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科举制都的创立和发展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科举制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掌握科举制的核心内容,如考试制度、选拔标准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科举制的优缺点。
学会运用历史观点,评价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事物,培养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科举制的核心内容及其运作机制。
3. 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科举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科举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历史》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科举制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科举制吗?大家对科举制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设置问题:“科举制是如何产生的?它经历了哪些阶段?”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科举制的核心内容,如考试制度、选拔标准等。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重点阐述科举制的运作机制和历史背景。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科举制的思考题,让学生深入思考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8.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比较科举制与其他选拔人才的制度,如世官制、九品中正制等。
2. 探讨科举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如高考制度与科举制的联系与区别。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只 注 重 门 第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 刘毅传》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晋书· 王沈传》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西晋· 左思《咏史诗》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唐朝科举制度
分科考试 基本特征 择优录取 进士科 常 科 明经科 分类 制 举 “非常之人”
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 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 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唐朝 更加详备,更加完善,并逐渐制度化。
第三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制作人:张莉莉 时间:2016年2月25日
教学目标: 1、记忆科举制度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 制的主要内容 2、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 能力 3、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增强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教学难点: 隋唐时选官制度的变化及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深远影响
登 科 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矣,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曲江盛会
曲江流饮
曲江春晓
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的城新新 大内科科 雁的进进 塔大士士 遥慈们要 望恩相在 长寺互曲 安。邀江 美他约聚 景们,会 ,登共。 上游聚 寺长会 内安后 ,
乘兴在塔壁上题写自己的姓名,希望一次作为永久 的纪念。
三、展示交流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回答问题 四、精讲解疑
导入
《科举考试图》
知 识 抢 答
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选拔 ②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 不可以, 官吏的主要制度是什么? 进士科和明经科 是什么? ③科举制的基本特征有 殿试 ④唐代科举分为哪两类?谁 要经吏部考查后量才录用 哪些? 占主体地位? ⑤常科中最重要的是那两科? 择分 制举 ⑧皇帝在宫中亲自考察你的才能, 优 科 ⑥考中进士后可以立即上任 常科和制举,常科占主体 ⑦唐朝皇帝要选拔“非常之 这是科举制中的一种什么制度? 录 考 做官吗?为什么? 隋炀帝开设进士科 九品中正制 人”而设置了什么考试? 取试
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新人教版知识与技能知道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培养理清事件发展脉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
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远影响。
复习提问: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共同点?(注意任用贤才,选拔有才干、有道德的人当官。
)设问过渡:隋朝之前,怎样选拔官吏呢?原来,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推荐,才能当高官。
(所谓“高门”就是“高等”的意思。
)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的人当上高官之后,就要“知恩图报”,往往利用职权来维护推荐者的特权,不利于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所以,隋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实行有效的统治,废除了旧的选官制度,创建新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叫做科举制度。
【自主学习】一、科举制的诞生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①扩充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三、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⑵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和开放的社会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案 川教版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繁荣和开放的社会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案川教版一、教学目标:1、记住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2、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难点: 科举制的发展及作用三、设情激趣: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考试吗?同学们,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其实是中国的科举制度,那么科举制又是在什么时候诞生的呢?四、自主学习:探究1: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九品中正制?点拨1: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存在严重弊端,已不适应需要;中小地主经济实力增强,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隋朝统一之初需要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探究2: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是什么?点拨2: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
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
探究3:科举制度的内容、形式、及其影响。
点拨3: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唐朝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
科举制度有利于统治者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可以选拔了大量促进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加科举就必须读书,所以刺激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考试看中诗赋文章,刺激了唐代文学的繁荣。
五、成果展示:六、拓展延伸:如何辩证的看待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使出生卑微、有真才实学的人,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同时也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但是科举制度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七、课后反思: 26510 678E 枎`n - 22854 5946 奆29551 736F 獯32677 7FA5 羥39905 9BE1 鯡f20621 508D 傍R。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导学案
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导学案点击新目标1、记住科举制度创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
2、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作用。
3、比较古今考试制度的异同链接旧知识1、复习旧课知识,齐读第2课知识建构。
加油吧!2、忆一忆:隋朝创立了哪些新的制度?课前小热身初读课文,勾划关键词,并完成知识建构:创立: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正制,下令“”。
逐步取代了三国到南北朝的选官制度。
: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特征:。
科举制常科明经:考对的记忆和理解。
度的创分类进士:侧重考诗赋和时务策。
立和发发展:唐朝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
展录用程序:初试→→吏部考察,量才任用。
作用(1)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从推荐考察转变为以公开公平的为主。
(2)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影响(1)对国内:我国沿用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2)对外国:对日本、朝鲜,西方文官制度都有深远影响。
课堂进行时情景导入新课教学:一、科举制度的创立1、说一说:科举制度的创立过程。
(1)隋文帝,废除九品正制,下令“”。
(2)时设置,标志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2、议一议: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九品正制?二、科举制度的发展1、找一找:唐朝科举制度发展的表现。
(1)地位:。
(2)基本特征:。
(3)内容:。
(4)录用程序:。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的话:“国家取士,远法前代,得人为盛。
”材料二“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材料三唐太宗说:“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想一想:请回答:(1)上述几则材料描述的是唐朝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材料一中的“进士之科”是何时设立的?有何重大意义?(3)你是怎么理解材料二这句话的?(4)材料三说明了统治者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课堂小结填一填: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文帝()——隋炀帝()。
发展:唐朝。
课堂大练兵一、单项选择1.“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唐摭言》)此句是对唐太宗时哪项政策的评价? (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世袭制 D.察举制2.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
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人教版两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人教版两篇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人教版两篇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人教版两篇,欢迎大家阅读。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2、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3、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教学难点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
"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
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让学生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①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诏举贤良。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②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文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
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使学生掌握科举制的考试内容、选拔程序和选拔标准。
3.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提高其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科举制的考试内容、选拔程序和选拔标准。
三、教学难点:1. 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学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科举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考试内容、选拔程序和选拔标准。
3. 采用比较法,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在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中的独特地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科举制的背景,引发学生对科举制的兴趣。
2. 讲解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阐述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
3. 分析科举制的考试内容、选拔程序和选拔标准: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考试科目、选拔流程和选拔标准。
4. 探讨科举制的影响:分析科举制对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科举制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科举制起源、发展过程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科举制考试内容、选拔程序和选拔标准的理解。
3. 评价学生对科举制在历史上地位和影响的认知。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
2. 参考资料:科举制相关论文、书籍。
3.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动画等。
八、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九、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科举制:介绍科举制的背景、起源和发展过程。
3. 分析科举制考试内容:讲解科举制的考试科目、选拔程序和选拔标准。
4. 探讨科举制的影响:分析科举制对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古代科举考试的画卷,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描绘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场景吗?”“这个场景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的基本概念、创立过程、发展历程和影响等方面的掌握。
3.教师批改练习题,针对学生错误进行讲解,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科举制度的创立过程、发展历程、积极影响和弊端。
2.强调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3.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深入研究科举制度,如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小论文等,以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科举制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科举制度创立过程的小短文,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300字。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科举制度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
3.设计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科举考试、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举制度,加深对科举制度内涵的理解。
4.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耐心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对于优秀生,教师可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第3课科举制都的创立和发展点击新目标1、记住科举制度创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
2、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作用。
3、比较古今考试制度的异同。
链接旧知识1、复习旧课知识,齐读第2课知识建构。
2、忆一忆:隋朝创立了哪些新的制度?课前小热身初读课文,勾划关键词,并完成知识建构:创立: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正制,下令“”。
:设置,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科举制常科明经:考对的记忆和理解。
度的创分类进士:侧重考诗赋和时务策。
立和发发展:唐朝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
展录用程序:初试→→吏部考察,量才任用。
作用(1)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从推荐考察转变为以公开公平的为主。
(2)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影响(1)对国内:我国沿用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2)对外国:对日本、朝鲜,西方文官制度都有深远影响。
课堂进行时情景导入《钟馗嫁妹》中讲到钟馗是唐朝时一位出身贫寒的书生,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
然而相貌其丑无比,使他在科举考试中遭受歧视。
钟馗在科举考试中,凭借过人的才华,一路过关最终考到殿试,但唐明皇无法容忍其丑陋,大笔一挥,儿戏般的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
十年寒窗之苦,瞬间化为乌有,性格刚烈的钟馗于是选择了死。
问一问: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发展又如何呢?新课教学:一、科举制度的创立1、说一说:科举制度的创立过程。
(1)隋文帝,废除九品正制,下令“”。
(2)时设置,标志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2、议一议: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九品正制?3、二、科举制度的发展1、找一找:唐朝科举制度发展的表现。
(1)地位:(2)基本特征:(3)内容:(4)录用程序: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的话:“国家取士,远法前代,得人为盛。
”材料二“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材料三唐太宗说:“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想一想:请回答:(1)上述几则材料描述的是唐朝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材料一中的“进士之科”是何时设立的?有何重大意义?(3)你是怎么理解材料二这句话的?(4)材料三说明了统治者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三、科举制度的影响1、找一找:科举制度的作用:(1)(2)2、议一议:科举制度的影响:(1)(2)课堂小结填一填: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文帝()——隋炀帝()。
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十二中学七年级历史《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一、知识梳理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
从三国到南北朝,主要用选择官员。朝时,创立了科举制度。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设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从此做官凭真实才学,选官权力收回中央。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1.唐朝时科举制度有很大发展,逐步走向化和化。பைடு நூலகம்生来源很广,考试内容和程序都有明确规定,管理非常严格。其中科尤其被看重,在科举制度中居主导地位。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1)本诗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
(2)唐朝的科举程序和任用情况如何?
13.唐朝科举制主要分为哪两类?唐代为什么会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l.魏晋以来选官的标准是()
A.是否有真才实学B.是否出身权贵C.是否有家产万贯D.是否品行端正
2.科举制度创立于()
A.三国时期B.魏晋时期C.隋朝时期D.唐朝时期
3.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宗D.唐太宗
4.科举制度的完善是在()
A.魏晋时期B.隋朝时期C.唐朝时期D.宋朝时期
隋炀帝
提高进士科的地位
武则天
11.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材料二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选官制度?
(2)材料二中“前代”指哪朝?据材料二写出唐朝占主导地位的考试。
三、探究拓展
12.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A.虚心纳谏B.善于用人C.开科取士D.爱护英雄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学案(无答
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方面:记住科举制度创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2、能力方面: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学习,引导学生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重难点】1、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2、难点:唐朝科举制度的内容和科举制度的影响。
【教学过程及重点知识】知识梳理★一、科举制度的创立1、从三国到南北朝,主要用 ______选择官员。
2、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_________时开设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从此做官凭真实才学,选官权力收回中央。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1、________时,科举制度得到完善并有很大发展,科举成为唐朝选拔官员最重要的方式。
2、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___、 __。
唐朝科举分和两大类。
而常科以、两科最重要。
其中科尤其被看重,是当时读书人入仕做官的首选途径。
武则天时,开创了_________的先河。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阅读部分)1、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______________,它的出现表明我们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____________为主转变为以_________为主,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同时还影响到、等国和近代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产生。
2、隋唐统治者创立和发展的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了_________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思考:你如何看待科举制度?【当堂检测】1、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状元功名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 B.辛勤耕作致富 C.作战建立战功 D.经商成为富商巨贾2、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唐朝时,皇帝要选拔有特别技能的人应通过()A.明经考试 B.进士考试 C.殿试 D.制举4、”落地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诗句反应当时人的心情是()A.屡试不中的苦恼凄凉 B.中举后的高兴欢快 C.改革科举制 D.对科举制的批判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拨制度,他是()A.禅让制 B.科举制 C.世袭制 D.推举制6、唐朝有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是说唐太宗()A.虚心纳谏 B.善于用人 C.开科取士 D.爱护英雄7、与科举有关的成语“衣锦还乡“反应的是()A.只有身穿锦衣才会允许参加考试B.读书人用华丽的衣服来证明自己的身份C.参加科举考试返乡时可获得一套新衣D.读书人在科举考试考中后地位有巨大变化8、对科举制的准确理解是()A.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B.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C.隋朝时开始确立D.最重要的是进士科9、下列事件中,不属于隋文帝时期的是()A.确立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正式形成C.废除九品中正制D.出现“开皇之治”10、唐朝科举制的积极作用表现在()①选拔人才②安定局势③促进教育④打击士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在下列有关科举考试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内容:(科举的发展)12、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导学案
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记住科举制度创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
2、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作用。
3、比较古今考试制度的异同。
【学习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学习难点】科举制的发展及作用【课前预习】【学法指导】【预习自测】(一)科举制度的创立从三国到南北朝,主要用选择官员。
朝时,创立了科举制度。
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设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从此做官凭真实才学,选官权力收回中央。
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1.唐朝时科举制度有很大发展,逐步走向化和化。
考生来源很广,考试内容和程序都有明确规定,管理非常严格。
其中科尤其被看重,在科举制度中居主导地位。
2.唐朝科举分和两大类。
而常科以、两科最重要。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1.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选拔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深远。
它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士人读书之风日盛,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同时还影响到、等国。
2.朝建立的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了1300多年,直到朝末年才被废除。
【我的疑问】【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九品中正制?2、唐朝为什么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质疑探究】探究问题一:科举制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探究问题二:科举制是怎样创立的?在唐朝有何新的发展?【当堂检测】1、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状元功名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 B.辛勤耕作致富 C.作战建立战功 D.经商成为富商巨贾2、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唐朝时,皇帝要选拔有特别技能的人应通过()A.明经考试 B.进士考试 C.殿试 D.制举4、“落地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诗句反应当时人的心情是()A.屡试不中的苦恼凄凉 B.中举后的高兴欢快 C.改革科举制 D.对科举制的批判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拨制度,他是()A.禅让制 B.科举制 C.世袭制 D.推举制【课后反思】【课后训练】1、在下列有关科举考试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内容:(科举的发展)2、材料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七年级历史教案)科举制度的创立学案
科举制度的创立学案七年级历史教案科举制度的创立学案一.课前导学(一)认清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2.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影响;学习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二)课前自学1.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图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思考目标中的问题;2.独立做好下面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巩固:(1)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2)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从此,门第不高的,可以凭才学作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集中到;(4)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两科最重要。
(5)唐太宗即位后,扩充了的规模。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6)武则天时,开始了,并增设了;(7)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8)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止。
二.交流展示三.小组讨论1.科举制度是怎样创立的?如何得到完善?2.科举制度创立起了什么作用?五.达标训练七年级历史教案2.在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3.在科举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二)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唐太宗 b.唐玄宗 c.隋文帝d.隋炀帝2、科举制创立于() a.隋朝 b.唐朝 c.西汉 d.魏晋3、科举制逐步完善于()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4、科举制废除于() a.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清朝5、首创殿试、武举的是() a.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隋文帝6、有利于唐诗繁荣的是() a.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隋文帝7、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8.与科举制有关的成语“衣锦还乡”反映的是a.参加科举考试还乡时可获得一套新衣b.读书人在科举考试考中后地位有巨大变化c.只有身穿锦衣才会允许参加考试d.读书人用华丽的服饰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三)阅读下列材料:“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科举制都的创立和发展
点击新目标
1、记住科举制度创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
2、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作用。
3、比较古今考试制度的异同。
链接旧知识
2、忆一忆:隋朝创立了哪些新的制度?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勾划关键词,并完成知识建构:
创立: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正制,下令“”。
:设置,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科举制常科明经:考对的记忆和理解。
度的创分类进士:侧重考诗赋和时务策。
立和发发展:唐朝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
展录用程序:初试→→吏部考察,量才任用。
作用(1)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从推荐考察转变为以公开公平的为
主。
(2)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影响(1)对国内:我国沿用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2)对外国:对日本、朝鲜,西方文官制度都有深远影响。
新课解读: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
1、说一说:科举制度的创立过程。
(1)隋文帝,废除九品正制,下令“”。
(2)时设置,标志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2、议一议: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九品正制?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1、找一找:唐朝科举制度发展的表现。
(1)地位:
(2)基本特征:
(3)内容:
(4)录用程序: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的话:“国家取士,远法前代,得人为盛。
”
材料二“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
材料三唐太宗说:“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
合作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几则材料描述的是唐朝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进士之科”是何时设立的?有何重大意义?
(3)你是怎么理解材料二这句话的?
(4)材料三说明了统治者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1、找一找:科举制度的作用:(1)
(2)
2、议一议:科举制度的影响:(1)
(2)
课堂小结
填一填:
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文帝()——隋炀帝()。
发展:唐朝。
达标测评
1、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状元功名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辛勤耕作致富 C.作战建立战功 D.经商成为富商巨贾
2、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
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唐朝时,皇帝要选拔有特别技能的人应通过()
A.明经考试 B.进士考试 C.殿试 D.制举
4、”落地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诗句反应当时人的心情是()
A.屡试不中的苦恼凄凉 B.中举后的高兴欢快 C.改革科举制D.对科举制的批判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拨制度,他是()
A.禅让制 B.科举制 C.世袭制 D.推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