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4)
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件PPT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置。则蜡烛B应该是_不__点__燃___(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 烛A的好处是___成__像__清__晰____。
课堂检测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3.(2018•台州)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
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
面镜中的像,请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然后画出从发光点 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过C点的光线。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例 (2018•德阳)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牙科医生检查牙齿用的小镜子——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汽车后视镜——凹面镜 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法错误的是( C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A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知识回顾
第四章 光现象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JKLee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小结: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二、虚像
第四章 光现象
平面镜中的像是如何“被看到”的?
JKLee
二、虚像
S
光源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S′
光源的像
二、虚像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虚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故其所 成的像为虚像
二、虚像
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
3、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 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 玻璃板前的蜡烛A,谨慎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 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
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 不能 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 像(选填“能”或“不能”);
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 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学后慧思
本节课我的收获和进步
平面镜成像
1.特点: 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2.原理:光的反射 3. 应用: 成像、改变光路
1. 距 离 平 面 镜 4m 处 站 立 着 一 个 身 高 1.8m的人, 他与镜中自己的像的距离 是 8 m,像的高度是 1.8 m,人移动 后,人与像间的距离是6m,则人向镜面 移动了 1 m,此时像的高度 不变(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平静的湖面是天然的 平面 镜,桥 在湖中的倒影就是桥的 虚 像( “实” 或“虚”).
3
设计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为什么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物体?
实验时为什么还要用到白纸?
2.讨论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两分钟)
如何稳定地垂直于水平面放置玻璃板?
3mm和5mm的玻璃板你选哪一个?
如何放置两个物体?
如何记录两个物体的位置?
3.进行实验(四分钟)
③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因为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探究物 与像的关系,所以需要在像的位置有 替代品来替代虚像,得出像与物的大 小相等……
分析和论证
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正立,虚像 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等大、等距、左右相反
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
平面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介质性质:平面镜的表面是一层光学玻璃,具有折射作用。
在这种特性下,它能够把激光束或者其他光束发射到固定的方向上。
2、反射性质:平面镜的表面是一层金属膜,能够反射微弱的光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看不到的物体反射出来,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功能。
3、平衡性质:由于采用了优化的装配方法,使得平面镜内部电子学参数处于平衡态。
因此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时间费用开销来保证产品质量。
4、耐用性质:平面镜上覆盖有一层金属涂料,不但抵抗外部海气或者其他物理作用,而且还能抵御一定热量影响。
因此有利于保证其耐久性。
总之,平面镜因其多种特性而享有盛誉。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其可以满足大多领域中对图像成像方便快捷的要求。
平面镜成像-(4)--PPT
替代平 面镜
替代 蜡烛
器材: 薄玻璃板、支 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白纸一张、刻度尺、笔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数据记录与分析
操作时注意: ①玻璃板竖立 ②玻璃板位置 只画一条线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测量距离
第4步
描出物、像位置
第3步
实
描出反射面 验
第2步
步
组装调整装置
骤
第1步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
想一想,如何看到它本来的样子?
一、平面镜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像 平静水面
像 玻璃面
像 漆面地板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 物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 物体之间有着怎样
的关系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 像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
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s’
虚像用 虚线
四、平面镜的应用—成像
四、平面镜的应用— 改变光路
你还在哪些 地方见过或知道 哪些地方有平面 镜?
精品练习(附答案)《平面镜成像》(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能力提升第4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一、单选题1.下列图中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A.B.C.D.2.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点S,SO为入射光线,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正确规范的是()3.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
则()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4.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C.像的大小不变,若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可以用尺寸小些的平面镜D.像的大小不变,若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要的平面镜尺寸仍然不变5.如图,小华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小华与安全门的距离为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全门后的墙壁上明亮的灯箱使小华能更清晰的观察到她的像B.若小华向安全门走近0.5m,则她与像的距离为1mC.小华远离安全门,则她在安全门中成的像变小D.若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则小华在安全门中成的像位置发生改变6.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
则()A. 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7.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了2cmB.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C.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也向右运动D.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向右运动8.小七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均属于光的反射现象)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3、技巧:平面镜成像形状可从纸张背面看4、平面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环境:黑暗环境,方便观察(2)、选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玻璃板的选择: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如果玻璃板太厚,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均成像,在玻璃板后方出现两个相重的影像(4)、玻璃板的放置:竖直放置。
如果玻璃板放置倾斜,则在玻璃板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找不到物与像重合的点。
(5)、蜡烛的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选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6)、实验次数太少得的结论不可靠,因为:试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备普遍性(7)、玻璃板后蜡烛与像完全重合说明:物与像大小相等。
(8)、玻璃板后放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平面镜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9)、做完实验,处理白纸的方法:连接物与像的对应点,用刻度尺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0)、刻度尺的作用: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1)、如果有坐标方格纸,则选择坐标方格纸而不用白纸,因为利用坐标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确定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5、平面镜的应用:改变光路、成像(如:穿衣镜、潜望镜、医学检查牙齿的镜子,塔式太阳能发电站的反光镜等)6、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利用: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反光镜等7、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应用:汽车前灯反光装置、太阳灶等。
8、平面镜成像作图步骤:引垂线、延长垂线、取等距点、虚线连接像点(注意应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平面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总结如下:
1.光线的反射规律: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
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
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成像物体与像的关系:平面镜可以形成虚像,而且虚像与物
体对称。
虚像的特点是光线未交汇,在成像位置后面的镜面反射。
3.成像位置与物距的关系:成像位置与物体的物距有关。
如果
物体位于与平面镜的距离小于焦距的位置,则成像位置与物体的物
距相等且物像距相等;如果物体位于与平面镜的距离大于焦距的位置,则成像位置与物体的物距相等但物像距相反;如果物体位于与
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焦距的位置,则成像位置无限远。
4.倍率:对于平面镜成像,倍率的计算公式为物体的像的高度
与物体的高度的比值。
正值表示像是直立的,负值表示像是倒立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律适用于理想的平面镜,如果考虑了透明度和光线的吸收损耗等因素,成像的规律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总结以上几点,对于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归纳总结就完成了。
实验0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实验步骤】: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②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③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④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⑤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数据】: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物体与玻璃的距离(cm)像与玻璃的距离(cm)物像连线与镜面的关系实像或虚像位置1位置2位置3【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4.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考点方向】: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用薄的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
放置时玻璃板要和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3、像的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1)镜前蜡烛点燃,目的是成像清晰;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的像,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
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4、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和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结论。
使用有刻度的方格纸,其目的是便于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4.3平面镜成像(课件)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烛代替点燃的蜡烛的像,这样方便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② 实验中应该选用薄玻璃板。若选用的玻璃板较厚,实验
中就有可能在玻璃板中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的像。
③ 实验中玻璃板应与白纸垂直。若玻璃板与白纸不垂直,
则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
④用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明亮,便于观察。
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平面镜成
不能用光屏承接
像、倒影
感悟新知
例 2 [中考·泰州]如图5 所示,请根据平面镜 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和物体到平 面镜距离相等”的知识作图。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AB 端点A、B 关于平面镜的对 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 在平面镜 中的像。
⑤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加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
感悟新知
知1-讲
(3)准确比较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白纸用于标注玻璃 板、蜡烛以及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测量蜡烛及像到玻 璃板的距离。
(4)本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防止出现 偶然性。
感悟新知
方法技巧
知1-讲
◆等效替代法:在保证某种效果(特征和关系)相同的前提
拓展延伸
知3-练
◆潜望镜的原理是上面的、远处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
射到潜望镜上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的平面镜
上,最后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上面
的、远处的物体。
◆潜望镜所成的像比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远,远的距离
等于两平面镜中心的距离。
课堂小结
平面镜成像
成像特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4.3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反向、虚像。
如图所示。
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二、球面镜1.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2.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3.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
1.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现象重要知识点,在光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
平面镜成像与光的反射密不可分,两节内容在本章地位相同。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平面镜成像规律、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高,因为在考查此问题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成像知识和作图问题都会涉及到,具有代表性。
故此类问题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平面镜应用上,并经常看到平面镜成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问题。
从常考题型方面来看,对平面镜成像考查的概率很高,并经常以填空题出现;对平面镜应用也属于常考内容,并以选择题出现较多。
至于对面镜的考查虽然出现概率不高,但也曾出现过此类考题。
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3分之间。
2.中考题型分析中考中,出现本节知识点考题的概率较高,大部分都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并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典例一:(中考•广东)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球面镜的应用.●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分析法.●教学用具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这些问,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二、新课教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做法:边示范边讲解.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2.学生分组实验以上把课本77实验,学生通过动手,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3.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师]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生]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4.应用知识(一)[讨论]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解答](1)像高1.6 m,像离镜0.5 m.(2)人后退0.5 m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加0.5 m.应用知识(二)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应用知识(三)小春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采用了如下方法给她检查视力,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正确选项: (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米B.小春距离她的像5米C.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4.6米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2.1米(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学生并不了解,老师可先给学生设疑,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然后利用教材78图4.3-3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这样既巩固了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的能力.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师]①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生]①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②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3.老师提出启发问: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师生共同分析得: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1发出的.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4.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4.3-3随即指出①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1叫虚像.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紧接着教师介绍平面镜的发展史.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都具有平面镜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平面镜的国家之一.远古时期,人们就会利用平静的水面来作镜子来梳妆打扮.人们还利用水镜来美化环境.建于宋代的桂林花桥就是利用平静的水面造成的“倒像”,使花桥显得更加美丽,使之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我国大约在四千年前的夏王时代,就有了铜镜.在战国时代,铜镜盛行,制作精美,但是,多是贵族妇女才能使用.近代发展了利用玻璃制成平面镜,才能在民间普遍使用了.思考: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①平静的水面可看做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虚像.②对物体上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③由于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平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平的点,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所以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第二课时(三)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师]同学们想一下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生甲]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生乙]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生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1)讲一段故事: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1.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 2.球面镜的分类a.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b.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a.凹面镜的性质[演示实验1]用氦氖激光器平行射向凹面镜. [现象]反射光会聚在一点上.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图甲 潜望镜图乙 潜水艇上的潜望[师]我们知道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平行光经凹面镜后能会聚在焦点上,那么,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是否平行射出呢?[生]我们猜想光应平行射出.[师]我们不能靠猜测来下结论,我们还是用实验验证一下.[演示实验2]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现象]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成平行光.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将成为平行光.b.凹面镜的应用①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师]十一届亚运会的火种,是藏族初二学生达娃央宗,在青藏高原上,利用射入凹面镜的太阳平行光,反射后会聚在焦点的性质,把火炬点燃而取得的.②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平行光的性质,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等用凹镜作反射面,其作用就是使放在焦点附近的灯泡发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射击,使光束集中,亮度大,照射的距离远.③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a.[演示实验3]用氦氖激光器演示平行光入射凸面镜.[现象]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发散.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b.让学生手拿一个凸面镜,观察自己的像.[师]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生]凸面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c.相同口径的平面镜和凸面镜哪个视野大?[演示实验4]1.如图所示,用两张黑纸各剪去一个等大的圆孔,分别粘在凸镜和平面镜上.2.把凸面镜和平面镜放在离学生距离相等的位置上,让学生向两个镜中观察,比较从两个镜中看到的范围的哪个大,哪个小?[生]口径相同的凸面镜视野比平面镜的大.d.凸面镜的应用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以及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月光镜都是凸面镜,其目的是扩大视野.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3.球面镜的分类.4.球面镜的性质及应用.四、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一、平面镜成像1.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2.原理像是物体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第二课时板书二、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三、球面镜1.定义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2.分类凹面镜、凸面镜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性质①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②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应用①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②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4.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性质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应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而非实际存在的物体。
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这意味着像和物的大小相等,且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同时,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也相等。
左右相反:镜中的像与物体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例如镜中的左手实际上是物体的右手。
上下相同:像和物在上下方向上则保持一致。
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无论物体距离平面镜多远或多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与物体的大小一致。
以上特点主要基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即光的反射定律。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如空气)入射到另一个介质(如玻璃)时,光线会遵循“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的反射定律。
在平面镜成像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平面镜两侧,法线在平面镜上,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照镜子、汽车后视镜、街道拐角处的警示镜等。
这些应用都基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使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虚像或观察周围环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平面镜成像与水中倒影的原理相似,都是基于光的反射。
在水中,平静的水面就像一个平面镜,可以形成物体的倒影。
这些倒影看起来像是物体在水面下的实际存在,但实际上只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4)
成功就是你被击落到失望的深渊之后反弹得有多高。
2. 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可 能不相等。
3. 像和物体大小可能相等。 4. 像和物体大小可能不相等。
还有…………..
7
让我们设计实验验证以上 猜想吧
我们先来设计实验,认真选择器 材……. 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实验方案?
8
小组分工协作,进行实验
你能准确放置反射面的位置吗 ?
怎样准确 标记 蜡烛和它的像的 位置呢 ? 请把测量结果 记录 在课本第43页 的表格中
9
分析、论证
你们的实验结果和你的猜想 一致吗 ?
像和物体的对应点(如:A、A′)连线与
镜面有何关系?
10
评估、交流
展示成果,进行交流,完善不足, 再接再厉……...
11
探究结论
•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2
13
① 人照镜子时,镜子中的像( )
② A. 人离镜子越远,像越小; 越近像越大
√③ B. 像的大小不随人到镜子的距离远近 而
④
变化
14
平面镜成 虚像
15
(1)、人眼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16
(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成的像?
虚像 是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 相交形成的
17
实像: 它能呈现在光屏上,是由实际
1
2
课堂宗旨
3
请同学上来体验一 下……..
? ① 人照镜子时,镜子中的像( )
② A. 人离镜子越远,像越小; 越近 像
③
4.3平面镜成像(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4.3 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所成_____的大小与______的大小______;;(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4)物、像左右______;(5)所成像为_________像,物与像关于平面镜______。
【答案】(1)像,物体,相等;(2)相等;(3)垂直;(4)相反;(5)虚,对称.【详解】(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5)平面镜成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来承接,简单说就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 m,他的像高______ m,当他向后退0.5 m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 m,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3,1.7,2,不变。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1.5m+1.5m=3m,他的像高1.7m,当他向后退0.5m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m+2m=4m,像的大小将不变。
3.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B.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D.选用等大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答案】C【详解】A.如图所示,为了使实验更明显,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实验中用未点燃的蜡烛B代替点燃蜡烛A的像,能保证实验效果,故A错误;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故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不变,故C正确;D.选用等大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故D错误。
实验0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实验步骤】: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②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③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④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⑤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1. 像和物大小相等;2. 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4. 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考点方向】: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用薄的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
放置时玻璃板要和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3、像的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1)镜前蜡烛点燃,目的是成像清晰;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的像,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
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4、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和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结论。
使用有刻度的方格纸,其目的是便于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5、虚像的理解和应用: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到镜后的像点,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没有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光屏不能承接。
平面镜成像(4)PPT课件(人教版)
光的反射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线段AB在镜中的像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的应用
科学世界:
后视镜
街头拐弯处反光镜
凸面镜
科学世界:
凹面镜
奥运圣火点燃
太阳灶
1、人照镜子,视察像的情况(1)人的像在平面镜的 (选填“上方”“下方”“前面”或“后面”)。(2)像的大小与人的大小 。(3)人靠近平面镜,人的像 平面镜,人远离平面镜时,人的像 平面镜。(4)人移动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化”或“不变化”)。
交流与合作
②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③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人眼是怎样确定物体的?
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虚像:
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实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虚像可以用眼睛视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在作图时虚象用虚线表示。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是虚像
记录数据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与像大小的关系
物与像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3、物体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5、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①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四.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五.交流讨论实验探ຫໍສະໝຸດ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设计: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笔记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笔记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物像等大: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 物像等距: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 物像正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即上下方向不变。
4. 物像虚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的,即没有实际光线通过。
5. 物像同侧: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位于平面镜的同一侧。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当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反射光线沿同一方向传播。
因此,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物体发出并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线形成的。
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 穿衣打扮: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衣着是否整齐。
2. 化妆: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妆容是否合适。
3. 检查牙齿: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牙齿是否有问题。
4. 调整发型: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发型是否满意。
5. 教学演示:教师可以利用平面镜展示物体的对称性、光的反射等现象。
四、平面镜成像的计算
1. 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根据物像等距、物像同侧的原则,可以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2. 确定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根据物像等大的原则,可以确定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
实验0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实验0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观察平面镜对物体的反射作用。
实验器材:1.平面镜2.物体(如针尖、硬币、图钉等)3.光源(如手电筒等)4.白纸或墙壁实验步骤:1.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桌子上。
2.将物体放在平面镜的前方,与平面镜保持一定的距离。
3.打开光源将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
4.调整物体与光源、平面镜的位置,观察平面镜对物体的反射作用。
5.移动物体和观察点的位置,记录观察到的镜面图像的特点。
6.将记录的结果整理并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平面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光学器件,通过其反射效果可以实现物体成像。
平面镜是由反射面构成的,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在实验过程中,根据调整物体和观察点的位置,可以观察到以下成像特点:1.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越远,观察到的图像越小;反之,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越近,观察到的图像越大。
2.当物体位于平面镜的前方时,观察到的图像在平面镜后方;当物体位于平面镜的后方时,观察到的图像在平面镜前方。
3.当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加时,观察到的图像的位置也相应发生移动,在整个过程中,图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关于平面镜中心对称。
4.观察到的图像与物体的形状相似,但是左右颠倒。
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平面镜的反射成像特点符合我们之前学习到的平面镜成像规律。
在实验中,物体与观察点的位置的调整可以改变物体成像的大小和位置,这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相关。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平面镜的反射作用可以实现物体的成像。
2.平面镜成像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反射定律。
3.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和位置调整会影响图像的大小和位置。
4.平面镜成像的图像与物体形状相似,但是左右颠倒。
平面镜是光学实验中常用的光学器件,其成像特点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在梳妆台、车后视镜等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镜子都是平面镜,我们看到的人脸、物体的形象就是通过平面镜的反射而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像和物体大小可能相等。 4. 像和物体大小可能不相等。
还有…………..
7
让我们设计实验验证以上 猜想吧
我们先来设计实验,认真选择器 材……. 哪工协作,进行实验
你能准确放置反射面的位置吗 ?
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
18
•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19
√A
B
C
D
20
21
22
23
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可以做任何事。 人生里面总是有所缺少,你得到什么,也就失去什么,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追两只兔子的人,难免会一无所获。 不是某人使你烦恼,而是你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马尔顿 生竟然是一场有规律的阴差阳错。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一种成长的痕迹,抚之怅然,但是却无处追寻。 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必然是一个从未尝试过什么的人。
1
2
课堂宗旨
3
请同学上来体验一 下……..
? ① 人照镜子时,镜子中的像( )
② A. 人离镜子越远,像越小; 越近 像
③
越大
④ B. 像的大小不随人到镜子的距离
远
4
5
根据刚才的体验,你能提出
什么 问题或想法 吗?
6
针对你刚才的问题,请说出你 的猜想?
1.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可能相等。
怎样准确 标记 蜡烛和它的像的 位置呢 ? 请把测量结果 记录 在课本第43页 的表格中
9
分析、论证
你们的实验结果和你的猜想 一致吗 ?
像和物体的对应点(如:A、A′)连线与
镜面有何关系?
10
评估、交流
展示成果,进行交流,完善不足, 再接再厉……...
11
探究结论
•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12
13
① 人照镜子时,镜子中的像( )
② A. 人离镜子越远,像越小; 越近像越大
√③ B. 像的大小不随人到镜子的距离远近 而
④
变化
14
平面镜成 虚像
15
(1)、人眼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16
(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成的像?
虚像 是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 相交形成的
17
实像: 它能呈现在光屏上,是由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