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类:原生动物
动物生物学05原生动物门
![动物生物学05原生动物门](https://img.taocdn.com/s3/m/e1b270aa050876323112126c.png)
披发虫
锥虫的鞭毛演化为膜状,种类很多。多寄生 于人、畜体内而引起严重病疫。如由采采蝇传播 的冈比锥体虫(T.gambiense)能导致致命的 昏睡病,马媾疫锥体虫(T.equiperdum)则在 马交配时传播而引起生殖器官水肿和溃烂,世界 性流传。
二、肉足虫纲
代表动物:大变形
虫Amoeba profeus Pallus
生境:清水池塘、 水流缓慢且藻类较 多的浅水中。通常 在浸没于水中的植 物上。
表壳虫 砂壳虫
球房虫
有孔虫
(一)形态结构
体长200-600um; 质膜:极薄; 外质:无颗粒,均质透明; 内质;具颗粒,流动
凝胶质:相对固态
溶胶质:液态
(二)运动 变形运动:运动器官:伪足
原生质中的溶胶质和凝胶质的转换和流动,使虫体形成伪 足而运动叫变形运动。伪足的类型也比较多样(叶状、丝状、 根状等)。变形运动的实质是肌动蛋白丝在肌球蛋白丝上滑动 形成的。 伪足还有摄食作用。
(二)排泄:伸缩泡 可将渗透入、随食物进入细胞内的多余水分和代
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
虫体通常具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多数自由生 活。
常见种类:绿眼虫(Euglena viridis),夜光虫(Noctiluca), 团藻(虫
➢如果大量繁殖,引 起海水变色,称为赤 潮
➢会导致水中缺氧; 生物残骸分解,发出 H2S杀死其它生物
目前已经命名的原生动物超过64,000 种,其中半数以上为化石种类。
巴贝斯虫 Babesia 孢子虫纲
003原生动物
![003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d9855e32ccbff121dd36833f.png)
e.危害:大量的破坏红细胞,引起贫血、脾肿,严重者死亡。 f.防治:治疗病人,灭蚊防咬,服药预防。
4、纤毛虫纲
主要特征: 成体或生活史中的某个时期有纤毛。 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 有性生活为接合生殖。 细胞核有大核和小核之分。
大多数在有机质丰富的水域中营自由生活:如草履虫、 喇叭虫等。 少数营寄生生活:如小瓜虫、车轮虫等寄生于淡水鱼 的体表和鳃,对鱼苗、鱼种危害很大。
夜光虫
大变形虫
有孔虫
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动物门
间日疟原虫
团藻
草覆虫
一、原生动物门-进化地位
原生生物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包括 单细胞个体或单细胞群体。
明显属于植物界——衣藻、团藻等绿藻; 明显属于动物界——草履虫、变形虫等; 介于动物界、植物界和真菌界之间的眼虫、粘菌等。
原生动物是自然界中最原始、最简单的动物类群。
辐足亚纲 伪足针状。 一般营漂浮生活。
如太阳虫、辐球虫、棘骨虫。
3、孢子虫纲
主要特征: 全部营寄生生活。 生殖方式和生活史复杂。 都有孢子期。 已知孢子虫有2300多种,重要种类有: 疟原虫(Plasmodium ):
寄生在人体内的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流行于我国的有三种: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
艾美球虫
艾美球虫(Eimeria)
思 考 题
►什么是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原生动物分为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和重要类群有哪些 ? ►简述草履虫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草履虫是怎样繁殖的? ►简述疟原虫的生活史、发病症状、危害和防治。 ►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掌握下列名词:吞嗜营养、渗透营养、类 器官、排泄、排 遗、裂体生殖、孢子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赤潮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767940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7.png)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原生生物,也称原生动物,是指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无组织与无器官的生物体,它们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之一。
原生生物生活在淡水、海洋、土壤、植物表面等各种环境中,几乎遍布全球,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原生生物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分类、形态结构、生态学和生物学意义等方面。
一、分类原生生物的分类较为复杂,自从学者们开始研究它们以来,就建立了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其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等特征,原生生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鞭毛虫门鞭毛虫主要分布在水体中,它们身体较为扁平,具有类似鞭毛的细胞突起,能够帮助它们在水中游动。
鞭毛虫类的代表物种是鞭毛虫属,它们是最早被发现且研究较为深入的原生动物之一。
2.虫草虫门虫草虫有与鞭毛虫类似的鞭毛,但它们的鞭毛只有一根,而且比较短。
这种原生生物多分布在水体、泥沼和岩石表面等环境中,是水生生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类。
3.阿米巴门阿米巴以其独特的细胞形态而闻名,它们的身体外形呈现出披毛状,使它们类似于一些不规则的卵形动物。
阿米巴也是最常见的一类原生生物,主要分布在水体和土壤中。
4.锥虫门锥虫是一种形态比较奇特的原生生物,它们的外形像一个倒置的尖锥形。
锥虫是寄生虫中的一种,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内,对宿主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二、形态结构原生生物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不同类别的原生生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
一般而言,原生生物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结构:1.细胞质所有原生生物都由细胞质构成,它是原生生物最基本的结构之一。
细胞质内部含有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溶酶体等许多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特性也是各类原生生物不同之处之一。
2.细胞核细胞核是原生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含蛋白质和DNA,是细胞基因组的主要所在地。
不同种类的原生生物细胞核的形态和功能也存在差异。
3.膜状结构原生生物表面存在膜状结构,这些结构能够帮助它们感知外界环境并进行一些生理活动。
什么是原生动物
![什么是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77b03f0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6.png)
什么是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Protozoa)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的一支。
它们在生物分类系统中被归类为动物界的一部分。
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包括水域、土壤、湿地等。
它们的形态、生活方式和营养方式多样,有些能够自主运动,有些则依靠外界条件进行运动。
原生动物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没有细胞壁。
它们的细胞体积通常较小,只有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
原生动物在形态上可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包括球形、椭圆形、纺锤形、盘状等。
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多样,包括摄食、吞噬、光合作用等。
有些原生动物通过摄食有机物来获取营养,它们通过细胞吞噬或通过纤毛或鞭毛的运动将食物颗粒聚集到口部。
还有一些原生动物通过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这些原生动物通常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如淡水藻类和海洋浮游植物。
原生动物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作为食物来源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还通过分解有机物质起到了生态环境的净化作用。
此外,一些原生动物还能够作为生物指示剂,反映出环境中的污染程度和健康状况。
总的来说,原生动物是一类生物多样性丰富、功能重要的微生物群体,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原生动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微观生物的生态学特征和生物多样性,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门详细分类
![生物门详细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184f3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0.png)
生物门详细分类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以下是各门的具体分类:
1. 原生动物门:为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2. 多孔动物门:主要是在海洋中营固着生活的一类单体或群体动物,是最原始的一类后生动物,具有重要分类地位。
3. 腔肠动物门:腔肠动物体呈辐射或两辐射对称,仅具二胚层,是最原始的后生动物。
4. 扁形动物门:无脊椎动物,是一类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无呼吸系统、无循环系统,有口无肛门的动物。
5. 圆形动物门:为具假体腔的后生动物,又称袋形动物门。
6. 环形动物门:为两侧对称、分节的裂生体腔动物。
7.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通称节肢动物,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等。
8. 软体动物门:是三胚层、两侧对称,具有了真体腔的动物。
9. 拟软体动物门:在地质历史时期中有很多可作为指示沉积环境的指相化石。
10. 毛腭动物门:是动物界体腔动物的一个小门,因头部具有颚毛而得名。
11. 棘皮动物门:是一类后口动物,在无脊椎动物中进化地位很高。
12. 脊索动物门: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动物,也是其发展得最成功的一类之一。
此外,还有植物界、真菌界、色藻界、细菌界、古菌界和病毒界等分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生物专业书籍或咨询相关人士。
原生动物知识点总结
![原生动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63691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f.png)
原生动物知识点总结一、原生动物的生态特点1.多样性:原生动物的种类繁多,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它们生活在陆地、水域、森林、草原、沙漠等各种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2.关键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原生动物通常扮演着关键种群的角色。
它们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食肉动物对于控制其食物链下方的食草动物种群有着重要的影响。
3.适应性强:原生动物通常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应对不同的环境变化。
这些动物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各自特定生态环境的特征和习性,使它们能够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
4.威胁与保护: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原生动物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生境破坏、资源开发、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原生动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保护原生动物和它们所居住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今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原生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多个类群。
下面将对这些类群进行简要介绍。
1.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一类体温恒定的脊椎动物,它们通常具有毛发、产奶和体内产卵的特征。
哺乳动物包括大象、狮子、老虎、长颈鹿、鲸鱼、袋鼠等。
它们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 鸟类:鸟类是一类具有羽毛和两只前肢进化成翅膀的脊椎动物。
它们通常能够飞行,但也有一些不具备飞行能力的鸟类。
鸟类包括鹦鹉、鸽子、鸭子、雀类、鸟类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角色。
3. 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包括蛇、蜥蜴、龟、鳄鱼等,它们通常具有鳞片,能够在陆地和水域之间自由活动。
爬行动物在食物链中通常是食肉动物,对于控制其他动物种群有着重要的作用。
4. 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一类既能够在水中生活又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它们具有双生活史,通常在水中产卵,幼体以蝌蚪形态生活,后期转变为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成体。
原生动物门
![原生动物门](https://img.taocdn.com/s3/m/62b29001cf84b9d528ea7af1.png)
原生动物门—单细胞真核生物进化地位:原生生物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包括所有的单细胞和多细胞群体的单细胞生物。
原生生物中既有属于植物界的衣藻、团藻等绿藻,又有明显属于动物界的草履虫、变形虫等,还有介于动物界、植物界和真菌界之间的眼虫、粘菌等。
一、原生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原生动物多数是由单细胞构成,少数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群体。
表膜:原生动物的体表为细胞膜,称表膜或质膜。
细胞质:分化为外质和内质:外质均匀而透明,致密而无颗粒;内质多颗粒而易流动。
原生动物的细胞质分化出能够完成不同生理功能的胞器,如眼点、伸缩泡、鞭毛、纤毛、伪足、泡口、泡咽、泡肛等。
细胞核:一般1个,也有2个或多个;核分为泡状核(小核或生殖核)和致密核(大核或营养核)两种,前者染色质少,分布不均匀;后者染色质多,均匀而致密地分布于核中。
包囊:多数原生动物在生活条件恶化时,能分泌形成厚壳将自身包裹起来,停止运动和取食。
二、原生动物的生物学特征原生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鞭毛或纤毛运动,另一种是伪足运动(细胞内原生质的流动形成伪足)。
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有光合自养(植物性营养),如有色素体鞭毛虫;吞噬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如草履虫;渗透性营养(腐生性营养),如各种孢子虫。
呼吸与排泄:原生动物的呼吸和排泄主要通过细胞膜进行;水分调节主要靠伸缩泡实现。
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二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裂体生殖。
有性生殖有配子生殖和接合生殖.配子生殖有同胚生殖和异胚生殖.原生动物具有应激性: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三、原生动物的分类原生动物约3万种,对其进化地位和分类,各家意见分歧较大。
我们采用目前多数原生动物分类学家的分类观点,将原生动物门分为4个纲:鞭毛虫纲、肉足虫纲、孢子虫纲和纤毛虫纲,这四大类群是原生动物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
鞭毛虫纲Mastigophora一、代表动物—绿眼虫生物学特性:①借助鞭毛运动,眼点与光感受器能感受光线变化,有趋光性。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27219f4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b.png)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原生生物是指生物界中最为简单的一类生物,它们不具备任何细胞核和细胞器,所有生命活动都在原生质内完成,因此也被称之为“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特征和形态特征,经过长期进化后,形成了非常多的不同类型,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一类原生生物,其约有50,000个品种,分布在陆地和水体的各个角落,它们的形态和生理特征非常多样化,从不可见的微生物到大型草食性和肉食性动物。
从单细胞的阿米巴到复杂的刺细胞虫,原生动物中有丰富多彩的物种。
原生动物的通常规模很小,可以使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的形态特征。
它们大多数都是单细胞生物,但也有部分是多细胞或聚集生物。
原生动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它们的特征,如细胞结构、生理特性和动作方式。
几乎所有的原生动物都是异养生物,即它们必须摄取其他生物体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能源来源。
一些物种是捕食性的,以小型动物为食,另外一些物种则以腐殖质或细菌为食。
原生动物的一些物种也具有运动能力,它们可以使用假足或鞭毛等结构进行移动,或者利用伸出来的伪足进行游动。
有些原生动物可以形成囊泡,以便在不利环境中避免死亡。
原生动物的生态作用非常重要,它们是一些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体积小,但数量很大,因此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很大。
它们可以作为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同时也可以吞噬有害微生物来维护生态平衡。
除此之外,原生动物还对于人类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影响。
例如,有一些原生动物是人体中病原的主要来源,比如阿米巴滋养虫和锥虫等都是致病原。
最后,可以说原生动物是生物界中最为基层、简单的一类生物,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小觑。
它们的形态多样,生理特征独特,生态作用重要,同时在医学、环境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八年级(初二)生物 生物的分类概念图
![八年级(初二)生物 生物的分类概念图](https://img.taocdn.com/s3/m/60532dc24693daef5ff73d2e.png)
第1页共2页对于生物的分类,通常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
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动物的分类是根据是否有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按照进化程序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鱼类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行性,身体表面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两栖类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如青蛙、蟾蜍。
爬行类动物的特征是:1、身体表面覆有鳞片或角质板;2.运动时采用典型的爬行方式即:四肢向外侧延伸,腹部着地,匍匐前进3.都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在严寒的冬季要冬眠,在炎热的夏季要夏眠。
4.爬行动物为有脊椎的冷血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
5.爬行动物的心脏只有三个心室,不象其他动物有四个。
6.绝大多数爬行动物为卵生,但也有的种类卵在母体中先孵化再出生。
代表动物:青蛙,大鲵(娃娃鱼),蝾螈,蟾蜍,鱼螈,鳗螈,泥螈,洞螈,肥螈极北小鲵,蚓螈,虎螈,姬蛙等等. 爬行类动物的繁殖方式为卵生或胎生。
现在世界上的爬行类动物有5700多种。
鸟类的特征是:1、有角质喙,没有牙齿;2、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3、心脏为四室;4、体温恒定;5、卵生。
哺乳类动物的特征是:胎生哺乳!无脊椎动物可以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为了便于对无脊椎动物的记忆,可以形象的采用以下的方式:原生的腔肠动物中有根扁担,扁担上系着一根线,线上拴着一个环,环里套着软体、节肢、棘皮动物!植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是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ac7f0e7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9.png)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原生生物,指生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的生物种类,为单细胞生物。
原生生物在地球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35亿年前的晚前寒武纪。
原生生物体型小,生活在水和土壤等介质中,多数为无色透明或微白色,只有少数为有色。
原生生物形态各异,有些类群像球状,有些类群像细丝或薄膜状,还有一些类群像扁平体或杯状体。
原生生物的进化历程复杂,原生动物是其中一类。
作为生物界中的基础单位之一,原生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人认为,了解原生生物对于整个有机体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许多生物学过程从最简单的生物开始,通过逐渐的演化而产生了更加复杂的生命形式。
同时,原生生物对于人类的生命与生产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原生生物最初由安东·范·莱温虎在17世纪描述。
早在1857年,科学家欧文认为,原生生物原本是非典型的微生物,发现它们与其他微生物有相似之处,也有系统区分之处。
18世纪,法国的梅斯尼尼亚提出了原生生物和线虫动物的概念,为后来纲目分类的确定奠定基础。
但是,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延伸,原生动物的分类一直是一个复杂的任务,至今仍面临许多问题。
原生动物(Protozoa),通称原生动物门,是单细胞的原生生物,主要以摄食和吞噬细菌、藻类和其它微生物为食。
原生动物的体型大小不一,有的只有几微米,有的能达到数厘米。
原生动物的谱系复杂多样,按照现有的分类,包括原生动物总门、叶绿体雪藻门、泛秆藻门、隐藻门、裂殖动物门等。
根据形态和生活方式,原生动物可分为鞭毛虫、滑动虫、纤毛虫、肠毒腺虫、球虫等多种类型。
它们的形态和功能都有所不同。
例如鞭毛虫和纤毛虫具有健康的鞭毛或纤毛,可以帮助它们在水中移动。
滑动虫是通过壳体的运动或肢节的滑动在底栖环境中移动。
不同类型的原生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例如在浮游生物中,纤毛虫数量较多,而在富营养的水域中球虫数量较多。
原生动物在显微镜下可以见到其清晰的形态,因此它们在生物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原生动物知识点总结高中
![原生动物知识点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6023da5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e.png)
原生动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导言原生动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生活在水中或土壤中,通常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生物。
原生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对环境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原生动物的特点、分类、生活习性、生态功能以及对人类的意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原生动物的特点1.微小:原生动物体型微小,多数只有微米到毫米大小,单细胞种类甚至只有几微米大小。
由于原生动物的微小,所以常常被人们忽视,但其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单细胞:绝大多数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生物,只有少数种类是多细胞的。
这些单细胞生物的外部形态简单,但其内部结构复杂,包括纺锤体、液泡、鞭毛、纤毛等器官。
3.不定形:原生动物的形态多样,有些种类呈球形、椭圆形,有些种类有长有圆,有着很高的可变性。
4.生活环境广泛:原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广泛,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土壤中,甚至在各种宿主生物体内寄生。
5.不营养:原生动物大多通过吸收营养物质而非吞噬食物来获取能量,因此被称为“不营养生物”。
原生动物的不营养方式包括吸收外源营养物质、共生和寄生等。
6.生殖方式多样: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多样,有二分法、多分法、分裂法、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等。
其中,二分法是其最为常见的生殖方式,即细胞分裂,分裂成两个个体。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原生动物是一类非常繁多的生物群体,按其生物学特征可以分为原生生物和原生生物。
原生动物包括原生动物门、鞭毛虫门、放线虫门、球虫门、千足虫门五个门,其中原生动物门种类最多,数量最多。
1.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是原生动物中最为广泛和多样的一个门,其个体多为单细胞生物,以泥土、水域、淡水和盐水中为它们的生活环境。
原生动物门的特征是没有纤毛或鞭毛,且无细胞核或核被简单,立即可裂。
2.鞭毛虫门:鞭毛虫门的特征是具有鞭毛,体表有鞭毛,可以运动。
鞭毛虫是一类常见的原生生物,它们广泛分布在水域中,是一种加尿虫,可以通过它们的鞭毛来进行自由游动。
原生动物是什么意思
![原生动物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a94b550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0.png)
原生动物是什么意思
原生动物是真核生物的集合。
过去原生生物被认为是生物分类中的一界,学名为protista,这个界中包含了许多不适合分入其它界的单细胞生物。
现代的的基于分子水平的研究使得这一类生物在现代生物分类学中得到了重新定义,现在原生生物所指的范围广泛,并与门这一分类有关。
原生生物现在被认为是众多的属于不同门的生物的集合,他们在进化过程中拥有不同的生命周期、营养级、能动性以及细胞结构[1][2]。
属于原生生物的这些生物除了他们相对简单的结构以外,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相似之处[3]。
这些生物是大多数单细胞生物,或者是没有复杂组织的多细胞生物,他们简单的结构也使得他们与其它真核生物如真菌、动物或植物相区分。
“原生生物”(protista)这一术语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在1866年第一次使用的。
那时原生生物依据其与“更高一级”的界的生物的相似性而被分为多个类别:“类似动物”的原生动物(protozoa)、“类似植物”的叶状植物(thallophyte,主要是指单细胞藻类)、“类似真菌”的黏液菌(slime molds)或水霉(water molds)。
这种基于共同点的缺乏深度的分类方式被基于系统发生学(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相关性)的分类方式所取代。
但是这一术语至今仍然被用于非正式地描述这些生物的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
原生动物主要生活在含有液态水的环境中。
藻类等原生动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
在海洋中,这类生物属于浮游生物。
其他原生动物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人类疾病,如动物体和肢端动物等。
这些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包括疟疾和非洲锥虫病。
原生动物分类概况及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价值与应用
![原生动物分类概况及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价值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2e8b0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1.png)
原生动物分类概况及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价值与应用一、原生动物的概况原生动物属于原生生物界,是一类原始的、单细胞的无脊椎生物。
这些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常常被分为几百种不同的亚型。
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动物和植物等。
原生动物既有动物特征,如可以摄取食物、有呼吸和排泄器官,也有植物特征,如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
原生动物的细胞功能和结构复杂多样,包括草履虫、鞭毛虫、纤毛虫、毒刺毛虫、球形虫、肉眼可见的胆虫等,形态各异。
二、原生动物分类1. 鞭毛虫类鞭毛虫是一种具有鞭毛运动的原生动物,常常长成纺锤形或椭圆形的形状,大小约为10至30微米。
它们很常见,分布在各种环境中,包括水体、土壤、泥沼、肠道等。
2. 纤毛虫类纤毛虫是一种以纤毛为运动方式的原生动物,体形多样,有的呈细长或扁平的带状,有的呈球状或像小虫子一样。
这类生物能通过纤毛的运动进行食物摄取和环境感知。
3. 草履虫类草履虫是一种牵引运动的原生动物,由许多微细脚状突起组成,可用于移动和吞噬细菌等食物。
它们主要分布在水体中,包括淡水和海水。
4. 内肛虫类内肛虫是一种寄生的原生动物,常常寄生在动物的肠道中。
这个名字来源于它的运动方式,通过收缩游泳,然后孢子形成后会被排出。
内肛虫会影响它们寄生宿主的生长和免疫系统,对于研究动物寄生系统有很大价值。
5. 球虫类球虫是一种球形的原生动物,由一层薄层的细胞组成。
球虫分布于各种环境中,包括水体、泥泞土壤、池塘、水稻田等。
它们可通过分裂繁殖,而且常常能轻易地进行转化。
三、原生动物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价值与应用1. 原生动物对进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有很大贡献。
它们与其他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差异较大,可以为生物演化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线索。
2. 对于寄生生物的研究也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如对寄生于莎草蛉粘虫进行原生动物学分析,从中可以透露寄生昆虫的寄生特征和行为模式。
3. 原生动物在医药界也有很大应用潜力。
原生动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原生动物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1c70d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4.png)
原生动物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什么是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指一种生活在特定地区的原住民动物,其祖先自然地繁殖,并在该地区适应气候和环境。
这些动物通常在该地区掠食、繁殖和适应环境,对环境有着很深的依赖。
原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为什么要保护原生动物保护原生动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原生动物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成员,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圈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从经济上来说,原生动物也可能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保护原生动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原生动物的分类原生动物可分为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两大类。
陆生原生动物通常生活在陆地上,主要包括各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等;而水生原生动物则主要包括各类鱼类、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等。
四、陆生原生动物1.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陆生原生动物中的重要类别。
它们具有温血、胎生和哺乳的生殖特点,通常以胎生方式产下幼崽,并且通过哺乳来喂养幼崽。
哺乳动物的种类繁多,包括大象、狮子、老虎、熊、猴子、狼、鹿、马和人类等。
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2.鸟类鸟类是另一类重要的陆生原生动物。
它们通常拥有翅膀和喙,可以在空中飞翔,包括飞禽和水禽两大类。
鸟类的种类也非常丰富,包括鹰、鸽子、鸭子、天鹅、企鹅、鸵鸟、鸟类一直是人类的伴侣,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3.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另一类陆生原生动物。
它们通常有鳞片,以及幼体孵化后就可以生存的特点。
爬行动物包括蛇、蜥蜴、乌龟、鳄鱼等,这些动物通常在陆地上生活,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饮食链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4.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陆生原生动物中的特殊类别,它们通常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两栖动物包括蟾蜍、青蛙、娃娃鱼等,它们是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水生原生动物1.鱼类鱼类是水生原生动物中的主要类别。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31b2df8c4028915f804dc2d2.png)
原生动物1.原生动物的分类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根据原生动物的细胞器和其他特点,德国学者将原生动物分为四个纲,即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包括吸管纲)。
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三纲存在水体中,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重要作用。
抱子纲中的抱子虫营寄生生活,寄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可随粪便排到污水中,故需要消灭它。
在这里介绍包括吸管虫在内的三纲。
l)鞭毛纲鞭毛纲中的原生动物具有鞭毛,常称为鞭毛虫。
一些鞭毛虫(眼虫、屋滴虫、杆囊虫等)生长一根鞭毛,另一些鞭毛虫(内管虫、波多虫、衣滴虫)具有两根鞭毛。
多数鞭毛虫独立生活,也有群体生活(如聚屋滴虫)。
鞭毛虫的营养类型有全动性营养、植物性营养和腐生性营养。
在有机物浓度增加、环境条件改变或失去色素体时,植物性营养的鞭毛虫转变为腐生性营养。
一旦环境条件恢复,又可返回植物性营养。
内管虫属(EntosiPhon)和波多虫用鞭毛摄食,为全动性营养。
鞭毛虫的大小从几微米至几十微米,在显微镜下可依据形态和运动方式加以辨认。
在自然水体中,鞭毛虫喜在多污带和a-中污带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鞭毛虫大量出现,可作污水处理的指示生物。
2)肉足纲肉足纲的原生动物有伪足,常称为肉足虫。
肉足虫形体小,无色透明,表面只有由细胞质形成的一层薄膜,没有固定形态。
虫体没有胞口和胞咽等结构。
大多数以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全动性营养;少数营寄生生活(如痢疾阿米巴)。
有的肉足虫可改变形态,称为变形虫;有的肉足虫伪足呈针状(如辐射虫)。
肉足虫的繁殖方式以无性生殖为主,也有分裂和出芽生殖。
变形虫喜在自然水体a-中污带或β-中污带中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则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出现。
3)纤毛纲纤毛纲的原生动物在生命周期中至少某阶段生有纤毛,常称为纤毛虫。
它们以纤毛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
全动性营养。
无性生殖通常为二分裂,少数种类进行出芽生殖和复分裂生殖。
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12c6498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4.png)
原生动物
分类 原生动物大都为可运动的掠食者或寄生者,可分为下列几类 : 锥体虫类 具鞭毛的原生动物 (flagellated Protozoans)一如引起非洲昏睡病的锥体虫类(trypanosomes) (感染 人的消化道)、感染人类生殖道的滴虫类(trichomonads)。 肉足纲 似阿米巴的原生动物 (amoeboid Protozoans)一藉伪足移动,如有壳或无壳的变形虫 (amoebas)、有孔虫 类 (foraminiferans)、太阳虫类 (heliozoans)和放射虫类 (radiolarians)。 孢子虫类(sporozoans) 一能滑行或不能运动,如疟原虫属 (Plasmodium)会引起疟疾。 纤毛虫类 (ciliates)一利用众多的纤毛来运动和觅食,如草履虫。
分类
黏菌又分为原生质体黏菌 (plasmodial slime molds)和细胞性黏菌(cellular slime molds)。水霉又分 为单鞭毛可动细胞 (uniflagellate motile cells)和双鞭毛可动细胞 (biflagellate motile cells)。
原生动物
类似动物
类似动物的原生动物类 (ingestive (animal like) protists : protozoa)一吞噬大食物而为异营的营 养方式。
原生菌类
原生菌类
综述
原生菌类如黏菌(slime molds)和水霉 (water molds),他们的外表特征与菌物界的成员相似,且皆为异 养,储藏肝醣,细胞壁含纤维素与几丁质 (chitin),因此有些分类学家仍将黏菌与水霉归在菌物界。但他们与 菌物界的成员的关系并不密切,如他们有游走细胞(swimming cells),具鞭毛 ;或行变形虫运动,而与菌类不 同 ;黏菌有吞噬作用,吞入固体食物,而菌类则分泌酵素,将食物分解而行吸收。此外,有些水霉会储藏一种碳 水化合物——海带多糖(mycolaminarin),此物质很像褐藻中的储藏物质,但与菌类、植物、动物都不同。黏 菌和水霉传统上被视为菌类,但经由以上特征,他们较适合归在原生生物界。
初一生物原生动物的特征
![初一生物原生动物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4ed88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3.png)
初一生物原生动物的特征原生动物是一类原生生物中的动物分支,也是最简单的动物之一。
它们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界的一个门,可以分为原生动物和原生动物虫。
原生动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表皮结构原生动物的表皮通常由一层细胞组成,没有真正的组织和器官。
这种结构使得原生动物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同时,表皮的细胞也承担着物质交换和感觉的功能。
2. 营养方式原生动物主要以吸收有机物为食,可以通过原生质的运动将食物颗粒吞噬到细胞内进行消化。
一些原生动物还可以通过细胞表面的绒毛或纤毛产生水流,捕获微生物或有机碎片作为食物。
3. 运动方式原生动物的运动主要依靠细胞内质的流动和细胞表面的颤动。
原生动物通过细胞质的运动推动身体的移动,或者利用细胞表面的纤毛或肢节扭动的方式前进。
4. 增殖方式原生动物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分裂、孢子或胞内繁殖等。
一些原生动物可以进行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的结合产生新个体。
5. 多样性原生动物的种类非常多样,形态和结构各异。
有些原生动物体型微小,只有几微米,而有些则体型巨大,如锤头虫。
原生动物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可以分布在淡水和海水中,甚至可以生活在湿润的陆地上。
总的来说,原生动物是一类简单的生物,它们以吸食有机物为食,通过肢节或纤毛的运动方式进行移动,可以通过细胞内质的流动和细胞表面的颤动实现运动。
原生动物的表皮结构简单,并且可以通过分裂、有性和无性等多种方式进行繁殖。
而在形态和分布上,原生动物呈现出多样性和广泛性。
对于初一生物学来说,了解原生动物的特征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原生生物的分类
![原生生物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459906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7.png)
原生生物的分类原生生物是指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群体,它们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基础。
根据生物的分类系统,原生生物主要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一、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其细胞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真核细胞的核膜和细胞器。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两大类。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形态多样,可以是球形、杆状、螺旋状等。
细菌广泛存在于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人体等。
细菌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可以利用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作为能源和营养来源。
有些细菌对人类有益,如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等。
但也有些细菌会引起疾病,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2. 蓝藻蓝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又称藻菌,其细胞形态多样,可以是单细胞或成片状。
蓝藻在地球早期的海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来源。
蓝藻也可以固氮,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
二、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是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群体,其细胞具有明显的核膜和细胞器。
真核生物包括原生动物、真菌、植物和动物四大类。
1.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相对简单。
原生动物广泛存在于水体和土壤中,包括各种原生虫和滑藻等。
原生动物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它们以有机物质为食,同时也是其他生物的食物。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植物相似,但不进行光合作用。
真菌包括菌丝菌、酵母菌等。
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环境中,它们具有分解有机物质的能力,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真菌还可以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如菌根共生。
3. 植物植物是一类多细胞真核生物,其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广泛分布于陆地和水体中,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氧气,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分类:原生动物门
在生命树中,许多古老生物代表的主枝或树枝已经枯萎脱落,这些脱落的大小不一的树枝可能代表整个目、科或者属都没有现生后裔的类群——他们仅以化石的形式为我们所知。
就像我们偶尔可以看到的那样,一个细弱蔓延的树枝从一棵树底部的树杈上长出来,并由于某些偶然的机会受到偏爱并且依然兴旺地存活着,于是我们有机会看到像原生生物的动物;在些许程度上,它们连接起生命的两大分支,而且它们好像因为生活在一个神之庇护地而幸免于致命的竞争。
原生动物就是真核单细胞动物,这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形态,所以叫原生。
而后生动物,就是指多细胞生物,所有的后生动物,都是由最初的原生动物进化而来,所以叫做后生。
已描述的原生动物中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在地球上,我们只能通过化石来确定他们来过这个地球,也并非所有的原生动物都能留下化石供后
人去考察,只有那些具硬壳的类型(有孔虫的钙质壳(由细胞分泌的碳酸钙构成)和放射虫(硅质或含有机质的硅质)为主)才能够形成化石。
他们的化石大多保存在海相沉积物中,少数发现于淡水沉积。
这可能由于海生类型大多数具有硬壳能够保存成化石,而其他生活领域中的类别大多不具硬壳,很少形成化石。
自从300多年前,A.van列文虎克用约放大270倍的透镜,第一次看到了原生动物,他把眼虫描述为“中间绿、两端白”的虫子(后人尊称他为原生动物学之父),原生动物家族逐渐进入人类的视野。
如果你觉得原生动物这些古老生物应该生活在那些原始森林、海洋和人类文明去不了的地方那就错了,你可以在池塘、湖泊、河流、海岸、土壤甚至极地地区找到他们。
有的甚至将人类的血液、器官作为安身之所。
捧一捧水,在显微镜镜下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小动物”在游动,它们的“内脏”一目了然,它们把所有的“器官”集中在一个细胞中,自由地生活在自己的一方水土中。
原生动物小小的身体里,有一套完整的生存系统,从呼吸到排泄,从消化,吸收,从运动到防御。
一应俱全。
通过扫描电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涵丰富的“内心世界”,细胞核、线粒体、食物泡、自噬泡等的结构
科学家将其分为如下4个纲:1、鞭毛纲2、肉足纲3、孢子纲4、纤毛纲
原生动物是在动物总界中单细胞个体的类群,虽然在其中人们也观察到存在群居习性,但这样的群体还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细胞个体集聚
而成,每个细胞都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生殖等作为一个动物所具有的一切机能。
一、细胞膜、细胞核与细胞质
原生动物的体表有细胞膜,又统称为表膜(pellicle),表膜有保护和帮助虫体运动等功能。
虫体可以依靠表膜保持身体的特有形状。
即使受到外部压力改变形状后,具有弹性的表膜也可以使虫体恢复原来的形状(好像记忆合金)。
有些原生动物的体表会形成比较坚硬的外壳,原生动物的外壳的质地在不同种类中是不一样的,如表壳虫的外壳为几丁质,鳞壳虫的外壳为硅质,有孔虫的外壳为钙质,此外还有的为纤维质。
有些原生动物细胞质内还有骨骼,如放射虫有几丁质的中央囊或有硅质的骨针等
二、鞭毛、纤毛和伪足
一类原生动物有鞭毛或纤毛这类固定的动物胞器,鞭毛、纤毛在水中有规律地摆可以借水的反作用力使虫体运动。
鞭毛一般数目少而且长,纤毛则比较短但数目很多,常覆盖细胞表面,是细胞表面的附属物。
纤毛、鞭毛与高等动物的精子鞭毛具有相同的结构:由9+2双联体微管纤维组成。
比如领鞭毛虫:一条很长的鞭毛,被一圈细胞膜表面的突出物环绕,形成一条圆柱状的“衣领”。
领鞭毛虫因此而得名
另一类原生动物没有鞭毛或纤毛这些固定的动物胞器,而是靠伪足动物。
原生质中的溶胶质和凝胶质的转换和流动,使虫体形成伪足而运动,这种运动实质是肌动蛋白丝在肌球蛋白丝上的滑动形成的。
三、排泄与渗透
由于大量的水分随食物泡的形成进入体内,或通过体表渗透进入细胞内。
原生动物为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必须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以维持细胞内水的含量。
多数原生动物都依靠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调节水分。
每个伸缩泡的周围有数条收集管,收集管与内质网相通,通过内质网收集细胞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经收集管送入伸缩泡,并通过虫固定的开口排出体外。
当水分被排出时,排泄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水和含氮的溶于水的废物也同时被排出体外。
水与代谢废物还可借扩散作用从细胞的表面排出。
四、营养
原生动物有3种营养类型。
(1)植物性营养:与植物一样,能行光合作用,是鞭毛虫纲动物中具有色素体的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如绿眼虫。
(2)动物性营养:通过胞口或胞吞作用吞食其他生物或有机碎片,食物由临时性的膜包围形成食物泡(food vacuole),食物泡在细胞质内被消化和吸收。
没有被吸收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或胞吐作用排出体外,这个过程称为排遗。
(3)腐生性营养:通过体表的渗透作用,摄取溶于水中的有机物质。
很多寄生的原生动物是此类营养方式,如各种孢子虫。
五、生殖
1.无性生殖: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主要是二裂生殖,即细胞经过有
丝分裂形成2个相等的个体,如眼虫的纵二裂、草履虫的横二裂和变形虫的二裂等。
也有部分原生动物行出芽生殖,即母体的一部分发育为一个新个体,形成的大的部分为母体,小的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离母体独立生活。
有时一个母体上可形成多个芽体,如夜光虫。
2.有性生殖:(1)配子生殖:配子的大小、形状相同的称为同配生殖,如有孔虫、某些鞭毛虫。
配大大小、形状不同的称为异配生殖,一般大的配子称为大配子或卵,小的配子称为小配子或精子,如团藻等很多群体鞭毛虫。
(2)接合生殖:纤毛虫的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六、呼吸
原生动物的呼吸通过扩散作用进行。
部分腐生或寄生种类可以在低氧或缺氧的环境中生活。
寄生种类主要靠酶的作用分解糖类得到能量。
七、应激性
原生动物可以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称为应激性(irritability)。
它们可以趋向某些刺激,如食物等;也可以避开某些刺激,如某些对其生存不利的化学物质等。
原生动物这种对不同物质刺激以及光线等的趋避对帮助原生动物的营养和生存有非党重要的意义。
1992年我国学者首先在原生动物棘尾虫的体内发现多种神经肽。
鞭毛虫纲的绿眼虫、角鞭虫、衣藻、团藻纤毛虫纲的草履虫、小瓜虫、钟形虫、喇叭虫肉足虫纲的变形虫、太阳虫孢子虫纲阿贝斯焦
虫、疟原虫
原生动物大都为可运动的掠食者或寄生者,可分为下列几类:具鞭毛的原生动物(flagellated Protozoans)一如引起非洲昏睡病的锥体虫类(trypanosomes)、感染人类生殖道的滴虫类(trichomonads)。
似阿米巴的原生动物(amoeboid Protozoans)一藉伪足移动,如有壳或无壳的变形虫(amoebas)、有孔虫类(foraminiferans)、太阳虫类(heliozoans)和放射虫类(radiolarians)。
孢子虫类(sporozoans)一能滑行或不能运动,如疟原虫属(Plasmodium)会引起疟疾。
纤毛虫类(ciliates)一利用众多的纤毛来运动和觅食,如草履虫。
变形虫属(Amoeba)是原生动物门(Protozoa)肉鞭动物亚门(Sarcomastigophora)肉足总纲(Sarcodida)根足纲(Rhizopodea)变形目(Amoebida)变形虫科的1属。
虫体赤裸、柔软,因可向各个方向伸出伪足,以致体形不定而得名。
音译“阿米巴”。
医学原虫包括寄生在人体的腔道、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及非致病性原虫,约有40余种。
有些原虫如疟原虫、利什曼原虫、锥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对人体可造成严重危害。
一般原生动物只有一个核,也有多个核的种类,有些原生动物细胞内还同时具有两种细胞核:一种是大核,与细胞代谢有关;一种是小核,
与生殖有关。
绝大多数原生动物的呼吸作用(respiration)是通过气体的扩散(diffusion),依靠体表从周围的水中获得氧气。
原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固定运动类器官的种类,另一类是具有固定运动类器官的种类。
原生动物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一些可溶性代谢废物,都可以借扩散作用从体表排出,除此之外,在淡水中生活的种类体内还有一种重要的排泄类器官,是由类似于细胞膜的结构包围而成,呈泡状,泡内含有水和可溶性废物,称为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
在淡水中生活的原生动物体内渗透压高于外界的渗透压,水分会不断地进人体内,伸缩泡就起到不断地收集水分并将水分排出体外的作用,溶于水中的一些代谢废物也随之被排出体外,如果没有伸缩泡的结构,淡水中生活的原生动物就会因体内水分过多而胀破细胞。
海水中有大量盐分,其渗透压与细胞内渗透压大致相等,所以海水中生活的种类一般没有伸缩泡。
原生动物对外界的刺激具有趋避性,当遇到食物时,它们会向有食物的地方趋集,当遇到有害刺激时,它们又会避开,这种应激性对它们的生存有很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