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
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
潜伏感染
病毒随被感染细胞周期复制,S期仅复制一 次,分裂并产生子代个体。
表达EBNAs、LMPs基因,前者尤其EBNA2 与病毒复制及细胞永生有关,后者尤其 LMP1是潜在致癌基因,与细胞增殖和生长 调控有关。
Straathof KC,Bollard CM,Rooney CM,et al.Immunotherapy for EBV associated cancers in children.Oncologist,2003,8(1):83-98
编码约100个基因,其中编码壳抗原(VCA)、 早期抗原(EA)、核抗原(EBNA)的基因 尤为重要。
感染方式:潜伏感染、裂解复制感染
裂解复制感染
阻断感染细胞正常周期,持续S期状态,病 毒大量复制,VCA、EA充分表达并抗体产生, EBV特异性杀伤T细胞生成并破坏被感染细 胞,致使EBNA1暴露,并于恢复期产生抗体。 同时T淋巴细胞活化释放各种炎性因子破坏组 织产生各种合并症。
急性感染
传单
T细胞产生抗EBV感染的B细胞的免疫反应是 各种临床症状的基础。
本质为自限性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外周血异 淋多数是细胞毒T细胞。
机体通过各种途径杀伤病毒但不能完全消灭, EBV可在B中长期潜伏。
传单 — 临床表现
潜伏期4-7周 发热(89 %) 、咽炎(78 %) 、颈部淋巴结肿大
EBV 血液病中心 杨双
流行病学特点
感染率占世界人口90%以上 初次感染多发生于年幼儿,可无任何临床表
现。但在少数儿童尤其年长儿和年轻人可发 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AHS、重症 传单 部分携带者于多年后可出现一系列EBV相关 疾病:CAEBV、EBVAHS、多种恶性肿瘤
生物学特点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常见并发症
包括肝功能损害、脾破裂、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等。
处理建议
针对不同类型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如保肝、止血、输血等, 同时积极控制原发病。
预防措施
加强患儿护理,避免剧烈运动,定期 监测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
04 患者管理与康复指导
住院期间护理措施落实
严密观察病情
持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包 括体温、呼吸、心率等,及时
诊断。
病理学检查
对于疑似淋巴瘤或鼻咽 癌的患儿,可进行病理
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流程
诊断标准
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可作出EB病毒感染的诊断。具 体标准可参考相关指南或共识。
鉴别诊断流程
对于疑似EB病毒感染的患儿,需与其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 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流程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相关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分享诊疗经验、研究成果和医疗资源 ,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建立全球监测体系
建立全球EB病毒感染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保障全 球公共卫生安全。
推动政策制定与落实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制定与落实,为EB病毒感 染的诊疗提供有力保障。
01
随着对EB病毒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研发特异性抗病毒药物
成为未来治疗的重要方向。
广谱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02
广谱抗病毒药物能够同时抑制多种病毒,对于治疗EB病毒感染
也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研发技术的创新
03
新型药物研发技术如基因编辑、高通量筛选等将为抗病毒药物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疾病,主要 通过唾液传播。本演示将介绍IM的病因、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帮助您更 好地了解这一常见病症。
病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播途径
1 EB病毒感染
EB病毒是IM的主要病原体,主要通过唾 液传播。
2 接触感染
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口腔分泌物、唾液等 感染源传播。
相关医学知识及预防
1 卫生习惯
2 保持免疫力
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 源、不共享个人物品等。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3 病史了解
了解家族病史和患者是 否曾患过IM等。
治疗方法和药物
1 对症治疗
2 休息与营养
适当用药缓解症状,如退热药、止痛药等。
休息和营养补充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3 药物治疗
非典型型
非典型型IM症状轻微,易被 误诊,需要注意区别。
复发型
IM复发率低,但某些患者可 能会出现间断性症状。
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1 免疫反应
EB病毒感染激活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细胞增多和炎症反应。
2 肝脾功能受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脾功能异常,导致肝功能异常和贫血。
3 细胞改变
EB病毒感染可导致淋巴细胞异型增生和淋巴结肿大。
4 手术治疗
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极少数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 共享物品
4 空气飞沫
共用餐具、水杯等可增加感染传播的风险。
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可传播病毒至他人。
常见症状和体征
乏力
持续性乏力是IM的典型症状之一,常伴有头 痛和肌肉疼痛。
咽痛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诊断标准EB病毒(Epstain-Barr virus,EBV)是⼀种双链 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亚科,⼈感染EBV后建⽴终⾝潜伏感染,⼈群感染率超过 90%。
EBV是⼀种重要的肿瘤相关病毒,与⿐咽癌、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的发⽣密切相关。
IM诊断标准:以第7版《实⽤⼉科学》的诊断标准为依据,根据临床表现、外周⾎象和⾎清学检查确诊。
伴多脏器功能损害的IM病例为重症IM。
⽬前对重症IM诊断⽆统⼀标准,有研究认为伴有⾄少2个系统受累即可诊断为重症IM。
有以下临床特征时⾼度重视:(1)持续⾼热(>1周),肝脾明显肿⼤;(2)外周⾎象2系或3系显著下降,但未达到EBV-HLH标准;(3)转氨酶显著异常,尤其是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增⾼;(4)呼吸和吞咽困难,并发胸腔积液、肺炎等;(5)⼼电图异常,⼼肌炎。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诊断标准:(1)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IM表现,即发热、持续性肝功能损害、多发性淋巴结病、肝脾肿⼤、全⾎细胞减少、视⽹膜炎、间质性肺炎、⽜痘样⽔疱及蚊⾍过敏等症状持续 3 个⽉以上。
(2)EBV感染及引起组织病理损害的证据如满⾜下述标准中的1条或1条以上:①⾎清EBV抗体滴度异常增⾼,包括抗VCA-IgG≥1:640 或抗EA-IgG≥1:160, VCA/EA-IgA 阳性;②在感染组织或外周⾎中检测出 EBER-1 阳性细胞;③外周⾎ PBMC 中 EBV-DNA ⽔平⾼于 102.5 拷贝/g DNA;④受累组织中EBV-EBERS原位杂交或EBV-LMP1免疫组化染⾊阳性;⑤ Southern 杂交在组织或外周⾎中检测出EBV-DNA。
(3)排除上述临床表现系由其他已知疾病所致。
EBV 相关噬⾎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EBV-HLH)的诊断:(1)HLH 诊断标准依据HLH-2004⽅案,即符合以下8 项中的 5 项可诊断 HLH:①发热;②脾脏增⼤;③外周⾎⾄少两系减少(⾎红蛋⽩<90 g/L、⾎⼩板<100 × 109/L、中性粒细胞<110 ×109/L);④⾼⽢油三酯⾎症和(或)低纤维蛋⽩原⾎症;⑤⾻髓、脾脏或淋巴结中有噬⾎现象;⑥NK细胞活⼒降低或缺乏;⑦⾎清铁蛋⽩≥500 mg/L;⑧可溶性CD25(SIL-2R)≥2400 U/mL。
EB病毒感染儿童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EB病毒感染儿童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EB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EB病毒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并且在实验室检查中也会有一些特征性的变化。
本文将从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两个方面对EB病毒感染儿童进行分析,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该疾病,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一、临床特征分析1. 发热EB病毒感染常会导致患儿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且不易退热。
患儿会出现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甚至出现寒战。
2. 咽喉痛感染EB病毒后,患儿咽喉会出现疼痛、灼热感,进食、说话均受限制。
咽部检查可见扁桃体肿大、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咽部充血、横纹状出血点等表现。
3. 淋巴结肿大EB病毒感染后,患儿常常会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腋窝以及腹股沟淋巴结,质地较硬,可有触痛。
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较长,不易缓解。
4. 肝脾肿大EB病毒感染导致的淋巴样肿瘤综合征常常会导致患儿肝脾肿大,临床上可以通过体检或B超等方式发现。
肝脾肿大一般伴有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表现。
5. 其他表现感染EB病毒的儿童还可能会出现头痛、乏力、肌肉疼痛、皮疹、腹泻等不同程度的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由于EB病毒感染症状较多,因此易被误诊、漏诊,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1. 血液学检查EB病毒感染的儿童在血液学检查中常常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部分病例也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血清学检查中EB病毒IgM抗体阳性率较高,可以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2. 肝功能检查EB病毒感染后,患儿肝功能常会出现异常,如转氨酶升高,黄疸等表现。
有些病例还可能伴有乙肝、丙肝病毒感染,因此在肝功能检查时需要进行病毒谱筛查。
3. 其他实验室检查感染EB病毒的儿童还可能会出现尿常规异常、血气分析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对病情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EB病毒感染的特殊表现.总结
发病机制
患者被EBV 感染后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出现失控性的淋巴组织和细胞增生。
该病是由SH2D1A 突变造成,该基因位于X 染色体长臂(xq25)
SH2D1A
其编码的蛋白含128 个氨基酸,一个SH2 结构域, 一个短的C 末端,,命名为表面信号淋巴细胞激活 分子相关蛋白(SLAM- ass ociated protein SAP) ,
病例2.详见家族遗传图谱
进一步检查
免疫缺陷基因的检查: SH2D1A基因缺陷
病例1、2的母亲亦存在SH2D1A基因缺陷(女性携带)
例2患儿家族遗传图谱
曾外祖母①
姨妈②
外祖母① 舅舅*①
表姐② 表兄2 ③
表兄1@ ①
外祖母兄弟三人*①
母亲②
哥# ①
患儿②
① 未检测, ② SH2D1A基因突变,③ PRF1基因突变
助于判断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
EBERs原位杂交
确诊是否存在EBV感染 确定肿瘤是否与EBV相关
金标准!
EBV感染的规范化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 EBV原发感染:可能需要治疗
症状性:治疗 无症状性:不需要治疗 EBV既往感染:不需要治疗 EBV感染再激活/再感染:可能需要治疗 症状性:治疗 无症状性:不需要治疗
EB病毒感染的相关疾病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儿科五病区 李向峰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
Epstein和Barr于1964年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Burkitt’s lymphoma)细胞培养中最早发现
疱疹病毒γ亚科,外层有囊膜,囊膜内是核衣壳,它 是20面体,有160个壳粒, 最内层为大分子的双链DNA
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第5页
儿童EB病毒感染常见疾病:
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引发疾病多样,但 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40.5%),其次为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7.9%),川崎病 (6.3%),特发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 (5.8%),病毒性心肌炎(2.6%),病毒 性脑炎(2.6%),嗜血细胞综合症 (1.6%)、类风湿性关节炎(1.0%)、急 性淋巴结炎(1.0%)等。
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第8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重症(无明确标准-个人总结):
1、连续发烧,肝脾显著肿大。
2、外周血象2系或3系显著降低。
3、肝功效转氨酶显著升高,尤其是LDH显 著升高。
4、同时合并黄疸、低蛋白血症、浆膜腔积 液甚至消化道出血。
5、神经系统症状:如吉兰-巴雷综合征、脑 膜脑炎等。
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第4页
儿童EB病毒感染首发症状:
EB病毒感染患儿起病症状不一,首发症状 中以发烧(66.8%)多见,其次为咳嗽 (14.2%),皮疹(7%),淋巴结肿大 (5.3%),眼睑浮肿(3.2%),咽痛 (1.6%),惊厥(1.6%),肉眼血尿 (0.5%)等。
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
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第1页
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称人类疱 疹病毒(Human herpesvirus 4 (HHV-4))。普通 认为该病毒是各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病因之 一,它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 胞。
本病毒分布广泛,引发疾病多呈散发性,亦可引 发流行。病毒携带者和病人是传染源。经口亲密 接触为主要传输路径,飞沫传输虽有可能,但并 不主要。整年都有发病,似以晚秋初冬为多。一 次得病后可获较持久免疫力。
EB病毒最新进展
2
免疫治疗 化学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4
治疗原则
1
抗病毒治疗,往往无效,可试用更昔 洛韦、阿糖腺苷
3
干扰素 细胞因子
EBV感染相关恶性肿瘤
血液系统
Burkitt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非血液系统
鼻咽癌 平滑肌肉瘤
目录
1
EB病毒简介
2
EB病毒感染与致病机制
3
EB病毒检测
4
EB病毒相关疾病
5
EB病毒预防
类核 衣壳 包膜
双股线性DNA
20面体立体对称
识别淋巴细胞上的 EB病毒受体
EB病毒简介
3.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传 染 源——病毒携带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口、飞沫、输血密切接触。
EB病毒简介
4. EB病毒感染率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岁~ 0.5岁~ 1岁~
EBV感染腮腺导管 、鼻咽部
感
染
传单 EBV在感染B细胞中增殖、表达抗原
激活CD8+ T细胞
杀灭大多数感染B细胞
激活CTL 细胞↑↑
少数感染细胞进入潜伏状态
潜
潜伏于B细胞的EBV进入血液循环
伏
(受感染者终生带毒)
慢性无症状带菌者
激 CAEBV EBV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并表达
感染T细胞、NK细胞
检测内容(EBV特异性抗原)
衣壳抗原(capsid antigen, CA): IgG和IgM 抗早期抗原(early angtigen, EA):IgG 核抗原(nuclear antigen, NA): IgG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
Ⅱ.实验室指标 (1)抗EBV.VCA.IgM和抗EBV—VCA-IgG抗体阳性,且抗EBV-NA— IgG阴性:
(2)抗EBV.VCA.IgM阴性,但抗EBV-VCA-IgG抗体阳性,且为低 亲和力抗体;
——、IM
(一)概念 IM由原发性EBV感染所致,其典型临床“三联
DOI:10.3760/cma.j.issn.0578一l 3 10.2016.08.002 通信作者:申昆玲,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 吸科,Email:kunlingshenl7@163.con;俞蕙,201102上海.复旦大学 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Email:yuhui4756@sina.com
样水疱及蚊虫过敏)和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动脉瘤和心瓣膜病)等 Ⅱ.EBV感染及引起组织病理损害的证据,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血清EBV抗体滴度异常增高,包括抗VCA—IgG≥1:640或抗EA—IgG≥l:160,VCA.IgA和(或)EA.IgA阳性; (2)PBMC中EBV-DNA水平高于l×102 5拷贝/¨g DNA,或血清、血浆EBV.DNA阳性; (3)受累组织中EBV—EBERs原位杂交或EBV—LMPI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4)Southern杂交在组织或外周血细胞中检测出EBV.DNA Ⅲ.排除目前已知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以及免疫缺陷性疾病所致的上述临床表现
(3)双份血清抗EBV-VCA-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 (4)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i>0.10和(或)淋巴细胞增多≥
5.0×109/L
注:IM: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EB病毒;VCA:衣壳抗原; NA:核抗原
EB病毒混合感染的临床分析
EB病毒混合感染的临床分析
EB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的DNA病毒,它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的近亲。
EB病毒可以引起单纯疱疹、巨细胞病毒性感染和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其中混合感染是
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
混合感染是指不同病原体同时感染一个宿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EB病毒混合感染是指EB病毒与其他病原体同时存在感染的情况,通常与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艾滋病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病原体混合感染。
研究表明,EB病毒混合感染在临床上表现为多系统的受损状态,其症状主要包括:高热、虚弱乏力、淋巴结肿大、皮疹及其他多器官受累的症状。
此外,EB病毒混合感染还表现出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例如单纯疱疹合并EB病毒感染的患者可出现病理性溃疡,并导致病情加重。
治疗EB病毒混合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和治疗基础疾病等。
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抗疱疹病毒药物和抗巨细胞病毒药物,其应用可以有效抑制病毒
复制和繁殖。
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高热、脱水、营养支持等,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治疗基础疾病包括治疗并发症和促进免疫功能的药物等,也是治疗 EB病毒混合感染的有
效途径。
总体而言,EB病毒混合感染是一种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其症状复杂多样,治疗方法也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并根据疗效进行调整。
同时,加强对EB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EB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疾病
EB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疾病摘要: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
方法选择EB病毒感染患儿131例,采用ELISA检测EB病毒抗体,PCR法测定EB病毒DNA。
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转归及预后。
结果131例中,≤7岁103例(78.6%)。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依次为发热95例(72.5%)、咳嗽46例(35.1%)、咽痛42例(32.1%)、皮疹21例(16.0%)、淋巴结肿大13例(9.9%)、眼睑浮肿9例(6.9%)、腹痛8例(6.1%)、腹泻3例(2.3%)、精神萎靡2例(1.5%),精神恍惚、恶心呕吐各1例。
EB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76例(58.0%),其次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5例(19.1%)。
更昔洛韦治疗效果较好。
结论儿童EB病毒感染起病症状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检测EB病毒DNA及EB病毒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
关键词;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前言因EB病毒感染可累及全身各脏器,临床表现多样,而且早期症状轻、体征少,以其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或病初即有多脏器受累,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早期病例更容易造成误诊、漏诊。
现就目前国内外病EB病毒感染临床检验方法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131例,男83例,女48例;所有病例符合EB病毒感染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
1.2方法(1)EB病毒抗体检测:采用ELISA检测,EB病毒抗体5项采用欧蒙实验诊断公司生产的抗EB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生物薄片试剂检测,为间接免疫荧光法。
(2)EB病毒DNA检测:用PCR检测,荧光半定量法,EB病毒DNA>500拷贝数/ml为阳性。
2、结果2.1流行特点131例中,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多发,年龄:<1岁7例,1~岁42例,3~岁54例,7-14岁28例,中位年龄5.3岁;≤7岁儿童103例(78.6%)。
EB病毒感染儿童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EB病毒感染儿童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EB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该病毒是Epstein-Barr病毒的简称。
EB病毒感染可以导致一系列疾病,包括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增多症、贫血、恶性淋巴瘤等。
EB病毒感染在儿童中尤为常见,因此本文将着重介绍EB病毒感染儿童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一、临床特征
1. 发热:EB病毒感染后,患儿常出现发热,热度一般在38℃左右,并伴有头痛、咳嗽、喉痛、鼻塞等感冒症状。
2. 口腔症状:EB病毒感染还会引发口腔炎症状,包括咽、扁桃体、牙龈等部位的疼痛、肿胀和红斑。
3. 淋巴结肿大:EB病毒感染后,患儿常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EB病毒感染后的淋巴结呈现为无痛性、弹性质地,有活动性,大小多为0.5-2.0cm。
4. 肝脾肿大:部分EB病毒感染患儿可能会出现肝脾肿大的症状,肝脾检查可查到肝脾肿大,不发生升高。
5. 皮疹:EB病毒感染后,患儿可能会出现全身皮疹,呈现为病毒性全身疹。
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1. 血常规检查:EB病毒感染患儿常常具有白细胞增高,伴有单核细胞的增加。
血小板数正常,红细胞计数可降低。
2. 血清学检查:EB病毒感染患儿的血清学检查是一种诊断EB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EB病毒感染后,在血清学检查中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包括EB病毒核抗原抗体和EB病毒早抗原抗体。
3. EB病毒DNA检测:EB病毒DNA检测可在EB病毒感染患儿中检测到EB病毒的DNA 序列。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PCR法和原位杂交法。
4. 其他检查: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都可用于评估EB病毒感染的疾病严重程度。
EB病毒感染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图文
EB病毒感染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概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也称Ebstein-Barr病毒感染,是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
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它是导致儿童腺样病毒感染性咽炎的原因。
EB病毒通过唾液、血液等途径传播,通过口腔、鼻腔和喉部黏膜进入人体。
病因在全球范围内,约90%的成年人都已经感染了EB病毒。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EB病毒感染的发病率最高。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这也是为什么ebv喉咙肿瘤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
EB病毒还可以通过血液和移植器官传播,例如血液输注和器官移植。
在EB病毒感染的人群中,其唾液及血液等体液中都含有大量的EB病毒。
感染EB病毒后,会在人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但这些抗体并不能消除EB病毒。
症状典型症状•咽痛和咳嗽•淋巴结肿大•喉咙炎、气喘、呼吸急促•肝脏和脾脏肿大•发热和身体不适非典型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视觉障碍和共济失调。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
•皮肤症状,如疹子和皮疹。
IM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严重程度因个体而异。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IM的症状通常比成年人轻微,但在一些情况下,成年人也可能表现出较轻的症状。
诊断IM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症状和检测EB病毒抗体。
疑似IM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体检,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医生通常会对患者的估计病程进行访问,了解一些症状,并进行身体检查。
检测EB病毒抗体可以用于IM的诊断。
即在患者的血液中检查特定种类的EB病毒抗体,这些抗体只在EB病毒感染后产生。
如果血液中检测到这些抗体,则可以进行IM的诊断。
治疗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IM的药物。
对症治疗可以缓解IM的症状。
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如出现重度呼吸困难和昏迷等并发症时,才需要住院治疗。
•休息和饮食运动和正常饮食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有助于促进治愈。
•维他命补充当IM病人的身体需要充分的营养支持时可以使用维生素。
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
(一)概念
继发性HLH是指继发于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疾病、 药物等多种疾病的HLH。 EBV-HLH是继发性HLH中最重要的类型,多见于我国、 日本等亚洲人群,其病理生理机制为EBV感染的CTL细胞和 NK细胞功能缺陷,并异常增生,产生高细胞因子血症及巨 噬细胞活化,从而造成广泛的组织损伤。EBV-HLH的预后 较差,病死率超过50%。
(五)治疗原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糖皮质激素:发生咽扁桃体严重病变或水肿、神经系统病 变、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的重 症患者,短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症状,3~7 d, 一般应用泼尼松,剂量为1mg/(kg· d),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60mg。 (5)防治脾破裂:①限制或避免运动;由于IM脾脏病理改变恢 复很慢,IM患儿尤其青少年应在症状改善2~3个月甚至6个月 后才能剧烈运动;②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动作要轻柔;③注 意处理便秘;④IM患儿应尽量少用阿司匹林退热,因其可能 诱发脾破裂及血小板减少。
临床诊断病例:满足下列临床指标中任意3项及实验室指标中第4项 实验室确诊病例:满足下列临床指标中任意3项及实验室指标中第1-3 项中任意1项 I.临床指标 (1)发热;(2)咽扁桃体炎;(3)颈淋巴结肿大;(4)脾脏肿大; (5)肝脏肿大;(6)眼睑水肿 II.实验室指标 (1)抗EBV-VCA-IgM和抗EBV-VCA-IgG抗体阳性,且抗EBV-NA-IgG阴性; (2)抗EBV-VCA-IgM阴性,但抗EBV-VCA-IgG抗体阳性,且为低亲和力 抗体; (3)双份血清抗EBV-VCA-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 (4)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和(或)淋巴细胞增多≧5.0×10^9/L
EB病毒感染相关 疾病
EBV概述
caebv名词解释
caebv名词解释
"CAEBV" 是一种缩写,代表着“慢性活性EB病毒”(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慢性活性EB病毒是一种EB病毒感染的疾病,它是由爱普斯坦-巴尔病毒(EB病毒)引起的。
EB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中的病毒,大多数人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就会感染。
在感染后,病毒会潜伏在体内,并在免疫系统的控制下保持沉睡状态。
然而,当免疫系统受到压力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时,EB病毒可能重新活跃并引发一系列症状。
慢性活性EB病毒是EB病毒感染的一种复杂形式,其特点是持续的活跃感染和持续的炎症反应。
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长期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疲劳、贫血、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慢性活性EB病毒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对于慢性活性EB病毒的诊断,通常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并通过检测EB病毒的抗体、核酸等进行确认。
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的方式,以缓解
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来说,慢性活性EB病毒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疾病,其特点是持续的活跃感染和炎症反应。
它可能导致一系列症状,并对免疫系统功能产生影响。
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EB病毒感染后一直低烧 EB病毒感染好后又发烧
EB病毒感染后一直低烧EB病毒感染好后又发烧EB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就是发热,那么EB病毒引起的发热是什么形式呢?为什么有的一直低烧有的又反复发烧呢?一、EB病毒感染后会发烧吗会的。
EB病毒感染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多见于青春期初次感染EB病毒后发病。
它的典型症状便是发热,所以除EB病毒感染后除极轻型的不会发热,一般均会出现发烧。
二、EB病毒感染后一直低烧为什么EB病毒感染后体温根据不同人体,感染程度的不同,出现的热度也不一样,发热的方式也不同,发热的时间有自数日至数周的,也有长达2至4个月的。
所以EB病毒发热症状多种多样,时间也长短不一。
三、EB病毒感染后一直低烧怎么办EB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低烧,长时间持续,不应只单单考虑EB病毒感染,也需要考虑其他可能并发症,也可能有其他细菌感染并存,因为低热主要多见于结合菌感染,也包括一些其他的疾病,如甲亢、血液病、肿瘤、风湿热等。
当持续低热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血、尿、粪等常规检查,进行结合杆菌试验等其他血项检查,排出其他疾病引起低热。
如有其他疾病并存,应积极治疗引起低热的原发疾病,如没有则继续积极治疗EB病毒,辅以常规物理降温。
四、EB病毒感染好后又发烧为什么EB病毒感染好后又出现发热有两种可能。
一是EB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类型多种多样,可能出现间歇热的情况,当病患出现高热减退后,间隔数小时或数日又可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所以可能EB病毒感染并未治疗好,只是退热给予的假象。
二是EB病毒感染治疗好了以后出现发热的原因并不是EB病毒引起的,因为当EB病毒感染通过治疗好转后,可以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不容易再次发病。
所以应考虑其他疾病的发生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入院后的检查结果
血常规:白细胞轻度升高,淋巴为主,异淋13%
:<0.5
系列:4 29.3%(42-51),8 55%(12-28)
48 0.5(1.1-2),细胞比例正常
骨髓:粒系统成熟分叶阶段细胞百分比减低;成熟淋巴细胞变形明显;涂片可见分类不明细胞占1.0%,其 胞体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可见拉尾及伪足。
完善的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0.23~4.6×109,始终淋巴为主,异淋1-8%,血色素8732,血小板 50~8×109
凝血功能: 1.97~0.75(2-4), 12.3~19.4秒(11-15), 27.1~84.1秒(28-45)
完善的检查
肝酶:进行性升高, 729—1030 , 1528-3831 白蛋白下降,总胆红素升高,直胆为主,进行升高(3267) 细胞逐渐下降 血清铁蛋白: 7018(28-397) 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明显升高
辅助检查
腹部超声: 肝脏肿大,胆囊壁水肿,盆腔积液,淋巴结1.9 肺: 肺炎,胸腔积液(胸水四项均阳性) 心脏超声: 少量心包积液
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明确!
治疗及病情变化
更昔洛韦抗病毒 积极的对症处理 体温始终控制不满意,精神差,症状未见好转,出现全身浮肿、出血点、抽搐,最终放弃治疗。
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
病毒( , )
和于1964年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s )细胞培养中最早发现 疱疹病毒γ亚科,外层有囊膜,囊膜内是核衣壳,它是20面体,有160个壳粒, 最内层为大分子的双链 主要侵犯B细胞
病例—1.
1岁2月,男童 急性起病,病史16天 主要表现:反复发热、皮疹(入院前3天),抗生素治疗无效。 查体:双下肢充血性粟粒样皮疹,双侧颌下、腹股沟处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大者2×2,咽充血,
抗体四项:(+),(+),(-),(-)
9×106拷贝
腹部超声: 肝、脾肿大,肝实质损害,脾血窦开放。多发肠系膜、壁层腹膜、双肾周脂肪垫、胆囊囊壁水肿。 肺: 双肺间实质浸润,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融合,肝脏密度减低,脾大,颌下多个淋巴结。
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明确!
治疗及病情变化
3-5周高峰后逐渐
4(核心抗原)
出现于发病后4~6周,阳性的效价亦较低, 但可持续终生。如发现该抗体,则提示感染 实际早已存在。
病毒抗体判断
(+)
(+),(+)(+) 再激活
高亲和力的 既往感染
(-)(Biblioteka )(+)和低亲和力的
(-)和高亲和力的
原发感染
(+) 再激活
(-) 既往感染
(-) 无感染
检测
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分泌物,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膨隆,触软,肝肋下5,质韧,脾肋5可及, 余(-)
辅助检查 血常规: 15-20×109,淋巴80.2~91.8%, 88, 11.4×109 20.68;:正常;血:阴性 肥达氏试验:均阴性 肝功: 259 , 261 ,白蛋白23.1 系列: 2.94, 9.74, 1.55 补体系列:均正常 肺:左下肺少许浸润病变-肺炎,双肺胸腔积液 腹B超:肝脾大,胆囊壁增厚, 余阴性
有无其它的诊断?
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相关的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征?
病例—2.
1岁3月,男童 急性起病,病史2周 主要表现:发热、双眼睑浮肿、腹胀、皮疹 查体:充血性皮疹,双侧颈部可触及直径约1.5大小的淋巴结,眼睑水肿,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
大,未见分泌物,右下肺呼吸音低,心音有力,律齐,腹膨隆,触软,肝肋下3.5,质韧,脾肋下 及边,余(-)
辅助检查: 血常规: 20×109,淋巴82.6%, 113, 135×109,异淋21% :<8 肝功: 580, 654 系列: 2.18, 9.06, 3.6
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化验回报
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淋巴为主,异淋8% 系列:4 31.9%(42-51),8 39.9%(12-28) 4 8 0.7(1.1-2),细胞比例正常 骨髓:可见异淋3.5%,余尚可 抗体四项:(+),(+),(-),(+) 1.1×107拷贝
有无其它的诊断?
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相关的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包括) 抗体四项的判断
Early
特异性 的活化和增殖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EBV-specific CTL
Recovery apoptosis
B
Latency III B cell 传单, 感染 B 细胞并且 特异性 被激活并且反应性增殖。
memory CTL
Latency 0 Latent infection
病毒抗体四项
1. (衣壳抗原) 疾病早期即可出现,1-2周后可消失
2. 疾病早期即可出现,可持续终生
3(早期抗原)
疾病急性期可出现, 消失
健康携带者:低水平复制 相关疾病患者:高水平复制(≥105) 不推荐检测 监测、患者的有助于判断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
更昔洛韦+积极的对症处理 病情进展迅速: 精神差,体温始终控制不满意 第2日出现出血点并进行性加重伴头面部、颈部肿胀、全身肿胀、多发片状紫癜 第3日因呼吸困难于住院后转入,并抽搐、昏迷,最终放弃治疗。
完善的检查结果 颈部B超:双侧颈部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较为明显,其中右侧侧颈部大者:1.8×1.2,实质回声粗 糙,血流未见异常。及淋巴结肿大情况相对照,软组织肿胀更为明显,双侧颌下处测量,内见网格 样回声。
血常规:白细胞11.9~17.3×109,始终淋巴为主,异淋5~13%,血色素91~46,血小板50~11×109 凝血功能: 1.14~0.45(2-4), 18.8~34.4秒(11-15), 75.1~180秒(28-45)
完善的检查结果
肝功:进行性升高, 259~520, 261~2382 :进行性升高536~2263 血清铁蛋白:3185(28-397) 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明显升高 白蛋白下降,总胆红素升高,直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