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活动开发方案
一、游戏多边形
1、《神奇的“无8数”》:通过分组合作计算“无8数”,发现规律,激发兴趣,再分组计算第二组数,进一步发现规律,最后进行争“第一”游戏,体会“无8数”的无穷乐趣。
2、《抢数游戏》:第一次探索:师生抢数(目标数为24)组内同学抢数(目标数还是24)。
第二次探索:组与组的代表抢数学生与新老师抢数,然后总结抢数获胜的规律,最后灵活运用规律。
二、应用多校镜
1、《惊人的发现》:通过学生调查、交流,观察商店的每天、每月、每年销售一次性筷子的情况,联想森林资源的破坏的严重性,增强保护森林资源,从身边做起的责任感。
2、《汽车里的数学问题》:在模拟旅行的情境中进行问题探讨(①座位问题②车票问题③行驶速度问题④时间问题⑤相遇问题⑥追及问题)最后进行情境问题创设。
三、探秘大三角:
1、莫比乌斯圈:由故事激趣,再进行实践探究,到动手操作,最后是欣赏与创造,还可进行课外链接。
2、《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从生活中的按入瓶塞喝水的智力题激趣,引入操作剪绳的逆向思维,再通过比较使学生掌握逆推法,提高数学
思维的灵活性,最后运用可逆性进行课外游戏。
四、空间大圆环:
1、《怎样合理分割长方形》:由学生自制贺年片定尺寸,引导学生探索最合理的制作方案,人人争做“小设计师”,运用长方形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巧合正方形》:先讨论将大正方形平分成边长为整厘米数的小正方形的设计方案,再设计将它分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方案,组织讨论,继续试分,然后探索规律,运用规律,最后由学生独立活动。
身边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身边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小西湖小学一,校本课程的释义"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属学科型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身边的数学"是想通过学生生活的学校,社会,家庭三维空间中的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数学,发展师生的数学终生学习能力.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二是数学解决我们身边的许多问题.二,开发的基本依据1,理论依据(1)"以活动促发展"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陶行知先生曾倡导"教学做合一",他主张"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解放他们的脑和手,眼和口,时间和空间","鼓励儿童'动'和'玩'",去发现,去创造.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发生认识论"中也认为:主,客观的相互作用的认知结构的逻辑起点是活动,儿童认识事物源于学习活动.并提出了"活动——平衡,再活动——再平衡"的认知逻辑关系.前苏联的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如列昂节夫,达维多夫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教学领域,找到了"教学活动与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具有同源性,即实践才是认识的起点"."同时也看到了教学中的实践与人类一般实践的差距,即不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而是在于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2)"体验教育"理论山西省实验中学张卓玉校长在谈到"体验教育"时认为: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亿或理解.体验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离析的认识活动."从历史上看,凡是某一时期的教育不重视实践活动,学生就会被过多限制在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时,人们就会呼吁让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以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3)"实践课程"理论南京师范大学马复教授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一瞥》文中介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服从于'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目的.具体到数学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素材和活动机会,使他们在从事各种数学学习获得过程中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更好的认识自然和社会,理解周围世界,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促进学生有条有理的思考,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去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通过数学活动去发展他们的主动性,责任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精神."2,学校办学理念(1)为教师创设发展的平台."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的研究为全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设了教师自身发展的平台.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将先进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学校迫切解决的问题,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恰恰是理念改变行为的桥梁.(2)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意在通过课堂内外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促使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得到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既是共性的群体发展,也可理解为个性的异质发展.(3)为学校赢得发展的空间"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走在了全市课改的第一方阵,一方面推动了全市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另一方面在校内也加速了其他学科的课改进程,从而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空间.3,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1)课内学生的需求现在的信息时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认知环境,在认知中继承与扬弃并存,过程与结果并重,探索与创新并驾.他们相信自己的个人建构,希望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但又不善与人交流;他们喜欢自己尝试,但是在困难面前又显得不知所措,承受能力有限.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只是学知识,还缺乏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他们的独立性,思考性,创造性还匮乏.他们需要兴趣的激发,问题的实践,过程的探究,结果的开放,发展的时空.(2)课余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课外数学学习几乎被各类培训,家教取代.他们没有多元的目标,没有新鲜的空气,他们的学习方式单一,学习内容精深.学生的数学课余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多样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学习内容.这也是"身边的数学"需要开发的课程之一.4,实施的现实基础和资源条件(1)管理网络建全.全校作为市课改基地,构建了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三级管理网络.网络的建全有得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每一次活动的方案开发,过程研讨,结果总结都有相应的分工,这样的管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教师队伍呈梯队发展.我校的数学课题组现共有成员24人,其中本部18人,分部6人.35岁以下年青教师20人,大专以上学历20人,各占总数的83.3%,党员4人,占16.7%,工作5年以内,5—10年,10年以上人数各约占总数的1/3左右.专业发展上,区级以上骨干教师7人,占30.4%(其中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优青2人,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优青,区骨干教师3人).目前,队伍呈梯状稳步上升趋势.(3)课改的方向明,意识强,成效显著.从1999年开始,我们立足于"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在课改的进程中,我们始终做到课改教研化,教研科研化,科研课题化,课题问题化,问题常规化.把各项课改工作做细做实.(4)专项经费保证.市区校对我校的数学课改基地工作非常重视,每次课改基地活动,分管局长亲临现场.每学年市区校各级都有专项课改基地经费,并且专款专用.我校现已出版学生的数学文集《小荷初露》一本,第二本学生数学文集与一本教师的研究文集正在出版之中.三,总体目标通过"身边的数学"实践课程的开发研究,促使教师与编者对话,与生活对话,与时代对话,与学生对话,增强对教材,资源,课堂的理解.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联系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发展智力;在课外用数学的思考去发现数学,运用数学,从而发展心智,热爱数学.促使学校加快课改的进程,以基地的龙头作用,辐射作用力创学校课改的品牌与主力军.四,大致结构以"身边的数学"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品牌,按内容分课堂数学实践活动开发和课余数学实践活动开发两部分展开.1,课堂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课堂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又分为特色实践课程的开发,实践活动方式的开发,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三方面展开.(1)特色实践课程的开发在湖小的课堂内力创一些有特色的数学实践课程,供师生在学习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例如低年级的游戏活动中较有特色的是有关位置教学内容的跳棋游戏,师生共同自制了跳棋的棋谱与棋子,根据棋子的方位叙说走棋,课间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还有关于计算内容的投信,摘苹果,飞气球等游戏也大受欢迎.中高年级的特色数学学习活动是小组讨论活动,中高年级的教师共同讨论,循序渐进制定了有关小组学习的人员分配,活动原则,活动过程呈现等规则,使小组学习的数学活动不流于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有序而有效展开的.(2)实践活动方式的开发结合新课标的理论学习,我们在课堂中应该进一步研究,认识,开发以自主式,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式等体验型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应该大量的引进尝试活动,实践活动,模拟活动等学习活动,使课堂数学教学方式呈多样化趋势发展.同时,我们还应研究不同的课型所对应的学生活动方式的一般规律.在研究中我们应该倡导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找数学,使数学生活化,成为现实中的数学(例如我校研究的统筹时间,购物,走路,乘车等问题);让学生做数学,使数学活动化,成为动态的数学(例如统计十字路口的车辆,报纸销量,校园绿化面积等);让学生玩数学,使数学情趣化,成为快乐的数学(例如通过学生围,画,涂一系列活动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让学生问数学,使数学问题化,成为思考的数学(例如研究土豆的体积,研究苹果装箱的问题等).(3)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我们意识到现行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包括教材,教材只是信息资源,只是一种媒介,在学习活动内容中要让这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学生头脑资源的广阔天空中去.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尝试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分析,研究,思考现行的教材合理性,进一步贯彻新课标的相关精神,对教材进行局部调整,优化组合,扩充资源,力求更易于学生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样更符合时代的进程,更利于学生的发展.例如:在校内课堂教学活动赛课中,出现了"校园绿化","小米尺告诉我……","年,月,日探密","组合图形的面积","移动电话的入网选择"等一系列富有意义的研究课.2,课余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在课堂内资源开发的同时我们也尝试探索校内课余学生的数学资源开发,这一研究主要从常规活动的开发和专题实践活动的开发两方面展开.(1)常规活动的开发利用校报,板报,网站等媒介,通过每日一题,每日一问,数学跑道,数学园地等活动,由学生为主,寻找身边的数学,增强学生数学意识,使数学与生活,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互补互进.我们曾讨论过人民币的认识,看电影的路线,实际测量,求树的横截面积,步测,目测,统计等一系列问题.(2)专题活动的开发所谓专题活动是指在某段时间内,师生围绕一个主题而开展的数学学习活动研究.这是由学科走向综合的一种尝试.我们曾成功的尝试开展了全校性的"学会购物","身边的数学","我们走进十运"等专题实践活动,市区反响热烈.在"身边的数学"校本开发的过程中不仅是有共性的内容,同时对于低,中,高三个年段的侧重也不同.低年级应倡导"快乐数学",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中年级应倡导"经验数学",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高年级应倡导"纵深数学",使学生在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上得到长足的发展.五,实施说明1,选课方法在全校一至六年级平均每周开设一节数学实践课,时间可定于每周四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第一节(因为大部分教师任教两个班),可每周上一节,也可两节,三节连上,每学期保证15课时左右.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身边的数学"活动大赛.2,课程说明"身边的数学"数学实践课程分必修课程与自修课程两类.必修课程是教师事先开发预设的内容,如教材中的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学校开展的专题实践活动内容等.自修课程是指各个班级开展的特色实践活动.例如对"神六飞天","十运盛会"中数学题材的开发,也可以是对数学"四小体验"的开发(数学小游戏,数学小故事,数学小报,数学小论文),自修课的内容可年级统一也可不统一,可学生统一也可不统一.3,课程目录(1)必修目录: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搭配,丰收的果园,愉快的周末,(下册)我们认识的数,假日小队,小小商店,快乐的队日活动, 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量一量,算"24点",四园风光(下册)我们去植树,测定方向,游览美丽的海滨,你能跳多远三年级:(上册)城市新貌,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和下棋(下册)生日快乐,美丽的花边,了解千米,奇妙的剪纸,我们的试验田,运动与身体变化四年级:(上册)怎样滚得远,了解我们自己,一亿有多大(下册)美妙的"杯琴",我们去春游(学会购物,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春游的路线,春游包车问题等)五年级:(上册)学会购物,计算器探密,收集统计分析,实际测量(下册)组合图形的设计与计算(美丽的图案),校园的绿化,最多与最少六年级:(上册)彩票中的数学,购房中的数学,股票中的数学,打折中的数学(下册)美丽的校园,直柱与直锥,节约用水,观察与测量,(2)自修目录尚在开发之中.专题实践活动已举办过全校性的"四小体验"活动,"学会购物"系列活动,"我们走进十运"系列活动.。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
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的技能。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1. 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数与代数、几何、数据统计与概率等。
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2.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引入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兴趣培养: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数学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互动和交流能力。
三、课程组织和实施方式:1. 教学组织:采取主题教学、项目制教学等综合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教学实施方式:采取讲授、讨论、实验、练习、解答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辅助教具:通过使用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提供直观、生动的教学材料,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4. 评估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包括作业评估、小测验、项目评估等,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5.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提供差异化教学服务。
四、课程评价和调整:1. 学生评价:通过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教师评价:教师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和研讨,通过教学评估和同行评教等方式,持续提高教学水平。
3. 课程调整: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定期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五、课程效果评估:1. 学生学习成绩: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衡量课程的教学效果。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前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校特制定了本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本数学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成绩。
三、核心内容本数学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与代数通过学习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图形与空间通过学习图形与空间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数据与概率通过学习数据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概率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数据,理解和运用概率知识。
四、教学方法本数学校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探究和项目学习等。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 探究式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引导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
2. 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
3. 实践探究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和实际调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数学知识。
4. 项目学习通过设计和开展数学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组织学生进行数学项目研究和报告,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评价方式本数学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考试评价、作业评价、讨论评价、项目评价等。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对数学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案例,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首先,数学校本课程的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
例如,在初中阶段,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数学建模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生动性,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数学史、数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其次,数学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运算,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因此,可以引入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学建模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此外,数学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也需要更加科学和全面。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科竞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评价、数学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思路,而不仅仅是结果的正确与否。
综上所述,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思考和改进。
只有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
希望我们能在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说明
关于数学校本课程相关问题说明
目的:丰富数学内涵,拓展数学外延、开发数学潜能,培养数学兴趣。
开设课程:
一二年级每周一节游戏数学由本班数学老师承担
三四年级每周一节趣味数学由本班数学老师承担
五六年级每周一节数学潜能由田中平老师承担
要求:
1、在假期内完成年级校本教材开发:一二年级《游戏数学》;三四年级《趣
味数学》五六年级《数学潜能》。
每期开发18课时,由年级教研组长组
织年级数学教师协同完成。
2、本期重点放在校本教材开发上,数学假期备课可以从宽要求。
3、评比:
开学上交评比。
学校会根据校本教材开发的质量评比并发奖(奖金)。
校本教材开发组领导小组:
组长:张绍洪负责相关工作的统筹、组织、协调
副组长:田中平负责校本教材开发的策划、编排体系构建、技术指导
校本教材编写说明:
1、缘于教材、高于教材。
校本教材须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进行相关延伸。
2、讲练结合。
既有例题,又有练习。
3、难度适宜,既有保底知识、又有拓展延伸,面向大多数学生,让每个孩子都
有收获、注重分层,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成功。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研究,教给学生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5、合作学习,注重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6、内容包括:
一、整理与复习
知识体系树、单元思想方法、高频考点分析
二、知识拓展
1、基于教材知识上的相关拓展例题。
2、练习:
三个层次:夯实基础、能力提升、潜能开发。
版块和内容是建议内容,大家在编写开发过程中可根据年段特点做适当的调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精选5篇)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精选5篇)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情境中的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出示3杯饮料,量的多少不同,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体验“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四个词的含义。
教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二、学习新知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
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
谁比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还有差不多等概念。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差不多”的概念。
如:一(6)班男生有38个,女生有36个,我们就可以说他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差不多。
3、想一想:初步运用所学知识。
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
88人()、12人()、76人()。
三、巩固反馈1、小红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红多一些。
小女孩比小红多得多。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画钩)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画钩)35428542885()()()()()()2、第2和3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后,再独立选择答案。
选择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选择的道理。
3、数学游戏。
猜数。
同桌合作,方法:一人猜数,另一人语言提示。
例如:甲:我想了一个两位数。
乙:是20吗?甲:不是,比20多得多。
乙:是70吧。
甲:比70少一些。
……四、课堂总结这堂课上,你感觉最快乐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精选篇2)教学内容:十几减9第1———2页。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算出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求异精神。
小学身边的数学教案设计
小学身边的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学是什么: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形状和结构的学科。
2.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时间管理等。
3. 数学游戏: 利用有趣的数学游戏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
1. 知识导入:通过观察周围事物,让学生思考数学的应用。
2. 实践探索: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际的数学活动,如计算物品的价格、测量物体的长度等。
3.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2.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体验。
3. 完成一些简单的数学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设计不同形式的数学活动。
2. 需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多参与数学活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西湖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小西湖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1)课题:合理设计购房方案适用年级:六年级设计目标:1.通过合理设计购房方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参与生活。
设计说明:本案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材料》,即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主要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例题、练习或实践作业等,使用者为学生;第二部分为《教学设计》,即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教学过程,为教学此内容的教师提供参考,使用者为教师。
第一部分学习材料:合理设计购房方案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因此,许多家庭已经或正准备购买住房,以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在购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楼盘质量、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交通状况、装修水平等,其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购房总价、现有购房资金以及差价(结余)如何解决几方面。
例温馨家园为配置电梯的多层住宅,均价每平方米6800楼层系数如右表。
四楼D座面积98平方米,购房价共多少万元?七楼A座面积125平方米,购房价多少万元?6800元=0.68万元表10.68×98×1.1=73.304(万元)答:四楼D座购房价共万元。
答:七楼A座购房价共万元。
实践活动: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小明家(三口人)因旧房拆迁,获拆迁补偿款Array 32万元,家中原有存款10万元。
计划在以下几个楼盘中选购一套住房。
请帮助小明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表3备注:1.楼层系数见表1。
2.购房款一次付清可优惠5%。
3.贷款方式: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
购房方案购房总价(地型楼):现有款项:相差(或结余)款项:解决办法:设计理由:课后拓展:亲爱的同学,假设近期你家也准备购房,请你当好爸爸妈妈的小参谋,共同设计一套最合理的购房方案,好吗?第二部分教学设计:一.引入:师:同学们,经过调查了解,我们班的大多数同学家庭都经历了或正准备购房。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变得愈发重要。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围绕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首先,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过分注重死记硬背和机械运算。
例如,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其次,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还需要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因此,可以尝试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数字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另外,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还需要重视教材的编写和选择。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对于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至关重要。
在教材编写上,应注重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一些有趣的案例和故事,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应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最后,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还需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优秀的教师是数学教育的关键,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数学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数学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校本课程的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学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共同推动数学校本课程的发展和进步。
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目录序言 (1)第一讲世界数学难题欣赏——四色猜想 (2)第二讲世界数学难题欣赏——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4)第三讲电冰箱温控器调节 (6)第四讲赌马中的数学问题 (10)第五讲对称——自然美的基础 (12)第七讲斐波那契数列 (14)第八讲蜂房中的数学 (17)第九讲龟背上的学问 (18)第十讲Music 与数学 (20)第十一讲e和银行业 (21)第十二讲几何就在你的身边 (23)第十三讲巧用数学看现实 (24)第十四讲商品调价中的数学问题 (25)第十五讲煤商怎样进煤利润高 (27)第十六讲把握或然,你会更聪明 (29)第十七讲顺水推舟,克“敌”致胜——例谈反证法的应用 (33)第十八讲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 (37)第十九讲数独游戏与数学 (38)第二十讲集合与生活 (40)第二十一讲生活中的立体几何 (42)第二十二讲生活中的排列组合 (45)第二十三讲算法妙用 (47)序言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
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生指出: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
”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
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
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 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应用能力,本实施方案旨在设计一种校本数学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目标。
2. 课程目标本校本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交流能力。
3. 课程内容本校本数学课程将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3.1. 数与代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和复数的认识与应用;•代数式的认识与应用;•方程与不等式的认识与应用;•图像的认识与应用。
3.2. 几何与形状•图形的认识与应用;•几何变换的认识与应用;•平面与空间的认识与应用;•测量的认识与应用。
3.3. 数据与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与分析;•统计的认识与应用。
4. 教学方法本校本数学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问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实践应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评价方式本校本数学课程的评价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日常作业:通过平时的作业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项目作业:通过项目作业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和项目作业等方面的表现,给予评价。
6. 师资支持为了保证本校本数学课程的实施效果,我们将提供相应的师资支持:•组织教师培训:为参与本课程教师提供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学资源支持:提供相关教学资料和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课程;•定期交流研讨:组织教师定期交流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身边的数学》课程开发方案
《身边的数学》课程开发方案一、指导思想立足学校实际情况由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开设,它是我校课改课程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学生发展,为了学校发展,促进教育素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积极有效的载体。
近年来,随着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自主权的增多,很多学校都加大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在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校本课程空前繁荣,呈现百花齐放的的局面。
生活化数学研究在陶行知“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下,全国各地都有开展,而且研究时间比较长,也有成果。
但对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系统开发的研究基本没有。
结合这种情况,决定设置以生活数学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热爱数学。
2、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了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必要性。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4、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研究,找到人生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三、课程实施保障1、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坚持开放与统一相结合,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分步骤实施。
2、成立课程改革小组组长:贺志广副组长:法秋玲李洪彬成员:丁云成张前峰安凤城邓卫平3、培训:让教师、学生、家长认识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调动他们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4、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利用校本课时间进行。
5、活动地点:校内、校外结合。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如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动手实践,综合性研究等,使学生了解掌握有关知识。
四、课程评价:(一)对学生的评价注重“三维”,即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重发展性评价,除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外,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身边的数学”是富有小西湖小学特色的数学教育理念,旨在建立一种数学与儿童生活之间本质的联系。
《身边的数学》是在“身边的数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发而成的数学校本课程。
鉴于“身边的数学”研究特色,她是在如下这些背景的基础上产生的:1、基于儿童数学思维特点与学习现状的思考。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指出: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运算为主,即数理逻辑的运算需借助具体的实物或表现。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应在大量具体的操作性活动基础上逐步向抽象的符号运算过渡。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已然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设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的具象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从未去过银行存钱、从未到过生产零件的车间,怎么会“触摸”到其中的数学,怎么会对其中的数学问题产生亲近感呢?从这个角度理解,儿童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本身对于生活的积累还需不断丰富。
另一方面,在儿童的身边又存在着大量的数学资源,但它常常是“藏在深闺无人识”。
仅以儿童熟悉的家庭生活为例,数学的身影无处不在,从找家的位置、回家的路线到家具的摆放、塑料袋的使用、家庭重大纪念日的计算等等,而这些问题虽在数学中有所学,但儿童还需要培养一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慧眼。
鉴于以上的现情认知,我们提出了自己的校本思考------“身边的数学”。
它是指从儿童身边的、有意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数学思维、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一种数学教育理念。
2、基于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学校教育愿景的实践。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愿景为指导。
换句话说,正是学校独特的教学哲学观和愿景的贯彻落实,才开始了学校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
小西湖小学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其基本立场是教育即生长。
(完整)身边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身边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小西湖小学一,校本课程的释义"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属学科型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身边的数学”是想通过学生生活的学校,社会,家庭三维空间中的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数学,发展师生的数学终生学习能力.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二是数学解决我们身边的许多问题.二,开发的基本依据1,理论依据(1)”以活动促发展"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陶行知先生曾倡导"教学做合一”,他主张”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解放他们的脑和手,眼和口,时间和空间",”鼓励儿童’动’和’玩'”,去发现,去创造。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发生认识论”中也认为:主,客观的相互作用的认知结构的逻辑起点是活动,儿童认识事物源于学习活动.并提出了”活动—-平衡,再活动——再平衡"的认知逻辑关系.前苏联的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如列昂节夫,达维多夫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教学领域,找到了"教学活动与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具有同源性,即实践才是认识的起点”。
"同时也看到了教学中的实践与人类一般实践的差距,即不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而是在于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2)”体验教育”理论山西省实验中学张卓玉校长在谈到”体验教育”时认为: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亿或理解.体验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
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
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离析的认识活动。
”从历史上看,凡是某一时期的教育不重视实践活动,学生就会被过多限制在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时,人们就会呼吁让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以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3)"实践课程”理论南京师范大学马复教授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一瞥》文中介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服从于'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目的.具体到数学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素材和活动机会,使他们在从事各种数学学习获得过程中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更好的认识自然和社会,理解周围世界,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促进学生有条有理的思考,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去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通过数学活动去发展他们的主动性,责任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精神.”2,学校办学理念(1)为教师创设发展的平台.”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的研究为全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设了教师自身发展的平台。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模板数学
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原理和规律;(2)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课程内容1. 课程模块一:数学基础知识(1)数的认识与运算;(2)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性质;(3)概率与统计初步。
2. 课程模块二:数学应用与拓展(1)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数学与科技、艺术的结合;(3)数学思维训练。
3. 课程模块三:数学探究与实践(1)数学问题探究;(2)数学实验;(3)数学竞赛与展示。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数学概念、原理和规律;(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思维;(3)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实验、竞赛等活动。
2. 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总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等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3)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五、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校本课程的数学教材,确保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 教学辅助材料:制作课件、教具等,丰富教学手段;3. 实践基地: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4. 互联网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小西湖小学校本课程《身边地数学》概述
小西湖小学校本课程《身边的数学》概述一、实施情况小西湖小学自 2009 年开始在校内全面使用《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 2012 至 2013 年历时两年,重新修订校本课程《身边的数学》。
2013 年 9 月开始,全校使用新的校本课程。
同时完成校本课程中每课时的教学案设计与资源库建设。
目前,全校使用统一的电子式备课,进行二次修改后,每个教师进课堂上课。
《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全校每个年级排进课表,每周一节,每学期按 20 课时,一学年 40 课时计算,一学年使用一本校本课程。
全校师生人手一册。
校本课程的实施编入全校的正常教学管理X畴,正常开展随堂听课、教学考核,每学期数学组开展一次校级以上的展示研讨活动,近年来,开展了持续性的研究。
《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拓展中,近年来,《人民教育》、《XX教育研究》、《XX教育》、《小学生数学报》等多家宣传机构均主动诚邀学校做专访,或做专题推介,先后交流于XX、XX、XX、淮安等地。
学校也在教育共同体内积极推广,先后与共同体学校开展同课异构等活动,在课程的实施中做到实践中思考,思考中前行。
二、问题与疑惑在使用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也日益困绕着学校:一是教师的教学执行度与教学的绩效问题。
因为教师个体对教材的理解与运用存在着偏差,故出现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状态和不同的学习成效。
二是校本课程的评价问题。
课程实施以来,对于课程中所体现的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我们尝试用“我的生活与数学”为主题的小论文、小研究、小故事等方式来进行,但是这样的评价往往会出现更多家长和教师的指导痕迹,没有体现校本课程的设计初衷,评价的问题解决不好,又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1、校本课程实施中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解读能力与创造能力?2、校本课程如何科学地做好学科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地实施数学校本课程,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以下是我对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设想:首先,我们要明确数学校本课程的目标。
数学课程应该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数学课程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将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数学校本课程应该包括基础概念、基本运算、数学推理和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讲授概念和公式,解决问题,以及开展数学实验和研究等方式来教授数学知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入教辅材料和实践项目,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数学课程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该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具体到每节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然后制定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
我们还可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数学软件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展。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小组讨论和个人报告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特殊教育和给予更多的注意来帮助他们赶上学习进度。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数学竞赛和数学研究项目来鼓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数学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而数学研究项目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精神。
总之,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需要明确目标,确定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身边的数学"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小西湖小学一, 校本课程的释义" 身边的数学" 校本课程属学科型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身边的数学"是想通过学生生活的学校, 社会, 家庭三维空间中的数学学习实践活动, 使学生感悟数学, 发展师生的数学终生学习能力. 它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二是数学解决我们身边的许多问题.二, 开发的基本依据1,理论依据(1)" 以活动促发展" 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陶行知先生曾倡导" 教学做合一", 他主张"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 解放他们的脑和手, 眼和口, 时间和空间"," 鼓励儿童' 动' 和' 玩'", 去发现, 去创造.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发生认识论"中也认为: 主, 客观的相互作用的认知结构的逻辑起点是活动, 儿童认识事物源于学习活动. 并提出了"活动——平衡, 再活动——再平衡"的认知逻辑关系. 前苏联的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如列昂节夫, 达维多夫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教学领域, 找到了"教学活动与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具有同源性, 即实践才是认识的起点"." 同时也看到了教学中的实践与人类一般实践的差距,即不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而是在于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2)" 体验教育" 理论山西省实验中学张卓玉校长在谈到"体验教育"时认为: 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 而不是单纯的记亿或理解.体验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 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 欣赏,评价某一事件, 人物,事实,思想. 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 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 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离析的认识活动." 从历史上看, 凡是某一时期的教育不重视实践活动, 学生就会被过多限制在课堂上, 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时,人们就会呼吁让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 以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3)" 实践课程" 理论南京师范大学马复教授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一瞥》文中介绍:"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服从于' 学生的发展' 这一基本目的. 具体到数学教学活动, 其目的在于: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素材和活动机会, 使他们在从事各种数学学习获得过程中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更好的认识自然和社会, 理解周围世界, 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 促进学生有条有理的思考, 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去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数学活动去发展他们的主动性, 责任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精神2,学校办学理念(1)为教师创设发展的平台." 身边的数学" 校本课程的研究为全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创设了教师自身发展的平台.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将先进的"以学生为本" 的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学校迫切解决的问题, 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恰恰是理念改变行为的桥梁.(2)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身边的数学" 校本课程意在通过课堂内外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促使学生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 在成长中理解, 在理解中感悟, 在感悟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这种发展既是共性的群体发展也可理解为个性的异质发展.(3)为学校赢得发展的空间" 身边的数学" 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走在了全市课改的第一方阵, 一方面推动了全市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 另一方面在校内也加速了其他学科的课改进程, 从而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空间.3,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1)课内学生的需求现在的信息时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认知环境, 在认知中继承与扬弃并存,过程与结果并重, 探索与创新并驾. 他们相信自己的个人建构, 希望与人合作, 与人交流, 但又不善与人交流; 他们喜欢自己尝试, 但是在困难面前又显得不知所措,承受能力有限.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只是学知识,还缺乏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他们的独立性,思考性,创造性还匮乏.他们需要兴趣的激发,问题的实践, 过程的探究,结果的开放, 发展的时空.(2)课余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课外数学学习几乎被各类培训,家教取代.他们没有多元的目标,没有新鲜的空气, 他们的学习方式单一,学习内容精深. 学生的数学课余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 多样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学习内容.这也是"身边的数学"需要开发的课程之一.4,实施的现实基础和资源条件(1)管理网络建全.全校作为市课改基地, 构建了校长室, 教科室, 教研组三级管理网络. 网络的建全有得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每一次活动的方案开发,过程研讨, 结果总结都有相应的分工,这样的管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教师队伍呈梯队发展.我校的数学课题组现共有成员24 人, 其中本部18 人, 分部 6 人.35 岁以下年青教师20 人, 大专以上学历20人,各占总数的83.3%,党员4人,占16.7%,工作 5 年以内,5 —10 年,10 年以上人数各约占总数的1/3 左右.专业发展上,区级以上骨干教师7 人,占30.4%(其中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优青2人, 区学科带头人2人, 区优青,区骨干教师 3 人). 目前,队伍呈梯状稳步上升趋势.(3)课改的方向明, 意识强, 成效显著.从1999 年开始, 我们立足于" 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在课改的进程中, 我们始终做到课改教研化, 教研科研化, 科研课题化, 课题问题化, 问题常规化. 把各项课改工作做细做实.(4)专项经费保证.市区校对我校的数学课改基地工作非常重视, 每次课改基地活动, 分管局长亲临现场. 每学年市区校各级都有专项课改基地经费, 并且专款专用. 我校现已出版学生的数学文集《小荷初露》一本, 第二本学生数学文集与一本教师的研究文集正在出版之中.三, 总体目标通过"身边的数学"实践课程的开发研究, 促使教师与编者对话与生活对话, 与时代对话, 与学生对话, 增强对教材, 资源, 课堂的理解. 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联系生活, 用数学的思维发展智力; 在课外用数学的思考去发现数学, 运用数学, 从而发展心智, 热爱数学. 促使学校加快课改的进程, 以基地的龙头作用, 辐射作用力创学校课改的品牌与主力军.四, 大致结构以"身边的数学"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品牌, 按内容分课堂数学实践活动开发和课余数学实践活动开发两部分展开.1,课堂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课堂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又分为特色实践课程的开发,实践活动方式的开发, 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三方面展开.(1)特色实践课程的开发在湖小的课堂内力创一些有特色的数学实践课程, 供师生在学习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低年级的游戏活动中较有特色的是有关位置教学内容的跳棋游戏, 师生共同自制了跳棋的棋谱与棋子根据棋子的方位叙说走棋,课间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 还有关于计算内容的投信, 摘苹果, 飞气球等游戏也大受欢迎. 中高年级的特色数学学习活动是小组讨论活动, 中高年级的教师共同讨论, 循序渐进制定了有关小组学习的人员分配,活动原则,活动过程呈现等规则,使小组学习的数学活动不流于形式,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有序而有效展开的.(2)实践活动方式的开发结合新课标的理论学习, 我们在课堂中应该进一步研究, 认识, 开发以自主式, 探究式, 互动式, 合作式等体验型学习方式, 在课堂中应该大量的引进尝试活动, 实践活动, 模拟活动等学习活动, 使课堂数学教学方式呈多样化趋势发展. 同时,我们还应研究不同的课型所对应的学生活动方式的一般规律.在研究中我们应该倡导这样的数学课堂: 让学生找数学, 使数学生活化, 成为现实中的数学(例如我校研究的统筹时间, 购物, 走路,乘车等问题); 让学生做数学, 使数学活动化, 成为动态的数学(例如统计十字路口的车辆, 报纸销量, 校园绿化面积等); 让学生玩数学, 使数学情趣化, 成为快乐的数学(例如通过学生围, 画,涂一系列活动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等); 让学生问数学, 使数学问题化, 成为思考的数学(例如研究土豆的体积, 研究苹果装箱的问题等).(3)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我们意识到现行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包括教材, 教材只是信息资源, 只是一种媒介, 在学习活动内容中要让这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学生头脑资源的广阔天空中去.基于这样的目的, 我们尝试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分析, 研究,思考现行的教材合理性,进一步贯彻新课标的相关精神,对教材进行局部调整, 优化组合, 扩充资源, 力求更易于学生的发展. 实践证明这样更符合时代的进程, 更利于学生的发展.例如:在校内课堂教学活动赛课中,出现了"校园绿化"," 小米尺告诉我⋯⋯"," 年, 月, 日探密"," 组合图形的面积"," 移动电话的入网选择" 等一系列富有意义的研究课.2,课余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在课堂内资源开发的同时我们也尝试探索校内课余学生的数学资源开发, 这一研究主要从常规活动的开发和专题实践活动的开发两方面展开.(1) 常规活动的开发利用校报, 板报, 网站等媒介, 通过每日一题, 每日一问, 数学跑道,数学园地等活动, 由学生为主,寻找身边的数学,增强学生数学意识, 使数学与生活, 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互补互进. 我们曾讨论过人民币的认识,看电影的路线,实际测量,求树的横截面积,步测,目测, 统计等一系列问题.(2)专题活动的开发所谓专题活动是指在某段时间内, 师生围绕一个主题而开展的数学学习活动研究. 这是由学科走向综合的一种尝试. 我们曾成功的尝试开展了全校性的" 学会购物"," 身边的数学"," 我们走进十运" 等专题实践活动, 市区反响热烈.在"身边的数学"校本开发的过程中不仅是有共性的内容, 同时对于低, 中, 高三个年段的侧重也不同. 低年级应倡导"快乐数学", 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中年级应倡导" 经验数学", 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 高年级应倡导" 纵深数学", 使学生在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上得到长足的发展.五, 实施说明1, 选课方法在全校一至六年级平均每周开设一节数学实践课, 时间可定于每周四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第一节(因为大部分教师任教两个班), 可每周上一节, 也可两节, 三节连上, 每学期保证15 课时左右. 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身边的数学" 活动大赛.2, 课程说明"身边的数学"数学实践课程分必修课程与自修课程两类. 必修课程是教师事先开发预设的内容, 如教材中的数学实践活动内容, 学校开展的专题实践活动内容等. 自修课程是指各个班级开展的特色实践活动.例如对"神六飞天"," 十运盛会"中数学题材的开发, 也可以是对数学"四小体验"的开发(数学小游戏, 数学小故事,数学小报,数学小论文), 自修课的内容可年级统一也可不统一, 可学生统一也可不统一.3,课程目录(1)必修目录: 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搭配, 丰收的果园, 愉快的周末, (下册)我们认识的数, 假日小队, 小小商店, 快乐的队日活动, 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 量一量, 算"24 点", 四园风光(下册)我们去植树, 测定方向, 游览美丽的海滨, 你能跳多远三年级:(上册)城市新貌, 称一称, 周末一天的安排, 周长是多少, 摸牌和下棋(下册)生日快乐, 美丽的花边, 了解千米, 奇妙的剪纸, 我们的试验田, 运动与身体变化四年级:(上册)怎样滚得远, 了解我们自己, 一亿有多大(下册)美妙的" 杯琴", 我们去春游(学会购物, 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春游的路线, 春游包车问题等)五年级:(上册)学会购物, 计算器探密, 收集统计分析, 实际测量(下册)组合图形的设计与计算(美丽的图案),校园的绿化, 最多与最少六年级:(上册)彩票中的数学, 购房中的数学, 股票中的数学, 打折中的数学(下册)美丽的校园, 直柱与直锥, 节约用水, 观察与测量,(2)自修目录尚在开发之中. 专题实践活动已举办过全校性的四小体验"活动," 学会购物" 系列活动," 我们走进十运"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