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学案(19)第七单元第1课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导学案 第7单元 第1课 十九世纪中叶的俄国(学生版)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十九世纪中叶的俄国【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二、学习重点:俄国的农奴制三、学习难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
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主学习】一、俄国的农奴制1、兴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俄国农奴制_____________;______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正式确立。
2、发展:18世纪以后,俄国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
使农奴生活贫困,____________低下。
3、危机:阶级矛盾激化,___________增多,声势日益扩大。
二、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1、背景:(1)19世纪40年代,受欧美___________的影响,俄国开始出现了机器工厂。
(2)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___________发展。
2、概况:19世纪中叶,俄国仍处于______________阶段,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3、影响: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废除__________的呼声日益高涨。
三、新思想的涌动1、背景:(1)19世纪初,俄国贵族青年受法国____________的影响和感受西欧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2)在农民的反农奴制斗争的推动下,俄国____________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争论。
2、概况:(1)1825年爆发“______________起义”。
(2)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主张废除农奴制。
四、克里米亚战争1、原因:为了扩大势力范围,获取土地以及转移___________。
2、经过: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年。
参加国:俄国对土耳其、英、法3、结果:俄国战败,双方订立和约。
4、性质:俄国与英法都是________的战争。
5、影响:(1)暴露俄国农奴制的___________;(2)俄国的_____________一落千丈;(3)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4)推动了俄国在60年代的改革。
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说课)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课程标准】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学情分析】高二文科班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分析改革的一般方法基本掌握。
因此,对于高二的学生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时包括本单元第1课和第2课的内容)1、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状况,理解农奴制的存在是导致俄国全面落后的根源,认识俄国改革农奴制的必要性。
(2)通过对改革的酝酿过程的了解,认识亚历山大二世推进改革的特点。
(3)识记解放农奴法令,理解废奴法令的作用。
(4)对“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及其实施予以全面评价。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俄、法在19世纪的两次较量,创设情境,分析探究19世纪中叶的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困难来认识及农奴制对俄国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及其作用。
(3)通过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全面评价“二一九法令”,认识改革的进步与局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落后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2)改革是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的认识及其评价。
难点:(1)农奴制对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2)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导,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老师方法引导,情境创设,引发讨论等方式突破重难点【教具准备】预习学案、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改革的背景:必要性: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可能性:沙皇的抉择二、改革的内容三、改革的评价:进步性、局限性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说课)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一)教材地位与作用选材于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本单元分为3课,这节课的内容包括第1课和第2课,第3课作为改革的影响将在下一个课时做处理。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7: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标要求』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知识梳理』一、俄国的农奴制1.确立(1)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形成。
(2)确立:17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
2.强化(1) 允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2)18世纪中后期,沙皇将一百多万连同赏赐给贵族。
(3)农奴制扩展到、等地。
3.危机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骚动不断。
『深度认识』农奴制是一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它的存在和发展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使俄国陷入了深刻的社会危机之中。
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1.表现(1)俄国的中出现了机器工厂。
(2)俄国处于阶段。
(3)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明显落后于等国。
(4) 与英法等国差得很远。
2.原因农奴制使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不能提供必要的。
3.后果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名师点拨』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明:一方面,城乡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农奴制度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占统治地位的落后的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废除农奴制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三、新思潮的涌动1.十二月党人起义(1)原因:19世纪初,俄国青年军官对俄国农奴制和非常不满。
(2)目的: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
(3)时间:1825年。
(4)结果:起义失败,但影响很大。
2.知识分子的争论(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焦点:和。
『拓展点拨』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十二月党人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使起义处于孤立无援地位,导致最后失败。
但是,这次起义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武装起义,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克里米亚战争1.原因俄国为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及转移。
2.经过(1)1853年,俄国侵入奥斯曼帝国,侵犯了和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2)英、法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同盟条约,派兵进入参战。
课标实验版选修1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学案
答案提示:利用农奴劳动,发展了近代工业,这种工业只是建立在手工工场的基础上;19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发展迅速,工业革命以后的工业发展是建立在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基础上,俄国的农奴制不仅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还造成了国内市场的萎缩,这就使得俄国的经济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俄国日益落后。
示标、链接、探究、展示、拓展提高、测标、小结等
心得体会
我有妙招
链接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俄罗斯封建国家的形成
文献记载中最早出现“莫斯科”这个词是在1147年,当时它还是奥卡河的支流莫斯科河岸上的一个小村子。这里水陆交通方便,土地肥沃,森林茂密,并处于东北俄罗斯各公国的中央。这些情况为莫斯科公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237~1240年,蒙古人征服了大部分分裂的俄罗斯,把俄罗斯东北部并入金帐汗国。蒙古征服者保存各公国的封建政权,并册封王公中的一人为“弗拉基米尔和全俄罗斯大公”,负责征收东北俄罗斯的贡赋。1328年,绰号“钱袋”的莫斯科王公伊凡一世(1325~1340年在位)从金帐汗那里取得这个称号,获得了征收东北俄罗斯对金帐汗国的贡赋的特权。伊凡一世利用金帐汗,打击和削弱其他公国,并请大主教将驻节地从弗拉基米尔迁到莫斯科,提高了莫斯科在宗教和政治方面的地位。到伊凡一世死时,莫斯科公国已成为全俄罗斯最强的公国,为统一全国积蓄了政治和经济力量。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对内展开对封建主的长期斗争,对外于1480年摆脱了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不久又收复了被立陶宛人占领的失地,基本上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并在斗争的过程中设置了中央管理机构。其后,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最终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并掌握了全部的国家权力。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俄罗斯封建国家终于形成。
高二历史学案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人教版选修1)
第七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课标要求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二、重难点解析1、如何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发生?(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但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
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
农业中商品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解。
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诸国。
在农奴制度下,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因而无法满足工业对大量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另外,在地主的强取豪夺下,广大人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从而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这一切都表明要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冲破农奴制的束缚是首要任务。
(2)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抗争。
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受压迫最为深重,他们不断斗争。
从1826年到1861年改革前,总共发生了1000多次农民起义,而且规模一年比一年大。
他们从拒服劳役、抗纳代役租开始,继而发展到烧毁庄园、杀死地主,甚至发展到举行大规模反对沙皇政府苛捐杂税和官吏压迫的大暴动。
在自发的农民运动影响下,受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的工人以及受阶级压迫的少数民族,也不断起来同反动势力作斗争,这些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沙皇专制统治,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武装起义。
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其后,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进一步抨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度,要求社会变革。
(4)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历史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 3、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 、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 军事管理体制。 军事管理体制。 • 4、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 西方书籍。 西方书籍。
三、评价
• 1、性质: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 、性质: 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它是沙皇以国家的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 而下的改革, 而下的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 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 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农民 缴纳的大量的赎金), ),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 缴纳的大量的赎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 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 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转折点。 的转折点。
小结: 小结: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 • • • • • 一.背景 国际背景:( :(2 国内背景: (1)国际背景:(2)国内背景: 二.内容 颁布“二一九法令” 解放农奴。 (1)颁布“二一九法令”,解放农奴。 进行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改革。 (2)进行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改革。 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 (3)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 军事管理体制。 军事管理体制。 • (4)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 西方书籍。 西方书籍。 • 三.评价(1)性质。(2)对俄国近代化进程 评价( 性质。( 。(2 的影响。( 。(3 局限性。 的影响。(3)局限性。
C
• 6.( 模拟)俄国 .(08模拟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 .( 模拟) 年改革有利于资本 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 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 行的残酷掠夺” 这主要是指( 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 •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 •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 • D.农民成为商品 .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学习总结
单元学习总结一、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的熟悉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为资本主义的开展供应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使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进运动。
2.地位: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肯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开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方式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
3.作用:使广阔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夫的生产乐观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开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4.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1)“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
这次没有转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2)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状况来看,具有残酷的掠夺性和哄骗性。
(3)不彻底性。
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存了大量的封建剩余,这使俄国日后具有事封建的特点。
二、1861年农奴制后的社会阶级关系1.新兴资产阶级:既不满足自己政治上的无权地位,又需要依附封建地主阶级。
2.农夫阶级:后的农夫连续受到地主的奴役,而且由于资本主义和农奴制剩余紧密结合,广阔农夫患病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此农夫对抗斗争不断。
3.民粹派形成及主见(1)形成:一批代表农夫利益的平民学问分子,走上民主革命道路,渐渐形成了民粹派。
(2)主见:反对农奴制度,不满足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
认为学问分子是领导农夫革命的主要力气,号召学问分子去农村发动农夫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3)局限:民粹派不了解农夫的真正想法,他们的行动没有得到农夫的响应。
(4)开展:民粹派遭到沙皇镇压后,发生分化。
其中一局部人主见通过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绽开了对沙皇的暗杀。
三、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的异同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不同点背景内外因的结合推动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开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开展落后于西欧,在克里米亚战斗中战败;国内消失新目的开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防止人民革命运动,增加国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事、文化等方面侧重于农奴制,也在政治体制、制度、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点相同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开展;都不彻底,两国都保存了大量的封建剩余势力;都为对外扩张预备了条件例题(2014·福建高考)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选修一学案(19)第七单元第1课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本课目标】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重点:俄国的农奴制。
难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
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发展。
【预习自学】一、俄国的农奴制:1.农奴制发展历程⑴确立:①国家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为中心,建立②农奴制确立:,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
⑵强化:18世纪以后,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
①允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② 18世纪中后期,沙皇将及赏赐给贵族。
③农奴制扩展到、等地。
⑶危机: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反抗不断。
2.农奴制下的阶级关系⑴地主:①占有和,是不可侵犯的特权;②可以公开出售;③可用农奴作抵押⑵农奴①是地主的;②被迫在领主的庄园内;③耕种自己的;④承担;⑤生活穷困不堪。
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1.表现:⑴俄国的中出现了机器工厂(19世纪40年代)⑵农奴制下,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也缺乏更不能提供⑶俄国处于阶段,工业生产各个部门明显落后于2.有识之士意识到:是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的呼声日益高涨。
三、新思潮的涌动1.十二月党人起义:⑴原因:19世纪初,俄国青年军官对俄国和非常不满。
⑵目的:试图推翻,废除。
⑶时间:⑷结果:,但影响很大。
2.知识分子的争论⑴时间:⑵焦点:和⑶主张:①守旧派:主张进行平缓改革②改革派:提出③激进派:要求,代表人物:、四、克里米亚战争:1.原因:①俄国为了扩大,攫取②为了转移。
2.经过:⑴1853年,俄国侵入,侵犯了和在的利益。
⑵英法同签定同盟条约,派兵进入参战。
⑶英法与俄在要塞激战,1855年,俄军战败。
⑷1856年,3.影响:⑴国际地位国内矛盾①战争消耗②政府加重(2)俄国人士气(3)推动了沙皇不得不走上道路。
【合作探究】1.19世纪中叶,俄国的工业发展为什么远落后于西方国家?2. 面对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状,思想界有什么变化?3.尼古拉斯〃皮洛哥夫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在赶往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救治伤员的途中有这样的记述:“整条道路──忙着伤员、枪支、牛马饲料的运输。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七单元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材料发二展远远1落9世后纪于中西期欧俄其国它与国西家欧。国家经济比较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制度
国别 (卢布) (万吨)
(公里)
问题俄探国究:资71本主29(义18的60充年)分发160展0(需186要0年哪)些封建条农件奴?制
收 欠
① 农奴被束缚在地租主的土地上;
② 农奴的人身、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
③ 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十分严重,处于社会
最低层,处境恶劣。
材料一: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 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 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材料二: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 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 期追捕。
号召俄国 一切进步 力量为农 民解放和 实现民主 而斗争
认为农民 革命是获 得解放的 唯一途径, 也就是要 推翻农奴 制和沙皇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专制
思想上,俄国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 统治的新思潮。
四、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新旧文明的较量)
1、原因
1)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 的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 2)转移国内矛盾 3)俄国入侵土耳其侵犯了英 法在土耳其的利益 4)奥斯曼帝国战略地位重要,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沦陷 国力衰弱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素养解读: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俄国农奴制发展的概况、俄国新思潮的代 表人物与主张、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 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角度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3.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角度认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社会 背景
选修1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特点: 1)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 2)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 3)处于社会最低层,处境恶劣 。
俄国的农奴制是欧洲农奴制的典型
农奴与奴隶的区别?
农奴依附于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 (称为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 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 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 奴隶是奴隶主的会说话的工具。可以买 卖和任意杀死,其本身就是奴隶主的财产。
——亚历山大二世
进步与局限
积极作用: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即由 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 立资本主义制度。 ◆改革的性质:
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19世纪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英国1832年 英国 议会改革 俄国1861 年改革 美国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年
工业化、全球化 城市化、都市化 民主化、法制化 理性化、科学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一切都翻了个,一切都刚刚开始”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开篇
(一)经济近代化
(二)政治近代化
(三)军事近代化 (四)教育近代化
阅读“资本主义经济的 迅速发展” 回答: 1.改革如何推动了俄国 的经济近代化? 2.经济近代化过程中还 存在哪些局限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11600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 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 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 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 线增长了35倍多。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问题导学克里米亚战争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
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
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1)《人民的英国史》的作者认为1850年以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2)根据材料二探究,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俄国产生了哪些影响?1.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劳动力: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
(2)市场:农奴遭受严重的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产品低劣,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狭小。
(3)原料:缺乏充足原料来源,且为西欧原料供应地。
(4)资金: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
(5)技术:技术水平低。
19世纪中叶,俄国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交通运输领域明显落后于西欧。
2.对克里米亚战争的认识(1)性质:对俄国和英法双方来说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对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但无法改变这次战争的非正义性。
(2)实质: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落后的农奴制之间的一场较量。
(3)影响:英法加强了在土耳其的殖民势力。
大大降低了俄国在欧洲的地位。
使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当堂检测1.观察下列图片,关于19世纪俄国农奴境况的表述,正确的是()可怜的农奴①农奴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②农奴的生活水平较低③农奴主对农奴进行严格的限制④俄国的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落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发展落后主要表现为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蒸汽动力很少B.尚未出现工业生产C.交通运输落后D.工业生产远远落后于英、法、美等国3.1825年俄国爆发“十二月党人起义”,突出反映了()A.俄国政局动荡不安B.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尖锐C.人们对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D.俄国与西欧国家关系紧张4.某班同学在对克里米亚战争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具有明显缺陷的是()A.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B.英法阻止俄国的扩张有一定的正义性C.俄国在战争中失败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D.战争失败使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材料二马克思在《战争问题》中指出:“沙皇的这样大的帝国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进攻的海上,这种情况使沙皇感到不满和恼火,因此,他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的计划,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
[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的历史背景。
2.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熟悉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目标导航] 1.了解俄国农奴制开展的概况,俄国新的代表人物与主见、克里米亚战斗的影响。
(重点)2.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重点)3.熟悉1861年俄国农奴制的社会背景。
(难点)一、俄国的农奴制1.农奴制开展历程(1)确立①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封建土地全部制的开展,农奴制开头形成。
②17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
(2)强化:18世纪以后,俄国历代沙皇实行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还把它扩展到新吞并地区。
2.主要内容(1)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行侵害的特权。
(2)农奴被迫为领主无偿劳动,承当很重的赋税,生活贫困不堪。
3.危机:地主的剥削与压迫激起了农奴的对抗,农夫骚动越来越多。
[思维点拨]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开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开展,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
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开展1.概况(1)19世纪40年月,俄国的棉纺织业中消失机器工厂。
(2)19世纪中叶,俄国仍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以及交通运输领域远远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
2.缘由:农奴制使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工业和国内市场。
3.影响: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开展的重要障碍。
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三、新的涌动1.“十二月人起义〞(1825年)(1)缘由:19世纪初,一些受西欧国家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影响的俄国青年官对俄国农奴制和封建专制特别不满。
(2)目的: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农奴制,但遭到了残酷镇压。
(3)结果:起义失败,但对俄国社会影响很大。
2.平民学问分子的争辩(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月。
(2)争辩焦点:国家现状和将来开展,特殊是农夫获得解放的方式。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七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教学设计
3.感受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努力密切相关,激发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了以下基础知识:对俄国历史的基本了解,包括俄国沙皇制度、封建制度等;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有一定的掌握。然而,在农奴制改革这一具体问题上,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应用尚显不足;在史料阅读和分析方面,能力有待提高。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七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基本情况,了解改革的背景、内容、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理解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农奴制改革的必然性、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4.评价改革意义: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评价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意义,以及改革在俄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探讨一个与农奴制改革相关的问题。
2.讨论主题:为每个小组指定讨论主题,如改革的原因、改革过程中的矛盾、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等。
作业批改与反馈:
1.教师将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
2.针对学生的作业表现,教师将及时给予反馈,鼓励优秀作业,指导学生改进不足之处。
整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案 精品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案【课标要求】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重点:俄国的农奴制。
难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
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课导入】采用问题导入法:师:通过第七单元的引言我们知道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呢?生1:1861年生2:因为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绊脚石。
(或成为俄国落后的根源)师:俄国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改革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亚历山大二世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学生如果不能完满的答出,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新课探究】一、俄国的农奴制1、俄国农奴制的确立和发展(1)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早在10至11世纪,在基辅罗斯就出现了农奴制。
基辅罗斯的王公、贵族、教会夺取村社的土地,建立大庄园,成为大土地所有者;与此同时,不少农民被迫处于依附地位。
不过那时封建主对农奴的人身束缚还不那么严重,同时也还存在着人数众多的自由农民。
当时的农奴制还处在初步形成的过程中。
12世纪基辅罗斯的分裂和13世纪蒙古人的入侵,一度延缓了俄国农奴制的发展。
14世纪,随着莫斯科公国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外来骚扰减少,俄国的封建经济重新出现较快的发展。
到了15世纪,农村的阶级关系便出现了新的变化。
大封建主以取得服役为条件,把部分新获得的土地分交其臣属掌管。
这样便出现小封地占有者阶层,称为地主贵族或小贵族。
地主贵族为了在服役期内从封地上榨取最大收入,必须有足够的劳动人手,因此都竭力把依附农民固定在土地上。
他们规定农民只能在尤里日(俄历11月26日)前后各一星期之间离开主人到别的地方去谋生。
(2)正式确立: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民农奴化的过程是通过这一时期颁布的一系列的法律条文确立的:1497年《伊凡三世法典》第57条《关于农民的出走权》,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限制农民的出走权。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并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认识农奴制的存在是导致其社会矛盾激化和落后的根源,而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过程与方法:对于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学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体验当时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十二月党人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俄国社会进步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甘愿放弃统治阶级的部分利益顺应历史的潮流推行改革,他的精神值得肯定和赞扬。
(3)感知农奴生活的艰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难点:揭示俄国农奴制的存在是导致其社会矛盾激化和落后的根源。
三、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理念:根据主体参与—责任课堂的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阅读历史图片,历史材料,历史图表,得出信息,解决课标要求。
教学过程导入设计(复习导入)同学们,通过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必修部分的学习,大家应该知道从17——19世纪,许多国家纷纷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者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国家在这段时间内通过改革或革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学生: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787年的美国独立战争、1868年日本开始的明治维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老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革命这一部分知识已经形成了一条较为清晰和完整的知识脉络,今天我们将来细致的学习一下其中一个国家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同学们通过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应该知道,我们再了解一场改革时,无非是从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三个大的方面去把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我认为,同学们通过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必修部分的学习,对于一些改革或者革命会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那么在导入新课时,我就让同学自己去回忆已学习的过的内容,唤醒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一条完整的有关于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或革命的知识脉络,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选修知识与必修知识之间的联系,让选修部分的学习能和必修部分的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推进新课一、感知农奴生活投影打出以下几幅图片请同学回答:上述图片及教材P90“历史纵横”,它们共同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度具有什么特点?如果你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一位农奴,你会怎么办答案:特点: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极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暴动1801-1860年农民骚动(设计意图:通过几幅历史图片的展示,能够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到农奴生活的极端贫困,这种真实历史图片的展示比任何形式的材料都具有说服力,同时让同学们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农奴,自己会怎么办?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人认识:在政治方面,俄国农奴制已经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此外,也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也达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双基梳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①政治:农民起义不断,社会矛盾尖锐。
②经济: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农业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③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直接原因)。
④思想上:“十二月党人”起义和新“知识分子”群体变革思想的推动。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2、目的:①根本目的: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②直接目的: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3、时间:1861年3月3日(俄国2月19日),亚历山大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4、内容:①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②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农民除了要交付高额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③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5、影响:(1)积极影响: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农奴制的废除,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2)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第七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课堂巩固】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
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惟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下“1500年以后的世界”(1)材料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2分)“停步不前”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突出表现是仆么?(4分)(2)材料中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4分)【课后提高】1、仔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照表注:1俄里==1.067千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材料二下图为俄国贵族在宣读“二一九法令”材料三下图为民粹派在农村宣传(图见《历史》选修1第98页)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材料二所揭示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2)分析材料二所揭示的历史事件的同时,俄国进行了哪些政治改革?(3)材料三中民粹派是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他们反对农奴制度,痛恨改革对农民的剥夺。
人教版选修1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二.【重难点突破】1、近代化:它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叫工业化、全球化,其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都市化,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
2、民粹派及民粹派运动:民粹派一词是指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平民知识分子,得名于他们70年代中期“到民间去”,把这些到农民中去的知识分子称为民粹派。
民粹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正义与社会平等,他们相信社会主义能体现这种正义与平等,故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民粹派的所作所为都以人民,尤其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代表着民粹派的民粹主义的理论核心实际上就是“农民社会主义”。
具体来说,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罪恶和社会倒退;相信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主义的基础,农民是实现俄国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一种主导力量,能够领导俄国走向社会主义。
民粹派运动是指自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民粹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到19世纪60、70年代民粹主义思潮便逐渐形成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民粹派运动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19世纪60、70年代的革命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有拉甫罗夫、巴枯宁和特卡乔夫。
这时期的活动主要有:民粹主义小组成立、大规模到民间去和恐怖主义活动。
(2)19世纪80、90年代的自由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是米海依洛夫斯基等。
(3)20世纪初的社会党时期,领导人主要有切尔诺夫等。
民粹派运动是体现了自恰达耶夫以来俄国东、西方道路之争最激烈的社会运动,同时它也是俄国的社会主义的实际开端,因而在19世纪俄国社会思想史和解放运动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下半期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民粹派运动的影响。
【检测提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本课目标】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重点:俄国的农奴制。
难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
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发展。
【预习自学】
一、俄国的农奴制:
1.农奴制发展历程
⑴确立:①国家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为中心,建立
②农奴制确立:,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
⑵强化:18世纪以后,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
①允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② 18世纪中后期,沙皇将及赏赐给贵族。
③农奴制扩展到、等地。
⑶危机: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反抗不断。
2.农奴制下的阶级关系
⑴地主:①占有和,是不可侵犯的特权;②可以公开出售;
③可用农奴作抵押
⑵农奴①是地主的;②被迫在领主的庄园内;
③耕种自己的;④承担;⑤生活穷困不堪。
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
1.表现:⑴俄国的中出现了机器工厂(19世纪40年代)
⑵农奴制下,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也缺乏
更不能提供
⑶俄国处于阶段,工业生产各个部门明显落后于
2.有识之士意识到:是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的呼声日益高涨。
三、新思潮的涌动
1.十二月党人起义:
⑴原因:19世纪初,俄国青年军官对俄国和非常不满。
⑵目的:试图推翻,废除。
⑶时间:
⑷结果:,但影响很大。
2.知识分子的争论
⑴时间:
⑵焦点:和
⑶主张:①守旧派:主张进行平缓改革
②改革派:提出
③激进派:要求,
代表人物:、
四、克里米亚战争:
1.原因:①俄国为了扩大,攫取
②为了转移。
2.经过:⑴1853年,俄国侵入,侵犯了和在
的利益。
⑵英法同签定同盟条约,派兵进入参战。
⑶英法与俄在要塞激战,1855年,俄军战败。
⑷1856年,
3.影响:⑴国际地位国内矛盾
①战争消耗②政府加重
(2)俄国人士气
(3)推动了沙皇不得不走上道路。
【合作探究】
1.19世纪中叶,俄国的工业发展为什么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2. 面对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状,思想界有什么变化?
3.尼古拉斯·皮洛哥夫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在赶往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救治伤员的途中有这样的记述:“整条道路──忙着伤员、枪支、牛马饲料的运输。
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病号,其中有些还是截过肢的,三三两两躺在马车里,冻得打颤,不住的呻吟。
在齐膝的泥浆中,人和牲口寸步难行;每走一步都能看到死去的牲口;──同时听得到伤员的呼号、乌鸦成群地飞向猎物的号叫、备受折磨的马夫的咆哮、以及远远来自塞瓦斯托波尔加农炮的吼叫。
”
高二历史选修Ⅰ学案(19)第六单元农奴制改革①
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概述俄国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实质因素。
战争对俄国有哪些影响?
【检测反馈】
1.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开始建立于
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6世纪中期 C.17世纪中期 D.19世纪中期2.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前农奴制危机表现的是①农民起义连续不断②统治阶级内部分化,产生了要求革命的贵族革命家③平民当中涌现出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平民革命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19世纪中期,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你认为俄国会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展缓慢 B.俄国农奴制落后
C.新思潮的冲击 D.战争对俄国来说是非正义的
4.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
A.贵族地主不愿投资近代工业 B.农奴的反抗斗争不断
C.自由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狭小 D.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5.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
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剧
6.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觉醒”了的人们认识到俄国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7.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发展,要求突破农奴制的束缚,在思想领域具体表现为
A.农民的骚动 B.新思潮的涌动 C.十二月党人起义 D.克里米亚战争8.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俄国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碍了工业的发展③十二月党人起义④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9.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
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10.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A.继续保留农奴制 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
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 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
11.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B.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12.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转移国内矛盾 B.俄国与英法在克里米亚地区发生利益冲突C.英法为了把土耳其变成殖民地 D.英法俄争夺世界霸权
13. 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14.下列关于“十二月党人起义”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发动者主要是青年军官 B.起义者对俄国落后状况非常不满
C.起义发生在公历十二月 D.起义对俄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15.19世纪四五十年代,俄国知识分子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下列主张属于改革派的是
A.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 B.由农民和地主之间自愿协调
C.无条件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D.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16.下列集中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危机的主要事件是
A.农奴起义风起云涌 B.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C.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D.十二月党人起义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
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
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界线。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材料三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们和官吏们更加无能,俄国的严重的弱点,过去外界所没想象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人民的英国史》
高二历史选修Ⅰ学案(19)第六单元农奴制改革①
(1)《人民的英国史》作者认为1850年以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俄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1课19世纪中期的俄国
【合作探究】
1.19世纪中叶,俄国的工业发展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俄国实行封建专制制度,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如英国法国等已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
②经济上: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经济,在农奴制下,俄国缺乏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工业投资和必要的国内市场,
③生产方式上:俄国仍然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如英国法国已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
总之: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2. 面对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状,思想界有什么变化?
(1)1825年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军官,感受到了西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动了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起义。
(2)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揭露和抨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3.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概述俄国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实质因素。
战争对俄国有哪些影响?
实质因素: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落后。
影响: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失败感在国内弥漫;推动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检测反馈】1.ADBCC 6.BBACD 11. DBDCD 16. C
17.(1)原因:英国是民主与进步势力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代表。
不赞同,冲突的原因是两国在土耳其的扩张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2)结果:俄国战败。
影响:导致了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加剧了社会矛盾;失败感在国内弥漫;推动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3)农奴制导致俄国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