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网络与社会网络的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许林峰(1964-),男,浙江绍兴人,浙江财经学院讲师;严北战(1965-),男,浙江云和人,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联2010年课题/基于集群式产业链视角的浙江省产业升级研究(编号:

2010N31)

5经济问题探索62011年第7期

基于经济网络与社会网络的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机制

*

许林峰,严北战

(浙江财经学院,杭州310018)

摘 要:针对目前理论界关于集群式产业链及其治理研究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结合理论演绎和经验归纳两种方法,提出基于经济网络、社会网络的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机制的框架构想;并分别对经济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内容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剖析;认为社会网络治理与经济网络治理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交融,形成了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由此构成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机制。

关键词:集群式产业链;经济网络;社会网络;治理机制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地方的意义未降反升,本地化与全球化呈并行态势。作为产业本地化标志,产业集群、地方产业链不仅是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载体和组织范式,而且两者有日益耦合发展之势。在我国,浙江、广东、江苏等集群发展基础良好的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活力与竞争优势的集群式产业链(本文简称群链)组织。这为基于集群式产业链的治理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以及应用基础。

从国内外文献综述来看,网络治理分析与全球价值链治理分析在现有的集群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全球价值链治理已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1-2]

。国外学者在产业集群

治理研究方面走在前沿,取得了很多基础理论研究成

[3-4]

。国内学者近年来也开始进入该研究领域,但还主要停留在对国外文献的整理综合以及简单应用方面。

集群式产业链是经集群与产业链的两种中间组织有机耦合而成的新式复合组织,相对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集群之地域界定,产业链之产业关联界定,集群式产业链则需从产业维度、空间维度和关系维度三方面综合考量。集群式产业链治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成为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的新趋势、新视角,但目前的研究严重不足。网络治理、全球价值链治理等相关研究对集群式产业链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集群式产业链能否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其治理机制能否克服群链内各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能否保证合作成员高效协作与有组织的有序运作。治理机制的作用在于保证合作各方有强烈的动机不去利用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全来谋取私利;防止合作者因不同利益所引起的激励问题而扭曲合作行为;制约与调节合作成员,促进利益相关者集体利益目标的实现。因而,治理机制在集群式产业链治理中具有核心地位。本文拟对此进行研究。

二、基于经济、社会网络的群链治理机制模型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是由群链中各类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活动主体共同参与,为提高群链整体竞争优势,规避风险,而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与规范,对产业集群以及邻居集群的产业链网络体系进行的协调和整合,是由多个主体构成的基于社会网络与经济网络相互渗透的复杂网络组织安排。集群式产业链治理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

/基于集群,而非限于集群0的治理范

围。从治理范围来看,集群式产业链治理可以分为群链内部集群治理、群链内部集群间治理和群链外部治理三个层次。集群内部治理是集群式产业链治理的核心,内部治理的目的在于在共同制度的背景下,确立和维持集群基本的秩序,规范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和交往规则;同时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增强合作的激励并维持竞争,以形成和维系集群持续的竞争优势。但群链并不是封闭的群落,而是嵌入在地方产业

169

链体系之中,集群外部治理是集群式产业链治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内部治理的必要补充。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就群链内部的治理进行重点分析。

第二,基于集体利益目标的多元化治理结构。集群式产业链治理的本质是基于集体利益的一种集体行为的治理。是为了形成和维持集群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集群参与者所采取的有意识的集体行动。集群式产业链由多种行为主体构成,这些行为主体的利益和目标也存在差异。因而,围绕着如何形成共同利益和目标,达成集体学习、集体经营、集体创新的行为,并提高集体行为的效率,会产生一系列的机制和形式。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是由集群产业链中所有行为者集体参与的,是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利益相关者长时间博弈的结果,其博弈的结果会出现以核心企业、以地方政府、以行业协会等多元化的治理结构与模式。

第三,基于社会与经济相融合、互动的网络治理机制。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组织形式,空间集聚增强了地方社会文化背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社会网络机制较强;同时集群式产业链的社会化分工程度高,集群中的组织数量众多、种类不同,企业间的关联紧密,经济网络的机制增强。企业既嵌入在由分工、交易形成的经济网络中,也嵌入于一个由地缘、血缘、亲缘等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中。集群式产业链治理中存在着一种由经济网络和社会网络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治理机制。

长期以来理论界重视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研究,但却忽略了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以格兰诺维特(G r anovertter,1985)为代表的新经济社会学认为,经济活动并不是纯市场行为,而是构建在特定的社会结构的背景之下[5]。社会关系、规则、制度等因素影响着作为经济主体的个人的决策活动,进而影响到他的经济行为。即可以从社会关系及其形成的网络结构的视角来阐释网络治理的作用机理。

当前网络治理研究中,出现了偏重社会机制,忽略经济网络机制的倾向,对正式组织和制度研究不足。现有的文献大部分都将集群及其产业链治理等同于网络治理,而网络治理又等同于社会网络治理。如De1Langen(2004)提出的信任、中间商、核心企业行为、对集体行为问题的处理四个网络治理因素基本都是社会网络形式[6];Jones等(1997)从需求的不确定性、资产的专用性、任务的复杂性与交易频率等四重维度入手,并结合结构嵌入理论,提出了网络治理的社会机制,包括进入壁垒、宏观文化、联合制裁和声誉[7];孙国强(2003)从非正式的宏观行为规范和微观运行规则两方面来综合分析网络治理运行形式,其中宏观行为规范包括信任、声誉、联合制裁、宏观文化,微观规则包括学习创新、决策协调、激励约束和利益分配[8]。当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具有网络结构特征的群链治理机制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与社会治理一样,经济治理也是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集群式产业链中大量存在市场治理所表现出的市场价格竞争、纯粹的市场交易、自由的交易伙伴选择、进退低障碍等形式;政府作为权威实施行政命令、龙头企业作为权威对其他企业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层级治理等都是层级治理在群链中的体现。这些层级治理形式有助于群链企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决策效率;企业间通过明确的契约条款对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进行契约治理。

集群及其产业链治理中存在着一种由经济网络和社会网络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治理机制[9]。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组织形式,群链企业既嵌入在由分工协作、市场交易形成的经济网络中,也嵌入于一个由地缘、血缘、亲缘等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中。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是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和个体通过经济的联结与社会关系的嵌入所构成的复杂的网络关系安排。集群式产业链治理中存在着一种由经济网络和社会网络交互作用的机制(见图1)。社会网络治理的途径是非正式组织与非正式制度,而经济网络治理则依靠正式组织与正式制度。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机制是一个社会网络和经济网络相互制约、互为增强的过程,并通过激励、约束与协调机制调节群链成员的行为。

图1基于社会、

经济网络的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机制

三、集群式产业链的社会网络治理

从群链社会网络的内容来看,信任是集群式产业链组织形成与运作的基石,是群链成员之间互动合作和取得协同效应的基础,构成其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维度的开放性是集群式产业链的重要特征,因此,进入壁垒不应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就算是存在低程度的进入壁垒,其一部分内容也可包含于信任治理,而另外一部分则可归属于权威治理的内容;而联合制裁主要是通过行业协会的组织形式来实施,或者通过声誉治理加以体现;在文化方面,将合作信任文化作为群链社会网络治理机制的重要内

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