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专题复:标题的含义及作用XXX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XXX独爱菊。
自XXX,世人甚爱牡丹。
我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认为菊花是隐逸者,牡丹是富贵者,而莲花则是君子。
哎呀!菊花的爱,只有XXX这样的人才有;莲花的爱,和我一样的人有几个?牡丹的爱,应该是众人所共有的。
一、专题知识梳理记叙文标题的含义与作用1.命题思路记叙文的标题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题和文本的主题思想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常常借助标题提出主题,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文本的内容。
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阅读这篇作品的兴趣,读完以后,给人以启发。
我们还可以从标题获得一个概括的认识,加强对文本的印象,因此标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综观近五年中考阅读试题,关于“标题”的考题在记叙文阅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2.常见题型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标题的好处、妙处是什么;4)文章标题能否替换?5)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3.答题思路1)分析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爸爸的去世。
如果标题是比喻句,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顶碗少年》——表明写作对象;《在埃及数骆驼》——关联主要情节;《生命的舞蹈》——象征或比喻;《秋天的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归纳起来,作用有以下几类:1)作为全文的线索;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反映作者情感;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4)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6)点名写作对象(人、景、物)7)比喻义、象征义。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哪吒自杀
纯真善良
我伤心的大哭 理解并呵护 孩子的心理
母亲追出我好远 告诉我结局
事件3
为了安慰“我”,母亲追出好远告诉“我”哪吒 被师父救活的结局。
文本分析
尊重孩子 教女有方
④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
地拿给妈妈看。妈妈仔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
还给我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我
简明扼要,以一持万
——标题含义及作用
主讲:XX老师
课程目标
1.明确标题含义题、标题作用题的答题方法; 2.精读《幸会,妈妈》,培养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 运用本课所学方法,完成相关练习; 3.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萍水相逢之美》等文 本,对本课所学方法进行巩固练习。
知识精讲
趣味导入
令人震惊的“标题党”
事件6
母亲为了弥补“我”,给30岁的“我买小 花伞。
文本分析
⑦后来爸爸病倒了,她去陪护,不眠不 休的 40 天,她竟然还胖了些。她说虽然没 有怎么睡觉,但爸爸吃剩的东西,她都搅一 搅全部吃掉了。情绪上受不了的时候,自己 跑到厕所里哭一场。爸爸还是走了。她规定 自己每天只准痛哭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 要振作起来。她说:“要疯掉还不容易?可 我疯了,我那两个孩子怎么办?”
为了一册书,他 拒绝了全天下的 美女
感动!畸形两父 子诠释人间真爱
震惊!狠心母亲 虐待火柴幻想症 少女,祖母不忍 带其入天国
练习
善良的种子 朱成玉
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 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 也要尽量去帮助。
然而,有一天父亲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 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 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 100元钱,他没花,连午饭都 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 然而,当他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 100 元的票子就不 翼而飞了。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差点晕倒过去。
专项二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备战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原卷版)
专项二标题的含义及作用1、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1)表层含义指标题的字面义和本义。
(2)深层含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①分析标题和文章主旨的关系。
(可从文章表达的情感出发)②分析标题与人物情感态度的关系。
③分析标题在结构上白的作用。
④分析标题的修辞义。
首先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原,然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内容。
⑤分析标题的双关义。
2、文章标题一般有以下几点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揭示文章中心。
标题中往往会出现表示情感或作用的词语。
(3)交代文章线索标题往往是物,且在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
(4)交代写作对象。
(5)新颖别致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6)含义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
3、考试题型标题作用:(1)为什么以“xx”为标题?或以“xx”为标题,有什么妙处?【答题方法】标题含义+标题作用 +内容分析。
(2)标题“xx”可否换成“xx”?【答题方法】表明观点(不可以);结合主要内容、标题含义、标题作用分析;说明改后的不足。
标题含义:(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文章标题具体指什么?【答题方法】同上面1。
一、一、(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梨花开了青辰①离上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学费还差一大截,母亲催促父亲想办法,父亲低头沉默着,光秃秃的屋子里,有种被生活压迫的窒息感。
我快快地问母亲,为什么不向邻居借点钱。
母亲无奈地说:“借了之后拿什么还,而且邻居比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②最后,父亲红着眼眶问我:“还想去上学吗?”我拼命点头。
父亲朝我一挥手、我乖乖跟在他身后朝后山走去。
③到后山要经过一片竹林,竹林里落了一层厚厚的竹叶和笋壳,踩上去嘎吱作响。
我满腹疑惑,猜不出父亲究竟要干什么。
直到进入山中,父亲站在一棵腰身粗的大树前,压低嗓而对我说,只要咱们把这棵树砍了,拖到集市上卖了,你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④我大吃一惊。
原来,父亲是要“偷”树。
在那个年代,没有审批手续,即使自家的树也不可以砍,情节严重的还会被抓起来坐牢。
记叙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备战2020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 含解析
专题04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解析版)(一)考点讲解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二)常见考题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4、拟写文章标题。
窑变余显斌(1)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2)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
各种瓷器,琳琅满目。
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
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3)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4)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
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
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
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
一查,果然是宋代的。
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5)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
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只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6)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
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
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7)由于路近,他没有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
这时,一辆三轮车冲了出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8)三轮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
”三轮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少钱!”(9)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没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
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呆了一会,一咬牙:“我赔!”他哼了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
中考现代文阅读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中考现代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标题常见作用
(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引人思考回味。
(2)线索。
(3)交代时间、地点。
如《九三年》《巴黎圣母院》。
(4)点出主人公。
(5)概括主要情节。
(6)中心思想。
(7)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解题思路
(1)以人物为题
如:《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孔乙己》作用:①突出人物形象;②展开故事情节;③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2)以物象为题。
如:《古渡头》《尺子》《鞋》《亲爱的土地》
作用:①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象征,寄托某种情感)
②线索,贯穿全文;
③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
④中心,突出文章主题。
(3)以事件为题
如:《走眼》《报复》《活着》《抻面》《卖琴》
作用:①突出主要故事情节;②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
如:《谎言之境》《圣诞夜的歌声》《雪夜的故事》
作用:①主题、人物、情节;②线索、悬念;③象征、双关。
(5)以问题为题
作用:①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②引人思考。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答题思路:
复习检测
标题含义:可能会有表层义和深层义,要注意联系文章中心。
(1)指出修辞,抓住特征,说明作用;
(2)联系中心,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析;
运用了比喻修辞
以夹竹桃贯穿全文
表明了写作对象:夹 竹桃和爸爸 既写了夹竹桃的凋谢, 又暗示了爸爸的去世, 我的成长。
√
学生思考:《变色龙》
1 运用修辞方法
兼顾表现手法 √
2 贯穿全文线索
3 表明写作对象
4 体现主要内容
√
揭示情感主旨
5 引起读者兴趣
√
作用:《变色龙》
1 运用修辞方法 兼顾表现手法
标题的含义
表层义: 标题的字面义、文中内容
内容
(定关键词,补要素)
(何人+做何事+结果)
深层义:
主题
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
(抒情、议论句)
(重首段和尾段)
真题回放
选自河南省《说明与检测》(2017)(语文)(下册) (一)《影青瓷》题3 p26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为什么用“影青瓷”作标题。 (二)《长途跋涉的苹果》题3 p30
蔑洛夫像变色龙一样见风使舵、 趋炎附势,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 果。
•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
• “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 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解析: 揣摩标题关键词“第一本书” 联系文中内容(第一本书不同寻常
的经历), 结合相关抒情议论的句子, 理解这第一本书蕴含的深意。
中考现代文阅读小说 考点五: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附答案解析
考点五: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常见问法①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②这篇小说以“……”为题目有什么好处?(3将小说标题改为“……”可以吗?技巧点拨一、理解标题含义。
①分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
②分析标题修辞。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
③分析内容主题。
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思想入手,分析标题解释的思想内容。
二、分析标题作用。
分析标题的作用,要按标题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
标题一般有以下作用:①概括小说内容。
②是全文行文线索,全文是围绕这条线索展开的,也使文章结构严谨。
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④运用某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标题新颖生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⑤一语双关,暗示文章主题。
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10】平衡(广东,17分)陈国凡①拎着几条刚钓来的鱼儿,我一路哼着小调,兴冲冲地往家赶。
今天星期天,休息。
老婆带孩子回了她乡下的娘家,我难得落个轻闲自在。
我早计划好了,晚餐自己弄个鱼煲,再叫上几位朋友,好好聚聚,美美地享受一顿。
②咦,怪了?怎么钥匙不见了?我翻遍各个口袋,也找不到自家的钥匙。
正窝火着,对门的小王探出了头:“回来了?找不到钥匙了吧?嘿嘿……”③他怎么知道我丢了钥匙?正疑惑间,小王老婆手拿一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早上出门,见这串钥匙插在门上,我想许是你走得匆忙,忘了,就先给你放着了。
现在该完璧归赵了!要是被陌生人拿去,可就麻烦大了。
”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④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具体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清楚。
⑤他们该不会进过我家了吧?一想到这点,我就紧张起来,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见啥也没丢,东西摆放的位置也丝毫没动过,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的念头。
⑥老婆回来听我说了这事,人都蹦了起来:“这还得了!说不定我们的钥匙他们已经拿去配了。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及练习(含答案)
标题的作用与含义一、理解标题的双重含义(一)标题的含义1.标题的含义一般分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层。
深层含义指的是: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深层含义需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解答。
1)引申义:如《桥》表面是指桥,引申含义则是指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桥。
2)比喻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3)象征义:如课文《金色的鱼钩》则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品质。
二、理解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联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妈妈送给我的笔》——贯穿全文线索;《我的妈妈》——表明写作对象;《草船借箭》——概括文章内容;《金色的鱼钩》——象征或比喻;《心声》《信任》——透露情感主旨。
总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主要有:1、贯穿全文线索2、表明写作对象3、概括文章内容4、运用修辞手法:象征或比喻等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6、透露情感主旨【实战演练1】一个空瓶子的温暖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
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
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
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
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的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
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地:“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解析版)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标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查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题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命题趋势】 (2)【备考策略】 (2) (3)考点1.标题含义 (3)考点2.标题作用 (6)考点3.品味标题精妙之处 (10)考点4.能否改为另一个标题 (13)考点5.拟写标题 (17) (21)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21)22【课标要求】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
因此,正确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
中考时,从标题上出题常常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及作用的理解。
【考查重点】(1)标题的含义(2)标题的作用(3)拟写文章的标题【主要题型】(1)谈谈你对标题的含义的理解。
(2)文章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说说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4)给文章拟写一个标题。
(5)本文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6)文章标题有哪些含义?(7)文章的标题有哪些内涵?(8)分析本文标题的特点。
(9)能否改为另一个标题,为什么?【命题趋势】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
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三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含答案)
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三:标题的含义、作用一、标题的含义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中心1、联系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记叙的内容2、体会深层含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解题方法:1、把握标题的关键词语,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表层含义。
2、抓住文章中的点题句,结合文章主旨,体会深层含义。
注:不是所有的标题都有表层和深层含义,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标题的作用1、表明文章的写作对象;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4、揭示文章的主旨;表明文章的写作情感;5、一语双关;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7、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流泪的蓑衣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
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吹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
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
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
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
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
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
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
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
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
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
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
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含解析)
中考记叙文考点标题含义及作用【类型】试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对策:标题往往传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①分析表层含义,表层含义指标题的字面含义;②思考深层含义,深层含义指标题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答深层含义时要抓住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有的标题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有的形象地暗示主题,有的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
1.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作用,如象征、比喻、一语双关等。
例:《蔷薇几度花》,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用“蔷薇花”象征了老人淡然、不强求的品质。
《不要让一粒沙成为你的阻碍》,标题运用的比喻的手法,把小困难比作“一粒沙”。
《那扇门》,标题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既指生活中的“门”,又指孩子的“心门”。
2.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
例:鲁迅《一件小事》,标题交代文章写作内容——一件小事。
3.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
例:朱德《我的母亲》,标题交代文章写作对象——我的母亲。
4.交代写作顺序。
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交代文章写作顺序——空间顺序。
5.交代文章主题、情感。
例: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标题交代文章表达的情感——对爸爸妈妈的热爱。
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例:位梦华《旅鼠之谜》,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7.是文章行文的线索。
例: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以花开花落为线索。
【类型1】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对策:分析文章标题,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类型2】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对策: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线索或中心一般是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作者情感等。
可以从多个角度拟题,但要紧扣中心。
【类型3】文章的标题是否可以换为另外一个?对策:先表态能换或不能,给出换或不换的理由。
可以结合标题的作用来回答。
如:不能换,因为原标题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所以不能换。
(一)我的第一本书①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不是,是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中考现代文阅读小说 考点五:标题的含义和作用。附答案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小说考点五: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附答案解析标题:钥匙的重要性文章讲述了主人公准备做鱼煲,却发现自己丢失了家门钥匙。
邻居XXX的妻子帮助找到了钥匙并提醒主人公注意安全。
文章通过这个小故事,强调了钥匙的重要性。
主人公一路哼着小调回家,准备做鱼煲,却发现自己的家门钥匙不见了。
他急忙搜寻,却找不到。
邻居XXX的出现,让他感到有些奇怪。
XXX的妻子出来解释,原来是她早上看到钥匙插在门上,就先帮忙保管了起来。
这个小故事让人们意识到钥匙的重要性。
标题的作用包括:概括文章内容,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暗示文章主题等。
这篇文章的标题“钥匙的重要性”很好地概括了文章的主题。
通过一个小小的钥匙,让读者意识到了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对我们的生活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1.1)“你呀你,我一不在,你就到外面自个快活!这下出事了吧!”老婆又数落起我来了。
——老婆责备“我”粗心,没有照顾好家里的安全。
2)“两家的锁都好好的,凭什么要我家白白花钱去换新锁啊?”——老婆认为没有必要花钱换锁,因为两家的锁都没有问题。
2.第④段是故事情节的转折点,通过“我”忘记把钥匙拿回家,引出了家里安全问题的讨论。
同时,这一段也揭示了“我”老婆对家里安全的关注和责备“我”粗心的性格特点。
3.我老婆说了,我家也换,换了好,省得嫂子心里不平衡。
”和“我家也换,换了好,省得你们怀疑我们什么的。
”这两句话都表明了“我”老婆的“不平衡”产生的原因——担心XXX换锁后,会怀疑“我”家没有换锁,从而影响两家的关系。
另一位病人则必须平躺在床上,不能坐起来。
这两个人开始交流,窗外的风景成为他们每天的话题。
病人看到了外面的公园、湖泊、小路和儿童游戏。
他描述着自己看到的景象,而另一位病人则听着,想象着那些美好的景色。
一天,靠窗的病人死了。
另一位病人请求换到靠窗的床位,护士们答应了。
当他被扶起身来坐在病床上,他发现窗外只是一堵高墙。
他感到非常失落,问护士为什么之前的病人会说出那些美丽的景色。
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标题含义及作用
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标题含义及作用一、标题含义【常见问题】①本文为什么要起这个标题?②文章标题能否换成另一个,为什么?③本文标题好在哪里?④你认为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解题思路】标题含义一般包括“表层含义”(字面意思加文章内容)与“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双关语等)。
两层含义是递进关系,答题的时候,缺一不可。
【解题公式】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例 1 有一篇文章题为《拾穗的脚步》,讲述了在清贫的乡村生活中,母亲经常带“我”一起去拾麦穗的经历。
问题: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题“拾穗的脚步”的含义。
答案:①表层含义指的是母亲与“我”拾穗时的脚步,点明文章内容,总领全文;②深层含义是指生活的脚步,即从容、淡定、心态平和的人生态度。
例 2 有一篇文章题为《最沉重的土豆丝》,讲述了“我”在日记中写自己想吃土豆丝,母亲偷看后给“我”做了土豆丝,而“我”却因为母亲偷看自己的日记而从此拒绝与父母交流,直到多年之后,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问题:通读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最沉重的土豆丝”的理解。
答案:“最沉重的土豆丝”有三层含义:①母亲看了我的日记给我做的土豆丝,引起了我严重心理封锁和自我幽闭;②父母因为这盒土豆丝,背负了极大的痛苦;③多年后,我理解了父母,感到深深的歉疚。
【中考实战演练】1、(2019 年中考辽宁沈阳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
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
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
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看书,每天练习毛笔字……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标题的含义与作用题组训练0321164【含答案】
巩固解题思路、规范答题语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钟点工的三千元晚宴雪小禅那天,她被邀请去吃饭。
是她的主人邀请她去吃饭,她听儿子说,那里的饺子特别好吃,当然,儿子也没有吃过,是班里的同学说的。
她一直很自卑,不善言辞。
给儿子去开家长会时,总是一言不发的那个。
儿子鼓励她说,妈,你应该笑啊,你笑时多好看啊。
儿子虽然出身寒微,可是一直很努力。
她也总包饺子给儿子吃,但儿子说,他的同学们说了,那里的饺子好吃极了。
说这话的同学,家里的父母不是有钱人就是当官的,只有儿子,是没有机会去那样的饭店的。
因为,她只是一个清洁工,有时间的时候,给有钱人家做钟点工。
她的儿子和这家女主人的儿子居然在同一所学校就读。
女主人开着本田车,和她一样的年龄,可穿的衣服十分昂贵,哪一件都要几千块。
有一次她给女主人洗衣服,一不小心把真丝的衣服烫坏了,女主人发了很大的火,她想辞职,可女主人说:“你老实,还勤快,别辞职了,算我不对。
”她没有想到女主人会请她吃饭。
正是母亲节。
女主人说,“你打车到丽晶饭店207等我,我一会儿就到。
”她哪里舍得打车,还是坐了公共汽车,然后又倒了一次车,下车后又步行了一里多地。
丽晶饭店在这个城市的边上,豪华而充满了浪漫气息,里面种满了高大的热带植物,她进去就蒙了。
服务生把她引到207,她进去,看到一屋子女人,华衣丽影,只有她,寒酸地站在那里。
有人说:“你是谁呀?走错门了吧,是不是打扫房间卫生的?”“这是207吗?”她问。
“是呀,你找谁?”她正茫然拘束间,女主人到了,她拉着她的手说:“这是我的朋友,今天母亲节,和我们一起过个节。
”很显然,她不是这类人,她们都有车有很体面的工作,或者老公是这个局那个局的局长。
她没有老公,老公前年出车祸死了,她只是一个人,带着一个l2岁的孩子。
“来,坐,”女主人拉着她的手说:“来,你点菜。
”她有些发傻,因为她从来不会点菜。
她也去过饭店,带着儿子,一张嘴就是鱼香肉丝,八块钱,一大盘子,儿子馋了的时候,她就带着他去吃。
中考标题含义与作用题目
中考标题含义与作用题目是一种常见的考查学生对于文章标题理解能力的题目。
它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标题的字面意思,还能够理解其深层含义和作用。
例如,如果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背影》,那么学生需要理解“背影”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即人的背部形象。
同时,学生还需要理解“背影”在这个标题中的深层含义,可能是象征着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最后,学生还需要理解这个标题的作用,可能是用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也可能是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推理和分析的能力,深入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标题的作用与含义知识点讲解 1:标题的含义❖先看标题的表层含义词语的含义、写作的对象❖再思考深层含义(1)手法(比喻义、象征义、双关等)(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实战演练1】站立在废墟上的衣橱麦子奶奶的卧室有一个大大的衣橱。
衣橱里挂着各式各样的旗袍。
穿着旗袍的奶奶很精神,也很好看。
我很喜欢她穿着旗袍的样子。
也很喜欢她挂着旗袍的大衣橱。
高兴的时候,我喜欢躲进里面,嗅着樟脑丸淡淡的芬香;受委屈的时候,我喜欢躲进里面,一个人偷偷地哭。
奶奶说,长大后,衣橱里的旗袍都归我。
为此,我向同桌的小芊炫耀了很久。
那一天中午,我们全家坐在院外的丁香树下,正议论镇东的大叔家来了一只野猫。
突然,丁香树剧烈地晃动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晃动起来。
站立不住的我们晃趴在了地上。
然后,到处一片“轰隆隆”。
接着,一片静寂。
时间也仿佛为之停止了很久,很久。
等我们反应过来时,看到的除了尘烟,还是尘烟。
在尘烟中,我家的四合院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堵墙,还有墙下奶奶的那个大衣橱。
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天倒了许多的房,死了许多的人。
而小芊也永远看不到我穿旗袍的模样了。
爸爸妈妈去镇上的医院帮忙了。
奶奶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听说那里的房子全倒了。
孤零零的我带着被吓坏的小狗阿白钻进了奶奶的衣橱。
衣橱完好无损。
衣橱里的衣服仍然光鲜、亮丽。
可是,我害怕极了。
傍晚的时候,奶奶回来,从废墟里刨出一些饼干。
可是,我们都没有心情吃,阿白也没心情吃。
我们一起坐在衣橱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呆呆地等待着黎明。
第二天,爸爸妈妈仍然..没有回来。
我和奶奶从废墟里拾掇出一些米和蔬菜,还有一些完好的砖块、木料。
穿着一身蓝色旗袍的奶奶在废墟上砌了简易的灶,为我熬了稀粥。
还用那些砖块、木料在衣橱旁搭建了一个能睡觉的小窝棚。
因为下了一场雨,衣橱开始渗水。
天晴后,奶奶找来一根长长的绳子,一头系在那株丁香树上,一头系在从前院内的那株橘树上。
2021年语文中考总复习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中考补薄语文总复习之考点二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典型例题】例题1.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七上第5课《秋天的怀念》)【思路点拨】理解标题的含义一定要联系文章的内容、主旨和情感。
首先,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可从标题中的关键字词入手,“秋天”点明了事件发生的事件,而“秋天”也常象征生命的成熟、情感的沉淀“怀念”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其次,理解标题的深层含义,可从“秋天”的象征意义和文章表达的情感入手。
标题暗示了作者在经历了命运的打击,在生命成熟的秋天,体会到母爱的坚忍和伟大,表达了对母亲深沉的怀念之情【参考答案]《秋天的怀念》点明了故事的时间和背景,作者在经历了双腿瘫、母亲去世等一系列打击后,在生命成热的“秋天”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悟到生命的意义,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怀念之情。
例题2.七年级下册第14课用《驿路梨花》为题,有什么作用?【思路点拨】首先在文中找出描写“梨花”的句子,判断其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即指梨花,还是梨花姑娘,或是助人为乐的“梨花精神”。
然后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结合点理解其妙处(一语双关)。
最后联系“驿路梨花”的出处理解题目的文化内涵。
【参考答案】“驿路梨花”做标题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梨花,也喻指雷锋精神;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
例题3.小说标题“一汤陈”有什么含义? (2019岳阳中考题)【参考答案】“一汤陈”点明文章主旨所在,同时包含小说所述事实,女人是以一汤赢得口碑;更有传递历史传承,不忘传统技艺的用意在里面。
一、标题的含义【答题方法指导】第一步,明确标题的本义。
即标题中词语的含义、概括的内容、点明的写作对象。
第二步,拆解标题,确定标题关键字,一般是限制性、修饰性的词语。
第三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关键字的深层含义。
可从以下角度入手:一看是否运用了修辞。
将运用修辞的标题还原本义后再理解其含义。
例如《荷叶母亲》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红莲,赞扬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中考语文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再修改)
20XX年中考复习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
因此,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倾向。
中考中,往往会从标题上出题,考查对作品理解的深度。
一、常见主要考法: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二、真题重现:A、标题的含义1、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
—— 2010重庆卷《成熟的稻谷会弯腰》2、题目“风雨中的菊花”有何含义?——2010湖北黄石《风雨中的菊花》B、标题的作用1、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2008南京《田野上的白发》2、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2010南京《天窗》C、对文题的综合考察1、阅读全文,谈谈选文以“江南江南”为题有什么好处?——2010福建漳州《江南江南》2、小说的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2010内蒙包头《钟点工的三千元晚宴》三、方法指导:1、品析修辞生动性。
如《掌心化雪》2、点明写作对象(内容),点明主题。
如《藤野先生》《邓稼先》3、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如:《爸爸的花儿落了》[答案示例]: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4、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如《喂——出来》《大自然的语言》5、起线索作用。
如《背影》《羚羊木雕》《风筝》四、实战演习:1、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
”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
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
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课堂引导
课内文言文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专题知识梳理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一、【命题思路】记叙文的标题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题和文本的主题思想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常常借助标题提出主题,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文本的内容。
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阅读这篇作品的兴趣,读完以后,给人以启发。
我们还可以从标题获得一个概括的认识,加强对文本的印象,因此标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综观近五年中考阅读试题,关于“标题”的考题在记叙文阅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二、【常见题型】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3、标题的好处、妙处是什么;
4、文章标题能否替换?
5、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三、【答题思路】
1.分析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爸爸的去世。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
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顶碗少年》——表明写作对象;《在埃及数骆驼》——关联主要情节;《生命的舞蹈》——象征或比喻;《秋天的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归纳起来,作用有以下几类:
(1)作为全文的线索;
(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反映作者情感;
(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
(4)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
(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
(6)点名写作对象(人、景、物)
(7)比喻义、象征义。
3.分析标题的好处与妙处。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上面两种题型的综合式。
从两个方面答题:1、标题的含义;(一般答深层含义)2、标题的作用。
4.文章标题能否替换的问题
要回答文章标题能否替换的问题,不妨先从标题的作用入手,结合标题的含义对文章原标题进行阐述。
5.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
四、答题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表层+深层
记叙文标题能否替换:含义+作用
二、专题精讲
例题1:
圆满
吴念真
(1)父亲在乡下当了一辈子的医生,一直到七十五岁才退休。
(2)退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医保之后,村里的人不管大小病都宁愿跑去邻近的大医院挤,加上人口外移以及老病人逐渐凋零。
(3)母亲说,父亲现在的病人只剩下他自己,病症是自闭,不出门、不讲话,唯一的活动
是自己跟自己下围棋。
(4)从小父亲就期待孩子中至少有一个人可以当医生,但三个小孩都让他失望:弟弟从小学钢琴,不过后来也没变成演奏家,现在是录音室老板,每天听别人演奏。
妹妹念传播,当过一阵子电视台记者,和企业家第二代结婚,然后离婚,用赡养费经营了一家双语幼儿园。
父亲曾经抱怨说,都是我这个长子的坏榜样。
高中分科的时候,不管父亲怎么威逼利诱,我还是坚持念文科,之后进报社,职位起起落落,直到现在看着报业飘飘摇摇。
(5)母亲曾经跟我们说,其实父亲最常抱怨的理由是:这三个小孩所做的事都“对咱们没帮助”。
(6)不过几十年过去,那样的抱怨倒是慢慢地少了,更意外的是,当我的儿子()选择医科并且高分考上时,父亲()没有惊喜,()(淡淡地)说:“傻孩子,这个时代才选这条艰苦的路。
”
(7)除夕那天,母亲口中“三个台北分公司”的三家人陆续在黄昏之前回到老家。
妹妹、两个儿媳妇加上几个孙女,几乎把厨房挤爆,她们一边在那儿帮忙,一边听母亲讲之前和父亲搭邮轮去阿拉斯加旅行的见闻。
弟弟则在客厅给那台老钢琴调音,“叮叮咚咚”的,那是他每年回家过年固定的仪式。
其他几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则歪在老沙发和祖父的看诊椅上看漫画、玩电动。
(8)父亲仿佛跟家人完全搭不上边儿似的,在二楼阳台侍弄他的兰花。
我隔着纱门看着父亲已然苍老的身影:父亲的背都驼了,连步子也迈不开了。
(9)当我把威士忌递给父亲要他休息一下时,父亲只是笑眯眯地接过杯子。
我跟父亲说大儿子得值班,初一晚上才会回来给他拜年,父亲也只是说:“住院医师……若苦役哩,大大小小的事情做不完……”隔了好久才又问:“回来时……高速公路有没有塞车?”
(10)“没呢。
”我说。
(11)然后两个人就都沉默地望向过去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而今却四处耸立起别墅型农舍的田野。
(12)暮色逐渐深沉,我不经意地转头看向父亲时,没想到父亲也正好转过头来,静静地啜了一口酒之后,仿佛很努力地在找话题,最后终于问道:“回来时……高速公路有没有塞车?”(13)“没呢。
”我依然这么回答他。
(14)团圆饭后发红包,孙子们发现阿公留给医生哥哥的红包是他们的两倍厚,大家起哄说阿公偏心。
已经五六杯威士忌下肚,整个脸红彤彤的父亲笑着说:“哥哥当医生最辛苦啊,他是在顾别人呢,你们都只需要顾好自己就好。
”
(15)父亲习惯睡前泡澡,那时候所有人都挤在二楼的和室陪母亲聊天、打牌,泡完澡的父亲忽然笑眯眯地拉开纸门说:“你们累了就先去睡,等贺岁的时间到了,我叫你们。
”(16)所有人忽然安静下来,因为父亲的表情好像还有话要讲,等了好久之后他才有点腼腆地说:“看大家这么快乐,阿公也好快乐。
”
(17)我说:“那是父亲这辈子最感性,却也是最后的一句话。
”
(18)当我们听到贺岁的鞭炮声已经远远近近响成一片,而父亲竟然还没有上楼叫我们时,才发现父亲舒服地斜躺在沙发上永远地睡着了。
(19)他的表情好像带着微笑,电视没关,交响乐演奏的正是父亲往昔结束看诊之后,习惯配着一小杯威士忌眯着眼睛听的乐曲,维瓦尔第的《四季》。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第6段横线内选择恰当的关联词()(2分)
A、也非但反而
B、竟然不但反而
C、不但竟然反而
D、竟然反而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