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_美术鉴赏艺术价值

合集下载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最为辉煌的一璀璨明珠。

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自从被发现以来,莫高窟一直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历史文化价值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本文将就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价值以及保护策略展开研究。

一、文化遗产价值1. 艺术造诣敦煌莫高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艺闻名于世。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莫高窟综合了佛教、印度、中亚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敦煌风格。

壁画、彩塑和石窟构造相融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佛教形象和场景,构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殿堂。

2. 历史文化意义敦煌莫高窟所展现的佛教艺术不仅仅是艺术的极致表达,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壁画内所绘制的佛教经典和宗教故事,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莫高窟的历史文化意义不仅局限于中国,还对于世界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3. 学术研究价值敦煌莫高窟是世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壁画上刻画的服饰、建筑、交通工具等细节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文化面貌。

同时,莫高窟内所藏的文献文物,如《道统正宗记》、《夏兰转化经》等,对于我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二、保护策略1. 人员培训为保护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首先需要大量培养专业的人才。

这些人才应该包括考古学家、艺术专家等,他们将有能力进行遗址的研究、壁画和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等。

同时,需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保护与修复技术水平。

2. 环境保护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及彩塑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尤其是光线、湿度和温度等因素,都有可能对其产生损害。

因此,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

如控制游客的数量,限制入内时间和频率,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莫高窟的破坏。

3. 文物保护针对敦煌莫高窟内的壁画、彩塑和文物,应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

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的艺术与历史价值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佛教艺术作品,包括壁画、雕塑、石刻等,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成为了人们了解古代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我们将从艺术与历史两个方面分析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的价值所在。

一、艺术价值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水平和历史地位不亚于世界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希腊雅典卫城等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风格独具特色,既吸收了中原传统绘画技法,同时还融合了当时西域文化艺术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例如,唐代(618-907)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造型更为丰满、真实,使用的颜色也更加鲜艳,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表现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敦煌莫高窟的雕塑、石刻等艺术品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

这些作品包括佛像、龛、石碑、石柱等,其雕刻精湛、布局合理、构思巧妙、形态各异,展现出中国佛教艺术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

例如莫高窟第285窟(唐代)的“摩诃僧伽多罗三尊像”,将佛教雕塑艺术凝练、优美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不仅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成为全球艺术史研究的重要题材。

二、历史价值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奇迹同样令人惊叹。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代国魏晋时期至唐代,历经400多年的建设,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在这段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壁画、石刻、雕塑等艺术品作为历史符号,承载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丰富信息,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莫高窟还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史料,记录了一个时期的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事实,为今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例如唐代的壁画“观音三昧图”,为研究唐代佛教文化、唐代宗教文化、唐代艺术等领域提供了重要信息依据。

名人对敦煌莫高窟的评价

名人对敦煌莫高窟的评价

名人对敦煌莫高窟的评价敦煌莫高窟:艺术与历史的宝库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是中国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自公元4世纪末至14世纪,历经千年风雨洗礼,莫高窟内的壁画、彩塑和经文等众多文物,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无数名人和学者的赞誉和研究。

一、《佛祖显灵》——丰富的表现形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而著称。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名人对莫高窟的壁画赞不绝口。

唐代文学家杜牧曾称赞莫高窟的壁画为“千佛图”。

他认为,莫高窟的壁画绘制了各种佛像,每幅壁画都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佛教的教义和历史。

这些壁画不仅形象地展示了佛教的教义,还描绘了佛教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和神奇景观,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二、《敦煌文化瑰宝》——独特的艺术风格莫高窟的艺术风格独具一格,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中国古代文学家苏轼曾赞叹道:“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是中国艺术的瑰宝。

”他认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不仅具有浓厚的佛教氛围,还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以其细腻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和精湛的技巧而著称,使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和独特性。

三、《历史的见证》——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不仅是艺术的宝库,也是历史的见证。

中国历史学家司马迁曾赞叹道:“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遗产。

”他认为,莫高窟的壁画和文物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这些壁画和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人文景观和文化传承,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四、《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见证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也见证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

中国艺术史家邹韬奋曾赞叹道:“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他认为,莫高窟的壁画和文物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这些壁画和文物也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展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精品]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精品]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精品]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的一处古代石窟艺术遗址。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艺术价值最高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文化宝库"和"世界艺术之光"。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敦煌莫高窟主要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有17个洞窟,北区有492个洞窟,共计509个洞窟。

洞窟
内存放着丰富多彩的佛教壁画、浮雕和雕塑。

敦煌莫高窟壁画以其高超的技法、生动的形象、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神秘感而著称。

从构图、用色、线条到人物、动植物形象,无不表现出极其深厚的技法和艺术价值。

壁画内容丰富,从佛教故事和传说、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生产生活等方面展示出民族艺术和文化的瑰宝。

而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也被世界所认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部分,也代表了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瑰宝,被中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所推崇和珍爱。

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对于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史和文化史、推广中华文化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寺庙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下,始建于北魏晚期的十六国时期,兴建时间跨越了大约一千多年。

敦煌莫高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一、艺术特色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壁画、彩塑和佛像三个方面。

1.壁画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历程。

壁画主要分布在窟室的壁面、顶棚和门板上,包括佛像、佛经故事、世俗人物、风景等多种主题。

这些壁画既呈现出鲜明的浓墨重彩,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工笔细腻。

尤其是莫高窟第17窟(东次南窟)和第96窟(北朝窟)上的壁画,被誉为“东壁画,西莫窟”。

2.彩塑敦煌莫高窟中的彩塑主要包括石雕和泥塑两种形式。

石雕彩塑雕刻精细,形象逼真,代表作品有铜檐彩塑、木雕彩塑等。

泥塑作品则主要表现在佛像的装饰和胸怀上,以泥质软腻、线条流畅为特征。

3.佛像敦煌莫高窟中的佛像造型不一,大致可以分为阿育王式、北方风格和狮子东铃式等。

这些佛像以庄严肃穆、神态和谐为特点,显示了佛教信仰的力量和崇高。

其中最著名的是高耸于第96窟中的拔仙像,被誉为“石窟之王”。

二、艺术意义敦煌莫高窟艺术不仅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1.艺术价值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法上。

壁画的色彩明亮鲜艳,表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魅力;彩塑的雕刻工艺精湛,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佛像的造型庄严肃穆,体现了佛教艺术的卓越境界。

这些艺术特点都使得敦煌莫高窟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2.文化意义敦煌莫高窟所蕴含的佛教文化、艺术和历史信息丰富多样,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宗教和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研究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和佛像,我们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探究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感受古代艺术的魅力。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保存着丰富的艺术宝藏的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内的壁画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特别是其中的飞天壁画更是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形意音韵之美,揭示这些古老壁画所蕴含的美学内涵和韵律之美。

我们来谈谈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形态之美。

飞天壁画是莫高窟中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之一,它们描绘了身披华丽服饰、头戴华冠的飞天形象,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于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审美追求。

这些飞天形象有的悬空飘浮,有的手持乐器,有的翩翩起舞,充满了轻盈和优美之感。

飞天壁画在形象的描绘上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艺术家通过简化线条和形态处理,创造出了轻盈飘舞的形象,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于身姿优美和动态感的追求。

飞天壁画的形态之美不仅在于其艺术创作手法,更在于其所表现出的审美情感和意境内涵,这也是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魅力所在。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意境之美也是其独特之处。

飞天形象是佛教壁画中的常见题材,其寓意着佛教徒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于精神解脱的追求。

在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中,这种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被艺术家通过形象的表现和构图手法进行了极富表现力的诠释。

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往往是在蓝天白云之间翱翔,或者在莲花座上漫步,给人以超然脱俗、通幽入圣的感觉。

这种意境之美通过视觉形象的再现,将佛教中的超然境界和人生的理想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不由得产生对于心灵净土的向往和憧憬。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意境之美,不仅体现了古代艺术家对于佛教精神追求的理解,更展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对于意蕴和情感的深刻体验与创造。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音韵之美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壁画的构图中,除了飞天形象之外,常常还有乐器、音乐舞蹈的场景得以描绘,这些画面使得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具有了音乐之美和舞蹈之美。

这些画面透露出一种音乐的韵律和舞蹈的节奏,将观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音乐之美和舞蹈之美的空间中。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摘要】在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中,形意音韵之美被探微之下展现出无限魅力。

历史背景揭示了壁画的深厚底蕴,艺术风格体现了独特韵味。

形意表现中,飞天的神秘形象引人入胜,音韵之美则令人陶醉其中。

微观探索揭示出更多细节之美。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具有独特魅力,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展现出东方美学的瑰丽风采,值得后人深入探究和传承。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美,探微,历史背景,艺术风格,表现,微观探索,独特魅力,艺术价值,后世影响。

1. 引言1.1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展现出了其独特的形意音韵之美。

这些古老的壁画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价值,更是融合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呈现出深厚的历史内涵。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形意表现极富视觉魅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动态感强烈。

通过精致的线条勾勒和细腻的色彩运用,呈现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图像,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壁画所表现的音韵之美也令人神往。

在丰富的装饰和细致的表现中,散发出一种宏大而悠远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神话世界中。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微观探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些壁画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的创作才华,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精神面貌。

它们不仅是艺术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而持久的。

通过对这些壁画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到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2. 正文2.1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历史背景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瑰宝,壁画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历经千年仍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其壁画艺术的历史背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公元4世纪的北魏时期。

在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达到了鼎盛时期,艺术风格逐渐成熟,形成独特的风格特色,并通过对外交流,吸收了来自印度、中亚、中东等地的绘画艺术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引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美术也同样源远流长,具体鲜明的名族风格和卓越成就,在世界美术之林独树一帜。

而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通过了解中国美术的光辉历史,丰富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而鉴赏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使我们对美的认识能力提高,还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升华我们的感情,美化我们的生活。

而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

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

而莫高窟,则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延续千年的艺术。

一.莫高窟的雕塑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

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

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在隋唐时期,隋文帝杨坚允许百姓出家为僧尼及营造经向,安置北周灭法时所破坏的佛教造像,提倡僧俗修造佛像,严禁官民毁坏佛教造像。

使得佛教大肆发展起来,在唐代一度成为社会思想领域里的重要支柱。

敦煌莫高窟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壮大。

隋朝开皇年间,政府派人来远处的西陲的敦煌莫高窟进行营造。

隋代洞窟形制,多数承袭北朝的“支提”式,窟的中央作四方龛柱,方柱的前面和左右两面各凿一龛,龛中塑佛像。

且佛龛加深,壁面趋于垂直,佛、罗汉、菩萨不再像北朝的那样身体过于前倾。

塑像的尺寸加大,彩绘和塑造的结合更加讲究,色彩绚丽,造型丰厚圆润,一改北朝清癯瘦削型的旧观。

莫高窟的塑像在数量上和内容的丰富性上虽然不及壁画,但它是礼拜对象,是洞窟的主体。

文化艺术的守护者敦煌莫高窟的发现与保护

文化艺术的守护者敦煌莫高窟的发现与保护

文化艺术的守护者敦煌莫高窟的发现与保护文化艺术的守护者:敦煌莫高窟的发现与保护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壁画和雕塑艺术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

然而,几个世纪以来,敦煌莫高窟的保存与保护一直是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课题。

一、敦煌莫高窟的发现敦煌莫高窟的发现可以追溯到公元366年,当时由于敦煌地区的地震,一些洞窟的入口被掩埋。

直到1900年代初,有人无意间发现了其中的一个洞窟,这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随后,一系列的发掘工作展开,揭开了敦煌莫高窟的神秘面纱。

二、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精美独特的壁画和雕塑艺术上。

在洞窟内,壁画以持久的颜料在石壁上绘制而成,内容包括佛教经典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

这些壁画制作精细,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同时,敦煌莫高窟还保存有大量的佛像雕塑,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三、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挑战然而,敦煌莫高窟的保存与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洞窟内的壁画和雕塑受到气候变化、湿度、干燥度等自然因素的侵蚀。

其次,游客的涌入导致人为破坏的问题日益突出。

此外,近年来,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构成了威胁。

四、保护敦煌莫高窟的措施为了保护敦煌莫高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责任是对洞窟进行定期维护和修复。

其次,加强了对游客的管理,限制人流量,设立了保护区和警戒线,禁止触摸和闪光灯等破坏性行为。

此外,科学家和专业人员对洞窟内环境进行了监测和调控,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五、敦煌莫高窟的意义与启示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文化的宝藏,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提醒我们要珍视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的传世之道,告诉我们要积极投入到文化艺术的守护中去,使得这些宝贵的遗产能够通过时间的洗礼继续流传下去。

敦煌莫高窟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莫高窟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石窟的艺术特点和价值艺术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和,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1、早期是敦煌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画,中国传统,和画像等,其中以画为主。

2、中期壁画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

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来描绘的。

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3、。

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

为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

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竟不知所画何以为名。

比较普遍采用的题材。

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

艺术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主题是彩塑。

彩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发。

早期洞窟形式.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式和中心柱塔庙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

体裁有(影塑)、、。

题材主要有、飞,题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龙头、等,都是紧靠壁面捏塑的,形体比较扁平,题材主要是较大型的佛、菩萨、天王等,头部及身体体积比较饱满。

中期极盛期洞窟为方形佛殿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中列置以佛为中心的。

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随代塑像在外型上的显特征。

由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本身的衰落,也一既不振了。

敦煌石窟形制石窟形制指石窟的建筑规制与风格。

关于敦煌石窟的形制及其造型,在相关传世文献及考古文献没有留下可资利用的直接说明,仅仅有如“大像窟”、“涅盘窟”之类以外形特征而命名的记载。

今人研究莫高窟的洞窟形制同样采用了这一做法。

其分类大致如下:一、中心塔柱窟中心塔柱窟又称中心方柱窟、中心柱窟、塔庙窟。

因窟之后半部有立地撑顶的柱子(其中有些柱为塔形)而得名。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内保存了丰富的壁画和雕塑,其中飞天壁画是莫高窟中的重要艺术珍品之一。

飞天壁画以其形意音韵之美,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飞天壁画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种常见题材,它们描绘了一些身披彩云、手持乐器的飘飞天人。

这些壁画以其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和超凡的飘逸感成为了莫高窟的一大特色。

在这些壁画中,不仅可以看到古代文化的积淀,还能感受到中国古代艺术的高超造诣和雄浑深远的内涵。

形意音韵之美是飞天壁画最为抢眼的特点。

壁画中的飞天人形态柔美,动态流畅,线条优雅,栩栩如生。

其神态娴静优美,身姿曼妙。

在整个壁画作品中,每一处细节都被雕琢得十分精巧,展现了古代艺术家们的非凡才华和匠心独运。

飞天壁画中所表现的音韵之美更是令人陶醉。

无论是手持乐器的动作还是身披彩云的姿态,都透露出一种超然的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领略到令人心驰神往的音乐舞蹈之美。

飞天壁画的形意音韵之美不仅体现在其作品本身,更融入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涵与意境之中。

飞天壁画所表现的飞扬感和高洁态度,无疑是古代艺术家们对人性高尚境界的追求。

作为佛教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飞天壁画更是蕴含了对于虚空、灵性的呼唤和向往,表现出了对于超越尘世俗世的向往与追求。

这种内涵上的高远境界,正是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的重要来源。

除了形意音韵之美外,飞天壁画还以其题材的多样性和图像的丰富性而著称。

在莫高窟的不同洞窟中,有着大量的飞天壁画作品,它们不仅在造型和线条上各具特色,而且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也各具特点。

这些壁画既有单独的飞天人形像,也有多位飞天人共同构成的图像。

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飞天壁画所展现的形意音韵之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呈现出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形意音韵之美,不仅表现在其作品的形式美和意境美上,更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艺术创造的伟大。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与意义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与意义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与意义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的佛教艺术宝库,以其独特风格和丰富的内容闻名于世。

莫高窟内有数千个洞窟,壁画、塑像和经书等文物遗存丰富多样,展现了古代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与意义不仅限于历史和艺术领域,它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与借鉴价值。

首先,敦煌莫高窟展示了千年以来的文化传承与交流。

莫高窟的壁画和文物中融合了印度、波斯、中亚等多个文化元素,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交流。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对现代社会提供了启示,即文化传承和交流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现代社会应该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尊重和保护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促进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其次,敦煌莫高窟呈现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莫高窟内的壁画和雕塑描绘了佛教教义、佛陀传记以及修行者的境界,展示了佛教信仰的深度和广度。

这对现代社会提供了借鉴,即培养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内在修养。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功利主义倾向使得人们渴望一种深刻的内在体验和精神满足。

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艺术与修行理念可以启发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和素养。

此外,敦煌莫高窟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莫高窟壁画不仅反映了佛教的发展历程,也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这些壁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社会结构、服饰风俗等。

这对现代社会提供了历史的参考和经验教训。

了解和研究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过去的错误与成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当下和未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智慧和方向。

最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对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莫高窟壁画和文物的保存、修复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文物保护、考古学、修复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这对现代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现代社会应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升专业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注重技术创新和传承经验的总结,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郊区,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地。

自公元366年前后开始,历经1600多年的时间,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415尊彩塑,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之一。

敦煌莫高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一、历史价值敦煌莫高窟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建筑年代久远、保存完好、内容丰富等方面。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16国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历时1600多年。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莫高窟不断得到修缮和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艺术宝库。

这些洞窟中的壁画、彩塑等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技法,更记录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信息,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艺术价值敦煌莫高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法而闻名于世。

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展现了中国古代绘画、雕塑的高超水平。

在莫高窟的艺术作品中,既有唐代的风格,又有宋、元、明、清等时期的艺术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莫高风格”。

这种风格融合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体现了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三、宗教价值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宗教内涵。

莫高窟中的壁画、彩塑多以佛教故事、佛像为主题,展现了佛教的信仰、教义和仪轨。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载体,更是佛教文化的传播者。

莫高窟的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作品,为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四、文化交流价值敦煌莫高窟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者和载体。

莫高窟中的艺术作品融合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展现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敦煌莫高窟知识点

敦煌莫高窟知识点

敦煌莫高窟知识点
敦煌莫高窟是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的一种宏伟的佛教艺术洞窟,建于公元366年至444年之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知识点:
1.历史背景: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由乐尊和尚开凿,
后经前秦、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多个朝代的
不断修建和完善,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2.艺术价值:敦煌莫高窟有735个洞窟,其中450个洞窟中保存
有壁画和雕塑,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

这些壁画包括佛像、经
变画、佛教故事和各种装饰图案等,展示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内
涵和中华文明的精髓。

3.文化遗产价值: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极高的
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水
平,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4.文化影响:敦煌莫高窟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和宗教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其壁画和雕塑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的精髓,也反映了
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对后世的绘画、雕塑、建筑
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保护和研究: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侵蚀,敦煌莫高窟面临着严
重的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
界采取了多项措施,如成立保护机构、加强管理、进行数字化
保护等。

同时,学术界也对敦煌莫高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涉及历史、宗教、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敦煌莫高窟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莫高窟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石窟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敦煌壁画艺术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1、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

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

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

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3、。

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

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

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竟不知所画何以为名。

比较普遍采用的题材。

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

敦煌彩塑艺术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主题是彩塑。

彩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发展期。

早期洞窟形式.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佛堂式和中心柱塔庙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

体裁有浮雕(影塑)、高浮雕、圆雕。

浮雕题材主要有千佛、飞天等,高浮雕题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龙头、羽人等,都是紧靠壁面捏塑的,形体比较扁平,圆雕题材主要是较大型的佛、菩萨、天王等,头部及身体体积比较饱满。

中期极盛期洞窟为方形佛殿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中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

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随代塑像在外型上的显特征。

由于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佛教艺术也一既不振了。

敦煌石窟形制石窟形制指石窟的建筑规制与风格。

关于敦煌石窟的形制及其造型,在相关传世文献及考古文献没有留下可资利用的直接说明,仅仅有如“大像窟”、“涅槃窟”之类以外形特征而命名的记载。

《敦煌莫高窟知识点归纳》

《敦煌莫高窟知识点归纳》

《敦煌莫高窟知识点归纳》敦煌莫高窟知识点归纳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以下是对敦煌莫高窟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1. 位置和概况
-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

- 莫高窟是由小小的数百个石窟组成,保存了丰富的壁画、彩塑等文物。

2. 艺术特点
-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

- 壁画运用了鲜艳的颜色和精细的线条,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高超技巧。

- 彩塑是莫高窟的另一大特色,它们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雕塑艺术造诣。

3. 文化价值
- 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宝藏中的瑰宝。

- 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文物为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宗教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敦煌莫高窟也是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4. 保护与传承
- 由于长期劣化和人为盗窃破坏,敦煌莫高窟文物面临严重的保护挑战。

-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莫高窟,包括修复壁画、加强监管和开展研究等。

- 同时,加强文物保护教育,传承和发扬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精神也非常重要。

以上是对敦煌莫高窟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希望能够帮助您了解这一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艺术造诣赏析

敦煌莫高窟艺术造诣赏析

敦煌莫高窟艺术造诣赏析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造诣而闻名于世。

这些洞窟展示了丰富的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以及对佛教信仰的呈现。

本文将对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造诣进行赏析,欣赏其独特之处。

首先,敦煌莫高窟以其壁画而闻名于世。

这些壁画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跨度长达1000多年。

壁画以佛教题材为主题,描绘了佛陀、菩萨、弟子等形象,以及佛教故事和经文的内容。

壁画采用了丰富而鲜艳的颜色,细腻而生动的线条,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它们不仅是艺术品,也是佛教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见证。

其次,敦煌莫高窟还以独特的雕塑艺术而备受瞩目。

这些雕塑作品常常出现在洞窟的庙宇和殿堂中,代表了佛教信仰和宗教仪式的象征。

雕塑作品形态多样,有大型佛像、小型菩萨塑像以及各种神兽和护法神等。

这些作品不仅艺术精湛,更具有文化、历史和宗教的内涵,是佛教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莫高窟的建筑艺术也是其独特之处。

每个洞窟都有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装饰风格。

洞窟的内部布局严谨有序,石窟之间的连接方式巧妙而完美。

建筑装饰上常常运用彩绘、浮雕等技法,使整个洞窟充满了艺术的氛围。

洞窟外部的正殿、塔刹等建筑也是精美的艺术品,代表了古代中国建筑的高度发展水平。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造诣不仅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建筑方面,还表现在其他艺术形式中。

例如,敦煌莫高窟中的书法艺术、音乐舞蹈等,也是其特色之一。

这些艺术形式的存在,让整个洞窟更加丰富多样,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宝库。

总之,敦煌莫高窟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造诣而闻名于世。

其壁画、雕塑、建筑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和精湛性,使之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遗产之一。

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够在敦煌莫高窟中欣赏到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艺术之美。

让我们一同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吧。

(字数:543字)。

敦煌绘画知识点总结

敦煌绘画知识点总结

敦煌绘画知识点总结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也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莫高窟里的绘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经典代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敦煌绘画的一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作品。

一、敦煌莫高窟绘画的历史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遗产,始建于16国,形成于唐、宋、元、明、清等时期,历时约1600年。

敦煌莫高窟的绘画风格呈现了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脉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具有极高的价值。

二、敦煌莫高窟绘画的题材敦煌莫高窟的绘画题材非常丰富,包括佛教故事、传统神话、历史故事、日常生活等等。

这些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三、敦煌莫高窟绘画的艺术风格敦煌莫高窟的绘画风格独特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绘画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敦煌莫高窟绘画的技法敦煌莫高窟的绘画技法十分丰富,包括“掠色写意”、“工笔写意”、“泼彩手卷”、“贴金工艺”等等。

这些技法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绘画技法具有很高的价值。

五、敦煌莫高窟绘画的影响敦煌莫高窟的绘画对中国古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绘画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遗产,还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一页。

六、敦煌莫高窟绘画的保护敦煌莫高窟的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宝库,对于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七、敦煌莫高窟绘画的价值敦煌莫高窟的绘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绘画、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代表作,还是中国古代文化、宗教艺术的珍贵遗产,对于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莫高窟
——石窟艺术的宝库
一、摘要:
始建于公元366年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尤以飞天壁画出名。

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都不能媲美的,大部分洞窟都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不仅因为它数量庞大的壁画、彩塑像、文献资料。

还有它内在的佛教文化和佛教信仰。

莫高窟的艺术魅力来源于它的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敦煌艺术。

而四种艺术相辅相成,相互辉映铸造了这一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石窟。

关键词:莫高窟艺术魅力文化
二、何谓敦煌石窟:
莫高石窟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

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

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

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

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

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43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有人称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三、敦煌壁画的诞生---西方净土变绘画天堂
敦煌就是一个图腾。

在古代,不管是东方或西方,雕塑和绘画往往和建筑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
人类出现宗教信仰之后更是如此。

当然,这两者的结合更多地是为着政治和宗教需要服务。

石窟艺术本就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

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石窟艺术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护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

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

这应该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

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艺术也不例外,在敦煌这座经历中国十个朝代一千余年的佛教石窟里,其壁画、雕塑与建筑的关系似乎从洞窟的开凿之始就是浑然一体的。

甚至可以说有的洞窟的形制完全是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开凿的。

许多由洞窟空间、光影产生视觉的神奇效果,至今仍令我们叹为观止。

这与敦煌民众长期处于战争、死亡、恐惧的边缘,寻求宗教以为心灵慰藉有强烈的关系。

四、敦煌的艺术魅力
(1)、敦煌璀璨的壁画
艺术是历代画家们创意性的杰作。

在壁画当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即使是描绘同样经变内容的艺术作品,画家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了完全不同的作品。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

石窟壁画故事均有隐含的寓意----佛、道、儒思想的交汇与融合——这就是忍辱、自我牺牲、善与爱,这就是佛家的“善”、儒家的“仁”、道家的“清虚顺应”。

这些以禅定修行为主题的俗世间人们的思想,是导致此期间的石窟壁画以神圣佛理教义为主要内容的重要原因。

《飞天》吸引着你的是那圆光周围的美丽的飞天群,在散着天花的空中,飞天在音乐声里不停地回旋,飞天依靠姿态、飘带呈现在激动地然而是有韵律的动态里,在回旋着的飞天中心。

全是在飞腾的舞姿中(连立像、坐像的躯体也是在扭曲的舞姿中);人像的着重点不在体积而在那克服了地心吸力的飞动旋律。

所以身体上的主要衣饰不是贴体的衫褐,而是飘荡飞举的缠绕着的带纹。

佛背的火焰似的圆光,足下的波浪似的莲座,联合着这许多带纹组成一幅广大繁富的旋律,象征着宇宙节奏,以容包这躯体的节奏于其中。

这是敦煌人像所启示给我们的中西人物画的主要区别。

(2)、生动的彩塑像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

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彩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无论是壁画还是塑像造型,都越来越向人间靠拢,使时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充溢于形象的表里,给人以深刻的人佛一体、人佛共窟的感觉。

以菩萨的造型为例,隋以前“神圣佛窟时期”的菩萨造型为男相,头戴宝冠,上半身裸露,显得朴实无华。

而到了武周时期,菩萨的造型变化很大:身披璎珞,着彩带长裙,作女性相貌,直观感到雍容华贵,温文典雅,直似宫廷嫔妃、达官贵妇;但却有三条胡须,而胸脯又是初凸,如年华少女状,成为非男非女相。

整体看,既有女性的善良与慈爱,又有男性的坚毅与果敢,而这恰恰与武周女皇帝
武则天的心态相吻合。

它是这个时代的人佛一体,人佛共窟特点的最佳表示。

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画,都隐藏着教化的历史,蕴含着神秘的深层哲理。

但是,你若细致地考证,却会发现:尽管整体上看,所有窟洞构成了一个神秘的“佛国世界”,若逐洞分析,却表示出佛教及其教理教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变化,窥见出由情感社会而产生的人生哲学和不同时期人们心灵的影像。

(3)、建筑艺术
敦煌的洞窟里,我们既能观赏到中国传统的汉式建筑“人字披窟顶”和“阙形佛龛”,又能看到外来的印度式建筑,这是外来佛教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互相交融创造的一个极具特色的代表窟。

敦煌的建筑特色有:
人字披顶:它的建筑形式是仿照中国传统屋顶样式建造的。

它是莫高窟也是国内保存最古老的实物木质斗拱,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翔实资料。

明窗:东壁门上方的明窗也是一个汉式建筑。

这个明窗的位置,正好面对窟内中央的佛龛,从明窗射进来的光线也正好照到龛内主尊佛像的脸上和身上,无意中给这尊佛像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使这尊佛像显得更加慈悲、庄严,神圣而伟大。

平棋:在本洞窟后部的方形窟顶,绘满了平棋图案。

中心塔柱:洞窟的中心是一座方形塔柱,它连接窟顶和地面,支撑着来自窟顶的巨大压力。

阙形龛:在佛教洞窟中,阙就象征着佛教的天宫。

五、参考文献:
《百年敦煌》--------------作者: 雒青之出版时间: 2007-04-01
《剑华敦煌艺术考察纪》-----------作者: 俞剑华著出版时间:2009-3-1
《说敦煌艺术》--------------作者: 王爱和出版时间: 2009-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