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实验探究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学案 教科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1.5 实验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教案 教科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1.5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教案教科版选修3-4标题:高中物理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教案引言:单摆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测定单摆的周期,可以间接测定地球重力加速度。
本教案以教科版高中选修3-4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单摆实验的步骤、原理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验过程和物理原理。
第一部分:实验的目的和背景知识介绍(500字)1. 实验目的:通过单摆实验测定重力加速度,并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和方法。
2. 背景知识:单摆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线和在线的上端悬挂的重物组成。
当单摆偏离平衡位置后释放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轨迹运动。
单摆的周期与重力加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第二部分:实验材料和仪器(300字)实验材料:线材、小球、定时器、统计数据表等。
仪器:实验台、支架、钢尺、角度计、放大镜等。
第三部分:实验步骤及原理(1000字)1. 准备工作:(1)在实验台上安装支架,并将线材系于支架上。
(2)利用钢尺和角度计测量单摆的长度和摆动角度。
(3)用放大镜观察和记录摆球的摆动过程。
2. 实验步骤:(1)将摆球推至一侧,使其偏离平衡位置,并释放。
(2)利用定时器测量摆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时间。
(3)重复多次实验,统计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3. 实验原理:单摆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轨迹运动,形成周期性振动。
单摆的周期与重力加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T = 2π√(L/g)其中,T为摆动周期,L为单摆的长度,g为重力加速度。
第四部分: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800字)1. 实验结果:根据通过定时器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统计出摆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时间,并计算出摆动周期T。
2. 数据处理:利用摆动周期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单摆的长度和摆动周期,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近似值。
第五部分:实验注意事项(400字)1. 安全注意:(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站稳,避免摆球和仪器的触碰。
(2)实验结束后,要将仪器和材料归位整理,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5.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教科版选修3-4教案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教科版选修3-4教案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单摆的摆幅、周期等数据,从而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并了解单摆振动的基本规律。
实验原理单摆基本概念单摆是一种简单而又重要的物理实验,其由细绳和重物构成。
当重物在细绳末端悬挂时,在重物受到微小扰动时,会出现简谐振动的现象,这种振动称为单摆振动。
单摆振动的周期,振幅,频率等参数是用来描述单摆振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其中振幅是单摆摆到最大角度时所达到的角度大小,周期是单摆从一个极点位置摆到另一个极点位置所需要的时间,频率则是单位时间内单摆已进行摆动的个数。
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在重力场中,单摆在小摆角时,其振动周期可用如下公式表示:$T=2\\pi\\sqrt{\\frac{l}{g}}$其中,T为周期,l为单摆的长度,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步骤1.清除测量区域,安装支架。
2.用细线将重物挂在支架上,调整绳子长度为1米左右。
3.将重物轻轻扰动一下,让其摆动。
记录其振动周期。
4.更改摆长为其他值(至少3个),分别记录不同摆长下的振动周期。
5.结束实验。
实验器材•单摆实验装置•细绳•重物(约500克)实验步骤1.安装单摆实验装置2.用细绳将重物挂在支架上,调整绳子长度为1米左右。
3.将重物轻轻扰动一下,让其摆动。
记录其振动周期。
若实验结果明显不符合预期,则可多次重复改步骤。
4.另外两个人或两个物体在固定位置进行第三步操作,每个人或物体的细绳长度不同,进行3次操作。
5.分别记录不同摆长下的振动周期,直到左右两侧的摆长记录完成。
6.求得每组数据的平均值,计算得到重力加速度。
实验数据及记录摆长(m) 时间1(s) 时间2(s) 时间3(s) 平均时间(s) T2(s^2)0.5 0.975 0.978 0.982 0.978333 0.9561570.6 1.064 1.070 1.071 1.068333 1.1420590.7 1.142 1.150 1.148 1.146667 1.6521620.8 1.240 1.242 1.238 1.240000 2.4384000.9 1.342 1.358 1.354 1.351333 3.8939641.0 1.477 1.482 1.491 1.483333 6.943427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公式 $T=2\\pi\\sqrt{\\frac{l}{g}}$ ,可以求解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g=\\frac{4\\pi^2l}{T^2}$利用逐步累加法把数据代入公式中求平均值,得到测得的重力加速度为9.812m/s2左右,与真实值相差不大。
《第二章 5 实验_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教学设计
《实验_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单摆的原理和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应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学会利用实验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值,并理解其误差来源。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单摆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理解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误差来源和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单摆仪器、游标卡尺、停表等。
2. 实验环境:安静、无风的环境,避免影响单摆的稳定。
3. 实验指导书:包含实验目标、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等。
4. 视频资料:关于单摆实验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
5. 课前安置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并收集关于单摆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底下按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分别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单摆模型及其周期公式,掌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钻研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单摆周期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培养周密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单摆模型的建立,单摆周期公式的推导及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让学生回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钻研中,利用滴水计时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介绍单摆模型,并引出单摆的周期公式。
2. 讲授新课(1)单摆模型:一根不可伸长的不计质量的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拴一个质点,这样的系统称为单摆。
质点所受重力作用于悬点正下方附近,重力加速度在摆线方向的分量可忽略不计。
(2)单摆周期公式:T=2π√(L/g),其中T为单摆的周期,L 为摆长,g为重力加速度。
(3)实验探究:如何测定重力加速度?请提出你的设计方案。
学生讨论后提出实验方案并进行评判。
高二物理(人教版教科版通用)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学习任务单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安装符合实验要求的单摆2。
能熟练使用秒表和游标卡尺正确读取数据3.选取合理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4。
能够通过实验较准确地测量重力加速度值【课前预习任务】1。
请回顾复习前面所学的简谐运动的描述及单摆;2。
回顾梳理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注意事项3。
请阅读教材《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相关内容,并注意记录你的疑问问题;【课上学习任务】任务一:师生一道梳理归纳实验需要思考的几个基本问题1。
要做什么?2。
依据什么?3。
怎样做?4.记(看)什么?5.如何分析?6。
结果如何?7.实验反思任务二:完成单摆周期公式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的几个问题【问题1】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原理【问题2】实验器材的选择【问题3】实验器材的安装与调试【问题4】单摆摆长的测量方法【问题5】实验结果及实验误差分析【问题6】实验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问题7】探究单摆周期的测定方法任务三:思考几个问题,并分析原因:思考1:周期的测量时如果将单摆N次全振动时间,误记为N +1次全振动时间,则计算出的加速度值将会;反之则;思考2:试验时若单摆悬线的上端是卷在杆上,没有用铁夹固定,由实验计算得出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和真实值比较将会怎样?思考3:若测量测悬线长度时拉的过紧,由此造成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和真实值比较将会怎样?思考4:若摆长忘记加小球半径,由此造成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和真实值比较将会怎样? 3。
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为减小由于数据处理而带来的误差,我们可以采用求平均值法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以减小偶然误差。
任务四:案例与问题解决,对实验结果处理中可能出现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基本应用】【例1】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5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数据如下:试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 图象,并由此图线求出重力加速度为。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学生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教案-新版
1.5《学生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2)使学生学会处理数据的方法;(3)让学生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秒表;(4)巩固和加深对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1)学生发散思维、探究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方法──明确本实验的测量原理──组织实验器材、探究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这一条探究之路。
(2)学习用累积法减小相对误差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堂活动、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对振动次数的计数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严谨治学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了解单摆的构成。
(2)单摆的周期公式。
(3)处理数据的方法。
2难点:(1)计时的准确性。
(2)计数的准确性。
三、实验器材①球心开有小孔的小金属球②长度大于1米的细尼龙线③铁夹④铁架台⑤游标卡尺⑥米尺⑦秒表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美国阿波罗计划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壮举,人类首次踏上了地球之外的天体。
但是有人质疑整个计划可能是场骗局。
其中质疑之一就是某段录像中,根据人下落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约6.8m/s2,显然跟我们普遍认知的月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1.6m/s2有较大偏差。
那么,除了这种通过自由落体运动,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呢?1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2物体从光滑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3弹簧测力计与天平:G=mg4用打点计时器:5用圆锥摆:6万有引力:(二)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会使用秒表、游标卡尺。
问题1、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是根据什么物理原理?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是怎样的?问题2、该实验需要测量哪些量?计算出来的重力加速度是几位有效数字?2、实验原理: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得:g= 。
据此,只要测得摆长l和周期T即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三位)。
问题3、单摆应选用什么样的球?为什么?CA、空心乒乓球B、实心泡沫球C、直径2cm铁球D、直径4cm铁球问题4、什么样的线?为什么?DA、粗棉线B、粗弹簧C、细橡皮筋D、细棉线问题5、线长度应当在什么范围内?为什么?CA、1cmB、10cmC、1mD、10m问题6、测量周期用什么测量工具?为什么?怎样读数?BA、时钟B、秒表C、打点计时器问题7、测量摆长用什么测量工具?为什么?怎样读数?ABA、米尺B、游标卡尺C、螺旋测微器3、实验器材:①球心开有小孔的小金属球②长度大于1米的细尼龙线③铁夹④铁架台⑤游标卡尺⑥米尺⑦秒表问题8、怎样保证小球的摆动是简谐运动?如何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如何保证摆角小于5°(10°)?问题9、怎样测量单摆周期?从何处开始计时?到何处停止计时?如何对振动次数计数?问题10、秒表怎样读数?短针怎样读数?长针怎样读数?要不要估读?4、实验步骤:(1)、根据讨论结果,各组编写实验步骤(强调编写步骤中要指明器材、方法、公式),设计表格(2)、出示参考实验步骤,表格,参考实验步骤:①做单摆,取约1米长的线绳穿过带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用米尺量出悬线长l准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d,算出半径r,也准确到毫米,,算出摆长L=l+r;③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10o)放开它,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30次全振动(过平衡位置61次)所用的时间,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这个平均时间就是单摆的周期。
高中物理 第一章 机械振动 1.5 实验探究: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教案 教科版选修34
第一章机械振动第五节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教学目标】1.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通过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及重力加速度的关系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会使用秒表,掌握实验步骤,并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3.激情投入,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友好合作的精神和态度重点:实验原理的理解。
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
【课程内容标准】知道单摆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导学过程】1.同学们要先通读教材,然后依据课前预习案再研究教材; 2.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熟记基础知识,用红笔标注疑问,并填写到后面“问题反馈”。
3.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教材助读1.根据单摆周期公式,推导出g的表达式?为了要得到g值,应测量哪几个量?2.怎样才能正确地测出摆长?3.怎样才能准确地测定单摆的周期?一、实验目的1.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2.巩固和加深对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二、实验原理单摆在偏角很小(如小于5°)时的摆动,可以看成是简谐运动.其固有周期为T=2π l,由此可得g= .据此,只要测出摆长l和周期T,即可计算出当地的g重力加速度值.三、实验器材长约1 m的细线、稍重的带孔小铁球1个、带有铁夹的铁架台1个、米尺1把、秒表1块、游标卡尺.四、实验步骤1.做单摆。
让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线结,做成单摆,如图所示.把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2.测摆长。
用米尺量出摆线长度l′,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d ,即得出小球半径为d 2,计算出摆长l =l′+d2.3.测周期。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处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如小于5°),然后放开小球,让小球摆动,摆动稳定后,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数出以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次数n (80~100次),用秒表记下所用的时间t ,则单摆振动的周期T =2tn .4.变单长。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机械振动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学案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物理学案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4.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课标要求1.进一步理解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和单摆周期公式中各量的意义.2.学会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测量重力加速度.思维导图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突出基础性素养夯基一、实验目的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g.[导学1]器材的选用:细线选用形变量较小的尼龙线,小球选用钢球.二、实验思路当摆角较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lg ,可得g=4π2lT2.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周期T,就能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三、实验装置1.器材:细线、带孔小球、铁架台、停表、游标卡尺、刻度尺.2.装置:如图所示.[导学2]计时起始的时刻选在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测量误差较小.四、实验步骤1.让一根不易伸长的细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的线结.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2.用1 m 长的刻度尺量出悬线长度l ′,用游标卡尺量出摆球的直径d ,摆长l =l ′+d2.3.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5°左右)后释放.从摆球某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停表开始计时,数出摆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次数n (摆球第一次过平衡位置记为零).用停表记下使用的时间t ,则单摆振动的周期T =2tn . 4.改变摆长,多做几次实验. [导学3]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时,利用T 2l 图像斜率的意义为斜率k =4π2g,便于求重力加速度.五、数据处理1.平均值法:每改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l 和T ,代入公式g =4π2l T 2中求出g 值,最后求出g 的平均值.设计如下所示实验表格2.图像法:由T =2π √lg 得T 2=4π2gl .作出T 2l 图像,即以T 2为纵轴,以l 为横轴,其斜率k =4π2g,由图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3.作T 2l 图像的优点: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既直观又方便,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偶然误差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由于Tl 的图像不是直线,不便于进行数据处理,所以采用T 2l 的图像,目的是将曲线转换为直线,便于利用直线的斜率计算重力加速度.六、误差分析1.本实验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即:悬点是否固定,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振动是圆锥摆还是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振动以及测量哪段长度作为摆长等.只要注意了上面这些方面,就可以使系统误差减小到远小于偶然误差,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2.本实验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即单摆周期)的测量.因此,要注意测准时间(周期),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并采用倒数计时计数的方法,即4、3、2、1、0、1、2……在数至“0”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不能多记或漏记振动次数.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进行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3.本实验中长度(摆线长、摆球的直径)的测量,读数读到毫米位即可(使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也只需读到毫米位),时间的测量中,秒表读数的有效数字的末位在“秒”的十分位即可,秒表读数不需要估读.七、注意事项1.摆线应选择细、轻且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为1 m左右);小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直径较小(最好不超过2 cm)的金属球.2.单摆悬线的上端应当固定牢固,不可随意卷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以免摆动时摆长改变;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3.测量时应以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计数,以后摆球每通过最低位置时计数一次.关键能力·合作探究——突出综合性素养形成探究点一实验原理与操作典例示范,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所示,例1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 √lg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 mm.(2)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d.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Δt即为单摆周期Te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Δt ,则单摆周期T =Δt50素养训练1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多选)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 .组装单摆须选用轻质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 .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 .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2)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1 m 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 cm 、精度为1 mm 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 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的周期T 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 .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_____.探究点二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典例示范例2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两位同学测出了单摆不同摆长(l )对应的周期(T ),在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时:(1)甲同学以摆长(l )为横坐标、周期(T )的平方为纵坐标作出了T 2l 图像,若他测得的图像的斜率为k ,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若测摆长时,忘记测摆球的半径,则他用图像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准确”).(2)乙同学根据公式T =2π √lg 得g =4π2l T 2计算重力加速度,若测摆长时,他也忘记了测摆球的半径,则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准确”).(3)若他们测量请你以摆长(l )为横坐标、周期()的平方为纵坐标,在虚线框中作出T 2l 图像,并利用此图像求出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 m/s 2.素养训练2 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1)在摆球自然悬垂的状态下,用毫米刻度尺量取从悬点到摆球最顶端的长度l;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如图甲,则d=________ mm.(2)如图乙,该同学测出不同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在坐标纸上作出T2L图线,由图线可精确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已知π2≈9.87,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另一同学由单摆周期公式直接求得的g值偏小,则可能是________.A.测量悬线长度作为摆长,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B.把N次全振动误计为(N+1)次全振动C.摆线上端未固定牢,摆动过程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变长随堂演练·自主检测——突出创新性素养达标1.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摆线应选用( )A.长约10 cm的细线 B.长约1 m的细线C.长约1 m的粗绳 D.80 cm长的橡皮绳2.(多选)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减小误差( )A.应选质量小的球做摆球B.先使摆球摆动几次,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C.用停表测出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平均周期D.在测量摆线长度时,对安装好的单摆,要用力拉紧摆线后再测量3.(1)在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________.若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让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则单摆摆长是________ m.若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75.2 s,计算可得单摆周期是________ s.(2)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l 值,并测得相应的T 值.现将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l 为横坐标、以T 2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上(如图乙所示),即图中用“·”表示的点.① 单摆做简谐运动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点作出T 2和l 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g =________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关键能力·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典例示范】例 1 解析:(1)该游标尺为十分度的,根据读数规则可读出小钢球直径大小为18 mm +6×0.1 mm=18.6 mm.(2)根据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要求可判断正确的为abe. 答案:(1)18.6 (2)abe素养训练1 解析:(1)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须选用密度大、直径小的摆球和不易伸长的细线,摆球须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摆长一定时,振幅尽量小些,以使其满足简谐运动条件,故选B 、C.(2)设第一次摆长为l ,第二次摆长为l -Δl ,则T 1=2π √l g ,T 2=2π √l−Δl g,联立解得g =4π2ΔlT 12−T 22.答案:(1)BC (2)4π2ΔlT 12−T 22探究点二 【典例示范】例2 解析:(1)根据测量数据,作出T 2l 图像,其斜率为k =T 2l,而g =4π2l T 2,故有g=4π2k.图像函数式为T 2=4π2gl ,如果忘记d ,则函数式写为T 2=4π2g·(l -d2),显然图像的斜率不变,所以加速度的测量值不变.(2)根据公式T =2π √lg 得g =4π2l T 2,如果忘记d ,将摆线的长误认为摆长,即摆长l 的测量值偏小,显然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3)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并标出适当的刻度,依据数学描点法画出T 2l 图像如图所示,则图像的斜率k =4.0 s 2/m ,则重力加速度为g =4π2k≈9.86 m/s 2.答案:(1)4π2k准确 (2)偏小 (3)图见解析 9.86素养训练2 解析:(1)摆球的直径d =18 mm +8×0.1 mm=18.8 mm. (2)根据T =2π √Lg ,解得T 2=4π2gL ,根据图像的斜率k =3.64−1.620.50=4.04=4π2g,解得重力加速度g =9.77 m/s 2.(3)根据T =2π √Lg ,解得g =4π2L T 2,测量悬线长度作为摆长,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摆长变短,则g 值偏小;根据T =tN 把N 次全振动误计为(N +1)次全振动,则测得的周期变小,则g 值偏大;摆线上端未固定牢,摆动过程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变长,则g 值偏小,A 、C 正确.答案:18.8 9.77 AC 随堂演练·自主检测1.解析:做单摆的细线的要求是细且长,轻且无伸缩性,故B 正确. 答案:B2.解析:摆球应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小球,A 错误;开始计时的起点应从平衡位置开始,此位置速度大,位置确定,误差小,B 正确;计算周期时,应用多个周期的累加时间测时间时误差小,C 正确;测摆长时应使摆线自然下垂,不能拉紧,拉紧摆线后测得摆长变长,误差大,D 错误.答案:BC3.解析:(1)由T =2π √lg可知g =4π2l T 2.由题图甲可知,摆长l =(88.50-1.00) cm =87.50 cm =0.875 0 m ,单摆周期T =t40=1.88 s.(2)①单摆做简谐运动应满足的条件是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夹角小于5°. ②T 2和l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直线斜率k =ΔT 2Δl ≈4.0 s 2/m ,由g =4π2Δl ΔT 2=4π2k,可得g ≈9.9 m/s 2.答案:(1)4π2l T 20.875 0 1.88 (2)①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夹角小于5° ②图见解析9.9。
高中物理 1.5 实验探究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学案 教科版选修34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2.体会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1.单摆在偏角很小时的振动为简谐运动,其周期为T =2πl g.1.实验目的: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2.实验器材:长约1_m 的细线、有小孔的摆球两个、带铁夹的铁架台、游标卡尺、米尺、停表. 3.实验原理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g =4π2lT2,只要测得摆长l 和单摆的周期T ,便可测定重力加速度g 的值.1.原理:测出摆长l 、周期T ,代入公式g =4π2lT2,求出重力加速度.2.器材:铁架台及铁夹,金属小球(有孔)、停表、细线(1 m 左右)、刻度尺、游标卡尺. 3.实验步骤(1)让细线穿过球上的小孔,在细线的穿出端打一个稍大一些的线结,制成一个单摆. (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端,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出桌面之外,然后把单摆上端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球自由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3)用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 ′(准确到mm),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d (准确到mm),然后计算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l =l ′+d2即为摆长.(4)把此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并使这个角度不大于5°,再释放小球.当摆球摆动稳定以后,经过最低位置时,用停表开始计时,测量单摆全振动30次(或50次)的时间,求出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单摆的振动周期. (5)改变摆长,反复测量几次,将数据填入表格. 4.数据处理方法一:将每次测出的周期T 及测得的摆长l 代入公式g =4π2lT2,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然后求g 的平均值.方法二:先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对周期T与摆长l的定量关系做出猜测,例如可能是T∝l、T∝l2、T∝l、T∝3l……然后按照猜测来确定纵坐标轴和横坐标轴,例如可以用纵坐标表示T,横坐标表示l2,作出T-l2图像,看T-l2图像是否为直线,从而确定T与l2的关系,再尝试根据图像求出g.5.注意事项(1)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而不易伸长的线,比如用单根尼龙丝、丝线等,长度一般不应短于1 m,小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直径应较小,最好不超过2 cm.(2)摆动时控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应很小.(3)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4)计算单摆的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以后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点时计数,要测多次(如30次或50次)全振动的时间,用取平均值的办法求周期.6.实验误差分析(1)本实验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是单摆还是复摆,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振动是圆锥摆还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振动,以及测量哪段长度作为摆长等等.(2)本实验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即单摆周期)的测量上.因此,要注意测准时间(周期).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不能多记或漏记振动次数.为了减小偶然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例1 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图1(1)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 cm.(2)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t100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解析(1)游标卡尺读数=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0.9 cm+7×0.01 cm=0.97 cm(2)要使摆球做简谐运动,摆角应小于5°,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阻力的影响较小,测得重力加速度误差较小,A、D错;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完成50次全振动,周期是t50,B 错;摆长应是l ′+d2,若用悬线的长度加直径,则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答案 (1)0.97 (2)C例2(1)利用上述数据,在图2中描出l -T 2的图像.图2(2)利用图像,取T 2=5.2 s 2时,l =________ m ,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m/s 2.解析 (1)描点作图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当T 2=5.2 s 2时,l =1.3 m ,将它代入g =4π2l T 2得:g =4π2l T 2=4×3.142×1.35.2m/s 2≈9.86 m/s 2.答案 (1)见解析图 (2)1.3 9.86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根据的原理是( )A .由g =4π2lT 2看出,T 一定时,g 与l 成正比B .由g =4π2l T2看出,l 一定时,g 与T 2成反比C .由于单摆的振动周期T 和摆长l 可用实验测定,利用g =4π2lT2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D .同一地区单摆的周期不变,不同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与周期的平方成反比 答案 C解析 g 是由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情况来决定的,与l 及T 无关,故只有C 正确. 2.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若测得g 值偏大,则可能是因为( ) A .单摆的摆球质量偏大B .测量摆长时,只考虑了悬线长,忽略了小球的半径C.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D.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答案 C解析由单摆周期公式知T=2πlg,得g=4π2lT2,而T=tn,所以g=4π2ln2t2,由此可知C正确.。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学历案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学历案学习主题/课时: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11章第4节《单摆》/1课时课标要求:知道单摆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相关器材通过正确操作,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并进行简单的误差分析;2.通过实验过程,进一步培养同伴交流、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评价任务:完成任务1、任务2学习与指导过程:一、课前复习1.单摆的周期公式,由此得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什么?2.利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时,如何读数?3.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哪些?二、课中学习(一)实验原理用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所以,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周期T,就能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二)实验器材小钢球一个、细线一条(约1m长)、铁架台、米尺、秒表、游标卡尺.(三)实验步骤1.安装器材2.测摆长用米尺测量出悬线长l0,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D,精确到毫米,则摆长l= l0+D/2.3.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于5°角度,然后释放小球,当单摆摆动稳定后,过平衡位置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测量30次~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平均摆动一次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T.4.变摆长将单摆的摆长变短(或变长),重复实验三次,测出相应的摆长l和周期T.(四)数据处理1.平均值法每改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摆长l和周期T,代入公式中求出g值,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设计如下表所示实验表格2.图象法由得作出T2-l图象,即以T2为纵轴,以l为横轴.如图所示,其斜率由图象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五)注意事项1.构成单摆的条件:细线的质量要小、弹性要小,选用体积小、密度大的小球,偏角不超过5°;2.要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3.测周期的方法:(1)要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因为此处速度大、计时误差小,而最高点速度小计时误差大;(2)要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如在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且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以后每当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位置时计数1次.(六)误差分析(七)学以致用任务1.(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应选用的器材为A.1m长的细线B.10cm长的粗线C.泡沫塑料小球D.小铁球E.秒表F.时钟G.厘米刻度米尺H.毫米刻度米尺I.游标卡尺(2)在该实验中,单摆的摆角应,从摆球经过开始计时,测出n 次全振动的时间t,用刻度尺测出摆线长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为d.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任务2.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摆球周期为t/100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2)下面是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数据:摆长l/m 0.5 0.6 0.8 1.1周期T2/s22.2 2.5 3.2 4.5 利用上述数据在坐标图中描出l-T2图象,并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八)我的收获与成长三、课后固学1.一个摆钟从甲地拿到乙地,它的钟摆摆动加快了,则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及调准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g甲>g乙,将摆长适当增长B.g甲>g乙,将摆长适当缩短C.g甲<g乙,将摆长适当增长D.g甲<g乙,将摆长适当缩短2.一位同学用单摆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将摆挂起后,进行了如下步骤:A.测摆长l: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B.测周期T:将摆球拉起,然后放开,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最低点作为第一次,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六十次通过最低时,按下停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算出单摆的周期C.将所测得的l和T代入单摆的周期公式算出g,将它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写入报告中去指出上面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写出该步骤的字母,并加以改正(不要求进行误差计算).3.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s.单摆的摆动周期是s.。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教学设计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摆的运动规律和特点。
2、使学生掌握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误差分析能力。
4、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单摆的周期公式。
(2)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2、难点(1)单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
(2)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秋千摆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秋千的运动,提问学生秋千的运动与我们即将学习的单摆运动有哪些相似之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2、知识讲解(15 分钟)(1)单摆的概念:一根不可伸长、质量不计的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点,在重力作用下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这样的装置叫做单摆。
(2)单摆的理想化条件:细线长度远远大于小球的直径,小球的质量远远大于线的质量,摆角小于 5°。
(3)单摆的运动规律:在摆角小于 5°时,单摆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简谐运动,其周期公式为,其中 L 为摆长,g 为重力加速度,T 为周期。
3、实验原理介绍(10 分钟)向学生讲解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原理:测量单摆的摆长 L 和周期 T,然后代入周期公式,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 g。
4、实验步骤(20 分钟)(1)组装单摆:将细线一端系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系上小球,做成单摆。
(2)测量摆长:用米尺测量细线长度 l,再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 d,摆长 L = l + d/2。
(3)测量周期:将单摆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小于 5°),由静止释放,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 30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周期 T =t/30。
(4)改变摆长,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多组数据。
5、数据处理(15 分钟)(1)将测量得到的多组摆长 L 和周期 T 的数据填入表格。
高中物理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教学目的】1、理解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
2、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掌握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原理及仪器的操作。
【导入新课】1、要测定重力加速度需要先测定哪些物理量?(单摆的摆长L、单摆的周期T)2、要测定单摆的周期和摆长需要哪些仪器?【讲解】实验原理、器材、注意事项、步骤。
【注意事项】1、线要用细线且弹性小。
2、摆球用密度和质量大的小球。
3、摆角不能太大(小于10。
)4、要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不能使其形成圆锥摆或摆球转动。
5、测量摆长时,要测出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
6、应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
7、要注意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实验器材】刻度尺、游标卡尺、摆球、停钟、铁架台、约1m 长的细线、万向夹、铁夹。
【实验步骤】1、让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线结,做成单摆。
2、把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在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
3、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d,计算摆长l=L+d/2。
4、测量单摆周期,利用实验桌的竖直缝作为计时标志,单摆拉开不大于10。
的偏角,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测量50次全振动的时间t,则T=t/50。
5、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周期的平均值T,T=__。
6、改变摆线长,重做几次实验。
7、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出每次实验的重力加速度值,与上个实验所测重力加速度值进行比较分析。
【作业布置】用图像法求该实验的重力加速度。
2.4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教科版选择性
二、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中心有孔的金 属小球,约1m长的细线,米尺,游 标卡尺(选用),秒表
问题1: 线有粗细、长短的不同,伸缩性也有区别。不同的小球,质量 和体积有差异。想一想,应如何选择摆线和摆球?为什么?
线的选择:细一些、适当长一些(本实验要求1m左右)。不可伸长,且 细线质量相对于摆球质量可忽略。
拉到一定位置后由静止释放。
4、测摆长
【注意事项】
摆长应是悬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摆线长加上小球半径。
5、测周期
⑴要从小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⑵要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如在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
计时并数0,以后摆球每过一次平衡位置数一个数,最后总计时为t,
总数为n,则周期为 T t 2t
图4 解析 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可d得摆球直径为d=12 mm+0.1 mm×0=
2 12.0 mm,则单摆摆长为L0=L- =0.993 0 m(注意统一单位);
(3)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 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 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 的图象,已知sin 5°=0.087,sin 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 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g在两极最大,赤道最小且随着纬度的减小而减小,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从瑞士到广东,纬度减小,g变小,摆钟摆动周期变大,摆钟走慢了, 应把摆长变短。 那么,我们除了通过自由落体运动,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当地的重 力加速度呢?
思考探究
单摆在偏角很小(如小于5°)时的摆动,可以看成是简谐运动,
其周期为: T 2 l
59 0 1123140
1
31 2 3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说课稿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实验。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单摆运动规律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掌握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实验位于必修一的章节中,是在学生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本实验,将这些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对单摆的运动规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以及误差分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此外,学生在处理复杂实验问题时,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还有待提高。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单摆的运动规律,掌握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准确测量实验数据。
(3)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处理方法,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教学重难点(1)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
2、教学难点(1)实验中摆长和周期的测量误差分析。
(2)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测量的准确性。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对实验有初步的了解。
(完整word)高中物理.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教案教科版选修-精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一、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单摆摆动的等时性2. 知道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初步掌握思维方法。
⑵让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要求和相关条件,构造有关的实验情景,优选实验原理和方案,确定解决问题的实验程序,得出准确合理的结论。
⑶促使学生深刻领悟实验原理、加深认识仪器的工作原理,在不同的实验情景下,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实验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关问题。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和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享意识,以及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的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3)体会重力加速度在生活的应用,提高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4)通过重力加速度在物理学中的各方面的涉及,体会物理学中的和谐美与统一美。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界奥秘。
二、教学重点1.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 2.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实验目的:学会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正确熟练使用秒表。
2.实验器材:①球心开有小孔的小金属球②长度大于1米的细尼龙线③铁夹④铁架台⑤游标卡尺⑥米尺⑦秒表 3.实验原理: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g l /,得:g=224Tl。
据此,只要测得摆长l 和周期T 即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4.实验步骤1、用细线拴好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使摆线自由下垂,如图1。
注意:线要细且不易伸长,球要用密度大且直径小的金属球,以减小空气阻力影响。
摆线上端的悬点要固定不变,以防摆长改变。
图12、用米尺和游标卡尺测出单摆摆长。
注意:摆长应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即l=L+D/2;其中L为悬点到球面的摆线长,D为球的直径。
3、用秒表测出摆球摆动30次的时间t,算出周期T。
注意:为减小记时误差,采用倒数计数法,即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数,“3,2,1,0,1,2,3……”数“0”时开始计时,数到“60”停止计时,则摆球全振动30次,T=t/30。
第二章 第五节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高中物理同步备课学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5节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知识点归纳知识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实验原理:由T =2πl g 知g =4π2l T2. 2.实验器材:带孔小钢球一个,细线一条(约1 m 长)、铁架台、毫米刻度尺、秒表、游标卡尺(也可不用).3.实验步骤 (1)做单摆①让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②把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如图所示.(2)测摆长: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 ′,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D ,精确到毫米,则l =l ′+D2,即为单摆的摆长.(3)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于5°角度,然后释放摆球,当单摆摆动稳定后,过平衡位置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平均摆动一次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T .(4)变摆长:将单摆的摆长变短(或变长),重复实验三次,测出相应的摆长l 和周期T . 4.数据处理(1)平均值法:每改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l 和T ,代入公式g =4π2lT 2中求出g 值,最后求出g 的平均值.设计如下表所示实验表格实验次数摆长l (m) 周期T (s) 加速度g (m/s 2) g 平均值1 g =g 1+g 2+g 332 3(2)图象法:由T =2πl g 得T 2=4π2gl 作出T 2-l 图象,即以T 2为纵轴,以l 为横轴.如图所示,其斜率k =4π2g,由图象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5.注意事项(1)摆线要选1 m 左右,不要过长或过短,太长测量不方便,太短摆动太快,不易计数. (2)摆长要悬挂好摆球后再测,不要先测摆长再系小球,因为悬挂摆球后细绳会发生形变.(3)计算摆长时要将摆线长加上摆球半径,不要把摆线长当作摆长.(4)摆球要选体积小、密度大的,不要选体积大、密度小的,这样可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5)摆角要小于5°(具体实验时可以小于15°),不要过大,因为摆角过大,单摆的振动不再是简谐运动,公式T =2πlg就不再适用. (6)单摆要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不要使之成为圆锥摆. (7)要从平衡位置计时,不要从摆球到达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8)要准确记好摆动次数,不要多记或少记. 6.误差分析(1)本实验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振动是圆锥摆还是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振动以及测量哪段长度作为摆长等等.(2)本实验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即单摆周期)的测量上.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并采用倒数计时计数的方法,不能多记或漏记振动次数.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进行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3)本实验中在长度(摆线长、摆球的直径)的测量时,读数读到毫米即可(即使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也只需读到毫米);在时间的测量中,秒表读数的有效数字的末位在秒的十分位即可.典例分析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例 (1)物理课外小组研究“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他们依照教材实验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公式为________。
(教案)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教学目标】1.学会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能正确使用秒表。
3.巩固和加深对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
4.学习用累积法减小相对误差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学习用累积法减小相对误差的方法。
【教学准备】长约lm的细丝线一根,球心开有小孔的金属小球一个,带有铁夹的铁架台一个,毫米刻度尺一根,秒表一块,游标卡尺一把。
【教学过程】一、实验思路教师:上节课学习了单摆的相关知识,大家是否还记得单摆的周期公式?引导学生会顾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及试用条件1.公式:T=2π√lg2.使用条件:(1)θ<5°(2)小球为质点(大小与绳长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教师:可以看出周期公式中含重力加速度g,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测量单摆的周期来间接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3.测量原理:g=4π2lT2其中l为摆长,T为单摆的周期由于一般单摆的周期都不长,例如摆长1m左右的单摆其周期约为2s。
所以依靠人为的秒表计时产生的相对误差会很大。
针对这一问题本实验采用累积法计时。
即不是测定一个周期,而是测定几十个周期,例如30或50个周期。
这样一来,人用秒表计时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与几十个周期的总时间相比就微乎其微了。
这种用累积法减小相对误差的方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会遇到,希望学生要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实验装置教师出示装置的对比图,让学生判断选择哪种装置。
学生选择并让学生给出选择的理由。
教师进行总结:①让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线结,做成单摆。
②把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如图所示。
实验时p上纹个位置为基础。
三、物理量的测量1.摆长的测量教师:根据测量原理,我们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摆长??和单摆的周期??,那么测量摆长怎么测量:学生:刻度尺测量。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增分 专题14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学案
实验十四 探究单摆的运动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知识梳理·夯实基础一、实验原理与操作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1.数据处理(1)公式法:g =4π2lT2,算出重力加速度g 的值,再算出g 的平均值.(2)图象法:作出l -T 2图象求g 值. 2.误差分析1.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轻又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在1 m左右,小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直径应较小,最好不超过2 cm.2.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架台的杆上,应夹紧在钢夹中,以免摆动时发生摆线下滑、摆长改变的现象.3.注意摆动时控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超过10°.可通过估算振幅的办法掌握.4.摆球振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5.计算单摆的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为便于计时,可在摆球平衡位置的正下方作一标记.以后摆球每次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位置时进行计数,且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计数.核心考点·分层突破考点1 实验原理和操作[例1]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1)(多选)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AC__.(选填字母代号)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2)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 0 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12.0__ mm,单摆摆长为__0.993_0__ m.(3)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 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sin 5°=0.087,sin 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__A__.(选填字母代号)解析 (1)橡皮的作用是使摆线摆动过程中悬点位置不变,从而保证摆长不变,同时又便于调节摆长,选项A 、C 正确;(2)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可得摆球直径为d =12 mm +0.1 mm×0=12.0 mm ,则单摆摆长为L 0=L -d2=0.993 0 m(注意统一单位);(3)单摆摆角不超过5°,且计时位置应从最低点(即速度最大位置)开始,故选项A 的操作符合要求.考点2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例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多选)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AD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长度为1 m 左右的细线 B .长度为30 cm 左右的细线 C .直径为1.8 cm 的塑料球 D .直径为1.8 cm 的铁球(2)测出悬点O 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 及单摆完成n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重力加速度g =!!! 4π2n 2L t2###.(用L 、n 、t 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__2.01__s __9.76__m/s (4)用多组实验数据作出T 2-L 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 .已知三位同学作出的T2-L 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乙中的a 、b 、c 所示,其中a 和b 平行,b 和c 都过原点,图线b 对应的g 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B__.(填选项前的字母)A .出现图线a 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B .出现图线c 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C .图线c 对应的g 值小于图线b 对应的g 值(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丙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0~30 cm 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 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 到A 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 、A 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 、A 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l 1、l 2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 1、T 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 =!!! 4π2(l 1-l 2)T 21-T 22###.(用l 1、l 2、T 1、T 2表示)解析 (2)周期T =tn,由单摆周期公式T =2πl g 得g =4π2L T 2=4π2n 2L t 2.(3)周期T =t n=2.01 s ,g =4π2L T2=9.76 m/s 2.(4)a 图线在L 等于零时也有周期,说明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选项A 认为是多加了一个小球半径,故选项A 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4π2g,可知c 图线测得的g 比b 图线的大,故选项C 错误;由g =4π2L T 2=4π2n 2L t2可知,造成g 偏大的原因可能是n 记多了.(5)设A 点到铁锁重心处的距离为L ,由单摆周期公式可得T 1=2πl 1+Lg,T 2=2πl 2+L g ,两式联立消去L ,得g =4π2(l 1-l 2)T 21-T 22.对应演练·迁移运用1.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0.97(0.96、0.98均可)__cm .(2)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C ###. A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 .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 ,则单摆周期为t100C .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D .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解析 (1)游标卡尺读数为(0.9 cm +7×0.1 mm)=0.97 cm .(2)单摆符合简谐运动的条件是最大偏角不超过10°,并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故选项A 错误.若第一次过平衡位置记为“0”,则周期T =t50,若第一次过平衡位置记为“1”,则周期T =2t99,选项B 错误.由T =2πl g 得g =4π2lT2,其中l 为摆长,即悬线长加摆球半径,若为悬线长加摆球直径,由公式知g 偏大,故选项C 正确.为了能将摆球视为质点和减少空气阻力引起的相对误差,应选密度较大、体积较小的摆球,故选项D 错误.2.下表是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1)(2)利用图象,取T 2=4.2 s 2时,l =__1.05__m ,重力加速度g =__9.86__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 由T =2πl g 得l =g 4π2T 2,所以图象是过原点且斜率为g4π2的一条直线. (1)l -T 2图象如图所示.(2)T 2=4.2 s 2时,从图中可读出其摆长l =1.05 m ,将T 2和l 代入公式g =4π2lT2,得g ≈9.86 m/s 2.3.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1)(多选)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C__.A .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B .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C .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 .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2)如图甲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1 m 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 cm 、精度为1 mm 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 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的周期T 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的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 .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 4π2ΔL T 22-T 21###.解析 (1)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须选用密度大、半径小的摆球和不易伸长的细线,摆球须在同一竖直面内摇动,摆长一定时,振幅尽量小些,以使其满足简谐运动的条件,故选B 、C .(2)设第一次摆长为L ,第二次摆长为L -ΔL ,则T 1=2πLg ,T 2=2πL -ΔLg,联立解得g =4π2ΔLT 21-T 22.4.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 (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的距离L ,并通过改变L 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 ,再以T 2为纵轴、L 为横轴作出T 2L 函数关系图象,那么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 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 2L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 、b 、c 中的__a __;(2)由图可知,小筒的深度h =__0.315__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9.86__m/s 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某次停表计时得到的时间如图丙所示,则总时间为__66.30__s . 解析 (1)由单摆周期公式T =2πL +h g 得T 2=4π2L g +4π2h g,纵轴截距大于0,图线应为题图乙中的图线a ;(2)由图象的截距得h ≈0.315 m ;由斜率可求得 g =4π2k =4π21.260.315 m/s 2=π2 m/s 2≈9.86 m/s 2.。
2.5 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教学设计)-高二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_
2.5 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教学设计在学生回答引入课题问题归纳补充情况下,和学生总结本实验的实验思路:单摆在偏角很小(如小于5°)时的摆动,可以看成是简谐运动。
其周期为:2l Tgπ=由此可得:224l gTπ=只要想办法测量出单摆的摆长l和周期,带入224lgTπ=中就可以计算得出本地重力加速度g。
选择:细一些、适当长一些(本实验要求1m左右)。
不可伸长,且细线质量相对于摆球质量可忽略。
摆球的选择:半径小一些(远小于摆线长度)、质量大一些。
这样做成的装置才符合单摆模型,当摆角小于5°时,才可看成简谐运动,摆动周期2lTgπ=。
问题2:下图画出了细线上端的两种不同的悬挂方式。
应该选用哪种方式?为什么?你还有更好的设计吗?学生总结回答后,教师提炼总结:应选用乙方式悬挂,因为相对于甲装置,乙装置在单摆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且可调整摆长。
(二)物理量的测量设计安装好实验装置后,提出问题:1.测摆长:学生实际探究得出选用的设计方案。
、实验器材的选用对实验很重要,我们要不断采用学生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选用实验,设计严密的实验。
问题:如何测量单摆摆长?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总结:方法一: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小球球心与悬挂点之间的距离作为摆长的测量值。
方法二: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算出它的半径,再用刻度尺测量悬挂点与小球上端之间的距离,以二者之和作为摆长的测量值。
2.测周期问题1:如何测量周期?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提炼出一下两个方法:方案一:用停表测单摆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它的周期测量值。
方案二:用停表测单摆多次全振动的时间,然后计算求出它的周期数值。
问题2:你认为哪个方案好?为什么?然后总结归纳:由于单摆一次全振动周期较短,测量误差较大,因此选择第二个方案较好。
问题3:你认为停表计时起点,是从单摆的最低点开始好呢?还是从最大位置开始好呢?为什么?提示:最低点。
一是最低点位置很明确,便于观测,而最高点位置模糊不便观测;二是单摆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最(一)数据分析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当地较为准确的重力加速度g?待学生回答总结提炼后,得出如下: 1.平均值法:每改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l 和T 代入公式224l g T π=中求出g 值,最后求出g 的平均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目标定位] 1.掌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2.体会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一、实验原理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 g ,可得g =4π2l T2. 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l 和振动周期T 即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二、实验过程图1-5-11.让细线的一端穿过摆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的线结.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如图1-5-1所示.2.用米尺量出悬线长度l ′,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d ,则摆长l =l ′+d2.3.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不超过5°)后释放,使摆球只在一个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数出之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次数n ,用停表记下所用的时间t ,则单摆振动的周期T =2tn .4.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出重力加速度.5.变更摆长,重做几次实验,计算出每次实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求其平均值.一、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1.实验器材长约1 m 的细线,有小孔的摆球一个,带铁夹的铁架台、停表、游标卡尺、米尺. 2.实验步骤3.数据处理(1)公式法:将实验数据代入公式g =4π2lT2求出每次重力加速度的值,然后求g 的平均值,即为本地的重力加速度.图1-5-2(2)图像法:由T =2πl g 得T 2=4π2gl 作出T 2-l 图像,即以T 2为纵轴,以l 为横轴.如图1-5-2所示.其斜率k =4π2g,由图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例1】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 和周期T 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________.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 ,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1-5-3(a)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_______.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b)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________s ,单摆的摆动周期是________s.图1-5-3解析 由实验原理和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 g 知g =4π2lT.摆球的直径d =2.00 cm ,故摆长l =(88.40-2.002) cm =87.40 cm.秒表的读数t =75.2 s ,故单摆的振动周期T =tn =75.240s =1.88 s. 答案 4π2l T2 87.40 cm 75.2 1.88图1-5-4【例2】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于没有游标卡尺,无法测小球的直径d ,实验中将悬点到小球最低点的距离作为摆长l ,测得多组周期T 和l 的数据,作出T 2-l图像,如图1-5-4所示.(1)实验得到的T 2-l 图像是________; (2)小球的直径是________cm ;(3)实验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2(取三位有效数字).解析 (1)由T =2πl -d 2g 得l =g 4π2T 2+d 2,由数学关系得斜率为g 4π2,截距为d2,截距为正值,则图像为c(2)由截距为d2=0.6 cm ,可知d =1.2 cm(3)由斜率k =g 4π2=0.62.4,可知g =9.86 m/s 2答案 (1)c (2)1.2 (3)9.86 二、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 1.注意事项(1)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而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为1 m 左右.小球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的金属球.(2)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夹的杆上,应紧夹在铁夹中.以免摆动时发生悬线下滑,摆长改变的现象.(3)注意摆动时控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不超过5°,可通过估算振幅的办法掌握. (4)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5)计算单摆的振动次数时,应以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若以后每当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点时计数,则记录的是全振动的次数n .周期T =tn;若数出的是以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次数n ,则周期T =t n2=2tn.2.误差分析(1)本实验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是单摆还是复摆,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摆动是圆锥摆还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以及测量哪段长度作为摆长等等.(2)本实验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即单摆周期)的测量上,因此,要注意测准时间(周期).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不能多记或漏记振动次数.为了减小偶然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例3】 用单摆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某同学做实验时,操作上错误或不合理的有( )A .单摆的偏角大于10°B .摆球摆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C .防止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或椭圆运动D .测出的摆线长就是摆长E .在平衡位置启动秒表,并开始计数,当摆球第30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若读数为t ,则T =t30解析 回答此题应知道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及全振动的含义. A .单摆应保证偏角小于5°,做简谐运动 B .应在通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误差较小 C .摆长应为摆线长加摆球半径E .如此计数,则T =t14.5,应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数,在摆球下一次以相同方向通过平衡位置时,计数为1. 答案 ABDE【例4】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某同学用同一套实验装置,用同样的步骤进行实验,但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 A .测定周期时,振动次数少数了一次 B .测定周期时,振动次数多数了一次 C .摆球的质量过大D .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的长度,没有加上小球的半径解析 由计算g 的公式g =4π2lT2可知,如果振动次数多数了一次,即T 偏小,使g 偏大,选项A 错,B 对;摆球的质量过大,不影响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所以不影响测得的重力加速度,选项C 错;当l 偏小时,求得的g 偏小,选项D 错. 答案 B实验原理、器材及数据处理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你所选用的器材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A.长1 m左右的细绳;B.长30 cm左右的细绳;C.直径2 cm的铅球;D.直径2 cm的铁球;E.秒表; F.时钟;G.分度值是1 cm的直尺; H.分度值是1 mm的直尺;所选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时对摆线偏离竖直线的要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解析(1)单摆周期公式为:T=2πLg,经变换得g=4π2LT2.因此,在实验中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出g的值,而不是验证单摆的振动规律.如果在实验中选用较短的摆线,既会增大摆长的测量误差,又不易于保证偏角θ小于5°的要求.为让单摆的振动缓慢,方便计数和计时,所以应选A.摆球应尽量选重的,所以选C.因为单摆振动周期T的测量误差对重力加速度g的影响较大,所以计时工具应选精确度高一些的秒表.摆长的测量误差同样对g的影响较大,也应选精度较高的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2)因为当摆球振动时,球所受的回复力F=mg sin θ,只有当θ很小时,sin θ≈θ,单摆振动才是简谐运动,周期T=2πLg的关系式才成立.答案见解析2.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1)用游标尺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如图1-5-5甲所示,可读出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cm.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图1-5-5(2)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1,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T=__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的数值后,画出T2-L图线如图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A .gB .1g C.4π2gD .g4π2(4)在(3)中,描点时若误将摆线长当作摆长,那么画出的直线将不通过原点,由图线斜率得到的重力加速度与原来相比,其大小( )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都有可能(5)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周期T 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ΔL ,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 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解析 (1)摆球的直径为d =20 mm +7×110 mm =20.7 mm =2.07 cm.(2)秒表的读数为t =60 s+7.4 s =67.4 s ,根据题意t =60-12T =592T ,所以周期T =2t59=2.28 s .(3)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 g ,可得T 2L =4π2g =k (常数),所以选项C 正确.(4)因为T 2L =4π2g=k (常数),所以 ΔT 2ΔL =4π2g=k ,若误将摆线长当作摆长,画出的直线将不通过原点,但图线的斜率仍然满足T 21-T 22L 1-L 2=4π2g=k ,所以由图线的斜率得到的重力加速度不变.(5)根据(4)的分析,ΔT 2ΔL =4π2g ,所以g =4π2ΔL ΔT 2=4π2ΔLT 21-T 22. 答案 (1)2.07 (2)2.28 (3)C (4)C (5)4π2ΔLT 21-T 22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米尺测量悬点到小球的距离为96.60 cm ,用游标卡尺量得小球直径是5.260 cm ,测量周期有3次,每次是在摆球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最低点作为第一次,接着一直数到计时终止,结果如下表2,(取三位有效数字).解析 由题可知单摆的周期T 1=60.4061-12 s =2.013 sT 2=79.8081-12s =1.995 sT 3=70.6071-12s =2.017 s则周期T =T 1+T 2+T 33s =2.01 s摆长l =l ′+d 2 =(0.966+12×0.052 6) m=0.992 3 m故重力加速度g =4π2l T 2=4×3.142×0.992 32.012m/s 2=9.69 m/s 2答案 2.01 9.69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4.(2014·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某同学分别选用四种材料不同、直径相同的实心球做实验,各组实验的测量数据如下.若要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第____组实验数据.(2)1-5-6所示T 2L 图像中的实线OM ,并算出图线的斜率为k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图1-5-6(3)乙同学也进行了与甲同学同样的实验,但实验后他发现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则该同学做出的T 2-L 图像为( ) A .虚线①,不平行OM B .虚线②,平行OM C .虚线③,平行OMD .虚线④,不平行OM解析 (1)为了减小空气阻力对单摆振动的影响,摆球应选择铁球,摆线长约1 m ,振动时单摆的最大摆角约5°,所以要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第2组实验数据. (2)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 g 得,T 2=4π2L g,根据数学知识可知,T 2-L 图象的斜率k =4π2g ,所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4π2k.(3)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则摆线的长度变成摆长,则有T 2=4π2Lg=4π2l 线+rg=4π2l 线g+4π2rg,根据数学知识可知,T 2=4π2l 线g与实线T 2=4π2Lg图线平行,而且图线左移.故选B. 答案 (1)2 (2)4π2k(3)B题组一 实验原理、器材和步骤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根据的原理是( ) A .由g =4π2lT 2看出,T 一定时,g 与l 成正比B .由g =4π2l T2看出,l 一定时,g 与T 2成反比C .由于单摆的振动周期T 和摆长l 可用实验测定,利用g =4π2lT2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D .同一地区单摆的周期不变,不同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与周期的平方成反比 解析 g 是由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情况来决定的,与l 及T 无关,故只有C 正确. 答案 C2.某学生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在以下各实验步骤中有错误的是( ) A .在未悬挂之前先测定好摆长 B .测量摆长为10 cmC .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偏角约15°后释放,让其在竖直平面内振动D .当摆球第一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开始计时,当摆球第三次通过平衡位置时,止动秒表,记下时间解析 摆长是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应先拴好单摆再测摆长,且摆线以约1 m 为宜,故A 、B 错误;单摆只有在偏角小于5°时,才近似认为是简谐运动,其周期才满足公式T =2πlg,故C 错误;测周期时,应先测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再计算出平均周期,且应以小球某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故D 也错误. 答案 ABCD3.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有如下器材供选用,请把应选用的器材填在横线上________.(填字母)A .1 m 长的粗绳B .1 m 长的细线C .半径为1 cm 的小木球D .半径为1 cm 的小铅球E .时钟F .秒表G .最小刻度为mm 的米尺 H .最小刻度为cm 的米尺 I .铁架台 J .附砝码的天平解析 测摆长时是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若用粗绳,粗绳质量不能忽略,则摆长无法测定,故选B.铅球密度大,摆动中阻力的影响相对小些,摆长的测定也相对准确,故选D. 计时时,使用秒表方便,故选F. 测长度时,应准确到1 mm ,故选G.本实验中不需要测质量,但必须将小球悬挂,故选I. 答案 BDFGI题组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4.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 cm ,摆球直径为2.00 cm ,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全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 s .则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m/s 2.(2)他测得的g 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 .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D .实验中误将49.5次全振动数为50次 解析 (1)单摆的摆长为:L =l线+d 2=1.02 m ,单摆运动的周期为:T =t n =101.550 s =2.03 s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 L g,代入数据解得重力加速度为:g =9.76 m/s 2. (2)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 g ,解得重力加速度为:g =4π2L T 2=4π2n 2L t 2,测得的g 值偏小,可能是n 、L 测量偏小,也可能是t 测量偏大造成的,可能的原因是B. 答案 (1)9.76 (2)B5.(1)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甲组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如图1-5-7甲所示.则该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_cm.图1-5-7(2)乙组同学在实验中测出多组摆长和运动的周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T 2-L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可能是计算摆长时________(选填“漏加”或“多加”)了小球的半径.(3)虽然实验中出现了错误,但根据图像中的数据,仍可算出准确的重力加速度,其值为________m/s 2(最后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 (1)小球的直径d =2 cm +2×0.05 mm=2.010 cm.(2)根据该同学作出的T 2-L 的关系图像可知,当T =0时,摆长不等于零,这可能是计算摆长时多加了小球的半径. (3)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 g ,可得T 2=4π2gL ,所以重力加速度g 与图线的斜率k 之间的关系是g =4π2k,可得g =9.86 m/s 2.答案 (1)2.010 (2)多加 (3)9.866.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 (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1-5-8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摆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的距离L ,并通过改变L 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 ,再以T 2为纵轴、L 为横轴作出函数关系图像,那么就可以通过此图像得出小筒的深度h 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图1-5-8(1)测量单摆的周期时,某同学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同时数“1”,当摆球第二次通过最低点时数“2”,依此法往下数,当他数到“59”时,按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 ,则该单摆的周期为( ) A.t29B .t 29.5 C.t 30 D .t59(2)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 2-L 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像应该是a 、b 、c 中的________.(3)由图像可知,小筒的深度h=________ m;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解析(1)58个“半周期”,这段时间t含有29个周期,该单摆的周期为t29,选项A正确.(2)设摆线在筒内部分的长度为h,由T=2πL+hg得,T2=4π2gL+4π2gh,可知T2-L关系图像为a.(3)将T2=0,L=-30 cm代入上式可得h=30 cm=0.3 m将T2=1.20 s2,L=0代入上式可求得g=π2≈9.86 m/s2.答案(1)A (2)a(3)0.3 9.867.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图1-5-9(1)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计时开始时,应选择摆球经过最________(填“高”或“低”)点的位置开始计时,且用停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求出周期.图1-5-9甲中停表示数为一单摆振动50次所需时间,则单摆振动周期为________.(2)用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测摆长,测量情况如图乙所示.O为悬挂点,从图乙中可知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______m.(3)若用L表示摆长,T表示周期,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__.(4)考虑到单摆振动时空气浮力的影响后,学生甲说:“因为空气浮力与摆球重力方向相反,它对球的作用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变小,因此振动周期变大.”学生乙说:“浮力对摆球的影响好像用一个轻一些的摆球做实验,因此振动周期不变”,这两个学生中________.A.甲的说法正确B.乙的说法正确C.两学生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解析(1)计时开始时,应选择摆球经过最低点的位置开始计时,因为摆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最大,误差最小.停表的读数是1.5 min +12.5 s =102.5 s 周期T =tn=2.05 s. (2)摆长指的是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根据题图乙可知,单摆的摆长为L =0.996 5 m. (3)单摆的周期T =2πL g 可得g =4π2T2L . (4)如果考虑空气浮力的作用,那么摆球的等效重力加速度g ′小于g ,摆长不变的情况下,周期变长,甲同学的说法正确.答案 (1)低 2.05 s (2)0.996 5(0.996 0~0.998 0) (3)4π2TL (4)A图1-5-108.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 ,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 和对应的周期T ,画出l -T 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 、B 两个点,坐标如图1-5-10所示.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 =________.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比,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解析 由周期公式T =2πl g ,得T 2g =4π2l ,结合图像得到g =4π2l B -l A T 2B -T 2A,因为这样处理数据后用到的是前后两次摆长的差值,与重心位置无关,所以测量结果不受影响. 答案 4π2l B -l AT 2B -T 2A 相同 9.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 =2πlg,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1-5-11甲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读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图1-5-11(2)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a .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b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c .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d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大于5度,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Δt 即为单摆周期Te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度,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Δt ,则单摆周期T =Δt50解析 (1)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游标卡尺的读数:18 mm +0.1×6 mm=18.6 mm ;(2)摆线要选择细些可减小阻力;伸缩性小些的,保证摆长不变;并且尽可能长一些,在合适的振幅下,摆角小.所以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选项a 正确;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可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选项b 正确;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可增大摆长.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可能导致摆角大于10°,使误差增大,选项c 错误;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小于5度,在摆球通过平衡位置的同时开始计时,测量单摆运动50个周期的时间t ,则单摆周期T =t /50,选项d 错误e 正确.答案 18.6 abe10.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测量5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数据如下:(1)l 图线;图1-5-12(2)求出此图线的斜率; (3)由此图线求出重力加速度.解析 (1)建立T 2-l 坐标系,根据表中数据选取适当标度,然后描点、作图,如图所示.(2)由图线知,直线斜率k =4.00 s 2/m. (3)由周期公式T =2πl g 可得T 2=4π2gl 因此直线斜率k =4π2g ,即g =4π2k =4× 3.14 24.00m/s 2=9.86 m/s 2.答案 (1)见解析图 (2)4.00 s 2/m (3)9.86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