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犯罪的特点及其防控
新型网络犯罪的特点与防御措施研究
新型网络犯罪的特点与防御措施研究第一章:新型网络犯罪的概述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或计算机等网络设备进行犯罪活动的行为。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也日趋普遍。
新型网络犯罪指的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特殊的网络犯罪行为,如勒索病毒、网络钓鱼、黑客攻击等。
新型网络犯罪的特点之一是难以发现。
由于其犯罪手段和手法多样化,很难被传统的安全防范技术所发现。
其次,新型网络犯罪危害性大、速度快,一旦发生,往往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同时,新型网络犯罪的管辖范围模糊,犯罪分子通常在境外进行作案,难以追查。
第二章:新型网络犯罪的类型及案例分析1、勒索病毒勒索病毒是一种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电脑病毒,主要通过加密受害者的数据文件然后勒索其支付赎金的方式达到敲诈勒索的目的。
最近,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多起大规模的勒索病毒攻击事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例如,2017年5月,世界范围内的“WannaCry”勒索软件攻击事件就造成了超过2亿人的数据被锁定和大量机器被感染的情况。
2、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欺诈行为的犯罪行为。
常见的网络诈骗包括:网络赌博、网络传销、网络广告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等。
例如,2017年2月,广东一名男子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己买了批便宜的苹果电脑”,诈骗超过300万元。
3、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通过互联网等网络媒介对计算机网络和网站进行攻击破解的行为。
黑客攻击的手法多样,包括SQL注入、DDoS攻击、僵尸网络等,所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
例如,2014年,美国零售商尼曼·马库斯遭到黑客攻击,泄露了逾1000万名消费者的信用卡信息。
第三章:防范新型网络犯罪的措施1、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范网络犯罪,首先需要提高公众的信息安全意识。
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注意防范各种网络攻击,更要时刻关注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2、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随着网络犯罪的日益增多,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也越来越重要。
浅谈虚拟社会治理网络犯罪的特征及防控对策
浅谈虚拟社会治理网络犯罪的特征及防控对策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虚拟社会网络犯罪案件也在逐年增加,因此研究网络犯罪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本文重点研究了网络犯罪的现状、特征及防控对策。
一、我国网络犯罪的现状( 一) 网络犯罪呈高频发状态,且快速增长2000 年- 2004 年我国网络犯罪的案件分别是2740 件、4545 件、6633 件、11614 件、13650 件。
[1]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2 年8 月到10 月在公安部深化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专项活动中,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侦破刑事案件4400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900余人。
庞大的受害人数虽然与我国不断增长的网民基数有关,但却折射出我国网络犯罪高发的现状,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 二) 网络犯罪受害人数逐渐增多,且呈国际化趋势2013 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及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结果显示,2013 年,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被调查者占51. 2%,比2012 年增长了17. 9%。
感染计算机病毒的占54. 9%,比2012 年增长了9. 8%。
移动终端的病毒感染比例为26. 3%,比2012 年下降了2. 2%。
2013 年,首次出现了感染国内手机支付银行客户端的病毒,移动设备也开始成为针对性攻击和网络间谍攻击的新阵地。
从整体上看,我国网络犯罪呈高发趋势,与传统犯罪相比,打破了地域和对象的限制造成受害人数众多,社会危害性较大。
2011 年,境外有近五万个网络地址作为木马或僵尸网络服务器控制端对我国境内的计算机施行控制。
并且其控制的境内主机数量不断增加,由2010 年的近五百万增加至2011 年的近九百万,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其中位于日本、美国和韩国的控制服务器网络地址数量分别居前三位。
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跨国性的网络犯罪正在飞速蔓延,严重危害着公共安全和社会生活秩序,我国控制网络犯罪的前途不容乐观。
二、我国网络犯罪的特征( 一) 网络犯罪主体年龄趋于低龄化目前,在上网者群体中青少年占多数比例,未成年人心智不够成熟,决定了他们上网的目的大多是网络游戏、使用即时通信交友、网络音乐和视频等网络服务,又由于目前我国网络监管相对滞后,网络上充斥一些不法网站,如: 网络游戏暴力、色情网站等,鉴于青少年自身的特点,这些不健康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思想。
网络犯罪概念和特点
网络犯罪概念和特点
网络犯罪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或互联网进行的犯罪活动。
随着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也日益增多,给社会安全和经济秩序带来了巨大威胁。
网络犯罪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犯罪具有隐蔽性。
网络犯罪者通过技术手段隐藏自己的真
实身份和位置,使用匿名化工具进行犯罪活动,难以被警方追踪和抓捕。
其次,网络犯罪具有全球性。
互联网无国界限制,网络犯罪者可以跨
越国家和地区进行犯罪活动,使犯罪行为的打击和追踪变得困难。
再次,网络犯罪具有智能化。
网络犯罪者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犯
罪活动,包括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网络钓鱼等,使其犯罪行为高度智能
化和自动化。
此外,网络犯罪具有高度经济性。
相对于传统犯罪手段,网络犯罪不
需要太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成本较低,效益较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犯
罪分子加入其中。
最后,网络犯罪具有快捷性。
网络犯罪者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实施犯罪,而且犯罪行为又很难被发现和及时制止,使其能够迅速取得不法利益。
网络犯罪的种类多种多样,如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
侵犯个人隐私等。
这些犯罪行为都严重损害了网络安全和社会正常秩序,
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所以,要加强网络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就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提
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犯罪打击和防范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网络犯罪的挑战,保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秩序。
论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预防对策
论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预防对策
网络诈骗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社交网络等手段进行欺骗,从而非法获取被害人的财产、账户密码等信息的行为。
该犯罪具有
时效性强、难以追溯、风险高等特点,极大地危害了公民的财产安
全和个人隐私。
预防网络诈骗犯罪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公民应当尽可能提高对网络诈骗的认知,并落实好基本的网络安全措施,如使用独立密码、不泄露个人
资料等。
2. 强化互联网平台监管。
互联网平台方应当对用户实名认证、
发布的信息的审核、相关行为的监管等加强管理,建立预防欺诈的
机制。
3. 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犯罪。
国家应加大对网络诈骗
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相关部门的技术能力和反欺诈技术应用水平,加强合作打击跨境网络诈骗犯罪。
4.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国家应扎实推进相关法律
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规范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严惩犯罪分子,
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预防网络诈骗犯罪需要加强公民的安全意识、平台
方的监管、有关部门的打击力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等多方面措施。
只有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网络诈
骗犯罪的发生。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
◆ 理论 新探
2 0 1 3 ・3 ( 下)
论 网络犯罪及其 防治
汪 璐
摘 要 在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信息时代,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开发 了新型的犯罪方式。网络犯罪侵害的领域愈来愈 多, 危 害性 极 大。这种 犯 罪 已经成 为刑 法 所打 击的一种 典型 犯罪 。 因此 , 对 于网络犯 罪进 行研 究是很 有 必要 的 。本文对 网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0 5 9 2 ( 2 0 1 3 ) 0 3 - 2 7 2 - 0 2
现今, 随着 计算 机技 术与 网络技 术 的高速 发展 , 以及计 算机 为或犯罪 对 象具 有虚拟 性 存在特 点 并与客 观现 实不 存在 交叉 的
及 相关 产 品的普及 , 人 们 的生活 发生 了极大 的改变 。 无 论是 金融 犯 罪类 型 。 ” 0 这样 的界 定突 出了 网络 犯罪 虚拟化 的本 质特 征磁 条部分 的犯 罪 。 ” 。 从这个 定义 中不 难看
出, 日本学 者将 网络 犯罪 界定 得太 过狭 窄 , 根本无 法涵 盖该 类犯 罪 的各 种类 型 。 而2 0 0 1 年 欧洲 理事 会 《 关 于 网络 犯罪 的公 约》 对
危 害 计算机 、 网络和数 据安全 , 危害社 会信息 安全 , 社会危 害性严 网络犯 罪 的定义 是 “ 危 害 汁算 机系 统 网络和数 据 的保密 性 、 完整 重 的行 为 。 ” 0 这 一 定义 不 仅说 明 了网 络犯 罪 的本 质 是利 用 汁算 性 和可用 性 以及滥用 这些 系统 、 网络和数 据 的行 为 。 ” 该 公约特 别 机、 网络 技术 等信 息技术 施行 犯罪 的行 为, 最终 表现 是侵 害信息 强调 了包 括 向未成年 人传 播合法 色情 内容、 非法进 入他 人信息 系
浅析网络犯罪的特征及防控
一
为引, 试 图 探 讨 网 络犯 罪 的 特征 以 及 对 策 。
在 我 国刑 法 中有 指 向的对 象。结合犯 罪的概 念 即犯 罪是 一 通 常情 况下 主要 是信 息。由于 网络犯 罪 的形态存 在 一定 的 种 触犯 刑 律 的具 有 社会 危 害性 的行 为 , 则 可 以将 网络犯 罪 差 异 , 进 而在 一 定程 度 上导 致 网络犯 罪 的 目的和 动机 也 千 定 义 为通 过 网络 而 围绕 信 息 进行 的触 犯 刑 律 的具 有社 会 差 万 别 , 主 要表 现 为 : 进 行 网络 犯 罪 有 的是 获 取 有价 值 的 危 害性 的行 为。 信息, 有 的是获 取 钱 财 等 经济 利 益 , 但 是 网络犯 罪 直接 的 2 . 2 网络犯 罪的特 点 受 害对 象是信 息 。 ① 犯 罪成本 低பைடு நூலகம்。 对于 网络犯 罪来 说 , 通 常情 况都 是犯 3 网络 犯罪 的 防控 罪成 本低 , 同 时网 络犯 罪还 有传 播 速度 快 , 范 围广 的特 点 。 3 . 1犯 罪 预 防与 网络发 展相 结 合 借 助计 算机 、 电话 线和调 制 解调 器 , 与 大 型主机 相连 , 黑客 对于 网络犯 罪现 象来 说 ,往往 是 网络 社会 的赘 生物 ,
一
对 网络犯 罪事 实取 证和 认 证 的难度 , 同 时使得 网络犯 罪 中 3 . 2 社 会预 防与社 区预 防相 结 合 的量 刑 与执 法 变得 异 常 困难 。在 多种 情 况下 , 网站服 务器 所 谓 网 络犯 罪 的社 会预 防 ,通 常情 况 下 是 指 预 防体 都 位 于 第 三地 , 使 得 网络犯 罪 行 为可 以 跨越 国籍 和 跨越 法 系 , 借 助 社 会 因 素和 社 会 环境 等 , 在 一定 程 度 上 对犯 罪 活 域来 进 行 , 进 而在 审 判权 及 管辖 权 方面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产 动进 行 限制 和消 除 , 进 而在 一 定程 度 上 改变社 会 因素 对犯
浅谈网络犯罪论文(1)
浅谈网络犯罪论文(1)
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犯罪活动,如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盗窃等。
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威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网络犯罪问题。
一、网络犯罪的常见类型
1.网络诈骗:诱骗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进行网络购物或资金交易,实施非法盈利活动。
2.黑客攻击:利用漏洞,对他人电脑进行非法访问、篡改、破坏等行为。
3.网络侵权: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复制、销售侵权作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网络盗窃:利用网络手段窃取他人银行账户信息、网上支付密码、个人身份证等。
二、网络犯罪的危害
网络犯罪活动不仅危害个人和企业安全,而且可能引发社会和国家安全问题。
例如,黑客攻击可能导致国家网络基础设施的瘫痪,网络诈骗可能损害个人财产和信誉。
三、网络犯罪的防范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加深人们对网络网络犯罪的认识和了解,学习安全知识,提升防范意识。
2.技术防范: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建设,必要时采取加密、防火墙、安全认证等技术手段防范攻击。
3.政策法规防范:制定网络犯罪防范政策和法规,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活动。
四、网络犯罪在全球范围的应对
随着网络犯罪活动越来越普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加强合作,构建网络犯罪应对的全球网络安全体系。
例如,美国在2009年成立了网络犯罪调查和协调中心,以应对其国内和外部的网络犯罪活动。
总之,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需要人们齐心协力加以防范和应对。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构建网络安全的全球体系。
新型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剖析与防范
新型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剖析与防范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也呈现出蔓延迅速、手段多样化的特点。
这类犯罪活动不仅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更是对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
对新型网络电信诈骗犯罪进行深入剖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型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1. 作案手段高科技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犯罪分子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进行作案,包括利用网络钓鱼、虚假投资理财、虚假招聘等手段进行诈骗,其手段瞬息万变,难以防范。
2. 犯罪手法隐蔽性高。
犯罪分子通常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途径接触受害人,制造种种虚假信息,使受害人很难察觉是诈骗行为。
3. 犯罪活动跨境性强。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常常跨越国界进行作案,制造跨国跨境的交易虚假信息,使得打击难度极大。
4. 受害人群广泛。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不分年龄、职业、地域,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尤其是老年人和青少年更是易遭受其害。
1.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犯罪分子在社交媒体、网络广告等平台发布虚假的高收益投资项目,吸引受害人投资,并以各种理由拒绝赎回资金。
2. 虚假彩铃订购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漏洞,将受害人手机设置为付费彩铃用户,通过高额费用进行诈骗。
3. 虚假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彩票中奖客服人员,要求受害人交纳税费或手续费才能领取奖金,实则骗取受害人财物。
4. 虚假招聘诈骗。
犯罪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要求受害人交纳押金或培训费用,其实并无工作机会。
5. 虚假客服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虚假客服电话或短信,向受害人发送虚假信息,骗取受害人财物。
1. 提高安全意识。
受害人应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话,避免贪图小利而上当受骗。
2. 学会识别诈骗信息。
了解各种网络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学会辨别虚假信息,不盲目相信网络上的过好信息。
3. 谨慎个人信息保护。
不随意在网上留下个人隐私信息,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成为犯罪分子针对的目标。
网络犯罪的新形势与防范措施
网络犯罪的新形势与防范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网络犯罪。
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犯罪的形势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必须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来应对。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第一,网络犯罪的新形势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犯罪的形势愈发复杂和严峻。
首先,网络犯罪的手段更加高科技化。
黑客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攻击手段越来越隐蔽,如DDoS攻击、病毒木马等,这对维护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网络犯罪的范围更加广泛。
不仅有传统的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犯罪行为,还有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网络暴力等新型犯罪行为,这增加了对网络犯罪的防范难度。
此外,网络犯罪的威胁越来越具有全球性。
国际网络犯罪组织的涌现使得网络犯罪跨越国界,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对全球范围内的网络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第二,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与防范措施针对网络犯罪新形势,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要及时跟进网络犯罪的新形势,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规范和打击。
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加大对网络安全的支持力度。
其次,加强执法力度。
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严厉追究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同时,要完善网络犯罪检测和打击机制,提高打击网络犯罪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具有全球特性,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分享情报和经验,共同应对网络犯罪的威胁。
第三,加强个人网络安全意识除了加强监管,也需要加强个人网络安全意识,做好个人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首先,提高密码安全性。
使用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以防止被黑客攻击窃取。
其次,不轻易在网上泄露个人隐私。
避免在不可信任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防止个人信息被他人利用。
再次,保护好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安全。
网络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络犯罪的特点有哪些⾏为⼈利⽤计算机实施的犯罪⾏为都可以称之为⽹络犯罪,其本质是危害⽹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
⽽关于⽹络犯罪也有⾃⼰的特点,那么⽹络犯罪的特点都有哪些呢?我们⼀起在下⽂中进⾏了解。
⽹络犯罪的特点有哪些同传统的犯罪相⽐,⽹络犯罪具有以下⼀些独特的特点:1.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络的普及,各种职业、年龄、⾝份的⼈都可能实施⽹络犯罪。
在⽹络犯罪中,特别是⿊客中,青少年的⽐例相当⼤。
⽹络犯罪主体的年轻化与使⽤电⼦计算机者特别是上⽹者年轻⼈占较⼤的⽐例及年轻⼈对⽹络的情有独钟和特有的⼼态有很⼤的关系。
2.犯罪⽅式智能化、专业化。
⽹络犯罪是⼀种⾼技术的智能犯罪,犯罪分⼦主要是⼀些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研究⼈员或对计算机有特殊兴趣并掌握⽹络技术的⼈员,他们⼤多具有较⾼的智⼒⽔平,既熟悉计算机及⽹络的功能与特性,⼜洞悉计算机及⽹络的缺陷与漏洞。
只有他们能够借助本⾝技术优势对系统⽹络发动攻击,对⽹络信息进⾏侵犯,并达到预期的⽬的。
3.犯罪对象的⼴泛性。
随着社会的⽹络化,⽹络犯罪的对象从个⼈隐私到国家安全,从信⽤卡密码到军事机密,⽆所不包。
4.犯罪⼿段的多样化。
信息⽹络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为各种⽹络犯罪分⼦提供了⽇新⽉异的多样化,⾼技术的作案⼿段,诸如窃取秘密、调拨资⾦、⾦融投机、剽窃软件、偷漏税款、发布虚假信息、⼊侵⽹络等⽹络犯罪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繁多。
5.犯罪的互动性、隐蔽性⾼。
⽹络发展形成了⼀个虚拟的电脑空间,既消除了国境线,也打破了社会和空间界限,使得双向性、多向性交流传播成为可能。
由于⽹络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超越时空性等特点,使得⽹络犯罪具有极⾼的隐蔽性,增加了⽹络犯罪案件的侦破难度。
以上内容由店铺⼩编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若仍有问题,欢迎到店铺进⾏了解。
论网络犯罪的防范
论网络犯罪的防范摘要:随着网络普及,网络犯罪应运而生并趋向多发。
因网络犯罪极具智能性、隐蔽性和扩散性,造成的社会危害和影响力不可小觑。
诱发网络犯罪因素很多,其中技术原因、犯罪心理和社会原因是最重要方面,为此,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也必须从技术、制度、社会控制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网络犯罪;犯罪原因;预防措施自上世纪末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发展突发猛进。
据cnnic 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较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
网络将社会带入崭新的信息化时代,同时也孕育了一种新的犯罪形式——网络犯罪。
如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盗窃、网络淫秽等一些传统犯罪的新形式和直接针对网络的破坏型犯罪不断出现。
因此有必要对网络犯罪的基本特点、主要手段进行分析,找到预防网络犯罪的措施,净化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界定网络犯罪并不是刑法的一个具体罪名或类罪名,而是一种犯罪学意义上的学理概念。
有狭义和广义网络犯罪概念之分,狭义说又包括工具说和对象说。
其中工具说认为网络犯罪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实施的犯罪,包括黑客犯罪、网络诈骗、网络洗钱、网络盗窃、网络窃密、网络淫秽、网络赌博等,强调计算机网络的“工具性”;对象说则认为网络犯罪是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主要包括破坏网络的犯罪和窃用网络犯罪。
广义的网络犯罪则把工具说和对象说结合起来,认为“网络犯罪是指以网络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实施危害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犯罪行为”。
本文采广义的网络犯罪概念,理由在于不管是以网络为工具的犯罪还是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都是发生在网络条件下的行为失范,具有一定的同质性。
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有利于整体上把握网络时代犯罪的共同特点。
二.网络犯罪的类型按照前述广义概念,可将网络犯罪分为两种类型,即利用网络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和针对网络本身的犯罪,这也是国内学者的主流观点。
此外,根据2001年欧洲理事会制定的《网络犯罪公约》,将网络犯罪细分为九种类型,包括:1、非法存取(illegal access),2、非法截取(illegal interception),3.、资料干扰(data interference),4.、系统干扰(system interference),5.、设备滥用(misuse of devices),6.、伪造电脑资料(computer-related forgery),7.、电脑诈骗(computer-related fraud),8、儿童色情的犯罪(offences related to child pornography),9、侵犯著作权及相关权利的行为(offences related to infringements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网络犯罪及其防控对策
具有共 同性 ,等 等 。阀络犯 罪的特 点是在 网络 犯罪状 况 的基础
卜 『络 犯罪 的较 深层 次 的 理解 。通过 对 网 络犯 罪 特 点 的认 对奴 J 识 ,人 们可 以总结 出 网络 犯罪 的一 般规律 。只 有充分 了解 和掌
作 用 的 非法 行 为 。 ”欧 洲合 作 与 发 展组 织 将 计算 机 犯 罪定 义 为 : “ 自动数据 过程 中 ,任何 非法 的 、违反 职业 道德 的 、未 在 经 批准 的行 为都是计 算机 犯罪行 为 。”我 国公 安部 公共 信息 网 络 安 全监 察局 的定 义是 :“ 以计 算 机 为工 具或 以计算 机 资产 为 对 象实施 的犯 罪行 为。” 日本学 者板 仓宏认 为 : “ 计算 机犯 罪 是 指 与计 算机 相关联 的一切 反社 会的行 为 。”澳 大利 亚学者 把 计算 机犯 罪称 为计算 机滥用 ,并 把计算 机犯 罪行 为解 释 为与计 算 机有关 的盗 窃 、贪 污 、诈 骗 、破坏 活动 。而我 国 台湾学 者 习 惯把 计算 机犯 罪 称 为电脑 犯罪 。 … ~ ”从 笔 者所 查 阅的 资 料来 看 ,学者 们 的意见 基本 出入 不大 。 笔者认 为计算 机犯 罪虽然 主要 表现 为网 络犯罪 ,但 是 网络
的运 行 安 全和 信 息安 全 ,以及 利 用 互联 网实施 的 其 他刑 事 犯 罪 ,严 重危 害社 会 ,应 负刑 事责 任 的行为 。
网络 犯罪 的分类 会 因划分 角度 的不 同而出现不 同的分类 ,
十分重要 的作 用 。网络使 现实生 活变 得资 源共享 、信 息 自由 。 但 是 ,也正是 网络 的开放 性和资 源共 享性使 『 为犯 罪 提供 了 斓络 个新 的平 台 ,在生 活 中 日渐产 生 了一种新 的犯罪类 型一 网络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形式、特点及其防控
关 键 词 : 算 机 网络 犯 罪 ; 式 ; 点 ; 治 计 形 特 防
中图分类号: P 9 T 3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3 4 (O 63 一 O 8 O 1 0 — O 42 O )2 O 6 一 2
P a U Sh o—z n he g
Th s a c b u h a e e Re e r ha o t e Sh p ,Ch rce it n e e t no h mpuer t r i t aa t r i a d Prv ni f e Co sc o t t wo kCr Ne me
n t o k as t a h r ag ta d a py n h e o k tc n l g n n wld e t i h e t e n t o k s s m n h n om a o t r d e w r ses st ec me tr e n p l i g t e n t r e h o o y a d k o e g o v o t h e i w w r t a d t e if r t n s e y e i o i h o u e e o k Th s i d o r a i wn c aa tr t h th sg e tdf r n e wi h r dt n l r . e i c e s g n m- n t e c mp trn t r . i k n f i w c me h s t o h r ce s c t a a ra i e e c t t e t i o a c me Th rai u s i i h a i i n n
1引言
随着 电子 计 算 机 和 信 息 网 络 技 术 的 高速 发 展 , 算 机 及 其 互 计 联 网络 正 越 来 越广 泛 地 融 入 到 人们 的工 作 和 生 活 之 中 。中 国互 联 网 络 信 息 中心 ( N I 2 0 C NC)0 6年 1月 1 日发 布 的 《 十 七 次 中 国 7 第
大数据下的网络犯罪分析与预防措施
大数据下的网络犯罪分析与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网络。
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
网络犯罪的案件层出不穷,如何有效地分析网络犯罪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我们亟需关注的问题。
一、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特点网络犯罪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各种犯罪行为,包括网络侵入、网络窃密、网络诈骗等。
与传统的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隐蔽性强。
网络犯罪没有实体的痕迹,且可远程进行,因此不易被发现。
2. 范围广泛。
网络犯罪可以跨越地理界限,对全球各地的个人和机构造成影响。
3. 作案者难以追踪。
网络犯罪往往使用代理、匿名等技术手段,使得作案者的身份难以被追踪。
4. 取证难度大。
网络犯罪往往使用加密技术等手段,使得取证过程困难重重。
以上特点使网络犯罪成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二、大数据在网络犯罪分析中的作用大数据平台是指用于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的系统。
随着网络犯罪的不断增加,大数据技术在网络犯罪分析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1. 收集和管理海量数据。
大数据平台可以对网络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管理,获得更全面、更细致的信息。
2. 分析网络犯罪行为的模式。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找到网络犯罪的常见模式,为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依据。
3. 构建网络犯罪行为预测模型。
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网络犯罪者可能采取的行动,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网络犯罪的预防措施网络犯罪的预防不仅需要技术手段,还需要日常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1. 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机构和个人需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意识,提高防范恶意攻击和窃密的能力。
2.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3. 强化员工信息安全意识。
机构需要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安全的意识和技能。
4. 采用安全技术和软件。
机构和个人需要采用专业的安全技术和软件,提高网络安全性能。
网络犯罪与打击技术网络安全犯罪打击
网络犯罪与打击技术网络安全犯罪打击网络犯罪与打击技术: 网络安全犯罪打击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犯罪问题也逐渐成为了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各国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并不断推出新的打击技术和措施。
本文将就网络犯罪与打击技术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一、网络犯罪的类型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获取、传播、干扰他人信息的行为。
网络犯罪的类型繁多,涉及电信诈骗、网络盗窃、网络侵入、网络恶意软件等方面。
其中,电信诈骗是目前网络犯罪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恶果。
二、网络犯罪的危害网络犯罪给个人、组织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首先,网络犯罪给个人隐私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个人信息可能会被窃取、泄露,从而导致财产损失和个人尊严受到损害。
其次,网络犯罪对企业和组织的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可能导致企业的商业机密被窃取、网站被黑客攻击等问题。
最重要的是,网络犯罪给社会带来了广泛的恶劣影响,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网络安全犯罪打击技术要有效打击网络安全犯罪,必须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打击技术。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犯罪打击技术:1.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和篡改。
目前,许多加密算法和协议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络通信中,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
2. 指纹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对使用者指纹的认证来确认其身份。
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冒用身份进行非法操作,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3. 可视化防御技术可视化防御技术是一种通过可视化方式展示网络攻击状态和防御措施的技术。
通过图形化的展示,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网络安全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4. 多因素认证技术多因素认证技术是指通过多个因素来确认用户身份的技术。
例如,除了密码外,还可以结合指纹、声纹等因素,提高用户身份的认证安全性,从而更有效地防止网络犯罪行为。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控策略
19 9 4年 4月 2 0日中 国全功 能接 人 Itre, nent 打开 了互 联 网在 中 国发 展 的大 门 。也 从 那 时起 ,
①计算机 犯罪 与 网络 犯 罪 等 同说 , 即认 为计 算 机 犯 罪就是 网络 犯 罪 , 以计 算 机 资产 为 攻击 对 象 是 或利用 计算 机为工 具而实 施 的危害社 会并应 处 以 刑罚 的行为 ; 网络 犯罪 片面说 , ② 即是 以侵入 或者
cmmu i t n n te c ncl as o esei oio sc s S , t c ewok o n ai sadoh r eh i n , r h pc l s i c o t a me t a p t n(u ha P) at kn t r I a
i f r a in a d i f r a i n n t r s o t n o a in n t r s t o s a d i sr me t f nom t n no o m t ewo k r wi i f r t ewo k a o l n n tu n s o o h m o c i .a u e o h e t n t e i lme t t n o h n e e t p o e t d b a , a d s o l e rme b s r t r a e h mp e n a i f t e i t rs s r t c e y lw o n h ud b
益, 并应受到相关法律处罚 的行 为。认 为网络犯罪不 同于传统 犯罪 , 有特殊性 。并从 网络 犯罪 的概念 、 具 类 型、 特征人手 , 分析 了网络犯罪的成因 , 出现阶段网络犯罪 的防控策略 。 提
关 键 词 : 网络 犯 罪 ;成 因;防控 策 略
如何有效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
如何有效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在信息时代,网络犯罪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手段也不断升级,给个人和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旨在帮助大家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要预防网络犯罪,首先需要加强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培养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知和警惕性。
学校可以开设网络安全课程,教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家庭可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告诉他们网络犯罪的危害,并教给他们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网络安全的认识。
二、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有效打击网络犯罪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
国家应加快立法进程,制定专门针对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形成跨国打击网络犯罪的合力。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保护机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和审查,提高追溯和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
三、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在网络犯罪防控方面,技术手段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网络防护的能力。
例如,加强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等安全设施的建设;开发智能化的反病毒和反恶意软件软件,提高对网络攻击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此外,还应积极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提前预警和追踪网络犯罪活动方面发挥作用。
四、加强跨部门合作网络犯罪涉及多个领域,必须进行跨部门合作,形成合力。
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工作。
政府部门应加强协调和指导,形成联防联控的合力。
企业应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服务。
学术界应加强研究和技术支持,为网络犯罪防控提供专业支持。
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网络犯罪的关注度。
五、加强国际合作网络犯罪跨越国界,需要国际合作来追击犯罪分子。
网络犯罪特点
一、网络犯罪指的是什么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
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在网络内外交互实施的犯罪,还包括行为人借助于其居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网络系统实施的犯罪。
简言之,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
网络犯罪特点二、网络犯罪特点1、犯罪主体的专业化和低龄化。
无论是对象型还是工具型,都要求犯罪主体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技术,一般的犯罪主体无法具备,因此决定了网络犯罪区别于传统犯罪的专业化的特征。
而低龄化指的是,网络犯罪主体的年龄段构成主要是由18-30岁左右的行为人组成,并且多为在校学生。
该年龄段大多具备精力旺盛、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较强、对互联网技术有极大的爱好、好奇心强价值观未完全形成等特点。
2、犯罪行为的日趋组织化、链条化。
网络技术的无边界和即时通信技术的日趋发达,解决了复杂网络犯罪技术沟通的难题,为网络犯罪的组织化、链条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网上开设赌场,犯罪组织成员无需线下的频繁沟通,信息技术可为网上赌场的日常维护、组织成员的意思联络提供便捷的条件。
随着即时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网络犯罪的组织链条将会更加严密,对侦查机关的挑战也日益加大。
3、犯罪危害的非虚拟性和严重性。
网络犯罪的犯罪行为虽然发生在网络平台上,但绝不仅仅只是数据而已,其利用信息数据在网络平台上的快速转化和广泛传播,对现实生活的的危害即迅速又严重。
其危害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更胜于传统犯罪,如“人肉搜索”,对公民个人的隐私权的破坏是互联网时代之前的任何手段都无法达到的。
公安网络调研报告
公安网络调研报告公安网络调研报告为了解和应对当前网络安全形势,本次调研旨在分析网络犯罪现象,探讨网络安全挑战,总结网络安全防控经验,以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保障网络安全。
一、网络犯罪现象分析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网络犯罪呈现以下特点:1. 犯罪手段多样化:黑客攻击、网络诈骗、信息泄漏等多种手段,使得网络犯罪更加隐匿性和难以防控。
2. 针对目标广泛性:不仅个人和企业受到威胁,国家安全也面临风险,网络犯罪对象普遍存在全球化特征。
3. 攻击手法高度复杂:网络犯罪者利用高科技手段,使得攻击更具隐蔽性和针对性。
4. 监管难度加大:网络犯罪的跨国特征与匿名性使得执法部门的打击手段和方法面临压力。
二、网络安全挑战探讨1. 技术挑战:网络攻击技术不断进化,防御技术相对滞后,缺乏对新一代网络安全威胁的有效解决方案。
2. 法律挑战:网络犯罪的跨境性与匿名性带来法律和执法问题,国际合作机制尚不健全。
3. 人员挑战:网络安全人才短缺,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需要不断提升。
4. 意识挑战: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对网络犯罪的认知,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
三、网络安全防控经验总结1. 加强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网络安全体系,提高安全防御能力。
2. 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安全责任制度,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3. 提高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的培训与管理,加强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4. 加大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公众网络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网络安全对策和建议1. 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全球联动的网络安全防控体系。
2. 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网络安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国内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3. 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司法合作,提高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4. 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5. 增强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全民网络安全防范水平。
互联网与防控网络犯罪
互联网与防控网络犯罪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给社会安全和个人隐私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对网络犯罪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互联网与网络犯罪的关系,网络犯罪的类型及其危害,以及当前互联网防控网络犯罪的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互联网与网络犯罪的关系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为网络犯罪提供了便利。
互联网的无国界性、高度互联性、匿名性以及信息交流速度快的特点,使得犯罪分子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等犯罪行为。
同时,互联网也为尽可能减少网络犯罪提供了可能,例如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进行安全加密、提供更加安全的支付方式等。
二、网络犯罪的类型及其危害1.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指对他人计算机系统进行非法侵入、破坏或窃取信息的行为。
网络攻击可能导致被攻击者遭受经济损失、信息泄露、系统瘫痪等后果,对公司、组织和个人造成巨大的危害。
2.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虚假宣传、欺骗、诱导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网络诈骗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经济损失,还损害了社会公信力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信任。
3.网络侵权网络侵权是指在互联网上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作品,侵犯著作权、版权等知识产权的行为。
网络侵权不仅损害了原创作者的权益,也阻碍了创作和创新的持续发展。
三、当前互联网防控网络犯罪的策略1.提高技术防范能力针对网络攻击,互联网企业和相关机构应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改进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系统,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同时,用户个人也应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密码保护、防止恶意软件的感染等。
2.加强执法监管各国政府应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机构的协调合作,形成对网络犯罪的联防联控机制,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追责。
3.加强国际合作网络犯罪具有跨国特点,因此国际合作也是防控网络犯罪的重要手段。
各国政府应加强信息共享、情报交流,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集团,建立起国际合作的网络安全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5-10作者简介:张彦华(1972-),女,河南郑州人,刑法学硕士,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法律法规教研室讲师。
论网络犯罪的特点及其防控张彦华(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法律法规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42)摘 要: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犯罪作为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网络犯罪是一种新形态犯罪,具有智能性、随机突发性、隐蔽性、跨国性等特点。
由于传统的刑事法律对网络犯罪显得无能为力,因此,对网络犯罪进行法律制裁已成为各国立法的焦点之一。
在我国,建立相对完善的刑事法律规范的网络立法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网络犯罪;行为特点;犯罪构成;防控对策中图分类号:DF7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09)03-0091-03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形式之一。
网络犯罪是在计算机犯罪基础上“孵化”出来的一种犯罪新形态,网络犯罪必须在特定的空间内实施。
网络犯罪虚拟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如网络犯罪中的黑客入侵公共信息系统,删改、破坏数据,传播网上病毒等行为都必须在网上进行。
该类犯罪具有实施地和结果地分离的特点,有时被害人是不特定的多数,许多都是无辜的被害人,而且这种空间管理和治理具有失控性,很难侦查破案。
关于网络犯罪的确切含义,存在很大的争论。
网络行为涉及了三个方面的秩序:一是网络本身秩序,或者说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二是网络资产合法所有权的秩序;三是网络合理使用的秩序,即网络空间虚拟社会的秩序[1]。
2001年欧洲委员会《网络犯罪公约》草案规定,网络犯罪是指“危害计算机系统、网络和计算机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对这些系统、网络和数据的滥用的行为”。
从网络属性以及刑法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网络犯罪刑法保护对象分为三类是比较科学的,分别体现了网络的不同价值属性,也体现了网络犯罪问题的特殊性。
因此,大多学者倾向于将网络犯罪定义为严重侵犯网络系统、网络数据及网络信息安全犯罪。
二、网络犯罪的行为特点及网络犯罪构成的特征1.网络犯罪的行为特点。
网络犯罪行为有如下特点:第一,犯罪手段的智能化、技术化。
同普通犯罪相比,网络犯罪更多的是依靠智力,而不是凭体力去实施犯罪。
由于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日趋严密,要进入网络空间实施犯罪,行为人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否则难以达到侵入或破坏网络系统的目的。
第二,互动性、隐蔽性高,取证困难。
网络发展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电脑空间,既消除了国境线,也打破了社会和空间界限,使得双向性、多向性交流传播成为可能。
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对所有事物的描述都仅仅是一堆冷冰冰的密码数据。
因此谁掌握了密码就等于获得了对财产等权利的控制权,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陆网站,这些特点也造成了对网络犯罪证据提取的困难。
我国法律规定的七种证据中并不包括计算机密码数据。
第三,网络犯罪是典型的计算机犯罪。
网络犯罪同普通计算机犯罪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同网络有关,是否发生在网络空间。
网络犯罪比较常见的形式如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犯罪,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或者放置后门程序的犯罪,19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总第99期)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 ittee No .3,2009(Su m,99) 法律研究就是典型的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而网络色情传播犯罪、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犯罪以及网络诈骗、教唆等犯罪,则是以计算机网络形成的虚拟空间作为犯罪工具、犯罪场所进行的犯罪。
第四,犯罪收益高,社会危害巨大。
网络犯罪成本低、风险低,但其作案得逞率却很高。
据国外专家统计,犯罪分子通过银行信息系统进行盗窃的犯罪,平均每次可得赃款25万美元,而被破获的可能性只有2%。
除经济损失之外,计算机犯罪引发的直接危害与间接危害的广泛性,其难以预测的突发性和直接连锁反应及危害后果的即时性,对整个社会危害极大,是传统犯罪无法比拟的。
2.网络犯罪构成的特征。
网络犯罪构成有四个特征:第一,犯罪客体的特征。
现实社会的种种复杂关系都能在网络中得到体现,就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般客体而言,自然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
我们认为,网络犯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正是信息交流与共享得以正常进行的公共秩序。
网络犯罪的直接客体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行为侵害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秩序,有的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制度,有的则危害国家和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人身安全。
因此,网络犯罪侵犯的是一个复杂的客体。
第二,犯罪客观方面的特征。
网络犯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违反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系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破坏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设备等侵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行为,以及利用计算机实施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诈骗、教唆犯罪,网络色情传播,以及犯罪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等犯罪。
网络犯罪的行为只能是作为,这是由于网络犯罪的物质基础在于由硬件和相应软件构成的计算机系统,而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程序功能,需要通过人直接或者间接操作输入设备输入指令才能执行。
第三,犯罪的主体特征。
一般来讲,进行网络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一定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的行为人,但是不能认为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就是特殊的主体。
按照我国刑法学界通行的主张,所谓主体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的资格、地位或者状态。
通常将具有特定职务、从事特定业务、具有特定法律地位以及具有特定人身关系的人视为特殊主体。
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对所谓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网络犯罪将越来越普遍。
另外,网络的发展给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带来了新的生机,企业法人为了争夺新的市场空间,法人作为主体的网络犯罪将会越来越多。
第四,犯罪主观方面的特征。
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因为在这类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进入系统以前,需要通过输入输出设备打入指令或者利用技术手段突破系统的安全保护屏障,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破坏网络管理秩序。
这表明犯罪主体具有明显的犯罪故意,而且这种故意常常是直接的。
即使是为了显示自己能力的侵入系统的犯罪,行为人也具备明显的“非要侵入不可”等念头,显示了极强的主观故意。
三、关于网络犯罪的防控对策1.网络犯罪的法制防控。
第一,立法方面的防控。
目前各国的有关立法工作进展较快,但针对利用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网络犯罪的立法较为迟滞也较为薄弱。
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的法律,主要有刑法285条和286条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只规定了“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信息系统”的行为,才追究刑事责任,而并没有规定侵入网络系统更多重要领域如金融、证券、医疗、城市电力等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
目前立法的当务之急是应对网络犯罪的主体范围、罪过形式、刑种与法定刑配置以及刑法对网络犯罪的打击范围等方面作出明确的界定。
在网络立法时还应注意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便使法律的规定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相适应,而不至于朝令夕改。
第二,做好程序法与实体法的衔接。
黑客犯罪行为针对的是网络信息系统,留下的犯罪痕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犯罪痕迹,可以作为证据的材料也往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证据材料。
黑客行为犯罪化之后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认定黑客行为(犯罪行为)。
认定犯罪的关键在证据,这就要求刑事诉讼中扩展证据概念的内涵,将电29子证据规定为证据。
第三,刑法规定方面的防控。
网络犯罪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应当适用我国现行刑法第285条、286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的犯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而这些规定重点在于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护,我们认为应该对我国刑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
一是网络侵入,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犯罪,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或者放置后门程序的犯罪,是按照现行刑法第285条、286条的规定定罪量刑,但是量刑相对较轻。
从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出发,对这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犯罪应当提高法定最低刑。
同时,针对网络犯罪与计算机操作的直接关系,可广泛地适用财产刑和资格刑。
比如没收作案用计算机设备及与之有关的一切物品、设备;禁止犯罪分子从事与计算机系统有直接关系的职业等。
二是网络犯罪具有跨国性的特点,而我国刑法在目前很难对境外从事针对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犯罪产生效力,所以,要加强国际间司法管辖权的协调,与尽可能多的国家签定双边引渡条约,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三是色情传播、侮辱、诽谤与恐吓、以及诈骗、教唆等犯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传统犯罪。
在网络普及以后,这些传统犯罪借助网络不断花样翻新,让人防不胜防。
这些犯罪凭借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发案率及犯罪得逞率更高、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
因此,对于借助于网络的上述犯罪,在法定刑的规定中应比普通侮辱、诽谤、诈骗、教唆等犯罪从重处罚。
四是在网络犯罪中,特别是黑客中,青少年的比例比较大。
他们虽然一般没有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商业动机或者政治目的,但是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系统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同样严重。
因而,对青少年的此类犯罪在主体责任年龄上可作适当降低。
2.网络犯罪的技术防控。
目前由于系统本身设计上存在着缺陷,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不很高,罪犯常常利用系统的弱点侵入系统。
从电子计算机网络使用系统的现状来看,是根本无法防范的。
我们所要做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电子计算机的“防御系统”强健起来,是使用电子计算机的企业对社会应负的责任。
怎样才能使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系统的“防御系统”强健起来,正是我们现在对网络犯罪的技术防控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网络犯罪行为,目前我们应对网络犯罪的技术防控手段有以下几种:第一,采用路由器把住国际Internet出口并在用户服务器上运用专门软件设置过滤网以对抗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淫秽内容的犯罪。
第二,运用预防与杀毒相结合的办法以对抗传播计算机病毒的犯罪。
第三,运用加密措施和设置防火墙以对抗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泄密、窃密、盗窃软件程序等犯罪。
第四,运用主体识别和验证的技术以对抗针对金融系统的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系统的犯罪。
31网络犯罪的文化防控。
在西方,黑客犯罪的文化因素很浓重。
这种黑客文化经由传媒渠道正在播散到我国。
2000年2月美国一些著名网站遭黑客袭击后,我国著名网站也遭到了类似的袭击,这是黑客文化影响到我国后的产物。
防控网络犯罪必须防止已经走向了负面的黑客文化的扩散和泛滥[2]。
对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的文化防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尽快普及计算机知识和电子信息网络知识,使全社会对于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网络有一个正常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