 和临界体积Vc 。

数学上表示为:(在C 点) 流体在临界的特性和临界参数在状态方程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在T >T c 和p >pc 的区域内,气体和液体变得不可区分,称为超临界流体。

在临界点附近,流体的许多性质有突变的趋势,如密度、溶解其它物质的能力等,已开发的工业过程有超临界分离技术、超临界化学反应等 。

4 饱和线:ACB 是汽/液两相共存区的边界线。

AC 为饱和液体线也称为泡点线,BC 为饱和蒸汽线也称为露点线。

5 三相线:通过A 、B 的直线,是三个两相平衡区的交界线。

在三相线上有固定的温度、压力,此状态下的纯物质处于气-液-固三相平衡 。

《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310课程名称:化工热力学/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物理化学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开课院系: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系教材:陈钟秀,顾飞燕,胡望明编. 化工热力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1.金克新,赵传钧,马沛生.化工热力学.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2.陈新志,蔡振云,胡望明.化工热力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3 .Smith J M and Van Ness H C.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4th ed. McGraw-Hill. New York.1996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化工热力学是将热力学原理应用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其主要任务是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及其有效利用,研究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和状态。

本课程将热力学的理论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真实流体和混合体系,解决化工过程中的热力学问题,培养学生从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定义出发,利用有限的资料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它是化工过程研究、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基础。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常用的几种气体状态方程,掌握流体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方法,熟悉化工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方法及其在化工节能领域的应用,掌握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熟悉化学反应平衡的计算,了解物性数据估算等关键内容。

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言要求:了解课程性质、任务、要求、学习注意点。

第一章真实流体的PVT关系流体的PVT关系是化工工艺设计计算和研究热力学问题的基础,重点讲解加压下真实气体及其混合物的PVT关系的计算方法。

核心课程申报表——化工热力学

核心课程申报表——化工热力学
3-5年内建设成为宜宾学院校级精品课程,8-10年内建设成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主要措施:
首先实现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小论文、讨论课、实验改革创新、三井化学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双语教学等手段改革课程教学,力争实现课程的建设目标和整体规划。
六、教学部门审核意见(本申请表中报填内容是否属实,该课程是否应列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进行建设,规划、措施是否合适)
4.课程的建设不能仅限于学校内部,而是应该利用校外的一些资源,尽量能够走出去开一些教研会议、到国家精品课程的学校观摩学习、请国家精品课程的负责人或者主讲人来校讲学等方式全面提高课程的水平。
五、课程建设的目标、规划及主要措施
课程建设目标:
建成宜宾学院校级精品课程,10年内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规划:
1-2年内申请宜宾学院化工热力学教学研究项目一项;2-4年内申请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一项。
四、目前课程教学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课程需要设置实验,以充分应用热力学原理,加强热力学原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实验除了验证课堂上的讲授内容外,还包括由于学时的限制,课上不可能讲到的内容。加强学生更多更好的掌握化工热力学中应用的内容,学会利用实验解决有关热力学的问题,切实提高热力学知识掌握能力和水平。
七、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4.实验手段及实验教学情况
实验手段尚未完善,无法开设相应的热力学实验。
学生只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反应工程课程设计、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等设计过程中做了一些简单的热力学计算,只能算是应用了部分热力学知识,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热力学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范围及能力等。
5.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的重要分支和基础学科,是化工工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化工热力学的原理和应用知识是从事化工过程的研究、开发以及设计等方面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工程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化工热力学就是运用经典热力学的原理,结合反映系统特征的模型,解决工业过程(特别是化工过程)中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和预测、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计算、能量的有效利用等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化工过程的实际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

化工热力学第三版课件第二章

化工热力学第三版课件第二章

取在303.6K、2.55MPa下的压缩因子。
[解题思路]
ZK 1
1
q
(ZK )
Zk ZK
bm p
RT
q am bm RT
聊城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热力学 第二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
第四节
[解]: 对RK方程有:
σ=1 , ε=0 ,Ω=0.08664 , ψ=0.42748 , α(Tr)=Tr-1/2
Zm
P nRT
Vi
P nRT
Zini RT P
Zi
ni n
Amagat 定律: Zm yi Zi
i
聊城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组分 i 的压缩因子
化工热力学 第二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
第四节
适用:非极性及弱极性气体 P 30MPa
(1) 由 T、P 求 V 的步骤:
Tri
T Tci
,
Pri
P Pci
0.288 0.285
0.286
ωij
0.007 0.091
0.049
聊城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热力学 第二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
第四节
1
Tc12 Tc1 Tc2 2 190.6 305.4 241.3
Vc12
1 Vc31
1
Vc32 2
3
991/3
1481/3 2
3
122
混合物的流率为:
n m 454 19.7Kmol h1 M 23.06
查附表1并计算得到的虚拟临界参数:
名称
ij
甲烷
11
乙烷
22
甲烷-乙烷 12
,ij/K
190.6 305.4

化工热力学课程简介与大纲

化工热力学课程简介与大纲

《化工热力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化工热力学/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课程代码:20学时/学分:72/4.5课堂授课:56实验学时:16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地讲授将热力学原理应用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方法。

它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及其有效利用,深刻阐述了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和状态;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化工中能量进行分析;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原理和模型对化工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平衡原理、相平衡原理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化工热力学的方法对化工中涉及的物系的热力学性质和其它化工物性进行关联和推算等。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先修课程:《高等数学IV》,《物理化学III》推荐教材:1、陈钟秀, 顾飞燕,胡望明编,《化工热力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年2、朱自强主编,《化工热力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1年参考书:1、Smith J M and Van Ness H C.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6th ed.(影印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2、陈钟秀, 顾飞燕,《化工热力学例题与习题》,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年3、陈新志,蔡振云,夏薇,《化工热力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 2002年《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授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学时数:72 学分数:4.5课程讲授:56 实验学时:16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

化工热力学的原理和应用知识是从事化工过程的研究、开发以及设计等方面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工程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

化工热力学就是运用经典热力学的原理,结合反映系统特征的模型,解决工业过程(特别是化工过程)中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和预测、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计算、能量的有效利用等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化工过程的实际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

化工热力学教案

化工热力学教案

化工热力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掌握热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热力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4.培养学生的热力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热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2.热力学基本定律的掌握;3.热力学计算方法的熟练运用。

三、教学难点:1.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的理解和掌握;2.热力学计算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热力学基本概念1.1热力学的发展与应用1.2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3系统与界面1.4热平衡与热力学状态1.5热力学性质和过程第二章热力学基本定律2.1能量守恒定律2.2熵增大定律2.3焓守恒定律2.4物质守恒定律第三章理想气体3.1理想气体的基本特性3.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3理想气体定容热容和定压热容3.4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第四章热力学循环4.1热力学循环的基本概念4.2卡诺循环4.3蒸汽动力循环第五章绝热过程与绝热流体5.1绝热过程的特点5.2绝热过程的计算方法5.3绝热流体的特性五、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达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计算方法;2.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热力学的理解;3.实验: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实验,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4.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实验操作和作业情况;2.期中考试:对学生对热力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3.期末考试:对学生全面的热力学知识进行考核。

七、教学资源:1.教材:《化工热力学教程》陈新志版;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实验仪器:热力学实验设备。

八、教学进度:第一章热力学基本概念:2周第二章热力学基本定律:2周第三章理想气体:2周第四章热力学循环:2周第五章绝热过程与绝热流体:2周复习与总结:1周期中考试:1周总复习与期末考试:1周九、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化工热力学-chap 1

化工热力学-chap 1

在产物分离领域,迄今为止,常见的分离过程有精馏 (distillation) , 萃 取 (extraction) , 结 晶 ( crystallization ) , 吸附(adsorption)等。化工工程师要会进行这些分离过程以及分离装 (adsorption) 置的设计和计算。而所有分离过程都与相平衡(phase equilibrium) ( equilibrium) 有关,分离过程的设计和计算必须以相平衡理论为基础。比如,精馏塔 的塔高计算就是根据汽-液相平衡的研究结果完成的。
15:38:30
3.热力学分支 3.热力学分支
(1)工程热力学(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将热力学 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则为工程热力学。主要 研究热能与机械能之间转换规律及能量利用率的高低。 (2)化学热力学(Chemical Thermodynamics)—应用热力 学来处理热化学、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等化学领域中的问题, 则形成化学热力学。主要侧重于热力学函数的运算。 (3)化工热力学(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nics) 研究在化学工程中的热力学问题。具有双重特点。主要侧 重于工程计算。它既能解决能量的利用问题,又能解决相 际间质量传递与化学反应方向与限度等问题。
催化工程
15:38:30
• 从方块图分析来看:生产问题、过程发展 的综合性强,影响因素多,决不能期待用 一个学科、一种方法去解决,而要依赖于 各个学科、各种技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 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去认识它、解决它。化 工热力学是分离工程的基础,而化工过程 的分离提纯又基于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 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组成学科,是一 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技术课。

化工热力学

化工热力学
概述
概念
4
了解
相平衡基本知识
会相平衡判据
掌握
汽液平衡的计算类型与算法
计算能力
了解
9
总复习
各章知识点总复习
习题计算
3
掌握
“要求”指学生对知识、能力掌握的熟练程度,填写:了解、熟悉、掌握。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理论教学部分(按章节顺序填写)学时:48
章节
第1章绪论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热力学发展及应用简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等。
一、课程概况
二、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化工热力学》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序号
章节
教学内容
对应能力
总学时
要求
1
第一章
绪论
热力学发展及应用
热力学发展史
2
了解
化工热力学的主要内容、使用的研究方法
热力学研究方法
了解
2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纯物质的p-V-T关系
会读P-V图、P-T图
6
了解
流体的状态方程
会选择适合的状态方程
以T/P作为独立变量和以T/V作为独立变量推导焓变和熵变
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理想气体方程
三、剩余性质法
剩余性质的定义、一般表达式、计算方法(普遍化的方法)
3.3两相系统热力学性质(1学时)
克拉佩龙方程、克-克方程、安托因方程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1.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实例演示”的方式,多种教学手段相互补充,使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基本理论:流体的状态方程,立方型EOS和多参数EOS

化工热力学电子教案的制作

化工热力学电子教案的制作

化工热力学电子教案的制作一、背景介绍化工热力学是热力学原理在化工过程中的运用。

它研究的是物质在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以及控制这些转换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强和物质的反应速率,因而可以设计和优化化工过程以使生产更高效、更可靠。

化工热力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课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便学习更多的化工现象和模型,进而应用到有关技术和行业之中,从而发展得更好、更快速。

二、电子教案构思1. 本课程教案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热力学原理。

此部分将介绍热力学基础,包括各种能量变化,热力学定律和分析方法等;(2)化工热力学。

此部分将介绍与化工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有关的热力学概念、方法和应用,包括热能计算、反应速率计算和热力学方程等;(3)化工热力学应用前景。

本部分将结合实际情况讨论如何利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改善各种化工过程。

2. 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热力学原理;(2)掌握化工热力学实用技术;(3)能够运用热力学知识设计和优化化工过程。

三、教学步骤1. 热力学原理:介绍热力学概念和方法,并结合实际引入各种能量变化,如定常状态热能变化、瞬态热能变化、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分析法等;2. 化学反应热力学:介绍与化学反应相关的热力学知识,如反应焓、反应活化态、宏观反应特性变量、反应温度和压强等;3. 化工热力学应用:讨论和介绍化工过程中热力学应用的具体情况,如石油及燃料。

炼油、焦化及其他合成课程和热能节能技术的应用;4. 综合项目:运用所学内容解决综合实际工程问题,结合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学习热力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四、使用媒体1. 采用多媒体教学,如ppt演示文稿、动画片、实验视频和模拟试题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2. 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强学习质量和效果,让学生更加深入和系统地学习课程内容;3. 采用虚拟实验技术,提升实验教学量和质量。

五、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我了解到化工热力学是一门较为深入的课程,要求学生精确理解相关概念,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部分专业知识,并能够理解复杂的计算结果。

化工热力学教程课程设计

化工热力学教程课程设计

化工热力学教程课程设计介绍化工热力学是理解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重要工具。

它是化工工程学的基本学科之一,涉及热力学原理及其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本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化工热力学理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为将来的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教材本课程设计主要以《化工热力学》(第七版)为教材,该教材全面介绍了热力学原理及其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包括方程、热力学函数、相平衡、过程能量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教学内容•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定义–热量、功和内能的概念及其关系式–经验热容和定容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第二节: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定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和算例–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概念及其区别–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第三节:热力学第三定律及其应用–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定义–熵、熵变和熵产生的概念及其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第四节:热力学函数及其关系–焓、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的概念及其关系–热力学函数的数学表述和算例–热力学函数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第五节:相平衡及其应用–相平衡的基本原理和定义–物态方程及其应用–相平衡和热力学函数的关系及其应用•第六节:过程能量和热力学循环–过程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过程能量和热力学循环的数学表述和算例–热力学循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不得缺勤,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2.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化工热力学理论及其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3.学生应能够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化工热力学计算。

4.学生应能够灵活运用热力学原理解决化学工程实际问题。

评分标准1.缺勤次数与报告提交时间(占比30%):缺勤次数过多或报告提交时间延迟将扣除相应分数。

2.课堂表现与参与度(占比30%):参与度高、表现出色的学生将得到更高的分数。

3.课程设计报告(占比40%):课程设计报告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逻辑性将影响最终评分。

精品课程《化工热力学》的建设

精品课程《化工热力学》的建设

精品课程《化工热力学》的建设《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化工热力学》的原理和应用知识是从事化工过程的研究、开发以及设计等方面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工程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

加强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运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文从历史沿革、课程的性质与目标、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运用等方面介绍了南昌大学《化工热力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

一、《化工热力学》的历史沿革我校《化工热力学》课程的历史比较久远,自1958年化学工程系建系以来就开设了此门课程,此课程一直列为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自1958年开设至今,经过几次比较大的教学课时和授课方式的变革,教学课时由最初的80学时、60学时、48学时、64学时,调整到现在的54学时。

授课方式由原先的单一课堂讲授变为现有的课堂讲授为主,兼有课程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的完成,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如何运用于实践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根据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优化了教学内容,加强了网络课程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化工热力学》网络课程已基本完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电子课件、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库、电子教案等。

1/ 7二、《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的重要分支和基础学科,是化工工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化工热力学》就是运用经典热力学的原理,结合反映系统特征的模型,解决工业过程(特别是化工过程)中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和预测、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计算、能量的有效利用等实际问题。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化工过程的实际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

《化工热力学》是在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和高等数学等专业基础课上,将热力学原理应用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其主要任务是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及其有效利用,研究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和状态。

多元体系化工课程设计

多元体系化工课程设计

多元体系化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元体系化工的基本概念,如反应器设计、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等。

2.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反应器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3. 使学生了解化工过程中物质的传递、混合和分离等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过程中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化工流程模拟和优化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问题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多元体系化工的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知识,还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现,教师可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估,持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多元体系化工基本概念:介绍多元体系化工的定义、特点及在工业中的应用,涉及教材第1章内容。

2. 反应器设计:讲解不同类型的反应器(如釜式、管式、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及其适用范围,对应教材第2章。

3. 物料平衡与能量平衡:分析化工过程中物料和能量的守恒原理,包括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计算,涵盖教材第3章。

4. 单元操作:介绍化工过程中的物料传递、混合、分离等单元操作原理,如过滤、吸收、蒸馏和萃取等,对应教材第4章。

5. 化工流程模拟与优化:运用计算机软件(如Aspen Plus)进行化工流程模拟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涉及教材第5章。

6.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对应教材第6章。

福大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福大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福大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公式,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和反应工程等。

2. 掌握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如蒸馏、吸收、萃取等。

3. 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设计与优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流体力学知识,解决实际流体流动问题,如流量计算、压力损失分析等。

2. 能够运用热力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热力学计算,如热量平衡、相平衡等。

3. 能够运用传质原理,分析和解决传质过程中的问题,如质量传递、传质系数等。

4. 能够运用反应工程知识,分析化学反应过程,并进行简单的设计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化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化工观念。

4.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遵循实验数据和事实,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

本课程针对福大化工专业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化工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更加具体、可衡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化工流体力学: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能量损失、流体输送设备等。

2. 化工热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平衡与相图、热量传递与换热器等。

3. 传质过程原理:质量传递基本方程、扩散传质、对流传质、传质设备与工艺等。

4. 化工反应工程: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器设计、反应器操作与优化、多相反应等。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工流体力学(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第二周:化工流体力学(流体阻力与能量损失、流体输送设备)第三周:化工热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第四周:化工热力学(相平衡与相图、热量传递与换热器)第五周:传质过程原理(质量传递基本方程、扩散传质)第六周:传质过程原理(对流传质、传质设备与工艺)第七周:化工反应工程(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器设计)第八周:化工反应工程(反应器操作与优化、多相反应)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化工热力学在化工工艺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化工热力学在化工工艺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化工热力学在化工工艺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作者:王菊,吴现力,杜春华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8期王菊,吴现力,杜春华(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山东青岛266109)摘要: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工热力学模型在解决化工过程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一直是化工热力学教学过程中的难题。

将化工热力学的教学与后续的化工工艺课程设计结合起来,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强化热力学模型的应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工热力学对解决工程问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课程设计;模型应用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203-02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

化工热力学上接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部分,下连化工工艺学、分离工程、反应工程、化工设计等课程,是化工过程研究、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化工热力学理论概念严谨、抽象,涉及到的公式纷繁复杂,学生很容易“淹没”在烦琐的公式推导及计算过程中,不能真正理解化工热力学对解决工程问题的重要性。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在修完化工工艺学后进行的一次综合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某一化工产品设计的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1]。

将化工热力学的相关知识综合应用到化工工艺课程设计中,不仅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研究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设计质量。

笔者认为在化工工艺课程设计中可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应用。

一、流体的p-V-T关系流体的p-V-T关系是化工热力学的基石,利用流体的p-V-T数据和基本关系式可计算不能直接从实验测得的其他性质,如焓、内能、熵、自由焓等。

此外,流体的p-V-T关系可直接用于设计。

应用化工热力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应用化工热力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应用化工热力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一:设计完全互溶体系低压条件下,气液平衡泡点温度和气相组成的计算程序。

并采用该程序计算甲醇(1)—水(2)体系:1,压力为101.325KPa,液相组成x1=0.40时的泡点温度和气相组成.2,压力为101.325KPa,液相组成x1=0.30时的泡点温度和气息组成.已知该体系液相活度系数满足Wilson方程,A12=0.2972,A21=1.3192。

涉及公式Wilson方程:lnr1=-ln(x1+x2*A12)+x2[A12/(x1+x2*A12)-A21/(x2+x1*A12)];lnr2=-ln(x2+x1*A21)+x1[A21/(x2+x1*A21)-A12/(x1+x2*A21)];其中A12=0.2972,A21=1.3192;r1:甲醇的活度,r2表示水的活度;x1:液相中甲醇的摩尔分数;x2:液相中水的摩尔分数;查得的安托万方程lnP i s=A-B/(T+C),P i s单位是mmHg,T的单位是K。

甲醇安托万方程参数如下:A=18.5875,B=3626.55,C=-34.29,水的安托万方程参数如下:A=18.3036,B=3816.44,C=-46.13y1= x1* r1* P1s/p; y2= x2* r2* P2s/p;P1s:甲醇的饱和蒸汽压,单位:Pa;P2s:水的饱和蒸汽压,单位:Pay1:气相中甲醇的摩尔分数;y2:气相中水的摩尔分数;p:给定环境压力,单位:Pa;T:所求温度,单位:T题目二:有一台并流换热器,燃气的压力为0.1013Mpa,温度为1400K,换热后温度降至810K。

水以1.2吨/h,1Mpa,423K进入换热器,产生1Mpa,533K的过热蒸汽送出,燃气的平均热容C p燃=4.56KJ/Kg· K。

大气环境温度为298K,燃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忽略换热过程压降,假设燃气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化工热力学第四章教案

化工热力学第四章教案

化工热力学第四章教案授课内容第四章均相敞开系统热力学及相平衡准则§4-1 引言1 研究均相封闭系统热力学关系的意义1)解决纯物质或均相定组成混合物的物性计算问题。

2)解决相平衡状态下非均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的计算2 研究均相敞开系统热力学关系的意义非均相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相系统组成,达到相平衡状态前,每个相都是均相敞开系统。

敞开系统相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使系统达到平衡。

因此研究均相敞开系统,可以1)描述系统性质随状态、组成的变化2)是研究非均相系统相平衡的基础 3 均相混合物性质计算的方法1)将混合物作为均相封闭系统(即定组成混合物)常用的模型一般是状态方程及其混合法则,适用于汽、液相,表达了混合物性质随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变化。

2)将混合物看作是均相敞开系统(即变组成混合物)所用的模型一般是一个液体溶液模型(如G E),适用于液相,常表示等温、等压条件下的性质随组成的变化关系。

理论上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4 本章的主要内容1)敞开系统的热力学关系式及化学势 2)相平衡准则和相律3)偏摩尔性质及其与摩尔性质间的关系4)Gibbs-Duhem 方程5)混合过程性质变化6)混合物中组分逸度及其计算方法7)理想溶液模型、超额性质与活度系数的计算 5 符号说明1)用大写字母表示摩尔性质如M =U,H,S,A,G ,C p ,C v 等2)带有下标“t ”的大写字母表示总容量性质=nM3)均相封闭系统中, M 与M t可以相互统一转换,但在敞开系统中不成立§4-2 均相敞开系统的热力学关系1 均相敞开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对于含有N 个组分的均相敞开系统,系统的总热力学能为由于得此为均相敞开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关系式之一。

同理,由H ,A ,G 的定义可得其它关系式:2 化学势 1)定义热力学总性质关于组分摩尔数的偏导数称为化学势,表示为证明:12(,,,,)t t t t N U U S V n n n ={}{},,t t t t t t t t t V n S n U U dU dS dV S V =+ ? ?{}t t iNt i i i S V n U dn n ,,≠+ ?∑{}{}12,,,指所有组分的摩尔数N n n n n ={}{}1211,,,,,,指除组分之外的所有组分的摩尔数i i N i n n n n n n i -+≠=(){}(),tttt t t V n V U S U S T=??=(){}(),tttt t t S n S U V U V p=?=-{},,t t iNt t t t i i i S V n U dU TdS pdV dn n ≠=-+ ?Nt t t t i i i S p n H dH TdS V dp dn n ≠??=-+ ?∑{},,t iNt t t t ii i T V n A dA S dT pdV dn n ≠??=--+ ∑{},,iNt t t t ii i T p n G dG S dT V dp dn n ≠??=-++ ∑{}{},,,,t t t i i t t i i i S V n S p n U H n n μ≠≠??=={}{},,,,t i it t i i T V n T p n A G n n ≠≠== ? ???????t t tH U pV -=d d d d t t t t H U p V V p-=+{},,t iNt t t i i i S p n H TdS V dp dn n ≠??-+ ?∑{},,t t iNt t t i i i S V n U pdV dn n ≠??-+ ?∑即2)意义:化学势表达了不同条件下热力学性质随组成的变化,可用以描述相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热力学课程设计
题目:设计完全互溶体系低压条件下,气液平衡泡点温度和气相组成的计算程序。

并采用该程序计算甲醇(1)—水(2)体系:
1,压力为101.325KPa,液相组成x1=0.40时的泡点温度和气相组成.
2,压力为101.325KPa,液相组成x1=0.30时的泡点温度和气息组成.
已知该体系液相活度系数满足Wilson方程,A12=0.2972,A21=1.3192。

涉及公式
Wilson方程:lnr1=-ln(x1+x2*A12)+x2[A12/(x1+x2*A12)-A21/(x2+x1*A12)];
lnr2=-ln(x2+x1*A21)+x1[A21/(x2+x1*A21)-A12/(x1+x2*A21)];
其中A12=0.2972,A21=1.3192;
r1:甲醇的活度,r2表示水的活度;
x1:液相中甲醇的摩尔分数;x2:液相中水的摩尔分数;
查得的安托万方程lnP i s=A-B/(T+C),P i s单位是mmHg,T的单位是K。

甲醇安托万方程参数如下:A=18.5875,B=3626.55C=-34.29,
水的安托万方程参数如下:A=18.3036,B=3816.44,C=-46.13
y1= x1* r1* P1s/p; y2= x2* r2* P2s/p;
P1s:甲醇的饱和蒸汽压,单位:Pa;
P2s:水的饱和蒸汽压,单位:Pa
y1:气相中甲醇的摩尔分数;y2:气相中水的摩尔分数;
p:给定环境压力,单位:Pa;T:所求温度,单位:T
s
程序:
#include<math.h>
#include<stdio.h>
#define A1 0.2972
#define A2 1.3192
#define p 101.325
main()
{
float x1,x2,r1,r2,T=273.15,p1,p2,y1,y2,y;
printf("input x1:\n");
scanf("%f",&x1);
do
{
T=T+0.001;
x2=(1-x1);
p1=exp(18.5875-3626.55/(T-34.29));
p1=p1/760*101.325;
p2=exp(18.3036-3816.44/(T-46.13));
p2=p2/760*101.325;
r1=exp(x2*(A1/(x1+x2*A1)-A2/(x2+x1*A2))-log(x1+x2*A1));
r2=exp(x1*(A2/(x2+x1*A2)-A1/(x1+x2*A1))-log(x2+x1*A2));
y1=x1*r1*p1/p;
y2=x2*r2*p2/p;
y=fabs(1-y1-y2);
if((y<=0.001)&&(y1<1)&&(y2<1))
{printf("T=%f\n,y1=%f\n,y2=%f\n",T,y1,y2);}
}while(T<373.15);
}_
参考文献:《化学工程手册》附录,1989年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使用注意事项:只需要输入甲醇液相组成x1即可。

实例计算结果:
1.输入x1=0.4
得到T=349.275177; y1=0.725104; y2=0.275874
2.输入x1=0.3
得到T=352.028534; y1=0.657395; y2=0.343582
自我评价:自我感觉优秀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