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柱墙钢筋计算规则

合集下载

柱墙梁钢筋计算规则总结

柱墙梁钢筋计算规则总结

直锚 弯锚
max max
(Lae,0.5Hc+5d) (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端部支座 中间支座
当支座宽≥Lae且≥0.5Hc+5d 当支座宽≤Lae且≤0.5Hc+5d 当支座宽≤Lae且≤0.5Hc+5d
直锚 弯锚 直锚
max max max
(Lae,0.5Hc+5d) (支座宽度-保护层+15d,Lae) (Lae,0.5Hc+5d)
Ln为中间支座左右两跨较大的那个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 第一排=该跨净跨长+(Ln/3+前中 第二排=该跨净跨长+(Ln/4+前中
上部架立筋
=Ln/3+2*0.15
上部架立筋一般是集中标注,加在通长筋的后面并用括号
箍筋长度 箍筋 箍筋根数
外围大箍筋 =(b+h)*2-8*保护层厚度+31.8d 有加密区的 无加密区的
所谓的非架梁就是图纸上标注的L
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5d;
接长度取1.4Lae 接长度取1.4Lae 搭接长度取1.2Lae 接长度取1.2Lae
备注 通跨净跨长大于9米时应加上搭接长度,搭接 长度取1.4Lae, Hc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长 度,即为柱截面的宽度
=(梁宽-2×保护层)+25.8d
=(梁宽-2×保护层)+27.8d
)*(构造筋个数/2)
单根拉筋长度计算时后面加了2d或者4d 布筋间距有规定时执行规定,无规定时, 筋同时拉住了大的箍筋,减去一个保护 按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计算 箍筋一个直径加上拉筋一个直径才到
梁高度>800mm 夹角=60° 梁高度≤800mm 夹角=45°

梁柱钢筋计算汇总

梁柱钢筋计算汇总
总根数=加密*2+非 加密
二、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柱子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非连 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1层层高— 1层非连接区Hn/3+1层 非连接区Hn/3+搭接长 度L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 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 层顶面是1/3净高其余 均为(1/6净高、500、 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

箍筋长度计算同前
箍筋根数计算 一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 ((2*梁高-50)/ 加密间距+1
非=(净跨长-左加 密区-右加密区)/非 加密间距-1 总根数=加密*2+非 加密

箍筋长度计算同前
箍筋根数计算 二-四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 ((1.5*梁高-50)/ 加密间距+1 非=(净跨长-左加 密区-右加密区)/非 加密间距-1

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
构造腰筋=净跨+15d*2+弯勾*2

抗纽腰筋=净跨+锚固长度*2+弯勾*2 拉接筋=梁宽-2*保护层+2*11.9d+2*d
拉接筋根数一般按箍筋间距的2倍计算

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
梁柱钢筋计算
一、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直钢筋净长=L-2C;
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
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梁高-2×保护层+2d)×2+14d或24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1。

梁钢筋算法

梁钢筋算法

1、上部通常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弯锚:hc-保护层+15d2、左、右支座负筋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3、中间支座负筋上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下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4、架立筋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净跨长/3*2+150*2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负筋伸入跨内净长-右左支座负筋伸入跨内净长+150*25、局部贯通筋处理贯通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宽+右支座宽+伸出左支座长度+伸出右支座长度6、侧面纵向构造或抗扭钢筋当梁腹板高度(梁高度减去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可取为15d ,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7、下部通长钢筋下部通长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同上8、不伸入支座钢筋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9、箍筋箍筋长度计算长度=(梁宽b-保护层*2+d*2)*2+(梁高h-保护层*2+d*2)*2+1.9d*2+max(10d,75mm)*2箍筋根数计算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10、拉筋拉筋间距为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当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竖向错开设置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11、吊筋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60度)。

梁、柱、墙、板钢筋的计算

梁、柱、墙、板钢筋的计算

一、梁(一)框架梁1、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我们做预算是应该算中心线尺寸:(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6.5d(抗震箍)(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6.5d(非抗震箍)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梁板柱钢筋计算详

梁板柱钢筋计算详

梁板柱钢筋计算详————————————————————————————————作者: ————————————————————————————————日期:ﻩ梁板柱钢筋计算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1)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2)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3)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图一4、腰筋(1)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E(抗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下部纵筋。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墙分别计算,执行各自相应的定额子目、和墙连在一起的暗梁、暗柱并人墙的工程量中,执行墙的定额子目;突出墙或梁外的装饰线,并人墙或梁的工程量中。

压型钢板或模壳上现浇混凝土,均执行板的相应定额子目。

柱(l)柱按图示断面面积乘以柱高,以立方米计算。

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①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②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③构造柱的柱高从柱基或地梁上表面算至柱顶面。

④混凝土芯柱的高度按孔的图示高度计算。

(2)构造柱与砖墙嵌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3)依附于柱上的牛腿,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并人柱工程量中。

(4)柱帽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并入板的工程量中。

(5)预制框架柱接头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梁(1)按图示断面面积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

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①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②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③梁与墙连接时,梁长算至墙侧面。

如墙为砌块(砖)墙时,伸入墙内的梁头和梁垫的体积并入梁的工程量中。

④圈梁的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⑤过梁按图示尺寸计算。

(2)圈梁代过梁,其过梁的体积并入圈梁工程量中。

(3)叠合梁按设计图示二次浇注部分的体积计算。

板(1)按图示面积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轻质隔墙、垛、柱及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的体积。

板的图示面积按下列规定确定:①有梁板按梁与梁之间的净尺寸计算。

②无梁板按板外边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③平板按主墙间的净面积计算。

④板与圈梁连接时,算至圈梁侧面;板与砖墙连接时,伸入墙内板头体积并入板工程量中。

(2)斜板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3)迭合板按图示尺寸将板和肋(板缝)合并计算。

(4)补板缝按预制板长度乘以板缝宽度再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预制板边八字角部分的体积不另行计算。

(5)双曲薄壳:包括双曲拱顶和依附于边缘的梁、横隔板、横隔拱梁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板、梁、柱钢筋的计算公式

板、梁、柱钢筋的计算公式

板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6.25*d板底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板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板负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负筋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轴线长度-轴线两边内梁的宽度)(参差长度是分布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板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间距(取整)+1板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的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取整)+1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参差长度是温度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温度筋根数(梁一跨中间的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度-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间距-1马凳筋∏型长度=L1+L2*2+L3*2马凳筋∏型双层双向板马凳筋根数=板净面积/(间距*间距)+1马凳筋∏型负筋马凳筋根数=排数*负筋布筋长度/间距+1马凳筋一字型长度=L1+L2*2+L3*2或L1+L2*2+L3*4马凳筋一字型根数=排数*每排个数梁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箍筋长度=2*(H-2*25+B-2*25)+(11.9*2+8)d二-四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 (一跨分左加密、右加密)非=(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梁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钢筋计算的规则

钢筋计算的规则

钢筋计算的规则钢筋计算的规则如下:编制预算时,钢筋工程量可暂按构件体积(或水平投影面积、外围面积、延长米)×钢筋含量;结算时按设计要求,无设计按下列规则计算。

(一)一般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构件、预制构件、加工厂预制构件、预应力构件、点焊网片等及不同规格分别按设计展开长度(展开长度、保护层、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乘理论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搭接长度按规范规定计算。

当梁、板(包括整板基础)Φ8以上的通筋未设计搭接位置时,预算书暂按8m一个双面电焊接头考虑,结算时应按钢筋实际定尺长度调整搭接个数,搭接方式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

3、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工程量应合并按设计长度计算,按预应力钢筋定额(梁、大型屋面板、F板执行Φ5外的定额,其余均执行Φ5内定额)执行。

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分别计算,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区别不同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350m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150mm,两端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300m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砼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350mm计算。

4、电渣压力焊、锥螺纹、套管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标底、标书中,底板、梁暂按8m长一个接头的50%计算;柱按自然层每根钢筋1个接头计算。

结算时应按钢筋实际接头个数计算。

5、桩顶部破碎砼后主筋与底板钢筋焊接分别分为灌注桩、方桩(离心管桩按方桩)以桩的根数计算。

每根桩端焊接钢筋根数不调整。

6、在加工厂制作的铁件(包括半成品铁件)、已弯曲成型钢筋的场外运输按吨计算。

各种砌体内的钢筋加固分绑扎、不绑扎应分别按吨计算。

梁板柱墙钢筋计算规则

梁板柱墙钢筋计算规则

梁、板、柱、墙钢筋计算原理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1、基础层:⑴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⑵筏板基础〉2000mm时,2、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3、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4、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5、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注:其中锚固长度取值:⑴、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⑵、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⑶、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6、边柱:⑴、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⑵、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⑶、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钢筋工程量计算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在进行钢筋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常用规则和方法。

1.工程量计算范围:钢筋工程量计算的范围包括主、配筋的计算及构件的计算。

主筋的计算包括柱、梁、墙等主要承载构件的钢筋计算,配筋的计算包括楼板、板梁、板墙等构件的钢筋计算,构件的计算包括构件的长边、短边及耳筋等其他部分的计算。

2.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按照结构施工图纸中的标高,分层进行计算。

(2)按照结构设计规范中的钢筋等级和直径要求进行计算。

(3)配筋计算时,按照设计图纸中指定的配筋方式和配筋率进行计算。

(4)柱、梁的钢筋按照纵筋和箍筋分开计算。

(5)钢筋数量按照结构施工图纸上的标注进行计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6)构件的钢筋计算分为主筋和配筋两部分,主筋按照受力状态和验算结果确定,配筋按照构件截面尺寸和配筋率计算。

(7)在进行钢筋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注意铺设钢筋的截面形状和节点处的连接方式,确保钢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8)进行钢筋工程量计算时,要注意纵筋的分层、开孔及分段等特殊情况,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1)计算柱、梁的主筋时,可以采用截面法或设计提供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柱主筋按照抗压钢筋计算,梁主筋按照抗弯钢筋计算。

(2)对于配筋计算,可以根据实际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率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配筋率为构件的截面面积与设计截面面积之比。

(3)计算板、墙等构件的钢筋时,可以根据构件的受力状态和验算结果进行计算,一般采用等效矩法进行计算。

总之,钢筋工程量计算需要遵循相关的规则和方法进行,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根据结构设计图纸中的要求,正确选择钢筋的等级和直径,并根据设计图纸中的标注进行计算。

同时,还需要注意特殊情况的处理和钢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如下:
一、柱钢筋
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

二、梁钢筋
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3、上部端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

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

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

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一、框架梁钢筋计算(屋面框架梁锚固查图集)上部筋:1、上部通长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锚固=支座宽度-柱保护层+15d2、端支座负筋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中间支座负筋(按大跨取)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支座宽度:柱宽)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3、架立筋(有才算)公式:长度=本跨净跨长-左侧负筋伸入长度-右侧负筋伸入长度+2*搭接中部筋(腰筋):1、侧面纵向构造钢筋(G)当hw≥450mm时,需要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15d2、侧面纵向抗扭钢筋 (N)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长度(锚固:LaE,查图集)下部钢筋:1、下部通长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锚固=支座宽度-保护层+15d2、下部非通长钢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度+左锚固+右锚固(锚固:取LaE和0.5hc+5d的大值)注意:是端部还是中间支座箍筋:长度:=(梁宽-梁保护层*2 +梁高-梁保护层*2)*2+11.9d*2+max(10d,75mm)*2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拉筋:直径等于箍筋的直径长度=梁宽-2*梁保护层+2*11.9d+2*d间距=箍筋非加密区的2倍吊筋:公式:长度=2*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注:斜段长度取值:当主梁高>800mm,角度为60度;当主梁高≤800mm 角度为45度附加箍筋:长度同箍筋,根数看图纸标注二、有梁楼盖钢筋计算1、底筋:长度 = 锚固+净跨长+锚固(锚固取值= Max(支座宽/2,5d))根数 = (净长–起步*2)/间距向上取整+1(起步距离=1/2布筋间距)2、面筋长度 = 锚固+净长+锚固(锚固取值 = 支座宽– Hbc +15d)根数 = 计算公式同底筋3、负筋边支座负筋:长度 = 锚固+净长+弯折(锚固取值 = 支座宽– Hbc +15d,弯折长度=板厚-hbc*2)根数 = 计算公式同底筋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 弯折+直段净长 +弯折(弯折长度=板厚-hbc*2)根数 = (净长–起步*2)/间距向上取整+1负筋分布筋:长度 = 净跨长–两侧负筋净长 + 150 *2根数 = (负筋净长–起步)/间距向上取整即可【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板、柱、墙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1、基础层:
⑴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⑵筏板基础〉2000mm时,
2、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
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3、首层:
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
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4、中间层:
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
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5、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
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注: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⑴、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
弯折12d,
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⑵、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
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⑶、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
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6、边柱:
⑴、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⑵、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⑶、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
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7、中柱:
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注: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⑴、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
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⑵、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
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1、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⑴、集中标注:
①梁编号
②截面尺寸
③箍筋
④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⑤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⑥梁顶面标高高差
⑵、原位标注
①梁支座上部筋
②梁下部钢筋
③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2、钢筋公式
Ⅰ、上部通长筋:
⑴、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①、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②、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⑵、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⑷、钢筋长度
①、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②、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③、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④、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⑸、钢筋根数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①、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
②、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

③、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

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Ⅱ、下部钢筋
⑴、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①、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②、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⑵、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⑶、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①、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
②、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⑷、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⑸、斜段角度:
高度:①、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②、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⑴、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⑵、根数=(净长-2*50)/间距+1
⑶、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⑷、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lae:抗震
⑸、长度计算
①、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②、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③、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④、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⑤、板中开洞:
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⑥、悬挑:
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剪力墙
1、暗柱钢筋计算
⑴、纵筋长度计算:
①、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
②、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
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⑵、纵筋根数:按图数
⑶、箍筋计算:(梁宽+ 梁高-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⑷、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墙中的暗梁;
①、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②、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
③、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3、剪力墙中的连梁
①、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②、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③、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④、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梁高-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⑤、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4、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①、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②、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5、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①、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②、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6、墙身纵筋计算
①、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②、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③、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④、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7、墙身垂直钢筋
①、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②、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8、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⑴、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
⑵、拉筋直径:
①、当梁宽≤350时为6mm,
②、梁宽>350时为8mm,
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
③、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