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承载力讲解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基础
➢ 可持续发展理论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水—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理论 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存在及发展离不开水资源,我们应在 该复合系统的耦合机理上综合考虑水资源对地区人口、资源、 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
➢ 自然—人工二元模式下的水文循环过程和机制 该二元模式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控制 因素,同时也是很多水问题的症结所在。
3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以上观点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类: ➢ 从水资源开发容量或水资源开发规模方面定义; ➢ 从水资源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角度定义。 不同点:前者从水资源系统出发,后者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出发
进行描述。 相同点: ➢ 指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体是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是社会经
济系统; ➢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 ➢ 侧重区域水资源量可支持的人口数量和工农业生产活动强度。
6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内容体系
该研究是属于评价、规划与预测一体化性质的综合研究。 ➢ 水资源系统的构成; ➢ 生态系统(组成要素、需水耗水规律); ➢ 社会经济系统; ➢ 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机制; ➢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计算方法; ➢ 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下的水资源承载
密切关系
用率、合理制定水价
影响 因素
夏军、 朱一中
1.水资源系统:人均水资源、水资源利用 多目标情景分析法对西北地区水资
率、人均用水量; 2.生态环境系统:林草 源承载力问题进行预测基础上,采用
覆盖率、COD浓度、生态需水率;3.社会经 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西北地区现状和未
济系统: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人 来10、20、50a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
5
水资源承载力—特点
➢ 有限性
a.一定区域内可获得的水资源量有限; b.水环境容量有限; c. 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水资源利用效率有限。
➢ 动态性
a.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水资源承载力不同; b.水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动态的。
➢ 可增强性
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条件下,人们一方面拓宽水资源质和量的 范围,另一方面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使用内涵,从而增加水资源承载力。
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1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的概念必须明确,且具有一定的科学内 涵,符合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和目标,能够度量和反映研究区 域的实际情况。 2、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该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所研究区域。 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 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定量指标应均可通过有关部 门发布或监测的数据直接或间接进行计算。在设计指标体系时, 应尽可能减少难于量化或者定性指标的数量。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1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在人口增加、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下,我国于二十世纪80年 代开始研究水资源承载力。
1985年,新疆水资源软科学课题研究组率先提出水资源承 载能力的定义: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在满 足维护生态环境用水要求后,所能支撑的工农业最大产值和人 口数量。
后来,施雅风、许有鹏、冯尚友等对其定义做过小幅度修 改,但都忽略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因素。
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粮食 行评价,对不同情景方案进行比较。
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全口 径层次化评价方法。
此类方法相对前两类方法较为复杂,建立的模型需要考虑 的因素更为全面,数据量大,更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经济、 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但是在参变量选 择、求解方法等问题上存在一定难度。
1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7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 ➢ 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开发利用程度; ➢ 生产力水平; ➢ 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 科学技术; ➢ 人口和劳动力; ➢ 政策、法规、市场等因素及其他资源潜力。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2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在随后研究中,何希吾、阮本清、惠泱河、刘晓等补充认 为: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 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以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高效利用及优化配置下,并保证其社会文化准则下一定的物质 生活水平,流域的水资源能够支持该地区的最大经济规模和人 口数量。
选取 角度
蔡安乐
从用水结构方面探讨水资源供需平 反映用水多少及经济效益:净灌溉定额、
Biblioteka Baidu
衡关系,得出农业是社会各行业中用 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重复利用率、人均日
水比例最大的产业
用水量、单位耗水产值
承载 对象
王颖
从水资源与水环境两方面分析长江 水量分析通过供需平衡来评价,1.开源:
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与其经济发展的 引水、开采地下水;2.节流:提高水资源利
9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1、经验估算法 主要包括背景分析法、常规趋势法和供需平衡法。 依据专门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据此给决策者提出一个近
似的数值来参考。但是,从估算精度来看,并不能满足要求, 只能作为参考借鉴。
10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2、指标体系评价法 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15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4、实用性原则。应构建大多数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指标体系, 并方便为政府文件、新闻、教育、研究人员所采用。 5、独立性原则。应避免指标信息上的重叠,要尽量选择那些 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 6、主导性原则。设置指标时应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 指标。
16
作者
研究内容
指标体系的选取
主成分分析法、投影寻踪法、密切值法、灰色关联投影法、 理想区间模型。
这是一种采用统计方法选择单项和多项指标,以反映区 域水资源现状和阈值的方法,此种评价法操作上直观、简便, 可以综合反映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是目前国内进行水 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运用最广的方法。
1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3、复杂系统分析法 主要包括系统动力学法、多目标分析法、动态模拟递推法、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基础
➢ 可持续发展理论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水—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理论 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存在及发展离不开水资源,我们应在 该复合系统的耦合机理上综合考虑水资源对地区人口、资源、 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
➢ 自然—人工二元模式下的水文循环过程和机制 该二元模式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控制 因素,同时也是很多水问题的症结所在。
3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以上观点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类: ➢ 从水资源开发容量或水资源开发规模方面定义; ➢ 从水资源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角度定义。 不同点:前者从水资源系统出发,后者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出发
进行描述。 相同点: ➢ 指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体是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是社会经
济系统; ➢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 ➢ 侧重区域水资源量可支持的人口数量和工农业生产活动强度。
6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内容体系
该研究是属于评价、规划与预测一体化性质的综合研究。 ➢ 水资源系统的构成; ➢ 生态系统(组成要素、需水耗水规律); ➢ 社会经济系统; ➢ 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机制; ➢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计算方法; ➢ 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下的水资源承载
密切关系
用率、合理制定水价
影响 因素
夏军、 朱一中
1.水资源系统:人均水资源、水资源利用 多目标情景分析法对西北地区水资
率、人均用水量; 2.生态环境系统:林草 源承载力问题进行预测基础上,采用
覆盖率、COD浓度、生态需水率;3.社会经 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西北地区现状和未
济系统: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人 来10、20、50a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
5
水资源承载力—特点
➢ 有限性
a.一定区域内可获得的水资源量有限; b.水环境容量有限; c. 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水资源利用效率有限。
➢ 动态性
a.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水资源承载力不同; b.水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动态的。
➢ 可增强性
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条件下,人们一方面拓宽水资源质和量的 范围,另一方面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使用内涵,从而增加水资源承载力。
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1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的概念必须明确,且具有一定的科学内 涵,符合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和目标,能够度量和反映研究区 域的实际情况。 2、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该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所研究区域。 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 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定量指标应均可通过有关部 门发布或监测的数据直接或间接进行计算。在设计指标体系时, 应尽可能减少难于量化或者定性指标的数量。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1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在人口增加、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下,我国于二十世纪80年 代开始研究水资源承载力。
1985年,新疆水资源软科学课题研究组率先提出水资源承 载能力的定义: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在满 足维护生态环境用水要求后,所能支撑的工农业最大产值和人 口数量。
后来,施雅风、许有鹏、冯尚友等对其定义做过小幅度修 改,但都忽略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因素。
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粮食 行评价,对不同情景方案进行比较。
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全口 径层次化评价方法。
此类方法相对前两类方法较为复杂,建立的模型需要考虑 的因素更为全面,数据量大,更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经济、 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但是在参变量选 择、求解方法等问题上存在一定难度。
1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7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 ➢ 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开发利用程度; ➢ 生产力水平; ➢ 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 科学技术; ➢ 人口和劳动力; ➢ 政策、法规、市场等因素及其他资源潜力。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2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在随后研究中,何希吾、阮本清、惠泱河、刘晓等补充认 为: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 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以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高效利用及优化配置下,并保证其社会文化准则下一定的物质 生活水平,流域的水资源能够支持该地区的最大经济规模和人 口数量。
选取 角度
蔡安乐
从用水结构方面探讨水资源供需平 反映用水多少及经济效益:净灌溉定额、
Biblioteka Baidu
衡关系,得出农业是社会各行业中用 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重复利用率、人均日
水比例最大的产业
用水量、单位耗水产值
承载 对象
王颖
从水资源与水环境两方面分析长江 水量分析通过供需平衡来评价,1.开源:
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与其经济发展的 引水、开采地下水;2.节流:提高水资源利
9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1、经验估算法 主要包括背景分析法、常规趋势法和供需平衡法。 依据专门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据此给决策者提出一个近
似的数值来参考。但是,从估算精度来看,并不能满足要求, 只能作为参考借鉴。
10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2、指标体系评价法 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15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4、实用性原则。应构建大多数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指标体系, 并方便为政府文件、新闻、教育、研究人员所采用。 5、独立性原则。应避免指标信息上的重叠,要尽量选择那些 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 6、主导性原则。设置指标时应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 指标。
16
作者
研究内容
指标体系的选取
主成分分析法、投影寻踪法、密切值法、灰色关联投影法、 理想区间模型。
这是一种采用统计方法选择单项和多项指标,以反映区 域水资源现状和阈值的方法,此种评价法操作上直观、简便, 可以综合反映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是目前国内进行水 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运用最广的方法。
1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3、复杂系统分析法 主要包括系统动力学法、多目标分析法、动态模拟递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