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班主任工作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教育学重要考点: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重要考点:班主任工作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学部分考查的一个重要考点,主要是以单选和多选题作为考查方式,重点在理解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和个别教育两部分。
本文在此对其在整个教育学部分中的知识点做出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一、班主任的常规工作1.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学生群体的了解。
(1)观察法:这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2)谈话法:这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管理班级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深入了解真实可靠的信息。
(3)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班主任可以通过书面问卷调查、心理测验等书面材料以及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
(4)调查访问:这是一种间接了解学生的方法。
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走访学生前任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等,了解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成长经历,深入了解有关背景原因。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班主任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建班集体。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班主任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一般分为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学生成长档案有两种:集体档案和个体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1)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所以它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班会活动的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班会的种类: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最主要)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第一,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影响;第二,协调学校领导的教育影响;第三,协调班委会的教育影响;第四,协调少先队或共青团的影响;第五,协调学生家庭的教育影响;第六,协调社会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评定步骤: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是指班主任对一个时间段(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整个班级工作过程、状况和结果根据一定的标准做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
教育学“班主任工作”考点归纳

教育学“班主任工作”考点归纳(一)班主任的含义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1.班主任的任务我国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的任务做了明确的规定。
小学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班主任的职责《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的职责作了如下规定:(1)按照《小学德育纲要》,联系本班的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
(2)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学好功课,并掌握学生的课业负担量。
(3)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
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注意保护视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指导班委会和少先队工作。
培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做好学生的个别工作。
(5)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
(6)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
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做好学生的品德评定和学籍管理工作。
(7)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注意争取社会力量教育学生。
(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一个教学班一般有几名教师任教,为了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须对各科任教师进行协调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班主任首先得尊重任课教师.其次要积极主动地互通情况,形成一个的教育集体,最后要协调一致,统一要求。
帮助科任老师建立威信。
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作为组织者.班主任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来创建一个学生集体,而且要使各方面的影响保持一致,并最有效地发挥作用;作为组织者,他还要组织班级内各成员诸方面的活动,力求使成员能在友好的氛围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
教育学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十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一节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特点一、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多选/填空)(一)班主任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和社会生活规范的训练者。
(二)班主任是学生发展潜质的发现者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者。
(三)班主任是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整合者。
二、班主任工作的时代任务。
(多/选)(一)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肃清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
(二)在促进学生一般能力充分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恰当协调社会发展需求与家长教育意愿之间的关系。
三、班主任胜任能力的时代要求(实际上是班主任的能力)。
(论述)(一)教育教学能力。
(多)。
班主任只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谙熟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才能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有效统领和协调各科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教育工作。
新时期,要做好班级组织建设工作,班主任教师必须在上述教育教学能力方面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
(二)班级管理能力。
(论述:)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专业性强的工作,因此,班主任必修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
新时期,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班主任要善于恰如其分地确定班级发展目标,制定班级发展计划,并使其具有可行性。
其二,班主任应当善于巧妙地处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保证班级建设的秩序性,又不挫伤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其三,班主任要善于在班级营造清新的物质环境与和谐的心理氛围。
其四,班主任必须善于组织策划各种教育活动,并利用各种评价反馈系统对活动的展开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调控。
其五,班主任要善于针对学生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道德反思能力。
对于教育劳动的从业者班主任来说,师德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是与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融为一体的,良好的师德品质是班主任专业劳动必须具备的资格。
新时期,班主任教师必须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反思能力,反复比照自己的教育言行与社会的价值标准和师德规范之间的差距,不断发现并弥补自身缺陷,提升自我修养。
张乐天《教育学》第二版第十章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组织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班主任在人格、知识和能力等方面, 应该有特殊的素养要求。班 主任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既需要责任与 投入, 也需要艺术与技巧。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主任的角色与素养源自一、班主任的角色班主任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角色意识:
(三) 班集体的组织与培养
要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 制订班集体的共同目标。 (2) 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 (3) 制定规范的班级纪律。 (4)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二、做好常规工作
(一) 组织好班会 确定好班会主题, 做好班会准备工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人。 创新班会形式和内容。 (二) 做好与家长沟通的工作 沟通的形式多样灵活。 沟通的内容全面丰富。 沟通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
(三) 把握沟通的合理时机
①
抓住关键期。所谓关键期,是指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沟通,要 选择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 抓住关键点。所谓关键点,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由于 各种原因在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特殊状态。
②
二、感染陶冶的艺术
(一) 以情育情 (1) 重视班级环境对学生情感的影响。 (2) 班主任良好人格对学生的感化作用。 (二) 以行育情
班主任工作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一、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班集体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1) 共同的发展目标。 (2) 分工协作的成员关系。
(3) 规范的集体秩序。
(4) 平等、相容的心理氛围。
(二)班级管理的内涵与功能
《教育学原理》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一) 班级组织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
正式组织:班级组织
非正式组织: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层面的人 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 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 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有四种类型: 积极型、自娱型、消极型、破坏型。
二者同时发生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 体舆论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 ,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 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 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 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 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就应着手正常秩序的建立工 作,特别是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就要做 好这项工作。在建立正常秩序的过程中,教师要依靠班干 部的力量,由他们来带动全班学生。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级 秩序,不要轻易去改变它,不断让学生体验到正常的秩序 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与成效。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教学组织形式;
寻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5、特普郎制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与个人独立研 究结合在一起;采用灵活的时间代替固定的上课时间。
6、 协同教学:大组采取讲课式的同步教学;小组彻底 实施个别教学。
一、班级概述
小学教育学:班主任工作题库(题库版)

小学教育学:班主任工作题库(题库版)1、单选O 指的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A.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C.近因效应D ,设防心理正确答案:A2、单选对于“坐不住”(江南博哥)、“喜欢变化”的高中生而言,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法是O.A.重点预先式学习B.小组式学习C.进攻式学习【).时间回转式学习正确答案:D3、单选卜列不是正确对待心理挫折的方法是O βA.发泄B.代偿C.D.自我克制正确答案:A4、多选树立新的教育观念Oo树立新的学生观,把新一代学生培养成具有个性特长和创造树立新的民主教育观,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
树立开放、整体的教育观,让每个学生都能创造奇迹。
树立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的教育观。
C,D5、多选监视策略包括O βA.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B ,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C.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正确答案:A,D6、多选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具体体现在OoA.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B.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C.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D.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A.在培养目标上,精神的人才。
B.在师生关系上,C.在活动方式上,D∙在促进发展上,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B,C,D7、多选科学方法的主要步骤OOA.建立假设B.收集资料C.资料整理D.获得结论正确答案:Λ,B,C,D8、单选情绪不稳定时,可以采用环境调节法。
但下列做法中()只能起到消极作用。
A.到外面走走,看看大自然的美景B.居住在阴暗、狭窄、肮脏的环境C居住再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颜色柔和的环境【).保持屋内空气畅通、清新正确答案:B9、单选卜列选项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是O oA.发展性B.预防性C.社会化D.矫治性正确答案:C10、单选要拓宽心理容量,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OOA.注意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上培养容人之量B.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高尚的人生情趣C.受传统偏见和落后习俗的影响,看问题不开通D.要树立远大的生活目标,改变以眼前区区小事计较得失的习惯正确答案:C11、填空题对班主任工作评价要以评价标准为准绳,以班主任的()、O为依据,以各方面意见为参考,做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教育学现代班主任工作 PPT课件

三、导师制
1938年3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 布《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将级任 制改为导师制,导师由校长聘请。
四、班主任制
解放区是最早使用“班主任”这一名称的。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3月18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了《小学暂行规程》 和《中学暂行规程》,班主任制度得以正 式确立,班主任制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始普 遍施行。
(关爱的策略,生态性策略,仪式化策略, 随机性策略)
4.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三)选拔培养好班干部
▪ 班干部的地位 ▪ 好的班干部应具备的条件 ▪ 如何培养班干部呢?:
大胆 支持
(四)加强跟科任教师的沟通 与协调
▪ 树立大局观念,增强合作意识; ▪ 尊重科任教师,帮助他们树立在学生中的
威信;
(三)现代班主任的常规事务性工作
这部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基础、最繁 杂的部分,包括处理班级中各种杂事,组 织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活动等。这一部分 工作,又可以分为常规性工作和事务性工▪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1)资料分析 (2)观察 (3)谈话(1商讨式谈话,2点拨式谈话,批评式谈话,
门等的协调性工作,是班主任向上沟通的途径, 保证班主任工作跟学校的整体工作协调一致,以 更好地贯彻学校的办学思想。 横向协调指的是班主任跟同年级各科任教师、共 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这 种协调有助于加深对本班学生的全面了解,统合 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着重体现教育的一致性和 合力性原则,以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一、训导制
中国古代教育重视训导。 孔子不仅“管教”,更重“管导”; 隋唐以来,最高学府国子监中皆设有“监 丞”一职,而府、州、县学又专设“训导” 一职,其职责即专事训育。 明、清国子监中又专设“绳愆厅”,由监 丞主事,更加强化了训导的职能。
教育学原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ppt课件

教育学原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非正式组 织的类型
积极型
娱乐型
消极型
破坏型
教育学原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非正式组织的 特点
在形成特点上 具有普遍性、 自发性、随意 性、选择性等
在学校人际关系 系统中具有满足 个体需要、保护 心理健康、沟通 信息、调节平衡 等功能。
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
教育学原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一阶段:
在班级建立之初, 学生的注意力主要 集中于了解班主任 和教师,建立与同 学的稳定关系。班 级中的主要问题是 同学之间的矛盾。
个人属性之间 的矛盾阶段
第一时期: 学生了解班主 任、教师、同 学及班级规则
班级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比较
个别教学
班级教学
师生 关系
教师只同个别学生发生联 系,难以形成学生集体。
教师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班级成 员的人数相对固定,学生在集体中 学习。
学生 来源
学生年龄和文化程度参差 学生年龄相同,文化程度相近,学
不齐,学习内容与进度缺 校以“课”为教学单元,学生的学
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道尔顿制:班级被打乱,教些作业。学生独立学习教材然后向教师送交作业。
特朗普制: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 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
协同教学:将儿童按不同学科分为大组与小组,视不同学科的 性质,使学生团体具有弹性。大组可以采取讲课式的同步教学,小 组就可以彻底地实施个别教学。
第三时期: 学生团体 之间的矛 盾期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班主任)【圣才出品】

第14章班主任14.1 复习笔记一、班主任工作概述1.班的地位和功能班是学校为了学习和发展的目的,将一定数量的年龄和学业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的相对稳定的基层群体,以这个群体为单位来组织教学和管理活动,是班级授课制的基本单位,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生态功能与归属功能分班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交往群体和有规律的生活环境,满足了他们的归属感、稳定感等需求,使他们拥有了开启新生活的家园。
班级生态环境的创建会使学生自然的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为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注入了活力,推动了他们与新环境之间的互动。
(2)教导功能与自主功能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系列系统的教学和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并且关注学生品行的规范,发挥了教导功能。
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主体,而班是有着相对独立性的群体,学校教导功能的效果需要和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参与和支持才能落到实处。
只有发挥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两方面的能动性才能促进学生和班积极向上的发展。
(3)社会化与个性化功能班有着共同的学习目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规范,班级共同体中的学生都要互相尊重、民主平等、团结协作,为了班的成就和荣誉而努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学生在班上分担着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定位,处理着不同的人际关系,形成了各自的技能和性格,这就加速了学生的个性化。
2.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班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
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
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与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工作、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等全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学教案第10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10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地位与作用,认识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把握班主任的素质要求,了解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
2.明确班级组织的概念和基本结构,正确认识班级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班级组织的功能。
3.明确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目标、任务和主体,掌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要素与要求,了解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第一节班主任一、班主任概述【班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
只有把一个班的学生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才能使这个班的学生在德智美体等方面得到发展。
只有把教育目的和教学计划很好地落实到每一个班,才能提高全校的教育质量。
靠谁来抓好班的工作呢?虽然一个班有好几位科任教师执教,但班上还有许多不属于科任教师职责范围内的事,如组织班的活动与培养班集体、进行课外与校外活动、团队活动、安排课余生活等,需要有专人来做。
再说,班上几位科任教师在工作上要能互相配合、步调一致,也需有专人来协调。
所以学校有必要给每个班委派一位班主任,由他负责来抓班的教导与管理工作。
】(一)班主任的含义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教育管理角色,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也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
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班主任的责任重大,工作辛劳而光荣,平凡却富有意义。
他们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尊敬,得到党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很高的评价。
1979年我国著名诗人赵朴初给北戴河全国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赠了一首《金缕曲》:“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
班主任工作理论和

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文化建设
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制定班级规 章制度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 班级文化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学生个性化管理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 的管理方法,如心理辅导、学习 指导等,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
活中的问题。
家校沟通与合作
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及时 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与家长共同
班主任应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等,以便更好地与学 生沟通交流。
管理学理论
管理学理论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工具 ,它帮助班主任有效地管理班级和学 生。
班主任还需要关注班级管理实践,不 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 平。
掌握管理学理论有助于班主任制定科 学的管理制度,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供各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维护班级秩序与安全
班主任需要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维护班级秩序,同时确保学生的
安全。
组织班级活动
班主任需要积极组织各类班级活 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与家长沟通交流
班主任需要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 交流,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 况,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
$number {01}
目 录
• 班主任的角色与职责 • 班主任的基本理论素养 • 班主任的实务技能 • 班主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 优秀班主任案例分享
01
班主任的角色与职责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 2
3
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直接管理者,需要为学生提供正确 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学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班主任工作引言教育学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层中非常重要的一员。
班主任是指在学校中负责管理、指导和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师,同时也是家校沟通的纽带。
教育学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十分繁重,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学知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要求以及其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工作内容教育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与组织教育学班主任需要负责管理班级内的学生,并组织班级的各种活动。
在管理方面,班主任需要确保每位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
此外,班主任还要负责组织班级的集体活动,如班会、班级聚餐等,以促进班级凝聚力和友谊。
学业指导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在学校学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每位学生的优势和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班主任还要与学科教师密切合作,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进度,以便给予科学的学业规划和辅导。
生活关怀除了学业上的指导,班主任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
班主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密切接触,了解学生的生活困难和心理变化。
班主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让学生感到被关心和支持。
同时,班主任还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定期检查学生的身体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
家校沟通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者,与学生的家庭密切联系。
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问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班主任还要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的工作情况和学生的表现,促进教育家庭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职业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学班主任,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职业要求:教育学知识教育学班主任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只有具备相关理论基础,班主任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良好的沟通能力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学科教师之间需要频繁进行沟通。
班主任应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与各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有效传递信息。
班主任专业基本功

班主任专业基本功1. 引言作为一名班主任,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基本功是指一名班主任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它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法律法规三个方面探讨班主任的专业基本功。
2. 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的学科,对于班主任而言,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知识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班主任必备的教育学基本功:2.1 教育目标的确定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
2.2 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能力,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3 教育评价的实施教育评价是一种对学生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的方法。
班主任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评价方法,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
3.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班主任来说,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班主任必备的心理学基本功:3.1 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性格、兴趣、动机等方面的差异。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2 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等。
班主任需要具备初步的心理问题识别能力,并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3 健康心理教育的开展健康心理教育是指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我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需要了解一些健康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
4.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与教育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于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
教育学第十一章 班主任与教师

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
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强调的是校内与 校外的空间特征。 校外的空间特征。 内部协调工作包括跟学校各级行政部 科任教师和共青团、少先队、 门、科任教师和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 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外部协调工作包括挖掘社会教育资源, 外部协调工作包括挖掘社会教育资源, 利用社会上的教育力量, 利用社会上的教育力量,跟学生家长保持 沟通、联系等。 沟通、联系等。
二、现代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 作,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 到整个学校的发展; 到整个学校的发展;班主任工作又是 一项极其繁杂的工作, 一项极其繁杂的工作,但如果抓住了 工作要点,掌握了工作方法, 工作要点,掌握了工作方法,班级管 理质量提高了,成效自然不凡。 理质量提高了,成效自然不凡。
(二)抓班委会建设,发挥班干部 抓班委会建设, 的带头作用 要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 要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 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 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应形成 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 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班 委会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委会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他们 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倡导 者。
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 ①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对班集 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 体在一定时期中的发展作出规划, 体在一定时期中的发展作出规划,并 在相应的发展阶段中制订出所要采取 的措施和方法,如制订班集体近期、 的措施和方法,如制订班集体近期、 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 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制订在不同 发展阶段中的具体任务, 发展阶段中的具体任务,根据不同发 展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等等。 展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等等。
(四)注重与任课老师的联系,全面了 注重与任课老师的联系, 解学生动态
1重点小学教育学-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第8页,共18页。
(七)操行评定 1.操行评定的概念和目的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 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主要由班主任 负责。
2.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
第7页,共18页。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三)建立学生档案 四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学生档案内容常见形式:文字表达式和表格调查两种。
(四)个别教育
(五)班会活动
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
(六)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一是统一科任教师的影响;二是统一学校领导的影响;三是统一班委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 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二)主题班会及其组织形式
1.主题班会的概念与形式 主体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
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形式: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等
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 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
一、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一)了解学生
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 方法:观察法(主要)、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调查访问
四、班集体的培养
(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班主任工作的角色与职责

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班主任需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提供个性化的 指导和支持。
心理辅导与职业规划
班主任还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 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同时,根据学生 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制定职业规 划和发展目标。
02
CATALOGUE
班主任的职责
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任会积极与家长协商解决,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诚实守信
班主任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 道德榜样,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
尊重学生
班主任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 个性,平等对待,不偏袒、不歧视 。
热爱教育事业
班主任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 感,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敬重。
丰富的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
学科专业知识
班主任应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 识,能够为学生提供准确、专业
班主任工作的角 色与职责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2
目录
•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 班主任的职责 • 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 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班主任工作的成功案例分享
01
CATALOGUE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教育者
制定和执行班级教育计划
班主任作为教育者,需要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 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班级的教育计划,并确 保计划的顺利执行。
组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
班主任需协调各科教师的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同时, 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求,组织课外辅导和指导。
组织管理者
管理班级日常事务
班主任作为组织管理者,负责班 级的日常管理,包括学生考勤、 考试安排、教室布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主题班会的基本要求
第一,精心设计; 第二,认真准备; 第三,尽善尽美,实施方案; 第四,及时总结、深化、引导、 升华。
三、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利用学校教育的各种因素
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调动社会教育的力量
1、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 补充; 2、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差等生形成的原因
遗传
家庭不良影响与教育 社会的不良影响 学校教育不当
作奸犯科
暴力 管教
唠叨不休 或责骂
溺爱
不愿呆 在家里
变得 不听话
变得 任性
问题行为
家庭类型 完整 离异 9.28% 20.44% 15.58% 28.18%
自卑、没脸见人 固执、闷闷不乐 吹牛自夸 做错事不感到羞愧
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1、高尚的思想品德; 2、坚定的教育信念; 3、家长的心肠; 4、较强的组织能力; 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6、善于待人接物。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教育和激励学生 二、组织培养班集体 三、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一、教育和激励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
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教导学生学习
心灵放松,情感体验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形成 初建阶段:松散群体 转化阶段:散聚群体
形成阶段:内聚集体
成熟阶段:坚强集体
(二)班集体的主要特点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共同奋斗目 标;(导向) 建立学生组织领导核心;(骨架) 具有严格的纪律及规章制度;(保证) 具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保证) 具有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平等和 谐的人际关系。(基础)
避免 挖苦式 轻蔑式 比较式 命令式 要挟式
谈话要注意:
准备要充分; 态度要诚恳; 方法要因人而异; 防止主观片面性; 尽量不做记录; 保持适当的距离及身体方向; 注意面部表情。
(二)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优等生的教育;
2、中等生的教育; 3、差等生的教育。
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
(三)班集体的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 的班风; 4、组织班级教育活动
塑造健康的同辈文化; 严格要求,加强训练、反复实践, 不断强化。 善于正确运用表扬、批评、奖励、 惩罚等教育手段。
班级活动
班会活动 (1)班务会 (2)主题班会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骨 干教师,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 者。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的得力助手和骨干。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 育者。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 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集 体组织的纽带。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教 育力量的桥梁。 班主任是教师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 径。
0.61% 1.96% 6.38% 7.48%
儿童建立攻击行为的连锁模式
父母打骂 可形成儿 童模仿的 行为模式
儿童理解 内化为解 决问题的 基本手段
将攻击行 为演化到 其他人身 上
遭到他 人或团 体排斥
加入不良 团体或通 过扰他人 寻求关注
为求认可 和接纳而 寻找可接 受的团体
孤立而 没有归 属感
办学思想存在的偏差
教育内容和方法存在的问题 早期教育欠缺
已被译成20种文字的 诺塔博士( Dorothy Law Nolte ) 的名作“孩子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学习”,也曾令多少 教育和社会工作者清夜扪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指责中,他学会责备; 如果孩子生活在仇视中,他学会争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学会害怕; 如果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学会自馁;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中,他学会羞愧; 如果孩子生活在妒忌中,他学会嫉恨; 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中,他学会自卑;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中,他学会厚道;
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里 眼前便是。历尽艰难不曾悔,只 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 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 红旗祭。忠与爱,无伦比。幼苗 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 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 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 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 番滴。光和热,无穷际。
赵朴初1979年赠全国优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 《金缕曲》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学习目的与态度的教育;
加强学习纪律的教育; 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1、关于学生群体
2、关于学生个体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观察法 谈话法 书面材料分析法 测量法 实验法 调查访问法
考核法
谈话法
谈话形式: 商谈式 点拨式 触动式 谈心式 突击式 渐进式 循异式
3)鼓动型----主要靠“煽情”来工作
4)领袖型----主要靠“活动”来工作
5)导师型----主要靠“威信”来工作
6)科学家型----主要靠“科学”来工 作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职责
基本任务: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 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 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暂行规定》
班主任的职责
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3、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 种活动; 4、关心学生课外活动; 5、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 6、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 7、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 奖惩的工作; 8、联系本班学生家长。
1)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2)接待家长来访; 3)开好家长会; 4)家庭访问; 5)通讯联系; 6)家长学校; 7)家长学校。
有的老师认为:家访可能使家长 造成某些误解,加上教育现代化 也包括家访的现代化,因此电话 家访就行了。 这种说法对吗?试析之。
优秀班主任的各类风格
1)母爱型----主要靠“爱心”来工作 2)官员型----主要靠“监督检查评比”
“伪班集体"有哪些表现?
所谓“伪班集体”,就是看起来已经 具备一个班集体的基本要素,但是, 贯穿这些要素的核心--集体主义,却 有着严重的僵化、狭隘的倾向性。 对此,著名优秀班主任李镇西老师总结 出四种不同的表现。 一、 压抑个性的"班集体"
二、 依赖权威的"班集体" 三、 追求虚荣的"班集体" 四、狭隘排外的"班集体"
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学会赞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中,他学会关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学会自珍; 如果孩子生活在赏识中,他学会立志; 如果孩子生活在共享中,他学会慷慨; 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和公正中,他学知了 什么是真理和正义;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学会信任自己 和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挚爱中,他学会热爱我们 所生存的这颗星球;
1、优等生教育
优等生的特点
(学习、思想、个性、行为、缺点)
教育的策略 1)全面了解,一分为二。 2)提高标准,严格要求。 3)重点培养,平等相待。
2、中等生的教育;
中等生的特点
教育策略: 1)抓促结合,教导并重。 2)长善救失,鼓励进取。
3、差等生的教育
差等生的特点
差等生形成的原因 教育策略: 1)正确对待,关心热爱; 2)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3)耐心细致,反复教育。