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读书笔记上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篇1《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也是我深入研究的一本著作。
这次分享的是我对《伤寒论》的理解以及我从中获得的经验。
《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在序中明确提到,该书主要是关于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心得。
这本书的结构严谨,共16卷,分别阐述了六经病证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我对《伤寒论》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从表面上看,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伤寒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这是最直接的理解。
其次,深入一层,我发现《伤寒论》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它还涉及到哲学、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
例如,书中强调的“阴阳平衡”、“调和”等理念,对于我们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有着重要的启示。
最后,从更深层次来看,《伤寒论》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医学思想的缩影,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和追求。
在阅读《伤寒论》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中医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学习六经病证的症状和诊断方法,我能够更好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此外,我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治疗方法,如汗、吐、下、温、清等法,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都有着很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我深刻认识到了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中医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学习中医,让传统医学继续发扬光大。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篇2《伤寒论》读书笔记与心得《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部巨著,它详细阐述了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
这本书的作者张仲景,以其卓越的医学智慧,将伤寒病的治疗方法归纳总结,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阅读《伤寒论》的过程中,我被其独特的逻辑结构和内容组织所吸引。
全书以六经为纲,将疾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每一经又各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这种分类方式既清晰又全面,使得医生能够准确地把握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
伤寒论读书笔记[1]
伤寒论读书笔记[1]伤寒论读书笔记欲发表:拙作《村医应诊随笔》已在本网站发表完毕。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缪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各位看到本书的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我修改和提高。
至于部分网友催促早日出书,我十分感谢网友们对我的信任和鼓励,因本人还有部分医案尚未整理,已发表过的文章,也需要一点时间得到信息的反馈。
本人已过花甲之年,功名和利禄早已抛至脑后,平时写点东西,发表点粗浅的看法,完全是为了对中医事业的喜爱和兴趣。
发不发表,我要看看读者的反应,若大家认可,可考虑出版。
若大家不认可,说明本人确实水平不行,书发表出来会误人子第,对中医事业也会造成损失,这样就违反了我写书的初衷,故暂时还不打算出版,望广大支持本人出书的网友谅解。
余自1968年加入基层卫生队伍以来,临床已四十余年,一生读书不下二百余种,一路走来,唯独对仲景学说情有独衷,自认为对仲景之学所下功夫最多,在读书、学习、临症过程中,写下很多读书笔记。
在今天发表完毕的《村医应诊随笔》一书中的第二章“经方应用”就是从本人整理的《伤寒论读书笔记》中逐渐积累的经方医案。
从明天开始,我将要将本笔记在网上发表,广大网友若有兴趣,可一起参加讨论,并多提宝贵意见。
余泽运,2013年7月6日。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伤寒论》的一般介绍一、成书年代:东汉末年(公元150——219年)。
作者:张仲景。
仲景于公元2世纪前后写成《伤寒杂病论》16卷,后人在整理过程中将其论外感热病部分命名为《伤寒论》,杂病部分名《金匮要略方论》。
二、整理过程:最初由晋.王叔和整理编排,凡10卷22篇。
现通行本有:宋刻本:经宋.林亿校正(由宋代校正医书局林亿、高保衡、孙奇等人校订),并在宋治平2年(公元1065年)刊行,称治平本《伤寒论》。
至明.万历27年(公元1599年)赵开美将宋版《伤寒论》进行翻刻刊行,今称此本为赵刻本。
成注本:金.成无已在宋版《伤寒论》的基础上全面作注,著成《注解伤寒论》,于金.皇统4年(公元1144年)刊行,称为成注本。
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
该书以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前人治疗伤寒的经验,成为后世医学家治疗此病的重要参考。
本文将从《伤寒论》中选取几个重要的章节进行阐述与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一、病机篇《伤寒论》中的第一篇是病机篇,它详细阐述了伤寒病的起因与发展过程,为后续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病机篇中的核心观点是:伤寒病的发生是由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入侵人体而导致的,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致病因素就会侵入体内。
被风寒侵袭的人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咳嗽等症状,而被湿热侵袭的人则会出现口渴、尿短黄、便溏等症状。
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病机原理,医生可以据此对症下药,提高治疗效果。
二、病证篇在《伤寒论》的病证篇中,张仲景通过对伤寒病的不同症状进行分类与论述,为后世医生诊断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病证篇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发表热病、汗证、津液内结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张仲景对“桂枝汤”、“大青龙汤”等经典方剂的论述。
这些方剂通过调和人体阴阳气血,达到平衡病机的作用,对于治疗伤寒病具有显著疗效。
三、骨著篇《伤寒论》的骨著篇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发展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于规范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骨著篇中列举了多种并发症,如谵言、反胃、溺色等,这些并发症往往出现在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
在面对这些并发症时,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综合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收到良好疗效的目的。
四、营卫篇《伤寒论》的营卫篇详细介绍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伤寒病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在营卫篇中,张仲景强调了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的对抗关系。
正气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而邪气则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外来因素。
当正气充足时,人体的抵抗力较强,疾病也较难入侵;而当正气不足时,人体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从而引发病症。
关于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精选3篇)
关于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精选3篇)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1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病有主证,治有主方,张仲景据证立方,故每一证候,有一相对应的主方。
但由于疾病的发展变化,在主证的基础上,往往出现兼、夹、变证,为了药与症对,丝丝入扣,就当于主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不然的话,就可能无效或效不彻底,甚至有使病情变坏的可能。
总结《伤寒论》方药加减的依据,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适应病情、病势而加减。
病情总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失治、误治等原因,病情变化,原方则必须加减。
2、照顾兼夹症状而加减。
3、根据患者体质不同而加减。
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其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对药物也就有不同的反应。
从《伤寒论》方药加减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1、由药识证。
相同的症状从加减药物不同来探讨,这是认识不同病理最有效的方法。
譬如同为腹痛,论中有加芍药、人参、附子、大黄的不同,其腹痛的病理必有差别,也必各有特点。
如芍药能破阴结,通脾络,其所治之腹痛,必是脾络不通,其痛亦时发时止,呈拘孪性疼痛,太阴腹痛用桂枝汤加芍药即是;人参为温补气血之品,所治腹痛为气血不足之虚痛,隐隐而作,喜温喜按,疲劳则加重,霍乱大吐大泻之后腹痛用理中汤加人参即是;附子为温阳化湿之品,所治腹痛为寒湿凝滞,痛有绵绵下坠之感,且四肢不温,四逆散证出现腹痛即是。
大黄为苦寒泻下药,兼能活血化瘀,一般用量加入枳朴之中,能治燥屎攻冲之腹痛,若少量加入调和营卫的桂枝汤中,就只能化瘀通络,而无泻下作用,太阴大实痛用桂枝汤加芍药再加少量大黄,就是因为这样的腹痛,是肠胃之外的脉络充血肿胀,其痛必呈弥漫性刺痛,腹皮不可触按,与实在阳明的燥屎攻冲之疼痛,腹皮可以提捏者不同。
对于太阴大实痛,历代有胃家实与脾实之争,就是没有注意分析药物,简单地把大黄看成是专走肠胃的泻下药所致的错误。
伤寒论 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伤寒论》读书笔记——请诸位斧正1、卫外不固,营卫不调,卫阳浮盛于外以抗邪,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脉浮;风寒外邪郁遏,束于肌表,卫气不能温煦分肉、司开阖—恶寒;风寒外束,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受阻,—项强。
2、此为表虚症。
人体感受风邪侵袭,荣卫失调,阳气外浮与邪抗争,正邪交争于浅表则发热。
风邪伤卫,卫失固外,营不内守则汗出。
汗出肌疏不胜风袭故恶风。
更以汗液外出,脉象松弛而呈缓象。
3、风寒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
伤寒为表实证,恶寒是必有之证。
卫阳被束,失去其正常之卫外功能,不能温煦分肉,故而恶寒。
正邪相争则发热;如初感外邪,卫阳被郁,末能及时申展而与邪抗争者可暂不发热。
寒邪郁表,汗不得出,身体必然疼痛,脉阴阳俱紧,此营阴郁滞,太阳经气流行不畅所致。
寒邪犯表,邪犯太阳,影响胃气顺行, 胃气不降则可见呕逆。
4、5、太阳病若脉象并不躁疾搏指,而是比较和缓,则病势轻微,不会再有传变。
相反,如出现了口苦、咽干、目眩,颇欲吐等少阳证,或见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的阳明里热证,同时脉数急不静,可证明病已传人少阳及阳明了。
脉数急者:“数”为有传阳明之势;“急”即弦数,病有传少阳之势。
“躁烦”是将传阳明,“颇欲吐”即喜呕为病将传少阳。
6、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亦可汗而解之,但总须辛凉透解,切忌辛温发汗。
温病—渴而不恶寒,伤寒—不渴而恶寒。
温病只能用辛凉解表之法,误用辛温发汗之剂,如麻黄、桂枝之类再发其汗,则津液更伤,病情势必恶化,即成风温之证。
误用辛温发汗而成风温,症见身灼热而脉象浮盛有力,热忧心神则神识昏迷,且多睡眠而语言难出。
邪热上壅于肺,呼吸不利则鼻息必鼾,热盛迫津而见自汗出,邪热伤及元气可见肢重。
风温之证若再误下,重伤其津液,化源必然枯竭,则见小便不利;津伤热炽,神昏加重,故直视而失溲。
总之,若遇“风温”’一证,不明白清热以救阴之理,误用火攻,可因火毒剧烈,熏灼肝胆,肝风内动。
伤寒学习笔记
伤寒学习笔记知难而退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洛阳严器之序,有句云:“仆忝医业,自幼徂老,耽味仲景之书五十余年矣,虽粗得其门而近乎升堂,然未入于室,常为之慊然。
”这里用了三个词,门、堂、室,可以看作是学伤寒的三个境界。
冉老对注家某处理解,认为有误者,常以“宫墙外望”、“不得其门而入”,来比喻。
我对自己的评价是站在大门洞里,虽不是门外汉,也还没有入门。
半年过去了,于六经实质,仍然是雾里看花,只好知难而退。
前门走不通,绕道走后门,从理法方药的后面,看看能不能从药的途径进去,捞点儿什么,哪怕是一药、一方、一法、一证的收获也行。
以王老,王占玺,《张仲景药法研究》1984年版,为基本参考书,简称《药法》。
该书研究伤寒、金匮两书的方药。
所选药味以伤寒论中自己临床常用的药物为限。
涉及到的组方,酌情选择,试试看能不能整理出,具体的辩证依据和用方指征。
也为大家提供一些简略的参考资料,希望得到交流与指点!“**” ---双星号为本人注释标志!甘草在伤寒论中,出现70方(次),排列首位。
《药法》:甘草因味甘而得名,又因“解百药毒”调和众药有功,故名“国老”。
仲景善用甘草治疗多种疾病,考《伤寒论》、《金匮》两书中,有250方用甘草,占总方数三分之二(两书合计375方)。
可见甘草应用之重要。
仲景深得本经之旨,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
将甘草广泛用于内、外、妇诸科疾病,为甘草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综合仲景应用甘草的250个方剂,其功用可概括为7个方面:应用范围1,泻火解毒:甘草汤、橘皮竹茹汤、大黄甘草汤、旋复代赭汤。
2,止咳化痰:麻黄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苓桂术甘汤。
3,补气强心:炙甘草汤。
4,缓和药性:调胃承气汤、四逆汤、理中汤、大黄庶虫丸、等。
引《本草疏证》: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
凡药之散者,外而不内(如麻黄、桂枝、青龙、柴胡葛根等汤),攻者下而不上(如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大黄甘草汤),温者燥而不濡(四逆、吴茱萸汤等汤),清者冽而不和(白虎、竹叶石膏等汤),杂者众而不群(诸泻心汤、乌梅丸等)。
伤寒论读后感
伤寒论读后感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慧老者,静静地向我诉说着千年的医学奥秘。
说实话,初读《伤寒论》,那密密麻麻的文字,晦涩难懂的医理,着实让我头疼不已。
但随着深入研读,我仿佛慢慢推开了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对于病症的观察和描述细致入微,让我不禁想起曾经自己生病的一段经历。
那是一个冬天,天气冷得让人直哆嗦。
我不小心染上了风寒,一开始只是觉得浑身发冷,脑袋有点晕乎乎的。
当时也没太在意,以为多喝点热水,睡一觉就好了。
可没想到,到了第二天,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
我开始发烧,浑身酸痛无力,喉咙也像被火烧一样疼痛。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去看医生。
医生仔细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又给我把了脉,看了舌苔。
那认真的模样,就好像张仲景在给病人诊断时一般严谨。
他说我这是典型的风寒入里化热,外寒内热。
当时我对这些术语一知半解,只盼着能快点好起来。
医生给我开了几副中药,叮嘱我按时服用。
回到家,看着那一碗黑乎乎的药汤,心里直犯嘀咕:这能管用吗?但想着医生自信的神情,还是硬着头皮喝了下去。
那药的味道,真的是一言难尽啊!又苦又涩,喝到嘴里,感觉整个嘴巴都被苦涩填满了。
每喝一口,都要做一番心理斗争。
为了能快点好起来,我还是强忍着把药喝完了。
喝完药后,就躺在床上休息。
那时候,身体的不适感让我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
一会儿觉得热得要命,一会儿又觉得冷得直打颤。
迷迷糊糊中,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冰与火的世界,怎么也走不出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慢慢地清醒过来,发现身上出了一身的汗。
那种汗不是运动后的畅快淋漓,而是黏糊糊的,让人很不舒服。
但神奇的是,感觉身体轻松了一些,头也没那么疼了,烧也退了一点。
就这样,连着喝了几天的药,我的病情逐渐好转。
从一开始的卧床不起,到能够下床走动,再到完全恢复活力,这个过程让我对中医有了全新的认识。
回想这段生病的经历,再对照《伤寒论》中的论述,我越发觉得张仲景的伟大。
伤寒论笔记总结
伤寒论笔记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我想来跟你们唠唠我对《伤寒论》的笔记总结。
《伤寒论》啊,那可真是中医经典中的瑰宝!就好比是一座蕴藏着无数宝藏的神秘宝库。
你想想看,里面的条文和方剂,不就像一个个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治病救人的大门嘛!比如说桂枝汤,那在调理风寒感冒方面真是一绝啊!有一次我自己不小心着凉了,头疼得厉害,浑身发冷,这不就像被病魔这个小怪兽给抓住了嘛!我赶紧就想到了桂枝汤,熬了喝下去,嘿,没多久就感觉好多了,小怪兽被赶跑啦!
还有麻黄汤,这可是发汗解表的利器呀!就像勇敢的战士,专门对付寒邪这个大坏蛋。
我记得有个朋友感冒后高烧不退,我就建议他试试麻黄汤,结果真的退烧啦!这效果,是不是很神奇呢!
《伤寒论》里的六经辨证,那更是厉害得不要不要的!就像是给疾病画了一幅详细的地图,让我们能清楚地知道病邪在哪,该怎么去对付它。
比如说太阳病,那就是病邪刚刚来袭呀,我们得赶紧抵御。
阳明病呢,就好像敌人已经攻进来啦,我们得强力反击。
这多有意思,多形象啊!
少阴病呢,就像是身体的阳气比较虚弱,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
像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病人,精神萎靡,手脚发凉,这不就是典型的少阴病状态嘛!我根据《伤寒论》的指导,给他用了一些温阳的方法,慢慢地他就恢复了活力。
哎呀呀,《伤寒论》真的是太神奇啦!它就像一个智慧的长者,默默地指引着我们在医学的道路上前行。
我觉得每一个热爱中医的人,都应该好好去钻研它,从中汲取知识和力量。
你们说是不是呀!反正我是真的被它深深折服了,它就是中医的一颗璀璨明珠,永放光芒!。
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读书笔记(上)
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学医修身:一部伤寒医天下中国人有句伟大的名言,展示了圣贤之士的生命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做不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所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然而,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天下”,试图做自己健康王国的“国王”。
泱泱中医,博大精深。
从何入门,乃为捷径?从被誉为“一部伤寒医天下”的《伤寒论》入手。
《伤寒论》由一千八百年前的“医圣”张仲景所著,是中医入门的最优经典。
清代著名医学家柯韵伯说过:“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
”作为中医医师,我有一个梦想: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把中医的奥秘告诉更多的人。
让更多人能够走进中医之门,踏上修身之路。
现在,摆在您面前的《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这本漫画书,就是“学医修身”的起点。
让我们从当下开始!第一章:六经辨证宋代伤寒学家许叔微说:“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
”《黄帝内经》:中医之门从此启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为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
《黄帝内经》提出了“整体观念”,以“实虚、寒热、气血津液;表里、上中下、脏腑经络等基本病机”的整体辨证来统摄局部病症,从整体来分析各个局部的病变,从整体来调治各个局部的功能,正如近代医学家祝味菊所云:“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
但《黄帝内经》仅载13方,详于“理法”而略于“方药”,远远不能满足后人运用方药治病救人的需要。
《伤寒论》:三阳三阴最重要到距今1 8 0 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采集了诸多方剂,首次把“理法(辨证)”和“方药(论治)”完美地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确立。
在《伤寒论》这部书中,标题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故很多后人习惯于把《伤寒论》的三阳三阴辨证方法称为“六经辨证”。
施今墨丨学中医经典,伤寒论笔记总结
施今墨丨学中医经典,伤寒论笔记总结学中医,学经典,总是绕不开《伤寒杂病论》。
许多人都会觉得伤寒难学,熟读原文,背诵多遍,依然不得要领。
若想学好伤寒,用活经方,就必须掌握一些伤寒经方的定法,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下面为大家送上一份伤寒笔记。
1.三阳合病,取治少阳。
2.太阳之辨,重在头面: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少阳之辨,重在胸咽: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阳明之辨,重在胃肠: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3.表里合病,里实当先解表后治里,里虚当先治里而后解表。
4.自利不渴属太阴,太阴病寒饮内停、中脏有寒,故下利不渴。
自利而渴属少阴,少阴病津虚血少、真阳衰微,故下利而渴。
5.太阴手足自温,少阴手足皆冷。
6.太阴主开大便溏,阳明主阖大便干。
7.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临床上,凡是应该发汗的疾病,若小便数,不可发汗。
8.里有寒则口中和(即口淡),胃有饮则背恶寒。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但应该注意,背恶寒证当分有饮无饮,有饮予苍术、茯苓、干姜,无饮予党参、附子。
9.凡身重者,多属皮肤肌肉湿盛;凡身体偏侧疼痛者,多属于久寒夹瘀所致。
10.心下有停水,微者短气,甚者悸。
11.瘀血证与脑系疾病关系非常大。
久瘀血其来也渐,故令喜忘;新瘀血其来也暴,故令如狂。
12.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可出现小便数、遗尿。
13.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14.四肢为诸阳之本,阳虚不能充实于四肢,故四肢寒冷。
15.三阳之脉:太阳脉浮,其位浅;少阳脉弦,其形长;阳明脉大,其体宽。
16.脉时一止就来为结,脉中止良久再来为代。
17.脉浮细乃体表气血不足的脉应,身倦卧为病传少阳的确证。
18.中取定脏腑,沉取定虚实。
病属里,则脉沉;病属虚,则脉细。
19.脉得诸沉,当责有水。
20.嗜卧属少阳证,鼻干属阳明证,耳前后肿属少阳证。
21.火在水下则生气,火在水上则生湿。
22.《素问·阴阳别论》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一部伤寒医天下
一部伤寒医天下10月24日是仲圣经方精品讲座的第三天,五六百人的会场依旧座无虚席,各位师友都沉浸在涂华新老师所讲授的经方医学海洋中。
涂华新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不但妙语连珠,更是字字珠玑,让整个学习氛围愉快而活跃,课堂上时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问为什么学中医也有百种答案,古人云:不知医者不为孝也。
学中医,有人心之所向,有人由病自学而愈,有人投身医学矢志不渝,无论哪一种,中医太美,包罗万象,温暖人心,值得我们相待如初恋。
源自《伤寒杂病论》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谓是医圣张仲景的又一神方,此方“疏肝胆,调三焦”,一有理肝,二有化饮,三有调阴阳,四有和荣卫,五有助升降,六有和肝胆,七有镇惊止悸的功用。
后世众医家临床均有借鉴,也为后世治疗疑难杂症开辟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
今天涂华新老师主要讲授了一个千古奇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条文解读、方证鉴别、治病机理及近70种疑难病症的辨证治疗,涂华新老师都给予详细的解读。
此外,还介绍了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小青龙汤的方证要点及临床适用证。
一个方子可以撑起一个诊所,那就是柴龙汤。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36个字,字字千金。
在继承前人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运用经验的基础上,涂华新老师发古今前贤之未发,在临床上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独创性应用方面可谓首屈一指。
此方不再局限于治疗失眠、夜游,惊痫、发狂等疾病,而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广泛用于脑梗塞、中风发作及后遗症期、甲状腺肿大结节炎症、眼部视物障碍、心脏病及挽救部分心衰、贫血、紫癜、不明原因引起的顽固性下肢水肿、腰腿疼痛、膝关节积液、手足口病、阴部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小儿高热惊厥、妇人月经不调等百余种疾患。
因而其感叹道“医圣《伤寒杂病论》广为人知,不为人识,特别是经方医生不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这一湮没千年的奇方是一辈子的遗憾”。
伤寒论 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本经典医学著作。
全书共分为四篇,根据四季变化而分别记述了反复发作的伤寒病的病因、疾病的发展及病程、辨证施治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我的读书笔记,介绍了伤寒论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最早系统论述伤寒病的医学著作之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伤寒病的致病原因、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辨证施治等方面的内容。
伤寒之名,源于《内经》中的“太阳脉病”一章,介绍了这种疾病的特点。
而伤寒论则进一步系统地总结了伤寒病的临床表现、病因、辨证要点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伤寒论共分为四篇,每篇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
第一篇主要介绍了伤寒病的病因,张仲景认为伤寒源于外邪侵袭人体,使得人体正气受到损害,形成了伤寒的病理基础。
另外,他还指出了五脏六腑的脏气紊乱是引发伤寒病的内因。
第二篇则详细叙述了伤寒病的发展及病程,通过观察病人发热、汗出、口渴、关节疼痛等症状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
第三篇主要是通过对病人的脉搏、舌象、尿象等进行细致观察,来判断疾病的病性和病程。
第四篇则是根据许多具体病例,以及不同的体质和四季变化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伤寒论的亮点之一是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伤寒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因,对于医生来说,能够清楚地了解伤寒病的发病机制,进而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其次,伤寒论明确了伤寒病的分类和病程,使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张仲景的辨证施治方法非常具体和实用,通过细致观察患者的舌苔、脉搏等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治愈率有很大帮助。
总体来说,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于研究和治疗伤寒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它系统地总结了伤寒病的病因、病理、病程及辨证施治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伤寒论,我了解到了这部经典著作对于伤寒病的防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也更加体会到了中国古代医学家的卓越智慧和医学贡献。
伤寒论自学笔记
伤寒论自学笔记一直以来,我对中医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本被誉为中医经典的。
于是,在工作之余,我开启了自学的奇妙之旅。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神秘符号和古老智慧的迷宫。
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拗口的术语,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我这人吧,就有那么一股子倔劲儿,越是难,我还就越想把它搞明白。
记得有一次,我正坐在书桌前,捧着那本,对着其中的一段条文苦思冥想。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就这么短短几个字,我反复琢磨了好久。
我就在想啊,这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到底是个啥样的症状呢?光凭这几个字的描述,感觉还是很抽象。
为了能更深入地理解,我决定从身边的人入手观察观察。
那天正好赶上家里来亲戚了,一位阿姨说她最近有点不舒服。
我一听,这不是正好嘛,我就开始详细地询问她的症状。
阿姨说她头疼,身上感觉没劲儿,还有点怕风。
我心里一琢磨,这和里说的有点像啊。
我接着问阿姨是不是出汗了,阿姨说还真有点。
哎呀,当时我那个兴奋劲儿,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但我也不敢贸然下结论,毕竟咱这还只是自学,半瓶子醋都算不上呢。
我又继续对照着书里的条文,仔细地分析阿姨的情况。
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仅仅是判断一个病症,都需要考虑这么多的细节。
比如说,阿姨头疼的位置是在额头还是后脑勺,出汗是一直出还是偶尔出,怕风是稍微有点风就受不了还是大风吹才觉得不舒服。
我一边问,一边在本子上记录。
阿姨看我这么认真,还打趣说:“你这孩子,怎么突然对这些这么上心啦,难不成要当医生?”我笑着说:“阿姨,我就是自己瞎琢磨,想多学点东西。
”经过一番详细的询问和思考,我觉得阿姨的症状和桂枝汤证有一些相似之处。
但我可不敢轻易给阿姨开方用药,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赶紧劝阿姨去看看正规的中医,把我了解到的情况跟医生说一说。
后来阿姨去看了中医,回来跟我说医生开的方子还真就和桂枝汤有点关系。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那叫一个美啊,感觉自己这段时间的自学好像有点成果了。
伤寒论读后感
伤寒论读后感《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它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这部著作不仅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有着极高的价值,而且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我仔细研读这部经典时,心中涌起了诸多的感悟和思考。
《伤寒论》最让我折服的是其严谨的辨证论治体系。
张仲景通过对各种病症的细致观察和总结,将疾病分为六经辨证,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
每一经的病症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和治法,这种分类方法清晰明了,使医者在面对复杂的病症时能够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
比如太阳病,多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治疗上常以发汗解表为主。
而阳明病则以高热、大汗、口渴等为主要表现,治法多为清热攻下。
这种辨证论治的思路,如同为医者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在病症的迷雾中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向。
书中对于方剂的运用也堪称精妙。
每一个方剂都有其特定的组成、剂量和煎服法,而且药物之间的配伍严谨合理,相互协同,发挥着最大的疗效。
比如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用于治疗太阳病表实证,麻黄发汗解表,桂枝助麻黄发汗,杏仁降肺气以平喘,甘草调和诸药,四味药配合得恰到好处,使得风寒表实证能够迅速得到解决。
再如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冠”,其调和营卫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这些方剂经过了千百年的实践检验,疗效确切,充分体现了中医方剂学的博大精深。
同时,《伤寒论》还注重个体差异和病情的变化。
张仲景在书中强调,即使是相同的病症,由于患者的体质、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治疗方法也可能有所差异。
而且,病情在发展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医者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这就要求医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阅读《伤寒论》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理念。
张仲景所论述的病症和治疗方法,并非仅仅针对症状的消除,而是着眼于疾病的根本原因。
比如,对于发热的病症,不是一味地退热,而是通过辨证,找出导致发热的内在因素,如外感风寒、邪热内盛等,然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伤寒学习笔记
伤寒学习笔记最早接触伤寒论,是在1971年。
当时在县办中专学习。
那时的学生,来自农村,绝大多数是小学毕业基础。
我是本村大队自办的农业中学毕业。
一个老师,两个年级,三十多个学生,同在一个教室上课。
没有语文课本,以毛选和报纸为课本。
所谓的中学课程,我学过的仅仅是三册代数,一册平面几何,其它统统的没有。
也因此,自己在后来漫长的几十年里,磕磕绊绊地自学了一些零散的物理、化学、生物、古文、英语、哲学,以补知识的先天不足。
1971年春天,上了县办中专。
设有两个医护班,90多个学生。
四个专业老师,都是从县医院临时抽调来的,中西医各两个。
我们没有教材,使用的是老师自己编写的讲义。
四十多年过去了,非常怀念我的四位老师。
魏惠民老师,毕业于河北医学院。
他顶住县卫生局领导,要求多开设当时风行的新医疗法课程的压力,坚持给我们补基础课。
老师的理由是,我们没有一个学生学过化学,而化学离开了学校,很难自学,而学医,一点儿化学基础也没有是不行的。
魏老师,把我们几个所谓尖子生,集中到一起,把他夜以继日地整理的化学讲义,讲给我们几个学生听,看我们几个是否能听懂,多次、反复修改才定稿。
这个讲义,是我利用星期天,刻蜡板油印而成的,只有57页的油印页面。
倾注了老师心血的57页,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的一些最最基本的知识,结合生理,病理,药理,临床,整理成讲义,为我们这些只有小学基础的学生讲授。
堪称是化学教学史上的奇迹,是它奠定了我一生的化学基础,受用终生!中医老师秦武久,晋中卫校中医专业毕业。
那时,我们在陵川山采了半个多月中药。
采药期间,天降大雨。
在拥挤的宿室里,秦老师指着天、地、风、雨给我们讲了第一堂中医课:阴阳。
至今他谈天说地,形象生动的讲解,恍如昨日。
秦老师说他们在校期间,要求背伤寒论的条文,特别强调我们毕业后要好好学习伤寒论。
学制两年,一年半上课,半年实习。
一年半里,我们还采药,下乡查防布病。
其间我手抄了伤寒论讲义,伤寒医诀串解。
初学《伤寒论》感悟
初学《伤寒论》感悟不知从何时起,中医一直被大家所不重视,至少在平常人眼里是这样的。
在平常人眼里,中医是治疗慢性病的,或者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
总觉得是西医帮助度过了急、危、重等诸多难关,然后让中医来收尾。
还有在另一些人眼里,中医就像打鸣的公鸡,你啼,天也亮;你不啼,天也亮。
或许也正是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才是中医难以普遍推广的难题,那么作为医学生,我们又该怎样打量、学习、理解中医呢?首先中医立世千年自有其亘古不变的道理,正所谓“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那么中医的这个道是什么呢?就是阴阳,就是时方!诸多中医名家常说,经典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学科,而这个基础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东西能够代替。
因此,作为医学生想要学好中医也必须从经典入手。
《伤寒论》以外感而闻名,是我国第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临床医学巨著,作为一名中医的初学者,选择《伤寒论》就是想了解其在临床上的意义,在读的过程中,粗略了解到书中是按照伤寒传变规律,以条文的形式逐一辨治,语言十分简洁,便于理解,治法更是灵活多变,制方则是药少而精,其间联系更是千丝万缕,其内容博大精深浅浅的阅读只感到末学肤受。
中医治病开方实际上就是开时间。
透过《伤寒论》了解到先辨证后论治。
在《伤寒论》原文第七条这样说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这也是辨别疾病阴阳属性的总纲。
所谓辩证,疾病发生的机制是人体内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由此出现了偏胜偏衰的结果。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正邪两个方面。
中医认为,人体的抗病功能(正气)与致病因素(邪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情况,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
本条主要以寒热的表现来辨别外感疾病的阴阳属性,从而达到辩证的效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谁都看过中医,但可曾想过,中医祖传的那点东西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中医祖传下来的就是药草、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也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都是高深玄妙的理论,什么经络穴位、阴阳五行之类的;还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就是那些方子,那些中药,时间久了才见效。
《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伤寒论》读书笔记范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伤寒论》读书笔记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伤寒论》读书笔记范文1少阳病提纲的条文是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提纲条文,重点提示了少阳之经火气为病的根本病理特点及其主要病证特征。
即足少阳胆,主枢机而寓相火,其经脉起于目锐眦,且肝经互为表里。
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那么口苦;灼伤津液那么咽干;胆热内郁,炽热循经上扰,那么头目昏眩。
值得注意的是,口苦、咽干、目眩三症虽然充分反映了少阳病胆火上炎,灼伤津液,火气为病的特点,可以作为少阳病的辨证提纲,但并没有概括少阳病的所有类型,故临证之时,见此三症,虽可以确认为病在少阳,而具体论治还须结合其它临床表现,进一步确定其汤证类型。
如结合96条所述之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某一主证,可以确定为柴胡汤证。
小柴胡汤证的辨证要点即少阳病八大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其病机是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治法:和解少阳,调达枢机。
小柴胡汤证的条文是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少阳受邪,枢机不利,正邪纷争,进退于表里之间,正胜那么发热,邪胜那么恶寒,邪正交争,互有胜负,那么表现为寒去热来,寒热交替,休作有时;少阳之经,侧循胸胁,邪犯少阳,阻滞其经脉,经气不利,那么见胸胁苦满;肝胆表里互用,胆气郁滞,疏泄失职,情志不达,那么神情默默而寡言;胆为中正之官,胆火内郁,上扰心神那么心烦;胆气内郁,木失疏土,脾失健运那么不欲饮食;胆热犯胃,胃失和降那么喜呕。
伤寒学习笔记
伤寒学习笔记本拟只学习柴芩药法,可是离不开柴胡剂问题,所以是杂谈,想起什么学什么吧。
一,半表半里问题本想只学柴胡药法,可是柴胡-柴胡剂-柴胡证-少阳病,连在一起,扯不断理还乱,又扯回六经上来了!半表半里问题,学到今天仍然是雾里看花,不得要领。
学习柴胡剂,这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总得有个自己的基本认识吧,勉为其难,梳理如下。
(一)第148条:“---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
”成无己:“---与小柴胡汤,以除半表半里之邪。
”冉老:据康平本,此段文字系小字旁注。
冉老认为是“前贤恐后人难解,---旁注---。
”但是认为这个注解十分重要,无此不足以明经义。
姜老说:“此条似后人语”。
可能一是姜老也很看重康平本,二是本条历来注家争议很大。
郝老讲:"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可是上面的证候呢,却是有一部分是表证,有一部分是里证。
这是在《伤寒论》中唯一提到了半在里半在外的一处,并没有把少阳叫做半表半里,把少阳叫做半表半里的来自于成无已的《注解伤寒论》,他是不是根据了148 条半在里半在外的这句话,我们不知道。
不过这里所说的半在里半在外,是指的这个证候有一部分是太阳表证,有一部分是阳明里证,而不全部是里阴寒证,所以说它不是纯阴结。
这类考证与理论问题,对我来说不必深究。
现实是,半表半里的提法与理解,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中医理论部分,舍此则伤寒学与方剂学都将造成混乱。
我学伤寒是着眼于与现代中基“接轨”的,所以我的问题只是如何理解这个半表半里概念。
(二)郝老的解说:说太阳主表,是因为太阳的阳气运行于体表,它起到了一个温煦肌表、调节体温和防御外邪的作用。
说阳明主里,是因为阳明的阳气作用于胃肠道,胃肠道是人体最内部的器官。
它有腐熟水谷和变化糟粕的作用。
少阳的经脉,少阳的胆腑都在人体的一侧,可是少阳阳气的作用部位是全身的。
三焦有阳气有相火,三焦气机调畅通达,则太阳表气调和,和主表有关。
胆腑气机的调畅,相火的旺盛,藏精汁功能的正常,和脾胃之气的升和降,受纳和运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和主里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学医修身:一部伤寒医天下中国人有句伟大的名言,展示了圣贤之士的生命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做不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所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然而,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天下”,试图做自己健康王国的“国王”。
泱泱中医,博大精深。
从何入门,乃为捷径?从被誉为“一部伤寒医天下”的《伤寒论》入手。
《伤寒论》由一千八百年前的“医圣”张仲景所著,是中医入门的最优经典。
清代著名医学家柯韵伯说过:“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
”作为中医医师,我有一个梦想: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把中医的奥秘告诉更多的人。
让更多人能够走进中医之门,踏上修身之路。
现在,摆在您面前的《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这本漫画书,就是“学医修身”的起点。
让我们从当下开始!第一章:六经辨证宋代伤寒学家许叔微说:“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
”《黄帝内经》:中医之门从此启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为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
《黄帝内经》提出了“整体观念” ,以“实虚、寒热、气血津液;表里、上中下、脏腑经络等基本病机” 的整体辨证来统摄局部病症,从整体来分析各个局部的病变,从整体来调治各个局部的功能,正如近代医学家祝味菊所云:“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 。
但《黄帝内经》仅载13 方,详于“理法”而略于“方药” ,远远不能满足后人运用方药治病救人的需要。
《伤寒论》:三阳三阴最重要到距今1 8 0 0 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采集了诸多方剂,首次把“理法(辨证)”和“方药(论治)”完美地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确立。
在《伤寒论》这部书中,标题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 ,故很多后人习惯于把《伤寒论》的三阳三阴辨证方法称为“六经辨证” 。
“三阳”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即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六经辨证”囊括了中医界常用的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六淫等)、脏腑经络辨证等各类辨证方法。
千百年来,历代名医的实践表明,学好《伤寒论》,是成为临床名医的正道和捷径!百千“病症”,辨证论治知“病机”中医博大精深,高深莫测,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说法,告诉我们中医到底是什么?“病症”成百上千,千变万化。
但是,中医却能化繁为简,只须辨明“病机”,即可对复杂多变的中医“执简驭繁”。
这就叫做“辨证论治”,也叫“辨证知机”。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天下所有“病症” (即病名和症状,比如,感冒、发烧、糖尿病、高血压等等),皆可辨证为精简的“病机”(十大病性、十大病位)。
病机,就是“十大病性”和“十大病位”我们把中医比喻成一个大家庭的话,重点关注"病性” 之家和"病位"之家。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所有的疾病,一言以蔽之,都可化繁为简:十大“病性"和十大“病位"。
十大病性为:实寒、虚寒;实热、虚热;气滞、气虚;血瘀、血虚;湿水(饮痰食积)、津液虚。
十大病位为:表、里、半(半,即半表半里);上、中、下;脏、腑;经、络。
实、虚(虚实错杂):病性之家的“父母”如果把病性比喻成一个“家庭”,那么,病性之家的父亲和母亲就是“实”和“虚”。
我们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就行了:“实”就是盛余(郁结),“虚”就是不足(虚弱)。
可千万别小看这句话,中医看病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就是判断“实和虚”。
《内经》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景岳全书》说:“虚实者,有余不足也。
”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并非“纯实” ,也非“纯虚”,而是“实为主”、“虚为主”,还有“虚实错杂”的特殊情况(注:本书简称“杂” ,下同)。
切脉诊断:有力为实,无力为虚怎样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实” ,还是“虚”呢?中医在判断患者是“实”还是“虚”的时候,主要不是看他/ 她的体质壮实还是虚弱,而是看其本质——中医是通过摸脉(即切脉)、看舌(即望舌)来进行的。
脉、舌才是判断实虚的最可靠的“裁判员” 。
如果脉重按有力,就为盛余(郁结)之“实” ;如果脉重按无力,就为不足(虚弱)之“虚” ;正常无病的脉,应该既不感觉“力度盛余之‘有力' ”,也不感觉“力度不足之‘无力'”。
而应该是摸起来“力度适中、应指和缓” 。
望舌诊断:舌老苔多为实,舌淡苔少为虚怎么看舌头来判断实虚呢?大家都吃过煮鸡蛋或煎鸡蛋,如果煮鸡蛋或煎鸡蛋的火候“盛余”,鸡蛋就老;而如果火候“不足”,鸡蛋就嫩。
患者的舌苔,如果舌老、苔多(即厚腻),就为盛余之"实";如果舌淡(或舌嫩)、苔少(或苔无),就为不足之“虚” O 舌苔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身体的实、虚状态。
大家每天都可以自己伸出舌头,从镜子中自己观察、判断身体的“实”或“虚”,也可以给身边的家人、朋友进行判断。
虚实错杂:偏实偏虚凭脉舌对于实证(实为主)、虚证(虚为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但对于"虚实错杂”则容易顾此失彼,稍不小心就成大错!必须另辟蹊径,以"和解之法" 而虚实兼顾。
那么,"虚实错杂"如何进行诊断呢?脉偏重按有力;舌偏老、苔偏多(即厚腻)。
“虚实错杂”偏实:脉偏重按无力;舌偏淡(或舌嫩)、苔偏少(或苔无):“虚实错杂”偏虚。
表、里:病位之家的“父母”有趣的是,表证就像人的皮肤,只是薄薄的一层(只有太阳病)。
而里证就像人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包含很多内容(包含除"太阳病”之外的其他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病在表,说明病情较轻,所以,表证只能是“实证”而不能是“虚证”(也不能是“虚实错杂”)。
病在里,病情可轻可重,所以,里证既可是“实证”,也可是“虚证”(也可是“虚实错杂”)。
疾病轻重:从实到虚(或虚实错杂),从表到里疾病轻重的发展,一般按照“从实到虚(或虚实错杂)”、“从表到里”的顺序,综合而论,即“从阳到阴”,说明疾病不断加重。
所以,医生在看病的时候,首先要看疾病是“实”还是“虚”(还是“虚实错杂”)?疾病在“表”,还是在“里”?这是治病救人的大法!而相应的具体治法,则是“由虚(或虚实错杂)转实”、“由里出表”。
恰好和人类得病的过程相反。
“病性病位”为六经,治病救人“指南针”病性中最重要的“实虚(虚实错杂)"和病位中最重要的“表里”,组合成了《伤寒论》最为重要的三阳三阴——“六经”(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辨证就像是治病救人的“指南针”,起到了判断"大方向”的巨大作用。
在《伤寒论》中,表证被称之为“太阳病”。
里证是指除了(即太阳病)”之外其他病。
病位在里:“兵分两路”更精细表证就像体表皮肤,里证像身体里面的诸多脏腑。
因为表证太单薄,不可以“兵分两路” 。
所以,表证只有“实在表” [ “实在表”为太阳病。
太阳病不能再分为两类]由于里证内容丰富,所以,每个里证都可以“兵分两路”。
“实在里”兵分两路:郁、结。
[ 阳明病。
“郁”是尚未结积,不可吐下;“结”是已经结积,可以吐下]“虚在里”兵分两路:中焦、全身。
[ 太阴病,少阴病]“杂在里”兵分两路:偏实、偏虚。
[ 少阳病,厥阴病]六经“提纲”:一目了然诵伤寒[ 实在表]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实在里(郁、结)]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 杂在里(偏实)]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 虚在里(中焦)]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 虚在里(全身)]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 杂在里(偏虚)]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许叔微:“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 医生看病,最重要的是看病性和病位。
看病性:疾病是“实”还是“虚”还是“虚实错杂” ?看病位:疾病在“表” ,还是在“里”?这样,就很容易把复杂的百千病症,简化为像“指南针”一样重要的“六经” (也称为“三阳三阴” )在表类:实在表(为太阳病)。
在里类:实在里(郁结,为“阳明病” );虚在里(中焦,为“太阴病;全身为“少阴病” );杂在里(偏实,为“少阳病;偏虚为“厥阴病” )。
第二章:十大病性隶属于“三阳三阴”的“十大病性” :寒、热、气、血、津液之实虚和“十大病位” :表、里、半,上、中、下;脏、腑;经、络”,为治病救人提供了更为精准的“金手指”和“银手指”。
病性:治病救人“金手指”“病性之家”,最重要的是父母——“实(盛余)、虚(不足)、虚实错杂”。
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五个兄弟姐妹:寒、热、气、血、津液。
“寒证”特征“冷清凉” “寒”就是寒冷,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伤寒感冒的时候,可能会冷得发抖。
寒证的特点是“冷、清、凉”。
[ 寒证分为实寒和虚寒,实寒则脉舌为实,虚寒则脉舌为虚。
]脉紧或迟;舌淡,苔白而润,面色白。
易伤阳气:恶寒,畏寒,冷痛,喜暖,肢冷蜷卧。
不伤阴液: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热证”特征“温暖火” “热”就是火热,很多人都有发烧的经历,全身热得难受,或者有“上火”的经历,口舌生疮、咽喉疼痛等。
热证的特点是“温、暖、火” 。
[ 热证分为实热和虚热,实热则脉舌为实,虚热则脉舌为虚。
] 脉数;舌红,苔黄燥少津,面赤。
不伤阳气: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烦躁不宁。
易伤阴液: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
且记“平证”莫遗漏不寒不热是最舒服的,这就是“平” 。
就像每个人有时“欢笑”,有时“忧伤”,也有时“平静”(既不欢笑,也不忧伤)。
“平”与“寒”、“热”都存在。
[ “平”融于“气血津液的实虚” 之中。
气血津液的实虚,既可能为寒,也可能为热,也可能不寒不热。
不寒不热的“气滞、气虚,血瘀、血虚,湿水饮痰食积、津液虚” ,就是我们所说的“平”。
所以,往往可以不必把“平”单列出来。
]气滞、气虚为“气证”“气”: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儿” ,要是“气”盛余,心里老窝着气儿,中医学里叫做“气滞” ,该消消气了;而要是“气”不足,就像跑步消耗很大,上气不接下气,那就是“气虚”。
[ 气证分为气滞和气虚,气滞则脉舌为实,气虚则脉舌为虚。
]血瘀、血虚乃“血证”“血”:如果“血”盛余(实),嘴唇发紫,脸色发黑,那就是“血瘀”;如果一个人面无血色,那就是“血”不足,即“血虚”。
[ 血证分为血瘀和血虚,血瘀则脉舌为实,血虚则脉舌为虚。
]湿水、津虚“津液证”“津液”,也常简称“津” ,或简称“液” 。
如果一个人面肿眼肿甚至全身水肿,那就是津液盛余(实),即“湿水(饮痰食积)”;如果皮肤干燥、干咳少痰,那就是津液不足,即“津液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