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分期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度-课件PPT膀胱癌
将正常基因或具有抗癌功能的基因敲入膀胱癌细胞,以恢复其正常功能
或增强抗癌能力。
03
单细胞测序技术
揭示膀胱癌细胞的基因变异和表达特征,为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提供
重要依据。
28
THANKS
感谢观看
29
肿瘤标记物检查
如膀胱肿瘤抗原(BTA) 等,可用于膀胱癌的辅助 诊断和术后监测。
9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可发现直径0.5cm以上的 膀胱肿瘤,并初步了解肿 瘤浸润程度。
CT检查
可发现肿瘤浸润膀胱壁深 度、局部转移肿大的淋巴 结及内脏转移的情况。
MRI检查
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浸润 膀胱壁的深度和范围,以 及周围脏器和淋巴结的受 累情况。
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降低术后复发率。
术后放疗
用于手术无法彻底切除或术后复发的 患者,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 。
14
化疗药物治疗
术前新辅助化疗
可提高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率。
术后辅助化疗
用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可杀灭微小残留病灶,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15
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分期
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膀胱癌可分为0期、I期、II期、III期和IV 期。不同分期的膀胱癌治疗方案和预后差异较大,因此准确分期对指导治疗具 有重要意义。
6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7
症状与体征
血尿
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最常 见的症状,表明肿瘤已经侵犯
膀胱黏膜血管。
膀胱刺激症状
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表明 肿瘤可能已经侵犯膀胱三角区 或合并感染。
课件PPT膀胱癌
1
膀胱癌治疗指南ppt课件
通过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膀胱癌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改善治疗效果。
要点二
加强公众宣传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途径,加强对膀胱癌的公众宣传, 提高公众的防癌意识和早期筛查意识,降低膀胱癌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膀胱癌治疗指南 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3-11-21
目录
• 膀胱癌概述 • 膀胱癌的治疗策略 • 膀胱癌的分期和预后 • 膀胱癌治疗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 未来展望
01
膀胱癌概述
膀胱癌的定义和类型
定义
膀胱癌是指起源于膀胱黏膜的恶 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 性肿瘤之一。
类型
膀胱癌主要包括尿路上皮癌、鳞 状细胞癌和腺癌等类型,其中尿 路上皮癌占绝大多数。
AJCC分期系统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发布的分期系统,将膀胱癌分为I-IV期,综合考虑了肿瘤浸润深度、淋 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
预后因素和生存率
肿瘤分期
早期膀胱癌预后较好,生存率 较高,晚期膀胱癌预后较差,
生存率明显下降。
病理类型
尿路上皮癌是最常见的膀胱癌 类型,其预后相对较好。其他 类型如鳞状细胞癌和腺癌预后 较差。
膀胱癌的发病率和影响因素
发病率
膀胱癌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且随着 年龄增长而增加。
影响因素
吸烟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其他包括 职业暴露(如染料、油漆等)、慢性 感染、遗传因素等。
膀胱癌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
诊断方法
包括尿常规检查、尿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其中 ,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癌的金标准。
要点二
加强公众宣传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途径,加强对膀胱癌的公众宣传, 提高公众的防癌意识和早期筛查意识,降低膀胱癌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膀胱癌治疗指南 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3-11-21
目录
• 膀胱癌概述 • 膀胱癌的治疗策略 • 膀胱癌的分期和预后 • 膀胱癌治疗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 未来展望
01
膀胱癌概述
膀胱癌的定义和类型
定义
膀胱癌是指起源于膀胱黏膜的恶 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 性肿瘤之一。
类型
膀胱癌主要包括尿路上皮癌、鳞 状细胞癌和腺癌等类型,其中尿 路上皮癌占绝大多数。
AJCC分期系统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发布的分期系统,将膀胱癌分为I-IV期,综合考虑了肿瘤浸润深度、淋 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
预后因素和生存率
肿瘤分期
早期膀胱癌预后较好,生存率 较高,晚期膀胱癌预后较差,
生存率明显下降。
病理类型
尿路上皮癌是最常见的膀胱癌 类型,其预后相对较好。其他 类型如鳞状细胞癌和腺癌预后 较差。
膀胱癌的发病率和影响因素
发病率
膀胱癌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且随着 年龄增长而增加。
影响因素
吸烟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其他包括 职业暴露(如染料、油漆等)、慢性 感染、遗传因素等。
膀胱癌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
诊断方法
包括尿常规检查、尿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其中 ,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癌的金标准。
膀胱癌分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膀胱癌分期
导语:膀胱癌是常见的疾病了,这是恶性的肿瘤,一旦确诊这一疾病就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打击,整个家庭也会蒙上一层阴影,很多人都不知道
膀胱癌是常见的疾病了,这是恶性的肿瘤,一旦确诊这一疾病就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打击,整个家庭也会蒙上一层阴影,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办了,但是即使是被确诊癌症,也要能够积极的去和这一疾病对抗,相信癌症总会被打败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膀胱癌分期。
膀胱癌是一种恶性的肿瘤,这一疾病的出现会对患者的打击很大,有的人就会被这样的疾病击垮了,不论是对于治疗还是以后的生活都没有信心了,今天我们来看看膀胱癌分期,也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分类
膀胱癌的细胞类型主要是移行上皮癌(也称为尿路上皮癌),占90%左右,少见的类型有腺上皮癌和鳞状上皮癌,但这两者的恶性度很高,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根据膀胱癌的细胞形态,通常将移行上皮癌分为I,II,III 级,分级越高,肿瘤的恶性度越大,肿瘤越容易发生转移和扩散,预后也就越差。
但是与预后关系更密切是肿瘤分期的早晚。
分期
正常膀胱壁分为三层,内层是粘膜层,中间一层是肌肉层(由交织成网的逼尿肌构成,是排尿的动力源泉)。
最外一层是很薄的桨膜层。
膀胱癌是由粘膜层表面的移行上皮发生恶变而来,所以膀胱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细胞侵犯膀胱壁的哪一层来决定的。
如果肿瘤局限在粘膜层之中,为浅表性膀胱癌(专业术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果肿瘤已经浸润到了肌肉层或浆膜层,称为浸润性膀胱癌(专业术语为肌层浸润性。
膀胱癌44069ppt课件
(6)其他检查如静脉泌尿系造影,膀胱动脉造影等均可作参 考。
2019/2/4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 1、经尿道手术 ①电灼法 在作膀胱镜检查的过程中,如发现单个的或数目不多而散在的非 浸润性表浅乳头状瘤(Ta期),肿瘤体积在1cm以下的,可以经尿道 采用电灼器电灼治疗。 ②经尿道电切术 适用于2cm左右的带蒂乳头状瘤或块状、桑椹状无蒂的小肿瘤,尚 未侵犯深层肌肉(T2b期)的表浅的膀胱肿瘤。 目前,在我院率先引进双极等离子电切刀,其具有“冷切割”、 热穿透与热损伤效应低、快速凝血及术中用生理盐水冲洗等特点,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19/2/4
分类 膀胱癌的细胞类型主要是移行上皮癌(也称为尿路上皮癌), 占90%左右,少见的类型有腺上皮癌和鳞状上皮癌,但这两 者的恶性度很高,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根据膀胱癌的细胞形态,通常将移行上皮癌分为I, II, III 级,分级越高,肿瘤的恶性度越大,肿瘤越容易发生转移和 扩散,预后也就越差。但是与预后关系更密切是肿瘤分期的 早晚。
2019/2/4
临床表现 (2) 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约占 10%,与广泛分布的原位癌和浸润性膀胱癌有关, 尤其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时。故长期不能痊愈的 “膀胱炎”应警惕膀胱癌可能,尤其是原位癌 (3) 尿流梗阻症状:肿瘤较大、膀胱颈部位的肿瘤及血块堵 塞均可引起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肿瘤浸润输尿管口可引起 上尿路梗阻,出现腰痛、肾积水和肾 (3)尿液脱落细胞检查85%膀胱癌患者的尿液可找到癌细胞。 (4)膀胱造影 由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入6.25%碘化钠,使膀 胱显影,观察膀胱充盈缺损情况。
2019/2/4
诊断
(5)B型超声检查对观察肿瘤大小,侵犯膀胱壁程度与周围脏 器的关系,比膀胱镜检查准确,特别对有大量尿液,膀胱炎 症,尿道狭窄,膀胱镜检查有困难,而B超却无影响,但对 前壁肿瘤或小于0.5cm之肿瘤,B超容易漏诊,两者配合,相 得益彰。
2019/2/4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 1、经尿道手术 ①电灼法 在作膀胱镜检查的过程中,如发现单个的或数目不多而散在的非 浸润性表浅乳头状瘤(Ta期),肿瘤体积在1cm以下的,可以经尿道 采用电灼器电灼治疗。 ②经尿道电切术 适用于2cm左右的带蒂乳头状瘤或块状、桑椹状无蒂的小肿瘤,尚 未侵犯深层肌肉(T2b期)的表浅的膀胱肿瘤。 目前,在我院率先引进双极等离子电切刀,其具有“冷切割”、 热穿透与热损伤效应低、快速凝血及术中用生理盐水冲洗等特点,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19/2/4
分类 膀胱癌的细胞类型主要是移行上皮癌(也称为尿路上皮癌), 占90%左右,少见的类型有腺上皮癌和鳞状上皮癌,但这两 者的恶性度很高,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根据膀胱癌的细胞形态,通常将移行上皮癌分为I, II, III 级,分级越高,肿瘤的恶性度越大,肿瘤越容易发生转移和 扩散,预后也就越差。但是与预后关系更密切是肿瘤分期的 早晚。
2019/2/4
临床表现 (2) 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约占 10%,与广泛分布的原位癌和浸润性膀胱癌有关, 尤其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时。故长期不能痊愈的 “膀胱炎”应警惕膀胱癌可能,尤其是原位癌 (3) 尿流梗阻症状:肿瘤较大、膀胱颈部位的肿瘤及血块堵 塞均可引起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肿瘤浸润输尿管口可引起 上尿路梗阻,出现腰痛、肾积水和肾 (3)尿液脱落细胞检查85%膀胱癌患者的尿液可找到癌细胞。 (4)膀胱造影 由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入6.25%碘化钠,使膀 胱显影,观察膀胱充盈缺损情况。
2019/2/4
诊断
(5)B型超声检查对观察肿瘤大小,侵犯膀胱壁程度与周围脏 器的关系,比膀胱镜检查准确,特别对有大量尿液,膀胱炎 症,尿道狭窄,膀胱镜检查有困难,而B超却无影响,但对 前壁肿瘤或小于0.5cm之肿瘤,B超容易漏诊,两者配合,相 得益彰。
膀胱癌讲课PPT课件
PART SIX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职
业等
诊断过程:症状、 检查、诊断等
治疗方案:手术、 化疗、放疗等
治疗效果:恢复 情况、生活质量
等
患者感受:对治 疗的满意度、对
生活的影响等
医生建议:预防 措施、定期检查
等
分享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讨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效果
交流术后康复和护理的经验
提问和答疑环节,解答患者和 家属的疑问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 酒、适量运动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 焦虑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膀 胱癌
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 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膀胱癌的早期症状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苯、甲醛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汇报人:
时处理
放射治疗:通过放 射线照射肿瘤,杀 死肿瘤细胞
放疗方案:根据肿 瘤大小、位置、分 期等因素制定
放射治疗副作用: 如皮肤反应、胃肠 道反应等
放疗后护理:注意 皮肤护理,保持口来攻击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 定基因或蛋白质进行治疗
化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 细胞
放射治疗:使用放射线杀死肿 瘤细胞
PART FOUR
戒烟:吸烟是 膀胱癌的重要 危险因素,戒 烟可以降低膀
胱癌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红肉 和加工食品,可 以降低膀胱癌的
风险
定期体检:定 期进行膀胱癌 筛查,可以早 期发现并治疗
膀胱癌
避免接触有害 物质:避免接 触化学物质、 辐射等有害物 质,可以降低 膀胱癌的风险
膀胱癌WHO分级法UICCTNM分期法介绍PPT培训课件
低度恶性潜能的尿路上皮癌指乳头状尿路上皮损害,乳头 状肿瘤细胞排列有序,结构轻度异常,细胞核轻度间变, 可不考虑细胞层次的数目。低度恶性潜能的尿路上皮癌比 乳头状瘤细胞层次明显多,和/或细胞核轻微增大,染色 质增多,有丝分裂相偶见,通常限于基底层。
Low-grade Papillary Urothelial Carcinoma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is a papillary urothelial lesion with an orderly arrangement of cells within papillae with minimal architectural abnormalities and minimal nuclear atypia irrespective of the number of cell layers. The urothelium in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is much thicker than in papillomas and/or the nuclei are significantly enlarged and somewhat hyperchromatic. Mitotic figures are infrequent in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and usually confined to the basal layer.
Low-grade Papillary Urothelial Carcinoma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is a papillary urothelial lesion with an orderly arrangement of cells within papillae with minimal architectural abnormalities and minimal nuclear atypia irrespective of the number of cell layers. The urothelium in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is much thicker than in papillomas and/or the nuclei are significantly enlarged and somewhat hyperchromatic. Mitotic figures are infrequent in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and usually confined to the basal layer.
膀胱癌 PPT课件
• 膀胱灌注治療(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免疫製劑—BCG、干擾素
化療藥物—絲裂黴素(MMC) 表柔比星
(EPI)
(HCPT)
吡柔比星(THP) 羥基喜樹堿
膀胱癌的手術治療
根治性膀胱切除術(Radical Cystectomy)——浸潤性膀胱癌的標準治 療
適應症: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的適應症是T2T4aNxM0期的浸潤性膀胱癌。其他適應症有 高危的非浸潤性膀胱癌、BCG治療抵抗的原 位癌和T1G3腫瘤、不能用保守方法治療的廣 基的乳頭狀瘤病。
分期與分級
局部淋巴結(N) 局部淋巴結限於真骨盆,其他屬遠 處轉移
Nx 局部淋巴結不能確定 No 無局部淋巴結轉移 N1 盆腔淋巴結單個轉移且<=2cm N2 盆腔淋巴結轉移且<=5cm N3盆腔淋巴結轉移且>5cm
遠處轉移(M)
Mx 遠處轉移不能確定 M0 無遠處轉移 M1 遠處轉移
分期與分級
檢查
• 膀胱鏡檢查(Cystoscopy):
術前:明確診斷,決定手術方式; 術後:定期復查,發現復發病灶;
膀胱鏡檢查
檢查
• 尿細胞學(microscopic cytology) • 排泄性尿路造影 • B超 • CT • MRI • PET
• 確診依靠病理學檢查
膀胱癌CT表現(浸潤性膀胱癌)
淋巴結無轉移,術前 分期為T1N0M0,準備 做何手術?
• 患者行TURBT術,術
程順利,術後需作何 進一步治療?
病例分析 1
• 術後膀胱灌注
• 術後定期復查(膀胱
鏡)
• 患者2年後膀胱腫瘤局
部復發,行TURBT術 後,無瘤生活至今
膀胱癌 PPT课件
治疗原则
♦ 手术治疗
可控膀胱术
回肠膀胱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治疗原则
♦ 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
常用丝裂霉素、长春新碱、表柔比星等抗癌药物以及卡 介苗等免疫抑制剂。
药物灌注每周一次,每个疗程6~8次,以后每月 灌注1次维持1~2年。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辅助检查 心里-社会状况
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焦虑、恐惧 与对癌症的恐惧、害怕手术等有关
腹痛 与手术后膀胱痉挛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 消耗、手术床上有关
与血尿、癌肿
自我形象紊乱 与膀胱全切、尿道改变有关
潜在并发症:术后出血、感染
护理目标
病人焦虑、恐惧、腹痛程度症状减轻; 营养状况有所改善; 能正确对待和接受尿流改道后的状况; 潜在并发症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
►预防复发
保留膀胱的膀胱癌术后,应遵医嘱进行膀胱灌注化疗。以预防复发。 一般术后2周后开始灌注,开始每周灌注一次,共8次,持续1~2年; 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功能,以及以及早发现和处理骨髓抑制,还 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膀胱镜检查,2年无复发者,改为半年1次,若复 发以及采取进一步治疗。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09级实习小组 张明会 李倩 周方丽 指导老师 罗蕊
能直接观察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形态、基地状 况、浸润范围等,并可取 活组织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及治疗方案。
尿液检查
膀胱肿瘤抗原(BTA)
影像学检查
B超、CT、MRT等
治疗原则
♦ 手术治疗
1、经尿道膀胱切除术(TURBt术):适用于肿瘤直径在
2mm以下的表浅肿瘤,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的优点,是治 疗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 2、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不能经尿道切除的较大肿瘤。 3、全膀胱切除术:常用于瘤体大、浸润深,恶性度高的膀 胱癌。常用方法有回肠膀胱术、可控盲肠(或回肠)膀胱 术以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膀胱癌PPT精选课件
(1)化疗(根据病人身体条件制定方案) (2)化疗+放疗
39
转移性膀胱癌,不能耐受手术或者不愿意接受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治疗
全身化疗+放疗
40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随访
终身随访: PT1每年随访一次, PT2每6个月随访一次, PT3每3个月随访一次。
41
尿流改道术
1.不可控尿流改道术
回肠膀胱术(bricker operation)
膀胱癌90%—95%以突向膀胱腔内的方式, 形成菜花状肿瘤,少数以地毯状生长,极少 数呈向膀胱壁内的内翻形肿瘤。
6
1、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分级:
WHO1973分类法
按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核改变、分裂相可分为三级:
Ⅰ级(G1):细胞分化良好,结构及核的异型性与正常稍有差异,
偶见核分裂,属低度恶性。
2.膀胱刺激症状 肿瘤坏死、溃疡、合并感染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他 疼痛、排尿困难、尿潴留、肾积水等 。
11
诊断
1.症状:间歇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 2.体征: 3.实验室检查: (1)B超 (2)KUB+IVU (3)CT或MRI (4)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5)膀胱镜检查及活检 (6)TUR
12
诊断
.病史 任何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 出现无痛性血尿时都应想到泌尿系肿瘤的可
部进行组织活检。 2. 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继续膀胱灌注化疗,
6-12个月。或者采用BCG灌注治疗至少维持 一年。
32
高危险度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3. Tis的治疗: 彻底的TUR-BT, BCG或者药物膀胱灌注治疗3个月 术后3月膀胱镜检查, 阳性:即前治疗,无效改行根治性膀 胱切除术。 阴性:BCG灌注3月*2次,6月*4次。
39
转移性膀胱癌,不能耐受手术或者不愿意接受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治疗
全身化疗+放疗
40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随访
终身随访: PT1每年随访一次, PT2每6个月随访一次, PT3每3个月随访一次。
41
尿流改道术
1.不可控尿流改道术
回肠膀胱术(bricker operation)
膀胱癌90%—95%以突向膀胱腔内的方式, 形成菜花状肿瘤,少数以地毯状生长,极少 数呈向膀胱壁内的内翻形肿瘤。
6
1、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分级:
WHO1973分类法
按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核改变、分裂相可分为三级:
Ⅰ级(G1):细胞分化良好,结构及核的异型性与正常稍有差异,
偶见核分裂,属低度恶性。
2.膀胱刺激症状 肿瘤坏死、溃疡、合并感染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他 疼痛、排尿困难、尿潴留、肾积水等 。
11
诊断
1.症状:间歇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 2.体征: 3.实验室检查: (1)B超 (2)KUB+IVU (3)CT或MRI (4)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5)膀胱镜检查及活检 (6)TUR
12
诊断
.病史 任何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 出现无痛性血尿时都应想到泌尿系肿瘤的可
部进行组织活检。 2. 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继续膀胱灌注化疗,
6-12个月。或者采用BCG灌注治疗至少维持 一年。
32
高危险度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3. Tis的治疗: 彻底的TUR-BT, BCG或者药物膀胱灌注治疗3个月 术后3月膀胱镜检查, 阳性:即前治疗,无效改行根治性膀 胱切除术。 阴性:BCG灌注3月*2次,6月*4次。
膀胱癌PPT课件
直接扩散
肿瘤细胞直接 种植
•常出现于前列腺或后尿道。膀胱肿 瘤可延伸至膀胱外与盆腔粘连形成固 定块,或蔓延至膀胱顶部的粘膜。
•可以出现于手术过程中,术后在 膀胱切口处或皮肤切口下发生肿块。
hospital
临床表现
尿路刺激征
血尿.
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晚期症状.() 消瘦、贫血、癌
细胞的转移)
膀胱肿瘤常见并发症
化疗
膀胱肿瘤是尿路上皮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约70%以上为浅表性肿瘤。目前, 治疗膀胱肿瘤的方法主要是保留膀胱的开放切除手术或经尿道切除手术。由于膀胱 肿瘤有多中心性及多发性的特点,保留膀胱手术后的复发率一般为60%—70%, 且再次复发可能不在原来位置,因此大多数学者主张术后采用定期膀胱腔内灌注化 疗,它操作简单、疗效好,是预防肿瘤复发和抑制肿瘤向恶性发展的主要手段。
•最常见的一种途径,膀胱肿瘤可转移 到髂内、髂外、闭孔淋巴结群,或可 到髂总淋巴结。有人指出髂内及闭孔 淋巴结是膀胱肿瘤转移的第一站淋巴 结。
经淋巴道转移
•常见于晚期病例,最多见于肝脏,其 次为肺及骨骼。皮肤、肾上腺、肾、 胰腺、心脏、睾丸、涎腺、卵巢、肌 肉及胃肠均曾有报道,但均占少数。
经血行转移
术后常见症状的观察和护理
1.疼痛: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吻合口多,疼痛是术后常见的症状,根据患者疼痛的 程度按医嘱应用止痛药物。
2.切口愈合不良及泌尿系感染:患者若是年老体弱,免疫能力下降,术前尿血时间长, 甚至伴有低蛋白及及血糖高,术后带有各种导管及输尿管插管,很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及 切口愈合不良。术后遵医嘱给予有效的抗生素、胰岛素、止血药物,同时静脉高营养治疗, 如白蛋白,新鲜血浆遵医嘱静脉补充。
1. 经尿道手术 ①电灼法:在作膀胱镜检查的过程中,如发现非浸润性表浅乳头 状瘤 (Ta期),单个的或数目不多而散在的肿瘤,肿瘤体积在1cm以上的,可以经 尿道同时用电灼器电灼治疗。②经尿道电切术:适用于2cm左右的带蒂乳头状瘤或块 状、桑椹状无蒂的小肿瘤,尚未侵犯深层肌肉(T2期)的表浅的膀胱肿瘤。可采用电 切镜经尿道电切。
膀胱肿瘤ppt课件
六、处理原则
➢ 手术治疗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 膀胱部分切除术 –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尿流改道:原位新膀胱、输尿管皮肤造口、回
肠膀胱术 ➢ 化学治疗 ➢ 放射治疗
膀胱全切术
根据肿瘤的病理并结合病人的全身情 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原则上Ta ,T1,局限的T2期肿瘤可采用保留 膀胱手术;较大的、多发的、反复 复发以及T2,T3期肿瘤应行膀胱全 切除术。放射和化学治疗处辅助地 位。肿瘤多发或侵犯三角区,宜行 膀胱全切除术。膀胱全切除术后须 行尿流改道,常用回肠代膀胱术
CT MRI
CT和MRI多用于浸润性癌, 可以发现肿瘤浸润膀胱壁 深度以及局部转移肿大的 淋巴结。
膀胱镜检查
什么是膀胱镜?
• 膀胱镜检查是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 直视下对膀胱和尿道腔内解剖学和大体病理进行观察并可获得活检标 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也可以通过输尿管插管留取上尿路尿样,进 行逆行造影来了解上尿路病变,从而做出临床诊断。
道准备;女病人术前3天开始冲洗阴道,每天1~2次;手术日早晨 常规插胃管。做好其他常规准备。 4其他 戒烟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与体位
2、引流管护理
(1) 留置导尿管和耻骨上膀胱造瘘管的病人,应做好相应的常规护理。 (2)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应密切观察和记录左、右输尿管支架管及回肠代膀胱引
流管引流的尿液,以了解双肾及回肠代膀胱功能。输尿管支架管一般术后2周 拔除;代膀胱内留置的乳胶管一般术后1周拔除。同时观察和记录各残腔引流 管的引流量和性质,以判断有无内出血发生,残腔引流管术后2~3天引流液减 少时可拔除。 3、膀胱冲洗 目的是及时将膀胱内血液冲出,防止血凝块阻塞尿管。 无菌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妥善固定导尿管,勿 脱节、扭曲及过度牵拉,并保持通畅。密切观察冲洗液颜色,冲洗速度根据颜 色而定。持续冲洗1-3天,无明显出血后遵嘱停止冲洗。冲洗期间做深呼吸及 全身放松,定时挤压引流管以免堵塞,防止或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
膀胱癌PPT演示课件
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选用合适 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局部护 理和营养支持。
尿瘘处理
对于轻度尿瘘,可通过局部加压包扎 、调整引流管位置等处理;对于重度 尿瘘,需再次手术修复。
肠梗阻处理
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如胃肠减 压、补液、抗炎等;若症状无缓解或 加重,需及时手术治疗。
05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03
膀胱癌治疗方案及原则
手术治疗策略选择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需切除整个膀胱、前列腺、精囊、盆腔淋巴结等,并进行尿流 改道。
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
对于不适合或不愿意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可采用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包括 TURBT、局部化疗、免疫治疗等。
膀胱癌
汇报人:XXX
2024-01-10
CONTENTS
• 膀胱癌概述 • 膀胱癌诊断方法 • 膀胱癌治疗方案及原则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策
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膀胱癌概述
定义与发病率
定义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 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 恶性肿瘤之一。
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 局部转移和淋巴结肿大情况,对膀胱癌的 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组织学诊断和分期评估
组织学诊断
通过膀胱镜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 组织学检查,明确肿瘤的性质、类型 和分化程度。
分期评估
根据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淋巴结 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对膀胱癌进行 分期评估,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 预后判断。
膀胱癌分期ppt课件
12
诊断评价
病理分期
准确度 特异度 敏感度
PT1 93.45%
68.45%
91.26%
PT2a 88.86%
79.75%
86.80%
PT2b 94.68%
85.77%
95.83%
PT3 98.78%
73.79%
100%
PT4 97.96%
100%
86.74%
PPT学习交流
13
扫描方法
• 先行平扫,而后25~30s行动脉期扫描,60~80s行 静脉期扫描,对膀胱基底部加做2mm薄层扫描。 以注药后作为增强早期(相当于毛细血管期)此 期瘤组织最大程度强化的图像,使肿瘤内与低密 度的尿液、微强化的膀胱壁肌层及肌层外围的脂 肪组织形成良好的对比,再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 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观察。
PPT学习交流
4
膀胱壁的结构
• 膀胱壁分为四层:即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 和浆膜层。
• 粘膜在三角区非常光滑,但在其他区域则具有显 著的皱襞,在膀胱充盈时,皱襞即消失。粘膜层 有腺组织,特别是在膀胱颈部及三角区。
• 粘膜下层只存在于三角区以外的区域,具有丰富 血管,它将粘膜和肌肉层彼此紧连着。
• 浆膜层为蜂窝脂肪组织,包围着膀胱后上两侧和
• T2期:低级别、局限的肿瘤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 切除或膀胱部分切除;
• T3期: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 T4期:姑息放疗或化疗。
• 一旦肿瘤侵润无论什么PPT分学习期交流 都应及早行膀胱全切
10
• CT增强扫描的意义在于分期,也就是在膀胱镜确 诊膀胱癌后,我们通过多平面重建(MRP)、曲 面重建(curve)、容积重建(VR)技术对膀胱癌做 术前分期,以提供临床大夫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那么为什么本院选择:血尿——尿常规、超声— —CT平扫——CT增强——膀胱镜呢?
膀胱癌小讲课ppt课件
4
膀胱全切术后应持续胃肠减压,密切观察胃液的性质、
颜色、量并做好记录。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开始
进
食,从糖水米汤开始、逐渐过渡到流食、半流食直至普
食。
密切观察病人进食后有无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
痛、
肠梗阻症状。
5 回肠膀胱术后,应密切观察尿路造口的血运情况,及时发
现造口并发症。保持伤口、造口部位敷料清洁干燥。
浸润深度:Tis原位癌,Ta无浸润乳头状癌,T1浸润 粘膜固有层,T2浸润肌层,T3浸润膀胱
周围脂肪组织,T4浸润前列腺,子宫,阴 道及盆壁等邻近器官
.
5
临床表现
血尿。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表现为
间歇性血尿,可自行减轻或停止,易给病人造
成“好
转”或“治愈”的错觉而耽误治疗。出血量的
危险因素:1.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的职业人员 2.吸烟 3.膀胱慢性感染与异物长期刺激会增加发 生膀胱癌的危险 4.其他,如药物,饮水中的致癌物
.
4
临床分期
分化程度:乳头状瘤、尿路上皮癌I级,分化良好、 尿路上皮癌II级,中度分化 、 尿路上皮癌III级,分化不良
生长方式:原位癌,乳头状瘤,浸润性癌
.
20
瘤浸润及出血等有关。 出血、感染。
.
10
护理措施
手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病人可表现为对癌症的否认,对预后的恐惧
及不接受尿流改道,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 2 病情观察:病程长、体质差、晚期肿瘤出现明显血尿
者,应卧床休息,每日观察和记录排尿情况和血尿程度 3 观察有无膀胱刺激症状 4 饮食:嘱病人食用高蛋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
.
7
膀胱腺癌讲课PPT课件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保持 乐观、避免过度紧张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 疗疾病
定期体检:早 期发现,早期
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戒烟 限酒,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
避免接触有害 物质:如苯、
甲醛等
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作
息规律
误区:认为膀 胱腺癌无法预 防,忽视早期 症状,过度依
赖药物治疗
患者年龄:50岁
预后评估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病理分级等 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提高患者生存 率和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适 用于早期膀胱 癌患者,可切 除肿瘤并保留
膀胱功能
放疗:适用于 晚期膀胱癌患 者,可减轻症 状,提高生活
质量
化疗:适用于 晚期膀胱癌患 者,可抑制肿 瘤生长,延长
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
体征:腹部肿块、尿道口肿大等
病理学检查:活检、细胞学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血常规、生化检 查等
鉴别诊断:与肾癌、前列腺癌、膀胱 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预后评估的重要性:预测患者生存期和治疗效果
预后评估的方法: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基因检测等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吸烟:吸烟是膀胱腺癌的主要 危险因素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某些化学 物质,如芳香胺、氯乙烯等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膀胱腺癌 病史的人,发病风险增加
慢性炎症:长期慢性炎症可能 导致膀胱腺癌的发生
症状:血尿、尿频、尿 急、尿痛等
体征:腹部肿块、尿道 口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尿液检查、 血液检查等
诊断:膀胱腺癌
性别:男性 病史:无明显症状,体检时发现膀胱肿块
膀胱癌分期PPT
膀胱癌的病因和风险因素
吸烟
职业暴露
吸烟是膀胱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吸烟者 患膀胱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2-4倍。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染料、油漆等职 业暴露也是膀胱癌的高危因素。
慢性感染
遗传因素
慢性尿路感染、膀胱炎症等也可能增加膀 胱癌的风险。
部分膀胱癌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可能 与遗传有关。
膀胱癌的症状和诊断
膀胱癌分期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膀胱癌概述 • 膀胱癌分期系统 • 不同分期的治疗方案 • 分期与预后 • 分期后的随访和监测
01
膀胱癌概述
膀胱癌的定义
01
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的恶性肿瘤 ,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
02
膀胱癌通常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 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两大类 。
N(淋巴结转移)
评估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以及转移的淋巴结数量和 位置。
M(远处转移)
评估是否有远处转移,以 及转移的部位。
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
临床分期
基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进行 评估,但可能存在误差。
病理分期
通过手术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 ,更精确地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 行为。
分期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晚期膀胱癌的治疗方案
姑息治疗
针对晚期患者的症状进行缓解, 提高生活质量。
全身化疗
通过药物杀灭癌细胞,延长生存 期。
支持治疗
提供疼痛控制、营养支持等,帮 助患者度过难关。
04
分期与预后
分期与生存率的关系
分期越早,生存率越高
早期膀胱癌(Ta、T1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膀 胱癌(T4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is原位癌:可行化疗或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 • Ta、T1期: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 T2期:低级别、局限的肿瘤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或膀胱部分切除; • T3期: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 T4期:姑息放疗或化疗。 • 一旦肿瘤侵润无论什么分期都应及早行膀胱全切术。
-
10
• CT增强扫描的意义在于分期,也就是在膀
-
14
癌灶强化特点
• Ⅰ级、Ⅰ~Ⅱ级的癌灶强化均值为 13Hu~17.8Hu,Ⅱ级、Ⅱ~Ⅲ级、Ⅲ级癌灶 强化均值大于30Hu。螺旋CT增强早期,癌
组织未侵犯肌层时,病变处增厚的膀胱壁 见2-3层结构。动脉期及延迟期的CT值对癌 灶分析更为有意义。{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 度分为Ⅲ级: Ⅰ级分化良好,属于低度恶 性;Ⅲ级分化不良,属于高度恶性; Ⅱ级 居于Ⅰ级、Ⅲ级之间,属于中度恶性}
-
5
-
6
原位癌Tis:局限于粘膜内,无乳头、无侵润基底膜的现象,但原位癌与肌层侵润 性直接相关;
无侵润的乳头状癌Ta :移行细胞癌多为乳头状癌。 临床上将Tis、Ta、T1称为浅表膀胱癌,将- T2以上的称为肌层侵润性膀胱癌 7
-
8
-
9
膀胱癌的手术方法
• 膀胱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 病人的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其中准确的临 床分期对于膀胱癌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经统计最近两年CT报告涉及膀胱癌共计约:50余例(包 括可疑、术后复查、转移);
• 其中平扫考虑膀胱癌的有约29例,均建议增强扫描,而
做了增强扫描的报告内容和平扫的报告差别不大,仍是 考虑膀胱癌,建议膀胱镜;
• CT确诊为膀胱癌的几乎都是发现有其他转移灶,或经原 发灶转移的膀胱癌 ;
-
3
病例
• 00425660 陈瑞 2015年7月20日平扫考虑膀 胱癌建议增强,7月21日增强报考虑膀胱癌 建议穿刺活检;
结论:膀胱右后壁结节,膀胱癌(T1N0Mx)弥漫性增厚,左侧壁及及后壁为著,并可见结节状增厚凸入 腔内,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平扫及增强、延迟期CT值分别为29HU、 38HU、45HU;膀胱容积明显缩小、膀胱浆膜层毛糙,周围脂肪间 隙密度增高,膀胱后壁与精囊角分界不清、双侧输尿管全程及双侧 肾盂肾盏扩张积水。
用薄层CT扫描对膀胱癌分期
Staging of Bladder Cancer with 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y
-
1
膀胱癌bladder cancer
• 病理:膀胱癌多发移行上皮(尿路上皮)癌, 也可有鳞癌、腺癌(侵润)等。
增强晚期盆壁多发转移淋巴结(T4期)
当膀胱临近器官及盆壁、- 腹壁受侵为T4期
22
增强晚期矢状位膀胱癌侵犯前列腺(T4期)
-
23
延迟期Cuvre肿瘤侵犯右侧输尿管(T4期)
-
24
延迟期VR像膀胱腔内充盈- 缺损双侧肾盂积液
25
膀胱充盈可,右后壁可见一软组织密度结节凸向腔内,直径约: 0.6cm。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平扫、增强期、延迟期CT值分别为: 80HU、41HU、50HU,分泌期呈充盈缺损。余膀胱壁未见增厚,膀 胱浆膜面光滑,周围脂肪间隙尚清晰,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
-
15
增强早期膀胱癌侵犯黏膜下层(T1期):
肿瘤下方的黏膜下层线状高密度影- 保持连续时考虑为T1期; 16
增强早期膀胱癌侵犯浅肌层(T2a期)
当黏膜下层线状强化影中断,且高密度的病灶累及肌层的内一半时,
考虑肿瘤侵犯浅肌层。Eg:邢金元-
17
肿瘤侵犯浅肌层(T2a)
HE染色
-
18
增强早期矢状位膀胱癌侵犯深肌层(T2b期)
-
12
诊断评价
病理分期
准确度 特异度 敏感度
PT1 93.45%
68.45%
91.26%
PT2a 88.86%
79.75%
86.80%
PT2b 94.68%
85.77%
95.83%
PT3 98.78%
73.79%
100%
PT4 97.96%
100%
86.74%
-
13
扫描方法
• 先行平扫,而后25~30s行动脉期扫描, 60~80s行静脉期扫描,对膀胱基底部加做 2mm薄层扫描。以注药后作为增强早期 (相当于毛细血管期)此期瘤组织最大程 度强化的图像,使肿瘤内与低密度的尿液、 微强化的膀胱壁肌层及肌层外围的脂肪组 织形成良好的对比,再多平面重建、曲面重 建、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观察。
• 病因:与吸烟关系十分密切; • 好发部位:膀胱侧壁和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
开口处。 • 临床表现:中老年、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
可伴有膀胱刺激征。 • 易复发,淋巴转移早,血性转移晚至肝脏、
肺、骨髓 • 膀胱癌的金标准:膀胱镜+活检
-
2
统计
• 本院临床选择顺序:血尿——尿常规、超声(0.5cm)— —CT平扫——CT或MRI增强扫描——膀胱镜
-
4
膀胱壁的结构
• 膀胱壁分为四层:即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 • 粘膜在三角区非常光滑,但在其他区域则具有显著的皱襞,
在膀胱充盈时,皱襞即消失。粘膜层有腺组织,特别是在膀 胱颈部及三角区。
• 粘膜下层只存在于三角区以外的区域,具有丰富血管,它将 粘膜和肌肉层彼此紧连着。
• 浆膜层为蜂窝脂肪组织,包围着膀胱后上两侧和顶部粘膜层 为极薄的一层移行上皮组织,和输尿管及尿道粘膜相连。
侵及肌层的外一半,且局部膀胱壁轮廓出现凹凸不平或内收、僵硬,
考虑膀胱癌侵犯深肌层(T2b期)。- Eg:陈厚厚
19
肿瘤侵犯深肌层T2b期
HE染色
-
20
增强晚期膀胱癌侵犯壁外脂肪(T3期)
当癌组织侵犯膀胱壁外膜间隙,膀胱壁外缘毛糙,脂肪间隙内见条 索样或团块样影,并与原发病灶相- 似程度的强化则考虑为T3期。21
胱镜确诊膀胱癌后,我们通过多平面重建 (MRP)、曲面重建(curve)、容积重建 (VR)技术对膀胱癌做术前分期,以提供
临床大夫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那么为什 么本院选择:血尿——尿常规、超声——CT 平扫——CT增强——膀胱镜呢?
-
11
相关调研
• 调研显示:确诊膀胱癌的病例行CT薄层增 强扫描,CT薄层增强扫描对于膀胱癌的分 期总准确率为94.7%,对于膀胱内壁癌灶 (≤T2b期)分期准确率达91.1%,对于膀胱 癌侵犯壁外结构的癌灶(≥T3期)分期准确 率为93.3%。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为: 64.7%。
或膀胱部分切除; • T3期: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 T4期:姑息放疗或化疗。 • 一旦肿瘤侵润无论什么分期都应及早行膀胱全切术。
-
10
• CT增强扫描的意义在于分期,也就是在膀
-
14
癌灶强化特点
• Ⅰ级、Ⅰ~Ⅱ级的癌灶强化均值为 13Hu~17.8Hu,Ⅱ级、Ⅱ~Ⅲ级、Ⅲ级癌灶 强化均值大于30Hu。螺旋CT增强早期,癌
组织未侵犯肌层时,病变处增厚的膀胱壁 见2-3层结构。动脉期及延迟期的CT值对癌 灶分析更为有意义。{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 度分为Ⅲ级: Ⅰ级分化良好,属于低度恶 性;Ⅲ级分化不良,属于高度恶性; Ⅱ级 居于Ⅰ级、Ⅲ级之间,属于中度恶性}
-
5
-
6
原位癌Tis:局限于粘膜内,无乳头、无侵润基底膜的现象,但原位癌与肌层侵润 性直接相关;
无侵润的乳头状癌Ta :移行细胞癌多为乳头状癌。 临床上将Tis、Ta、T1称为浅表膀胱癌,将- T2以上的称为肌层侵润性膀胱癌 7
-
8
-
9
膀胱癌的手术方法
• 膀胱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 病人的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其中准确的临 床分期对于膀胱癌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经统计最近两年CT报告涉及膀胱癌共计约:50余例(包 括可疑、术后复查、转移);
• 其中平扫考虑膀胱癌的有约29例,均建议增强扫描,而
做了增强扫描的报告内容和平扫的报告差别不大,仍是 考虑膀胱癌,建议膀胱镜;
• CT确诊为膀胱癌的几乎都是发现有其他转移灶,或经原 发灶转移的膀胱癌 ;
-
3
病例
• 00425660 陈瑞 2015年7月20日平扫考虑膀 胱癌建议增强,7月21日增强报考虑膀胱癌 建议穿刺活检;
结论:膀胱右后壁结节,膀胱癌(T1N0Mx)弥漫性增厚,左侧壁及及后壁为著,并可见结节状增厚凸入 腔内,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平扫及增强、延迟期CT值分别为29HU、 38HU、45HU;膀胱容积明显缩小、膀胱浆膜层毛糙,周围脂肪间 隙密度增高,膀胱后壁与精囊角分界不清、双侧输尿管全程及双侧 肾盂肾盏扩张积水。
用薄层CT扫描对膀胱癌分期
Staging of Bladder Cancer with 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y
-
1
膀胱癌bladder cancer
• 病理:膀胱癌多发移行上皮(尿路上皮)癌, 也可有鳞癌、腺癌(侵润)等。
增强晚期盆壁多发转移淋巴结(T4期)
当膀胱临近器官及盆壁、- 腹壁受侵为T4期
22
增强晚期矢状位膀胱癌侵犯前列腺(T4期)
-
23
延迟期Cuvre肿瘤侵犯右侧输尿管(T4期)
-
24
延迟期VR像膀胱腔内充盈- 缺损双侧肾盂积液
25
膀胱充盈可,右后壁可见一软组织密度结节凸向腔内,直径约: 0.6cm。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平扫、增强期、延迟期CT值分别为: 80HU、41HU、50HU,分泌期呈充盈缺损。余膀胱壁未见增厚,膀 胱浆膜面光滑,周围脂肪间隙尚清晰,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
-
15
增强早期膀胱癌侵犯黏膜下层(T1期):
肿瘤下方的黏膜下层线状高密度影- 保持连续时考虑为T1期; 16
增强早期膀胱癌侵犯浅肌层(T2a期)
当黏膜下层线状强化影中断,且高密度的病灶累及肌层的内一半时,
考虑肿瘤侵犯浅肌层。Eg:邢金元-
17
肿瘤侵犯浅肌层(T2a)
HE染色
-
18
增强早期矢状位膀胱癌侵犯深肌层(T2b期)
-
12
诊断评价
病理分期
准确度 特异度 敏感度
PT1 93.45%
68.45%
91.26%
PT2a 88.86%
79.75%
86.80%
PT2b 94.68%
85.77%
95.83%
PT3 98.78%
73.79%
100%
PT4 97.96%
100%
86.74%
-
13
扫描方法
• 先行平扫,而后25~30s行动脉期扫描, 60~80s行静脉期扫描,对膀胱基底部加做 2mm薄层扫描。以注药后作为增强早期 (相当于毛细血管期)此期瘤组织最大程 度强化的图像,使肿瘤内与低密度的尿液、 微强化的膀胱壁肌层及肌层外围的脂肪组 织形成良好的对比,再多平面重建、曲面重 建、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观察。
• 病因:与吸烟关系十分密切; • 好发部位:膀胱侧壁和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
开口处。 • 临床表现:中老年、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
可伴有膀胱刺激征。 • 易复发,淋巴转移早,血性转移晚至肝脏、
肺、骨髓 • 膀胱癌的金标准:膀胱镜+活检
-
2
统计
• 本院临床选择顺序:血尿——尿常规、超声(0.5cm)— —CT平扫——CT或MRI增强扫描——膀胱镜
-
4
膀胱壁的结构
• 膀胱壁分为四层:即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 • 粘膜在三角区非常光滑,但在其他区域则具有显著的皱襞,
在膀胱充盈时,皱襞即消失。粘膜层有腺组织,特别是在膀 胱颈部及三角区。
• 粘膜下层只存在于三角区以外的区域,具有丰富血管,它将 粘膜和肌肉层彼此紧连着。
• 浆膜层为蜂窝脂肪组织,包围着膀胱后上两侧和顶部粘膜层 为极薄的一层移行上皮组织,和输尿管及尿道粘膜相连。
侵及肌层的外一半,且局部膀胱壁轮廓出现凹凸不平或内收、僵硬,
考虑膀胱癌侵犯深肌层(T2b期)。- Eg:陈厚厚
19
肿瘤侵犯深肌层T2b期
HE染色
-
20
增强晚期膀胱癌侵犯壁外脂肪(T3期)
当癌组织侵犯膀胱壁外膜间隙,膀胱壁外缘毛糙,脂肪间隙内见条 索样或团块样影,并与原发病灶相- 似程度的强化则考虑为T3期。21
胱镜确诊膀胱癌后,我们通过多平面重建 (MRP)、曲面重建(curve)、容积重建 (VR)技术对膀胱癌做术前分期,以提供
临床大夫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那么为什 么本院选择:血尿——尿常规、超声——CT 平扫——CT增强——膀胱镜呢?
-
11
相关调研
• 调研显示:确诊膀胱癌的病例行CT薄层增 强扫描,CT薄层增强扫描对于膀胱癌的分 期总准确率为94.7%,对于膀胱内壁癌灶 (≤T2b期)分期准确率达91.1%,对于膀胱 癌侵犯壁外结构的癌灶(≥T3期)分期准确 率为93.3%。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为: 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