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5.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与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精讲·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装置:蜡烛、凸透镜、光屏、直尺。
2.注意事项: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
3.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二.动态分析1.u>f,u越小,v越大,像越大;比如照相机离人越近,成像越大;2.u<f,u越小,v越小,像越小。
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成像越小;3.如果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实像越小。
三.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与物异侧倒,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与物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三点剖析·一.核心考点1.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实验★★★2.生活中的透镜★★二.重难点和易错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焦距的相对大小有关,结论的得出要综合光路作图(理论)和实验(实践)的方法。
具体的记忆方法可以参考“记忆口诀”。
2.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是中考必考知识点,需要把握:①凸透镜、蜡烛、光屏在同一高度;②平行光入射确定焦距;③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对应的光学元件;④动态分析,移动蜡烛对应光屏的移动方向;⑤换用不同曲率的凸透镜成像情况。
·题模精选·题模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简单应用例1.1.1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答案】如下图所示:【解析】(1)在烛焰上取一点S,在其成的像上找出其对应的像点S′,连接SS′,其与主光轴的交点O就是凸透镜的光心,由此可以确定凸透镜的位置;(2)过S点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要过S′,折射光线与凸透镜右侧的主光轴的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F位置,因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同理可以做出凸透镜左侧的焦点F.例1.1.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在另一侧距凸透镜34cm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放大、倒立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8cm B.15cm C.18cm D.20cm【答案】B【解析】依题意,烛焰在光屏上产生倒立、放大的实像,这说明蜡烛一定位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焦点之间,即2f u f而=20u cm,所以1020cm f cm,由成像规律可知,当2f u f时,像到透镜的距离即像距应大于两倍焦距,即2v f,而题中=34v cm,则17f cm,综上所述得1017cm f cm.例1.1.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答案】D【解析】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16cm 时,所以f=8cm.A 错误.B、当u=12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错误.C、当u=2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C错误.D、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D正确.例1.1.4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中作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答案】如图【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距、像距、物体、像大小之间的关系.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进行作图确定物体A的位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连接A与凸透镜的中心并延长,过A点作主光轴的平行线交凸透镜一点,连接该点和凸透镜的焦点F并延长,交于一点,作该点垂直于主光轴,即为物体AB所成的像A′B′的位置.如图.题模二:凸透镜成像实验例1.2.1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用湿手插拔电器插头B.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救人C.人体不能接触高压带电体,但可以靠近高压带电体D.保险丝熔断后,换用一根比原来粗得多的保险丝,使之不易熔断【答案】B【解析】A选项中水是电的导体,用湿手插拔电器插头,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B选项中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救人,故B正确;C选项中人体不能接触低压带电体,也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故C错误;D选项中过粗的保险丝,其电阻太小,需的较大的电流才能熔断,于是在规定值内不能熔断,就不能起到保险的作用,故D错误。
4.5.2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2020年秋季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练习题课件 (共39张PPT)
5.【中考•柳州】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 的是( D )
6.【中考•东营】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 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 银幕上形成的倒是________立、放大的实像。
7.【中考•宜昌】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用 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 度,其中凸透镜对光有_会__聚__(填“会聚”或“发散”) 的作用。 【点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当凸透镜放在D点,蜡烛放在A点左侧,移动光屏直到 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生活 中的__照__相__机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11.【中考•益阳】如图是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 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 B.当u=30 cm时,v=30 cm C.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 D.当u=15 cm时,成缩小的像
【点拨】由图像可知,u=v=2f=20 cm,则f=10 cm, 故A正确;当物距u=30 cm时,像距v=15 cm,故B错 误;由图像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 故C错误;当物距u=15 cm时,像距v=30 cm,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答案】A
3.【中考•恩施】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蜡烛置于c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蜡烛置于b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D.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答案】B【解析】解:A、当u=10cm时,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u=20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C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5.3.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docx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回|分层作业I知识点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2.把如图所示的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图中的()r^rfi Q U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8 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等大的实像C. 无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4. 如图所示,先把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 处, 再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到光具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把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 cm 处,调节光屏,光屏上出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B. 微风吹过,烛焰向左晃动,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向左晃动C. 取走光屏,烛焰通过凸透镜就不能成实像D. 把蜡烛从光具座上10 cm 处移动到45 cm 处,烛焰的像先变大后变 小 5. 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用“F”字样的LED 光源(如图甲)、 凸透镜(焦距为10 cm )和光屏进行了如下实验:光源凸透镜光屏F .......... 也』皿"I Io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cm 甲乙 (1) 组装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 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光源(2)当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LED光源应移到(选填“A点左侧” “A8之间”或%点右侧”),才能在光屏上看到(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3)小明将光源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并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承接到了更大的清晰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练习新版教科版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C)A.大于15 cm B.大于30 cmC.小于15 cm D.小于30 cm2.电影放映机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机器,若放映的电影胶片距镜头28厘米时,银幕上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镜头的焦距大约是( B)A.10厘米 B.20厘米C.30厘米 D.56厘米3.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凸__透镜;“自拍”时,手机镜头到人的距离应__大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4.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
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__缩小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5.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C)A.放大镜B.电影放映机C.照相机D.投影仪6.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
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和12 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D)A.焦距为4 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7.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
摄像机的镜头( C)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 m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 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 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 m8.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9.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B)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潜望镜10.如图所示,下列凸透镜的应用事例中,所成像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D)11.某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当u=6 cm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B.当u=12 cm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u=20 cm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移动到24 cm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2.电视节目中,有许多地面上的场景是由无人机在空中拍摄的。
4.5第4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习题)—2020秋四川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__焦距之内__时,成__正立、放大的虚__像.2.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在__2倍焦距之外__,胶片上形成一个__倒立、缩小的实__像.3.电影放映机(或投影仪)镜头是一个凸透镜,使用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在__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__,屏幕上形成一个__倒立、放大的实__像.考点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例】(郴州中考)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情景示意图,烛焰位于距透镜1.5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工作原理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器件是(C)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变式】(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C)A.放大镜B.电影放映机C.照相机D.投影仪1.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5 cm的放大镜去看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眼睛的距离(A)A.小于15 cm B.等于15 cmC.大于30 cm D.大于15 cm小于30 cm2.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景观,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6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A)A.大于60 mm小于120 mmB.小于60 mmC.大于120 mmD.等于60 mm3.近年来流行的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C)A.增大像的大小B.增大像距C.增大取景范围D.使成像更加清晰4.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放大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__倒立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改变光路__.若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小于__20__cm.5.(黄冈中考)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__人脸__(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__缩小__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6.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获得红包时,手机摄像头是一个__凸透镜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__变大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昆虫观察盒的“盒盖”上嵌入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现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和12 cm 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的是(D)A.焦距为4 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8.常州河海大学宋迪颖设计的“醒目药瓶”获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该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小明手持瓶盖观察药瓶子侧面的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A.图丙最小,图甲最大B.图甲最小,图丙最大C.图丙最小,图乙最大D.图乙最小,图丙最大9.(成都温江区期末)“太空课堂”上,航天员把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形成了一个水膜,用饮水袋慢慢往水膜上注水,水膜很快变成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如图所示,水球类似于凸透镜,焦距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像的位置在航天员和水球之间B.航天员的脸距离水球球心的距离大于2fC.透过水球可以看到航天员倒立、缩小的虚像D.航天员的脸从此位置向水球靠近,像会变小10.(德州中考)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11.(达州达川区期末)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图中小马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D)A.放大镜B.平面镜C.投影仪D.照相机12.(梧州中考)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13.(威海中考)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__靠近_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__增大__(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14.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像采集设备.(1)如图1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__实__(填“实”或“虚”)像.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__大__,此时像会__远离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2)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2所示.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D__.次数 1 2 3 4 5 6 7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A.5 m B.0.5 mC.0.05 m D.0.005 m(3)小敏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变大C.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D.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专题训练(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教科版八上物理专题训练(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如图所示,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8cm处,则可成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图上未画出);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是放大的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C.可能是倒立的像D.可能是正立的像3.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远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10cm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不成像4.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使光屏远离透镜B.使光屏靠近透镜C.使光屏向上移动D.使光屏向下移动5.如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的焦距为12cm。
(1) 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承接到一个倒立、的清晰实像,具体的操作: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
日常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 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偏离光屏中心。
(3) 请你指出在本实验中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① ;② 。
6.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图上未画出)。
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8cm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倒立、放大、清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A.靠近凸透镜,变大B.远离凸透镜,变大C.靠近凸透镜,变小D.远离凸透镜,变小8.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9.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解析】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自贡)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3.(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4.(通辽)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5.(菏泽)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6.(乌鲁木齐)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A.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B.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C.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D.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7.(淄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8.(乌拉特前旗校级模拟)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A.正立的放大虚像B.倒立的缩小实像C.倒立的放大实像D.无像9.(孟津县一模)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0.(新泰市一模)如图,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教科版(2019~2020学年度)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真空中的光速是。
2、(2013•绥化)如图所示的三种光学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③,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①(选填对应的序号)3、图中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
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 ____,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4、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_______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如图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____些(选填“深”或“浅”)。
6、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
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位置.7、如图9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甲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近视/远视)眼的矫正。
8、如图7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
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二、选择题(每空?分,共?分)9、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其中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和月亮B.太阳、月亮、火把C.只有太阳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10、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11、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A.照射情况不变B.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C.灯光离开路面D.照射距离变短12、下列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一致的是13、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4、如图4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5.3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课件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
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 /cm
40
3 5
3 0
25
2 0
1 5
①在
1~4
次实验中像/,cm距所成的153像. 为14倒立15、176缩. 小20
变小(填“变大”或“变小”).
7.(成都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实验的成像 情况如图所示,小组成员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光屏上的像变大” 的问题,经过讨论后形成两个方案,而且结果都达到目的.方案一: 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 左 移动适当距离;方 案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都向 右 移动.(填“左” 或“右”)
03 中档题
8.如图所示,是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光 屏上恰好得到缩小、倒立的实像,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 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B )
A.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D.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9.(黄石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 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 26 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
( C)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可能在光屏 上得到个清晰的像 D.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
11.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 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C)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现象是()2.下列物理知识及其与生活用品的对应关系,都正确的是()A.爷爷用来看书的老花镜——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妈妈用来梳妆打扮的大镜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C.爸爸用来记录永恒瞬间的照相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家里汽车上用来增大视野的观后镜——光透过玻璃发生折射成虚像3.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可以用做近视眼镜C.该透镜可以用做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4. 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5.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的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
则()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6.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③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7.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星,把口径加大的目的是()A.会聚更多的光B.成像更大C.增大视角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探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
第四章5.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 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 cm处,则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6 cm处时,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无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3.[2019·江油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 cm,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 cm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放大、倒立、清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 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 )A.远离凸透镜,变大 B.远离凸透镜,变小C.靠近凸透镜,变大 D.靠近凸透镜,变小4.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5.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部分,像的形状(选填“变”或“不变”),但像的亮度将 (选填“变亮”或“变暗”)。
6.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第四章5.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
第四章5.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2020秋教科版⼋年级物理上册检测温馨提⽰: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档返回原板块。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1.[2018·柳州]如图所⽰,能正确表⽰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 )2.[2019·河南]购物⽀付已进⼊“刷脸”时代,如图所⽰,消费者结账时只需⾯对摄像头(相当于⼀个凸透镜),经系统⾃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部经摄像头成正⽴、缩⼩的实像3.昆⾍观察盒的盒盖是⼀个凸透镜(如图所⽰),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利⽤凸透镜能成正⽴、放⼤的像的原理可以⽅便地观察⼩昆⾍。
在⼀次实验中,⼩明不⼩⼼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
为了修好观察盒,⽼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和12 cm的凸透镜各⼀个,他应该选择( )A.焦距为4 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4.在某些重要会议⼊场时,采⽤⼈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动将镜头前0.5 m处的⼈脸拍摄成数码相⽚,通过信号线传输给计算机识别。
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 m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 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 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 m5.[2019·德州]如图是⼩强⽤⼿机、透镜和纸盒⾃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机上的画⾯放⼤投射到⽩墙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倍焦距和⼆倍焦距之间B.⽩墙上呈现的是⼿机画⾯倒⽴、放⼤的实像C.若⽤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部分,⽩墙上的画⾯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度都能清楚地看到⽩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照射到其上⾯的光产⽣漫反射6.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利⽤这⼀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A.照相机 B.放⼤镜C.幻灯机 D.潜望镜7.[2018·汉阳区期末]如图所⽰,早期照相馆⾥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的。
5.3.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
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2.小亮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实像,他必须()A.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B.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C.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3.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 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A.15 cm B.13 cmC.20 cm D.30 cm4.小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若蜡烛放置在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若蜡烛放置在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C.若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D.若蜡烛放置在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5.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
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和虚实三个方面,它们()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B.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C.三个方面都相同D.三个方面都不同6.[2019秋·鄂城区期末]如图,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
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2.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通过森林火灾红外监控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获知信息.这个系统获知火灾信息的依据是()A.对起火点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B.监测起火点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火灾的发生C.监测着火点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着火点D.监测着火点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着火点3.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A.B.C.D.4.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紫光C.黄光D.绿光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70°,若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入射光线及法线构成的平面顺时针方向旋转40°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A. 40°B. 80°C. 120°D. 160°6.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夜视仪B.遥控器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7.过量的太阳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哪种光所造成的()A.红外线B. X光线C.紫外线D.γ光线8.在沙漠中赶路的人,有时正当非常口渴的时候,忽然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湖出现在眼前,当走近时,大湖消失得无影无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光在沙漠中发生漫反射的缘故B.光从云上反射下列的缘故C.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的缘故D.光在海水中发生折射的缘故9.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立竿见影B.潭清疑水浅C.池水映明月D.一叶障目10.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二、填空题(共5小题)11.某人身高1.7m,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路以1m/s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子长为1.3m,再经过2s,他的影子长为1.8m,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 ______ m.12.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夹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光屏接收到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出射的光线.(1)实验时,一边慢慢转动三棱镜,一边注意观察光屏,在光屏上可观察到彩色光带,这说明____________.(2)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3)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B为____________光,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为了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13.颜料的三原色是红色、____________色和蓝色.14.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______ .15.暗室里,在发白光的手电筒前放置一块红色的透明胶片,对着白墙照射,白墙上会出现____________颜色的光斑;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用绿色的光照射它,看到的是绿纸上写有____________颜色的字.三、实验题(共1小题)16.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甚至晒伤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雄鹰物理实验小组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检测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为爱美人士提供选择防晒衣服的科学依据.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验证衣服的防晒效果好坏是通过 ______ 比较.(2)条件相同时,比较实验 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衣服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朋友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四、计算题(共3小题)17.小康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后,查阅相关资料,利用下面的方法粗略测出月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在月圆时,把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离眼睛点约为米处,在保证与月面平行的情况下,正好把月亮遮住.已知一元硬币的直径为,地球到月球距离为,则证明月球的直径(本题忽略大气对光的折射).18.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记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记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是11s,这种记录对运动员的成绩会造成什么后果?以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多少?19.在田径运动会的百米赛跑项目中,小明和小江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跑步成绩()A. 小明比小江多了0.294秒B. 小江比小明多了0.294秒C. 小明和小江的记录结果一样D. 小江记录的结果更准确五、作图题(共1小题)20.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蜡烛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当把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光屏放在原来蜡烛的位置,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2.【答案】D【解析】因为照片拍摄的距离非常远,因此,无法通过照片直接看清着火点、烟雾,也不能通过颜色来准确判断着火点;由于温度不同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森林火灾红外监控自动报警系统是利用感知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工作的.3.【答案】B【解析】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红光在最上面,紫光在最下方.4.【答案】D【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绿色植物因为反射绿光,看到是绿色的,其它颜色的光都被绿色植物吸收了.从这个角度来讲绿色植物是不喜欢绿色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绿光.5.【答案】C【解析】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70°,所以入射角为90°-70°=20°;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入射光线和法线构成的平面顺时针方向旋转40°后,则入射光线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所以反射角也为6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120°.6.【答案】C【解析】夜视仪、遥控器、全自动感应水龙头都是利用的红外线;验钞机是利用的紫外线能使荧光防伪标记发光的特点.7.【答案】C【解析】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适当照射紫外线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促使钙的吸收.过度照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疾病.8.【答案】C【解析】在沙漠中赶路的人看到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湖出现在眼前,这是海市蜃楼现象,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9.【答案】B【解析】立竿见影、一叶障目都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池水映明月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潭清疑水浅是水底物体的光由水里进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现象造成的.10.【答案】D【解析】从①中我们发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而②中的光线不再沿直线传播,溶液不同于①的特点是介质不再均匀;③现象中的光线又沿直线传播,是由于经搅拌后,介质又变得均匀.故可以得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A.光在真空中(无介质)传播速度最快,故A错;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错;C.如果海波溶液是均匀的,光将沿直线传播,故C 错;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故D正确.11.【答案】8.5【解析】如图所示,根据数学中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分别将两次人的身高、路灯距地面的高度、影子长、影子末端距路灯正下方的距离列出比例式,组成方程即可解出路灯的高度.如图,人的身高CG=EH=1.7m,路灯高为AB,第一次影子长为CD=1.3m,第二次影子长为EF=1.8m,2s内人前进的距离CE=1m/s×2s=2m,根据题意得:(1)△GCD∽△ABD,∴,代入数据得;(2)△HEF∽△ABF,∴,代入数据得(1)(2)两式联立解得:BC=5.2m,AB=8.5m.答: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8.5m.12.【答案】(1)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2)增大;(3)紫;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解析】(1)该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在光屏上可观察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2)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则应增大彩色光带的宽度,即适当增大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3)太阳光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的色光组成的,且光屏上A为红光,B为紫光;要使温度计的示数更明显,就必须提高温度计玻璃泡的吸热效果,由于不透明的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可以加强吸热效果,因此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黑色.13.【答案】黄【解析】颜料的三原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14.【答案】同一种均匀介质【解析】当向盛有清水的玻璃钢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时,玻璃缸内的液体就变的不均匀了,越深密度越大,光线在里面传播的路线是弯曲的;当搅拌缸中的水后,玻璃缸内的液体就会变的均匀,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15.【答案】红;黑.【解析】(1)红色的透明胶片只能使白光中的红光透过,红光透过胶片后照在白墙上,被反射,被反射的红光进入眼睛,墙上出现红颜色的光斑.(2)绿光照在白纸上被白纸反射,白纸看起来是绿色的;绿光照在红字上,绿光被红字吸收,红字上没有光发生反射,没有光线进入眼睛,字看起来是黑色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绿纸上写有黑颜色的字.16.【答案】(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2)1、2或3、4;(3)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等(合理即可).【解析】(1)根据题干中的检测方法可知,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2)比较实验1、2或3、4可知,衣服的材质和颜色不变,长波紫外线透过率随衣服布料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即防晒效果好;故可得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3)夏季紫外线照射强,为防止紫外线可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等(合理即可).17.【答案】证明:∵AB∥CD∴△OAB∽△OCD∴∵AB=d;CD=D;OF=H;OE=L;∴D=【解析】设OE交AB于点F,由题意可知△OAB∽△OC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计算即可,注意的是结果要保留两个有效数字.18.【答案】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2)声音传播100m时所用的时间:所以,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11s+0.29s=11.29s答:(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2)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11s+0.29s=11.29s【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19.【答案】A【解析】光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太快了,所以当光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时,光的传播时间是可以忽略的.由于声音和冒烟是同时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当人看见发令枪冒烟时,声音从起点才开始传播,那么声音从起点传播到小江耳朵里的时间是:,这说明当小明看到冒烟时,过了0.294s的时间声音才传到小江的耳朵里,所以小江比小明晚计时了0.294s,小明比小江多计时了0.294s.小明以看到冒烟就开始计时,这和运动员开始起跑的时刻基本是相同的,所以小明记录的结果更准确.20.【答案】【解析】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对称性,找到发光点S的像S′,然后连接AS′画出反射光线,这样AS′与平面镜有一个交点,此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S与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注意标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人教版初中物理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测试: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人教版初中物理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测试: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单选题1.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同侧的像。
则这个像一定是()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缩小的虚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2.凸透镜所成正立像一定是()A. 像比物大B. 像比物小C. 像物分立透镜两侧D. 像物等大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好有一个小飞虫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A. 变成了小飞虫的像B. 像的中间没有了C. 像的形状没有变化,只是比原来暗一些D. 是小飞虫的像和烛焰像重合在一起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A. B. C. D.5.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A.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6.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7.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 10厘米B. 20厘米C. 30厘米D. 40厘米8.一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纸将透镜遮住一半,则()A. 屏上不能成像B. 屏上成像是原来的一半C. 要移动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D. 屏上仍成原来的像,但比原来的暗9.“刷脸”实际上就是一种人脸识别,“刷脸”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迅速完成认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0.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到的像为下图的()A. B. C. D.1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B.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C. 将透镜适当远离蜡烛D. 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C. 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蜡烛烛焰等大的像,则()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光屏也应该远离凸透镜,此时成的像变小C. 当物距是15cm时,适当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D. 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将不能再呈现烛焰完整的像14.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A. 从小变大B. 从大变小C. 不变D. 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火焰的位置如图9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地像,则( )A.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C. 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D. 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右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17.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cm的物体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应为()A. 5cmB. 10cmC. 15cmD. 30cm二、多选题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3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2018·柳州]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 )
2.[2019·河南]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3.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
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和12 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A.焦距为4 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
4.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 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输给计算机识别。
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 m
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 m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 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 m
5.[2019·德州]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6.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潜望镜
7.[2018·汉阳区期末]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架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B.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若要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
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C.若要人像更亮,需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D.若要照全身像,应减小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
8.小明在旅行时用“自拍神器”给自己拍照,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物距,人像的大小,从而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9.如图所示,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的。
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 (选填“远”或“近”)些。
10.[2019·襄阳]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 (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
11.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如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
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 (选填“实”或“虚”)像,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0 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 f (选填“>”“<”或“=”)10 cm。
12.如图所示,晶莹的露珠相当于一个 (填光学元件名称)。
透过图中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树叶放大的“叶脉”,这是利用了(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原理,看到的“叶脉”是(选填“实”或“虚”)像。
13.用光学仪器观察物体,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
B.用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C.用平面镜观察自己身后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像
D.用潜望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像
14.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
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
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
B.如果看远处时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
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
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
15.[科学探究]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像采集设备。
次数 1 2 3 4 5 6 7
物距/m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 像距/cm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
(1)如图甲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此时像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乙所示。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
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5 m
B.0.5 m
C.0.05 m
D.0.005 m
(3)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是因为手机镜头焦距较(选填“大”或“小”),像距变化的范围比较
(选填“大”或“小”)。
参考答案
1.D 2.C3.D 4.C5.C 6.B 7.B
8.增大减小增大
9.凸照相机缩小2f 近
10.缩小向后缩
11.凸透实照相机>
12.凸透镜放大镜虚
13.D 14.B
15.(1) 实大远离(2) D
(3) 小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