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7
大学物理第7章恒定磁场(总结)
磁场对物质的影响实验
总结词
磁场对物质的影响实验是研究磁场对物质性 质和行为影响的实验,通过观察物质在磁场 中的变化,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磁学性质和 磁场的作用机制。
详细描述
在磁场对物质的影响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对 象包括铁磁性材料、抗磁性材料和顺磁性材 料等。通过观察这些材料在磁场中的磁化、 磁致伸缩等现象,可以研究磁场对物质内部 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的影响。此外,还可以 通过测量物质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等参数 ,进一步探究物质的磁学性质和磁畴结构。
毕奥-萨伐尔定律
02
描述了电流在空间中产生的磁场分布,即电流元在其周围空间
产生的磁场与电流元、距离有关。
磁场的高斯定理
03
表明磁场是无源场,即穿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磁通量恒等于零。
磁场中的电流和磁动势
安培环路定律
描述了电流在磁场中所受的力与 电流、磁动势之间的关系,即磁 场中的电流所受的力与电流、磁 动势沿闭合回路的线积分成正比。
磁流体动力学
研究磁场对流体运动的影响,如磁场对流体流动的导向、加速和 减速作用。
磁力
磁场可以产生磁力,对物体进行吸引或排斥,可以用于物体的悬 浮、分离和搬运等。
磁电阻
某些材料的电阻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磁电阻效应, 可以用于电子器件的设计。
磁场的工程应用
1 2
磁悬浮技术
利用磁场对物体的排斥力,实现物体的无接触悬 浮,广泛应用于高速交通、悬浮列车等领域。
磁动势
描述了产生磁场的电流的量,即 磁动势等于产生磁场的电流与线 圈匝数的乘积。
磁阻
描述了磁通通过不同材料的难易 程度,即磁阻等于材料磁导率与 材料厚度的乘积。
磁场中的力
安培力
大学物理第7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课后习题及答案
1第7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习题及答案1. 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两个导体球,相距甚远。
用细导线连接两球并使它带电,电荷面密度分别为1s 和2s 。
忽略两个导体球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细导线上电荷对导体球上电荷分布的影响。
试证明:Rr =21s s。
证明:因为两球相距甚远,半径为R 的导体球在半径为r 的导体球上产生的电势忽略不计,半径为r 的导体球在半径为R 的导体球上产生的电势忽略不计,所以的导体球上产生的电势忽略不计,所以半径为R 的导体球的电势为的导体球的电势为R R V 0211π4e p s =014e s R =半径为r 的导体球的电势为的导体球的电势为r r V 0222π4e p s =024e s r = 用细导线连接两球,有21V V =,所以,所以Rr=21s s 2. 证明:对于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带电导体板来说,证明:对于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带电导体板来说,(1)(1)(1)相向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相向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2)(2)(2)相背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同。
相背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同。
相背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同。
证明: 如图所示,设两导体A 、B 的四个平面均匀带电的电荷面密度依次为1s ,2s ,3s ,4s (1)取与平面垂直且底面分别在A 、B 内部的闭合圆柱面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得内部的闭合圆柱面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得S S d E SD +==×ò)(10320s s e故+2s 03=s上式说明相向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上式说明相向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2)在A 内部任取一点P ,则其场强为零,并且它是由四个均匀带电平面产生的场强叠加而成的,即电平面产生的场强叠加而成的,即0222204030201=---e s e s e s e s又+2s 03=s 故 1s 4s =3. 半径为R 的金属球离地面很远,并用导线与地相联,在与球心相距为R d 3=处有一点电荷+q ,试求:金属球上的感应电荷的电量。
大学物理 第7章 机械波
(1)以点A为坐标原点,写出波动方程. (2)以距点A为5m处的点B为坐 标原点,写出波动方程; (3)写出传播方向上点C、点D的简谐运动方 程; (4)分别求出BC和CD两点间的相位差.
u • C 8m • B 5m • A 9m
u
解:已知 u=20m/s
频率与周期的关系为:
波速(u) : 振动状态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
波速与波长、周期和频率的关系为:
1 T
u
T
7.1.4、球面波和平面波
波场--波传播到的空间。
波线(波射线)--代表波的传播方向的射线。
波面--波场中同一时刻振动位相相同的点的轨迹。
波前(波阵面)--某时刻波源最初的振动状态 传到的波面。 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波线恒与波面垂直.
x ut y( x x , t t ) A cos[ ( t t ) 0 ] u x A cos[ ( t ) 0 ] u
t时刻的波形方程
u
y( x x , t t ) y( x , t )
例题1: 一平面简谐波以速率u = 20m/s沿直线传播. 已知在传播路径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 声波、水波 波动是一切微观粒子的属性,
与微观粒子对应的波称为物质波。
各种类型的波有其特殊性,但也有普遍的共性, 有类似的波动方程。
7.1.1 机械波的产生
(1)有作机械振动的物体,即波源
(2)有连续的媒质 y
v x 如果波动中使介质各部分振动的回复力是弹性力, 则称为弹性波。
p I wu S
1 2 2 I A u 2
大学物理课件-第7章 波动
2.波源是否一定在原点?
如下图已知一沿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u的波,p点振动方程为 yp=Acos(ωt+φ),求波函数
Yl
O
P
X
yAco s(txl)
u
yy A A cco o sst( t l)2 x l)
u 鞍山科技大学 姜丽娜
14
四、 波函数的意义
波线和波面是为形象描述波的传播而引入的假想的线和面。
⑴波线: 沿波的传播方向所画出的有向线段称波线。
⑵波面: 波在传播过程中,每一时刻,振动位相相同点的轨 迹的统称。波线垂直于波面。
波前:某一时刻振动位相所到达的各点连成的面。
平面波:波阵面为平面的波动称平面波。见(图a)
波面
波线
图(a) 鞍山科技大学 姜丽娜
3.问题: 波动传播的是什么?
波动是振动状态的传播,既{x、v}或 (ωt+φ) 的传播;也是 振动能量的传播。振动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沿振动的传播 方向移动,而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如死水潭中漂 浮的树叶)。
鞍山科技大学 姜丽娜
5
二、波动的概念
1.行波:扰动的传播。
2.脉冲:抖动一次的扰动。
意义:当波沿X轴正向传播时x>0的点位相落后于原点;x<0的 点位相超前于原点。
当波沿X 轴负向传播时
y y A A ccoo s (stt (u x) 鞍山2 科 技大 学 x姜A )丽c娜 o2 s(T t x)13
问题:
1. 2πx /λ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x点与原点的位相差。
4
6
0.0c 2o3st (x1)
3 12
鞍山科技大学 姜丽娜
七年级的物理知识点
力学:
1.力和力的计量
2.质量和重力
3.物体的匀速和变速运动
4.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计算
5.物体的加速度和变速直线运动
6.力的合成和分解
7.斜面上的力
8.浮力和密度
9.弹簧的弹性
10.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热学:
1.热的传递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2.温度和热量
3.物体的热膨胀
4.物体的凝固和融化
5.凝固点和沸点
6.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7.热量的传递和计算
8.热量和能量
光学:
1.光传播的直线特性
2.光的反射和折射
3.镜子和透镜的性质
4.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5.光的色散和彩虹的形成
6.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7.光的复原和成像
电学:
1.电荷和静电
2.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3.串联和并联电路
4.电阻和电压
5.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6.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
7.电源和导体的特性
8.电阻、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9.电阻的分析和变化。
物理专题7 滑板滑块问题解析版
专题7滑板滑块问题【规律和方法】1.模型特点: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
2.摩擦力方向的特点(1)若两个物体同向运动,且两个物体“一快一慢”,则“快”的物体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摩擦力为阻力,“慢”的物体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摩擦力为动力。
(2)若两个物体反向运动,则每个物体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阻力。
3.运动特点(1)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大小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板长。
设板长为L ,滑块位移大小为x 1,滑板位移大小为x 2同向运动时:如图甲所示,L =x 1-x 2反向运动时:如图乙所示,L =x 1+x 2(2)若滑块与滑板最终相对静止,则它们的末速度相等。
4.方法与技巧(1)弄清各物体初态对地的运动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根据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情况,确定物体间的摩擦力方向。
(2)正确地对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各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3)速度相等是这类问题的临界点,此时往往意味着物体间的相对位移最大,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可能发生突变。
(4)分析两物体运动过程时可用速度-时间图象记录物体的运动过程。
【典例分析】【例1】(有外力+水平面光滑)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 =1.6m ,质量为M =3kg 的木块(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 =1kg 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 和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g 取10m/s 2)(1)为使小物体不掉下去,F 不能超过多少?(2)如果拉力F =10N 恒定不变,求小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3)如果拉力F =10N ,要使小物体从木板上掉下去,拉力F作用的时间至少为多少?【解答】解:(1)物块随木板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a 对小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μmg =m a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M+m )a解得:F m =4N(2)因施加的拉力F >4N ,故物块相对木板相对滑动,木板对地运动的加速度为a 1,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F ﹣μmg =M a 1物块在木板上相对运动的时间为t ,L =a 1t 2﹣at 2解得:t =s物块脱离木板时的速度最大,v m =at =m/s(3)设木块滑到木板最右端速度恰好与木板相同时,水平力作用的时间为t 1,长木板加速阶段的末F速度为v 1,减速阶段的时间为t 2,加速度大小为a 2。
大学物理学第7章气体动理论(Temperature)
4
研究对象:大量无规则热运动气体分子构成的系统 研究内容:物质与冷热有关的性质及这些性质的变化
对象特点:单个分子 无序性、偶然性、遵循力学规律 整体(大量分子):服从统计规律
mvx
l2
立直角坐标系。
a
O
-mvx
X
(2)选任意一个分子a作为研
究对象,求其对A1面的压力 Z
l1
分子“a” 的速度:
分子“ a”碰撞器壁A1面一次所受的冲量: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器壁A1面受分子碰撞一次所受的冲量:
23
分子“ a”相继碰撞器壁A1面两次所用的时间为: 单位时间内,分子“ a”与器壁A1面碰撞的次数为: 单位时间内,分子“ a”对器壁A1面的冲量即冲力为:
如压强 p、体积 V、温度 T等 .
平衡态:一定量的气体,在不受外界的影响下, 经过一 定的时间, 系统达到一个稳定的, 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 化的状态称为平衡态 .(理想状态)
平衡态的特点
( p,V ,T )
p
*( p,V ,T )
o
V
1)单一性(
处处相等);
2)物态的稳定性---与时间无关;
3)自发过程的终点;
(2)在平衡态下,分子按位置的分布是均匀的 n dN N
则各处分子数密度是相同的。
dV V
(3) 分子速度指向任何方向的机会是一样, 或分子速度按方向的分布是均匀的。
vx2 vy2 vz2
各个方向的速度分量的平均值相等。
vx 2
v1 x 2
(初中物理)第7章 力(解析版)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
.游泳.皮划艇.蹦床.举重
【解析】手对桶的提力和桶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则二者的关系是=
=cm =cm
)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做物体的
==
=G=×490N≈81.7N
、测量物体重力前,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②分析表中数据,物体所受的重力随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常数,
.力使弓形变
.力使跳板弯曲
.力使弹簧伸长
.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
表示,如图所示:==
实验中,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
比值=
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
引力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可得,=G′=×882N。
七年级物理知识点
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物理量和单位
-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物理量的运算和计算方法
2.运动和力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参照系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简单机械和力的作用原理
3.力与压强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压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液体的压强和压力传递
-压力和浮力
4.密度和浮力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密度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浮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密度和浮力的应用
5.热与温度
-热的概念和热的传递方式
-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应用
-物体的热传导和传热方式
-热与功率的计算
6.音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特性和频率
-声音的强度和音量
-音速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7.光与视觉
-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速度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镜子的反射和成像
-透镜的折射和成像
-光的颜色和光的混合
8.电
-电的概念和静电现象
-电荷的性质和电荷的守恒
-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测量
-电阻和电阻的计算
-电路的基本元件和电路图的表示9.磁
-磁场的产生和磁场的方向
-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和左手定则-电磁铁和电动机的原理
-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
10.其他实验内容
-尺子和量角器的使用
-数据的处理和图表的绘制
-物体的浮力实验
-声音的传播实验
-电路的搭建和测量实验。
七年级物理知识点大全
1.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物质的量和光强。
2.单位与换算:国际单位制、长度单位换算、质量单位换算、时间单位换算。
3.速度和加速度:速度的概念、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的方向、速度-时间图、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加速度与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4.力和运动: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平衡力和不平衡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作用力与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支持力和重力、摩擦力和弹力、弹簧的弹力、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5.能量与功: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计量单位、运动的能量和位置的能量、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的概念和计算、功和能量的关系。
6.声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速度、振动和声音的关系、声音的特征、声音的反射、声音的吸收。
7.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传播、光在物体间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光的全反射、镜的种类和成像规律。
8.电的基本概念:电荷和元电荷、正负电荷和电中性、静电力和静电场、导体和绝缘体、电流和电压的概念、电流的计量单位。
9.电路与电能: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中的电源、导线和电阻、电流的路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阻的概念和计量单位、欧姆定律、电能的概念和计算。
10.磁性与电磁感应:磁性物质和磁力、磁极和磁场、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和变压器。
11.热学基本概念:温度和热量的概念、温度计和热量计、热传递方式、导热和对流、辐射和黑体辐射、温度和热能的关系。
12.气体的性质和压强:气体的压强和密度、压力的计算、气体的变形和布丁实验、大气压和水压、压强与液压系统。
13.量与单位:数量的单位。
14.物理实验: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实验报告的写作格式。
以上是七年级物理知识点的大致概括,涵盖了基本物理量、单位换算、运动与力、能量与功、声音、光的反射与折射、电的基本概念、电路与电能、磁性与电磁感应、热学基本概念、气体的性质和压强、量与单位以及物理实验等方面的内容。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 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1 行星的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都是_椭__圆____,太阳处在所有 _椭__圆____的一个__焦__点___上
开普勒 第二 定律
从太阳到行星的连线在 _相__等____的时间内扫过 _相__等____的面积
公式或图示
定律
开普勒 第三 定律
内容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 __半__长__轴___的三次方跟 它的__公__转__周__期___的二 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2)还需要知道地球、火星各自轨道的半长轴; (3)对于圆轨道,开普勒第三定律仍然适用,只是Ta32=k 中的半长轴 a 换成圆的轨道半径 r。
要点提炼
1.模型构建 天体虽做椭圆运动,但它们的轨道一般接近圆。中学阶段我们在处 理天体运动问题时,为简化运算,一般把天体的运动当作圆周运动来研 究,并且把它们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椭圆的半长轴即为圆半径。
探究 二
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
情景导入
如图所示是火星冲日的年份示意 图,请思考:
(1)观察图中地球、火星的位置,地 球和火星谁的公转周期更长?
(2)已知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由 此计算火星的公转周期还需要知道哪些 数据?
(3)地球、火星的轨道可近似看成圆 轨道,开普勒第三定律还适用吗?
提示:(1)由题图可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火星的公转周期更长一些;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情 境 导 入〕 日出日落,斗转星移,神秘的宇宙壮丽璀璨……
当我们远古的祖先惊叹星空的玄妙时,他们就开始试图破译日月星 辰等天文现象的奥秘……到了17世纪,牛顿以他伟大的工作把天空中的 现象与地面上的现象统一起来,成功地解释了天体运动的规律。
本章我们将学习对人类智慧影响极为深远、在天体运动中起着决定 作用的万有引力定律,并了解它的发现历程和在人类开拓太空中的作 用。
初一物理知识点
初一物理知识点一、物理学概述物理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界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本质、结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最基础的科学学科之一,是机械、电学、光学、热学等学科的基础。
二、力学1. 什么是物理学中的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
基础理论包括牛顿运动定律、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运动学、刚体动力学。
2.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第一定律:当一个物体不受力时,其静止状态会一直保持下去,或者说,当一个物体受到一个恒定的力,其运动状态也会一直保持。
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其加速度等于力的合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第三定律: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它们的作用力也是相等的,但方向恰好相反。
3.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的重要定律之一,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该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三、电学1. 什么是电荷?电荷是负电子和正电子之间的基本粒子。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相互吸引,相同电荷相互排斥。
这个性质是很多电子设备的基础。
2. 静电场的概念静电场是指电荷所建立的场。
当一个点电荷*q*在一个点上,它会在周围产生一个电场 E,满足公式:E=F/q,其中F 是充电荷和场的电荷之间的电矢量力。
3. 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具有基本性质,包括电势、电势差和电位移。
电势是指一个点电荷将被置于电场中的潜能,单位为伏特(V)。
电势差是指两个带电粒子之间的电势的差异,单位为伏特(V)。
电场强度是指在一个点上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电力,单位为牛/库仑(N/C)。
四、光学1. 光是由什么构成的?光由一束波长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组成,这些辐射以光速沿着直线传播。
2. 光的基础定律光投射定律是描述光线如何被一个表面反射或折射的定律,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折射、景深等。
另一个重要定律是菲涅尔衍射定律,该定律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尤其是在光学器件和光学现象(如天文学,纤维光学等)中。
物理学7-角动量定理与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
——质点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2-6
刚体的定轴转动
一、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
1、质点系对固定点的角动量定理 对由n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中第i个质点,有:
质点i受力
d ri ( Fi外 f ji ) (ri mi vi ) dt j i
对i求和有: n
n n d ri Fi外 r f ji (ri mi vi ) dt i 1 i 1 i 1 j i因内力成对出 Nhomakorabea故该项为零
n d 得: ri Fi外 (ri mi v i ) dt i 1 i 1 n
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矩的矢量和等于质点系 角动量的增量。
——质点系对固定点的角动量定理
2、质点系对轴的角动量定理
设质点系内各质点均在各自的转动平面内绕同一轴转动
mv
二、质点的角动量定理
1、力矩
M
M Fr sin M r F
单位:牛· 米(N ·m)
力矩的分量式:
O
r p
M x yFz zF y M y zFx xFz
M z xFy yFx
对 轴 的 力 矩
力矩为零的情况: M r F (1)力F 等于零; (2)力 F 的作用线与矢径 r 共线即( sin 0 )。
d n M iz (ri mi v i sin i ) dt i 1 i 1
因有:v i ri i
n
n
2
d n 2 M [ ( m r ] iz i i ) dt i 1 i 1
转动惯量I
v i i mi O ri
2022物理第7章静电场第2节电场能的性质教案
第2节电场能的性质一、静电力做功和电势能1.静电力做功(1)特点: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电荷量和电荷移动过程始、末位置间的电势差有关.(2)计算方法①W=q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为带电体在沿电场方向的位移。
②W AB=qU AB,适用于任何电场。
2.电势能(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称为电势能。
(2)说明: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把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3.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1)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减少量,即W AB=E p A-E p B。
(2)通过W AB=E p A-E p B可知:静电力对电荷做多少正功,电荷电势能就减少多少;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多少功,电荷电势能就增加多少。
(3)电势能的大小:由W AB=E p A-E p B可知,若令E p B=0,则E p A=W AB,即一个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数值上等于将其从该点移到零电势能位置过程中静电力所做的功。
二、电势等势面1.电势(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2)定义式:φ=错误!。
(3)矢标性:电势是标量,有正负之分,正(负)号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高(低)。
(4)相对性:电势具有相对性,同一点的电势因选取零电势点的不同而不同.2.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2)四个特点:①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②电场线一定与等势面垂直,并且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③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反之越小。
④任意两个等势面都不相交。
三、电势差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的比值。
2.定义式:U AB=错误!.3.影响因素电势差U AB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移动的电荷q及电场力做的功W AB无关,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4.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 AB=φA-φB,U AB=-U BA.5.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U AB=E·d,其中d为电场中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七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七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物态变化是物质状态的转化,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液化、沸腾、凝固等变化都是物态变化。
了解物态变化的知识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七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
一、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物态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基本变化:固体→ 液体(熔化)、液体→ 气体(汽化)、气体→ 液体(液化)、液体→ 固体(凝固)、气体→ 固体(凝华)等。
二、熔化熔化是物质由固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
加热后,物质的温度增加,当物质温度到达一定程度时,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开始减弱,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变成了液体。
三、汽化汽化是将液态物质转化为气态物质的过程。
液体加热后,如果其温度越来越高,分子的动能增加,分子运动变得更加剧烈,直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液体就开始发生汽化,其中液体内部的分子变为气态分子。
四、液化液化是将气态物质转化为液态物质的过程。
压力对物质有很重要的影响,压力越大,物质的分子之间的排斥力越小,因此当气体被压缩时,其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变得越来越大,最终液化。
五、凝固凝固是将液态物质转化为固态物质的过程。
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下降,物质内部的分子开始减速,在一定的温度下,物质变得非常密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完全被克服,部分分子会一起凝固成为固体。
六、凝华凝华是将气态物质转化为固态物质的过程。
当气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非常强,气体分子之间发生排列,逐渐凝结为固体。
七、物态变化的条件物态变化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等。
当物质所受的温度、压力或相互作用力发生改变时,物质的形态也随之产生变化。
八、总结物态变化是物质状态转化的过程,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类型、条件等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作规律。
7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7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七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学习与物质运动和本质有关的基本知识。
以下是七年级物理学习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一、长度、面积和体积长度、面积和体积是物理学中基本的物理量。
长度是指物体的长短;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所占据的区域;体积是指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
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使用米、平方米和立方米作为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单位。
二、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
在学习物体的运动时,我们需要了解运动的速度、位移、加速度、时间等基本物理量。
同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运动的定理,如位移定理、速度定理、加速度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等。
三、物体的重量和质量物品的重量是指该物品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它的单位为牛顿。
而质量是指物体所包含的物料数量,它的单位为千克。
重量和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四、物理学中的能量物理学中有许多种不同类型的能量,如力学能、动能、势能、热能、电能等。
在物理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能量的定义、计算公式和转化关系。
五、压力和浮力压力是指物体受到力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效果,它的单位为帕斯卡。
浮力是指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的向上推力。
在物理学中,我们需要掌握采取浮力也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并且了解液体、气体压力的计算方法。
六、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碰到平面或曲面后反弹的现象。
而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穿过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弯曲现象。
在学习反射和折射时,我们需要了解光线的光路及角度的计算方法。
七、电学在七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电学知识。
我们需要学习电流、电阻和电压等基本概念,了解欧姆定律和基本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原理。
总结七年级的物理学习涵盖了许多基本概念,如长度、面积、体积、物体的运动、物理学中的能量、压力和浮力、反射和折射以及基础的电学知识。
第七章大学物理教材
直导线 AB 和半径为 r
yB
的圆弧导线 BCA 组成 , C
电流为顺时针方向, 求磁场作用于闭合 导线的力.
Idl
Ir
B 0
Idl
A
0
o
x
解 F1 I ABBj
根据对称性分析
F2 F2y j
F2 dF2y dF2 sin
BIdl sin
+
- Fm-
++
B
vd-
-
UH
+
N 型半导体
2)测量磁场
霍耳电压
UH
RH
IB d
7-8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力
一 安培力
洛伦兹力
Fm
evd
B
vd
Fm
Idl
I
S
Fm evd B sin
dl
dF nevdSdlB sin B
I nevdS
dF IdlBsin IdlB sin
讨论:
⑴ 载流子为正,RH、UH 为正; 载流子为负,RH、UH 为负。
U
H
RH
IB d
RH
1 qn
⑵ 金属中n很大, RH、UH 很小,霍尔效应很弱; 半导体中n较小,RH、UH 较大,霍尔效应较明显。 ⑶霍耳效应的应用
1)判断B 半导 体的类型
Fm
+
I
- vd-+
+ +
-
+
UH
I
-
P 型半导体
八下物理第七章知识点
八下物理第七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包括力的概念、单位、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力的性质、弹力、弹簧测力计、重力等。
具体如下: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2. 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5.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有关。
6.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7.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8.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比值为/kg。
9. 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这些知识点需要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通过做习题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